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論中假設的「理性人」,其聰明程度是不是無窮大,遠遠超過真實的人?

(本人博弈論小白,只學過導論,向大神們請教,輕拍)

博弈論最基本的理性人的特徵應該是這些吧:

1最大化自己的收益

2能根據已知的信息,正確的預估各種決策的收益優劣

3在互動題中一般假設所有人理性?

我原本以為這個「理性人」和真實人的區別主要是1。

現在覺得最大的區別是2。感覺不管多複雜的局面,這個「理性人」都能在瞬間(在已知信息下)想到各種決策並分析優劣,這個運算的深度、廣度和和速度簡直無敵。

在我的提問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418994中,如果這是個真實場景,一個普通的參與者可能短時間無法想到決策;一個較為聰明的真實參與者,可能在短時間想到一些決策並進行大致的分析比較;但是一旦運用博弈論的理性人模型,就默認所有參與者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運算能力無窮大,都能在瞬間分析清楚各種決策。

問一些關於「理性人」能達到什麼程度的問題...

1 【該理性人的目標是贏】假設「理性人」了解了圍棋的規則,TA持優勢子,對陣真實人頂尖高手們和AlphaGo時,是不是能100%獲勝或者100%不敗?

2 【該理性人的目標是通關】假設「理性人」了解了&<植物大戰殭屍&>的規則,TA是不是100%能打到無盡版的第10000關 (電腦不會壞,可以暫停休息)

3 【該理性人的目標是自己活下來】假設泰坦尼克號撞冰川時,船上有一名「理性人」乘客,身份是三等艙成年男性,那他能成功逃生的概率多大?(注,不是穿越者)

4 【該理性人的目標是一統天下】假設曹操、孫權、劉備中的某一人變成了「理性人」,那他能一統天下嗎?(注,不是穿越者)


博弈論期末present的時候,結束後被老師劈頭蓋臉罵了一頓,原因是沒有在講完模型setup之後馬上提及solution concept.

"理性"這個概念其實是根植在解概念(solution concept)裡面的。有(bayesian)nash concept, k-rational, limited rationality, myopic game 各種解。

如果你覺得某個解概念太強了,有對應弱假設下的解. 理性人不過是在不同的解概念假設條件下做出"最優解"而已。

這邊簡單介紹一下幾個non-nash的幾個concept。我不是做微觀理論的,所以如果有錯誤請指出。

一階rational: 舉例:考慮兩個人的博弈。某個策略是理性的(rational),如果存在一個關於對手的策略的belief,在這個belief下,這個策略是最優的。比如古諾模型 (cournot game),假設 p=5-2(q1+q2),沒有生產成本. 玩家2可以選擇q 在 [0,2.5]. 那麼當玩家2選擇q2=0的時候,最佳的q1=1.25; 當玩家2選擇q2=2.5時,最佳的q1=0. 所以我們說[0,1.25]中 的策略對玩家1是rational的,因為q2在[0,2.5]中的策略都是他可以相信(believe)的。

k階理性:在1階理性中,我們看到了玩家1不會使用[1.25,2.5]的策略,假設他是2階理性,他會知道玩家2同樣不會使用[1.25,2.5] 的策略,那麼他不會使用q1=0(這個策略僅在q2=2.5時是rational的),因為玩家2(玩家2是1階理性)只選擇(0,1.25)的策略。重複此過程k次可以達到k階理性的結果。

myopic game:

myopic game個人認為是一個偏計量的模型,主要用在large network game的identification. 大型網路遊戲(large network game,翻譯著好彆扭)的一個特徵是策論空間(strategy space)巨大。研究者通常會假設玩家在考慮某個network element (link ect)的決策的時候,僅考慮與該network element直接相關的network element.舉例:比如航空公司決定進去某個航線市場,這種市場通常由兩個城市點決定的link所代表。航空公司在進入此市場的時候,需要考慮這兩個城市點的已有的(自己的以及其他player)航線數目(比如在AB兩個城市,已有的飛其他城市的航線很多,那麼開通航線的收益會增加)。此時使用nash concept會出現一個問題:當公司決定要進去AB城市的航線時,他需要考慮AB航線的加入會提升A和B城市飛其他城市的收益(比如AC, BD),而如果開通AC,這又會影響C城市飛其他城市的收益。這種波及效應(rippling effect)會使得game characterization非常複雜.此時假設myopic game,比如假設航空公司決定是否開通AB航線時,只考慮A和B兩個市場已有的市場結構(比如A和B已有的航線數目),而不考慮整個network market的結果。

epsilon - nash: 解假設不需要解的結果是nash equilbirium,但是要求任何玩家任何策略偏離deviation的收益增加不得超過epsilon. 只在一般均衡模型(general equilibrium)裡面有見到過,其他的情況下沒有太多了解。


結果上看

不是,比如機關算盡太聰明。 比如你算出來個objective prob belief, 真落到你頭上時結果是最壞的,隔壁莽一波的二愣子的結果最好————e.g., 你發現每20個石頭裡攢8個課12個抽5個獲得ssr幾率最大,結果課不救命玄不改飛,幾十輪下來還是全白卡,然後對面歐小皇閉著眼睛2發 特種限定ssr:理性人,卒

構造上看

不是,因為player的payoff function本質上還是行為(act)的outcome function和期待效用的鏈式函數。

那麼就有很多貓膩可以玩了————隨便給點bias什麼的,這理性人就不夠聰明了

其實你考慮一個lv k game,就能發現k越大並不一定越好,k剛好比對面大那麼一點點才最好


我覺得部分回答可能誤會了博弈論說的是什麼。

有觀點認為「聰明反被聰明誤」,認為理性的選擇會被非理性「打敗」,其實不然。對於二人博弈:如果甲按照納什均衡(存在性納什已經證明了)出牌,但乙決定偏離納什均衡出牌,根據納什均衡的定義,乙的效用(utility)不可能大於乙按照納什均衡出牌會得到的效用。因此,並不會出現「非理性更好」的問題。

有觀點討論輸贏(包括前面說的「打敗」)的問題,我姑且認為你們在討論零和博弈,否則你們就是沒有弄清楚效用的概念。

有觀點以為自己談的是理性人的假設,事實上談的是公共信息的假設。舉個例子,對於「猜平均數」的經典實驗,主要矛盾並不是人有多聰明(靠近理性人),因為這個實驗本身對智商的考察不大。主要矛盾在於你對【其他人的聰明程度】的認識,以及你對【其他人對【你的聰明程度】的認識】的認識,等等。這就是信息的問題。


我覺得 @西瓜 @sleepsoft @運算元 說的都很好,簡單補充一下題主提到的「理性」假設的定義。

Gonzalez-Diaz et al. (2010) 提供了一個略顯粗糙,但是比較直觀的定義。在一個策略環境(strategic environment)中,對於參與者的理性要求如下:

  1. 參與者應知道她想要什麼,並且獲得她想要的東西是她唯一的目標;
  2. 參與者具有識別最適合其目標的策略的能力。

在上面第一條假設成立的前提下,Sandholm (2017) 則對於第二條給出了更詳細的解釋:如果所有相關事件的發生概率均是客觀的、已知的(如擲一枚均勻硬幣,正、反面朝上的概率各為1/2),我們要求參與者具有馮諾依曼-摩根斯坦理性(vNM-rationality),即每個參與者的行為相當於(as if)她在最大化她的馮諾依曼-摩根斯坦效用函數(vNM-utility function,詳情請維基)。

但是大多數日常生活中的策略環境中沒有一個確定的、客觀的概率——比如我們並不知道,在圍棋比賽中,你的對手在棋盤某個位置落子的概率;或者歐洲冠軍聯賽中,皇家馬德里淘汰馬德里競技的概率。那麼我們要求每個參與者滿足以下幾條假設:

