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與火之歌》中報名頭說自己是「XX 之子」,和現代大陸常見的「我爸是 XX」有區別嗎?


沒有姓只有名只是原因之一,而且這更多的是遠古時期的充足的理由。

而中世紀,作為騎士的榮耀時期,報名,有著非常重要的象徵意義。

比如唐吉坷德中提過騎士決鬥的時候,是一件很嚴肅,同時也很扯淡的事情。

騎士的存在意義,是堅持心中的信念,騎士決鬥,作為終極形式,標誌著騎士們願意為了心中的信念放棄自己的生命以及全部,這是決鬥這一儀式的神聖性,而扯淡性則十分有趣了,兩個騎士的決鬥可以是為了爭論究竟誰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姑娘,究竟是隔壁街賣豆腐的王大媽,還是本小區環衛西施楊大嬸呢?於是唐吉坷德「選定了他非常傾慕的一個鄰村的牧豬姑娘作為心上人,又給她取了一個甜蜜的貴婦名字——杜爾西內婭。從此,她就成了他心靈的主宰,而這位鄉下丫頭本人卻毫不知情。」

扯遠了,目的不是要說決鬥的.......(關於決鬥更多可以參見三個火槍手,那裡面正常的多.....)而是要說騎士作為一個制度被神聖化了。它像中國的文官系統一樣與道德開始掛鉤牽扯,神聖化的結果就是當中承擔著各種道德意義,中世紀的騎士意味著「光明」、「正義」等一系列正面辭彙,而這種騎士與貴族制度的世襲意味著這些形容詞的傳遞。

當我報出我的姓名的時候,意味著我繼承了我的父輩、我的祖輩、我的家族的榮耀,也意味著我繼承了騎士精神,這是一個自我構建自我神化的過程。心中的信念會強化這一過程的正面意義,而這一過程本身也會強化心中的信念。

所以,即便是家道沒落三世,口袋中只剩一枚銅幣,家中全部財產只剩一把騎士槍和一具擦得鋥光瓦亮的騎士鎧甲的騎士後裔,也依然應該大聲地,驕傲地喊出:我,XXX的後人,騎士精神的繼承者,將為上帝和國王的榮耀而戰!

但是報出來的名字,一定也是一名騎士或是勛爵,比如上面提到的家道沒落三世,三代都沒有人成為過騎士的,就不應該說出他父親或是爺爺的名字。而是能夠追溯到的最榮耀的一位祖先或是最後一位成為騎士的祖先的名字。

-------------------分割線-----------------

回想到中國文官系統,再補幾句。

相比於西方騎士集團將道德和宗教捆綁進行神化,並且聯繫上家族承繼,中國文官系統則將道德的需求訴諸於傳統儒學經典《四叔》。所以在人家言必稱家譜的時候,我們這兒的讀書人們流行的則是言必稱孔孟程朱,這兩者當中並沒有實質性的不同


------- NOTE -------

本題下,匿名知友關於騎士精神的闡釋,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回答,希望大家多去贊同他,而我的回答只是一個基本的歷史普及,遠不及那個回答的分析質量高,我在本題下作個第二,就很開心啦。謝謝知乎,謝謝大家~~ ,:*:?( ̄▽ ̄)/?:*?°*

__________________

當然是有區別的。

我給 @維克多 的回答做個補充:這不光是古希臘。

《冰與火之歌》(包括其改編的電視劇《權力的遊戲》)是基於英國中世紀歷史框架的虛構奇幻作品,其中涉及到大量城堡、爵位制度、劍術、騎士,這些東西都和英國有著更強烈的聯繫。[ 參見:為什麼《權力的遊戲》里大都是英國口音?]。

事實上,在幾乎任何一個文明的古代,都是只有名而沒有姓,古英國如此,古希臘如此,古義大利如此,古中國如此,古日本亦如此。名,即個人的 ID;姓氏,即血緣或宗族。

但在中文裡,姓和氏的來源是不同的。上古社會是母系,「姓」是女字旁,以及上古八大姓都從女旁,皆是此因。

氏則是姓的分支,因為人口增加了,姓太大了,隊伍不好帶了,cover 不住那麼多人了,就開始取氏。在封建制,氏只有貴族才有,什麼是貴族呢?有封地的。誰有封地呢?王的家屬,叔伯兄弟,還有輔王打下江山的人。而到了秦,滅了所有分封國,自己也不分封了,於是封建制結束,中國進入中央集權的帝制,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歷史學家認為教科書中稱「中國封建社會延續兩千年」是錯誤的說法。

