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生死的書籍和電影,有哪些值得推薦?
擺渡人
《超越死亡:恩寵與勇氣》
[ 割腕者的天堂 ]
此生未完成。當呼吸化為空氣。
「死可能是一道門,逝去並不是終結,而是超越,走下一程,正如門一樣。我作為看門人(火葬師),在這裡送走了很多人。說著,路上小心,總會再見的。」《入殮師》記得去年在家中老人去世第五天獨自看了這個電影,淚點太多,讓人難受。
生死離別這種哲學主題文章和電影太多了,湊個熱鬧,推薦最近看得一片電影《127小時》,講戶外運動愛好者,被卡在峽谷的夾縫中,面對死亡威脅,以強烈的生存意志斷臂求生而自救。
還有最近比較熱的《抗癌的我》日本片《逝紙》還有《死亡筆記》3部曲
如果心裡有生死這個命題,看什麼都是生死的解釋。
說部電影,棒子的我愛你有心的話 樓主就去看看吧/憨笑~看完別哭。。。。。。不過真心很感人。。。。
遺願清單、
《21克》+1
入殮師。對生死觀,人生觀的溫柔革命。
關於死亡的一些書籍整理
1.[美] 保羅·卡拉尼什 《當呼吸化為空氣》:
作者保羅曾獲得過美國斯坦福大學英語文學及人體生物學雙料學位,並於英國劍橋大學獲得科學史與哲學研究碩士學位,以優異成績獲得美國耶魯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即將獲得斯坦福醫學院外科教授職位並主持自己的研究室。2013年,即將抵達人生巔峰的保羅,忽然被診斷出患有第四期肺癌。自此,他開始以醫生和患者的雙重身份,記錄自己的餘生,反思醫療與人性。
如此的緊要關頭,問題不僅僅局限於生存還是死亡,還有到底怎樣的人生才值得一活。你願意用失去說話的能力,來交換自己多幾個月的生命,默默無聲地度過餘生嗎(也許你要替自己的母親做這個決定)?你願意冒著喪失視力的危險,來排除致命腦出血的哪怕一點點可能嗎?你願意右手喪失行動能力,來停止抽搐嗎?你到底要讓孩子的神經承受多少痛苦,才會更願意選擇死亡呢?因為腦部控制著我們對世界的感知和經歷,任何神經上的問題都迫使病人和家屬去思考:到底是什麼,才賦予生命以意義,才值得一活?
我生命的一個章節似乎已結束,也許整本生命之書已接近尾聲。我不再是牧師或牧人,可以協助生死的過渡;我發現自己就是那茫然困惑、不知所措、需要度化的綿羊。重大疾病不是要改變人生,而是要將你的人生打得粉碎。
《當呼吸化為空氣》
自己的死亡,是一片毫無特點可言的荒原,我迷失其中,科學研究、細胞分子與無窮無盡的生存數據曲線,都無法指引前進的方向。於是我又轉而求助於文學:索爾仁尼琴的《癌病房》,B.S.約翰遜的《不幸的人》,托爾斯泰的《伊凡·伊里奇之死》,內格爾的《心靈與宇宙》,還有伍爾夫、卡夫卡、蒙田、弗羅斯特、格雷維爾等人的作品以及癌症病人的回憶錄。無論是誰,只要寫的東西與死亡有關,我都如饑似渴地閱讀。我尋找那些能夠把死亡及其意義解釋清楚的字字句句。我要從中開闢一條路,好為自己下個定義;我要在其中探索方向,好繼續緩步向前。我「有幸」能親身體驗死亡,所以之前覺得不必再求助文學與學術著作,然而,現在我發現,要理解自己這種直接的體驗,還需要將其放回到語言文字之中。海明威也描述過類似的經歷:獲得豐富的體驗,然後退避三舍進行深思,接著將體驗付諸文字。我也需要藉助這些字字句句,才能前進。
你在死亡中探究生命的意義
你見證生前的呼吸化作死後的空氣 新人尚不可知,故舊早已失去 軀體有盡時,靈魂無絕期
2.于娟《此生未完成》:
2009年12月于娟確診患乳腺癌後,寫下一年多病中日記 。
夜裡,身邊的病人接二連三死去,加上突然響起來的慟哭讓我很茫然,我不知道我的病比他們重,還是比他們輕,或者說,我不知道我距離死亡有多遠。
