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人華僑是不是比國內同胞多了一份獨特的氣質和自信?


你有沒有遇到過在北美呆過的華人,第一次見面第一句話開始給你的感覺就像一陣龍捲風,呼地一聲刮過來,各種東西噼里啪啦地往你身上落,氣場強大地讓你無處可逃?很快他開始介紹自己,你心裡滿眼彈幕:你這人怎麼這麼愛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呢

很不幸,我就是這種人里的一員。其實我們都是善良的好孩子,一切錯在文化差異上。今天我在知乎上犯了個錯誤,剛好就跟這個有關,於是來好好回答一下,同時為自己洗地。

其實海外華人並不是多了一份自信或獨特的氣質,只是表達方式和自我認知的心態不一樣而已。這種表達方式,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的時候被理解為自信,但更多的時候是自負,甚至傲慢,不可一世,沒有自知之明。所以,海外華人華僑回國後常常遇到的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因為自我表達習慣和認知心態的區別導致的誤解。

第一,我們要搞懂中國人自信和外國人自信的區別。

中國文化的自信:你憑什麼那麼自信?答案是最高票,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自信是一種內斂低沉

VS

北美文化的自信: How do I strike the balance between confidence and arrogance? ,作者Anonymous

「一個自信的人可以很自然地與一個很有權利的商業執行官談話,因為他不懷疑他的點子的價值。

一個自信的人可以很自然地承認自己某方面的無知,因為他不懷疑他的智商的力量。

一個自信的人可以很自然地與一個美女談情,因為他不懷疑他的陪伴與對話的價值。

一個自信的人可以很自然地想裝瘋賣傻就裝瘋賣傻,因為他不懷疑他的個人價值。」

  • A confident man is comfortable talking to a powerful business executive because he doesn"t doubt the value of his ideas.
  • A confident man is comfortable admitting ignorance because he doesn"t doubt the strength of his intellect.
  • A confident man is comfortable flirting with a gorgeous woman because he doesn"t doubt the value of his conversation and company.
  • A confident man is comfortable acting like a fool when he feels like it, because he doesn"t doubt his personal worth.

很明顯,北美版的「自信」明顯比中國版的要有侵略性地多,直觀感覺就是自信=主權。

甚至是TED演講系列裡面最受歡迎的視頻之一,有關「肢體語言使你更自信」的視頻TED Talk 》Amy Cuddy : 肢體語言塑造你自己 ,主要內容也是講解如何伸展你的胳膊和腿,做出更有侵略性和主導型的姿勢,好來讓你的對手感受到你的自信和強大。

總而言之,在北美,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是:自信,你就秀出來!

第二,我們要搞清楚中外各在什麼情況下會自信,以及他們自信的來源是什麼。

中國文化:自信來源於什麼?

1,對所要做的事情的詳盡了解和準備;

2,不斷成功的經驗形成的心理優勢。

還有上面提到的問題「你憑什麼自信」的統一答案,

【自信是】讓人可以腳踏實地,堅實前行的品質。往往自信是建立在真正有本事,真正有才華的基礎上,自己主觀意志相信自己的這些才華能夠完成和克服遇到的困難。一個最顯著的特徵是自信是往往表現在問題的解決中的,它與實踐息息相關。

VS

北美文化:How do you develop confidence when you have nothing to be confident about? 當你沒有任何可以自豪的事情的時候,你怎麼培養自信?

以下是最高票答案(2.5k) 的節選,作者Elle Vrana

「自信並不是由你的成就,外貌或能力帶來的。那不是真正的自信。

我們應該把這兩種自信區分開來:

1)合格者的自信:我對我的外貌很自信,我對我的智商很自信,等等

2)整體上對自己的自信:我對自己感到自信。

前者是與個別成就聯繫在一起的,先天得來的外貌或是後天努力得到的工作成果。你可以通過成長來獲得這樣的自信,沒問題。但如果你僅僅以這樣的方式獲取自信,你必須要一直維持這些能力。這樣的話,你的自信屬於這些事情,而非你本身。」

Confidence does not lie in achievements, looks or skills. Not real confidence.

There is a difference between;

1) confidence with a qualifier, e.g., I』m confident in my looks, I』m confident in my intelligence…etc; and

2) overall confidence in one』s self, i.e. I』m confident in me.

