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的眼光是雪亮的還是盲目的?
今天朋友圈傳了一天的新聞,都是說孩子丟了,一會又說這是謠言,一會又說孩子是真丟了,全部朋友圈刷爆,個人感覺,群眾只相信他所認為的,而不去辨別事情的真偽,而帶動更多的人,做個更多錯誤的選擇。
自己看圖。不明白了,就。呵呵呵。看到朋友圈還有不聽的轉發,我只說了一句,群眾的眼睛不是雪亮的是盲目的。
居然有人說這事就是真的。我要說的不是事情的真偽,而是我們要有辨別的眼睛。起碼不知道,不謠言啊。
想起了太祖與蒙哥馬利曾經對這個話題的討論。
蒙:我衡量一個政治領袖的標準是看他是否會為了地位而犧牲他的原則。你同意不同意這樣一種標準?如果一個領袖為了取得很高的地位而犧牲他的原則,他就不是一個好人。
毛:我的意見是這樣的,一個領袖應該是絕大多數人的代言人。 蒙:但是他也不能犧牲他的原則啊! 毛:這就是原則,他應該代表人民的願望。 蒙:他必須帶領人民去做最有利的事。 毛:他必須是為了人民的利益。蒙:但是人民並不經常知道什麼對他們最有利,領袖必須帶領他們去做對他們有利的事情。
毛:人民是懂事情的。終究還是人民決定問題。正因為克倫威爾代表人民,所以國王才被迫讓步。 蒙:克倫威爾只代表少數人。 毛:他是代表資產階級反對封建主。 蒙:但是他失敗了。克倫威爾去世並且埋葬以後,過了幾年,人家又把他的屍體挖出來,砍掉他的腦袋,並且把他的頭在議會大廈屋頂上掛了好幾年。 毛:但是在歷史上克倫威爾是有威信的。 蒙:如果不是克倫威爾的話,英國就不是今天的英國了。 毛:耶穌是在十字架上被釘死的,但是耶穌有威信。 蒙:那是在他死以後,在他活著的時候,他沒有很多的跟隨者。 毛:華盛頓是代表美國人民的。蒙:可是他被暗殺了。
毛:印度的甘地也是被暗殺的,但是他是代表印度人民的。摘自中央文獻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出版的《毛澤東外交文選》,原題是《同蒙哥馬利元帥談國際局勢》。
在這個話題中,太祖跟蒙大帥的看法有一個基本分歧:蒙認為人民是盲目的,不明白什麼對他們最有利。而太祖認為,人民是懂事情的,終究是人民解決問題。
基於這個基本論斷的不同,蒙的推論是:好的領袖必須有自己的原則,即引導盲目的人民做對人民有利的事。假如人民因信息不對稱受人愚弄,站在了自己利益的對立面,那麼領袖也必須忠於自己的原則,寧肯受人唾罵,也要做對得起人民利益的事。
而毛的推論則是:領袖的唯一原則就是代表人民。人民能夠明白自己的利益所在,無需擔心人民會因盲目而與自己的利益背道而馳。
然後兩人就這個問題展開,分析了一個實例——克倫威爾。
蒙肯定了克倫威爾的歷史功績:如果沒有他,英國就不是今天的英國了。但是他認為克代表的確是少數人。而且盲目的人民在他死後砍掉了他的頭顱。這正是一個典型的領袖忠於原則,卻不代表廣大愚民,為愚民做了有利的事,確被不明事理的愚民唾罵的例子。完美佐證了蒙先前的推論。
然而在毛看來事情卻不是這樣的:克倫威爾就是代表了人民,他代表資產階級逼迫國王退位。而且歷史上克有威信也足以證明克他代表大多數人。儘管死後被人一時唾罵。但歷史最終認可了他的功績:沒有他英國就不再是那個英國了。
到這裡我發現了兩人對人民的判斷何以不同:蒙看重的其實是彼時彼刻人民因信息資源匱乏而湧現的盲目性。而毛看重的,是從長時間的歷史來看,人民終究能明白事理。明白歷史人物到底是功是過。毛口中代表的人民,不僅僅是一時一刻的人民。而是在歷史過程中後浪推前浪的那一波人民。毛還舉例:即便耶穌生前追隨者少,還被不明真相的人釘死,但死後還是受人民的擁戴。這就是代表人民。
所以人民到底是盲目的呢?還是懂事的呢?短期看,他們就是盲目的,他們會犯各種錯誤,會分不清善惡。但長期看,他們終究會解決問題。會推動歷史。會看清真相。會為自己爭取利益。群眾的目光與官方一樣的時候是雪亮的,不一樣的時候是盲目的。
中國教育任重道遠。
人云亦云是沒有獨立思想的最顯著表現,這是一種教育缺失,不是說這樣的人沒有文化,而是沒有通過教育獲得足夠的判斷能力,這個教育缺失,是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造成的,而且在大多數中國群眾的知識結構中,法律、經濟、歷史方面的知識應該是短板,因為我們有句話——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拍,而文科學習以背記偏多,不鼓勵學生有獨到的答案。在這樣一個社會裡,謠言傳播速度會很快,三人成虎——您說謠言流行門檻是不是特別低?但是不要悲傷絕望,擺脫這個桎梏的國家目前還不存在,的確,現代教育讓越來越多的人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但是相應的,信息的傳播與獲取也比以前容易了。美國教育發達吧,也有無腦謠言傳播,一個有良好判斷能力的人在接收一個信息的時候,尤其是當這個信息跟自己沒有太密切的關係的時候,應該先分析其可能性,而不是抬手轉發,比如說我信口胡說的這個答案。不要太相信「群眾」就行了,因為根據歷史,「群眾」眼睛雪亮的時候大多是切身利益受了侵犯,眼睛近視的時候往往因為那事兒跟自己沒啥關係,街頭有劫匪搶孩子,車上有小偷順錢包,不就有很多人選擇性無視了嗎?謝邀。
我想起一段話:
You can fool all the people some of the time, and some of the people all the time, but you cannot fool all the people all the time.
