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許多王朝的皇帝有一個素質逐漸遞降的趨勢?

為什麼中國的開國皇帝和最初的幾代一般都英明神武,到末期則要麼昏庸,要麼羸弱。以清朝為例,從努爾哈赤到康熙直至乾隆,與最後幾代的同、光、宣相比,無論是政治軍事文化才能,還是個人身體素質,都有很大差別(最後兩代連生育能力都失去)。雖然當然也有例外比如隋煬帝也算是英明神武個人能力很強,再如崇禎在很多地方也是有可取之處的,他們都並非一無是處,但多數末代皇帝確實能力不足是事實。

相對來說外國就好一些吧,末代統治者例如德川慶喜,君十一,威廉二世都是非常牛逼的。好像一點病怏怏的紈絝子弟的風格都沒有,都是一幅殺伐決斷雄才大略的作風?

這是制度的原因?生物學上的原因?民族文化上的原因?還是其他社會政治因素導致的?


什麼叫素質高?亂世有亂世的法則,太平有太平的道理。素質不能類比。

開國皇帝劉邦、朱溫、朱元璋就沒上過學,年輕的時候都是混混,除了蒙人、玩人、斗人、殺人外,還真沒什麼正兒八經的本事,從來就與高素質無緣。

看看開國大臣徐茂公的素質:「我少年時隨意殺人,漸長時因怒殺人,而後因財寶殺人,現在啊才成熟起來,知道要通過管理老百姓積累財物了。」這個開國豪傑tmd是個什麼東西,壓根就是地痞出身好吧——要知道,李世民最忌諱的就是他和李靖了,可見,李世民知道這種人才是真正危險的動物。

這些開國猛人,其實純粹就是惡棍,他們要是逢上太平盛世,估計只能坑蒙拐騙殺人放火,然後被派出所捕快抓住槍斃了。

所以,什麼才是亂世的高素質?這不是受教育的問題。

看看現在的黑社會,裡面毫無規則,互相暗算,最後成功擺平競爭者的傢伙,就是亂世的劉邦、朱溫和朱元璋。如果天下大亂,他們這樣的人,才是英雄好漢。

至於亡國之君,實話告訴你,沒有幾個我們眼裡素質低的,就像現在的富二代一樣,上的都是伊頓、劍橋、耶魯,請的都是私人教授,與現在的富爸爸們的兒女一樣,皇帝恨不得拿最好的資源培養他們。梁元帝是當時最傑出的文化人;隋煬帝是當時最傑出的文化人;陳後主、李後主都是當時最傑出的文化人——同樣,戈爾巴喬夫也是蘇聯領導人中受教育水平最高的。但是,高素質正規教育水平,對於需要恐嚇人、折磨人、玩弄人、控制人的亂世君主來說,有屁用?

所以,伊頓中學能夠教授你危險重重之中才能催生的直覺嗎?劍橋能夠讓你擁有劉邦那種強大的意志力嗎?耶魯能夠教會你如何收買、威脅、愚弄別人嗎?

正規的學校和儒家的教育,永遠不會教你這些,也無法教會你這些,只有綠林大學中危險莫測的罪惡人生才會。

可是皇家貴種,又有幾個會去蹚那種齷蹉低賤又危險的渾水。

亂世帝王需要素質,但這種素質真不是正規學校能培養出來的。偉大領袖毛主席為何說,這輩子只有「綠林大學」才學了點真東西,他說得真沒錯,就是這個道理啊。

更多內容,歡迎關注公眾號:wtt1316606212


誤解,很嚴重的誤解。

實際上第一代開國皇帝,素質相對來說比較高。以後的皇帝,素質有波動是肯定的,但是不存在遞減這個情況。

之所以大家會覺得皇帝的素質在遞減,其實只是隨著國家的發展,治理國家變得越來越困難了而已。

剛開國的時候,政治河清海晏,經濟百廢待興,這個時候,只要稍微發展發展生產,那就是經濟得到大恢復,人口增長率極高啊!這個時候在位者的政績肯定也是特別好看的,不就成了聖君了嗎?

然後隨著人口的進一步增長,田地得到普遍開墾,財政盈餘極多,糧食儲備豐富,國力極大提升,這個時候基本上憑藉國力就可以碾壓四方,將大片非核心領土收入版圖了,這個時候在位者的政績是極其好看的,就成了「雄才偉略」。

到了朝代中期,開局的發展紅利沒了,財政盈餘也沒這麼多了,這個時候國家發展的就比較平凡了。作為君主,又能怎麼辦?只能守成咯,那不就成了守成之君,普通的君主了嘛。

到了朝代中後期,政治開始腐敗,土地兼并嚴重,財政出現虧空,整個國家暮氣沉沉。那君主能怎麼辦?難道一句話過去就能讓政治不腐敗,土地不兼并了嗎?就是張居正時期,也只不過是讓帝國慢點下滑而已。

到了朝代後期,財政赤字極其嚴重,官員執行力極差,地方遭災沒法得到有力援助,起義軍蜂起,然後鎮壓起義軍還得花錢,況且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整個國家都一團糟了,這時候的皇帝政績能好看嗎?

皇帝是一個國家的最高領導者,其聰明才智會給國家的發展以加成,但並不是說國家的發展要由其決定,起決定作用的,還是整個國家發展的必然趨勢。

當然也不是沒有特殊情況,比如像楊廣那種曠世暴君,一上來就能把一個欣欣向榮的國家翻個底朝天。但普遍來說,凡是一個大國已經爛到透頂的時候,在位的皇帝政績肯定不會好看的。

給大家一個自由想像的空間:秦始皇穿越到明末,能否一統東亞?