  1. 參與者對於每個相關事件的發生概率有一個主觀的信念(belief);
  2. 在決策時,基於其形成的信念,構建自己的期望效用,其行為相當於最大化這一期望效用。
  3. 當接收到任何相關的新信息後,都會立即用條件概率(conditional probability, P(A|I)=P(A~and~I)/P(I) )的方式來更新自己的信念。

一般的策略環境都假設所有參與人均理性,而且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是理性的,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知道所有人是理性的,依此類推,即「理性的共同知識」(common knowledge of rationality)。(感謝 @Manolo 指正)

題主提到的「正確預估」,我認為這是一個「均衡」(equilibrium)的概念,並不直接包含在「理性」假設中。

至於現實中是否存在這樣的人呢?回顧上文給出的定義,應該說是不存在的——首先大部分人在做決策時有多個目標,有時在幾個目標存在相互衝突的情況下,免不了在其中權衡取捨;而最大化收益所必須的極速計算能力和集中程度、心智成熟度也不為目前的人類所擁有。就如 @西瓜 所說,圍棋選手不可能逐個分析每一個可能的落子位置。要說「能達到什麼程度」的話,只能說生活中我們思考問題,確實很多情況下會經歷類似的過程,只是有些人會分析的更精細一些,但基本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不過,這與一個人的「聰明程度」無關, 在這一點上 @sleepsoft 和 @運算元 已經說得很好了,不再贅述。

參考文獻

Gonzalez-Diaz, J., Garcia-Jurado, I., and Fiestras-Janeiro, M. G. (2010): An Introductory Course on Mathematical Game Theory. AMS, Providence, RI.

Sandholm, W. H. (2017): Lecture Notes on Game Theory and Information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unpublished manuscript.


謝邀…

只要聰明程度和寫出那些模型的經濟學家相等就行了。(捂臉)

大致說的沒錯。要求參與者永遠以最大化效用函數為目的,對其他參與者進行理性預期,在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下,均以最大化效用為目的執行最優策略。

所以像圍棋這種完全信息博弈(sequential perfect information game)是有最優解的,理性人下圍棋如果沒有貼目,執黑有必勝策略,因為理性人可以考慮到所有可能落子並對其進行最優反應(best response)。值得注意的是你提到了計算的深度廣度,確實實際因為歷史維度太大(curse of dimensionality of past history),哪怕我們知道理性人執黑下圍棋有必勝策略,對實際圍棋界並沒有任何指導作用,因為我們並不可能和理性人一樣羅列所有圍棋落子可能性並迅速分析出對應任何策略的全局最優策略。

當然這也側面說明了,其實人是沒有辦法下過機器的,只不過我沒想到有那麼快……看到李世石1-4下輸了和後面Master橫掃中國圍棋界,真的覺得內心感受很複雜。一方面自己以後說不定也會涉足deep learning,也一直在做一些cs/or/econ相關的問題,另一方面覺得傳承幾千年的圍棋居然這麼快也變成了和隔壁國際象棋一樣的結局,其實也有些意外。

我沒玩過植物大戰殭屍…關於第三第四個問題,在不完全不完美信息博弈(incomplete and imperfect information game)的情況下,你對對方的效用函數以及行動均沒有完全信息,甚至都不知道其餘參與人是否理性,這樣在博弈論的背景下討論均衡和概率沒有太大意義。

綜上,理性人假設是非常強的。

對不起好多用語確實不知道怎麼翻譯,我儘力了,但是怕翻的不對還是把英文也貼了出來。


是的,如果你衡量聰明程度的那個指標正好是他的收益函數,那麼by definition他就是聰明程度最高的。

不過,這是個模型而已嘛,你需要正確地使用一個模型。

比如說,物理上的一個剛體必然無限硬(因為沒有建模它被劃傷)無限強(因為沒有建模它出現任何形變)呢。你把一個小天平的那個桿看成剛體,這就沒什麼問題。你把一個彈簧看成剛體,就完蛋了。後者就是錯誤地使用了一個模型。