The former is specific to achievements, looks or skills that come naturally or through work. You can grow to feel confident in them, sure. But if that is all you do, you might only be confident as long as those things hold up. In this case your confidence is tied to that thing only, not to you. That』s not sustainable.

簡單來說,在北美人的眼裡,自信是一種相信「我可以」的狀態。是對我自己的認可。是不需要任何東西來支撐的。是一種很純粹的狀態。即使我是一個清潔工,我也很自信自己是最好的清潔工。即使我受生活所迫在餐廳里端盤子,我給一頓飯吃掉我一周工資的人端菜也不會覺得自卑,因為我知道我在幹什麼,我相信有一天我也會過上我想過的生活。

相反,中國文化里的自信經常是需要建立在自己擁有的一項可以量化的東西上。你是服務員,你是掃地的,你就很難被算作「有足夠的資本可供自信」。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這樣認為。你憑什麼那麼自信? 里@屈想想的答案就強調去物質化,只可惜他的答案只有45票。

請注意,我並不是說哪一種自信更「好」。這只是一枚硬幣的正反面。這只是文化差異。

第三、我們要搞清楚他們有關自信的觀念的來源。

在北美,從小學開始我們就被培養做演講,初中後競選學生會,參加模聯,組織社團,辯論賽,這些活動無一不用強大的氣場和帶有侵略性的表達方式。所以,如果是真正在北美呆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華人,的確是會沾染上這裡的這種張揚的氣質的。

反觀中國,大部分學生在考試,在做題。這種環境下,悶聲做大題才是王道。成績好的學生不需要炫耀,他們只需要低調做人,高調占榜,就可以了。

我覺得北美的體制下可以給人的唯一與國內不太相同的氣質就是面對權威時的態度。在北美,校長,區長,市長都是輕易可以見到的,我十歲那年的聖誕節,蒙特利爾市長穿成聖誕老人讓孩子去市政廳照相(其實就是拉選票),所以我也算是坐過市長大腿的人~(囧)。校長辦公室那種地方是想去就去,拉拉家常嘮嘮嗑都成。加上這裡的大部分情況下,階層之間的生活方式沒有國內那樣巨大,所以北美人面對各個階層的人都比較不卑不亢。

相反,在我在國內上學的兩年,有一次曾經接待過國際奧委會主席來學校考察(南京不是搞青奧嘛)。所謂「接待」,其實就是學校挑了幾十個漂亮妹子,每個年級的每個班挑兩三個最漂亮的,穿上禮服,訓練了兩天的站姿。主席來的那一天在樓道里樓梯上每隔幾米站一個,像兵馬俑一樣的站著,主席經過你的時候用力鼓掌,用力笑。那幾天真是讓我覺得逗趣透了,腦子銹了才會答應這種事,但誰叫老師光挑美女呢╮(╯▽╰)╭ 全校的美女都在那裡了,連章澤天作為美女代表也全程陪同兼翻譯的,所以我為了自己那時初中二年級的虛榮心,只好帶著歡迎斯大林的笑容去歡迎那個即將退位的國奧主席啦。

你說在這種從小就訓練學生把權威高高供起來的環境下,會培養出什麼氣質呢?

------下面是私貨------

根據我的個人經歷,我覺得以上都是比較靠譜的。我曾不止一次地被中國人說成太張揚,說「我靠還有這麼自己誇自己的啊」,中國人誇我漂亮的時候我會說謝謝他們就會覺得很不舒服,導致我現在只能回答「幻覺,幻覺。」……比如我在答這個答案的四個小時前手賤,跑到一個叫做「長得好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釣魚貼上答題,結果一些人(就不點名了咳)覺得答豬沒美到他的shen"mei觀,評論說「不知道哪裡來的自信」。

我自信就源於內心的呀。對自己感到舒服,喜歡自己,即使知道自己有缺點也不害怕因為一直在努力地改,不會被網路上任的言語傷害,因為知道現實中的自己的力量。作為愛美的女生,從沒想過要整容,也從未嫉妒過長得比我好看的女孩。自己的照片,只要是笑著的,就覺得好看。

這就是區別了。我覺得自己美,我就敢曬照,這是我的自信。而噴子們認為,你只要不是全世界最漂亮的女人們之一,你就沒有權利自信。差異在於,我覺得美是一種主觀感受,是不需要跟別人比的。而他們眼裡的美,就是1到10分制。

真不知道他們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微博:SherryLiMusic http://weibo.com/u/2649359361


你要是能詳細描述出來這份「獨特的氣質和自信」是什麼,我就能告訴你為什麼。


雖然知道這個回答有一部分在知乎有politically incorrect的嫌疑,但其中關鍵部分是我同學之言,所以我還是不匿名。

首先什麼是海外華人?