還有,大家可以想一想,讓節儉的道光皇帝坐上漢文帝的位置,他難道做不到無為而治的效果嗎?但他所處的時期是帝國中後期,而劉恆面對的是帝國初期,結果一個成了千古明君,另一個默默無聞。


1、開國皇帝素質不高也很難開國啊,畢竟當開國皇帝是競爭上崗,還是最殘酷的那種競爭。到了後來,一代代皇帝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又兼承平日久,政治、軍事素質當然比不得開國的祖宗們。你看那些開國比較僥倖或者承父祖基業、競爭不夠激烈的皇帝,比如司馬炎,就明顯差一些。

2、如果開國之後的最初幾代不行或者不太行,也就直接崩了(如秦、隋、西晉),最好也是宋代(宋太宗征遼失敗,又丟了河套,對宋代國勢影響是很大的)。其實明朝也算個直接崩了的例子,只不過上位的還是朱家自己人,所以王朝保住了。

3、如果最初兩三代能夠(大體)平穩地實現統治、渡過內外政治危機、天下承平,此時各種制度都逐步健全起來,而農業經濟和人口的自然增長也使得國力逐漸上升,通常這時候王朝依靠繁榮的經濟、充足的人口和制度慣性就可以迎來盛世,皇帝本人往往不需要特別高的素質,不是昏庸之輩就行了。即便有一兩個不靠譜的,幾代人積蓄下來的國力和整個制度的慣性在一般情況下也足以維持國家的正常運轉。如果皇帝本人特別雄才大略又好大喜功,也有漢武帝這樣的。當然也有李隆基這樣直接玩崩了的。

4、一個大一統王朝在末年,往往人口極多(南美高產作物引入前,漢唐這種王朝出現大的動蕩前大概可以有五千萬到八千萬人)、土地兼并嚴重、朝堂之上利益集團樹大根深盤根錯節。此時就算有智商200的皇帝,手上力量不足、內外矛盾嚴重(外戚、宦官、地方割據、黨爭……)、國家財政枯竭(比如明末,宗室和官員士大夫佔據大量土地不交稅)、流民四起,在這種爛攤子下又能有何作為?

而開國皇帝和最初幾代往往處於終結亂世的時候,此時人口銳減(全國可能也就一千多萬)、地多人少,官員們雖然也不可避免有內部矛盾和政治鬥爭,但都是開國勛貴或者第二代,經歷過艱難的創業期,總體素質比王朝末年那些腦滿腸肥的庸庸碌碌之輩還是高得多的。此時皇帝的威望和後世的皇帝也不可同日而語,令行禁止甚至對某個政治勢力進行清洗要容易得多。

換句話說,雖然開國皇帝上位難度極高,但如果成功上位,治理難度反而不高。


這不是中國皇帝的特例,這是世界上所有人才的規律

電視劇楚漢傳奇里有個細節,項羽叔侄三人,沒什麼錢了,三個人吃一個餅,但是吃飯的坐姿,動作,所有細節還是貴族那一套,來收房租的房東說你們有錢人吃飯就是好看……

所有有經濟實力的家族往往都會給孩子定規矩,這不行,那不行,這要怎麼做,那要怎麼辦

然後只跟類似規矩的人一起玩

這在人生的拳擊台上就等於綁住了拳擊手的一隻手一條腿,能贏的唯一可能就是對手也綁住了

不過很可惜,總有不限制自己的高手橫空出世

劉邦當年也綁住了自己的一隻手,他只和屌絲一起玩

人家書生一來,他就拿人家帽子尿尿

但是這個人悟性非常好

當他洗腳見酈生的時候,人家一教育他,他就改稱晚輩劉季了

從此解放了自己的雙手,在人生的拳擊台上打的一拳超人項羽烏江自刎

現在還有一群傻逼,聊人必看家境,交友必交同階層

這和自斷一臂的項羽有什麼區別?

還沒有項羽的天賦

真到了公平決鬥的場合

一個個還不是被人吊打

近三十年中國混的風聲水起,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企業的領導者都是下可和屌絲鬥地主,上可和領導高爾夫的人才

其眼界和心胸都具備一流人才的基礎

而古代的王朝帝王

天天不是和貴族打屁

就是和宮女太監胡混

知道世間什麼樣嗎?

這真不算他們素質低

這是捂著司機的眼開車

要不是中國的地理環境好

人民好管理

那些王朝哪能堅持那麼久

一流人物有且只有一種

那就是上可鵬飛萬里,下可五洋捉鱉

所以大家要注意

平時那種只什麼什麼的人,腦門上已經刻上了失敗者三個字,離他們遠一點,免得他死了,濺你一身血


開國皇帝素質高,是倖存者偏差。

畢竟不高的那些早就被淘汰了,也開不了國。

而在這個高起點下,後代越來越弱的原因,則說白了,是帝制傳承的問題。

為了維護統治,絕大多數朝代的傳承都是嫡長制。嫡是指母親地位,長是指出生順序。

換句話說,如果你是皇后生的大兒子,只要不犯大錯,十有八九下一任皇帝就是你了!

哪怕是皇帝本人,在皇后有大兒子的前提下,想立其他兒子,都會遇到極大的阻礙。

而出生順序和生母地位這種先天的條件限制,極大程度的規避了在皇位傳承過程中被人做手腳的可能性,是為維穩。(包括但不限於外戚、文官、宦官等)

退一步說,就算強行上位,也會面對極大的輿論壓力。(比如雍正)

但是,萬事都有兩面性。嫡長制雖然利於維穩,但相應的也無法對繼承人進行篩選了。

你這個皇后的大兒子,無論是個什麼鬼樣子,從(祖宗)法理上來說,都是繼承人。那麼如果他牛逼還好,要是不牛逼呢?而正常生孩子,老大就牛逼的概率又有多大?

別說不牛逼,就算是傻逼,有的時候都要忍(比如司馬衷)

而這種沒得選,一開始還好,幾代人下來,基因得到不到優化,又沒有競爭機制,這皇帝難免就要素質下降,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

運氣好的皇朝,能碰上一個兩個特別出息的嫡長子,國祚能長些。

運氣不好的,三代人不出個牛逼的嫡長子,十有八九就要亂了。(比如秦晉隋)

所以有的時候,一些皇位爭奪戰,其實是皇族內部的一次血腥的競爭上崗。從客觀上來說,是給皇朝續了命的。(比如玄武門之變,比如九子奪嫡)


開國皇帝擅長的一般都是領兵作戰、收買人心、號召天下豪傑,這種技能在技能樹上等級非常高,但一般只有亂世有用。後世那些儒家知識分子教出來的皇帝即使等級夠了也不點這種技能。

但這也不代表後世的皇帝素質就比開國皇帝低,一來劉邦楊堅朱元璋那幾個人在開國皇帝里也是最強的一批,你不能拿a學校年級前五和b學校平均水平比。

二來王朝中後期搞中興的難度其實高於開國皇帝搞盛世,因為中國每次改朝換代死掉50%人口很常見,人少了,人地矛盾少了,土地兼并也被洗牌了,再和前面的亂世一比,妥妥的盛世啊。於是很多腦殘皇帝和傻叉宰相也就跟著混了個好名聲。


