人均 GDP 能反應真實生活水平嗎?

最近和很多國外的朋友聊天,難免也會聊到經濟。由於不是經濟學專業出身,有很多的困惑。希望有懂經濟的大神幫忙解答。

身邊有韓國的朋友,大部分說年輕人的收入為8000-10000rmb每月的收入。韓國的人均gdp大概為2w4左右,ppp為多少我查不到。但是與韓國人均gdp相差不多的台灣收入比韓國低一半。我有個台北的朋友,告訴我年輕人的起薪為22-24k新台幣。兌換成人民幣大概是為四千多。普通人多在8000以下。那麼問題來了:

問題一:人均gdp是否能反應人均收入(不是指生活水平,因為各國物價不一樣)。如果不能,為什麼會出現高收入國家比低收入國家的人均gdp高??(如美國和中國)

如果能,那為什麼會出現台灣的收入比南韓低這種現象??如何解釋??

還是說韓國人告訴我的收入不真實??

有個義大利的朋友,住在熱亞那,這算是義大利比較富裕的地區,告訴我大部分的義大利人收入在1000歐(大致範圍,不一定準確),兌換成人民幣和韓國差不多。甚至每月不到1000歐的也很多。尤其是從那不勒斯到西西里島的這一部分義大利南部,每月700歐的也不少。更是貧窮。那麼問題又來了:

問題二:在我的印象中義大利是G7成員國,人均gdp更是高達3w以上。按道理來說應該比韓國這種新興國家是富裕很多的,但是為什麼會出現和韓國收入差不多???

周圍也有一些拉美和東歐國家過來的朋友,和他們聊天之後,我個人感覺他們沒有我想像的那麼富裕,有個巴西的朋友告訴我,每個月的收入也就四千多人民幣,但是據他說巴西的物價是中國的三倍(他說是因為稅的原因)。還有東歐的匈牙利,波蘭等國,並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富裕,每月掙兩三千人民幣的也不在少數。那麼問題來了:

問題三:這些國家的人均gdp高達1w多,尤其是波蘭,快達到1w5.。。人均gdp能否反應一個國家裡面普通人的生活水平??這些國家的gdp是否有虛假成分。就像土耳其,為加入歐盟實行高通脹。太高人均gdp。

問題四:有什麼指標是可以反映一個國加普通人的生活水平嗎?PPP可以嗎?(我個人覺得ppp其實也有很多缺陷,有經濟學家說ppp具有欺騙性)恩格爾係數可以嗎?

問題五:如果我周圍的朋友都告訴我的是真實情況的話。我個人感覺韓國的收入真的非常高,甚至和義大利相差不大。為什麼韓國經濟進步如此快??超乎我的意料??

補充:建議大家去優酷搜索《留美三人行》,裡面有一集講的是100美元在美國超市能買到什麼。不過我在看完以後有點自己的見解和困惑:

1.這個視頻是12年拍攝的,而現在已經15年,時間上有點滯後,數據可能不準確。

2.我特意去淘寶搜索視頻中主持人買過的所有商品,發現加起來可能需要450-500人民幣左右(只是大概數據)。所以按照貨幣在本國的購買力來算,1美金在美國大致等於4.8-5人民幣在中國。不是官方的名義匯率1:6.

3.關於美國人的收入這一點,周圍有美國第二大城市洛杉磯過來的同事,洛杉磯的人均大概為2300美金每月。美國沒有個稅起征點,只要有工作就要交稅。據他說,如果拿3000美金,每月扣掉的大概為510美金(各種稅加起來),到手的乾貨2490美金。(不同的州,不同的城市,不同的階層,收入可能有出入,數據只供參考)。

4.問過西歐發達國家和美國的人,都說美國的物價明顯比西歐低不少。甚至有人說美國是所有發達國家裡面物價最低的國家。具體是什麼原因我到現在都還不清楚。希望有明白的人給個答案??

5.小費:美國的生活處處需要小費,理髮,餐館吃飯,酒店,計程車,等等。據說小費最低都要給15%,高檔餐廳20%甚至25%。而中國幾乎沒有小費。

6.人工:美國作為發達國家,人工是非常貴的。關於這一點我想不用解釋。上知乎的同學應該都非常明白。

總結:美國作為全世界的超級大國,人均gdp高達5w6,毫無疑問生活水平都是要高於中國的。

但是究竟有多大的差距呢?按照官方匯率3000美元=18000人民幣(小數點後忽略)。那是不是說,在只考慮商品消費的情況下(不考慮環境污染,government公信力等等),同樣賺3000,美國人的生活水平就是中國的6倍呢?或者換句話說,在美國3000美金能享受到的物資(包括硬性的商品和軟性的坐公交,補牙,休閑,度假,買書,買盜版光碟,下載盜版電影等等(此處不討論是否尊重知識產權)),是不是在中國就一定需要1w8人民幣才能享受到呢??

其實不然,我覺得3000美金在美國的消費力可能大致和1w2人民幣在中國的消費力相當(這只是我的大致估計,可能不太準確,因為不同的城市消費水平不一樣,而且由於文化差異,中美兩國人民的消費習慣也不一樣)。

考慮到每個州的經濟情況不一樣,而且收入和教育程度、行業差距、工作年齡等都有關係。一般來講,在經濟水平一般的州,普通辦公司文員的工資會有2300-2600美金左右,取個平均數2500美金。扣掉稅收和保險,每月到手的乾貨應該還是有1800-2100美金的,兌換成人民幣大概為1w2左右,然後再用購買力折算,也就是說在國內如果可以拿6500-7000人民幣(只是大概),應該可以和美國的普通文員的生活水平差不多。但是在中國能夠拿這個收入的,已經不是普通文員了,至少是個大公司的有3年工作經驗以上的白領(省會城市)。所以,中國的發展還是任重道遠!!!

總之,美國人的生活水平是明顯高於中國的(廢話 -_-|||)。不但如此,連同樣是西歐發達國家法國的朋友都和我說,雖然表面上看法國的福利確實好於美國,但就他去美國旅遊的經歷來看,考慮到自然環境,物價,工作機會,社會發展,稅收等等各種方面。在他看來,法國的實際乾貨生活水平其實是比不過美國的。

寫這篇文章不是為了諷刺中美的差距,只是通過各方面的對比,讓我們更加清晰的認識到中國,美帝這兩個龐然大物的真實情況。

由於周圍接觸的外國朋友和同事有限,不能代表所有階層。我的樣本也很有限。我也沒有在國外長期生活過(旅遊和出差不算)。所以我的結論難免會有出入,希望大家給予諒解。理性發言,不要噴。

相關:為什麼中國的城市能在人均 GDP 較低的情況下達到較高的生活、發展水平? - 生活方式


生活水平這個概念涉及一個是物質數量另一個是價值判斷

涉及價值觀的東西就不好判斷了,例如

一個五千的蘋果手機值兩個兩千的小米手機嗎?

