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男女中為什麼說「食色性也」?
應該怎麼理解「食色性也」這個詞?
飲食男女這個電影想表達什麼idea?
從兩個角度分析題主的問題:
第一,拋開電影,分析」食色性也「的涵義。食色性也這次詞,語出《孟子·告子上》:孟子與告子辯論,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也。」而電影名字《飲食男女》,出自孔子《禮記》:「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所謂飲食,等於民生問題。男女屬於康樂問題,而且事關繁衍,人生就離不開這兩件事 。 歸到根源上講,人類和其他動物一樣,都是動物。而試圖迴避自身的動物性是很愚蠢的,所以倒不如承認自己是一個需要吃飯喝水,需要異性交歡的動物。第二,談談《飲食男女》里的idea。其實這部電影是李安父親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前兩部《推手》和《喜宴》視角不同,《推手》以父親的視角,而《喜宴》則是兒子的視角,父親作為參與者。最後一部《飲食男女》在我心中一直是李安集大成之作,這部的視角有了很大變化,由於父親有三個女兒,為了交代三個女兒的生活,索性視角變成了旁觀者的視角,方便觀眾全景式地觀察這個家庭的變化。而影片一開始,以老父親做了一系列的菜,過程複雜但是手法純熟,從牆上的刀還有很多照片能看出他是一個大廚師。但觀眾不理解的是,為什麼他要在自己家做這麼多菜?簡直是三句不離燒菜啊!
接下來父親說出了自己的問題,他發現自己沒有這個老朋友在旁邊把關,自己把握不好味道,舌頭越來越不行了。老友又說:好的廚師是不靠舌頭的。有個聾子音樂家叫貝多芬。此處又把廚藝類比其他藝術形式,世界大同。接下來兩個出門了,父親說出了影片標題:飲食男女,人之大欲,不想也難。此時,這部電影的idea已經推了出來。接下來父親跑步的時候遇到了錦榮的女兒姍姍,發現她吃的是自己昨天做的湯包,而且中午沒帶便當。老父親回家做了菜,放到飯盒裡帶了過去,跟姍姍說:時間不夠,只給你預備了幾個小菜,無錫排骨,蟹肉菜心,青豆蝦仁,五柳雞絲,這是你最愛喝的苦瓜排骨盅。如果真要總結出來什麼方法論的東西,其實就是,我們可以隨便填飽肚子吃一頓,也可以隨便湊合一個人生活,那還是動物,我們想超越動物,就要把菜做好,做精緻,感情亦然。
電影結尾,女兒做了一桌子菜讓老父親吃,老父親喝了一口女兒的湯,突然愣住了,女兒問,怎麼了爸?父親說,你放的姜太多了。
女兒說,不多啊,這和我媽之前的配方一樣,我記得你們之前還總為這個吵架。老父親又喝了一口,突然哽咽了,說了一句話:你的湯,我嘗到了。這就是李安的《飲食男女》。
(圖片由本人截圖自藍光片源)作者:遠方鏈接:知乎專欄來源:知乎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好的片子完全是勾人魂魄的,哪怕只是一個片段,也足以使得從沒觀摩過的人群一下子聚集起來,聚精會神的心馳神往。
很顯然李安的《飲食男女》高度契合了好電影的這一個標準。其實這電影講了很多方面的情感,在傳統文化中的一些情節足以體現在電影中。但今天我們只對其中一點進行剖析。
首先聲明:開頭四分鐘,我看了好幾遍。完全被迷住了。 李安導演的《飲食男女》電影一開始就是讓人流口水廚藝秀 http://v.qq.com/page/s/0/y/s0198ynamoy.html
如果你被別人推薦說,李安有一部電影叫作《飲食男女》講的是傳統文化下的一些情感,非常棒。你快去看看。很多時候我只是微微一笑,好的,我有空就去看;但是如果說他啥也不說,將這四分鐘直接放給你看。當你看完後,哪怕你不知道李安,你也會迫不及待地問,這是什麼片子。在那裡可以看到?我剛好就是後者。