判斷亂世和治世的一個很好用的標準,就是基層政權的行政職能是否健康,這決定了基本的民生問題是否還能得到行政力的保障。所謂的治世並非沒有兵亂和饑荒,甚至可能很大很嚴重,但是這些災難帶來的影響卻會被帝國的有效行政措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在基層行政問題上,皇帝的個人意志往往很難有決定權。

首先,帝國衰敗的一個徵兆就是皇帝的政令已經很難落實到基層行政上。其實到了帝國末期,即便是昏庸皇帝,其錯誤政令也已經很難說能直接落實到基層進而加重舉國的亂象了,任何皇帝的行為,無論好壞,都很難對帝國的根本性運作施加足夠的影響。這是制度性的皇權衰敗,而非皇帝個人的無能。

其次,任何要想在亂世中立住腳根的勢力,都必須在業已腐敗的帝國土壤上建立起有效的新的基層行政體系,以便於在動亂中對人力和物力進行有效調配和整合,否則將喪失生存權。這導致任何在亂世中生存到最後的勢力,都自帶開創一個新治世的光環。這套行政制度其實是在整個亂世的軍事實踐中逐步摸索建立起來的,具有很強的軍事化色彩,反映的是一套社會生存的普遍規則,而非勢力君主的個人意志。那些不能順應客觀實踐的要求,僅從個人意志出發,按照個人的價值理念(不論這理念是好是壞),任性妄為的君主,在亂世中是活不到最後的。

最後,開國皇帝其實是順應時代摸索出新的歷史道路的一群人的代表,就如同毛澤東思想並不是毛澤東一個人的思想,開國皇帝的政治成就絕非他一個人的成就。很多時候,你作為一個亂世中的軍事領袖,不是你提出了某種某種具體的行政舉措去解決兵源和糧源的問題,而是你發現自己手下這樣做有效果這樣說有道理,或者其他敵對勢力那樣做有效果那樣說有道理,於是你決定在全軍上下推廣。正因為亂世是基層政權徹底混亂的時代,是一個人人都有機會進行探索式的基層政治實踐的時代,所以才會出現一個集大成的人物從中提煉出一條最有效最合理的道路來。這也導致了對開國君主的一種過度神化。開國君主們的確都是人傑,但我們卻把很多集體性的功勞都歸於他一個人了,這種認識是有偏差的。

其實,我朝誕生的歷史,不也是這樣的嗎?

很多人讀歷史都是從結果去反推一個人的內在特質。但一方面,歷史的結局與個人之間往往並沒有直接的因果聯繫,另一方面,個人的內在特質對行為並沒有絕對的決定性。這種思路其實是很不講道理的。。


不是皇帝不給力,奈何地主有高達。

真正治理國家的是官僚地主階級,而不是皇帝,當這些人形成氣候,皇帝就算是三頭六臂,也沒用。官僚地主為了維護自身壓榨民脂民膏得來的利益,敢廢掉皇帝,甚至裡通外國,賣主求榮。

皇帝孤零零一個人,所能依靠的只有皇族,外戚和太監,發展到明末,皇帝更是只能依靠太監保護自己,震懾百官,然而依然有所謂不怕死的「忠臣」,無解。

崇禎到了最後被逼向富得流油的大臣借錢打仗,而大臣呢,不但哭窮,反倒翹首以盼滿人打進來。畢竟滿人來了,還是得用他們管制百姓,至於誰做皇帝,不重要。所以陪伴崇禎走到最後的,也只有太監。

大清皇帝之所以不必依賴太監護體,僅因為,皇帝可以依靠滿人集團。

連皇帝都自身難保,何況百姓乎,為什麼中國兩千多年的羸弱,為什麼受苦受難的總是百姓,為什麼大家都想進體制內,為什麼中國沒有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為什麼儒家思想可以生存兩千年,為什麼我們沒有產生科學,我不想說的太多,怕給諸位增添心理負擔。

最後我要造個因為。。所以。。句:

因為天下是皇上的,國家是人民的。

所以只要社會出了問題,就是皇帝一個比一個昏庸,人民一屆比一屆不行。

給我滿分吧!


阿拉伯歷史學家伊本赫勒敦認為,政治權力的秘密在於「集體的感覺」,通常是為了追尋共同的目標。在這個過程中凝聚感和歸屬感將許多個人結合在一起,共同獲得超越他人的權力來使自己生活得更好。

根據伊本赫勒敦所說,王權通常會在四代以後走向腐朽

家族榮耀的締造者知道從事這一事業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他會繼續保持那些締造了他的榮耀並使之延續的品質。在他之後,他的兒子因為與父親存在有直接的聯繫,因為學習到了父親身上的那些品質。第三代一定滿足於模仿,尤其是依賴於傳統。第四代在各個方面都不如前代,其成員已喪失了維持其輝煌大業的素質。他認為這種大業並非通過勤奮努力所建立。在他看來,從一開始,憑藉單純的血統這一事實,它的人民就屬於他。

說簡單點就是:好日子過久了,兩腳離地脫離了人民群眾。失去了獸性,死於安樂。

至於用「素質」一詞,其實有些不準確:什麼素質?文化水平?武鬥水平?努爾哈赤可能連二人轉檯詞都寫不出來;他的後代乾隆帝文化水平倒是蠻高,著作等身,產量勝過《全唐詩》。但是清朝興起之初,滿洲八旗可謂是虎狼之師;到了乾隆年間,八旗早已腐朽不堪,淪為國家的拖油瓶。

逐漸遞降的更是「心氣」和「危機感」。


因為權利交接是需要時間的啊,更別提很多皇帝根本沒有時間教育繼承人。除了挫宋,挫宋是特例,這遺傳基因是軟骨病,治不好。很多王朝的皇帝都是短命鬼啊,根本沒有時間把權利交接給自己的兒子啊。像朱棣的兒子在位才十個月就掛了,然後朱棣的孫子明宣宗也就在位10年,明宣宗的素質好,是因為朱棣活得久。緊接著就是明英宗上位了,搞出土木堡之變。明宣宗10年能教育出個啥玩意兒出來?何況明宣宗死的時候,明英宗才8歲。

轉頭再看看有時間教育繼承人的皇帝,這繼承人的素質就一目了然了。唐玄宗就在位非常久,然後肅宗,代宗的能力算是比較強的了。然後代宗在位也有17年,所以德宗素質也不差。