封建貴族獲得氏有幾個來源,其中一個最重要的來源就是以封地(或國,或邑)的名稱為氏。而各個封地里的平民是沒有氏的,生下來就取個名字好了,反正大家也不會亂跑,亂跑的成本也比較高。但如果不同氏里名字相同的兩個人相遇了怎麼辦呢,就說我是哪個哪個氏的誰誰誰。

文藝復興大神 Leonardo da Vinci 這個名字就是這麼來的,芬奇城的列奧那多。有時候,某個地的人多了,光說 XX 城的 XXX 也不夠區分了,於是再把老爸的名字(對,老爸也是沒有姓的)放裡面。達芬奇的全名是 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芬奇城皮埃羅家的列奧那多。

《冰與火之歌》亦是如此。

@鄭紫陽 老師提到,《冰與火之歌》裡面已經有 Houses,即他們的姓氏。是的,但那是貴族姓氏。平民是沒有的。《冰與火之歌》的背景是仿英國中世紀的虛幻時空,而英國平民是到了中世紀結束了才開始有成型的姓氏體系。

所以,報名頭的時候,對於貴族來說,就是報上血統「XX 之子」。對於平民來說,就是報上來源地(或屬地)「XX 城的 XX」。對於平民來說,如果在本城/本地活動,也可以說我是「XX 之子」,這和「東門張鐵匠家的狗蛋」是一個道理。

而現代大陸的「我爸是 XXX」,呃,這就不需要我論證了吧……

【參考】

[1] Wikipedia | English name

[2] Wikipedia | Middle Ages

[3] Wikipedia | A Song of Ice and Fire


我覺得沒有一個答案能夠完美解釋題主的問題。蟲可語冰、周道非、陳進的答案比較接近,我都點贊了。

我試著回答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應該說兩種回答形式上是相同的,但給人的感覺完全不同,這要歸因於中外、古今社會主流價值觀的不同。

騎士之子和李剛之子的回答給別人帶來不同感覺的根源在於中外古代傳統社會貴族精神和現代社會平等精神的不同。

在古代,各社會都是比較重視血緣的,中西方的區別在於,中國的朝代更迭和科舉制度為階層流動創造了大量機會,而西方缺乏這樣的流動性,於是更為重視血緣、出身等因素,以至於私生子甚至不能得到父親的姓,而中國古代沒這麼嚴重,所謂的庶出也可以在無嫡子的時候合理地繼承父親的財產名譽地位而不那麼受到嚴重歧視。

以上回答了古代中外對出身的不同態度,以下試著探討一下貴族精神(西方古代尚武,一般稱為騎士精神;而中國古代尚文,所以也叫士大夫精神,社會底層為鄉紳精神)和平等精神:

在貴族精神這一點上,以英美代表的西方社會繼承的較好,而中國在經歷了蒙元滿清民國尤其本朝的各種運動之後,貴族精神幾乎被完全破壞殆盡。

士大夫精神的楷模為屈原,至今姓屈的提到屈原仍有莫名的榮耀感,士大夫精神在經歷了漢、三國、晉、南北朝之後在隋唐五代時發展到了頂峰,但由於中國古代自秦漢以後,不是典型封建制度而是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君主對臣子的財產乃至生命都有無可爭議的裁量權,又由於蠻族入侵造成的先進文化的破壞,在經歷了金的靖康之恥,蒙元的入侵征服、明朝的廷杖制度後,士大夫精神沒落了,到了清朝的爭相自稱奴才,士大夫精神被扯去最後一塊遮羞布。

但此時,由於古代中國的「皇權不下縣」、鄉村自治,貴族精神中的鄉紳精神仍被相對完好保留下來,一直到了民國,甚至到了60年代之前。

鄉紳精神在中國古代一直是主流文化,以我姥姥家為例,在民國時期,我姥姥的父親,也就是我太姥爺是村裡的大戶,開了染坊、粉坊、油坊等一系列手工作坊還開設學校,甚至還為村裡的適齡女童開設學堂(私塾),那時的學校是男女分開的,我姥姥在私塾學習到快要出嫁,跟她一起的窮人家女孩也可以免費讀書,甚至他們家還為其買筆墨紙。鄉紳精神的根源是宗族制度,一個大戶人家自己勤勞儉樸或者靠剝削同族同鄉獲得了財富,是不敢不回報鄉里或是同族的,那時的人都生活在熟人社會,道德每天都在給你反饋,不想符合道德會被千夫指。

