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的音節數量可以根據其音節結構而進行擴張嗎?未來需要這樣做嗎?

普通話的音節結構最多為 CGVX^T。根據這個條件,普通話的音系中的音節應該會比目前的數量龐大得多。既然這樣,為什麼不根據普通話現有的音節結構,製造出更多符合語言基礎的音節?這些音節對翻譯外來詞的時候很有用,而且又不會違反普通話原有的音節結構。比如像 fi、fai、bia、pia、tia、duang、mua 這些音節等等,它們都可以被中國人讀出。還有這些例子當中有些已經是 「有音無字」 的狀況了。

另外,音譯外來詞的時候經常都會碰到 /ɡe?/ 和 /ke?/ 這些音節,可是翻譯到漢語卻只有這個 「給」 字可以選擇,很不方面而且根本不能用。為什麼不增加一個讀作 「給」 的漢字,特別給音譯外來詞使用?


為外來語增加音節數量的先例不是沒有,甚至改變音系,增加音位的情況都存在。比如日語音系,就曾受漢語音系改造過,中國境內大量的少數民族語言,為了引進漢語詞,很多語言都專門增加了音位。

所以,在普通話中增加音節是可能的,但是使用者買不買帳,還真不是哪個人拍腦袋能決定的。專門為音譯詞造字,也是曾經發生過的,能不能流通,也是使用者說了算。

音譯不是轉寫,源語與目的語的音位對不上,是很常見的。音譯不可能保證百分之百保真,增加音節的做法,性價比一點都不高。轉寫要求逆向轉化也能保證百分百準確,但音譯,基本沒有逆向轉化的需求,你增加這些音節來幹嘛呢。


ga ka ha就是啊。按照歷時演變規律,普通話是不會出現這幾個音節的!但是現在普通話有這些音節,這些音節的字基本是外來語、擬聲詞或方言詞。可能是比較晚出現的擴充。


普通話是一門以北京音係為基礎的人為規定標準的語言。

讀音的演變:

現代普通話許多字因盲目從大流許多高中學習的讀音都被字典更改了標準音,可見讀音的改變並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比如把亞洲讀成雅洲,友誼讀成友咦,

本質上來說,是屬於音變。

大家在使用中,因為這些音節大多數人並沒有直觀感受,使用多為外來語引入、擬聲詞,多數在普通話交流里使用頻率是很低的,而使用頻率很低不容被察覺這些音節屬於普通話音繫結構的缺失。能讀出來不代表別人習慣,大家學了英語多年,看了日劇多年,很多詞也會發。

但是題主舉例的這些音節,有的在口語裡面比較流行,很多人都在用,是很有可能作為語言學現象被研究(好多人的碩博論文就靠這些方面)

既然使用中,就很有可能形成固定用法,於是本來不符合從古漢語一路演變過來的讀音就很可能被普通話採納。

比如擬聲字 哼 (hng)噷(hm)嘸(m)等作為邊際音的存在。

比如方言字 咯(lo) (rua)拼音輸入法打不出字 (cei)也是打不出來 嗲(dia)

但是,最大的問題還是 字。

漢語的書寫媒介對應的文字體系是漢字,漢字對應讀音,有音無字的現象比有字無音更普遍。

有字無音比如和制漢字,字喃等形似漢字的東西。

大家都知道biangbiang面,可是大家隨筆一畫,用筆寫,很容易,因為作為一個專有名詞,比擬聲詞還要固定,詞義也容易記憶,已經達到了傳播非常廣泛的地步,不一定會寫,但知道這點的大有人在,但是這個字形要編碼那就麻煩多了。

所以這個字事實上並不是因為讀音特殊,而是因為字形被記住,它叫biangbiang面還是bangbang面都一樣。近百年來,漢語有些字義消失不用,讀音也跟著不用了;有些字有了新的含義或者新造字,讀音也跟著來了;還有些字產生了讀音的變化。

而外來語翻譯用字,別的不說,至少央視有一個外國人名譯製表,那裡面已經把大多數語言包括進去了,英語人名的譯法更是非常詳盡,所有發音都考慮到了,有專門對應的漢字,但是音譯後讀音與原詞的差距就很難以描述。舉個例子,特朗普。

因為音譯的雙方音繫上的差異,不可能被百分百還原,但是可以做到標準化,比如英劇《神秘博士》里有一個角色名字 River Song,按照那個表會被翻成利威爾·桑。

所以說題主舉得音節的擴張,總結一下

1、一些聲母 韻母搭配是普通話限制的,而普通話的一些限制有發聲上的成因,所以強行搭配就會導致拗口,難發音比如唇音 bpmf和撮口呼ü üan üe ün iong相拼