康熙是個特例啊,孝庄活到了75歲。像誠孝張皇后死的時候,明英宗才15歲,如果張皇后再多活個10多年,那麼英宗的素質可以上幾個台階,就不會有土木堡之變了。權利交接需要時間,教育也需要時間,你看看現在,光在地方上歷練,就是20多年。在古代想教育出一個好皇帝,首先得保證自己能活的久,這是一件非常非常難的事情,誰也不能保證自己能活多久。


這就和大學生創業差不多,從小到大讀十幾年書,什麼社會經驗沒有就拿著錢跑出來開公司,除了極個別天縱奇才運氣好的基本都是死光了。

要是古代王朝皇帝學我朝這樣打怪升級的方式,把有潛力繼承大統的皇子都扔到個偏遠小城從底層小公務員幹起來,縣丞-知府-巡撫-總督一步步爬上來,而且光管好一個地方不行,再多調去幾個不同的地方當一把手,全面了解了國家不同地域的生態,同時也逐漸拉起屬於自己的一套執政班子,能保證以後執掌大權可以貫徹自己的政令,然後一班人再調入中央逐漸接手國家政務,我相信皇帝素質至少不會弱,當然按照古代的這種制度估計皇子們最後會為了權力開始內鬥,這個就是後話了233333


開國皇帝都是千萬人里篩選出來的,是組織者,是狠角色,危機意識極強,最重要的,是絕對意義上的運氣好,概率掌控者

皇二代越往後,恰恰受的都是素質教育,疑神疑鬼是恰恰是要通過教化摒棄的部分

你看老人都說,我活到今天靠的是誰都不信任,但是一對後代就是:唯願兒郎棒且魯

教育還是希望孩子少受罪,多享福,焦慮和不安從來不算福,馬雲爸爸一天抱怨創辦阿里巴巴不幸福,但是也明白自己運氣有多好

更重要的是,運氣這玩意,他不遺傳


很簡單,就三個字——接地氣。漢高祖劉邦街道派出所所長,唐太宗李世民,十七歲開始帶兵打仗,隋文帝楊堅,宋太祖趙老二也是行伍出身,基層混起,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貧寒,甚至於某些G點群體不願意提起的成吉思汗鐵木真破落小貴族,混的跟難民差不多,野豬皮一家,明朝邊軍軍頭們養寇自重的產物,小部落酋長出身(都只剩十三副鎧甲就差沒當山大王了)。

這些人出身有高有低,但是都有一個共同點,按照現代的話來說叫做「基層/一線工作經驗豐富」官吏們的小九九,土豪劣紳們的小算盤,一頓飯多少錢,一畝地打多少糧食,一個兵該發多少軍餉清清楚楚。

官吏們最多就是數據加點水分,本來該100斤糧食入國庫,最多敢拿10斤,對皇帝說這是損耗,皇帝一般也就罷了。

可是後世那些皇帝,養於深宮婦人之手,不是說他壞。

例如「何不食肉糜」老哥,天天被人笑弱智,可是「此嵇侍中血,勿去」能在自己都當難民的情況下說出這樣的話,你覺得這人能壞到哪裡去?比N多刻薄寡恩要暖心好吧。

一個補丁一個雞蛋幾兩銀子算是「節儉」嚇得大臣不敢說話沒錯,說的就是你鞭子朝。

這些皇帝沒錯或者教育很好,可是一個國家是由無數個農民出人力,出兵員,出稅收的,這些皇帝的老子和老師絕對不會跟他們說這些「粗鄙之語」可是正是沒有這些「粗鄙之語」本來該上繳100斤穀子給國庫,封建官僚集團敢只交50斤30斤甚至於20斤你信不?本來國家只收100斤的稅,官僚集團敢收150斤。

一旦官員們壟斷了基層的聲音,皇帝?不過是一個瞎子聾子而已,瞎子聾子卻在台上發號施令你覺得可能貼近現實嗎?而封建時代生產力有限,一旦破壞了極難恢復(最顯著例子就是長安變廢都)而一旦出現「黑天鵝事件」了根本就無法挽回,98年那大水那規模放在古代保准就改朝換代了


1.這是一種必然現象,歷朝皆如此。

2.皇帝的素質跟國運有關。之前讀史書一直覺得國運這個東西比較扯談,直到高曉松說到甲午海戰中日對賭國運,我才慢慢理解國運這詞的真正含義。歷朝開國,國運皆處於上升狀態,為什麼,因為什麼都沒有,什麼都要構建,你擁有一個廣闊的平台可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也正是什麼都沒有,你不會受到束縛,這就是我們說的國運上升。歷朝亡國,為啥都說氣數已盡,實乃組織機構已成,變化成本過大,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會有祖宗,大臣禁錮你,同時要想改變必須動既得利益的蛋糕,說白了,就是平台,條件沒有了,所以即使你空有一番雄心壯志,也難有作為。

3.其實大家一直對一些朝代的後期皇帝抱有誤解,大多數王朝的後代皇帝及時比不上開國祖輩,資質至少也是中等之上。

4.歷史的悲劇不在於人作孽,真正的悲劇在於天作孽,大廈將傾,明知失敗卻依然孤注一擲,崇禎,光緒皆如此,讀史沒讀及此,皆感慨萬千。


1怎麼定義素質?

如果你說的素質是能力大概率贊同

其實基本上隨著朝代的越來越長,後代能力往往會越來越差

因為開國皇帝只有一個,

起義的人成千上萬,甚至幾十萬

只活下來一個,

肯定是最強者

其它的死了啊

社會是最好的大學——鄧小平

你天天要麼一步天堂,

要麼去地獄

而這樣的人不計其數

只能一個去天堂

只可能留下最強者


因為皇帝素質低了,王朝才進入末期,而不是反過來。我們常常聽說**中興,不就是因為出現了牛叉的皇帝,王朝又續了幾年么?至於為什麼漸漸皇帝素質低了,你看皇帝就是1/N的人,候選人越多,選出來的素質越高。開國皇帝那怎麼也得千萬量級吧,比和平年代高了多少數量級?


時來天地皆同力 運去英雄不自由

運氣、運勢是大頭,個人是小頭

將天下興衰冠於一人,本來就很奇怪

個人覺得,對名君和昏君的印象和界定,只是以我們能讀到的"結果"逆推,有很大的逆溯誤差,容易顛果為因,以點蓋面,簡單又粗暴

幾千年了,我們仍然還在唱

"赫赫宗周,褒姒滅之"

—《詩經·小雅·節南山之什·正月》(侵刪)


史書是後一朝修的,如果前朝的末代皇帝宅心仁厚,這個就不好下筆了。


歷史的輪迴是一種必然,其核心在於私有制下的土地兼并。

當大富翁玩過100圈以後,結局會是怎麼樣?