還沒有給我安排放療的時候,病房有位江阿姨正在承受放療之苦。她放療的部位是胸前頸下,常規劑量、常規放療次數、常規反應。那個常規反應看得我毛骨悚然。一塊活生生的女人前胸,照片照得像放入烤箱的烤鴨,原本保養得非常白皙細膩的皮膚,表層被烤得焦黑焦黑,因為皮膚缺少了必要的水分,所以龜裂開來,龜裂的紋路絲絲縫縫裡露出成點成片帶血色的白肉。我不想戲言說是外焦里嫩。但是我看過一眼以後,從此不再吃烤過的肉類。 除了我自己,沒有人懂得一塊胸前的肉被烤成那個樣子的切實感受。江阿姨去問醫生怎麼處理,醫生告訴她去塗紫藥水。沒有想到這個紫藥水不塗則已,一塗還真驚人。外面的表皮看似是處理了,不再流下白色體液和膿水。但是烤焦的那層皮下面,爛得更可怕。好在這事發生在神通廣大的江阿姨身上,她不再迷信大上海名牌醫生的光環,轉投家鄉小鎮醫院,每天跑去小醫院的燙傷科,選擇一層層清理死皮,一層層擦乾膿水。時間能帶走一切痛苦,無論你當時認為這痛苦是受不了還是受得了。時隔不久,江阿姨花枝招展來複查,那片烤焦了的頸部圍了條花枝招展的絲巾,竟全然看不出曾經的折磨淬鍊。 其實殺頭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殺雞儆猴。放療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看著前面的病友被烤焦。我的悲哀在於,我總是那隻看過殺雞的倒霉猴,總是那個眼看著病友受苦受罪然後排隊到自己親歷酷刑的病友。
3.陸幼青《生命的留言》:
我倒是覺得正在做的是一件頗有意義的事,人皆有死,而人類狂妄得去製造小型飛船到火星誘發人家地震,卻連死亡的真正過程都沒弄明白,以我的閱讀,這類文字實在太少了。從過去的電影交完黨費再死,到現在金剛式的阿諾一槍過去,那邊便沒了動靜,電影在醜化死亡的尊嚴。沒有科學儀器,我能記錄的可能很有限,但至少,我在這麼做,記錄一些真實的事情。
現在,我十分明白,人生在世你享受的種種樂趣是帶不走的,就像你去溜冰一樣,買了票,借了鞋,你就可以盡情地玩了,但玩「完」的時候,在出口處,你得把借的鞋還掉,只帶著你的回憶走人。
美食的樂趣如此,其他的也是如此。
我在重病房呆過,那裡的病人個個氣急敗壞,家屬個個緊鎖眉頭,其實真的不必這樣,憂愁能治病嗎?如果能,我現在就開始愁腸寸斷。
我在生意場上呆過,那裡的人也不快樂,想贏怕輸;我也在機關里呆過,那裡的人很多已不會大聲地笑了;我在學校里呆過,發覺從校長到教師都有事情掛在心上,揮之不去,孩子們從一大堆功課中體會成人世界的不快,哪裡會有人教孩子們去追逐快樂的?為什麼?為什麼這樣?難道都要到我這樣的境地才知道鹹鴨蛋里也有快樂?我曾也是你們中的一員,我也曾有那麼些剪不斷,扔不了,做不完的事在手裡,在心裡,以致於我很少去想快樂在哪裡,現在,我不了。
4.[美] 米奇·阿爾博姆 《相約星期二》:
作者記錄了罹患肌萎性側索硬的老教授在生命最後時日的講課。 什麼是人生最困難的事?學生問。 ——與生活講和。
「你挺樂觀的。 為什麼不?正像我說的,沒人真的相信自己會死。」 「這是因為,」莫里說,「我們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夢裡。我們並沒有真正地在體驗世界,我們處於一種渾渾噩噩的狀態,做著自以為該做的事。」 「去面對死亡就能改變這種狀況?」 「哦,是的。拂去外表的塵埃,你便看到了生活的真諦。當你意識到自己快要死去時,你看問題的眼光也就大不一樣了。」 他嘆了口氣。「學會了死,就學會了活。」
問:如果你有完全正常的一天,你會怎麼度過?