當然,大戶這麼做,也是有好處的,比如土匪來了,大戶如果名聲好,土匪就不會冒著喪失道德的可能(人家打的招牌是替天行道)來打劫這家大戶。

當然,不是所有的大戶都仁義,也不是所有的土匪都盜亦有道,但鄉紳精神還是作為社會底層主流的貴族精神,流傳了幾千年而不衰,直到所謂的「平等」從西方傳來了。

社會主義帶著「平等」、「正義」、不容別人爭辯的強烈「道德感」在65年前征服了中國,自那時起,所謂的平等就打翻了地主階級,再踏上一隻腳,隨著地主的剝削消亡的,還有鄉紳精神,直到80年代改開之後,地主資本家捲土重來了,可是鄉紳精神和貴族精神,他們無處找回。

當然,從鄉紳精神產生於熟人社會這一來源看,工業時代、城市化也必然導致鄉紳階層的覆滅,但如果沒有批倒批臭,鄉紳精神還會以其他的方式重回社會。我不知道台灣、韓國、日本類似的貴族精神是如何重回現代社會的,在那裡是否有人驕傲地報出自己父親的名字而能夠平添榮耀值。

最後,回到題主的問題上,既然貴族精神都沒了,自報家門的意思就只是炫耀父親未經民選而取得的權力和其權力帶來的可逃脫罪責的可能了。


即便拋開時代的不同,這兩者也是有區別的。

我爸是xx,指出的是父親或者家族給自己帶來的權勢金錢地位,並試圖以此對旁人施加壓力,在驕傲的背後,對本人而言其實是深深的自卑與怯懦。

xxx之子,通常強調的是榮譽身份血統,有時還附加了社會責任與要求,同時也自信的暗示出自己能力也許是繼承於優秀的血統,不會輕易的令家族蒙羞。

從辭彙結構也可以直接看出,前者著重點在父親,後者強調的是自身。


有區別。

(以下答案僅從表意上試闡述,屬於個人理解,不涉及文化淵源)

前者所傳遞含義的核心是:血統

人類歷史上的某個時代之前(個人認為是最晚截止到文藝復興之前),西方人普遍有一種共識,一個英雄、聖人、貴族的後裔會繼承其本人的高貴品性、可信度等優點。是的,更像是一種信譽的世襲

所以略帶驕傲地自述:「我是查爾斯·維澤爾之子」。的潛台詞是:「我是他的後裔,我由他傳遞給我的血脈繼承了他的榮譽、本領、智慧、財富、地位。我值得相信,我值得敬畏。」

後者所傳遞含義的核心是:權勢

不涉及榮譽,不涉及自證,潛台詞是:「我爸很牛逼,我有他罩著/你惹不起。」


·

  • 黃帝者,少典之子·················

  • 虞舜者,名曰重華。重華父曰瞽叟·············

  • 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

  • 大將軍衛青者,平陽人也。

  • 微子開者,殷帝乙之首子而帝紂之庶兄也。

以上摘自《史記》

  • 先主姓劉,諱備,字玄德,涿郡涿縣人,漢景帝子中山靖王勝之後也。

以上摘自《三國志》

  • 太祖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諱匡胤,姓趙氏,涿郡人也。高祖朓,是為僖祖···太祖,宣祖仲子也,母杜氏。··········

  • 郭守文,并州太原人。父暉,仕漢為護聖軍使,從周祖征河中,戰死。········

以上摘自《宋史》

  • 太祖孝慈高皇后,納喇氏,葉赫部長楊吉砮女。··········

以上摘自《清史稿》

  1. 我是有血統的。
  2. 我是貴族。
  3. 我是有家族精神使命的。
  4. 我繼承了家族的優秀品質。
  5. 我是名正言順的。
  6. 我爸是X剛。


我覺得核心區別在於,一個在試圖表達自己的價值觀,和代表的利益體系,另一個就是赤裸裸的權利炫耀和恐嚇了吧


參照離騷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帝高陽之苗裔兮」解釋為「哥有貴族血統」

「朕黃考曰伯庸」解釋為「我爹是李剛」


感覺上,魔戒里也有XX之子,更多的象徵祖輩的榮譽,而天朝奇葩的我爸是XX,跟榮譽無關,無非是權大錢多。


不記得從哪裡看到的了,可能參考了古希臘的典故,當時的人就是只有名沒有姓,所以在介紹時都會在加上父親的名字和故鄉所在地,作為補充。

以上,可以看出是為了對自己作補充說明,而當說我爸是李剛的時候,目的是用老爸的名號唬住對方。


前者帶有明確的儀式感和家族的驕傲,後者則是廉價的自負。有著本質的區別。


我覺得泰溫大人和李剛聽到兒子說出這話時的情緒一定是有區別的


先聲明我沒看過冰與火之歌,但這個問題中的內容和古人的實際生活中是有著本質關聯的。

一、關於古人名字中的實質內容

國產劇中諸如古裝劇,或者說早期歷史劇中能看到,在自報家門時會有著諸如像【三國時期】的常山趙子龍的自稱,而像史書中從【春秋戰國】開始則可以看到諸如管仲,出自姬姓,管氏的介紹。

