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我想做的事情都早已經有人做過了,我再做的意義是什麼?比如學前端,有很多前端高手,我為什麼還要學?
已經有人做的比我更好了或者說,做了我想做的事的效果,我為什麼還要做?
這麼多人生病去看醫生,為什麼我生病還要去看醫生?
這麼多人吃飯,我為什麼還要吃飯?
這麼多人從小學學到大學,為什麼我還要學習?
這麼多人 xxx,為什麼我還要 xxx?
請自行帶入各種你做過的事,都會發現這個問題提的很匪夷所思
有些事情,別人做過的事,如果你沒法做的更好,可能確實沒什麼意義(市場上容易出現贏者通吃);但是有些事情,之所以別人這麼做,你也需要這麼做,不是因為跟風,是因為是當下的最優解
可復用的事,真沒必要做,比如已經有了React,你通讀源代碼然後重寫一個React,真沒這個必要,React就在那,拿開用是了;但你還是應該了解前人做的事,才能進一步提高,所謂站在巨人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遠,也許超越React的下一代牛逼框架就是你做的。
不能復用的事,你必須要做,比如賺工資,比如繁衍後代,比如給自己公司實現新產品功能,沒有拿來就用的,你不做怎麼行!
話說回來,這世界上不是非要做到第一,或者成為舉世矚目的權威才算成功,絕大部分人都不是站在頂峰,但也一樣活得很幸福,只要工作創造價值,就是為人民(幣)服務,是值得自豪的工作。因為他們不是以你的方式去做的。
所以你需要以你自己的方式去重新做一遍。
正因為如此,在易趣之後又有了淘寶;在淘寶之後又有了京東;在IE/Firefox/Safari之後又有了Chrome;在QQ之後又有了微信……
只要你相信自己在某些地方能做得更好,就去做吧。
你沒什麼特別的
沒人是。
做這些事的意義在於高手是別人不是你
別人吃過糖了知道糖是甜的,你沒吃過你就不知道。別人啪過了,不代表你也知道啪是什麼感覺。想要知道是什麼感覺,還是要靠自己啪。另外,大家不要誤會,啪就是拍手的意思混口飯吃
要回答這個問題,最重要的其實是問問自己,為什麼我要做這件事?
當你了解自己後,你就會發現,答案是無法一概而論的。
舉例來說,社區已經有成熟的,穩定的方案,那麼對於公司的項目而言,我們應該選擇這些方案,而不是自己造輪子,除非你覺得你的輪子基本能達到那些庫的7,80%水平。個人認為,最好的百分比也是7,80%,而不是100%,甚至120%。
為什麼呢,首先,通常來說,這些庫都是迭代過很多次了,也經歷過各種各樣的場景,各種邊緣case的磨練,自己去造的話,基本很難達到100%,更不要說超越了。
但是這樣就會引出一個問題,我做出來的成果只能達到別人的7,80%的話,那麼剩下的20%在今後的開發維護過程中遇到了的話,那豈不是很容易踩坑,甚至是巨坑?
個人認為,這恰恰是學習,甚至是人生最美好的地方,值得回憶的不僅有幸福,還有坎坷。
所以,我起初的想法是個人學習/探索的過程可以大膽的去做,造重複的輪子,感興趣的輪子,有沒有人做過,其實都不重要了,有的話更好,我做出來之後可以橫向縱向都對比一下,沒有的話也無妨,讓自己成為拓荒者。
後面我想了一下,其實公司的項目也可以,前提是衡量過時間,效率,成果等等之後,沒有槍斃我們想做這個的想法。同時,負責人和同事之間大家都願意去挑戰自己,遇到坑大家一起奮鬥,出了事大家一起扛,有些東西沒真正做過,很多東西是體會不到的,如果大家都願意去挑戰自己,那麼最後收穫應該是很大的。
所以,這是一個開放式的問題。我想做,因為我喜歡,感興趣。我想做,因為我想挑戰自己,團隊想挑戰自己。我想做,因為我覺得別人的我都不喜歡。我想做,因為我覺得我寫的肯定比別人的都好。我想做,僅僅是因為這是領導強壓下來的任務。我想做,只是因為閑得蛋疼。
我覺得這些理由我都認同,你覺得呢
明明有那麼多中國人都工作過賺過錢干過妹紙了,為什麼題主還要……
我也思考過這個問題,我覺得是這樣的:
1. 前輩 A 在你之前搞出方案 A,你之後才做出來或者遇到。
2. 你應該再繼續關注前輩 A 的其他方案或者從相關方案提取他們的經驗。
3. 你之後再做的方案成本會低,而且更加完善,因為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4. 前輩 A 年紀大了,干不動了,就輪到你提出新的方案讓後輩學習了。
所以你做的意義在於站在巨人的肩膀,做的更好。之後基於已有經驗,做出更多東西。
早就有人活的比你好了。
比如別人錢給你用就可以不用學
但還是要面向工資編程
每個人都要吃飯,有些還是飯桶,你吃不過別人,那你為什麼要吃飯?
