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B 和 2C 產品的需求點有什麼不一樣?

現在火的產品都是2C,比如社交類的微信,手機類的小米. 這類產品的開發時,可以從自己的需求出發尋找痛點. 2B產品的痛點如何尋找?


2c和2B的區別至少存在於以下方面:

1. B是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

2. B類重溝通,流程長,時間長,C決策快流程短

3. B要服務,C重體驗

4. B節點多,C鏈路短

5. B連接人人,C連接人和商品

6. B是婚姻(誠信,重複交易),C是419(單次體驗,衝動)

7. B重在價值,C重在精緻

8. B決策慢,習慣改變更慢

總之,C啟於體驗,B重在價值。未來電商的突破不只是在營銷的,服務層面的價值突破機會更多。


基本同意樓上們的觀點。說一點點體會,我是做用戶研究的,從產品體驗的角度來說,做B端產品最大的挑戰,是你要解決的問題並不來自你的用戶,或者說你要滿足的不是你的用戶。無論是樓上提到的兩個維度中的哪一個,真正使用你的產品或者解決方案的人,都不是提需求的人。這是其一,其二是決策,B端產品的決策也不是你的用戶說了算的(我不是說管理層一定不會去用你的產品,只是從操作層面來說,基本上都是有普通員工來完成)。這個C端產品的區別就非常明顯了。C端產品永遠都是消費者自己說了算。作為消費者,我知道我的需求,我可以反映我的需求,我能決定我買還是不買。這就回到了樓上的樓上提到的,2B產品價值大於易用。不過後半句我保留意見。


2B價值大於易用,2C易用大於價值。


2B分兩個維度,一個是企業間的交易行為。如華為將通訊設備賣給中國移動;富士康為小米製作手機。一個是面向企業內部的業務支撐系統。前者信息不對稱程度很低,個人不認為有機會。後者可以和你提的2C產品來相比。要點是:使用對象不同,主要是業務方管理者和業務方普通員工。他們對系統的需求你可以隨時方便的及時溝通,但是,你很難想2C產品一樣用數據說話。因為判斷你產品的好壞主要取決於業務方管理層的滿意程度。數字好看他心裡不爽,還是會通過新需求的方式反映出來。這就是二,衡量是否好產品的標準不同。還有就是處理的信息問題不同,對業務要求的理解是不一樣的。消費者不可能漫無邊際的向你提出各種需求(或者你可以不理睬),但是業務方會,而且你需求將他的需求處理到位(不論採用什麼方式)。


如果問的是2B痛點如何尋找,那挺簡單的。如果是還沒實現的產品概念,跟著2B的用戶待幾個小時觀察他們當下是如何工作的。問他們如何能通過一些輔助來提升工作效率。職場新人往往最多吐槽,經驗老道的用戶反而有了做事流程上的慣性,不容易提出新的想法。

如果是已有的產品,那更好辦了。觀察用戶是如何去使用這個產品的,尤其是新手。在哪裡卡住了,在哪裡花的時間最多,員工培訓時都提出過哪些問題等等。

只要能接觸到用戶,就不愁找不到痛點。因為往往2B的產品用戶體驗都比較糟糕,購買者和決策者常常不是使用者,只有使用者才知道實際操作中的痛苦。


推薦閱讀:

一款社交類產品的用戶是怎樣從零到十萬的?
如何寫好產品分析報告?
ifttt的現狀如何, 為什麼沒能長期流行起來?
為什麼李寧安踏特步等國產品牌運動鞋都設計的好醜?

TAG:產品 | 用戶需求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