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一下日語母親的讀法?
我在動漫里聽到お母さん是哦嘎桑的發音,但它明明是ka啊。。 後來買了卡西歐的電子詞典後聽也是哦嘎桑的發音,麻煩教一下。(≧?≦)/
相關的還有平時生活中阿里嘎多,瓦噠西窪,歐尼醬,嗎西噠什麼的。
首先簡單回答,不是が,只是か有時變得不送氣了。
おかあさん、~ですか/ますか? 等處的か,根據個人習慣,會有不送氣的情況,因為日語沒有送氣與不送氣的語義區分。但此時依然是清音的か,不是が。
不建議用你覺得發音相近的中文去標註,不過既然提主以這種方式說明的話,答案可以是「歐卡桑」或「歐嘎桑」。
不建議用發音相近的中文去標日語讀音一個是它們不完全相同。還一個是,如果你在學英語的時候習慣了清濁對立,且誤將中文的送氣/不送氣清音對立等同於英語的清濁對立,那麼這種標註可能會導致誤導你在外語環境中習慣於把所有的不送氣清音都讀成濁音。
正好藉此問題說一下送氣清音、不送氣清音和濁音。
關鍵詞除了上面加粗的那三個,還有「濁化是誤導」!!!
實際上我真正能很明確地親自體會到,並解釋這三種輔音也是最近的事兒。其間不停地拿手摸著嗓子感覺發音,所以我可以理解中文官話母語者對不送氣清音和濁音的掌握之難。而且我現在自己發濁音依然有時不濁。
雖然難,但在了解了理論的基礎上,通過練習中的注意,一段時間後,我覺得是可以正確發音的。
但是如果連老師和教材都將所謂「濁化」這種錯誤的概念當做正確的,傳達給學生的話,誤導面是相當恐怖的!
一定不要被誤導!
一定不要被誤導!
一定不要被誤導!
中文官話母語者之所以會將不送氣清音和濁音輔音混淆,是因為b、d、g、z這些漢語拼音字母,雖然和英文/日語羅馬字一樣,但實際上它們的發音和英文/日文並不一樣。且由於普通話沒有清濁對立,未受過訓練的可能很難區分,把不送氣清音與濁音混淆。
中文普通話的p、t、k、q、x、ch、sh是送氣清音;
中文普通話的b、d、g、j、z、zh是不送氣清音,不是濁音。
英語/日語的p、t、k、ch、tr、sh、ts、s等是清音,通常送氣,也有不送氣的情況。
英語/日語的b、d、g、j、dr、z等才是濁音。
送氣清音與不送氣清音的區別在於輔音發音時是否送出氣流;
不送氣清音與濁音的區別在於輔音發音時聲帶是否振動。
「大白狗就在這兒。」
這句話中哪個字是濁音?
答案:沒有濁音,全是不送氣清音。
中文官話母語者可能會覺得,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每個音聲帶都震動了呀。但實際上讓聲帶振動的,是母音。普通話的b、d、g等只是口型在動,聲帶不震動。
你可以一隻手摸著聲帶的部位,然後分別發音普通話的b和英語的b,感受兩者的區別。
如果你不能做到只讀輔音,那麼可以試試讀「白」和「bad」。多次嘗試,你會發現讀「白」的情況下聲帶振動的時間是發出「ái」的時候。如果你能正確地讀出濁音的「bad」,你會發現「bad」在「b」的時候聲帶就震動了。
英語/s/後清輔音濁化的說法是錯誤的!
說過「『/s/後的清輔音要濁化』這句話的英語老師和不負責任的教材都給我好好背好了這鍋!!!
英語里一般清輔音都是送氣的,但在/s/後,如school、spoon、stage,會變成不送氣清輔音。對於中文普通話母語者來說,這種變化很明顯,「死庫呃」變成了「死故呃」、「死噗嗯」變成了「死不嗯」。
這種類比倒是沒錯,因為中文的「故」「不」就是如同「school」「spoon」的/k//p/,是不送氣清音。但錯就錯在老師引導著學生把這種不送氣清音誤當作了濁音。本身沒有清濁對立意識、濁音都發不好的普通話母語學生,對英語中的濁輔音本來就容易與不送氣清輔音混淆,這一下被告訴它們一樣,完全將不送氣清音與濁音混同。
如果對不送氣清輔音和濁輔音依然不明確的話,請使用Google翻譯,輸入sky和guy,讓它朗讀。Google翻譯可以很明顯聽出兩者清濁的差別。
如果一次聽不出來,反覆聽應該會逐漸感覺出來。以及,把兩個單詞先分別讓它讀,然後擱一塊兒讓它讀。
中國人的送氣不送氣對立不用特別注意,天生敏感。
當意識到不送氣清輔音與濁輔音的區別之後,就可以記這句話了:
日語不以輔音是否送氣來區分語義,而是以輔音的清濁來區分語義。
おかあさん、ますか?、○○ちゃん、わたし、あなた的情況與英語s後清輔音的情況一樣,只是不送氣,不是濁音,不是「濁化」,它們的輔音部分發音時聲帶是不振動的。
即:お母さん可以讀成類似か送氣的おかあさん(此處か近似中文「咔」);
