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沃爾沃與奧迪車相撞,沃爾沃車身撞斷,奧迪車頭潰縮嚴重,輪軸斷裂,兩位車主無大礙?
1.開車一定要系安全帶,否則100km的碰撞事故沒有生還的可能。
2.奧迪A6漂亮的小偏置碰撞,得分Good。@奧迪如圖正面氣囊和側氣囊都打開了。側氣簾保護範圍足夠大,覆蓋窗框和A柱範圍。——一些乾貨回答,肯定對你有用——
汽車上隱藏了哪些我們很難發現,但是卻精妙無比的設計?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480699/answer/269673052
汽車零部件是如何做測試的?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66951/answer/258804077有些十萬左右的車都號稱真皮座椅,想問一下這個真的是真皮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604379/answer/246280866
如何評價CIRI的這次碰撞測試,所有國產(自主和合資)車型全軍覆沒的結果?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5865701/answer/235892248
車輛劇烈碰撞下人會不會被安全帶割傷?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474936/answer/201746739
什麼樣的汽車安全性好?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882045/answer/193177855豐田有哪些黑科技?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145922/answer/281824680
2017 年有哪些交通事件 / 事故曾給我們警示?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8788155/answer/282926801
如何看待C-NCAP碰撞測試中,謳歌CDX取得四星成績?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4644960/answer/284266793
看了幾遍視頻。
第一個感覺是,這個v40車主真是作,沒傷亡真是萬幸。
v40的那個左轉問題非常大,車主要麼是個新手,要麼就是腦子有問題。 前面一輛客車擋住視線,左轉幾乎不看直接就轉,即便當時不出事,這樣轉彎早晚會出事。
然後,Audi車主可能是超速了,但看視頻其實他挺倒霉的,即使他開80 60,遇到這樣轉彎的,也避免不了一撞。
其他,兩車安全性沒毛病,而且這一撞基本說明不了多少問題。
一輛v40緊湊車,一輛s6中大型車,兩者之間差了兩個級別,不論車價,重量,用料 ,差距都很大。更重要的是,撞得這個角度,車頭撞側面,還是大車撞小車。除了坦克,換什麼車結果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另外為何說這個v車主極度的幸運,v40斷裂是在b柱的後面,如果奧迪是撞在b柱上,這個v40車主幾乎一點生還的可能都沒有,脖子斷的妥妥的,就是那麼幾厘米,0.00幾秒,撿條命。
兩車都該報廢了。
好好開車,寧可慢點多觀察,注意安全。
視頻,1月16日,江蘇常熟某路段,一輛奧迪與沃爾沃相撞,造成白色沃爾沃分成三段。從監控
補充&< 看到有人說Volvo安全性被打臉,也有人說人沒事保護的挺好。還是那句話,這一撞根本說明不了Volvo安全性比印象中更好還是更差這樣的問題。倒是Audi保護看著不錯
建議這樣的路口轉彎,一定要保證能觀察到對面來車情況,對面有車接近就等著,而且提前打轉向燈,讓後車提前準備該減速減速,該超車超車。
撞擊位置和角度不同結果必然不同安全技術再多的車,不如一個安全意識強的司機
不說車本身,有些人開車是挺可怕的。
轉向的時候經常不是原地等待對面車輛通行,找空位轉向,而是一把先把車頭頂出線外再說。尤其是速度比較慢的時候,慢慢的把車頭頂出線外挪動,等待對向車輛減速,這種開車習慣我是真的超級不適應。
有時候在主線上跑,側面支線的車也是不管主線直接先頂出車頭再說,一副反正你也不敢撞,你一減速我就直接出去了的霸氣樣子。
不敢說太多,先溜了…奧迪這個側面比例、銀耳,結合輪轂寬度,這大概是一輛S6。
首先 : 一個A級車 一個C級車
別的不用說 跨級別碰撞 絕對是高一級就安全一級 不信你去看美國碰撞協會 死亡人數為0的車 幾乎都是 大SUV 為啥 又大 又重 安全配置又高
其次 : 這麼嚴重的碰撞 兩個車 乘客都沒有受重傷 可以說 兩個車 絕對都是良心 要是倆麵包車 這速度 不死也得重傷
再有: 正面碰側面 這完全不能抗衡 所有車最硬的地方都是正面 側邊都很薄弱
如果反過來碰 估計奧迪也面目全非
最後 可以看見 兩個車的氣囊氣簾都配置很齊 c級車 這個樣子比較正常吧 A級車 能做到喔喔這個級別的有其他車嗎?