博弈論里確實假設聰明程度無窮大的人,那是因為重點經常在那個遊戲上,而不是人上。


我想從演化(不是演化博弈論,就是單純的發展的角度)的角度上說一下,理性人在個人的智慧——或者說了解信息的能力——的發展的過程中,可能會預見到在某些方面的智慧的增長可能會帶來壞處,比如更清楚別人的境遇,會讓自己更容易受到比較效用的損害,比如更容易因為了解到負面信息而受到心理上的損害……那麼一個絕對的理性人一旦預見到這一點,是會拒絕智慧的成長的,那也就不可能達到最大的智慧的程度了。


大一看耶魯大學博弈論課程的時候,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故事。

教授說,大家在紙條上寫一個0-200的數字和自己的名字,交給我,我會統計,並且會發出獎品,哪位提交的數字就是大家平均值的2/3,就能贏得獎品。

那麼從博弈論的角度來看這個game:

如果大家是寫的數字是隨機的,均值應該是100

如果你想要獲得獎品,那麼你就應該寫66或67

又假設,大家都想獲得獎品

大家寫的數字應該都是66或67,這樣均值就是66或67了

那麼要想獲得大獎就得寫22了

.....

如果大家都是理性人,就應該都寫下限0,這樣0 * 2/3 = 0 。就可以獲獎了。

那麼教授將成為最大輸家。

結果呢?

一位寫著23的同學最終獲得了教授的大獎。$5。

我想,你也已經想通了。

現實生活中沒有這麼多理性人,再退一步說,理性人也沒必要也不可能在每個他參與的博弈中採取理性措施。

這,正是問題的關鍵。

理論中的理性人是極其聰明的,就算所有player都是跟他一樣聰明,他也可以分析所有因素,來實現自己的收益最大化。

現實中的理性人是更聰明的,他能預估所有player的理性程度和決策,來讓自己的收益最大化。

寫0的同學,是理論理性人。

那個贏得大獎的,知道不是所有player都有興趣在這個game中做一個理性人,預估或猜測比例,得出應該的數字。

他就是那個現實理性人。

歷史上呢,曹操、司馬懿、王守仁、徐階.....在很多問題上都算得上是現實理性人

所謂理性,不過知人心。

至於那四道開發性問題,只能說:沒法答。


修補一下,理性人的假設出現在博弈論之前,我認為題主問的重點是「理性人」,所以這個答案重點在分析為什麼要講理性人而不是非理性人。本身沒有過多考慮博弈論的概念。

而在博弈論中,我第一段所說的概率方法隨機化策略就是混合策略,而採用混合策略下的納什均衡可以在概率上規避掉我第二段所說的問題。

===========================================================

純理性人的假設其實是有很大問題的,這意味著在一些問題中可以被預測,然後被輕易地反制。(結果要麼是兩個理性人不斷計算對方的策略陷入無窮遞歸,要麼都用概率方法隨機化策略。)

有時,還會發生,你把對方想得很理性,結果弄了很複雜的一招,結果對方完全沒想那麼多,誤打誤撞把你贏了。

沒有人會直接用理性人的思路去處理圍棋,因為整個宇宙都當作計算機,宇宙時間去計算也算不出來。

alphago用了概率方法和神經網路,理論上它可能會出錯,事實上它確實輸了一局。

植物大戰殭屍這種,我們不知道有沒有死局。泰坦尼克號和三國爭霸,都有外部因素的影響。

理性人的成績不能超過客觀因素制約,而我們沒有比理性人更好的模型。

關鍵是,理性人有相似的理性,不理性人則各有各的不理性。

我們目前還無法找到準確模擬非理性的方法,只能暫時用理性人來考慮,把某些有特徵的不理性當作目標的一部分來處理。


高中博弈論課上講過這麼一個模型。

全班大約30人,每個人寫1-100中任意一個整數,然後取平均,平均數向下取整,最接近平均數的人取得期末加分。

如果大家都是理性人,那麼結果應該是都選擇1。(設m、n,m&>n,m是n的嚴格下策)

