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產的手機廠商,開發布會之後,在很久之後都沒有現貨可供銷售?

舉個例子 假如首發的高通835一片 50刀 一個月後就能變成45刀 再來兩個月40刀 這時候基本國產835手機可以大量鋪貨了 不只是晶元降價 電池 內存 屏幕攝像頭都會隨著時間推移降價 0利潤時候飢餓營銷保持熱度 等成本下來了 大量鋪貨


說了那麼多都沒說在點子上,手機發布都是在量產前一個月發布

中途還有EC變更,爬坡......this is the point


不自信唄, 知道自己手機沒有PPT吹的那麼好. 萬一賣不出去不就砸手裡了.


一般的手機公司,新品的流程如下:

DVT1-MVT1-總結會-DVT2-MVT2-總結會-PP-MP

DVT(設計驗證測試) MVT(生產驗證測試) PP(中試生產) MP(導入量產)

就是 設計-小批量產驗證-發現問題-設計變更-測試-小批量產驗證-總結問題

如果問題80-90%解決了,就會進入PP,就是準備幾千pcs的物料,完整的跑生產流程,改進生產工藝

如果流程到了PP階段,供應商的物料良率基本要85%以上,而且採購肯定已經讓供應商準備了兩月的原材料

如果PP順利,就會量產,而且逐步的增量

回到題主的問題,為什麼發布會之後沒貨?

答案:

①有貨,但有限

②設計階段的問題沒解決,但是為了上市,就強制要求必須量產。因為良率低導致產量低

比如小米那個MIX,一般PP的時候要求從產線隨機抽幾百部手機,然後完整的做可靠性實驗。MIX做可靠性是根本不可能過的。也就是不可能量產的,也就是說,是不合格品


供應鏈管理肯定有問題,這點是沒法甩鍋的。也是肯定有的。

別的原因,最好還是找業內人士才有所了解。看所謂的科技新聞,還是算了吧。


有幾位說的在理,多補充一點

假設生產多了,ov這種實體公司,有足夠的經營利潤空間去做宣傳,去搞促銷,來儘快的清理庫存。

而小米榮耀這種互聯網公司,一點庫存壓力大並且手機競爭力下降,因自身利潤價格體系問題,辦法不多。

總要考慮一下人家公司的經營成本吧


國外大廠積累多,有錢,不愁銷路,前期定價高快速發售快速回本,後期降價繼續佔領市場。這也是為什麼現在都在各種憋著使勁提升自己的原因。


半個圈內人,其實特別簡單,就是一線的數據不真實,決策靠拍腦袋,又怕壓庫存,供應鏈摸黑干,那還是少點兒吧。

想想Apple除了鏡面黑這種實在是成品率太低的東西,其他產品缺貨能缺幾天?看看手裡其他牌子手機的生產日期,再想想你在Apple定製個性化產品,多久之後你就能拿到機器?你就知道大家在供應鏈上的巨大差距了。


缺貨僅限小米和魅族的大部分產品,然後有現貨,你得在京東選擇搭配殼和膜的套餐買


硬體降價速度很快的。這種級別的手機,定這個價格,前期基本0利潤。


有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很多手機廠商供應鏈被國外的供應商卡死了,高端CPU你只能用高通,高通不給你CPU你手機就沒法生產,自然沒貨,目前幾大手機廠商,包括oppo,vivo,魅族,小米,都有這個問題,華為因為是自研晶元,有華為麒麟系列,所以就不要受國外這些供應商的氣,自己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計劃來生產。


能夠線下加價賣賺得更多,何必在網上賣呢?商人又不是做慈善的。


是不自信、做出來賣不掉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三星galaxy note7國行第七炸?
各種手機的使用壽命?
對飆蘋果三星,華為手機要征服美國,躋身美國三大智能手機品牌之列,會嗎?
經過微波爐事件是否會繼續支持三星?
我的手機屏幕有一塊特別暗,我截了一張圖大家幫我看一下我的屏幕怎麼了?

TAG:手機 | 蘋果公司AppleInc | 小米科技 | 華為 | 三星手機 |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