答:我想想啊「早晨起床,進行晨練,吃一頓可口的,有甜麵包卷和茶的早餐。然後去游泳,請朋友們共進午餐,我一次只請一兩個,於是我們能夠談他們的家庭,談他們的問題,談彼此的友情。然後我會去公園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麗小鳥,盡情地享受久違的大自然。晚上,我們一齊去飯店享用上好的義大利麵食,也可能是鴨子——我喜愛吃鴨子——剩下的時刻就用來跳舞。我會跟所有的人跳,直到跳得精疲力竭。然後回家,美美地睡上一個好覺。」
5.[美]肯?威爾伯 《恩寵與勇氣:超越死亡》:
豆瓣簡介: 「美麗、活潑、聰慧的女子崔雅,三十六歲邂逅肯?威爾伯,彼此一見鍾情,於是喜結良緣。然而,就在婚禮前夕,崔雅卻發現患了乳癌,於是一份浪漫而美好的因緣,引發出了兩人共同挑戰病魔的故事。他們煎熬過五年時間,因腫瘤惡化,終而不治。在這五年的艱難歲月里,夫妻各有各的痛苦和恐懼,也各有各的付出;而相互的傷害、痛恨、怨懟,藉由靜修與修行在相互的超越中消融,並且升華到慈悲與智慧??在這個過程中,病者的身體雖受盡折磨,而心卻能自在、愉悅、充滿生命力,甚至有餘力慈悲地回饋,讀來令人動容。」
6.[奧] 維克多·弗蘭克 《追尋生命的意義》:
作者是20世紀著名的心理學家。納粹時期,作為猶太人,他的全家都被關進了奧斯威辛集中營,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於毒氣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倖存。弗蘭克爾不但超越了這煉獄般的痛苦,更將自己的經驗與學術結合,開創了意義療法,替人們找到絕處再生的意義。本書第一部分敘述了弗蘭克爾的集中營經歷,第二部分闡述了他的「意義療法」。
新到的俘虜,起初若看到別個工作隊受到「遊行」懲罰的情景,總會掉頭不看。他不忍心看到難友在泥地里忽上忽下地行進,還得隨時承受殘暴的棍擊。幾天或幾星期後,情形改觀了。早晨天色尚暗,他正和隊友站在大門口,準備出發前往工地。他聽到一聲慘叫,然後看到一個難友被打倒後站了起來,旋又再度挨揍而顛仆於地。究竟是為什麼呢?原來這人患了熱病,申請調入病房,不料時機不對,便被當局視為企圖逃避勞役而遭受處罰。 但是,已進入心理反應第二階段的俘虜,目睹慘狀,已不再把眼光掉開。他的感覺已經遲鈍,因此即使目睹也無動於衷。且再舉一例:他在病房內等著,因為受傷、水腫或發燒,很希望獲准在營內做兩天輕鬆的工作。就在這時,有人扶著一名十二歲男童進來。這男孩光著腳(營中沒有他能穿的鞋子)在雪地里勞動了幾個鐘頭,腳趾頭都凍壞了,值班醫生用鑷子把已經壞死且凍成黑色的趾頭一個個摘掉。這幕光景看在他眼裡,絲毫激不起噁心、恐怖或憐憫的情緒。他像個木頭人一樣站在那兒;因為,幾星期來的集中營生活,已使他看慣了痛苦死亡和垂死掙扎,再也引不起任何感覺了。
人類的生命無論處在任何情況下,仍都有其意義。這種無限的人生意義,涵蓋了痛苦和瀕死、困頓和死亡。我請求這些在昏暗營舍中傾聽著我的可憐人正視我們當前處境的嚴肅性,我要他們絕不能放棄希望,而堅信目前的掙扎縱然徒勞,亦無損其意義與尊嚴,因而值得大家保住勇氣、奮鬥到底。