但第一次博弈結果的平均數有20多(答主高中的學生平均智商可能超過120),說明這次博弈中偏離「理性」的人有很多。

這個遊戲告訴我們,「理性的選擇」不一定是能讓你獲得最大收益的策略,因為存在大量的不理性人。人群中能獲得最大收益的,一定是最能認識到遊戲規則的人,再加上一些運氣。(遊戲規則包括遊戲規則本身,與參加遊戲的人。)

遊戲後續:

這個遊戲重複了多次,大約在第四次時平均數到了1,這個遊戲同時也說明,「理性人」是可以被塑造的。


"理性人"和「真空球形雞」一樣,是某個理想化模型的一部分而已。為什麼人們看到「真空球形雞」會知道其荒謬,而看到「理性人」不會覺得荒謬呢?因為所謂的現代經濟學或博弈論或某某學科研究的對象並不是一般人觸手可及的東西(相比普通的物理學來說)。另一方面,現代經濟學常常也在故弄玄虛,有意裝逼。

理性人本來叫作「經濟人」。什麼叫經濟人呢?就是經濟學模型裡面最容易假設的單元:一個自利的有邏輯有智力的人,其所有行為的目標就是為了達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最基本的經濟人定義並不假設這個人是全知或全能的。但很多時候會假設經濟人不會做錯誤的判斷。不會說本來某個經濟人應該買A,但腦子抽住了就買了B。為什麼呢?就是為了簡化模型嘛。同樣,大部分時候經濟人假設也不會包括其行動能力和支付能力受限,比如住的遠買不到或者被爸媽禁足了出不了門之類的。

就好比我們高中做物理習題的時候,總假設對象是質點。兩個木塊滑來滑去的時候,我們不考慮彈性形變,不考慮溫度,不考慮轉動慣量,不考慮化學能。為什麼?我們只是高中生嘛。考慮這麼多你做個毛線啊!

經濟學也是一樣的。對於初學者,你談什麼消費者道德呢?你談什麼錯誤決策呢?你談什麼層次差異呢?簡簡單單假設所有個體都是冷血、智商在線、從不犯錯又自私自利的「理性人」不就好了嘛。

考慮一個假設性的概念,把他放到模型里考慮就好了。真到了應用的時候,當然就得估計誤差了。結果有的人把這麼個概念當成真實存在或者說應該真實存在的東西來考慮了,甚至作為人生目標來追求了。這難道不荒謬?有人養雞追求養成真空球形雞的嗎?


天樹虛字…

經濟人只是做期望效用最大的決策,最後還是要看玄學…否則御坂上次就能在新年參拜時被神明保佑增加乳量了!

但是經濟人暴力模擬智人是肯定會出現問題的,經濟人這個對象不必在現有物理定律下存在,所以沒有,得加錢。


先說結論:

不會,並且有時候實際的人做的更好。

說一個例子----最後通牒博弈

兩個人A,B。

隨機給其中一人100元,假設為A,他擁有給兩人分配錢財的權利。

另一人B只能同意或接受,若同意則按A分配的比例得到錢財,若拒絕則兩人都無法得到錢財。

根據題主所說的理性人的"性質"之一,為了最大化自己的利益,那麼A可能會讓自己得到99元,給B1元。而B作為理性人,得到總比不得好,沒有理由拒絕,即同意。所以最終結果A獲得99元,B獲得1元。