喜歡風光攝影,之前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跳脫不出一個問題——那些壯美的風光已經被人拍爛了,那麼,我不遠萬里還去拍,到底有什麼意義?雖然看起來和題主的問題不是同一個領域(攝影和前端),但在底層邏輯上是一致的。
這個問題問過高人,包括阿劉(知名風光攝影師)。當時他的答覆並不能說服我,所以還是陷在坑裡頭。
就好比冰島的草帽山(教堂山)
圖片來自:草帽山輝煌 - Keyu_Wu - 圖蟲網 - 最好的攝影師都在這
每個用心的風光攝影人,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場景一定會想我要拍,當在攝影網站上一搜
滿是同一個機位的照片,追求獨特的心怕是就散去一半了。再看到有大師的作品,想去的心可能就九霄雲外了。
某個下午,刷微博,看了一場音樂劇,一下就想通了。
同類的問題,其實面對最多的,是演奏人。題主想想,他們一輩子都在按照別人寫好的音符,一個一個的彈/吹/拉/打下去,都是按照別人的軌跡在走。這麼看起來,他們是不是比能自己寫前端代碼更凄慘,更沒有意義?尤其是,藝術類工作的經濟收效比工程類小太多(多少人學樂器,而其中能吃音樂飯的有多少,這其中能出名的又有多少?)。
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永遠都跳不出大小施特勞斯,還是有那麼多指揮家,以自己能在新年的那一天進入金色大廳,作為人生的最高榮譽;帕格尼尼逝去100多年,一個小提琴演奏家依舊以能嫻熟的演奏24首隨想曲為自己生涯的里程碑事件。
那他們的人生意義在哪裡呢?
風格,在自己奏響的每一個音符里,都有自己。
表象上看,演奏時,有各種各樣的技巧,在有些人的理解里,某個音符的時長是不是應該更靠近八分音符而不是四分;某個音符是不是應該敲擊的重一些;某個漸強小節是不是變化的突然一些而不是每個音符上的強度增加幅度都是一樣的……
到底使用哪些技巧,包含了自己的理解。詮釋樂譜的過程,就是你的獨一無二。
李斯特:愛之夢No.3(李雲迪) Franz Liszt: Liebestraum No. 3(郎朗)
一曲李斯特的愛之夢,郎朗和李雲迪,對比一聽,就能聽出來各自的性格,這不就他們自己?證明自己真實地活在這個世界上過,不就是一個人最大的意義?
最後,希望有同好來找我,巴扎黑~
圖蟲:圖博 - 李可夫斯基拍風光 - 圖蟲網 - 最好的攝影師都在這
有很多前端高手了----那裡面憑什麼不能有我?
我想做的事情都早已經有人做過了----他們做的都是垃圾!
已經有人做的比我更好了 ----那我就做個更好的!
以上是一個雞雞向上的青年應具備的最基礎思維方式.
第一個吃螃蟹的往往做不大,後面第二個第三個做大做強的可能性更,如ebay和淘寶。
總結前人經驗才能更好的反超啊。自己看自己的問題往往看不透徹,也不敢看得真真切切,站在消費者局外人角度,視野清晰能看到更大的改進空間。就像爬山,你看到了一座美麗的山,想去山頭霸佔它的美。沒有前人開路,你只能自己獨自上路,上下求索探出一條野路,披荊棘斬野樹的你渾身是傷,爬到山頂已經耗費完精力,癱倒在壯麗的夕陽下。
而後來的人,也發現了這座山的美,沿著你開得路,花比你少的時間就可以爬到山頂,看著你疲軟倒的地身影,他隨便蹦躂兩下也能比你開發出更多的市場,更別說他還會處心積慮有規劃的東挖挖西刨刨,最終肯定會比你做得大。後來上山的人越來越多,一條羊腸小道的林間野路,變成了盤旋至頂的柏油大道,人聲鼎沸好不熱鬧。這座山已經變成了紅海,是時候瞅準時機赴前人後輒,搶佔另一座山頭啦~隨便回答一發,卻把自己給說服了。不要再因為自己的創意想法已經有人在做了,就放棄嘗試放棄折騰。
你不是要成為第一個,而是要成為最強的那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