由此可知,世界上有且只有兩種人:正人君子與卑鄙小人。兩種人處處都有,散見於社會的各階層。任一階層任一團體的人,都不會是清一色君子或清一色小人。所以,即使是挺進隊警衛,偶爾也會有一、兩個正人君子。 集中營的生活揭露了人心深處的隱秘。如果我們從這些隱秘中再度窺知人性其實不過是善惡的混和會驚奇不置嗎?善惡的分界線,竟划過了天下眾生,直抵人性的最深層;即連在集中營所揭露的深淵底層,亦如此清晰可辨,寧不令人慨嘆嗎?
悲觀主義者就好像一個人,既悲且懼地發現他每天撕去一頁的日曆愈來愈薄。積極解決人生問題的人,則像似一個人撕下日曆的一頁後,在悲後摘記一些日誌,然後按序歸檔。他能夠驕傲及喜悅地從那些摘記中回憶生活的豐盈,品嘗所有他已經充分活過的歲月。
如果勇敢地接受苦難的挑戰,生命至最後一刻都仍具有意義。換言之,生命的意義是絕對的,它甚至包括潛伏的痛苦的意義。
6.[美]凱瑟琳·道蒂《煙霧瀰漫你的眼:我在火葬場學到的生命》:
作者從事殯儀工作
我與死亡一直糾纏不清。小時候,當我得知人類終究難逃一死時,我由衷地感到恐懼,但又懷有病態的好奇,這兩種情緒輪番佔據我的心靈。後來我長大了些,總是躺在床上等媽媽開車回家,一躺就是好幾個小時,想像著她已然橫屍在高速路上,鮮血噴濺得到處都是,眼鏡碎片全都扎進了睫毛根部。我徹底「沉淪」了,痴迷於死亡、疾病和一切與黑暗相關的東西,但我偽裝得很好,大家都以為我是個乖乖女。一等到上大學,我就露出本來面目,毫不猶豫地念了中世紀歷史專業,四年的光陰都花在諸如《來自冥界的幻想和傳說——解讀帕果原住民的死亡觀》這類學術論文上。我對與死亡相關的一切欲罷不能——屍體、儀式、悼念。我在學術領域確實專心鑽研了好一陣,但這還不夠。我需要更實際的東西——真實的屍體,真正死亡。
一個女孩永遠都記得她刮過的第一張死人臉。比初吻和失真更尷尬的,也只有這個了。當你手裡攥著一把粉色的塑料刮鬍刀,站在一具老頭的屍體前,時間從未過得如此漫長。
不難理解,醫學院之所以讓學生在屍體上練手,是想降低學生能夠造成的痛苦。雖然只是個「迷你手術」,但我確定馬丁內茲現實正處於劇痛之中。我們活人總覺得死人和自己一樣,也是能感知到痛苦的,即使他那雙毫無生氣的雙眼已經告訴我,他和我早就陰陽兩隔了。
我們已知的世界,也就是我們眼前的這個世界,只有一個結局:死亡、崩壞、解體,以及失去摯愛時內心遭受的苦難。——約瑟夫·坎貝爾
7.[日]伊坂幸太郎《死神的浮力》:關於死亡的推理小說。我自己不太感冒,但口碑還不錯。
8.[美]悉達多·穆克吉《眾病之王:癌症傳》:
在4000年來的抗癌戰鬥中,一代又一代的男男女女貢獻了勇氣、想像力、發明創造和樂觀精神——法伯和拉斯克,僅僅是他們中的代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一部軍事史——但敵人無影無蹤,無時無刻、無處不在。這裡同樣有勝利與失敗、有連綿的戰役、有英雄人物也有傲慢之徒、有劫後餘生也有舊病複發;並且不可避免地,有人受傷,有人被詛咒、有人被遺忘、有人死亡。最終,癌症真實地浮現出來,正像一位19世紀的外科醫生曾在一本書的扉頁上寫下的——眾病之王,恐怖之君。