我個人作為生命中超過1/4的時間不在國內的中國人,我的自我認知還完全是中國人。

出生在國外的華裔,或很小的時候就定居國外的人,自我認知就是華裔+X國人(X國為出生地/定居地),根本不會有「海外華人」這個自我認知。

而成人後移民的人,常常在文化認知上還是把自己當做中國人,而在國家認知和效忠上則把自己當做當地國家的人。

而海外華人則是是國內大家對以上幾種自我認知完全不同的人的籠統稱呼,題主的這種提法說白了就是在放地圖炮,標準的stereotype,而因為個體的不同,所有的over-generalized stereotype從邏輯上都是錯誤的,簡單的說就是總有大量的反例。

而且海外其實是個非常「天朝上國自居」的稱為,歐洲,美洲,亞洲,大洋洲這麼多國家都有數量可觀的華人,大家生活環境,家庭背景差異很大,所謂氣質和自信怎麼能歸為一類?新加坡的華裔,印尼的華裔,美國的華裔,澳洲的華裔,俄羅斯的華裔,是一回事么?有些把持著國家的命脈,有些被禁止使用中文名字,有些享受著豪車別墅,有些在餐廳刷盤子,有些成為法官律師,有些半夜被警察敲門——世界各國的華裔很多,就像談國內的人的氣質和自信的時候不能一概而論,其他國內的人華人也一樣。

下面是可能politically incorrect的部分,只是個人經歷,不是什麼考據:

個人猜測題主在說這個問題的時候其實腦子裡想的是美國華裔,也就是被中國人成為ABC的那些人。由於本人學校的關係,我可以說我所接觸的美國華裔都是來自在美華裔中精英層的大學生,一開始我也就把他們當美國人來看待,交往,扯淡,做lab,去party,和其他美國人一樣沒啥障礙和隔閡(除了在他們搞活動準備點左宗棠雞的時候我會先閃去食堂吃點別的東西),直到有一個和我關係很好的美國猶太人這麼和我說:(當時我們在學校的高爾夫球場上stargazing)

「You know why I can tell that you must be different from those guys (referring to the American Chinese) since the first week of school? True that I can"t tell where you are from from your accent or your Continental way of holding knife and fork, but you carry a great pride when doing everything. That"s something they don"t have and something you can"t hide. Yeah it is right on your face, right there.」

上面那段只轉述,個人不評論,供大家看看。


我堅信你只是見到了極少數的一部分而已。


你是說福清幫嗎?


我覺得我還不能算是海外華人,我只是從15歲到20歲這不到5年的時間裡住在澳洲,但是我覺得我可以理解題主的意思。我明確地告訴大家,如果你在國外上學的時候努力生活,沒有頹廢,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你身上的氣質或者氣勢,說話的姿態或者整個肢體語言一定會和在國內額時候大不相同。

原因很多人已經說了。你在國外不會再依靠家人,全都靠自己一個人,但是這一條就可以給你足夠的自信。發達國家大學裡的留學生都是各國的精英,如果積極和他們社交,你會耳濡目染,你會知道有很多品質是Universial 的,是無論哪國人都會欣賞的:親切的微笑,大方的態度,柔雅文明的辦事方法。當我學到這些,大概過了3年吧,再回到北京時,北京在我眼裡完全是另外一座城市,以前我也去過北京很多地方,但幾乎都是跟在一大幫人的後面,或者是小心翼翼地跟在父母身後。但是我出國後再回來就完全不一樣了,我學會了如何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可以大方自如地面對各種突發情況,而且我也能明顯到別人更欣賞我了,對我看的更重了,我說的話在朋友圈裡的分量也越來越重,試衣服的時候女店員竟然主動給我留下電話,這在以前根本是天方夜譚。

而且不可避免地你也會下意識看不起國內的一些現象,插隊,擠地鐵這些老生常談的先不說,我就記得去年春節我回國,家附近新開了一家 shopping mall ,鄰居們就開始傳開了,老人們說 特別人性化啊,好多休息區,可以下棋,年輕人說,有現磨咖啡啊,用的是xxx咖啡豆,比星巴克還好喝!於是開業前兩周我們小區附近水泄不通,可其實真的只是一個在澳洲或者美國隨處可見,毫無亮點的普通shopping mall而已。我只能苦笑。