可以讀成か不送氣的おかあさん(此處か近似中文「嘎」); 但一定不能讀成「おがあさん」(が濁音,中文無相當的讀音)。這是一個不送氣化過程,而不是所謂濁化。
首先要明白,漢語(默認指普通話,別處方言不在討論範圍內)沒有/b//d//g/這三個輔音,漢語拼音的b, d, g實際是/p//t//k/,這三個都是「不送氣清音」,而不是濁音。
而英語裡面的/p//t//k/實際上是[p?][t?][k?],詞典教科書簡化為/p//t//k/的寫法,和漢語拼音的p, t, k一樣。但是英語的這三個音在/s/後會變成不送氣的[p][t][k],比如speak, stand, sky裡面的p, t, k,但這個是不送氣化,而不是濁化(英語老師誤導了多少人),這三個音仍然是清音,只是送氣程度發生了變化。日語的p, t, k一般情況下是[p?][t?][k?],在詞中會讀成不送氣的[p][t][k](但是是不強制性的,讀成送氣的也沒問題)。————總結:[p?][t?][k?] 送氣清音,英語一般的/p//t//k/,日語一般的p, t, k,漢語拼音p, t, k[p][t][k] 不送氣清音,英語s後的/p//t//k/,日語詞中的p, t, k,漢語拼音b, d, g[b][d][g] (不送氣)濁音,英語/b//d//g/,日語b, d, g,漢語普通話不存在(某些人的口音可能會有)————法語 西班牙語 義大利語 俄語的/p//t//k/都是不送氣的。德語和英語類似,一般送氣,/?/不送氣。拉丁語和希臘語送氣和不送氣的都有,分別寫作p, t, c/k和ph, th, ch。漢語方言的吳語和部分閩語存在/b//d//g/。
講道理,大多數普通話為母語的中國人,聽不出來,不吐氣的かたてとぱぴぷぺぽ和がだでどばびぶべぼ有什麼區別。
這是因為,中文裡面,區分讀音是靠母音(韻母)發聲之前的一瞬間吐不吐氣。而日語裡面是靠母音(あ行)之前的一瞬間,聲帶有沒有振動。
所以,在中國人看來,日語吐氣的か是一個音,不吐氣的か和濁音が是一個音,因為後者兩個都不吐氣。
你是按照中國人的思維,中國人辨別發音的規則,去辨別日語發音,當然會很困惑。
那個音就是か,只不過你聽不出來而已。不信你拉一百萬個日本人來,絕對都說是か。同理,日本人學漢語也很苦惱,以中國人的發音方式,比如說瀑布這個詞,日本人根本分不清,他們會說,這分明是ぷぷ(瀑和ぷ發音不一樣,只是類比)。但是你拉一百萬個中國人,絕對清一色的說,這是兩個音,瀑和布是不一樣的。
我的建議就是無視掉,如果你真的真的聽不出來有任何差別的話。(偽)先天的缺陷,誰叫咱從小就是中國人呢,誰叫咱從小就沒有聲帶振動不振動的概念呢?(日本人也有先天缺陷啊,連吐氣不吐氣都聽不出來,光知道在那聽聲帶振不振)。聽不出來區別,那也就發音發不出來區別。沒辦法的事情,只能將就了。
被單詞時候多注意這方面就好了,主要就集中在這九個音上。而且日本人發音的時候也沒有特別注意這些,都是很自然的說話,沒人在意這些發音準不準的。大家已經解釋得很清楚了(?_?)
至於怎麼發這個音呢?首先你腦子裡必須想著發ka的音,這點不容置疑,想著ga就完了。。然後記住一口氣說完,中間無停頓,避免爆破,說出來的自然是不送氣的ka了。。其他音同理。事實上按照日語的語速,把清音都清楚地送氣是很費力的→_→,所以記住懶點就好了。
其實這個ka也可以捏著鼻子發著試試。送氣的時候鼻子里會有壓力,你試試發ka的時候不要讓鼻子里有壓力,這個音也就差不多了。。
簡而言之就是這樣吧(?_?)以英語為例:清輔音的3種發音,以c為例。c經常發/k/的音,但有3種情況:can,這個要送氣。scan,這個不送氣。doctor,這個發「入聲」。
母親的讀法就是おかあさん,不過一些地方,比如疑問詞か在句尾定時候,發音上會被濁化。
至於你聽到的,可能是因為你不太熟悉日語的發音沒有聽准吧
嘎和卡都是清音,日本人聽不出區別。
日本人對送氣音的掌握跟中國人不一樣 就好像中國小孩講く會講成哭 而母語是日語的小孩就算教他讀哭他也會讀成く 另外 日本人不會發咬唇音和咬舌音
推薦閱讀:
※五十音學完,清音濁音半濁音輔音。 平假名片假名默寫都ok。 但是單獨拿出不會讀, 應該怎麼辦?
※日語「後」各種發音有什麼區別?
※日語中ふ這個假名為何會有fu和hu兩種讀法?日本人使用中有無偏好?
※哪些漢字的日語音讀帶つ尾?為什麼?有沒有什麼規律?
※現代日文存在漢字的「書き換え」現象,是否破壞了日文的嚴謹,造成了不必要的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