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北京糟糕的交通,哪種解決方法最有效?

(我看到一位老兄每天24公里騎車,比任何公共交通都快)


很簡單,跳出思維的牆,換個房子,或者換個工作,讓工作地點和住址之間最多30分鐘走路距離。你會發現得到的遠遠比失去的多。

我有這樣一個上下班花費的代價指數計算公式,如果超過20%,就絕對要考慮優化出行了。

(上下班花費的時間 x 你每小時的工資 + 路上為交通支付的成本)/ 每天的工資收入 = 上下班花費的代價指數

講講我的個人經歷吧。沒有耐心的話就讀下面的黑體字好了。

  1. 在北京第一個工作地點在離家5公里的地方,雖然坐公交車能到達,但是兩邊都要走大約15分鐘。再加上公交車服務質量很難保證,等車浪費的時間完全隨機,車上和別人擠來擠去,很難利用這碎片時間,最後決定改騎車。

  2. 騎車基本能保證出行時間完全自己控制,不過需要有應對惡劣天氣的毅力,春天累死,冬天凍死,夏天熱死,唯有秋天感覺不錯。除了自身體力要求之外唯一的問題是北京的道路對騎車人非常不友好,輔路也允許機動車行駛,經常會有車在後面按喇叭催騎車人,甚至一次把我逼到死角了,司機還停車下來罵我,不知是誰借誰的道路,做錯事的人還理直氣壯。
  3. 由於缺乏安全感,隨後放棄騎車,改非常環境不友好的駕車出行。安全舒適都有了,卻有對地球母親的愧疚感。
  4. 後上班地點變更,要穿越半個北京城,不得不繼續開車這種環境不友好的出行方式,每天在路上花費3個小時,還不算油費停車過路費等經濟損失。經常為堵車和不文明的現象坐車裡生氣,一年過去路上浪費了600多個小時時間,而且一天體檢查出脂肪肝——健康損失
  5. 痛下決心換房子到公司2公里的地方,每天走路上下班,大約20分鐘快走可到,路上可以選擇思考或者聽音樂,時間利用效率提高。從此生活品質也有明顯提高,心情變愉快,除了過馬路基本不用為不文明的現象生氣,脂肪肝也消失了。偶爾中午還能回家吃飯。不僅節約時間,也減少了開車的經濟損失,而且對地球母親也非常友好,最重要的是健康回來了
  6. 最近霧霾天,戴口罩走路。

補充:還有幾個朋友選擇把自家房子租出去/空著,租了一個公司附近的一個小公寓,生活質量也有明顯提高。僅供參考。在現有的限制房屋流通的高稅率政策下,也是不錯的折中。

路上的時間就是浪費的時間,不管你如何努力試圖利用這些時間,比如聽/看電子書,甚至冥想,你都要承認這是非常碎片化的時間,在路上的時間你不僅在虛擲自己的生命,也在浪費別人的時間,更不要說出行的經濟損失和對環境的損害,請一定要努力最小化這種極其昂貴的浪費。


自行車已經是最佳選擇了,24公里,一個小時足矣。北京幾乎沒有不設自行車專用道的路,而且都非常寬闊,並與機動車道隔開,安全方面已經相當有保障(不過還是有很多人在自行車道上停車)

不過注意騎行時的天氣,祝早日加入騎行隊伍


提前五分鐘上路(咳咳,這個詞……),你會早到半個小時,而且可能有座。就是這樣……


  1. 小於20分鐘自行車車程的首選騎車,方便快捷,不比乘公交慢,不用在公交車上擠來擠去的。比如每天上下班騎車往來於地鐵和學校,十分鐘。

  2. 非高峰期間,公交上人還是比較少的,並且不會堵車,一般會選擇公交出行

  3. 地鐵+打車,在高峰期間絕對最快捷的方式。
  4. 作為交大交通專業的研究生,覺得北京的交通很難得到改善。首先,城區規劃不合理。攤大餅的布局在課上被老師們批了不是一次兩次了。其次,交通規劃部門所使用的技術落後,技術人員職業精神差。聽到這樣兩個故事:某條線的地鐵站位置規劃,領導說了一句,**地應該放一個站,研究人員後來想方設法通過數據來論證在這個地方放地鐵站是最合理的;和一位規劃技術人員聊天,說起設站,他說某某站是他確定位置的,問他為什麼放在那,回答說,離他家近。再次,小轎車擁有量過大。即使有限行,道路上的車輛所佔道路面積的比率很高。


規劃目前是動不了的。

最近滴滴研究院在KDD上有論文被收入了,主要內容一方面是提高全局打車成功率(Global Success Rate),另一方面是對用戶的出行進行預測。使用「整體」的概念,即會整體考慮當前時刻所有待分配司機和訂單群體的多對多的匹配問題。很多早期的交通評估(比如一些商業區),缺乏整體的概念,只考慮部分區域的交通影響。每份評估都只考慮部分,疊加起來很多問題都在未來顯露出來了。

匹茲堡不是去年就可以打到無人駕駛汽車了嗎?我們學校的交通教授也在跟豐田研發電動車。自動駕駛和軟體結合,並能夠預測出行目的地,是能提高汽車交通效率的。

共享交通(地鐵,公交,汽車,共享單車),這也是一個很好的辦法,這些共享形式的都是在提高交通效率。

當然,對現階段的的你,以上都不是好辦法。最方便的當然還是讓出行距離變短,讓單位離家更近或者你離單位更近。


額,花300押金開個摩拜吧,城市任你游


這麼多公交車線路為何還能井井有序?中國交通系統不可思議!

