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中國的軍用卡車體系?
01-21
這幾天新坦克的新聞里看到拉坦克的不是軍用的坦克拖車
回想了一下覺得不光是坦克拖車沒有什麼像奧什科什的M1070,曼的象式或者Maz-537那樣的典型代表。其他的軍用卡車除了一開始長得像吉爾157的解放,和後來的前期幾款東風之後,感覺在現役的車沒有什麼像奧什科什的M977或者Ural4320那樣讓人特別映像深刻的。什麼解放,東風,陝汽,川汽,泰安等等,感覺牌子比較雜。特來向高人求教。
沒人邀答一波,手機碼字,樓主及上面兩位說的不錯,目前解放軍中卡車運輸裝備確實混雜,但了解到中國軍用重卡的發展還是有跡可循,從最早蘇聯吉爾151及157到解放CA10及CA30就不說了,如果拿美帝對標10噸級別以下6x6重卡最早是引進法國貝利埃GBC仿製的東方紅LT665系列,
這一族譜上除了高機動全防護裝甲車輛都已經全部公布了,至於造型可以參考東風的產品
但基於目前中國軍隊的現狀短時間依然會出現大量不同品牌的軍卡混裝的情況,高性能的新軍卡肯定優先裝備在特殊地域作戰的部隊以及高戰備任務的部隊,例如山地部隊快反部隊以及高原駐紮的部隊以及土豪部隊38軍。其中不排除部分民用改裝型號依然裝備在部隊,例如海空軍這種基本以國內基地為主的作戰部隊日常使用普通卡車就可以,畢竟全裝備這些軍品油老虎不經濟不便於簡化日常勤務提高出車率。常年海外作戰的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就各自裝備了兩款不同型號的中型戰術卡車以滿足自己的需求陸軍的LMTV海軍陸戰隊的MTVR自己來答先講下中國軍用卡車的體系1963年5月1日,中央軍委頒發實施了《軍用輪式車輛系列化方案》,該方案確定研製並生產載重質量噸級分別為0.5噸、1噸、2.5噸、3.5噸、5噸和7噸的6種軍用車輛基本車型,以此為基礎發展變形車和改裝車。中國第一代軍車以此作為規範設計研發,結果分別為0.5噸級4*4型BJ212、1噸級4*4 型NJ230、2.5 噸級6*6 型CA30和6*6型EQ240、3.5噸級6*6型EQ245、5噸級6*6型SX250、7噸級8*8型JN252和6*6型CQ261。BJ212,中國人記憶中的吉普車——「吉普車就該是這個樣子嘛」NJ230,嘎斯51的南京兄弟,作為85mm毫米加農炮牽引車和反坦克導彈小組乘用車活躍在PLA編製中,圖為以NJ230為底盤的63式19管130mm自行火箭炮
CA30,歷史書上所說的第一輛國產車大解放CA10的軍用版,比CA10多了一對輪,以多種變形車的身份存在過
EQ240/245,二汽人的驕傲,研製始於三線建設的熱火朝天,也被政治運動干擾到接近停滯,但是最終還是成為了一款偉大的車型,在後期部分替換和CA30和NJ230,圖為EQ240底盤的通信車SX250,陝汽的木牛流馬,解決了中國有炮無車的窘境,主要作為炮兵牽引車和裝備底盤,其改型至今在PLA中服役,圖為SX250底盤的81式122mm自行火箭炮JN252,84年閱兵天安門廣場上的洲際導彈震驚了全世界,牽引車就是黃河JN252,除此以外還作為工兵機械化舟橋車的底盤CQ261,川汽和陝汽同為三線建設的汽車製造廠,知名度卻遠比不上陝汽,除了用作牽引重炮外還在84年閱兵儀式上作為海軍導彈牽引車出場東方紅665,中國第一款重型越野卡車,雖然進入了現役,但是質量始終無法使PLA滿意,在對越自衛反擊戰後逐漸退出現役1975年,總後勤部會同各軍、兵種車輛管理部門和科研單位擬定了《第二代軍用汽車系列型譜》,於90年代確定第二代軍車的基本車採用採用0.5噸、1.5噸、3.5噸、5噸、7噸和12噸等6個載質量噸級,結果分別為0.5噸級4*4型BJ2020SJ、1.5噸級4*4型NJ2045和4*4型EQ2061E、3.5噸級6*6型EQ2100E6D(長頭)和6*6型EQ2102(平頭)、5噸級6*6型SX2150K和4*4型SX2151、7噸級6*6型SX2190、12噸級8*8型SX2270和8*8型SX2300。【圖待填】第三代軍車選型之前已經有答主說過了,此處不再贅述,前幾天重型通用戰術高機動車輛的選型也已經出來了,陝汽勝出。再講下中國軍車命名規範根據國家規定GB/T9417—1988《汽車產品型號編製規則》的規定,我國汽車產品型號由企業名稱代號、車輛類型代號、主要參數代號和產品序號組成,必要時附加企業自定代號,很顯然軍車也需要符合這個規範,1988年後的軍車型號的格式是這樣的:AA-B-CC-D EEE。AA指汽車產地,比如CA指長春一汽,EQ指十堰二汽,SX指岐山陝汽等B指汽車分類,其中1為載重汽車,2為越野汽車,4為牽引車等CC指參數類別,如果是越野汽車則代表汽車總質量,單位為噸,數字不足兩位的時候在之前取零補足D指產品序號,從0開始計數EEE為特種車類號是特種車結構和用途特徵的代號,第一字母為結構特徵代號,後兩字母為具體用途特徵代號。打個比方,SX2151就是陝汽第二次改進的總質量為15噸的越野卡車很多在該標準之前的老爺車也有相應的編號(如EQ2100E也可以指EQ240)當然也有的老爺車沒有,比如NJ230至於題主說的牽引車屬於特種車輛,汽車分類代號為4,生產這些重型特種車輛的廠家有HY漢陽特種,ND北方賓士,XC西南鐵馬,WS萬山,以及TA泰安,種類繁雜,等有空我會選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種類感覺可以寫一個十萬字的專欄慢慢講這個東西改天有空慢慢發圖,睡覺關於軍用卡車有很多話想說,轉載各種網路文章和車托之家的內容沒有意思!