總的來說 豪車畢竟是豪車 安全係數絕對不是吹出來的
還有就是 安全駕駛保平安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你不撞別人 弄不好別人不開眼
祝大家 人行萬里 平平安安
更正下 查了 下 A6L 屬於C級車
有回復指出 貌似是 S6 奧迪的車都差不多 哈哈 我是看不太好 不過都是中大型車了
沒想到開年的第一撞,是以安全著稱的沃爾沃和科技典範的奧迪。
從人類戰鬥慾望的角度看,碰撞後的沃爾沃V40車身撕裂成兩半,而奧迪S6僅車頭受損,那沃爾沃V40毫無懸念的敗給了奧迪S6。但事實真是這樣么?
這場事故的發生地點在常熟,沃爾沃V40在右車道左轉,速度不算快。奧迪S6從對面右車道直行,在未與其他障礙物接觸下,徑直與沃爾沃V40發生碰撞導致解體,視頻中未發現明顯的剎車跡象(這也可能是視頻不清晰的原因)。
為什麼奧迪S6隻有輕傷?
從事故後照片看,奧迪S6隻有車頭右側發生了嚴重損傷,右前輪發生斷裂,發動機蓋未發生明顯起翹。
細心觀察過各類碰撞測試的朋友都會發現,100%正碰時發動機蓋會出現大幅度的彎曲變形,這是為了保護髮動機蓋不至於整體脫落,撞入車內危及乘客的一種設定。
而這也正說明了本次事故主要的「攻擊點」不在正車頭,而是大燈區域,所以這更像是「類25%偏置碰」。不過受撞的面並不是垂直方向,而是形成了一定角度。
正是因為這個角度,加之「攻擊點」恰巧處於防撞梁和前縱梁的銜接的拐角處,形成了一個類三角的區域。要知道這個區域的強度除材料本身外,結構帶來的加成也是不可忽視的。與IIHS碰撞考核汽車不同,這次更像是考核「受撞面」是否夠結實。
沃爾沃V40這邊就沒這麼幸運了,車身被巨大的剪切力撕得十分嚴重。從右後門近B柱處開始接觸碰撞,直至從后座椅前沿開始的整個車身後部被撕裂解體,可以看到V40車身鈑金出現明顯撕裂,各部分變形嚴重,現場慘不忍睹。
然而,碰撞角度決定了碰撞結果。
由於沃爾沃V40 的B柱未發生明顯變形,只是下部發生了明顯的剮蹭,從事故結果看,這還真有點像削尖的鐵頭,去戳柔軟的腰一樣。當然,因為畢竟撞擊面積很大,用「戳」可能不太準確。更準確地說,它有點像用壁厚的斧頭(注意不是薄壁的菜刀)斜向切一塊五花肉。
為什麼把V40受撞區域稱為「腰」?這是因為B柱和C柱之間的這塊區域,其實並沒有太多加強結構,從V40的白車身介紹圖來看也是如此,側圍部位並沒有特殊的加強處理。(圖中側圍的兩橫、兩傾斜的加強筋其實是車門的)
當然這並不是說沃爾沃簡配了,事實上幾乎所有的車身側圍都是這麼處理的。不過也有例外,比如寶馬7系引以為傲的碳纖維混合車體框架中,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被用於加固車頂橫樑結構以及B柱和C柱、底部側圍、中央通道和後部支撐。
其實還有一些遺漏的細節。
在簡單的分析之後,我們需要再整理遺漏的一些信息,並嘗試著給出更詳細的結論:
1. 事故時間2018.01.16 19:41,不在下班高峰期,路面車況良好;
2. 現場有小雨或曾下過雨,路面濕滑,屬於城市一般道路且地勢平緩,無明顯坡度;
3. 由於路面濕滑,事發突然,現場並沒有明顯的剎車痕迹;