7剛上市的時候一個亮黑就值其他顏色的三倍價錢?

還沒有煮切開就擺一下盤的就收費小几千的料理,真的值一百多碗,用骨頭幾小時熬湯還現場拉給你看的蘭州拉麵?

同樣的泰式按摩,在上海浦東的就值曼谷的好幾倍價錢?

在日本,自己持有的房產也要算個虛擬房租算進GDP佔一成之巨,這樣真的好嘛?還有那些無恥算入賣淫販毒的國家就不說了。

所以你說GDP是個什麼鬼東西?


@Marxist Von @安浦清子 @榮健欣 @不知彼岸 @Joshua Tyan

給商品(貨幣)拜物教的庸人們一耳光! 全世界的GDP都假的,主流實際GDP的概念代表的含義是邏輯錯誤,它(錢或者說價值、產值)代表的不是什麼財富、蛋糕,而是資本主義的權力關係!——教唆民族國家如何破壞資本主義的世界體系論文系列!
在目前的經濟分析中,國民收入核算體系中的統計變數成為經驗問題研究的基礎,經濟學家從理論上歸納和運用這些統計資料,構成對現實經濟問題的解釋和制定政策的依據。主流經濟學教科書告訴人們,這些統計資料與教科書中生產函數的原理是完全對應的,統計中的實物產出——GDP來自於生產要素的投入和技術進步,國民收入核算統計中的那些變數就是為了這種生產的技術分析所設計的。雖然它們由名義的貨幣值來表示,但這些名義變數是與貨幣供應量相對應的,當採用貨幣數量論把名義值的變動剔除而改變為實際變數後,這些統計變數就與教科書中生產函數的概念完全一樣了,從而使用教科書中的原理即可以對資源有效配置進行分析,而達到我們想要得到的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依據。這樣,目前的經濟學就象物理學和其它自然科學一樣,在理論與經驗觀察上存在著高度的一致性,事實果真如此嗎?
  自1929年現代的國民收入核算體系開始應用和隨著宏觀經濟學的發展,實際GDP成為經濟學中的最重要的概念和統計指標。在主流經濟學教科書中,首先教給學生的就是這裡有一個衡量實物產出的指標——實際GDP。當然,同時還有一個價格指數表示物價總水平,實際GDP是用名義GDP減去物價指數。這樣,所有的學生都學會了這個概念並被所有的人所認同,隨後這個概念就成為教條而加以應用了。這裡有一個例子可以充分說明這個實際GDP作為實物統計的觀念對人們的影響。大家都知道,在GDP的統計時,首先得到的是名義GDP,但是在所有的國民收入核算的統計表中(如《中國統計年鑒》),竟然沒有名義GDP的增長率這一指標,而是告訴你實際GDP的增長率和物價指數,要想得到名義GDP增長率指標,你自己去加吧,之所以沒有名義GDP增長率這一指標,因為經濟學家認為GDP就是為了衡量實物產出的,名義GDP的增長率沒有用。
  但是,實際GDP這個指標很不好用。例如,在實際GDP的統計中,美國1820年時人均GDP是1600美圓,中國2000年時的人均GDP不到1300美圓,更要命的是中國宋朝時的GDP相當於2000美元的水平,是不是2000年時中國人的生活水平比美國1820年或中國宋代的時候還要差呢?這顯然有些荒唐,你只要把美國或者中國宋代當時有的那些產品的人均產量和現在中國的人均產量作個對比就可以了,更不用說我們現在消費的東西絕大部分是當時美國或宋代沒有的。如人們經常說的,中國現在是「世界工廠」,幾乎所有的消費品、包括汽車和民用飛機的擁有量都居世界前列,而且每年向美國出口大量的消費品,怎麼可能比美國1820年的生活水平還要低呢?

在一本宏觀經濟學教科書中有一個應用實際GDP的例子,作者在講到日本和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增長時寫到,這些國家和地區通過努力工作和技術進步,使實際GDP的增長率連續三、四十年保持在7%左右,這段話是沒有問題的,但接下來又說,這種7%的增長率使這些國家和地區的人均GDP從戰後到90年代發生了巨大變化,日本的人均GDP從戰後的130美圓增加到30000美圓,韓國從50美圓增加到12000美圓,台灣地區從80美圓增加到16000美圓等等。當我們把上下兩段話放在一起就出笑話了,因為GDP每年增長7.2%,10年會增長1倍,這些國家和地區怎麼可能按7%的增長率在40年的時間裡增長這麼多呢?上面的數字當然是名義GDP,要解釋這些數字當然也要用名義GDP,比如日本在高增長時期名義GDP的增長率超過15%,同時日圓對美圓的匯率提高了3倍,而韓國在高增長時期名義GDP的增長率接近30%,而在目前採用實際GDP來說明實際產出的增長,同時分離出物價水平的變動和匯率的變動是經濟學家做不到的,這裡可以肯定的說,這在將來也做不到,那麼這樣使用「實際GDP」的統計指標就有些希奇古怪了
  我們還可以舉出更多的例子來說明使用實際GDP比較實物給經濟學家帶來的尷尬。比如要說明中國的GDP究竟是多少美圓就必須先解決人民幣對美圓的匯率問題,經濟學家試圖用購買力平價的方法進行計算,結果怎麼樣呢?從東南亞金融危機時主張人民幣貶值時的低估到現在主張人民幣升值的高估,經濟學家從2美圓到14美圓之間竟然給出了十多種計算結果,這種誤差可能達到7倍的計算是不是還能應用呢?
    1930年,凱恩斯在《貨幣論》一書中針對這種國民收入的統計含義提出疑問,GDP統計中的各種產品是異質的,怎麼可以加總在一起表示實物產出呢?實際上,這種加總和指數問題在理論上是有確定的結論的,即只能是單一產品或穩定狀態增長(即所有的產品按同樣的比例增長),比如說有蘋果和梨兩種產品,如果它們的增長率都是10%,可以確定的說產出的增長率是10%;但如果蘋果的增長率是15%和梨的增長率是5%,我們是不可能得到一個確定的指數的。這一問題實際上很容易理解,比如對於我們現實生活的異質品世界來講,說GDP增長8%,顯然不如說去年生產的是21寸電視而今年生產了29寸的電視更清楚