你看,多麼的完美,無懈可擊地高大上啊。

可是,這是有代價的。令人心酸,但又無可奈何的代價。

北京在我的意識里已經變了,我出國之前,北京的印象是我初中附近的鼓樓,後海,鼓樓東大街一溜的奶茶店,乳酪店,琴行,xx烤串,還有幾個大學裡簡陋的籃球場,小氣而又樸實的印象。但是現在,北京在我眼裡和墨爾本幾乎沒有區別,就是一個國際大都市, 王府井,西單,和澳洲的百貨公司一模一樣,朝陽公園的主題活動和澳洲的各種主題公園都差不多,後海和三里屯夜店打的碟,我會意識到,這不是哪次在墨爾本聽過的那個Mix嗎?

和北京的人也一樣,你拿著Calvin Klein 的袋子從小區廣場走過的時候,那些大爺大媽還記得你,還會親切的招呼你:「還尿床不」,你也會親切回應,但是你已經完全不知道他們現在跳的是哪只曲子,或者廣場上的那些孩子現在流行哪些玩具。

你在買東西的時候,面對地道的北京大媽,已經忘了這時候應該怎麼回應,只能下意識地露出明朗且空洞的微笑,客氣至極。我與以前買東西從來不一本正經地說「你好」,但現在每次都說,真他媽操蛋。

和同學也是,他們還把你當親兄弟,你也是,但是你不太習慣他們說的「東決」,「嘮嗑」,」吊打「,你只知道」welcome to NBA Eastern Conference Final and the Heat is up by two"——地道的ESPN嘛。去工體看球之前也一樣,你得先問「咱現在除了喊傻逼之外還喊啥,還說國安永遠爭第一不?」

你變得比以前更強大,強大無比,但是那種你熟悉的空氣已經蕩然無存,又有什麼用呢?

我覺得這些稱之為「陌生」並不太合適,因為你依然愛著你以前熱愛著的東西和人,只不過你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紗。就像你遠遊之前對戀人保證「一切都不會變,等著我回來」,過了許久,你回來了,你驚喜的發現你的戀人一點都沒變,你們倆依然可以溫柔安靜的共同生活,性愛也像以前一樣火熱,但就是少了點什麼,你再也聽不到她心底的聲音里,——因為你變了。

我曾經信誓旦旦地和父母說,我將來才不要留在澳洲這破地方,一定要回北京! 前幾個月,我爸媽在國內給我發了一條他們拍的微信小視頻,是在三里屯的《小蘋果》快閃,在三里屯village前面,視頻里人聲鼎沸,幾乎掩蓋了音樂的聲音,我聽到一個女聲,明顯是個北京姑娘,說今晚上出去吃吧,別做了,另外一個女聲說,哎那件他家沒有了,去優衣庫看看。另外一個男聲說,卧槽這是啥(快閃)。聽了所有這些之後,聽過這些,我有一種感覺,感覺我回不去了,這些對於在國內的你,就是最普通的日常景象與對話,但是都與我來說,這可能就是人家問你,「北京」在你心裡是什麼「的時候,我的回答。

去年我回國的時候,拉著幾個朋友去鼓樓逛,在鼓樓東大街的一個動漫玩具店裡看到看店的是一個很年輕的漂亮女孩子,估計是大學生,她在打電話和別人聊天,一聽口音就是地道的北京女孩,關鍵是特別漂亮。我那時候就帶著你們所說的「優越感」,特別想吸引女孩的注意力。於是就故意提高聲音開始和我朋友里一個德國白人說英語(那個德國人我在小區里認識的),然後這時候又有幾個男生進來了,吵吵鬧鬧,穿的很嘻哈,一看就是典型的北京人。我沒理會他們,直接拿起一個手辦和女孩搭話:「美女,這個怎麼賣啊,但是聲音里呆著一股"優越感",而且基本沒有北京口音,出乎我意料,女孩對我很冷淡,只說了一個數字「50」之後她好像故意的,直接站起來,忽略在櫃檯前面的我,主動招呼起來那幾個男生,「這個是魔法少女小圓的」。。。。。我瞬間就木了,女孩和他們好像又說到了你們在哪上學之類的。。。。。。。。。。。這個故事對於你們來說看起來一定很爽,讓這sb秀優越感,可是那一刻我自己想的卻是我真羨慕那幾個北京男孩,我真希望像他們一樣。


去年回國的時候,我媽帶著我見一個朋友。對方把我誇上了天,我微笑著說了聲:「謝謝」。我媽對我怒目而視,說你應該回答「哪裡哪裡」!