這個開篇就讓人嗨到爆的片子,使得你的觀影慾望一下子被吊起來了。如等待一頓大餐,那種心情很好。
老朱不用過多贅述,一個長鏡頭掃過之後,如揭秘一般的讓你一下子對老朱的生平了解得透透徹徹。乾淨利落的動作沒有一絲絲的多餘花哨,略微的花白頭髮使得父親這個角色更加豐滿,立體。電話這頭的耐心講解和那頭的不耐煩形成了鮮明對比。這一下子就拉近了人們的情感。放佛這不是一部電影,而是某個鄰居的日常生活。
鏡頭再一轉,兒女的形象一下子也都魚貫而出,排位似的手法使得大家很明朗的了解到誰是老大。
大女兒在公車上戴著耳機可以看出,這是一個活在自己世界裡的孤獨的人,從其衣著動作以及所聽的歌曲可以看出它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女人;鏡頭繼續切換,商界女強人的形象,漸漸明朗。二女兒是一位精幹脫俗的很有性格的女人,炸這個在傳統飲食當中最為簡單粗暴的動作,同時這個工序也是最接近西式餐點的。他遊走在傳統與前衛的邊緣。這一個片段使得三女兒這個大學生形象更加鮮明了。
緊接著各自簡單的描畫了三個女兒不同的生活方式。條理展開的不緊不慢中間穿插一些父親的具體動作,使得這幾個人物慢慢的構成了一個框架。劇情在不經意間從飯桌展開了。
老朱雖然名義上退休了,但是哥們的飯店出了狀況以後他馬不停蹄的趕到,然後很隨意的出招化解了危機。可見老朱的廚藝之精湛。但在萬人景仰的後面總是有其他的一些不如意。老伴去世後老朱一直通過做飯以及周末的聚餐來當做唯一的嗜好。然而餐桌上的三個女兒們也總是不讓老朱省心。正如老朱的味蕾慢慢的讓他不那麼自信了。
大女兒沉浸在九年前的感情當中不肯邁出一步,二女兒雖然在事業上如日中天,但自己的情感卻是一團糟,與前男友一直保持著不清不楚的關係。三女兒在快餐店打工,卻不經意的喜歡上了好友的男友。這幾條感情線的錯綜複雜,使得沒有人肯去花時間了解父親老朱的生活究竟好不好。,然而老朱也很倔強,從不輕易吐露自己的心聲,使得三個女兒只能是猜忌與誤解。
錦榮和珊珊是老朱唯一的可以使自己心情愉悅的兩個人。錦榮在打理自己的離婚官司,而無暇照料自己的女兒。這使得老朱在百無聊賴之餘終於有了別的事情干。每次當錦榮和珊珊到來時老朱那陰鬱的臉上總會留露出一絲笑容。日子也就將就的去。
但是天有不測風雨,本來三位女兒都按照自己的幸福生活發展之餘,一切的分崩離析有來的那麼不經意。
大女兒固執的認為新來的體育老師就是每天給自己寫情書的人,但最終發現原來是學生們的惡作劇,於是崩潰;二女兒終於可以買到自己的房子從而搬出去,但卻被告知這是一棟爛尾樓,而且自己心儀的同事可能是當年拋棄大姐的負心男,再去找前男友傾訴,卻發現屋裡有了別人;三女兒覺得自己終於可以明證言順的追求好友的男友的時候,卻發現這原來不是想的那麼簡單,然後和好友反目。這一切的一切終於在發桌上爆發,老朱欲言又止。這位父親也有著自己的心事,但是矛盾接踵而來的時候父親的言語再次顯得蒼白無力。
高潮過後一切放佛變得悄無聲息。
隨著每一次的聚餐,三個女兒逐漸的李老朱遠去。
在大女兒萬念俱灰的時候,體育老師終於走進了她的生活,他又重新燃起了希望,然後馬不停蹄的離開了家裡;二女兒發現自己的大姐一直活在自己的夢裡不願意醒來,在了解一切之後放棄了出國的機會選擇了堅守,為了自己的父親;三女兒也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在毫無聲息當中從家裡搬了出去。老朱的好朋友曲伯也在歲月中離去,老朱的味蕾就徹底喪失了。
在最後一次聚餐中,老朱終於說出了自己藏在心裡的話,但是這次意外卻遭到了所有兒女的一致反對。很多時候兒女們都是在自己的角度選擇忽視父輩的情感,但是在這次家宴當中,老朱無比堅定著自己的想法以及立場。最終不歡而散。影片漸漸落下帷幕,最後的最後又一次的造訪大團圓式的結局。