4. 沃爾沃V40後輪軸未發生斷裂,輪轂和輪胎沒有發生明顯變形,這說明碰撞過程中,相對能承力的車輪並沒有起到吸收碰撞能量的作用;
5. 沃爾沃V40在碰撞過程中側氣簾正常展開;
6. 從車型特徵看,事故的雙方是2015款的沃爾沃V40和2016款的奧迪S6;
7. 現場除奧迪S6外,其他車輛未出現超車情況,車速相當。而奧迪S6的車速要明顯高於在場車輛,由於監控上未顯示移動速度,具體車速不詳。
雖然車速不詳,但我們還是能根據簡單的物理原理計算一下兩車的移動速度。在這裡,取沃爾沃V40移動的一小段位移(以車身尺寸為單位),併除以時間,大致算下來,在2s以內V40大約移動了4個車身距離,移動速度大約為30~35km/h。
由於奧迪S6距離太遠,且無明顯的路標參照,直接計算難度較大,但對比現場其他車輛的移動情況,奧迪S6的車速大約在其他汽車的1.5~2倍車速,也就是說移動速度大約在45~70km/h區間。
有了大致的速度範圍,我們就可以計算出碰撞速度。碰撞速度準確說是指相對速度,所以相對速度大約在75~105km/h區間。關於這個車速會「創造」出什麼樣的慘狀,此前已經有過很多介紹了,這裡就不在贅述。
大車撞小車勝算太高
簡單對比下奧迪S6和沃爾沃V40(主要是車身尺寸、車重)我們會發現,這是明顯的大車撞小車。
車身尺寸(mm):奧迪S6 4931/1871/1440 ;沃爾沃V40 4369/1802/1439
整備重量(kg):奧迪S6 1970;沃爾沃V40 1434
關於小車和大車的碰撞測試我們已經看過很多了,比如經典的賓士C級 PK smart fortwo。
在時速64km/h下,當smart和賓士C級發生40%正碰時,smart的尾部發生高達45度的翹起,並伴隨著超過360的旋轉,然後下落。而這將很大程度增加乘客受傷的可能性,特別是包括頭部和頸部。雖然賓士C級頭部也發生了明顯的損傷,但車身僅發生了90度的旋轉,且轉動速度明顯更慢。
從數據統計看,大車的安全性也是強於小車的。比如IIHS曾給過一項統計,每百萬台註冊車輛中,小型車(mini)車禍司機死亡人數為115人,緊湊型車(small)為51人,中級車(midsize)為29人,中大型車(large)為34人,大型車(very large)為24人。
不能接受的是為什麼會發生解體?
從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簡單總結為,沃爾沃V40遭到了相對重量尺寸更大、角度刁鑽的碰撞,而且與其說是碰撞還不如說是受到了強大的切向力作用。
所以此處碰撞屬於個例,並不能代表車企的一貫水平。而且即便車身被撕裂成兩半,但配套的安全設施還是正常工作,比如側氣簾就正常打開了。
這類車體被撕裂成兩半發生嚴重解體的案例,其實去年8月份就出現過。當時一輛傳祺GS4因超速駕駛,車身與路邊的水泥防護欄尖角發生側碰,只不過碰撞點是A柱和B柱之間。這兩起案件,都有著相似的特點,比如高速、側碰剪切力、非強化結構區域。
但是在一切的合理和「能理解」外,最讓人不滿意的地方就是除車身側圍被撕裂外,地板也一併被撕裂。要知道這可是一輛沃爾沃,即便再合理,那也是不合理的。