 對於物價指數的統計也是如此,這種統計只能在單一產品和穩定狀態下才是可能的,比如蘋果和梨的價格都增長了10%,可以確定的說物價上漲了10%;但如果蘋果的價格上漲了15%和梨的價格上漲了5%,或者價格同時上升而蘋果和梨的產量比例變化了,我們是不可能得到一個確定的物價指數的。前面所舉的用購買力平價方法計算人民幣的匯率出現的尷尬結果就是一個例子。主流經濟學教科書中也說,物價指數的統計可能忽視了產品質量的變化,對這一問題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如果物價指數的統計考慮產品的質量變化,由於產品的質量變化太快(比如電視機),那將使物價指數的統計失去意義,因為只要質量變化了就要把它視為一種新產品而不能與原來的產品構成時間序列的指數。聯繫到國民收入核算的實際,現實中物價指數統計的困難遠超出前面的例子,不僅產品的質量經常在變動,而且新產品層出不窮。可以舉一個例子說明這一問題,目前我國物價指數的計算是以1990年為基期的,而如今在市場上幾乎難以找到與1990年完全相同的產品,更不用說占消費支出很大比重的新產品。顯然,這種物價指數的計算與實物量的統計相差甚遠。
    就人們通常所說的物價指數是指消費者價格指數(即CPI),這種消費者價格指數經常被作為計算實際國民收入的依據。然而,這種消費者物價指數顯然不是全部產品和勞務的統計,比如資本品的價格變動被排除了,資本品的價格變動是用單獨的指數來表示的,由於資本品在我國GDP統計的全部產品中要佔到30%左右,所以GDP並不能表示實物量的變動是顯而易見的。就消費品而言,消費者物價指數所包含的產品也不是全部消費支出的構成,比如在上個世紀90年代,家用電器在我國居民消費中已經佔有很大的比重,但只是在2000年時才考慮將其加入到物價指數的計算中。顯然,用這種物價指數的方法來計算實際GDP是大有疑問的。
    從上述分析可見,這種實際GDP作為表示實物的統計變數是主流經濟學創造的一個神話,之所以把它叫做神話,是因為這種異質實物產品的加總和統計在理論上是不可能的,在實際應用上也是沒有意義的,或者說,實際GDP是根本不存在的,但主流經濟學卻使它成為人們頭腦中的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並被用於所有的經濟學應用領域。
    當然,這種假的實際GDP和物價指數的統計在現實中並不是毫無用處的,正如這種實際GDP和物價指數一直是宏觀經濟分析的重要指標,但只要對目前的宏觀經濟分析有所了解的話就很容易發現,經濟學家實際上是把實際GDP和物價指數的變動加在一起考慮宏觀經濟波動,但二者加在一起就是名義GDP,那為什麼不直接使用名義GDP呢?名義GDP正是我們所要研究的最重要的指標,但這種名義GDP絕對不是實物產出的數量和它的貨幣價格單位,而是與實物或技術完全無關的。 什麼是GDP
    我們現在來討論名義GDP。在國民收入核算中,名義GDP是一定時期中(如1年)新生產的商品和勞務的價值總和,這一定義中的關鍵是價值,這裡的價值概念即是商品和勞務的貨幣價格,從而是可以加總的,但這樣加總的名義GDP已經不表示任何實物,而是一個貨幣交易增加值的概念。如計算國民收入的一種方法就是增值法,即把各個企業新增加的價值加在一起,由此構成企業的總收入,這種收入必等於人們的總支出,因為收入和支出是貨幣交易的賣和買,二者必然相等。這樣,從總支出的角度看,人們花1美圓一定有1美圓的GDP。由於GDP所統計的是貨幣交易值,凡不是貨幣交易的產出(包括勞務)將不會被計入GDP。比如,足球明星的高額報酬被計入了GDP,而農民自己生產和消費的農產品只要不通過市場交易,就不會計入GDP。
    由於GDP是一個經濟中全部貨幣交易量的增加值,我們可以用貨幣的交易方程式來表示:MV=PT,即貨幣數量(M)和貨幣流通速度貨幣(V)相乘等於全部貨幣交易值PT(T表示交易的實物量,P表示價格),而名義GDP的計算則只是所有的交易量的增加值,或從企業會計帳戶上考慮的增加值。因此,當假設全部交易值與企業的增加值之間保持一個固定的比例,即GDP在PT中的比例是穩定的,再假設貨幣流通速度不變,則貨幣交易的增加值或名義GDP和貨幣供應量之間將保持穩定的比例,即。
    上述對名義GDP的說明似乎是多餘的,因為這些定義在教科書中都可以找到,但我們這裡重述這些定義是為了說明與教科書完全不同的含義,即這些定義可以清楚地表明,GDP根本就不是實物的統計,而是一個貨幣值。在主流經濟學教科書中,這個貨幣值是沒有意義的,從而要用實際GDP和物價水平把這個貨幣值拋棄掉,然後用生產函數去說明實際變數。但正如前面所表明的,這在邏輯上是根本不能成立的,而主流經濟學所拋棄的貨幣和名義變數則正是我們現在所生活的市場經濟(或資本主義經濟)中最本質的東西,即這些名義變數所表示的正是資本主義經濟關係。
    在市場經濟或資本主義經濟中,一個最典型的特徵是競爭,這一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無時無刻都感覺到的。在競爭中人們想要得到的和為之奮鬥的是什麼呢?不是任何實物,而是金錢或貨幣這種純粹的價值符號,普通人為了生活和發財的夢想整天忙碌著,企業家和資本家在殘酷的商戰中沉浮,甚至一些政府官員為了金錢而喪失良心和道德,他們所考慮和追求並不是實際變數而是名義變數,即貨幣本身。在這樣一種比誰掙錢多的遊戲中,出現了GDP或名義GDP,這個名義GDP包含著一組由貨幣量值構成的名義變數,其中有工資、利息、利潤、資本、折舊和儲蓄、消費、投資等名義變數,由這些名義變數構成了企業為獲取利潤而產生的財務帳戶,即貨幣量值的成本收益計算。這種成本收益計算完全是以貨幣價值的投入和產出進行的,而根本不涉及任何實物的考慮。正是這一點,使名義GDP成為重要的統計變數,如果假設企業的成本不變,則名義GDP的增加意味著企業贏利的增加,而企業贏利的增加則是企業經營的目的。