會是和開局一樣的資產均勻嗎?

不可能的,

個別大佬壟斷土地,大部分的玩家都已成為炮灰。

而成為炮灰的,必然起義。

在歷史的長河裡,過程和大富翁並無不同。

而所謂的君主賢明與否,都是次要的,或者說,這都是後人找來的背鍋俠。


開國皇帝是在王綱解紐、天下大亂之世,經受住叢林法則的層層篩選,從幾千萬人中脫穎而出的佼佼者。

而到了王朝中後期,皇位繼承人只能在多則幾十個、少則幾個的候選人當中挑選,基數較之開國皇帝太小了,選出來的人不足以擔當大任也就不足為奇了。


首先,開國皇帝必然不凡,否則怎麼能開國?

其次,末代皇帝一般不行,否則怎麼會亡國?

當然也有少數末代皇帝本身素質還可以,但前面欠的債太多無力回天的也有,但是國家亡在此人手裡就表明他絕不出色,最多一般罷了。


這只是錯覺。實際上不存在這樣的遞降趨勢,只是國家的事越來越難辦而已。

皇帝的素質當然指的是治理國家的本事。象李煜、宋徽宗這些只會吟詩畫畫的,藝術修養不錯,帝王素質是很差的。

當然不要和開國君主比,練級難度不是一個量級的。而且開國君主和守成之主的素質要求並不完全一致。開國君主軍事能力一般比較強,守成之主則不需要強調軍事能力,太平天子過於追求武功往往是亂階之始。

王位傳承的基本原則是嫡長繼承製,不是每個朝代都嚴格遵守嫡長繼承製,但是或多或少會受到這一原則的影響。不管怎麼說,王位繼承人的選擇範圍是很小的。儲君大體上也都是按照儒家的「賢君」標準來進行培養。在選材面很窄,培養標準差不多的情況下,歷代皇帝的素質高低很難說會有什麼規律性。

比如西漢,漢武帝比他爺文帝、他爹景帝都要強。武帝的曾孫宣帝比文、景大概也要強一些。唐玄宗只是趕上了好時候,論能力未必真勝過了他兒子肅宗、孫子代宗。乾隆也是這樣。

至於說未代皇帝要麼昏庸,要麼羸弱,甚至生育能力也不強,情況當然不全然如此。但是皇帝沒有子嗣很可能會引發嚴重的儲位危機,這時候一般都是立外支幼君,如果此時國勢已弱,再加上外戚、權臣、後宮等幾方勢力相互傾軋,幾番震蕩下來很容易傾覆國祚。

亡國之君並不全是昏庸之輩,比如漢獻帝、唐昭宗、崇禎帝,資質都不差,承平時是有可能成為英主的。順便提一下,唐昭宗兒子挺多的,大概有十來個吧。


羊毛多了要剃。腐敗多了就會崩潰。隨著腐敗加深,皇帝需要處理的社會問題就會更加棘手。也就是說,王朝前期一個平庸的皇帝可以混個守成之功,但到了後期,這種庸人就很容易被農民伯伯的糙手捏死。即使聰明人也很難應付的來,由於大家都愛看結果,所以就有皇帝變平庸了的錯覺,其實治國就跟打遊戲一樣越往後越難的。最後大boss饑荒跟入侵。輕輕鬆鬆搞掉一個王國,這是表面原因。根本原因是前頭說過的積重難改。就跟自由基累加細胞就會衰老死亡一樣。


亂世時期,群雄輩出,眾人皆有可能稱王稱帝,經過千百萬人之間殘酷的競爭才能誕生一位開國皇帝。但是皇帝的后羿數目是有限的,不能保證子嗣一定是適合當皇帝的,很有可能就是個庸人。而且又有立嫡長子的規定,就算其他的子嗣是人才,也不沒有辦法。所以皇帝到了末代質量必然下降。


這是中國一直以來的歷史觀的原因。中國的儒家思想強調皇帝必須做一個明君,這樣天下才能太平。但是這個道理反過來說也是成立的,如果天下大亂那問題一定就是因為皇帝昏庸。

而天下太平與否雖然受到皇帝個人的影響,但是跟中國王朝的自身周期關係更大。

同時要知道,一個王朝在不斷傳位的過程中,皇帝手握的權利其實是一個不斷削弱的過程。因此,面對王朝的衰世,政令不出京城有怎麼能力挽狂瀾呢?


題主描述的素質是依據兩方面:一、政治軍事文化才能 二、體質強弱。

首先說一下開國皇帝。打天下這種高風險高回報的極端工作,非常人所能。

自己本身得有讓人信服的才幹吧?要不然手下人出謀劃策你都不知道哪策可取。PS:楊玄感、袁本初默默流淚

開國打仗難免的,自己說不準哪天挽起袖子下場。(PS:李世民表示不怕)

萬一打敗了,跑得要快啊!(PS:劉邦說他身經百戰,見得多了)。

所以說身強體壯很重要嘛!

接下來說一下後世之君。

本身選取範圍小,就是皇族之內。不同於開國皇帝稱霸天下,他們比其他兄弟強就行了。儘管皇族子弟的平均值高,但上限不一定高。所以後世君主整體素質還是很難超越開國皇帝。


開國皇帝要是昏庸怎麼可能開得了國。

也就是一個地方軍閥而已


蓋世豪雄,難成於深宮婦人之手。


瀉藥。

一個王朝的開創者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因為帝國是打出來的。沒有幾把刷子,早就在亂世中被淘汰。所以開國皇帝基本都是人精,不然活不過兩集。

然而繼承皇帝們就不一樣了,他們的位置是祖傳的,個人能力大多沒有經過戰爭的洗禮,雖然皇室的教育很優秀,但紙上得來終覺淺。不排除偶爾會有優秀的繼承者,總的來說封建王朝的皇帝個人能力是螺旋向下的。這是歷史規律,制度缺陷,王朝宿命。

開國皇帝大多英明神武,因為開國皇帝的競爭者太多了,可以說他是從全天下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的,基本就是個人精。經過了市場化的競爭。

而繼承皇位的皇帝就不一樣。

嫡長子繼承皇位的素質最差的概率最大,甚至有些還不如普通人。

如果是通過奪權上台的皇帝,能力會好一些,但大多也好不到哪裡去,因為他的競爭者僅限於他的兄弟,但也只能證明他只是他的兄弟中能力最強的一個,競爭不充分。


不是素質遞減,不過是遊戲難度遞增罷了


舉個例子,唐朝!唐朝中後期,有小太宗之成的唐宣宗。並不是歷朝歷代都如你說的,素質呈遞減狀態。


因為開國皇帝是優中優選,競爭出來的,末期的皇帝是靠血統繼承來的,本質不一樣,不僅僅是皇帝,任何職業,沒了競爭機制,靠上代指定,肯定一代不如一代!