果然是美國人太驕傲了哈哈


一代敵視中國的一切,二代已經全變nerd了,二代北美華人,包括台灣人,無疑例外都變的畏首畏尾,謹言慎行,好像小時候被爆過菊一樣。。。


回答一個非主流的,就說我自己吧。在日本呆了4年,回國後親朋好友說我有一種日本人的氣質。

我問:日本人怎麼樣的氣質?

答曰:唯唯諾諾,小心死板,很欠揍!


你去一下矽谷,再回三番的唐人街看看,去一下華爾街,再走幾站去中國城轉轉,就會發現,海外華人的個體差異遠遠大於作為一個整體和國內同胞的不同。答主外籍,除了敢隨便在知乎發東西不怕查水表外,吃喝拉撒喜怒哀樂七情六慾和大家一模一樣毫無二致。


如果是指海外中國人的話…那數量巨大的餐廳老闆大廚外賣小子肯定很喜歡你這個問題…


精神自由是建立在經濟自由的基礎上


我記得有一句名言——所有跳過「是不是」就直接問「為什麼「的問題都是耍流氓。


前幾天在海德堡喝咖啡,一個德國人過來挑釁,自稱是富二代,說中國髒亂差什麼的。我和同學都是馬上研究生要畢業了,我半側著身說歐洲以前更爛,倫敦一次大霧死幾千等,中國30年完成歐洲100年的發展問題當然一大堆,解決就是了,最後那個傻X不敢接話了,他的同夥也在笑他。走出咖啡館我和同學談談一句,什麼玩意,你這樣的貨色爺在德國收拾了一打了。

開始以為中國落後,出來發現,自信一點,多看看國外,人渣滿大街啊。中國人算是優秀的了。底氣就是這麼來的,不過國內很多問題真的要解決。


誰告訴你的?


手機作答,排班凌亂,請見諒。

首先題主的問題,太寬泛了,海外華人這個名詞的含義太大了,其實跟國內一樣,哪都分三六九等,國外環境再好,再公平,也不可能保證每個人都滿意自己的生活,還有自信,而且每個人心裡對國外的環境,滿意程度也不一樣。

但是大範圍來說,就我個人觀察身邊的華人,美國的華人對美國的滿意程度,大多是跟國內的階層成反比的,就是在國內階層越低微,混的越差的,到美國之後,對美國的滿意程度越高,對自己的生活滿意,自然就自信了,相反,在國內的階層越高(富豪,官員以及帶來的成年子女以及二奶),到美國後,對美國的生活各方面反而不太滿意了,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個人總結就是國內的草根階層,無論在生活品質,受尊敬程度來說,相比較發達國家差距太大,而國內的官員,富豪的生活品質和受尊敬程度跟發達國家差距就不大了,甚至要超過發達國家(發達國家有特供么?發達國家能因為你有錢,有權力而一手遮天么?在發達國家你有優越感么?)


我來講個真實的故事吧,或許能從一些角度給予思考……

我在愛丁堡邂逅的華人畫師

去年十月的一個下午,我與朋友Min在愛丁堡街頭散步。秋天的風滲著微微涼意,陽光從銀杏樹頂照下來,被參差的葉子篩成一張巨大的金色的網。彈吉他的歌者散漫地撥著和弦,哼一支暖暖的又莫名憂傷的小調。

那個時候,我和Min都在英國做交換生。Min是個資深留學黨,勤奮上進有想法,在以嚴格著稱的美國私校里名列前茅。她在學期里拚命讀書,假期里拚命實習,所以很少回國。

那天我們穿過一座座教堂,沿著街巷一直走,看到街兩邊有許許多多賣畫的攤子。那些畫師不僅售賣自己的畫作,也會當街作畫,為客人速寫肖像來賺取費用。Min興味大增,她已經很久沒有見爸媽,想要趁著天色未晚得一幅自己的畫像,拍下來發過去,況且又是蘇格蘭畫師的手筆,別具紀念意義。於是,我和Min就沿路細察比對各家的畫作,要挑出最優質的水準來。

