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接受過自然科學教育的高級知識分子,會接受基督教?
如果題主的「接受」指的是入教,個人認為,對於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入教來說,沒什麼奇怪的。人需要心靈寄託,需要信仰,無論是宗教也好,非宗教也罷。
而至於為什麼,我想,無非就是一種簡單地選擇。幾種食物在他們的面前,一碗齋飯,幾片果醬麵包,一碗羊湯,或是一頓家常飯,也許當時他們不喜歡齋飯,覺得硬;也不喜歡羊湯,覺得味道重太羴;家常飯也吃膩了;正好果醬麵包滿足了他們的喜好,那他們就義無反顧地拿起了果醬麵包。就算他是一個高明的大廚,對於選擇的那一刻所體會到的需求,也是無法抗拒的,所以他們選擇了果醬麵包。我個人之所以選擇家常飯,無非是認為只有這一碗才能吃得長久。以上為個人觀點。要了解宗教信仰,
就要明白什麼是信。信(相信,信任等),是:
一個人把,尚未發生 或 缺乏依據的 事物,當作「屬實」的,一種心理過程。比如:我相信未來的日子會好起來的;我相信這件事將會成功;我相信某某是出軌了的;
我相信來世是存在的;實際,好日子還沒出現;事情還沒有辦成;某某出軌還沒有確鑿證據;來世有沒有無法證明也無法證偽。也就是說,信,這種行為實際是一種內心期待的表態。
而對宗教的信仰,由往往有兩種:
一種是相信宗教的觀點是事實,
比如:相信耶穌是復活了又升天的;相信煉丹吃丹能長生不老等。另一種是相信,信仰宗教這一行為是正確的,
比如:相信,信了耶穌就得救了,能脫苦難;相信,信仰佛教是遠離塵世的方法。實際上,大多的信徒,實際上是相信後者,即信教是正確的。
原因很多,從小生活在信教的家庭,或是對信教後的好處有所期待。但凡一個正常人,對相信一個
與自己毫無利益相干的,未知的事物,這種行為,通常是毫不在意的。因為沒有期待,
比如,相信有一種西瓜其實叫「大包瓜」。
So What?
西瓜還是大包瓜,對我並沒有什麼影響。
如果變成:
我相信,有一種西瓜叫大包瓜,大包瓜里沒有籽,而且每吃一口都有不一樣的味道,吃了神清氣爽,還能送話費。這樣,就形成了一種期待,相信它的存在就有了意義。
這也就是為什麼宗教的宣傳要說,
耶穌有一日又要回來,到時候要審判,信的上天堂,不信的下地獄;
耶穌的死與復活免了人的罪;這輩子干好事,下輩子投好胎不走畜生道;而不是:
耶穌還要回來。耶穌死了又活了。人活著要干好事。因為沒有期待和應許,人們對這件事情就漠不關心。
這就很好理解邏輯嚴密,知識豐富的科學家們,仍舊有時避免不了有人相信宗教,因為信的行為確實給他們帶來好處,或是他們相信信了就會有好處。說明宗教很好地擺弄住了人性中的弱點
學了那麼多法律,還是有律師違法開了那麼多年車,還是有老司機翻車還有,基督教可是個大籮筐啊,牛頓信的上帝和河南梆子里的上帝可能是有些出入的吧。不要去困惑這樣的問題了,信仰自由。套用我老師的話「所以宗教都是教人向善,心善就美。」不要自己往偏激的圈套里掉,有什麼意義呢。客觀,不管是看待宗教,還是看待科學,都客觀一些,就行了。
宗教引發不了我的興趣最關鍵的原因是,科學雖然證明不了,我將去向何處,這個世界從哪裡來,但是在路上,可是宗教卻明明白白給出一個解釋和結果,那我肯定就知道他是假的了,在逗我玩呢,所以還是保持未知總比盲從要好。
無論任何科學,都解決不了那三個終極問題:我是誰,我來自哪裡,去向何處。但如果有信仰,可以獲得心靈的平靜,不一定是基督教,也不一定非要當科學家。
因為即使現代社會科學發展到一個相對高的層次,但是仍有很多沒法用科學解釋的事情。很多事物也只是留在假說階段而不是成為一個真理。比如地球生命起源這些,只是在於假說並沒有鐵證去證實任何一個說法是完全正確的。但是從宗教方面可以解釋。
舉個例子吧,我最近有接觸生物工程相關的課程。如基因這方便的操作。(只是偶爾蹭課,抱著好奇心去)看著課程介紹DNA結構和其內附的信息量。DNA就是個資料庫,裡面每一段信息會聯繫到生物的特徵行為等等。就像一個軟體的代碼那樣,而且編譯出來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軟體。
當看到這麼複雜的工程,我已經感慨大自然的奧妙,孕育出如此的神奇的生命。但是我再進一步思索。如果每個軟體代碼都是由工程師編寫的。而不是巧合而出現的。那麼這一組組的富有邏輯性的生物代碼,甚至比電腦代碼複雜多的,其出現真的是巧合嗎?如果不是,會是由誰編寫的呢?會是神嗎?要知道只是DNA的內容就還有很多未解的地方,何況其起源。或許可說進化遺傳下來的,但是這套代碼的規則,會是有人制定還是依然是偶然?
當然我非科學研究者,也非高等學歷人士。但我確實耳聞很多科學研究者,在其研究崗位,即使獲得很高的成就,但也仍有很多暫時未解之謎。或者其研究成果,如我對DNA的感慨一樣。如此巧妙的東西,真的會是偶然還是背後有一把手在默默推動?而在尋找答案的時候,選擇用宗教來解釋。這些情況在於國外非常多。而國內,我們對於無神論有一種偏執,也習慣將宗教和騙子和迷信困在了一塊。因此更多無法理解國外這種行為,我們有無法解答的問題習慣也不會選擇宗教,而選擇繼續用科學。(一者會更努力的用科學尋找答案,推動科學事業。二者卻是硬以科學理論牽強附會去解釋,貽笑大方。卻忘了對科學的迷信也是迷信的一種,其禍害也極其深遠。)
宗教的來源可說是人對於未知的感慨,對未知的敬畏,然後開始對未知的自然崇拜。而科學工作者就是對未知自然進行深入的思索和探究,因此越是容易對自然產生感慨,進而崇拜。而對造物這個概念刻畫最深的就是基督教了。因此有些接受過自然科學教育的高級知識分子,會接受基督教
(打了一大段廢話 嘻嘻騙子
要麼出於某種目的自我欺騙 要麼為了特定社會地位偽裝就這樣 受過良好的自然科學教育 和 內心能接受宗教 永遠永遠永遠是互斥的關係或者你可以溫和的理解為「聲稱自己為教徒」和「信奉某個宗教」是沒有任何關聯性的兩件事兒推薦閱讀:
※方舟子跟他的科學信徒的某些做法是否可以看做軟暴力?
※如何評價CCTV10的《原來如此》節目?
※網上看到一個清腸道的方法,不知道科學否?
※有哪些值得期待的科技成果,可能對生活造成比較大的影響,讓你覺得神奇甚至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