萬山特種車 WS 2180 WS 2180 原型Oshkosh(奧什科什) MTVR本人朋友圈銷售的退役MV3正在銷售的二手延安。還有駕駛室改裝防護裝甲的8×8導彈車也在找買家,圖片在電腦里。借用兩張車托之家的圖片說明一個事情,東風新款10噸級防雷車屬於MRAP(Mine-Resistant Ambush Protected 防地雷反伏擊車)雖然是卡車底盤改裝但不屬於軍卡,東風防雷車還是全球第一款具兩棲能力的MRAP產品。謝邀,(????ω????)國內軍卡好像確實不如明星產品有名氣,畢竟從援助購買到逆向仿製再到技術引進最後到自主研發這相互穿插的幾十年里,加上當時那個年代各種複雜的國際形勢,導致各廠的任務方案和選址都各有不同。下面簡單搬運一下第一代軍車各品牌的由來。眾所周知,解放卡車CA10是以毛子的吉斯150為藍本製造的,眾所周知這也是一款技術老舊的神器,馬力太小、越野功能比較弱,肯定是滿足不了軍隊日後的需求。於是在1966年就出現了洛陽一拖仿製的5噸級的東方紅LT665,該型卡車主要裝備陸軍,用來牽引130、152等火炮。根據我國與法國貝利埃汽車公司簽訂的引進貝利埃公司GBU重型越野汽車技術與部分關鍵生產設備的協議,便於發揮重慶重工業企業相對集中的優勢,於1966年在重慶雙橋開始建設承擔生產8噸級重型越野汽車任務的四川汽車製造廠(川汽),該廠於1974年製造出CQ260重型越野汽車,後改進為CQ261型。之後鑒於複雜的國際形勢,根據三線建設安排於1968年開始,由北京汽車製造廠和北京汽車齒輪廠共同在陝西省岐山縣組建陝西汽車製造廠(陝汽),1975年我國自行研製的載重量5噸的延安SX250軍用越野汽車於陝汽投產。SX250和CQ261在部隊主要應用範圍除炮兵部隊牽引重型火炮外,同時SX250的底盤還可承載81式122毫米40管火箭炮、改裝成野戰油料運輸加註車、承載重型機械化橋等軍用裝備。後根據軍隊需求,山東濟南汽車製造廠於70年代初研製成功黃河牌JN252(8×8)重型越野汽車並投入生產,主要裝備第二炮兵部隊,用於工程、中遠程地地導彈運輸/發射車,隨後被改裝成導彈燃料加註車、保障車等特種車。陸軍工程兵的舟橋部隊將其作舟船牽引快艇的運載車輛。後來為滿足坦克等重型裝備公路汽車運輸的需要,漢陽特種製造廠於80年代初研製成功我國第一代重型運輸車,載重量達50噸。該車由HY473(6×6)牽引車和HY962半掛平板車組成。歸納總結一句話:特殊的時代背景和不同的任務需求造就了這個局面。至於文中沒提到的泰特,改天抽空再搬運,先睡覺了。
現役的軍用卡車體系比較雜,是因為許多車廠都是引進外國的技術來生產,比如奧地利的斯太爾和德國的賓士!
自從2008年軍隊開始第三代軍用卡車競標後,軍用卡車體系就開始清晰起來!
1.第三代輕型高機動性通用戰術車輛(東風猛士)
二代猛士標準軸距車型二代猛士長軸距車型(4*4)二代猛士長軸距車型(6*6)……………………………………………………………………2.第三代中型高機動性通用戰術車輛(一汽MV3)
單排駕駛室 4*4驅動 3.5噸級 MV3單排駕駛室 6*6驅動 5噸級 MV3雙排駕駛室 6*6驅動 5噸級 MV3……………………………………………………………………3.第三代重型高機動性通用戰術車輛(陝汽中標)超級大本營裡面有個帖子談軍用卡車的,貌似還有解放初的美國GMC和70年代進口的羅馬尼亞卡車,其實建國後進口的軍民用車輛真是一個大題目,真希望有業界的相關人士寫一下,現在還很懷念90年代滿街跑的波羅納茲那一票蘇聯東歐車,一夜間就全沒了。
跟輕武器,被服和輕型車輛一起,成為了PLA最拖後腿的裝備門類。
推薦閱讀:
※有沒有在沃爾沃,賓士等進口卡車公司工作的,進口卡車是怎麼來確定一台卡車的配置的,為什麼進口車就省油呢?
※為什麼中國的卡車大多是藍色的?
※為什麼國內的牽引車大多是方形的?
※誰能大概排一下國內的卡車市場各品牌排名?
※為什麼變形里要讓一輛大卡車(擎天柱)當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