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醫療制度那麼好,為什麼海外華人依然攢病回國看?

真實案例,人在德國,公共保險,看病幾乎不花錢,住院10歐一天,拿葯一般也要付點小錢.但是不多。但是在我眼裡這些都是浮雲。

有一段時間喉嚨不舒服一直異物感,燒灼感。在德國就醫,你只要不是馬上快咽氣了,都要一級一級看上去,第一級就是家庭全科醫生,電話預約,很快,有些甚至不需要等,有些需要兩三天。 醫生看了下給了點消炎藥,沒啥卵用,重新約家庭醫生,這次家庭醫生給了一張轉診單,是去耳鼻喉科的,也就是第二級,專科診所,電話預約,等待一周多點一般,然後看了下得知家裡有甲狀腺癌史,建議我去檢查下甲狀腺,給了我一張去影像科B超的通行證,約B超 這次等了10天,檢查發現沒問題,然後又回去繼續約耳鼻喉的,如果聰明你可以提早約,這樣結果出來能接上,然後現在懷疑反流性咽喉炎了,開了胃鏡單,做胃鏡等了一星期預約,等結果又是一周,得知幽門螺桿菌感染,吃藥一周,咽喉還是有點問題...即使這樣,我還沒資格到下一級的醫院...

類似的比如,做個眼科檢查你可能等上4個月..骨折一星期才做上手術的奇葩案例

如果你想快點做檢查,可以,走私保,就是你先自己付錢,快遞賬單給保險公司,還有德國很多牛的主治大夫都是混私人醫院的,不看公保病人。另外特別喜歡比如從國內來出國就診的大款,全部自費的病人,他們會把你當祖宗的

總結:請珍惜國內的醫療資源,我們是在用最低價的醫療成本和時間成本體驗國際領先的醫療資源。設備和葯可能不如發達國家,但是外科大夫的經驗 我國絕對頂尖


1.貴 2.排隊 3.國外醫院是規範,水平嘛。


雖然都免費,但是太慢,慢到令人髮指。而且醫生都不怎麼上心的感覺。

這一段時間的親身經歷:膝蓋皮下長了個小包塊,皮膚表面沒有變化但是壓到就痛,已經影響到包括跑步在內的日常生活。預約家庭醫生等了2個月,進門只讓我撩起褲腿看一眼,就說沒事,你想切掉嗎?我一臉大寫懵逼。於是醫生換個方法問:疼嗎?疼。那切掉吧。開始出手術的reference。從進門到出門一共不到5分鐘,醫生除了觀察之外沒有採取任何輔助診斷措施。這包塊到底是個什麼東西?不切的話能否自行消失?切的話會不會影響運動?病因是什麼?一概沒講。媽蛋這畢竟是膝蓋啊我這麼年輕還是很擔心的啊!(╯‵□′)╯︵┻━┻

拿到手術的reference接下來要自己打電話預約做手術的醫生,reception拿了我的信息之後說等醫生安排好他的日程後通知我。在那之後已經等了三個星期,迄今連appointment的日期都還沒拿到。已經不抱可以在2017年能做上手術的希望了,畢竟以前有朋友連眼瞼部位的手術都等了一年。(手動微笑)


我在日本,有一顆牙神經死掉了,就去牙科拔牙。然後,過了一年,我的牙齒還沒有看好。每去一次差不多要花2000日元,這是省下70%後的費用,現在為止花了多少錢,沒算過,也不想算,心塞啊!


驗血驗尿五個工作日起,

急診只要不是短期內有生命危險的不要指望見到醫生,

今天無聊查了一下,我們醫院的手術目前已經排隊到18個月以後了。

水平和熱情是有的,語言不通大部分醫院都配有翻譯,主要是等不起。

真不知道說國外醫療好的是怎麼想的?