舉個回答里比較多的例子朱元璋,他剛參加紅巾軍的時候要從基層一步步的往上走,先是參與紅巾軍內部的競爭,勝出後又要參與外部的競爭——陳友諒、張士誠,元朝等等,競爭是很激烈和殘酷的,我們開了上帝視角,知道朱元璋天縱英才,可是回到朱元璋剛剛參加紅巾軍的那一刻,命運多舛,這一路走來血流成河,即便是他,稍有不造次就會死無葬身之地。

朱元璋的兒子們部分參與了競爭,等到他孫子建文帝的時候,就屬於生在深宮,長在婦人之手,所以做事情幼稚簡單,他們已經不能直接參与社會生活,對社會知識的獲取都是靠大臣或者書籍等間接經驗,直接經驗幾乎沒有。


你需要學習一下馬克思唯物主義歷史觀。


又在胡說八道

回去多讀讀書

現在知乎真是什麼顛倒黑白的問題都有,貴乎質量真是越來越差了


不請自來,腦洞一下。

古代姻親基於家族勢力,越到王朝後期,勢力一般的女性,哪怕貌美,也不一定能有後代。比如清朝後期,滿漢不能通婚,漢人女性在後宮不可能有子嗣根本。

漢朝前期,表哥表妹表姐的各種聯姻,近親結婚本來就是個問題,哪怕生出來不是畸形,遺傳病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看看在現代,歐洲皇室通通都愛往平民里尋覓了。

那麼,皇子的血統高貴的母親所依仗的,無非是家族顯赫,性格安生,當然可能還有壓抑感情的能力。

王朝越往後,既得利益越可以為所欲為。弱勢群體,弱勢家庭成員的核心競爭力,就由能力變成了恭順,而不再是情商智商了。畢竟這些後宮女性的母親,也不再是支撐開國大臣的那一批女性,而是家世合適,性格忍讓的人。

利益集團越固化,皇帝可選擇為太子之母的人其實就越少,甚至沒他選擇的餘地。如果皇子的母親大多潛在抑鬱,父親大多不愛這些女人和娃,甚至為了所愛有傷害這些母親的舉動了,孩子得長成什麼樣呢。

軍師聯盟2里,變態的曹睿就是例子。康熙時期,貌似溫良恭儉讓的八阿哥,也有過因此懟康熙的歷史。


不是素質變低了,是對手變強了。


啊?

你不能只分析本朝或幾個朝代得出這個結論


這個是結果論吧?


皇帝個人的優劣成敗,皆來源於帝制的命運。

兩點思路:

人口和土地的關係,會使人口經歷利好到利空的轉變。

帝制在王朝的早期,抑制了社會精英的鬥爭,而在王朝的中後期,擴大了社會精英的矛盾。


開國皇帝大抵都是梟雄或者一方霸主,經歷過戰爭的洗禮與權利的鬥爭,經受的是社會大學的教育。

而後代皇帝基本在深宮大院長大,且不說受到的教育皆是儒家之乎者也那套,就說向來是萬人之上,沒人敢拂逆的,那免不了下面欺上瞞下。所以大部分靠的無非是宦官和外戚。古代不像現在信息發達,再加上自古幅員遼闊,很多封疆大吏往往擁兵自自重。整日在宮闈長大,免不了時間一長即只思淫慾。在這天下之土,盡皆彀中,自然而然把人性中最惡的激發出來,所以會越來越荒誕離奇。免不了王朝覆滅。


因為是開國皇帝,什麼樣的人才能成為開國皇帝?牛逼哄哄吊炸天,時運無雙氣死人那種。而以後的皇帝呢,只是因為是開國皇帝的兒子,孫子,這些後代,能有一些有能力的就可以了。。。但是末代皇帝,就是因為他是末代皇帝,什麼樣的皇帝會是末代皇帝呢?運氣衰,身體弱,白痴,昏庸的。。。不然,怎麼會是末代皇帝呢?


每到這種問題下面,總能看到一些恨自己沒生在亂世的奇人,覺得自己沒混成太祖完全是時運不行。哈哈笑死人了。


開國皇帝吃的都是乾糧,越往後吃的重金屬越多,智力下降嚴重,導致崩盤


寡人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寡人未嘗知哀也,未嘗知憂也,未嘗知勞也,未嘗知懼也,未嘗知危也。 ——《荀子·哀公》

其實就這麼回事兒,實際上除了開國幾代皇帝南征北戰,最後幾代皇帝東奔西逃,中國古代的皇帝,大部分甚至於連皇宮都沒有出過。

實際上在大部分時代,作為皇帝,只要不做一些過於出格的事情,整個行政工具是能夠正常去運轉的。然而不幸的是,少有社會經驗的皇帝們,根本沒有辦法去分辨,什麼是出格的事情。

而這種狀況會有非常多種表現形式,比如最近大家常要黑上一波的兩晉,順帶帶上宋齊梁陳,就會有很多奇葩皇帝表現為做各種各樣殘忍的事情當做玩樂。

比如說大家都喜歡跟他翻案的隋煬帝,明顯是有大志向,有想法的,但對於民力與民意有了明顯錯誤的偏差與預估。

比如明朝最後幾代皇帝對於政事的明顯的厭倦懈怠,比如崇禎帝對於人心的明顯的理解的偏差。

當然,實際上一代代的王朝都在試圖解決這個問題,因此你會明顯看到一條越來越規範化的所謂帝師的制度。因此各代皇帝做出出格事情的狀況可以說是越往後越少的。

到了題主所說的清代,你只能說那幾個皇帝平庸或者說平凡,但是想想桓靈,想想徽宗,你會看到這其中的進步。

然而還是有那麼一段軼事,不知真假,講的是清朝不知哪個皇帝和大臣聊天的時候,說雞蛋十分貴重幾十兩銀子一個,大臣還隨聲附和的。

無論真假,其實這就在說明一個這個問題的最底層矛盾。

古代的皇權是一種威權,需要高大的城牆巍峨的宮殿讓人民臣服。然而這高大的宮殿和巍峨的城牆,就正正所鎖出了一個逐步腐化的皇宮。

孟母尚且要三遷,皇帝實際上,卻沒有這樣的權力。


各自的使命和任務不同。

開國皇帝一般都可以視作軍閥、流氓、黑老大,因為他們的使命是通過暴力手段或者使用陰謀奪取政權。在亂世中打江山鬧革命不是請客吃飯坐而論道,最需要的就是糾結一幫人真刀真槍的干。他們往往要經受血火生死的洗禮,自然會很強悍。