不得不說李安在結尾處的確很污,然而這一切又是那麼真實。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里年邁的單親有的時候我們是持開放態度的。但這一切真正體現在自己的親人身上的時候就又是另一種說法了。我們總是以自己的道德制高點去評價別人,但總會忘記其實這些一切種種都是屬於別人的生活,我們無權干預。
我們的很多父親類似於片中描繪的老朱的形象,不善言辭。只是默默付出。為了兒女一直隱忍著自己。拋開片中父親的最終結局不說。其他情節所展現的形象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傳統父親的形象。
很多時候現實中的我們總是一個索取者的形象。一味的索取到最後只是用自己的道德價值體系去評判,或者直接去限制別人的生活。而忽視了父親或者母親也是一個需要情感慰藉的群體。
正如片中老朱所說:「人生不能象做菜,把所有的料都準備好了才下鍋」在有限的生命當中請不要忽略,父親這個群體,或者說父母這個群體。他們有時候更需要情感的畏依。
最後附上,這位父親最後在餐桌上的言語:
既然大家聚在一起能吃飯
就是緣份
是啊,我們雖然不是一家之親
可也算是親如一家
既然是親如一家
那就沒什麼話不能說的
我有幾句話藏在心裡很久了
我之所以不說
不是想故意隱瞞什麼
我只是覺得
不想讓我個人的事情連累了家人
變成一種負擔
其實一家人住在一個屋檐下
照樣的可以各過各的日子
可是從心理產生的那種顧忌
才是一個家之所以為家的意義
其實我不說,也沒對不起誰
說了,只是不想再委屈求全
······
生活有時候總會有那麼多的不經意,時間寶貴。不由得我們不去珍惜
關燈拆電影 只讀經典
小編碎碎念
每次電影里出現美食,小編心裡那個苦啊,什麼動作戲、愛情戲,統統都變得沒戲,擦著嘴角的口水只想問:「這個哪裡有賣的?!我好餓!」
因此當聽說葛老師要講這部小編最愛的美食電影《飲食男女》之後,心裡樂開了花。
據統計《飲食男女》2小時的電影中共出現了84道菜,種類從淮揚菜,江浙菜,閩南菜到粵菜,川菜等……它把國宴級別的大菜、功夫菜端上了普通人家的飯桌。
雞煲翅
剛出鍋的雞放進瓷盅,倒入另一鍋雞湯再燉。
扣肉
鹵熟後油鍋煎,過冰水,切片上蒸籠,勾芡。
還有小籠
這麼多的餡竟然都包進去了?
這個廚師也太講究了吧?!你和我說這是家宴?
作為一家人周末的家庭聚餐,這些菜顯然是過於隆重了。到底為什麼片中每一頓飯父親都要張羅這些國宴級別的菜式呢?
下面葛老師就通過片中的四場家宴,為你細細講來~
關燈特約,請勿轉載
文/葛穎
《飲食男女》是李安在美國拍完《喜宴》、《推手》後又回到台灣拍的,電影描述了一個年邁喪偶的父親與三個女兒的家庭關係。
影片一開場,展示了一組父親做飯的蒙太奇。
殺魚的動作,是將手與臉的鏡頭分開交插剪輯的,因為這嫻熟的做菜動作需要專業大廚來完成。一位鼎泰豐的師傅出演了這場戲的「手模」。
但是郎雄是一個非常好的演員,他表現老朱認真做飯的面部表情,與這雙手配合的天衣無縫,讓人感覺這雙手就是他。
大廚殺魚竟然是這樣殺的,我當初也是看這個片子才學了這一招。
影片叫《飲食男女》,父親的角色定位是一個國廚,所以一開場就出現各種各樣的食材鏡頭,從色彩、刀工技法、烹飪方法上把中華美食表現得特別充分。
接下來描述他的三個女兒,分別賦予了三個女兒符號化的形象。
大女兒是個虔誠的基督徒。
二女兒是個高級白領。
幽默的是,老朱是個大廚,小女兒卻是個快餐店的打工小妹。
四條敘事線索穿插進行:父親在家做飯、大女兒聽佈道、二女兒「加班」、三女兒炸薯條。
每個星期天,父親和女兒們團坐一桌的聚餐已經成為這個家庭的重要儀式了,所以老爹花功夫、花精力去用心準備,就連餐具也非常的精緻。
食色性也,以食喻性
一桌豐富的菜,三個女兒都在,父親似乎心事重重。
老朱:這兩天我……
大家要注意,這句本要說出來的話,老朱從影片的第一頓家庭聚餐開始起了個話頭,直到影片的最後一頓飯才說來,過程充滿戲劇的曲折性。
打斷老朱的,是二女兒異常的神色。二女兒發現了什麼呢?