在主流經濟學教科書中,我們前面所列出的國民收入核算的那些統計變數(工資、利息、利潤、資本、折舊、儲蓄、消費、投資)都被作為實際變數來使用,被聯繫到生產函數和人們消費的時間偏好,可是這些統計變數都只是名義的貨幣值。但主流經濟學有辦法處理,即參照名義GDP和實際GDP的解決方法,把貨幣工資除以價格水平就成為實際工資,名義利率除以價格水平就成為實際利率,而廠商在沒有貨幣幻覺的條件下只是考慮實際變數,這樣就可以把這些變數套用在生產函數上了。如前所述,當這些變數根本就不表示實物,那麼主流經濟學的這種濫用一定是漏洞百出的。
    先來看折舊,折舊這個概念在實物或技術上是表示固定資產磨損的,但這裡卻是個價值概念,即由政府規定固定資產的價值按幾大類每年攤入企業成本的比例。顯然,各種不同的機器設備在技術或實物上的磨損是不同的,而且是政府不可能知道的,那麼為什麼政府要嚴格規定統一的折舊比率呢,道理很簡單,如果政府不這樣嚴格規定,那麼企業一定會逃稅,這種折舊與固定資產的物質磨損以及精神磨損沒有一點關係,美國政府曾採用過的「加速折舊」政策只是減稅。實際上,企業在做投資時,即使完全從價值上考慮也不把折舊率作為成本計算的依據,而是採用毛利和投資回收期的方法進行計算。
    對於工資和利息這兩種構成企業成本的因素,企業在進行成本收益計算時顯然只是採用名義量值,最簡單的道理是物價指數只是政府在事後計算和公布的,企業不可能根據政府公布的物價指數向工人和銀行修改以前簽定的契約,而對產品價格的預測也只能是名義的貨幣值,既沒有必要也沒有可能對實際變數和價格水平進行「理性預期」,只要對企業實際的成本收益計算稍有了解就可以明白這一點。但遺憾的是,在主流經濟學的教科書中根本就沒有這種真正的企業的成本收益計算,更沒有貨幣利潤的概念。
    這裡最使人困惑的一個概念就是資本了。在主流經濟學教科書中,資本被作為實物的機器設備納入到生產函數中,即Y=F(K,L),以表明其對實物產出的生產力。但在國民收入統計中,資本只是一個價值概念,它來自於以前用貨幣計量的投資。奇怪的是,主流經濟學在採用生產函數分析時把資本的產出—GDP用物價指數方法分出實際GDP,同時把資本的收益—利率除以價格水平而變成實際利率,但從來沒有把生產函數中的資本以及投資去除以價格水平而變成實際資本及實際投資,這種生產函數的計算顯然存在著邏輯錯誤,即把名義值和實際值攪在一起了。同樣,在生產函數中,勞動的計量採用的是實際值,而資本卻是沒有被價格水平除過的名義值,這又怎麼能夠計算它們各自的邊際產出呢?把名義值和實際值的資本勞動比率(K/L)放在一起又是什麼意思呢?這種邏輯上的混亂引起實際經濟分析中更為嚴重的思維混亂。例如,在實際中,所有的資本勞動比率很低的發展中國家都在採用那些資本勞動比率很高的技術,而在美國則出現了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列昂惕夫悖論」,可以說,只要使用這種生產函數來分析實際問題,就會導致這種悖論,我們把這些問題留待後面詳細討論。
 實際中的資本是不是主流經濟學生產函數中的機器呢?對此在統計資料中是不難找到說明的。按照統計資料,美國的總資本中65%左右是地產,而且這個比例在長期中一直保持穩定,由於美國的投資率在長期是穩定的,那麼就意味著,由投資所轉化的資本增加或資本積累只是地產的增值或地價上升,而根本不是機器的增加。這樣,資本就只是那塊兒地,資本積累只是人們用更高的價錢(投資)去買那塊兒地。當然,除去地以外還有35%的資本,它們是不是機器呢?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在剩下的35%的資本中,絕大部分或50%以上是由專利和商標等無形資產構成的,機器的價值只是佔總資本中很小的比重。教科書中總是使用統計數據來說明美國的資本勞動比率是中國的40倍,但大家都知道,機器是由勞動生產的中間產品,美國現在所使用的機器存量只是近20年生產出來的,以前的機器都報廢了,美國的產業工人只有幾百萬人,而中國卻存在幾個億的剩餘勞動力,如果資本是機器的話,中國完全可以用這些人在1年中生產出美國的這些機器(當然要知道這些機器的生產技術),實際上,中國現在也正在按照這個速度生產機器而成為世界工廠,但在資本的價值上趕上美國的可能性卻很小,因為這意味著中國的投資和貨幣供應量要以比現在高出幾十倍的比率增加,當然這裡排除了人民幣匯率成倍升值的可能性

再來看投資概念,在主流經濟學教科書中,投資意味著固定資產或機器的形成。但現實中的投資卻只是一個貨幣額的支出,它可以用於購買各種商品和勞務(比如股票和球星),與消費不同的是,投資的目的是要形成價值上的資本存量以獲取利潤。舉一個例子,美國的摩托羅拉公司在中國的投資如果按照教科書的定義就是把美國的機器運到中國來,但實際上摩托羅拉公司投資的絕大部分並不是把機器運到中國,而是在中國購買土地和僱用工人蓋廠房,並僱用我國的管理人員和工人進行生產,所帶來的「機器」只是一個晶元,摩托羅拉公司的投資顯然只是使用美國的銀行印發的美圓而不是機器。
    採用簡化的方法,我們可以把投資所購買的商品和勞務分成三類,即僱用工人、購買機器設備和直接購買原有的資本存量;對這三類還可以簡化為僱用工人和資本存量兩類,因為機器只是生產機器的廠家僱用工人和購買原有的資本存量生產出來的,從而可以把機器「還原」掉;再進行簡化,使用前述的地產在總資本中佔有絕大的比重,我們可以把資本存量理解為就是一塊兒數量固定的土地。上述簡化可以使我們清楚地看出投資的含義,投資作為一種增加的貨幣額的支出,當它用於僱用工人時將增加工人的工資和同時增加企業的成本,當被用於購買原有的資本存量或土地時將引起資本存量的價格或地價上升,這種資本存量的升值就成為企業的利潤,利潤就來自於新增的投資購買原有的土地而引起的地價上漲的部分。因此,從實物角度看,投資還可能生產機器,但從價值的角度看,投資與機器是完全無關的,只是與作為價值量的工資和利潤相聯繫。
    最後來看儲蓄和消費。在主流經濟學教科書中,儲蓄和消費的比例取決於人們消費的時間偏好,比如有一種產品——綠豆芽,你今天不吃它明天就會長一節兒,長的長度就是資本的邊際生產力,和原來的豆芽相比就是利率,那麼,人們什麼時候把豆芽吃掉取決於人們的時間偏好,即豆芽的生長速度和人們的忍耐性。按照這種理論,經濟學家創立了各種消費函數模型來解釋宏觀經濟的變動,如生命周期假說和世代交疊模型。然而,國民收入核算中的儲蓄和消費只是一筆貨幣額,或者說是人們在一定時期獲得的金錢支出掉和沒有支出的比例,還可以說人們是把錢花掉還是存起來或用於投資去掙更多的錢,而根本就不是按照時間偏好去消費某種實物產品。凱恩斯在《貨幣論》和《通論》中提出了節儉的悖論和建立在富人有更高儲蓄率的消費函數和收入決定理論,但凱恩斯的消費函數理論被主流經濟學完全曲解了,並被用於對現實經濟的解釋。舉我國現實中的例子,自1997年以來,我國經濟出現了經濟增長率下降和失業增加的經濟衰退,其中的一個重要特徵是消費的大幅度下降。國內的許多經濟學家都按照主流經濟學的消費函數理論來對此進行解釋,即消費的下降是由於社會福利制度的變革引起的人們消費傾向的改變,比如要存錢支付養老、醫療、購買住房和子女的教育費用等,但這種似乎有道理而又看似符合實際的說法卻是大有問題的。我們把複雜一些的理論分析留到後面,這裡只是指出一個重要的經驗事實,即在美國的長期國民收入統計中消費傾向是相當穩定的,是不是美國在一百多年中社會福利制度沒有發生變化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不僅美國的社會福利制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且在技術(如新技術革命)和人們的文化理念上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比如老一代的美國人拚命的攢錢而現在年輕人卻大量的負債消費,但奇怪的是,統計上的消費傾向竟然沒有變化。確實,上述這些技術上的因素會影響人們消費的時間偏好或時間選擇,但它們只能改變商品的相對價格(期貨價格),而不能影響國民收入核算統計中貨幣的消費和儲蓄變數,因為這些變數只是表示人們社會關係的貨幣量值,而與技術或時間偏好完全無關。
    消費和儲蓄既然是貨幣量值,我們可以從貨幣的角度來解釋上述問題,如果假設人們的儲蓄是作為銀行存款保持的(這在貨幣供給的統計上即是),那麼人們能不能把作為儲蓄的銀行存款多取出10%用於消費呢?顯然不可能,這必然會使商業銀行倒閉;同樣,人們也不能多儲蓄10%作為銀行增加的存款而沒有相應的投資貸款,這也會使商業銀行倒閉,當人們試圖這樣做時,必然會使商業銀行改變貨幣供應量,從而引起收入水平的變化而阻止人們改變貨幣量值消費與儲蓄比例的企圖,或通過經濟波動來加以調節,這即是凱恩斯的收入決定理論和節儉的悖論。對於我國1997年以來的消費下降,其重要原因是從1991年以來收入分配發生了嚴重的兩極分化,或工資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而消費傾向的改變則是次要的。
    以上對國民收入核算中的統計變數的分析表明,這些以貨幣量值表示的統計變數與主流經濟學教科書中所說的實物、生產函數、時間偏好等技術關係是完全無關的,而是表示資本主義經濟關係,或用於表示這種特殊的比誰掙錢多的競爭遊戲。