兒童中,最常見的白血病是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它幾乎總是迅速而致命。1860年,魏爾嘯的學生邁克爾·安東·比爾默描述了已知的第一例這種形式的兒童白血病。五歲的瑪麗亞·斯派爾精力充沛、活潑俏皮,是維爾茨堡一位木匠的女兒。因為在學校里昏睡,並且皮膚上出現血色的淤傷,她被帶到診所就診。第二天早上,她的頸部僵硬,開始發燒,於是家人促請比爾默來家中訪診。那天晚上,比爾默抽取了瑪麗亞的靜脈血液,借著燭光在顯微鏡下觀察血液塗片,發現其中又數以百萬計的白血病細胞。瑪麗亞斷斷續續地睡到深夜。第二天黃昏,當比爾默興奮地向同事們展示「一個精緻的白血病病例標本」的時候,瑪麗亞摳圖鮮血,陷入昏迷。待比爾默再去她家訪診時,孩子已經死亡幾個小時了。從首發癥狀到診斷到最後死亡,病情的發展迅猛、無情,持續了還不到三天。
於是可以認為癌症在試圖效仿一個再生器官;或者更令人不安的是在效仿一個再生的有機體。其對永生不朽的追求正反映了我們自己的追求,埋藏在我們的胚胎和器官重生中的一種追求。有一天,如果癌症成功了,它將產生一個比其宿主更加完美的生命,具有不死的特性和增殖的動力。
很可能,癌症對我們也是正常態,我們註定最終走向致命的結局。的確,隨著在一些國家受癌症影響的人口比例無情地從1/4增長到1/3、再增長到1/2時,癌症無疑將成為無法避免的新正常態。於是問題就不再是我們在生命中是否會遇到這種永恆的疾病,而是我們何時會遇到它。
9.[南斯拉夫]丹尼洛·契斯《死亡百科全書》
我需要一些證明,在我絕望的時候,證明父親的生命並非徒勞與虛空,證明終究還有人在記錄每一個生命、每一場痛苦、每一種生活,並賦予他們價值。
我沒有勇氣形容在手術前一兩天,他在醫院樓梯上對我說再見時的模樣;它包含了生命的一切,和知道死之將至而產生的一切恐懼。一個活著的人對死亡的所有認知。
10.白先勇《樹猶如此》
我跟王國祥都太過樂觀了,以為「再生性不良貧血」早已成為過去的夢魘,國祥是屬於那百分之五的幸運少數。萬沒想到,這種頑強的疾病,竟會潛伏二十多年,如同酣睡已久的妖魔,突然蘇醒,張牙舞爪反撲過來。而國祥畢竟已年過五十,身體抵抗力比起少年時,自然相差許多,這次形勢更加險峻。自此,我與王國祥便展開了長達三年,共同抵禦病魔的艱辛日子,那是一場生與死的搏鬥。
洛杉磯大得可怕,隨便到哪裡,高速公路上開一個鐘頭車是很平常的事,尤其在早上上班時間,十號公路塞車是有名的。住在洛杉磯的人,生命大部分都耗在那八爪魚似的公路網上。由於早起,我陪著王國祥輸血時,耐不住要打個盹,但無論睡去多久,一張開眼,看見的總是架子上懸掛著的那一袋血漿,殷紅的液體,一滴一滴,順著塑膠管往下流,注入王國祥臂彎的靜脈里去。那點點血漿,像時間漏斗的水滴,無窮無盡,永遠滴不完似的。但是王國祥躺在床上,卻能安安靜靜地接受那八個小時生命漿液的挹注。他兩隻手臂彎上的靜脈都因針頭插入過分頻繁而經常淤青紅腫,但他從來也沒有半句怨言。王國祥承受痛苦的耐力驚人,當他喊痛的時候,那必然已經不是一般人所能負荷的痛苦了。我很少看到像王國祥那般能隱忍的病人,他這種斯多葛(Stoic)式的精神是由於他超強的自尊心,不願別人看到他病中的狼狽。而且他跟我都了解到這是一場艱巨無比的奮鬥,需要我們兩個人所有的信心、理性,以及意志力來支撐。