二女兒:煨魚翅的火腿「耗」了
三女兒:還好嘛
大女兒:爸大概是忘了嘗了
一個女兒揭老爹的短,另兩個女兒幫老爹遮掩。
其實老爹已經沒有味覺了。
這裡「沒有味覺」是個隱喻,一方面是老爹確實已經沒有味覺了,但更深的隱喻是指「有待復甦的性慾」。
女兒們的戀父情結
又是一個聚餐日,菜色和上次完全不同。實在太豐富,連做月子的大補菜糯米膏蟹都端上了餐桌。
父親用力砸著包著叫花雞的泥外殼,這個動作略有些破罐破摔的味道,心理憋著的大事一直在找機會說,但是又被大女兒突然打斷。
大女兒突然說:我有一件事要跟你們宣布一下,我們等不及了,他要…我又是個教徒。
「他要」,吃瓜群眾們應該都懂了。有些事情虔誠的基督徒要等結婚之後才能做,所以大女兒等不及了。
姐妹之間雖然有一層親屬關係,但其實還是女人和女人之間的關係。
洗碗時,大女和二女在爭誰對父親更了解,誰對已故的母親更了解。
大女:你懂什麼,媽死的時候你多小啊
二女:再小也比你了解她
大姐仗著自己年紀最大「倚老賣老」,其實還真就是二女兒最了解。
從心理層面講,女兒在這個家庭里實際上代行了母親的地位,二女兒之前與大姐一直有爭奪,就是兩個女兒都想代行母親之責,這之中同時也包括了對父親的所有權。
團圓飯吃成了鴻門宴
又是一次全家宴,大姐緊貼著老公的後背,坐在飛馳的機車上,趕去赴約。
小妹也和老公精心打扮。
除了老爹和三個女兒,前來聚餐的還有女兒的同學錦榮(張艾嘉飾)和其母梁伯母(歸亞蕾飾)。梁伯母傾慕老朱已久。
這一場的菜式格外豐富,老爹還精心雕刻了冬瓜盅,菜的擺盤都非常講究。
宴席上,梁伯母完全把自己當女主人了。
老朱第一個給梁伯母盛菜,這個動作是多義的,梁伯母以為老朱對她有意思,其實老朱真正的用意她完全沒想到。
席間老朱拚命喝酒壯酒膽,因為重頭戲要來了,憋了那麼久的話終於要說了。
老朱:我這一輩子怎麼做也不能像做菜一樣,把所有的材料都集中起來才下鍋。
說話間,鏡頭停在這樣一個圓形構圖的場景中,家庭成員都已經到齊,預示著一家人團圓了。
梁伯母:有話就說吧,菜都涼啦。
其實裡面只有錦榮知道他要說什麼,一直低著頭,迎接著那個難堪時刻的到來。
老朱:我在關渡找到很好的房子,稍微舊了一點,要整修,那是很好的地方,個把月就可以搬進去了。
親家:好哇,搬家是好事嘛,新人、新屋、新氣象。
老朱:好!
說到這梁伯母低下了頭,搞得自己很嬌羞的樣子。
老朱:梁伯母!
老朱這一叫出口,梁伯母就知道不對了,臉色大變。
老朱:我真的沒有把錦榮照顧好,可是我可以對天發誓,只要我老朱有一口氣在,我決不讓她們母女挨餓受凍。我們家永遠歡迎你來玩。
所有人都震撼了。
老朱:您看,這是我上個月在榮總做的健康檢查報告,請伯母成全我們。
梁伯母兩眼一翻,暈倒在地。
老朱:解開她的領子!
梁伯母:你不要碰我,你這個殺千刀的老朱……拐我女兒……
梁伯母的作用在此時充分顯現,使一頓團圓飯吃成了一出鬧劇。跟在老朱背後的攝影機用過肩鏡頭拍下了梁伯母被眾人四仰八叉抬出走廊的混亂狀態。
緊接著老朱站在走廊口,兩眼含淚回望了同樣靠在餐廳門邊兩眼含淚的二女兒。
這一眼,預示著這個男人終於要走了,離開這個家,過手給別人了。
親情的救贖與味覺的恢復
鬧劇過後,老爹也搬出了老房子,家中只剩二女兒了。本來約定好在房子賣掉前,一家人聚最後一次餐,不過最後只有老爹來了。
雖然是回自己家,父親也買了禮物,進門還保持著老習慣脫鞋。
這就是「禮「,人情世故需要有點講究的禮數,充分體現父親對禮節的重視。
二女兒最後了成為老房子的主人,廚房間變成二女兒說了算。
當女兒在廚房忙著做菜的時候,完全做出了一番老爹當年的樣子。
喝湯,這段很重要,揭示了味覺的恢復。
老爹喝了一口,遲疑了一下,二女兒馬上追問。
二女兒:湯有什麼不對啊?