因為有錢的話可以在國內享受到更好的醫療。


效率低下,需要排隊預約等待很長時間。另外國外醫療費高的驚人。


加拿大真不是中國人回國看病,題主最好做好調查再來描述問題

還有,如果沒有語言障礙,很多中國人是不會找中國醫生的,因為大多數中國醫生都是二把刀


我回國了,到現在兩個月不斷生病,已經去醫院報道10次以上,想想這頻率,在杭州,去的浙江醫院,也是三級甲等,還掛的專家號,我的天啊,我的嘴巴已經嚴重不能進食,裡面全是口腔黏膜充血,但去醫院,醫生說過敏,吃點過敏葯就好了,嘴唇擦下藥膏就好,但是這次已經好多天了去,目前已經嚴重到喝水困難,明天去省中醫院,希望這次回國別死在中國


難道我生活在假的加拿大?

首先是我有個朋友系列。朋友A和太太開餐飲。A頭幾天有點黑大便,也沒注意,直到吐血暈倒。太太打了911,五分鐘後,彪形大漢消防隊員和急救人員到場。支付了約兩百的救護車出場費。事後這兩口子對我講,再也不偷稅了。朋友B是台灣外省人,一直認為台灣醫療制度最好。一天走路回家感到心慌,氣喘,見家庭醫生時談起。家庭醫生讓他見專科,見了專科就留醫,一周內就做了心臟手術。然後他說了一句,移民加拿大不後悔了。

老闆中風,ICU兩個月,免費。如果是國內普通人家會破產吧?

我和老公都沒有家庭醫生,但我們都有慢性病。一直以來都是專科醫生給我們看。

小病不要看急症,因為比你急的更多。去

walk in clinic,等兩三小時總能看上。急症就打911。

如果加拿大醫療制度真這麼糟,人均壽命這麼長是怎樣做到的?

移民十幾年一直沒有家庭醫生那是因為好的全科醫生幾乎不接受新病人,很難有位置空出來。我的同事就講,她生下來就有家庭醫生,然後醫生死了,她也沒有了。還接受新病人的全科醫生往往比較混日子,那裡都會有這樣的人吧。

我的專科也是Walk in clinic幫我轉的,都看了八年了。

至於小病小痛,去藥店買點非處方葯,抗幾天也就過了。

在國內只是普通上班族,沒有享受過VIP待遇,比較而言還是喜歡在加拿大看醫生。二十年前在國內懷孕看婦科,生孩子,上避孕環的羞恥感現在都記得。加拿大還是比較尊重病人的。


因為有錢人都直接去美國花錢了,只有小白領錢不夠多才回國。什麼加拿大本土的醫保?我都想不交稅了,狗 一樣,我情願加拿大醫改,然後只提供最基本的醫保然後讓大家買保險,現在這樣我們納稅人花了不知道多少錢,得到的只是個生了病排隊幾天幾周都是少的,排死人也不是那麼不常見的垃圾醫療系統


國內大醫院裡的血常規二十到三十分鐘立等可取。

加拿大的血常規一般一兩個工作日後才會出結果。而且報告並不給病人,只給醫生。病人想看自己的報告,需要去檢驗機構官網上做很多繁瑣的網上註冊,待批准後才能看到自己在批准日之後完成的各種檢驗報告(也就是說,大多數第一次在加拿大看病的人都不知道自己血檢的具體情況)。

至於你想再跑去診所問醫生血常規的報告情況?呵呵, Walk-in clinic排隊一般一個半到兩小時,家庭醫生需要提前幾天預約。關鍵是就算見到醫生,人家也不一定告訴你全部信息,更不可能把報告列印給你。

所以小毛小病跑去白人醫生手下聊聊天混個假條還好。真要碰上大病慢性病,國內的確診會比加拿大快得多。


國外醫療真的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高端那麼好。


加拿大做手術搞不好等一年以上,在國外最不應該得慢性病,很容易等死掉


首先大部分人願意回國看病是對國外醫療體系和醫生的不了解。其次是語言上的障礙,畢竟醫學是很嚴謹的科學。第三,對價格的不了解。潛意識認為價格很貴。其實如果購買保險,常見疾病都可以做到免費治療。國內一些疾病如果不包括報銷那部分,其實和國外差不多。


推薦閱讀:

加拿大醫療,誰能給個系統全面真實的現況?
魁北克有可能會完全獨立嗎?
如何在國內用工作許可(work permit)續加拿大Visa?
國內碼農怎樣去加拿大工作移民?
加拿大或香港,移民哪裡更合適?

TAG:美國 | 加拿大 | 醫療 | 醫療制度 | 海外華人 |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