出乎意料的,我們竟在一條街的盡頭遇見一位華人畫師,在一色白人畫師中顯得有些突兀。這是個看起來五六十歲的男人,戴著考究的皮帽,卻大約是擔心顏料會污了衣裳的緣故,外披了一件不怎麼搭調的深藍色衝鋒衣。醬油色的臉孔,聽覺似乎不大好,一句話要重複好幾遍才能夠聽到,不知是不是僑居海外太久的緣故,說漢語也不十分利索。

他吞吞吐吐地問Min是哪裡人,Min回答說,合肥。他吃力地想了想,問,河北?Min搖頭說,不是,是合肥,安徽合肥。他停頓片刻,喃喃念叨,安徽……安徽……又問我。我說南京。他篤定地點了點頭道,哦,山西。

即便英國華人不少,但在他鄉偶見,還是頗為親切的,Min決定就此駐足,讓這位華人畫師替她畫像。

他讓Min坐好,鋪開畫紙,從口袋裡慢吞吞地摸出一支碳筆來。從交談中得知,他年輕時曾是中國美院學西洋油畫的學生,畢業後留洋波蘭。之後走遍歐洲大大小小的國家,最終來到英國,定居下來。得知我們在倫敦念書,他皺了皺眉說,太吵鬧,不適合創作。蘇格蘭北邊又太冷清,愛丁堡適中,正好。他前些年在愛丁堡開過自己的畫廊,他指著街的另一頭,眯著眼仔細辨別著方向,他說,原先就在那兒。生意一般,而他又不捨得將作畫的時間貢獻出來用以經營打理,只消很短的功夫便慘淡收尾了。

他默默畫了好一陣兒,忽然問我們是否回國去。未待我們回答,便低聲自語道,當然是不回了,怎麼會想要回去……Min忙說,這也不一定吶。他聞聲,隨即露出驚詫的神色來,而後沉吟了一番,表情又復訥然,不再說話。

我站在他身後,看他一筆一筆勾勒出Min的臉。眉眼之間打了厚重的陰影,顴骨加高,稜角雕刻得愈加分明,我打趣說,這簡直是英國版的混血Min。中國來的畫者大約畫了太多異鄉人的面孔,多年之後描繪起一張中國式面孔時,反倒無所適從起來。

太陽在不知不覺中落下去,天色將晚,起風了。銀杏葉嘩嘩落下,落在中國畫者的肩上,然而他並未發覺。他的手指纏著膠布,溝壑之間粘著漆黑干膩的炭塵,他又換一支炭條,「嚓嚓」抹在紙上,像在奮力駕馭一隻彈跳著的黑蟲。

最後一抹金色的餘輝從Min的眉毛上消失,夜晚降臨,Min的畫像終於完工了。他鄭重地將它捲起來,又用紙包好,交到Min的手上。而後,這位中國畫師表示他要收攤了,詢問我們需不需要再買別的畫。Min又看中了他的一幅畫,黑暗的天井裡,只有從上方照下來的一束微弱的亮光,成群的鴿子在塵埃里盤旋著飛騰。他把這幅畫捧起來,認真地看了又看,他自得地表示,這是他最珍視的一幅畫,Min很有眼光。Min尷尬地笑了一下,中國畫師卻自顧自地說下去,他說,這幅畫叫《希望》,寓意著黑暗中的重生。黑暗的地方,潔白的鴿子卻撲稜稜地騰起來,多美好。我真誠地說,你畫得很好,寓意也很美妙。他未置可否,只是認真地痴痴地盯著那幅畫。

Min說,你畫了這麼多好看的畫,可以辦一個畫展,讓更多人知道你,而且還可以回國辦畫展,中國的市場很龐大……他突然愣住了,似被Min的話擊中了一般。Min又對他說,中國如今喜歡收藏書畫的人很多,你為什麼不考慮回國發展呢?他回過神來,開始整理桌子上的畫。他說,我也同中國那邊交流過。美院的那些同學,當年畫得很一般的,如今居然個個都是這個學校、那個學校的院長、教授了,我也沒見得他們畫得有多好,我要是回國去,肯定也會……他說得很興奮,但言語里又分明夾著沮喪和不屑,說到此處兀自打斷,不再說下去。這時,一對路過此處的英國老夫妻在畫攤上挑揀了一番,以7磅的價格買下了他的一幅愛丁堡街景。