二代和三四代皇帝的主要任務一般是通過發展經濟、加強內部建設來鞏固政權

再後來的皇帝,因為前幾代祖宗已經把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都搞得差不多了,而且按照中國人的傳統觀念,祖宗之法是不可輕易改變的,所以他們除了針對具體問題修修補補以外,主要任務就是享受政權和繁衍後代。

所謂世異則事異,不能說一定要承平之君天天帶人到處鬧革命去吧?

滿清皇室的皇帝確實在身體素質上有些問題,我看可能和滿族人的通婚制度和宮廷生活、飲食習慣有關。


為什麼我們這些傢伙還沒被槍斃?

這是我唯一想不明白的


第一,沒有領導學的標準答案和教科書。

不要高估語言的完美性。所以文學家一般都要造詞,比如莎士比亞就創造了相當多的英語單詞。

所以老子的《道德經》描述「道和德」即真理,就只能採取迂迴的比喻模式。你以為,量子力學等是本身太難,其實是這些物理學家語文都不夠好,不能有力的描述它們。

回歸現實,市面上流行諸多管理學的針對群體是誰,不會是馬雲、馬化騰,更不會是默克爾等。

管理的才能是在不可描述的時間、不可描述的地點、不可描述的人、以不可描述的方式獲得的。

第二,天無二日與壽命的不可預測性

即使,如何管理、如何成功不能完全描述,前任也有自己的兩把刷子和心得。

再加上交班不是繼位儀式那麼簡單,還有下任人馬在體制內的綜合安排。

但是,皇帝的壽命的不可預測性及人的自私本性。

皇帝的接任只能臨陣磨槍,也就是每一次交班,皇家對官僚系統的掌控力都受到損失。就像人不能長壽,因為人體DNA每複製一次,端粒就短一分,端粒沒了,DNA就不複製了

第三,官僚系統的傳銷式集體忽悠

官僚當然也是自私的,不可能真心實意的告訴皇帝,如此這般,我們官僚就會很賣力。告訴太子皇帝的都是越來越摻水的假酒,官僚越來越可以懶政了。

登峰造極的受害者就是秦二世胡亥,秦始皇當然不會帶一個二貨兒子在身邊。一個聰明伶俐的人變得如此弱智,沒有像《史記》中從趙高到李斯等等集體式的傳銷勾結怎麼可能。

所以,後世官僚就吸取教訓,不敢再下如此猛葯。皇帝一真傻,內鬥特別嚴重,在外官員將領極其不信任中央,特別容易投降。

第四,信息淹沒

和皇帝溝通交流的時間與自身的權力大小正相關,能和皇帝接觸的全部化身為話王、寫手。

多少萬字根本不費吹灰之力!

皇帝在如此心理嘈雜的環境,身體能好才怪。


篩選難度不同,準確說是除了開國定國的前幾個後面的篩選難度普遍遠低於頭幾位。


古代王朝家天下的制度跟生存環境就已經決定了王朝不可能代代都出政治強人,封建制度選擇有限那國家命運只能靠運氣了。舉個例子:君主比作醫生,國家比做患者(體制有缺陷),有病不治 病情會越來越嚴重,更別提再碰上幾個亂開方子的庸醫了,到後來深入骨髓連神也救不了。


起點是建國者,終點是亡國者,總體趨勢必然是向下的


瘋狂暗示


哪個王朝到後來不腐敗?


看什麼素質了?比如文化氣質。開國皇帝哪個能幹過李白?不罵人不吐痰不抽煙不喝酒。不殺人不說謊。是這種素質么?我覺得應該不是吧。那就是不是素質了。是能力的範疇了。


什麼叫做素質高啊?開國皇帝,除了個別成立時間太短就被滅掉的那種,哪個沒有兩把刷子?個人能力不強,能在亂世稱雄嗎?而且這個素質真的也分很多方面,宋朝太祖開疆拓土能力素質強,那我還說他藝術素質不如亡國之君宋徽宗趙佶呢,當然,至於為什麼開國之後的皇帝能力素質成下降趨勢,大概的回答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其實也不一定,許多王朝中期的中興之主能力絲毫不弱,但最終都無力阻止王朝的衰落,還有,最後幾代的帝王能力就一定弱嗎?也不一定,帝王看似風光,其實諸多無奈,決定一個王朝的興衰也不只是皇帝一人,階級矛盾,天災人禍等等等等,很多事都不是靠皇帝個人能力就能解決的,時勢造英雄,好多皇帝沒做什麼成績不代表能力就很弱(昏君暴君就不說了),當然做出成績的肯定不弱,有的皇帝不甘心,想大幹一番,可現實擺在那裡,皇帝們能怎麼辦?


哪怕以我並不完善的史學知識來看,這條規律也不存在,哪怕你用波動函數來模擬他們素養的變化趨勢,都沒有合適的,更可況你用一個周期性單調遞減函數呢。

而且尤為重要的是,你怎麼設置參數來為200多個皇帝的素質賦值?那我大概說下我的賦值方法吧,皇帝首要的身份是國家領導人,其次才是木匠,書法家,運動員之類的,所以設置參數最重要是四點:第一,是否最大程度上清理了前任積弊,這個2分;第二,是否最大範圍保證任期的國泰民安,這個3分;第三,是否最大可能性為後任開拓局面,這個2分;第四,從全歷史角度,是否對全球政治家和千年後政治家的工作有啟發,這個2分。剩下的,比如文化水平啊,舞蹈水平啊,樂器水平,夫妻和不和睦啊之類的,共計一分。