2、另有一些音節多練習完全可以發,樓主舉例的就有,但是主要因為語音演變導致沒有對應聲韻搭配,也就沒有對應漢字。

3、字對應音,義對應字,有含義才能有其他,沒有含義,發出來的音也就沒有語言上交流的功能。所以語義的確定是很重要的,

4、現代漢語擬聲詞其實比較多,新造擬聲詞不一定能成功,但是duang(北京話口語中存在)mua(表示親昵飛吻等)讀音已經大量使用,問題在於缺字形。

5、 翻譯的需求沒有想像中高,翻譯也不力求音近,即使有讀音對應的漢字,但是漢字少所以不用的情況也是存在的,但是這方面我也看好,碧咸可以存在,新造字需要大量認同。伽 咖 佛 等字就是這麼來的,但是現在新造字的需求不是很高。

6、最後就是字形廣泛認同以及編碼錄入的問題。編碼錄入現在什麼隸書字形都努力塞進去,有些筆畫都難以釐清也一股腦錄入,隸書字形倒是收了,計算機編碼這邊統一標準和顯示問題還是一個坑。

7、學術界大撕逼。讀音標準本來就各種撕,文讀白讀,方音古音,從俗從古,多音審定,專有名詞等等,學術承認等,

結論。可以,可能,現階段沒那個需求,也沒有強有力的部門和標準規範來做這些事情。

不過不要氣餒,需要時間,比如 覅(fiao)尅(kei)等字已經出現了,不過這些主要是以前就有的字但是很不常用 音韻演變特殊,最終固定下來的讀音標準。

========添加修改線========

既然是擴張,那麼我們來看看現代漢語普通話可能接納的音節:

聲調方面

普通話只有四個聲調,(輕聲不算)增加聲調可以體會老外學習聲調的嘔心瀝血,不可能

好多人吹南方某些方言區聲調多,然而越南語聲調更多,聲調的多是以介音丟失 聲母清濁等條件分化的基礎得來的,普通話平分陰陽,上去不會分,入派三聲,即使想入聲獨立成調,然而歷史上入聲韻丟掉韻尾,舒化後就併入同母音的陰聲韻

韻尾方面

+p +t +k

入聲,沒這可能,不管是調值還是ptk韻尾還是頓韻尾都不可能,入派三聲是發音習慣的重大改變,幾乎整個官話區都沒有這發音習慣,區別回來需要重頭學,話都不會說,

聲母方面:

全濁音聲母:不可能,要是能恢復,歷史上就不會全丟完了。

清鼻音聲母:幾乎不可能,泥 你有別都不會意識到。況且沒有特定條件出現,鼻音不會分化;

疑母【ng】:雖然陝西山西方言里大量存在,但是大家頂多學學地方口音,清一溜常用字都丟完了,我五吳午疑魚銀牙……還有極個別字保留了鼻音,牛 鎳等字,但是已經不是ng了

無論生造字還是把不常用字、專有名詞固定讀音都不太可能。即使是把牛 鎳等字的聲母定為ng,也需要夜以繼日廣播來固定讀音糾正,沒有哪個聲母只能拼個別韻的吧?

疑母字早就和影母字混成一堆了,很難分,

所以疑母要麼恢復一些字細音,要麼規定一些字讀作洪音,兩者都不太現實。

但比恢復入聲可能性要高很多,疑母細音(細音就是i ü開頭的韻)如疑ngi 魚ngü 牙ngia 銀ngin 加上 牛ngiu 鎳ngie 凝nging,也算能拼幾個齊齒呼和撮口呼。通過廣播電視夜以繼日糾正,加上一些學者明星導向,還是有一些可能扳回來的,轄字頂破天二十字左右,但是不要指望讀音會很穩定,很容易要麼丟要麼會變成其他鼻音(比如n)可以預見成為普通話的又一難點考點。

喻母【英語半母音j】歷史上曾經獨立存在的聲母,也是併入影母(零聲母),本來大家學英語就不太對付,這回更是和i開頭的韻分不開,不用想,鐵定不行。

微母【v】從明母分出後讀音一直在變,直到明代還有微母,然而早就和零聲母合口韻(就是w開頭的音節)合流了,而且一直不是英語那種濁音,是個半母音化的唇齒音,現在不少帝都人也喜歡把w開頭的音節讀成v開頭,但充其量只是有個唇齒變體。全部變成V聲母不太現實,,可以採用硬性規定,微無亡等大家學文言文必記的幾個字聲母為v,是個唇齒音,但該聲母下估計十餘字,比疑母還慘。

但是,我看好疑母和微母的復活。普通話受制於北京話太嚴重,很多央視主持人已經開始把除wu wo音節的其他w開頭的音節讀成v,但是央視很容易內部糾正,而疑母因為方言的衝擊和發音特點,有些零聲母開口呼(aoe開頭的音節)有的人發成了ng開頭,不過這不局限於歷史上的疑母字,是所有現讀零聲母字(包括影母字喻母字疑母字還有一些其他聲母丟失的字)普遍的現象。如果放任下去的話可能就沒有零聲母開頭的字了。