看來有必要解釋下地板的構造,才能破解這個疑惑。事實上白車身的地板並不是一體式結構,一般地板會分為前地板區、中地板區、後地板區,這三者多通過電阻點焊的方式拼接在一起。從本次沃爾沃V40斷裂的情況看,解體部位正位於地板過渡板和前地板的過渡區。所以某種層面上說,理解為連接處的焊點被撕開並沿此區域的金屬板出現不同程度的撕裂或變形,可能會更加準確。
最後來個小結:
到現在,本次事故的大致原因已經初現。在高速下,沃爾沃V40的「腰」遭遇了刁鑽的撕裂式碰撞,連同地板一起發生了嚴重的解體。不過這屬於小概率事件,並不能代表沃爾沃品牌的一貫安全水準。但是這件事也告訴我們萬不可對安全蜜汁自信,我們開的是汽車不是坦克,即便安全如沃爾沃,閃腰也不是不可能。
感謝觀看。
一個放假的大一機車狗,看到一直感興趣的方面的問題,在之前看了很多碰撞視頻的基礎上覺得可以蹭蹭熱度強答一波。以下全是個人看法,歡迎大神和前輩批評指正。
前提:
1.奧迪S6,C級車,車重近兩噸。沃爾沃V40,A級車,車重大概1500公斤。
2.奧迪速度可能沒有一百,但最少有六十到八十,而且碰撞前沒有時間減速。
3.雨天路滑,奧迪車主可能醉駕
分析:
1.V40轉彎時發生側面碰撞,奧迪車撞擊位置在V40的B柱後面。受到撞擊後V40車體斷裂,斷為兩截(有媒體把後保險杠也算上了,想搞出斷為三節的大新聞,我表示呵呵),車頭和車尾距離撞擊處不遠。奧迪車頭右側潰縮,右前輪直接廢掉,滑出數十米停下。兩車都是報廢的命了。
2.對於奧迪S6來說,此次碰撞可以不標準的被我稱為 正面25%-40%移動壁障碰撞,成績還算不錯,A柱應該沒有形變,所有氣囊爆開,駕駛員應該沒有事。因為撞的不是固定壁障,不是所有動能都作用在奧迪上了,其實大部分能量用於撕裂V40車體和作為殘餘動能保留,所以車體受損程度不是很大,估計受損比64公里的25%固定壁障的正面碰撞還要輕。
3.對於V40來說,情況要兇險的多。撞擊部位是全車比較薄弱的地方,撞擊速度超過設計值,能量太大導致車體斷裂,情有可原。但是前部車體基本完整,撞擊處B柱都還能看,車尾有形變,座椅還能看出來。這次事故比實驗室模擬的嚴重的多。
評價:
1.對於奧迪的情況我覺得上來說質量多好多好,其實沒多大意義。表現不錯,是它該做到的,一輛近百萬的車交出這樣的答卷也中規中矩。
2.對於沃爾沃,遭到這樣的撞擊明顯超出了設計師和工程師的考慮範圍。斷掉是可以接受的,因為這個級別的車被這麼撞都會斷。但並不意味它就該斷。還有它被設計的時候考慮了被撞擊就斷裂保護成員安全這種論斷肯定是不正確的,唯一考慮了碰撞時斷裂車體吸收動能的車型只有帕加尼的Huayra(乘員艙與中置發動機艙有特殊的螺栓連接,碰撞時會斷裂),這種技術不會用在家用車上。但是因為它是沃爾沃,世界上最安全的民用車,在撞擊下斷裂,吃瓜群眾肯定表示不理解,我也抱有一定的懷疑,是不是鋼樑有問題?但這麼問就是因為它是沃爾沃,我們抱有更高的期待。
3.兩個駕駛員都極其走運,不知道奧迪駕駛員是不是真的醉駕,沃爾沃的司機也得反省了,轉彎完全不考慮對向來車絕對不是一個好習慣。真的兩個人太走運了,稍微有點不一樣可能就不會有現在這種結局了。所以不要酒駕,上車永遠先系安全帶.