那我們從始皇帝開始計分,第一點上,始皇帝一掃六合,結束分裂,可得滿分;第二點上,始皇帝大興土木,耗盡人力物力,民不聊生,以致二世而亡,但是在任期間的國家安全工作做得好,所以第二點得分一半,1.5;第三點,後任開拓局面,始皇帝的後任嚴格說只能算漢高祖了,畢竟秦二世沒當幾天,漢承秦制,始皇帝算是為漢家王朝做了嫁衣,第三點始皇能得1.8;第四點,始皇帝首創的封建大一統格局影響千年,至今仍有啟發意義,這個方面可得滿分。最後那些七七八八的方面,始皇帝沒有多突出的表現,計分0.5。綜上,始皇帝得分7.8。

這只是個極其粗略的評價方法和計分,所以根據看到的史書里的隻言片語來較為全面評估這200多個皇帝的政治素養是不可能的,也更不會得到一個周期性的單調遞減函數。


如果扯上文化的話,還是真不能說後嗣之君不如開國之主的。梁元帝、陳後主、隋煬帝、李後主、宋徽宗,這些人不論放到哪個時代,都是文壇巨子啊。


君王成就不能光看個人奮鬥

開國之君,比如劉邦,要是沒有秦末風雲激蕩,估計也就是一輩子奮鬥在基層,那幫老哥們裡面恐怕也就蕭何業務能力比較突出搞不好能提拔到上面工作

到了王朝中期,假設你作為太子,就算聰明博識,文武雙全,等你登基時豪強士紳們都在忙著兼并撈錢,你要改革財稅那是與民爭利,你要興修水利就是勞民傷財,你要討伐胡虜就是窮兵黷武,正史里黑一把不說,野史里估計還要編排起你一下。

只是壞個名聲還算不錯了,更大可能在登基後不久甚至做太子時就莫名其妙掛了

還有很多皇帝,名為君主,但登基時就已實為傀儡,大勢已去,縱有才華又能如何?

「寧為高貴鄉公死,不為常鄉道公生」,這二位不管是為拋棄個人禍福,還是苟且自己的生死,都只能服從於歷史的行程


其實素質是越來越高的。

素質一般可劃分為兩種。一種是順從和利用體制的素質,一種反抗和破壞體制的素質。

???一般情況下,一般人眼中的「素質」是前者。

所以,太平時節的皇帝也是有素質的,而且素質很高,所以才能得到體制的支持和認同,才能順利即位和保住皇位。

???當人們覺得開國皇帝素質高時,素質的內涵被轉換了,變成了後一種素質。

亂世由於體制崩壞,所謂「個人素質」,特別是破壞體制的能力,特別特別是從體制崩潰中獲取權威和利益的能力,由於體制的崩潰被最大化地凸顯出來。

???所以,人們覺得開國皇帝素質高,其實是他們從被破壞的體制中獲益的素質高而已,或者說,他們的力量來源於體制崩潰爆發出的能量。

其實太平皇帝素質也很高,主要高在利用體制獲得權威和利益能力,或者說,他們的力量來源於體制穩定運轉釋放出的能量。

???另,亡國之君,很多都是(太能作了)將穩定運行的體制玩崩潰了,卻不具備從體制崩潰中獲取權威和利益的能力和素質。


如果素質遞增君主制就不會消失了,也不會有今天的中國,更不會有你問出這個問題。何況下降是必然的,因為不可能每一個君王都英明神武,因為,畢竟是從自己子孫選出來的繼承人,而基因的多樣性和概率性註定了你不可能永遠有一個和你同樣優秀的後代,依靠血緣是很愚蠢的,必將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淘汰。


怎麼沒人提到,土地兼并引發的封建社會的根本矛盾。。提供一個視角,執政難度,是隨著時間推移,不斷加大的。但各位的評判標準,只看政績。所以容易有這種錯覺。

國家初期,人人有地,休養生息,基本是個國泰民安的局。。越往後,太平盛世多了,農民一不小心生個病,有個災的,就土地抵押典當。。土地多的人,抗風險能力強,土地少的人基本,包括後代,都無法再繼續擁有田地。土地漸漸向少數人手上集中。這個過程,稱之為土地兼并。

封建官僚體系,本質上是大地主的集合。鄉紳,小地主團體。。大地主們為了鞏固自己的利益,諸如,讀書人不用納糧繳稅等政策,不用服兵役。。貧富兩極分化。許多沒有田地的人,稱之為流民。流民變多,政局不穩。大地主日益壯大。可以同皇權對抗。(皇帝本身是最大的地主)。流民多了,發生革命。重新分配。加上戰爭,又是一波休養生息。

封建社會,不過是一個又一個的循環。。

也就是政局後期,執政難度是漸漸加大的。而評價皇帝,幾乎又只看政績。。可以參照雍正王朝。大明王朝等劇。。


1.開國皇帝是大浪淘沙後的勝利者,不牛B怎麼會輪到他當皇帝。

而後面的皇帝為了王朝穩定,往往是由嫡長子繼承,難免良莠不齊。

2.國家剛成立地時候,整套體系運行的往往比較順暢,顯得朝氣蓬勃。隨著時間的推移,既得利益集團勢力逐漸發展壯大,官僚系統開始腐化墮落,皇帝和中央的權力受到各種侵蝕和掣肘,難以真正的掌控全局。

3.心態不一樣

開國皇帝馬上打天下,處於危機四伏之中,往往堅毅果敢,兢兢業業。隨著王朝的穩定,後面的皇帝就會逐漸懈怠,而他們又生於深宮之中,養於婦人之手,所以難免昏聵羸弱


這是知乎上好幾年才能看到一次的,認真思考問出來的問題。

答案是教育

你覺得皇帝這樣的人,教育一定好的不得了吧?

其實皇帝沒幾個是爹媽養大的,大多數是跟著鄙俗不堪的宮女太監成長起來的,你覺得皇帝們心理不變態是不是先天遺傳真的很好啊?

成天圈在高牆裡,即便讀再好的書,也沒有親自走過名山大川,結交過三教九流,一堆二手知識,毫無用處,根本不能治國。

你覺得這樣的人還能治國嗎?治個家大概都費勁,所以有幾個皇帝家庭幸福的,養出來的小皇帝會好嗎?

細思極恐,諾大個地方交給一個人管,而這一個人居然隨隨便便這樣長大,心理扭曲地去禍害大家。這個地方的全體人民,不會是有什麼毛病吧?


樓上說的都對。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宋朝皇帝為什麼喜歡禪讓,如宋徽宗 宋高宗 宋孝宗?
為什麼歷史上生祠都是修給官員或有德有功的民眾,卻沒有修給皇帝的?

TAG:中國歷史 | 世界歷史 | 統治階級 | 皇帝 | 君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