Min也付了畫錢,我們預備離開了。中國畫師將他的那些畫一張一張疊好,整整齊齊碼裝在一個灰色的布包里。他抬起頭望著我們,欲言又止的神情。我們同他告別,並謝過他的畫。他再一次囑咐Min,要好好保存他的畫,尤其是那張他花費數日,精心繪出的《希望》。

我們剛朝前走了兩步,忽然又被他叫住。他說,你一定要好好保存我的畫!Min點頭說,我知道的,你放心。他卻是看起來並沒有完全放心的樣子,激動地說,如果……如果我去中國辦畫展了,你們千萬不要告訴他們,我在愛丁堡街頭替人畫過像……我這也是,也是沒有辦法……

愛丁堡的鐘聲在秋日的薄暮里回蕩,我同Min並肩走著,想說什麼卻無從開口,於是一路無話。腳下的石磚鋪向遠方,似延伸至光陰盡頭的未來,你看不清它的終點,卻在時時刻刻,真真切切地踩著它走下去。

故鄉的風景既令人厭倦又讓人眷戀,異鄉的風景總是陌生得動人心弦。行至街口,Min忽然說,年輕真好呀。夜幕下我看不清她的臉,卻見她的下巴上,掛著一顆晶瑩剔透的新鮮的淚。

作者:楊小茸

常駐南大文學院|90後編劇科班

邊走邊寫故事

微信公眾號:yangxiaorong1229

http://weixin.qq.com/r/DkSchArE81eMrU7n9xEc (二維碼自動識別)


不是。

我相信任何一位在國外呆上3年以上的人都會體會到:

國內的奸懶窮慫惡在國外華人中一樣體現的淋漓盡致

反之,國內還是照樣有很多靠譜正直努力有氣質自信的國人。

這和在國內還是國外一點屁的關係都沒有。

-----------------------------------------------------------------------------

補充,

引用一位答主@楊菡 的回答,我有一樣的心情

這.....我怎麼覺得這麼逗比的問題 大家都答得如此一本正經呢....引經據典什麼的難道是我三觀不正??!!!

我看到這個問題 第一反應就是「國內還華人?」逗我玩兒呢 拉下來看到不少ABC?的作答我更是對自己的智商產生了懷疑 什麼叫獨特的氣質和自信?我接觸到的ABC(包括我自己)都是正常人啊親.......... 不過就是留個學 除非一直在國外長大 其他沒什麼區別好嗎


一個是外國人,一個中國人。

是不是華人並不重要。


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沒有辦法一概而論。

據我觀察,以美國的情況為例,北上廣深的出國學生內心比較強大,即使碰到ABC在很多情況下氣場依舊可以碾壓對方。

非北上廣深的學生呢,總體上來說會比較嬌羞一點,碰到外國本地人跟你交流時很容易冷場,氣氛就會變得很尷尬。(大多數情況,非落實到個體)

ABC在美國屬於少數族裔,他們雖然自信,但是始終是屬於少數派,(內心依舊會有點自卑?)

而大陸社會階層較高者相對來說見多識廣,尤其是有自己愛好和特長的人,出國時已經在自己喜愛的領域做得比較出色了。這一部分人有底氣,再加上常年在國內沒受過什麼欺負,自信心也比ABC強大,也就是高票答案所說的「龍捲風」...


還真沒有,說實話。我自己就是一個海外華人。雖然海外華人也有不少比如百人會這樣的精英組織,但是我總是覺得華人圈子甚至是華人多的街道都充滿了醬油味——不論是一日晌午還是傍晚時候傳出來的是烹飪香味,還是那種在社會中雖然表面團結,但是集體都甘於邊緣化的氣息。然而在英國成長起來的不少二代華人,眼神里也缺乏足夠的實在和自信。


你是美帝海龜,我是中華土鱉精。我的地盤我做主。


為何我遇到的絕大多數華人都是在「辛苦而恣睢」 的生活著呢。在白人面前哪有什麼真正的自信與獨特的氣質呢。有的最多不過是強打的氣勢罷了。


推薦閱讀:

蔣介石為什麼堅持讓越南獨立?
有誰知道朝鮮韓國華人怎麼樣,都被同化了,按照道理這部分人應該很多啊?
為什麼歷史上美國會通過《排華法案》,而沒有對其他民族進行排斥?
身為海外愛國人士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如何看待美網友粗暴對待插隊的中國遊客,並發帖炫耀?

TAG:華人 | 社會 | 海外 | 華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