4.沃爾沃的後排如果有乘客會怎麼樣?說實話這個不敢想像,有人說還有安全空間,但是我覺得撞擊產生的加速度可能會讓乘客昏迷,不好說,要是沒系安全帶或是沒有兒童座椅的兒童,會被甩出車外......真的不敢多想
所以各位鍵盤車神還是現實生活中的老司機們,切記無論前排後排都要系安全帶,兒童要有兒童座椅,不要酒駕,一直小心,心有敬畏,剩下都不是我們能掌握的了。祝大家都能安全行車,平安回家。
今天還要趕高鐵回家,滾了滾了,行李還沒收拾好。。。
之前科普過汽車被動安全車身設計中的主要問題:
車身被動安全設計主要內容是A區(即乘客安全區)和B區(緩衝吸能區)的結構設計,以及兩區之間的理論矛盾的處理。矛盾是如果想A區變形量小,B區剛度強度要大,但是這又會影響吸能。
然後汽車側面接受碰撞的直接問題是什麼呢?是只有A區,沒有B區。正面側面碰撞A區變形小得益於車頭車尾B區可以吸收大部分能量。而車身側面接受碰撞就是的效果就類似於平頭卡車的正碰。那麼v40在這個事故中的碰撞結果也就顯得可以讓人接受了。你試想一下你肋骨腰部和屁股被同樣的動作打擊哪個更疼就是了。特地找來的圖貼出來。
大致看了下新聞,關鍵詞是這幾個
1.沃爾沃斷軸,v40
2.奧迪車頭沒了,A6改裝
3.奧迪3秒開了至少10米,踩過剎車,那速度至少80-120
4.兩車主均輕傷
5.兩車氣囊均正常打開
以下是奧迪
圖上可以看的出:
1.沃爾沃的氣囊完全打開,並且即使遭受到這樣子的打擊,AB柱子均比較完好,整體車子結構比較完整。
2.奧迪車頭潰縮嚴重基本發動機艙報廢,但是受衝擊程度到達A柱就停止並且氣囊全開。
總結:兩廂緊湊小車子,被行政級中大型車子,在如此速度下的撞擊,整體肢解或者截斷這是再正常不過,之前的寶馬和馬自達就是。
而讓兩個車主只受輕傷不單單是因為整車剛性結構做的強,更是因為安全氣囊完全打開的緣故。
主打安全的沃爾沃,在這方面體現的比較到位,換成其他的緊湊型,車主可能直接飛升了。。。而且兩車側面證明了豪華品牌的獨到之處可不單單只是品牌。
(想到一個路虎從高架匝道上面掉下來,竟然人一點事情都沒的新聞了)
V40車主是個妹子,沒啥事,放心吧,沃爾沃這麼多年的側撞保護系統還是可以的
只能說這個沃爾沃幸虧後排沒坐人,否則。。。。。
利益相關:奧迪S6車主
技術不好不要開性能車
技術不好不要開性能車技術不好不要開性能車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這個車零百4.1-4.5左右,也就是一個紅綠燈的事情,車重2t,想剎停真的不容易。事故中s6是原廠倍耐力pzero夏胎,雨天性能非常差勁,尤其現在是冬天,輪胎更硬,抓地力更有限。S6這個車初段加速非常猛,新手很容易油門踩多,如果遇到緊張的情況更是如此。就我所知我們當地一個s6車主提車當天開車就把車撞的面目全非了。如果事故中是s6改裝了動力就更是危險,原廠硬體刷ecu一階550hp左右,零百3.8以內,技術不好的開出事就是分分鐘的事情。
沃爾沃被撞斷我真的看不慣一大批給沃爾沃洗地的人,這最多是一個及格的表現,並不是說其他同級別車型被撞也一定會斷。反倒是s6的表現相當好,100km/h25%碰撞a柱沒變形還是挺不錯的。但是令人奇怪的是,s6標配的自動剎車功能視頻裡面貌似沒看見有介入工作,這個要差評,不知道是我車的個案還是通病,某些時候acc和自動剎車經常會提示說無法工作。底盤斷得和刀切一樣,挺蹊蹺的。
我是沃爾沃V40車主
去年9月買的車。V40T4。
唯一想法就是後排也要系好安全帶。
如果有兒童座椅記得放後排中間位置。
V40後排中間位置可以放安全座椅的。
以上。
沃爾沃是主打安全的車子,但畢竟還是一部車子,不是坦克,被撞斷並沒有什麼意外。
多年前考慮過沃爾沃S60,主打安全的豪華品牌嘛,對理工男總存在或多或少的吸引力。但當年杭州XC60出了兩起事故,一個是家庭主婦油門當剎車,在車庫發生不幸;另一起是銷售帶客戶在龍井路彎道試駕翻車....看到報道就清醒了,再安全,也還是部汽車。要安全,一是安全駕駛,二是要靠運氣。其他豪華品牌,雖然不主打安全,但安全性並不差,而且不論三大件還是內飾風格都提供了更多選擇,於是就改換門庭選了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