  那麼在這裡,常山是地域,而姬姓是身份,管氏則是家族。而從這些,能看出來,中國具有將自己與地域\家族\身份進行捆綁的一個顯著特徵。

  而在國外,不止是《冰與火之歌》這類奇幻小說,包括像《魔獸世界》的遊戲中,我們也不時能看到說,誰,是某某之子。那麼在這裡,可以說同樣的,這個「之子」的前綴名稱,也是有著顯著不同的。

  和中國一樣,當對方說,我,奧維爾·布蘭德,十萬大山之子時,這個地域身份,代表了他的出生地,相當於現在咱們的我北京西城的,你北京海淀的,老鄉見老鄉,坑你個底兒精光的道理一樣。

  如果將其變成,我,奧維爾,鋼鐵與冰雪之子時,這個稱謂代表的是他或他的祖上曾經得到過的榮譽,而這就類同於武俠小說中的飛毛腿草上飛水上漂一樣。那麼在這兒,他報完家門之後,對方就知道了,這小子輕功不錯,因為是他爹傳下來的,要麼怎麼會有這麼個稱號呢?

  再之後,如果你能仔細閱讀,會發現無論是歷史/小說/影視,都會有這麼一種情況,就是單獨報名,另外說姓,這也就是你所問的,某某之子的情況了。

  那麼說,我,奧維爾,布蘭登之子意味著什麼呢?這就意味著他的家族了。不僅僅是代表他的個人,直系血親,更直接代表了他的祖上傳承。

二、關於姓氏之子與李剛之子的區別

  在古代社會中,無分中外,貴族/士大夫都代表了一個階級。這個階級決定了在這其中的人,如何對待同一階級和不同階級的人。

  像當初,咱們聽其自報家門說自己是李剛之子時,第一個反應不是恍然大悟,而是四六不著。李剛之子?李剛是誰?對不對?

  因為一般人不在河北省,也不在那一階層中,也就是說,不是一般隨便個人就知道李剛是何許人也的。

  這個道理是通用的。也就是說,在古代,將自己的祖上\家族顯露出來,給同一階級的人看,是可能得到一定的好處的。

  可假如說這個之子是戰五渣,他爹勇冠三軍,他來一個我誰誰之子,敵人一聽還不將他立斬於馬下?那麼反過來說,如果他軍中飲酒,上司過來要罰他軍棍,他一說,我是誰誰之子後,或者能被通融一番,因為這涉及以後的他上司與他家族\父輩相見時的問題,也就是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的道理了。

  只是這並非完全的是以勢壓人,而是要分時間、分事情,分對誰了,如果像李剛之子那種,那麼就真真兒是個情商負五的人了……

三、同一階級中的不同等級

  這點算是額外補充,看不看兩可。

  中國的世家門閥之盛,由來已久。早在春秋時期,到漢晉乃至隋唐的時候,我們都能看到所謂的家族門第,即便是清末民國,也仍然有著門當戶對這麼一句老話。你當官的女兒不能娶做吏經商的為正妻,而國外小貴族破落戶的女兒也很難當上伯爵夫人……

  所以雖然現在他們相對看得更開,但總體而言卻也脫不了這個範疇。那麼問題就在於此,同樣都是家族,同樣都有傳承,時間有長有短,等級有高有低,如何以家族地位壓人?