Abraham Lincoln
還有一段話:
保羅·約瑟夫·戈培爾,希特勒的宣傳部長
(Paul Joseph Goebbels,1897.10.29-1945.5.1),納粹黨宣傳部部長,納粹德國國民教育與宣傳部部長。他說:
宣傳的唯一目的,就是"征服民眾";"我們的宣傳對象是普通老百姓,故而宣傳的論點須粗獷、清晰和有力;真理是無關緊要的,完全服從於策略的心理";"我們信仰什麼,這無關緊要;重要的是只要我們有信仰";"政治不再是可能的藝術,我們相信奇蹟,相信不可能和可望而不可即。在我們看來政治正是不可能的奇蹟";宣傳的基本原則就是不斷重複有效論點,謊言要一再傳播並裝扮得令人相信。
……所以,分割線……
我相信群眾是可以被欺騙,操縱和利用的,
然而,高手在民間,然而,高手的聲音容易淹沒在群眾的汪洋大海里,然而,真相總有一天會大白。
順手推薦兩本小說
書名:《時間的女兒》
作者:約瑟芬·鐵伊書名:《鼠人》作者:郝湘榛群眾的眼光絕對絕對絕對是雪亮的!!!
群眾是善良的,是淳樸的,是團結的。但是,你看看他,你再看看她,你再看看他們,這些人配當群眾嗎?他們真的不是群眾。造糞機器就別提眼光了行嗎?吃飯去,乖。自己看圖。心態放平,你有沒有轉發過類似的信息。又有多少是虛假的呢。
群眾到底是傻還是聰明,這個命題里缺少了兩個判斷標準,時間跨度以及利益相關。
如果把時間跨度拉長,給群眾反思過去總結經驗的時間,給群眾接受新事物並獲利的時間,最終的結果群眾往往都是聰明的。
但如果縮短這個時間跨度,群眾在當下由於信息獲取不足,原有利益受到衝擊,這時候群眾往往是盲目的。
而這個時間跨度代表了群眾獲取信息量所需要的時間以及群眾接受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緩和損失重新盈利的時間,所以無論是個人還是群體,是盲目還是聰明,跟所接收到的信息量、是否符合自身利益有關。就這麼說吧
一,你說的群眾就是普通人,不是教育程度很好的少數,對吧?
二、如果群眾眼睛是雪亮的,那麼大家還要受教育幹啥?
三、這叫反證法,不明白的時候,想想怎麼證偽即可。個人一旦進入群體就會變得盲目。群體有著毀滅性的力量,同時並不具有能夠正確操縱這種力量的智慧。可以參看《烏合之眾》
首先,考慮問題需要時間成本,多數人並不會意識到謠言引起的後果,所以並不會花時間去辨別。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沒錯,明察秋毫,還能認字兒,還能看圖。群眾的眼睛可不盲目。你說眼睛又雪亮又盲目那是有語病的。我覺得吧,群眾的眼睛雪亮,就是腦子不好,盲目跟風,媒體怎麼說就怎麼信,一點主觀臆斷也沒有,正中媒體人的下懷。好好學習馬克思的思想,凡事都要去研究它的兩面性。
當然雪亮啊,只不過有時候亮瞎了而已。
不一定,群體的力量是無窮的,但是群體是沒有什麼智慧的。推薦你看看居斯塔夫·勒旁的《烏合之眾》
推薦閱讀:
※有哪一個至今仍讓你感覺:「這逼裝得我服!」的故事?
※微商還能存活多久?那些三無產品,為什麼賣這麼火,很多東西比如減肥藥,面膜都是小作坊出來的。根本不能用?
※平等自由的土地買賣是否會形成嚴重的兼并?
※當人口進入負增長,會發生什麼?
※人們是如何殺死一個英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