    我們現在可以回答前面提出的加總問題,即在國民收入的統計中那些球星和歌星超過千萬的高額收入怎麼會和麵包加在一起構成GDP。為什麼麵包工人的微少工資可以和球星、影星的收入加在一起構成GDP總量呢?原因只是在於他們都是資本家僱用的,假如利潤率是10%,資本家付給麵包工人100美圓的工資,就要把麵包賣110美圓而得到10美圓的利潤,而付給影星的1000萬美圓的工資就要從出售電影中收回100萬美圓的利潤,正是這種性質才使不同質的產品和勞務得以加總。自20世紀30年代人們使用國民收入核算體系以來,並沒有從理論上考慮它的性質和意義。

反到是馬克思對生產勞動的定義似乎可以作為GDP等國民收入統計的理論依據,在批評了斯密把物質產品的生產作為生產勞動的定義後,馬克思指出,在資本主義經濟關係中,只有能夠為資本家帶來剩餘價值的勞動或僱傭勞動就是生產性勞動,而生產性勞動就是價值。在這裡只要用貨幣計量價值量就可以聯繫起GDP概念。只要把馬克思的剩餘價值用貨幣計量即可聯繫到GDP增長的統計。如前面所表述的,當採用貨幣交易時,假設所有的企業都是資本主義企業和所有的工人都被資本家所僱用,則馬克思的生產性勞動的定義是與國民收入的統計相一致的,即所有的產品都是經過貨幣的買和賣兩個過程,以使貨幣增殖,而根本不涉及生產剩餘價值的勞動的具體形式。但是在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邏輯中,價值是異化的人類勞動本身,那麼它代表的就不是財富、蛋糕,而是權力!
因此,對於市場經濟或資本主義經濟關係來講,重要的是名義GDP,而不是反映實物產出的「實際GDP」,而且這種「實際GDP」根本就不存在。人與人的權力關係被說成是物的屬性,我們生活在一下高度貨幣(商品)拜物教化的社會。

說一個事情,凱恩斯是反對所謂實際GDP代表財富含義或者總生產函數含義的,在通論與貨幣論中都有論證的,呵呵,我估計很多人都沒有想到。先入為主了,經濟學中非常多的概念都是經不起推敲的,所以一般說來,現在的經濟學還不是真正的科學

————————————————————

最後再讓你們搞清楚,一個事實,GDP不是什麼統計指標的問題,而是市場經濟的生產目的性的問題,因為市場經濟追求的就是金錢,而金錢的增值源於剩餘價值生產,只要所謂的GDP不增長資本主義就得癱瘓。 我們這個社會,無論數成功的標誌不就是金錢么?像官僚腐敗、商人黑心追求的都是這個東西——錢,而你們確把它說成是一種統計指標合不合理,這完全是十分荒唐的。 這根本就不是統計指標的問題,而是社會制度的問題,以及民族國家的問題。

————————————————————————————
實際GDP(價值總量)代表的是財富么?如中國2000年時人均GDP不到1300美元,而美國1820年就是1400美元,更要命的是宋朝時人均GDP相當於2200美元水平,難道中國2000年時,生活水平,比美國1820年,或者宋朝時還差?像電燈、電話、飛機那時有么?還有人均的各種實物產量,不說2000年時的中國,就是五六十年代的中國都不是美國1820年或者宋朝時能比的。

並且GDP核算中,異質的蘋果與梨加總起來是什麼意思。比如異質的蘋果與梨都增長百分之十,你可以說總財富增長10%,但一個增長15%,一個增長5%,我們是不可能得到一個指數的,同樣物價指數也是如此。

並且十年前,20年前,五十年前生產的消費品一樣么,不一樣又如何有比較性。

可見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對的,價值(金錢原子)不是實物代表的財富,而是被支配的某種人類勞動本身代表的權力。我們生活在一個高度拜物教的社會,人們的大腦都被格式化了,我們多數人的思維,都是馬克思批判的商品拜物教,即把人支配人的權力硬要說成是財富蛋糕。