可這樣的情況並不會發生,A不會按這樣的比例分配,B也不會接受。

因為這個過程存在著有溫度的社交活動,A可能會選擇一人一半的分配原則,也可能會讓自己吃點虧;B則可能因為自己獲得的少而拒絕分配方案,導致兩人都無法得到錢財。

所以這個過程中是打破了理性人的假定,理性人並沒有讓結果變得更好,反而實際人考慮了「溫度社交」使雙方利益最大化。


我覺得把理性人等同於一個獨立完整且完美數學體系比較好。

即你若輸入任何正確的條件,無論多複雜多隱晦的條件,都能在一瞬間給你得到答案。

但是若給出錯誤或不完整的條件(灌輸錯誤信息),得到的答案自然相去甚遠。

但是也就無所謂聰明或者不聰明了。

一道數學題,用公式解答出一個答案,你能說這個公式聰明嗎?

或者一道題干出錯的數學題,在一系列公式運算下得出的答案和你所謂的正確答案不符

你能說這個公式笨嗎?


不是. 在給定環境中player 1擁有belief 1,在觀測到player 2行動下基於其belief 1作出最好的的回應.

你要知道 環境 belief 本來就是很直覺性的(intuitive), 想像一個回歸式子,y是belief,x^包含給予環境player1 所能認知的所有環境有關的協變數.

因為每個人能力所及不可能把所有變數都考慮到,即他得出belief和客觀現實總有差距,那麼他即使作出他認為最優的理性,從客觀現實來說,或者我們來說,不一定是理性. 而給予belief 和 play 2 action,這就是他最理性的回應了(其實寫paper 很少會用理性這個詞)

同樣,如果你熟悉解最大化的問題就會發現在多個解當中,只有一個解static state不會有異值,簡而言之就是哪怕給予你belief,你做出了你最理性的決策,從multi periods來看也不一定是最優即.

舉個例子, 兩個條件 A+B=1.1塊錢,A比B貴一塊錢,問A,B價格.

解完這一題是不是覺得,為什麼我做出了不理性的判斷?

因為那怕你下意識按照某種習以為常的直覺性理性,給出你最後最優解,但錯誤了.但並不違反你按照你的belief理性的行動.

關於運算量,遇到更複雜事情比如,解一道重複博弈,你在看題時你腦海里已經經過了無數直覺性的運算(自己可能沒有察覺),最後選定了一種方法. 博弈論只是把這種思考路徑詳細的呈現出來,現實中當遇到合作問題時,就是一道重複博弈,大部分人幾秒鐘不用也能解出自己的最優解.

無論如何,給予我們某件事情,某個環境,我們直覺性機會用某種習以為常的思考方式做事情,你說有沒有人能克服這直覺性的東西.當然有,但是這樣的人非常少,且久而久之他們會形成另一種直覺性的belief,就算沒有也不重要了.

因為理論設計的初衷也不是1:1 mapping 客觀世界,只是告訴你走那個方向,至於路上發生異常很正常.

所以你看到這些假設有些很離譜,其實並沒什麼所謂.舉一個例子,在你腦海里的理性,在別人眼裡可能缺少某些關鍵變數. 同樣只要你腦海里有一個定量的方程式,這就是一個控制變數的方式解決問題. 只要模型能告訴你在給予這種情況下,會發生什麼就行了.

好玩的是只要你按理性人假設寫paper基本沒人質疑你,但是你要是敢放鬆這個假設就會有一堆人跑來問你為什麼哈哈哈哈.


理性人和智商沒關係.是一種設定,主要目的是排除情緒之類的意外因素.你當成小學時的"勻速徒步"的小明來看就好了.

盆友,要說"最優"只是"作者"的論斷,是不是最優很不好說.