星期天傍晚,我要回返聖芭芭拉,國祥送我到門口上車,我在車中反光鏡里,瞥見他孤立在大門前的身影,他的頭髮本來 就有少年白,兩年多來,百病纏身,竟變得滿頭蕭蕭,在暮色中,分外怵目。開上高速公路後,突然一陣無法抵擋的傷痛襲擊過來,我將車子拉到公路一旁,伏在方向盤上,不禁失聲大慟。我哀痛王國祥如此勇敢堅忍,如此努力抵抗病魔咄咄相逼,最後仍被折磨得形銷骨立。而我自己亦盡了所有力量,去回護他的病體,卻眼看著他的生命一點一滴耗盡,終至一籌莫展。我一向相信人定勝天,常常逆數而行,然而人力畢竟不敵天命,人生大限,無人能破。
顯示器上,國祥的心臟愈跳愈弱,五點鐘,值班醫生進來準備,我一直看著顯示器上國祥心臟的波動,五點二十分,他的心臟終於停止。我執著國祥的手,送他走完人生最後一程。霎時間,天人兩分,死生契闊,在人間,我向王國祥告了永別。
持續更新中
《死亡如此多情》
看看「乘客」吧,治癒系
今天突然想到這個話題,所以想把這個紀錄片分享一下
當你看完這個記錄片,會感動的,也會體味一番
總共有10集如下
希望大家珍愛自己,也好好的活著,就算不為自己,也要為了愛你的父親母親還有那麼多愛你的人啊。
也不要不要對自己生命無所謂,每個人身上都背負著一個家庭,無論你是兒子,父親,還是天下每一個普通人
地址送上,送個贊再走ma^.^
人間世-紀錄片-高清正版在線觀看-愛奇藝
最好的告別 阿圖·葛文德一位醫生寫的關於美國臨終關懷機制問題如何體面的死去
天道
大衛戈爾的一生
推薦類似《me before you》的另一部電影,中文譯名《幸運里的錯》,原名《the fault in our stars》。男女主都是十六七歲的癌症患者。電影里有親情、愛情、友情,還有些對待生命的態度。
《天藍色的彼岸》寫的是小男孩不幸離世,靈魂回到人間與家人告別。
印度——《雨中的請求》。關於安樂死。
「Life After Life生命不息」英Kate Atkinson著,何靜芝譯。故事和譯文都很美,文筆獨特。很多書牽扯生死,但生命不息中「死亡」可以作為線索貫穿。
《天使之城》,老片而且沒什麼名氣,但是很好看很好看。非典型凱奇電影,最美的梅格瑞恩。一整部都在講touch,feeling,death。如果你能想像自己五感俱無是什麼樣子,那麼生命中的一切感受,包括痛苦,都是美好的。
史鐵生《我與地壇》
推薦閱讀:
※有什麼好看的推理電影值得推薦的?
※歐美黑客題材的電影有哪些推薦?
※有哪些公路片值得推薦?
※請問有哪些值得一看的有關同志並且主角是胖子或者有關胖熊的電影?
※有哪些好看的同性戀題材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