而事實上GDP在資本主義的世界體系,確代表了力量,正如誰的錢越多,誰的權力就越大。但只是在資本主義的世界體系,這種力量對比才成立。而在資本主義體系以外,這種力量對比就不能成立,如蘇聯沒有解體以前,國際資本就不可能以他們想要的價格任易調動蘇聯的勞動力和資源,就算把1美元確定為換1億盧布都沒有用,蘇聯不會與國際資本交換,或者只會拿很少的資源出來交換。這種權力關係就不可能實現。
正如匯率不包含任何物質屬性的原子一樣,交換的比例,本質上代表的就是一種權力關係。

又如美國現在貧民窟里的窮人,你們看照片就知道了,非常窮,生活在下水道的都有。但人均GDP高於中國高於中國的中產階層,因為中國還沒有完全開放,越完全開放,這種力量對比越成為現實,但是美國窮民窟里的窮人,如果能跑到中國來,他們就能成為爺——成為洋大爺,這正是GDP代表金錢權力關係表現。

同樣南韓80年代中層以上的人生活水平也不怎麼比中國好,但中國90年代開放,按國際資本確定的權力關係,確讓他們也成為了洋大爺。

比如蘇聯解體後的朝鮮生產力已經大倒退了,但有人推算在平壤修建一幢摩天大樓需要佔朝鮮國民生產總值的十分之一,但事實上朝鮮直接、間接修這樣的摩天大樓只動用了幾千勞動力。

而且上面有些答友,把GDP說財富,並整天腦子裡認為社會問題都是財富、蛋糕如何分配,在這裡動支配方式不同,財富的形式就會不同,正如醫生的手術刀某些人是不是要去分配幾刀、假肢生產工廠的假肢,某些健康人是不是也要去分配,要知道勞動支配方式不同,生產組合就不同,生產出來的消費品就不同,正如富人們不可能一天吃一千個人的飯,穿一千個人的衣,但富人們一天消耗的奢侈品確可能消耗成千上萬人的勞動。在這裡怎麼能把金錢(價值)說成是財富、蛋糕呢?
又如30年前你父母給你存錢,30年後你取錢出來夠買MP5、手機、個人電腦等,如果金錢(價值量)代表的是財富,難道說30年前就生產了這些來庫存?並且現實中除機器的折舊時間是二三十年外,絕大多數消費品庫存量就幾周到一年不等,停止生產一個月試試,看是否有所謂的財富,有所謂的蛋糕來兌現。

可見錢(GDP)代表的不是具體實物(或服務)代表的財富,而是被支配的人類勞動本身,代表的權力,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完全對的。
當然知道這種規則,民族國家的大國就知道怎麼破壞資本主義的世界體系,這是主流輿論絕不能容許的。

當然不是說GDP沒有意義,一個社會中誰的錢越多,誰的權力就越大,並且只要所謂的GDP不增長,市場經濟(資本主義)就會癱瘓,大量的資本就得破產,大量的工人就得失業。

但要明白至於國家之間這種權力關係上的力量對比,是建立在上層資本主義國家的軍事、政治力量確定的規則之上的。至於民族國家的大國是否值得去做依附性的國家,你們自己思考。


結論:人均GDP不能代表生活品質。

在其他條件一樣的情況下,如果是因為人口太多,引起人均GDP很低,不會太多引起生活品質的下降。因為人口越多,人均GDP固然越低,但是GDP的利用效率會大幅度提升。

舉個簡單通俗的例子:現在我們修兩座創造了100萬GDP並且完全一樣的橋。一座給1個人用,一座給10個人用。那麼這兩座橋對於這些人的人均GDP分別為100萬/人和10萬/人。相差了整整10倍!差的夠遠吧。但是同樣是在這樣一座橋上走,感覺幾乎完全一樣。這兩座橋給這些人帶來的生活品質相差無幾。…即使你硬要說「有人跟我一起用,讓我很不爽。」但生活品質最多也就下降了一丟丟。跟人均GDP 10倍的差距完全沒得比。

所以通常用人均GDP說事兒其實有點蠢。不能簡單的把人均GDP理解為我得到的錢。因為這個GDP其實可以很大程度上「共享」的。

比喻不嚴謹,有錯請勿噴。僅供交流。


謝邀!

人均的GDP肯定不能直觀反映生活水平。GDP只是反應該國創造經濟價值的能力。


統計平均值,其實是數學期望。表示一個人進入中國職場的收入期望。

從這個角度看,是否代表收入水平呢


韓國是因為很多老人收入低或者無業,也沒有什麼退休金,而義大利老人收入比較高,所以中青年韓國和義大利收入差不多,但是義大利老人比韓國老人過得好

中國的話是因為農村人口比較多,農村收入不高,另一方面和韓國類似,老人收入沒有東歐那些城鎮化很久的國家高


根據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勞動者的工資收入更多的受到「所在國家經濟增長速度」的影響。

我個人感覺這個結論是對的,但是因為並沒有更多的經濟學知識,所以不敢多做評論,簡單摘抄一段,大家自行判斷。

一國儘管非常富有,如若長久陷於停滯狀態,我們就不能希望在那裡 找到極高的工資。指定用來支付工資的資金,換言之,居民的收入和資本,也許達到極大的數額。但這數額如果數世紀不變,或幾乎不變,那麼每年所僱用的勞動者人數就很容易供應下一年所需勞動者人數,甚或還有剩餘。這樣,勞動者既不缺少,僱主也不會為要獲得勞動者而相互競爭。 在另一方面,勞動者的增加卻自然會超過需要僱用的人數。就業機會常感不足,於是勞動者為要獲得工作,不得不互相競事。假如,該國勞動者的 工資,本來足夠養活他們各自的身家而且還有剩餘,那末勞動者間的競爭 和僱主們的利害關係,不久就會使工資減低到合乎一般人道標準的最低工資。
中國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國家,就是說,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細, 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國家。然而,許久以來,它似乎就停滯於靜止狀態 了。今日旅行家關於中國耕作、勤勞及人口稠密狀況的報告,與五百年前 視察該國的馬哥孛羅的記述比較,幾乎沒有什麼區別。也許在馬哥孛羅時 代以前好久,中國的財富就已完全達到了該國法律制度所允許的發展程 度。各旅行家的報告,雖有許多相互矛盾的地方,但關於中國勞動工資低 廉和勞動者難於贍養家屬的記述,則眾口一辭。中國耕作者終日勞作,所 得報酬若夠購買少量稻米,也就覺得滿足。技工的狀況就更惡劣。歐洲技 工總是漫無所事地在自己工場內等候顧客,中國技工卻是隨身攜帶器具, 為搜尋,或者說,為乞求工作,而不斷在街市東奔西走。中國下層人民的 貧困程度,遠遠超過歐洲最貧乏國民的貧困程度。
……
不過,中國雖可能處於靜止狀態,但似乎還未曾退步。那裡,沒有被 居民遺棄的都市,也沒有聽其荒蕪的耕地。每年被僱用的勞動,仍是不 變,或幾乎不變;因此,指定用來維持勞動的資金也沒顯然減少。所以, 最下級勞動者的生活資料雖很缺乏,但還能勉強敷衍下去,使其階級保持 著原有的人數。
在指定用來維持勞動的資金顯著減少的國家裡,情形就截然不同了。
每年各等職業所需要的僱工和勞動者,都比前一年少。許多不能在上等職
業中找得工作的上等階級人民,也想在最下等的職業中找工作。這樣,在
最下等職業中,就不但有了超過需要的最下級勞動者,而且還有過多的從
其他各階級紛紛擁入的人。結果,職業的競爭變得非常劇烈,以致把勞動
工資減低到極悲慘極貧困的生活水準。而且,即使忍受這些苛刻條件,還
有許多人找不到職業。這些人,要麼餓死,要麼淪為乞丐,不然也許只有
搞罪大惡極的勾當才能取得生活資料。接著,窮乏、飢餓和死亡等災禍就
落到最下級的勞動者身上,後來波及所有上等階級,終至國內居民減少到
經過苛政或災禍而碩果僅存的收入和資本所能容易維持的人數。
……
所以勞動報酬優厚,是國民財富增進的必然結果,同時又是國民財富增進的自然徵候。反之,貧窮勞動者生活維持費不足,是社會停滯不進的
徵候,而勞動者處於飢餓狀態,乃是社會急速退步的徵候。

