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年戈爾巴喬夫上台後不久就宣布從阿富汗撤軍,會發生什麼?
另外我也想知道這幅圖裡面的戈爾巴喬夫是畫的還是屏幕。
一個不適合治理國家的人,他不管做怎麼樣的決策都不會是正確的。
戈爾巴喬夫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當然,如果他能儘早宣布從阿富汗撤軍,興許這可以更好的保全蘇聯的實力,使蘇聯在休養生息、恢復元氣後擁有再次擴張的可能性。
但這畢竟只是一個幻想,當時阿富汗戰局的混亂狀況已經不是戈爾巴喬夫有能力控制的,就像奧巴馬當初也懷著很堅定的決心從阿富汗和伊拉克撤軍,結果隨著阿拉伯之春、利比亞及敘利亞內戰和ISIS的擴張,奧巴馬的美好願景再次遭到挫敗,恐怖主義更乘著難民危機侵入歐洲。
戈爾巴喬夫是一個不及格的領導者,他接手的是一個雖然疲憊不堪但依舊具有強大實力的紅色帝國,而在不到5年間他卻親手把這個帝國埋葬在歷史的塵土中。戈氏的失敗,是源於他的整體決策方向的搖擺不定,是源於他對世界格局的錯誤估計。可以這麼說,戈氏當領導人時基本上沒有一個決策是正確的,哪怕在軍事上、在政治生、在外交上、在經濟上,戈氏的表現只可以一塌糊塗來形容。
不妨從現有文獻記載來探究戈爾巴喬夫的失敗之處 :
20世紀80年代,戈爾巴喬夫開始推行改革。對軍隊的改革從削減軍費開始,進而對其使命任務和體制編製進行調整,主動放棄了對軍隊的領導。為表現「新思維」,並樹立改革形象,戈爾巴喬夫及部分蘇共領導人刻意與軍隊保持距離。蘇軍40集團軍司令格羅莫夫說,當集團軍從阿富汗完成撤軍(1985年2月15日)回到蘇聯境內時,「沒有一名國家領導人,或者是國防部的領導人來迎接我們」,「故意不重視部隊撤出阿富汗這件事是克里姆林宮領導人的失策表現之一,戈爾巴喬夫的戰友們隨隨便便就將前任的錯誤推到我們身上」。([俄]鮑·弗·格羅莫夫:《有限出兵——蘇軍第40集團軍司令回憶錄》,軍事科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239頁)"
駐阿蘇軍作戰指揮組副組長利亞霍夫斯基也說:「蘇聯高層領導人當中沒有一個人認為需要參與歡迎在異國他鄉浴血奮戰多年的軍人歸來,再次暴露了對軍隊的冷漠和毫不關心,軍隊執行了他們下達的命令,而現在他們已不再需要軍隊。」([俄]A·利亞霍夫斯基:《阿富汗戰爭的悲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第394頁)在1986年至1991年軍隊維護國內秩序的一系列事件中,每當部隊與分離或民族主義運動分子發生衝突時,戈爾巴喬夫及蘇共政治局都採取模糊責任的方式非難指責軍隊。特別是在1989年4月的第比利斯事件中,戈爾巴喬夫在媒體上公開指責按照他和政治局命令「維護法律秩序」的空降兵和內務部隊。時任圖拉106空降師師長列別德在回憶錄中提到:「這一事件使得軍官對黨的領導的態度開始向危險的方向轉變,隨後作戰師、團拖延或拒絕執行命令的事情不斷發生」。([美]威廉·奧多姆:《蘇聯軍隊是怎樣崩潰的》,新華出版社2001年版,第301頁)
由此可見,像戈爾巴喬夫這樣不適合治理國家的人,不管他在阿富汗戰爭上的處理方式如何改善,大抵也很難避免蘇聯消亡的命運,除非把更有能力的人(例如安德羅波夫) 換上去。
改變不了什麼,1985年已經太遲了,游擊隊基地已經在巴基斯坦和伊朗站穩了腳跟,蘇聯已經失敗了。要是想脫落泥潭,最好且唯一的辦法就是1981年掃蕩潘傑希爾河谷發現無法完全控制阿富汗,且游擊隊正在巴基斯坦和伊朗建立基地,加上美帝大力援助後爭取與游擊隊達成協議建立聯合政府立即撤退,或者給傀儡政府提供火力和空中支援-一如美帝在1968年戰爭越南化以後。
題主問題太過於寬泛。不好作答。
嚴重同意第一個答案 @CatHeart
不管戈氏怎樣選擇,事後來看,都改變不了美帝利用油價、第五縱隊等方式解體蘇聯的決心。他選擇撤軍,或許藉助收縮後的力量能再拖一陣子。但是,蘇聯的經濟的頹勢是無能的戈氏無法逆轉的。
推薦閱讀:
※戈爾巴喬夫上台後的改革給蘇聯帶來了具體哪些思想混亂和社會亂象?造成了多大危害?
※前蘇聯在軍工方面有哪些黑科技?
※為什麼說蘇聯海軍陸戰隊上岸是蘇軍最強的步兵?這是梗還是有真實的戰例?
※在冷戰時期社會主義陣營有哪些別具風格的建築?
※如何評價電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