由由科技 2017-12-29 16:23:50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飛速增長,以及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人口數量不斷增加,同時伴隨著大量車輛的融入,導致大城市的交通壓力逐年增加。

那麼中國交通面對大城市的諸多問題:城市交通擁堵、城市交通安全和環境問題,怎麼應對的呢?今天小編以城市公交網路闡述一下中國交通的不可思議。

城市公共交通系統(urban public transport system),它多由中功能公交交通系統組成。它可分為兩個子系統:a.公共交通運輸工具和設施;b.公共交通規劃與運營管理。

首先介紹一下公共交通運輸工具和設施:

① 普通公交車

② 有軌電車

③ 快速公交(BRT)

④公共交通車站

公共交通規劃與運營管理

伴隨著科技的發展,智能交通系統管理系統(Intelligent Traffic System,簡稱ITS)又稱智能運輸系統(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應運而生,它把先進的科學技術綜合運用於交通系統中,為智慧城市建設作出貢獻。

城市交通規劃難,數據量大,難管理等,但是伴隨著計算機技術以及大數據、人工智慧的發展,給複雜的交通提供的合理的解決方案。

物聯網(IOT)的發展讓我們可以在公交站站台實時查看公交線路的動態信息,為人們合理安排出行路線提供了便利。

在車聯網的環境下,公交車的各個性能指標,以及位置,狀態等信息,通過網路發送到控制中心,這樣運營管理中心可以時刻監視車輛運行狀態,保證車輛人員的安全。

在環境問題上,中國政府大量推行純電力公交車,在購買電車公交方面,給予公交運行公司大量的優化政策,給他們節約了成本,從而減少了汽車尾氣的排放,提高了空氣質量。

1.單層電車公交

2. 雙層電車公交

甚至在各個公交站台,有大量的交通指揮志願者參與維持乘客乘車持續,並且乘客也自覺地排隊,順序上車。

做為人口大國的中國,城鎮化的步伐逐年加快,城市人口逐年增加。

那麼中國為了滿足人民工作以及生活的需要,城市交通承擔了不可思議的壓力,它是城市經濟發展和城市現代化建設的紐帶,它的安全順暢與否直接影響著城市功能發揮和城市經濟運轉的效率,也影響著城市人民的生活質量和居住環境。

交通流動圖

然而在科技技術的推廣下,城市公交交通改變了城市交通方式單一的結構,以及交通管理技術含量低的現象。但是為了智慧交通的建設,以及城市化的建設。小編建議如下:

1. 在提高公交出行的基礎上,要注重環境保護建設。

2. 大量的公交勢必會增加能源的消耗,但是要以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為前提。

3. 公交運營單位要積極引入先進管理技術,確保公交線路安全、高效運行。

4. 政府要加大公交出行基礎建設,加強科學技術研究力度,提高全民交通意識。

最後小編呼籲:為了緩解交通壓力,建議採用公共交通出行,緩和供需矛盾,減輕城市擁堵,讓我們的出行更加便捷!

本文屬於由科技原創,轉載請聯繫後台

文|由小來

圖片來源於網路


提高交通設計人員的智商,減少sb設計。比如北郊農場橋導致回龍觀西大街長時間擁堵。


先分清楚:解決你的交通不便還是北京群眾的交通不便

你的,租房,犧牲點居住環境。有空調,睡在哪裡不是睡在夜裡?(已經買房?出租嘛,租金拿來交租金)

群眾,先活好自己吧。小白領就別但悲不見九州同...


地鐵地鐵地鐵公交公交公交

以北京這樣的人口密度和規模

必需嚴格控制私家車數量

同時要繼續加大力度提升公交地鐵計程車的供給量,同時給予計程車司機拒載以嚴厲懲罰

自行車和單人兩輪電動車都是很好的交通通勤方式,比小轎車私家車通勤效率高太多了

必需要嚴格禁止私家車的進一步增長,北京這樣的人口密度和規模是不允許私家車肆意滋長的,那會是一個交通災難


慢慢耗到北京只剩一千萬人。


mark一下,我先去研究下為什麼北京交通如此糟糕

(剛剛用YuDan的代價指數計算公式算出我實習期花費40%+代價。。。難怪每天幸福感那麼差。。。作為一個理性經濟人,我還是回重慶吧~~~)


最好的辦法就是做外圍工作,增加立體停車場,從停車場到固定地區增加公交。


地鐵+平衡車。


推薦閱讀:

在上海上下班高峰期什麼出行方式和出行策略最快?
城市公共交通領域實現互通、推行「一卡通」的時機是否已經成熟?實際推行時會有哪些困難?
為什麼現在在某些城市越來越少見到雙層巴士了?
如果全國的收費站都取消掉,那麼最終交通問題是會緩解還是惡化?

TAG:北京 | 公共交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