————摘自亞當·斯密《國富論》第八章 論勞動工資

所以大家能看到,人均GDP很高的國家收入並不一定總是很高,不過總體來說還是能夠滿足勞動者的需求的。而另一個引申的推論就是,當一個行業快速發展(例如IT,金融)的情況下,從業者的收入總是比其他行業更高。

看到這些,我就有點理解為什麼中國拚命努力保增長了。如果增長停了,大家面對的很可能不是「不漲工資」,而是降薪,而且是整體性、大幅度的降薪。這個過程快了的話是要鬧大亂子的……


當用實際人均GDP比較國家之間的生活水平的時候,會出現兩個問題。

一是某國家A的GDP要轉換成用另一個國家B的貨幣表示,也就是說涉及到匯率問題。

二是兩個國家的商品和服務都要按照相同的價格計算。

舉個例子,不知道哪一年的數據,如果只使用匯率將中國的GDP轉換成美元表示,美國實際人均GDP是中國的8.4倍。但是此時第二個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中美的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是不一樣的。如果用同樣的價格(或者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去計算中美兩國的GDP,那美國就是中國的5.6倍。

所以說如果沒有注意到這兩個問題,兩國之間的實時匯率和實時商品和服務價格,僅僅比較數值應該不能說明問題。不知道題主說其他國家的GDP的貨幣單位是什麼。義大利或者韓國啊什麼的,他們發布的GDP應該不會特意根據他們和中國的匯率和物價之間的差距製作一個可供比較的吧。

另外,實際GDP可以衡量生活水平(standard of living) 但並不是一個完美的方式。因為它忽略了四項

一。忽略了家庭內部的產出

二。忽略了地下經濟

三。忽略了閑暇時間的價值

四。忽略了環境質量

以上內容來自教科書,我的理解就是,所謂生活水平的高低,這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有些人收入高,但也許犧牲了閑暇時間。有些國家GDP高,但也許犧牲了環境。

還有就是英文的standard of living ,我的理解是standard 代表著一種應該達到的標準,一種平均水平。短期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會收到實際GDP的影響,長期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由於潛在GDP的提高,不過這種提高都是就本國而言。也就是說,如果本國的實際GDP提高了,那相應的每個人的生活水平理論上都應該比以前的自己好,但不見得趕得上其他國家。

所以...還是先確定各國GDP是不是考慮了匯率和價格可議放在一起比較。各國的平均收入水平又是什麼。即使這兩項都確定了,生活水平也收到一些主觀因素的影響,而且GDP這個指標本身就是不完美的....


不能...而且「真實的收入水平」遠不能反映「真實的生活水平」...

原因包括但不僅限於:

1.貧富差距。一切「平均」「人均」顯然都有這種問題,因為從統計上講,平均數不是resistant的,明顯的outlier和極端值會對其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經濟學上有gini coefficient之類的指標,作為衡量生活水平的重要參考...

2.貨幣換算。一般國際上算gdp per capita都是先換算成美元的,在這個過程中匯率就是個問題了。匯率無時無刻不在變動而且不能反映本幣的購買能力...所以經濟學上有ppp這個概念,用來跨國衡量貨幣的購買力...然而ppp匯率的計算是很複雜的,準確性也成問題,所以一般還是使用國際匯率...

3.gdp構成。經濟學上把生產出來的物品和服務大致分為兩種:consumer goods和capital goods。前者用來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後者用來提高國家發展潛力。由於國家生產能力是有限的,這兩者必然是trade-off的關係,於是乎,某些搞毒菜,不皿煮,慘絕人寰,慘無人道,踐踏人權,霸佔人妻的國家,仗著政府執行力強,會為了未來的高速發展而故意壓低consumer goods的生產而更多地生產capital goods。這時就會出現人均gdp增速大於生活水平增速的事情。

4.externality...最簡單的表現形式就是經濟增長帶來的環境污染,從倫敦到沙碗到北京,這大家都熟悉的...

5.工作壓力...衡量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標...一窮二白的不丹人之所以屢次出現在教科書中,靠的就是人們心態好...


拿GDP衡量經濟本身就是很懶蛋的一種做法,經濟指標那麼多,難道抽象出一個能給你反映出生活水平了?那怎麼不拿巨無霸指數說明物價水平啊/手動滑稽/手動滑稽


看人均GDP,也要看貧富差距,日本貧富差距最小,很少聽過日本什麼富豪,日本各地每個地方,不管都市和鄉村的人收入都差不多,但是你去中國廣大農村轉一圈,那跟城市差距多大應該就能體會。


用GDP衡量國民生活幸福,這要考慮到各個時期的由通脹水平引起的消費物價指數變動才可以更客觀的看這個問題

通貨膨脹會引起人民幣貶值,國民工資普遍上漲,GDP一定會變高,然而實際不同時期的相同人民幣購買力一定也是不一樣的。

先說結論:

就大多數情況(但不是所有情況)而言,GDP是衡量經濟福利的好指標。重要的是要記住GDP包括了什麼,又遺漏了什麼。

GDP(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定時期內一個國家生產的所有的物品與勞務的市場價格。

GDP的統計大體涵蓋四個方面的內容:消費、投資、凈出口、政府購買(不包括轉移支付,轉移支付即政府向老年人支付社會保障補助或者向失業工人支付失業保險補助)