老爹:湯裡頭姜太多了
二女兒和她爹一樣,誰說菜做的不好,是要追根究底的。女兒說這道菜她是按照母親的方子燒的,味道和從前一模一樣。
這一追根究底,二女兒突然發現,老爹竟然吃出味道了?正如前面所說,味覺恢復了,象徵意義大家也就懂了。
無論是飲食,還是男女,都含有特殊的關係。這對男女是父女關係,同時也有一層更深刻的關係。
所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尤其親情關係,裡邊既有可親和被家人需要的一面,也有很多自私的、爭奪的、用自己的意志去駕馭別人的一面。
這些東西構成了我們親情關係當中的複雜面。
「影片好就好在通過飲食、通過家庭聚餐、以及父親廚師身份的設計,給我們呈現了一種傳統價值已經崩潰的年代當中,人們對於傳統人倫親情的固守和放棄。」
食色性也,飲食男女。
慾望最原始的表達就是性。三個女兒是,父親也是。影片裡,禁慾的大女兒最早找到伴侶,原以為永遠不會離開父親的房子,卻最早和體育老師離開。記得她走前說,"他說他等不及了,而我又是教徒……",這是被趨勢的欲。小女兒,最早生下孩子,從閨蜜身邊帶走了猶豫少年,這也是欲。而二女的從一開始就有著欲,最先想快些離開那個家,卻最終獨自留在家裡,求而不得的欲。父親早年喪妻,獨自撫養三女成人,外面對梁伯母的糾纏,內卻與錦榮暗通款曲,為何?他自然也是人,他也有欲,為了女兒,他忍耐了許久,現今女兒們已成家,他也該有人性的部分。有欲則有性。也許很多人無法接受父親這一部分,但,我卻覺得這非常合理,每個人都有權利去追求最大的快樂。無論男女,皆要食,古人言,飽暖思淫慾,大概就是此理。食色性也,人之大欲,不想也難。
其實不是很好意思說性,大概也有保守吧,我想隱晦一些,大概李安其實也很隱晦吧。他是我見過最有人文色彩。
個人觀點。飲食男女:EAT, SEX and LOVE
?寫在前面的話?
食色性也。
這個主題是我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的生髮點。
2014年秋天的某日,我和朋友看了高圓圓、古天樂、吳彥祖主演的《單身男女2》。電影里有一個橋段我記憶深刻:古天樂和女友楊千嬅一起去餐廳吃飯,當然,醉翁之意不在酒,楊問古有什麼話要說。古說,你先把東西吃完。
然後導演用幾十秒的時間表現了楊千嬅吃東西。
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大部分的男性熱衷體育運動、電子競技和國家大事;大部分的女性喜歡逛街血拚、化妝打扮和娛樂八卦……男人和女人簡直是兩條平行線,可是上帝為了保持種族正常繁衍,必須讓他們相交。所以,兩性能和平共處的兩個點一個是啪啪啪,一個就是吃飯。
食與性,食物與性慾——不管你是男或女,誰都少不了。
每到重大節日,商場的餐廳都人滿為患,尤以情侶為主力人群。男人約女人必然少不了一頓大餐伺候。連柏拉圖都認同,如果不是為了給自己的小蝌蚪找媽媽,男人大多數時候還是喜歡和男人在一起。那麼,和女人相處既滿足自己需求又不用特意浪費時間的方法肯定是吃飯。
所以,我們發現,正常的戀愛套路一般都從吃飯而不是打遊戲開始。
你說情侶還必看電影呢!
對啊,在黑暗封閉的空間內,電影銀幕呈現的一切都如同夢境不受我們意識控制,從電影心理學的角度解釋傳統電影院的觀影體驗就是類似於白日夢。
所以,除了真的睡你,還可以變相的睡你。這就是,男人、女人、電影院的秘密。
說了這麼多廢話,其實我只是想預告自己接下來的內容會和飲食與情慾有關,我自己的論文本是探討電影中的飲食情慾化,之後也會把知網鏈接po出來跟大家分享。而相較於論文的學理性,我希望用《飲食男女:EAT SEX and LOVE》去做一個小系列,把我接觸到的相關並且有感的文藝作品(電影、文學、繪畫或者攝影等等)變成私人化的絮語和感興趣的人分享。轉自微信公眾號:magnolia983300 (對這個主題感興趣的朋友加我哈)
推薦閱讀:
※吃飯時要把飯碗端在手上,這是我們應當遵守的餐桌禮節嗎?
※牛奶當水喝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國內牛奶頻頻出問題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喝什麼牛奶?
※運動完,吃了一整顆牛油果,是不是之前快走的40分鐘都白費了?
※國內的牛排營養價值是否低於標準牛排營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