我個人覺得,理性人就是知道,做某件事的投入與收益的一個公式F(x),他只需要依照這個公式做出對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選擇。

但是,現實是我們找不到這麼個公式。而可怕的是有些理性人覺得自己,掌握了這個公式,簡單的做個事情,就能讓利益最大化。比如認為廉租房不建廁所,就能避免腐敗。

而更可怕的是某些聰明的理性人自己的收益公式為G(X),卻要忽悠那些其他自以為是理性人的有限理性人,告訴他們收益公式是F(x),F與G負相關,他努力往F上忽悠,以滿足自身G的收益最大化。比如,他告訴你,不要花錢建航母,不要守什麼耕地紅線了,反正糧食買就是了。

但是,最最最可怕的是,有限理性人覺得聰明的理性人好偉大啊。現實是,這位聰明的理性人都不明白 理性人只是假設,是為了方便分析,就像初中物理課中的0空氣阻力。現實世界中的決策非常非常複雜,不是一個微觀經濟學能解決的。


別忘了這個假設是為了說明道理的,既然能假設出來一個人,然後還能詳細的說明這個人思考的過程,那麼這個假設出來的人,最多最多,和寫書的人的智力水平是一樣的。

你要說,作者寫出一本科幻小說,裡面一個天才解決了啥問題,那這個天才的智商搞不好真的超過人類極限了。因為我們只想像出了思考結果,並沒有想像出思考的過程。

但是理性人的假設,作者給出了思考過程,思考能力就是智力。所以認為他的智商就最多是和作者平齊,絕不會超過。


依據我自己的理解我認為「理性人」指的其實不是聰明人,而是普通人。

普通人的共性就是逐利,能活著絕對不找死,能要兩塊錢絕不要一塊錢,有便宜可占決不去吃虧。任何事只按常理出牌,絕不帶任何個性

而聰明程度無窮大的人,能從一塊錢里看到一個億,所以無所謂選一塊還是兩塊。也能從吃虧中辯證出收益,所以不懼怕吃虧。甚至可以為了某個目的以犧牲自己為代價來勝天半子,不懼怕死亡。可以說是非常有個性

可能很多人之所以會把理性人誤解為聰明人,是因為生活里我們幾乎見不到那種完全沒有個性如同機器樣一絲不苟地活著的人。生活里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點小聰明小個性,於是這種過於普通毫無個性的人反而顯得與眾不同,看似聰明了。


對博弈論稍有了解的就知道 博弈論中的理性人獲得的並不是最大利益而是在對方無論作何選擇時都能保證「不虧」。而真正的聰明人靠的是「道法自然」,即通過「作局」改變優化問題的假設從而使自己得到最優解。換句話說 博弈論追求的是大家都有饅頭吃之後我再考慮我怎麼吃點別的 真正最聰明的人是追求你們都能心甘情願的吃窩頭讓我吃雞腿

舉個例子,博弈論裡面經典的囚徒困境,A和B被抓了,警察給他倆一個條件,如果A招供B不招供,A判1年B判十年 如果AB都招供了各判八年 如果AB都不招供那麼倆人都放掉。這期間AB不會交流 ,如果A是個理性人,那麼八成AB都得判八年,剩下兩成B是個老實人判十年A判個一年拉倒。但是真正成功的人是怎麼做的呢:

答案,我管你招不招博弈不博弈的,反正要是你敢出賣我老子出去弄死你,結果。。。。。。。。。成功的人就是運氣好的那種。至於純理性人,,,,其實就是大部分普通人。


推薦閱讀:

博弈論是研究什麼的學科?為什麼說在近三四十年來徹底的改變了經濟學?
元、清奪取漢人政權是靠槍杆子還是靠 民心所向 、先進生產關係?
對於(為了)急於想贏(而破壞規則)的人,大家會聯合抵制ta嗎?
草原上的羊變多了以後,是會把草吃完然後自己滅亡,還是會自動平衡數量?
如果伯川德模型成立,為什麼現實中寡頭廠商還有擁有正利潤?既然價格競爭有效,產量競爭還有什麼存在的必要?

TAG:經濟學 | 博弈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