確定GDP作為經濟福利衡量指標的有用性的我一個方法是考察國際數據。富國和窮過人均GDP水平差距巨大。如果高的GDP能夠帶來高的生活水平,那麼我們就應該認為GDP與生活質量的多種均衡指標是密切相關的。據以往經濟學家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到:GDP低的國家確實相對GDP高的國家存在一些問題如:保證不了更高的醫療和福利,學齡兒童實際入學率低,獲得安全的飲用水的途徑少,國民對互聯網的使用少。雖然GDP沒有直接衡量一些對生活有意義的東西,比如一個國家國民知識水平,廉正,勇氣,對國家的熱愛。但是它確實衡量了我們獲得這份有意義生活的許多投入的能力。

然而GDP並未是衡量福利的完美指標。

對美好生活做出貢獻的某些東西並沒有包括在GDP中。一種是閑暇。例如經濟中的每個人突然開始都工作,而不是周末享受閑暇。那將生產更多的物品與勞務,GDP肯定會增加,儘管GDP增加了,我們也不該得出每個人狀況變好的結論。

GDP沒有包括的另一種東西是環境質量。設想一下政府廢除了所有環境管制,那麼企業就可以不考慮它們引起的污染而生產物品與勞務,GDP會增加,但福利很可能會下降。空氣和水質量的惡化要大於更多生產所帶來的福利利益。

GDP也沒有涉及收入分配。一個由100個年收入為5萬元的人組成的社會的GDP是500萬元。而有10個人年收入為50萬元而另外40個人沒有任何收入組成的社會GDP也是500萬元,而沒有人認為兩者相同。人均GDP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平均狀況。但平均量的背後也是巨大的差異。發展中國家的收入上的貧富差距不平衡相對於發達國家更加嚴重,帶來的影響更不應該忽視。


講真提問能寫的如此專業詳細的題主我也是第一次見,題主厲害!

可以參考一下購買力平價。

特別是服務業,收入水平和當地經濟水平關聯度很高。

比如在中國做一次大保健和美國做一次大保健,價格差了幾倍,服務有差幾倍嗎?

一點淺見。


補充一點吧,工農業的產品可以參與全球貿易,所以匯率折算後產品的效用大體正比於價格。

但是服務業是很難參與全球貿易的,所以服務業的效用與其價格在不同地區是嚴重不匹配的。

舉例來說美國一個教師的工資無論如何也得要3萬美元,而放到中國一個中小學教師的賬面上的工資很難達到20萬人民幣吧。但是他們服務對象身上獲得的效用來說,前者不一定不後者高那麼多。


人均GDP只是按照理想狀況將1國的財富平均分攤到每個人頭上,是衡量一個國家生活水平的重要參照指標,但是不一定能真實反映一個國家人民的真實生活水平,原因之一在於貧富差距,如果大量的財富聚集在少數人手裡,其他人則很少,人均GDP就沒有意義,還一個原因是與國家經濟整體環境和國情有關,大的經濟體如美國,中國,歐盟等內部就可以生產(或者通過交易)人民所必須的大部分生產生活資料,所以他們能以較低的價格買到,這樣人民的幸福感就高,而很多發達國家則不然,日本的農產品很貴,韓國也是,香港澳門的人均GDP很高,但是房價更高,他們的生活水平或者說幸福的感覺則沒有其他大的發達經濟體高。由於目前世界上主要的生活資料生產國集中在中國,並出口世界,相對發達國家來說一個東西的在中國生產的在國內賣10塊錢很可能在發達國家賣3美元(我說的是普遍性的老百姓消費的東西),這樣就不能簡單用匯率來衡量了。


人均gdp可以限定不同的範圍,不同國家之間的比較比較粗略。光中國國內不同省份之間都有較大差距。雖然人均gdp不是完美的指標,但現階段用的最多的還是它。


知道有一個概念叫「GDP轉化率」嗎?


貧富差距


不能。生活水平要用一個什麼指數來衡量,這個名詞我十幾年前聽過,忘了,就是每月的生存資料消費佔收入的多少。


人均GDP不是人均收入。

比如中國大陸,人均GDO最高的 省(市,自治區)是哪裡知道嗎?

是天津市。但是天津的人均收入水平卻只能「屈居」第六,排在天津前面的分別是上海北京浙江江蘇廣東。 值得一提的是,天津是「直轄市」,如果按城市來劃分的話,浙江江蘇廣東有好多城市的人均GDP和人均收入都可以超過天津。

天津的人均收入水平在全國排到30名開外。所以人均GDP不能完全直觀的反應收入水平。


這個問題我給你舉個例子吧,

拿富士康來說,他每年創造了大量的GDP,但是由於其利潤比較薄,所以能夠發給工人的工資就少,因此GDP轉化為居民收入的能力就很差。這就是低端製造業的宿命。比如說富士康創造的100億的GDP,可能只能轉化為2億元的居民可支配收入。

但是如果你是個會計師,律師什麼的,基本上你的所有收入,扣完稅都可以轉化為你的可支配收入, 一個律師創造100塊的GDP,其中可能50塊可以轉化為自己的收入。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會計師、按摩師等職業上。

所以後工業化國家,如美國、英國、瑞士等國家,人均GDP高、收入高、生活水平高。

而尚未工業化的國家,GDP雖然少(工業是產生最多GDP的),但是農業和手工業者創造的GDP,也很多可以轉化為自己的收入。

最難以統計的就是工業化階段的國家(例如中國),由於勞動力供給比較充足,初級產品價格比較低,因此產出的大量GDP轉化為居民收入的水平比較低,這也就是中國GDP很高,但是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比較低的原因。


人均gdp是騙人把戲,不能反映真實的生活。用收入水平來衡量這個有很多解釋不通的地方。GDP的體現也不是收入,而是一種社會價值財富的總計算方式,包括社保、醫保和能源交通、通訊住房綜合投入最後計算在每個人的身上大約和多少錢。但這個等於實際工資數嗎?

這個和收入的關係不大,各國對gdp的構成指數也不完全一樣。

所以,用收入來說,這個就有很多無法解釋的了。

人均gdp騙人是因為這不是真實的工薪收入,這也不能真正反映一個國家的貧富分化。

我家有錢1000萬,林君9個窮光蛋,人均gdp一統計,各個家產過百萬。


推薦閱讀:

武漢光谷(東湖新技術開發區)2016年的GDP是多少?
中國人均收入 50 年後仍不及美國一半?
如何提高 Stata 實際操作能力?
除了工具變數,還有哪些解決內生性的方法?效果如何?
誰能畫出一張宏觀經濟學的框架圖?(比如,以曼昆那本書的體系)?

TAG:經濟學 | 中國 | 國內生產總值GD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