  這就要再說到報名的問題了。在中國相對文明發展早於歐美國家的時候,我們能發現有諸多的蛛絲馬跡可以看出來對於等級\階級的劃分。

  比如軍營之中報門而入,比如東華門外唱名而出,比如登門拜訪自報家門,這些都算是對同一階級中不同等級的劃分和區別。沒誰見過皇帝讓大臣報門而入的,但為什麼僅限于軍伍?因為行伍之中重戰功,父輩之勇不可賈,所以當報門而入時,首先起到的作用就是通告三軍,一如前些年在大會上做個人檢討的情形。反之唱名而出者則是對個人榮耀的一種極致表現,兩下相比可見一斑。

  那麼在這裡,無論是報名還是唱名,他們提及的都是個人,也就是說,他們仍然停留在這一階級的最低等級待遇上。這與他們的家族父輩無關,也不會有人會先去考慮這些事情。反過來說,像自報家門,也就是造片名剌這種東西,上面必然會有此人出身籍貫,個人事迹,所任職位等一系列的頭銜。到時候如若除了問題,人家會說,你北京〇氏,不過如此這樣的話了。

  而就是這麼句很是平淡乏味的話,對於一個用家族名號混跡於某一階級圈子的家族來說,無疑是致命的。經商,人家會質疑你今非昔比。打仗,對方會覺得你無餘勇可賈。就是世家門閥之間,都可能覺得此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這個家族的現在水平,是否可以拿來打壓打壓賺賺好處什麼的。

  國外也是如此。我們能看見亨利八世,威廉六世,小朱尼爾,小羅伯茨這些,他們代表的雖然不完全是家族,但卻是代表了家族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所以他們仍舊是在彰顯,彰顯老子的老子是好漢,兒子的兒子不孬蛋。只不過相對的,他們略過了那些不怎麼成功的祖輩和父輩,而已……

  在這裡,他們的等級取決於他們名字中那個傑出地位的人物給人的觀感,而非完全是以家族或父輩來代表的。這就完全與中國涇渭分明的自己/父輩/祖上截然不同了。

====================

大致就這麼個情況,胡扯了一些東西


表面上都是家族意識、家族榮耀,但說出這句話的語境不一定一樣。

冰與火之歌中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往往是自報家門,展現家族榮耀,接下來要做出為家族爭光的事(小惡魔除外 = =)。現在好多人卻是做了什麼丟人的事把爸爸的名號喊出來遮羞罷了。

當然這兩類人不能因為過去和現在一概而論。兩類人在任何時候無疑都是存在的。只不過第一類人更值得書寫,也更可能振興家族。而第二類人更可能成為笑話,丟進家族顏面。


完全不一樣,這跟社會形態和經濟制度有關,冰與火之歌里報名頭是某某之子完全是歐洲中世紀封建社會形態的反映:歐洲中世紀是名副其實的封地建國形態,國王下屬有各個封臣,封臣下面又有小的封臣,封臣在自己領地內可以任免官吏,徵收賦稅,供養軍隊。理論上有戰爭時要聽從國王的號召,跟隨國王出征,但實際上封臣不聽從國王號令,做牆頭草甚至背叛的比比皆是。由於有獨立的政治,經濟,軍事權利,國王也不敢輕易得罪封臣,搞不好是要造反的。

而封臣一般是靠血緣繼承或者通婚的,平民在正常年代根本無法當上封臣,在冰與火之歌里平民當上封臣的有兩個例子,一個是傭兵博隆,靠武功贏得一定的地位後,太后為了收買他不代表提利昂參加比武審批而冊封他騎士,並安排他與某個貴族女人結婚,而他還得搞掉這個貴族女人的姐姐第一順位繼承人才行,雖然這對他沒什麼難度。另一個是小指頭,這傢伙太逆天了就不說了。

另外需要提到的就是歐洲中世紀平民的經濟條件非常差,而且幾乎沒有機會受到教育,只有封臣才有經濟能力,能讀寫文字,知曉禮儀,掌握武藝。所以冰與火之歌里報字型大小是某某之子,實際上是說哥有錢,有文化,有武功,跟今天說我是高帥富差不多。

中國在春秋時期也是這個樣子,但戰國時代就不是這樣了,春秋到戰國之間各國的變法就是把封地建國的貴族體制轉變為君主專政的郡縣制,由君主任命的官吏來代表君主掌管地區的社會經濟,徵收賦稅。軍隊由職業軍官掌控,直接效命於君主,而不是聽從諸侯封臣的命令。秦國變法最為徹底,所以在戰國時代秦國和秦軍實力超強。最後秦國統一後,整個中國都是郡縣制。拜以孔子為代表的諸子百家所賜,平民也可以受到教育,這樣依就可以依靠才能當上官吏和軍官,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這就是「士」 的文化。人的地位不再看出身,而是看本身能力如何。所以中國人講自己是某某之子是沒用的,你爹牛逼不代表你也牛逼。打個比喻,你覺得王思聰和馬雲誰更牛逼?


前者是抬出名頭約束自己別幹什麼日狗坑爹的事,後者往往是搬出來防止別人干擾自己日狗坑爹。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