可是普通話是人為規定標準,所以聲母辨正轄字可以慢慢來,比如 拎 鄰等字的韻母變化

到時候,疑母(ng)/泥母(n)/零聲母三聲母辨正可能就和zhchsh比對zcs一樣了。

區分尖團:洗洗睡。

韻母部分:

io iai 兩韻歷史上存在過,方言中大量存在且消失時間不過百來年,恢復起來比較容易,但都變走了,也是走少而精、生僻、專有名詞

路線,iai韻街皆蟹崖要麼變成ie 要麼變成ia或ai,保持零星幾個字,加上零聲母iai可能;

io韻歷史上有大量üo的又讀,有的變成üe 如雀學,io不穩定復母音化變成iau如角,規定個別字讀作io和jqx相拼,

但現在普通話里仍然有這個零聲母音節,喲唷。 說個題外話,現在北京人包括不少學者不待見yo音節,硬說喲唷兩字有的讀成yao,有的讀成you,可是yo不過是語氣詞,yao是喓,you是呦,並不混同,而語氣詞的感情色彩和發音向來不是唯一性的。啊 哦 嗯 喲 等字之間有差別。io üo對立很困難,所以jio qio xio 就夠頭疼了,üo韻實在想要的話,因為喲音節發音帶有一定的圓唇色彩,可以把喲讀音定位yuo即üo

oi ioi uoi üoi 這種後圓唇母音+前母音i韻尾不可能

on ion uon üon歷史上有中原音韻及其以後時期有一段時間存在過on對應的韻母,謂之桓歡韻,現在讀什麼音你也看到了,園唇倒是保留下來了,可是……這組韻母近期還是不要指望了。

+ü結尾的韻 eü oü aü想都別想 韻尾母音是一個滑動的趨勢,i u都只是偷懶動程唇形,ü唇形太小太圓太緊,偷懶不會有ü音色

iei üai üei üa üang有的方言存在這樣的音節,但普通話中本來iuang還沒變成üang就和uang合流了,這樣的字框王等, 這些韻母繞口得很,能做零聲母就謝天謝地了,拼合還是不要想了。iei可以做語氣詞,但是同樣有ie,音色太接近希望不大,

uou uau 雖然這樣的韻很難和其他聲母拼合,但這兩個自成零聲母還是有那麼一點點可能,不過歷史上沒有這樣的音,字就自創或者拿生僻得不行的字吧。

剩下的就是拼合問題了。

bpm+ia 擬聲詞,缺字

bpm+iang 雖然出韻但可以存在,缺字。

F+i ia ian iang ie iou in ing f不太容易和i組韻母拼,連fi都變成fei了,但是已經審定有fiao,生僻字讀音完全可能

fai這個音可能性很大,然而因為聲韻關係缺字

bou 剖 某 否 都存在,bou缺字可以補上

biu piu因為有謬,缺字

dia有嗲存在,tia nia lia都是國音里存在過,方言里存在的音,缺字

dt+iang 國音里存在過,缺字

duang 擬聲詞,北京話里常見 nuang luang tuang沒有,有點繞口,上古音還有這樣的組合,現在沒有了。

gkh+ ia ian iau iang ie in ing iou 等 曾經的團音,gkh+i組(齊齒呼)和ü組(撮口呼)已經變成jqx

zcs+齊齒呼和撮口呼也已經變成jqx(尖音)

尖團已合流,不要想了。

gi ki hi 三個音只為了翻譯,我看只有hi勉強,其他兩個同樣顎化。

tiu缺字 但是 丟 牛 流都有

dtnl+ua uai uang 這一組音+u組只有 短 團 暖 亂 即(+uan)存在

剩下的只有len ten din tin ra rai rei ruai ruang chei

以及鼻邊音撮口呼和部分合口缺

如 lui nui 變成 lei nei

lüan nüan lün 等音在幾十年前老國音還在,欒巒 等字。

nün一直有音無字

到這裡基本上能滿的都填滿了,


你看普通話都不分尖團音了,這事怕是沒啥可能。

留下注音拼音什麼的多少還能彌補一點,可惜正規出版物里似乎又不允許。而且,碰到譯名又頭疼。


推薦閱讀:

北方大多數翹舌的實際舌位是怎樣的?
"disclose"一詞的/k/以及"mistake"一詞的/t/是否送氣?
《廣韻》開口二等韻是否具有 [?] 介音?
為什麼漢語拼音中,己(jǐ)與子(zǐ)韻母相同,卻不押韻?
連續三個以上讀三聲的字該怎麼讀?

TAG:漢語 | 語言學 | 普通話 | 漢字讀音 | 音系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