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加入 R3 聯盟對國內區塊鏈發展有哪些意義,會帶來哪些影響?

5月24日,路透社消息稱,一個由金融科技公司R3牽頭的全球聯盟周二稱,中國第二大保險公司——中國平安成為該聯盟第一家中國成員企業。

本題已收錄知乎圓桌 ?金融科技浪潮 ,更多「金融科技」話題討論歡迎關注


第一次聽說「阿三聯盟」,還以為是個印度菜餐廳。

後來不斷聽到有牛逼的大牌銀行加入R3,才知道R3聯盟是世界上最大的分散式賬本聯盟組織;最近對R3的公開信息做了一些整理,希望搞明白R3它是個什麼組織,怎麼來的,打算幹什麼(保安三問)。

先說它是怎麼來。

R3聯盟的成立日期是2015年9月15日,共有9家創始機構。

Barclays,巴克萊銀行

BBVA,西班牙對外銀行

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 澳洲聯邦銀行

Credit Suisse, 瑞士信貸銀行

Goldman Sachs,高盛

J.P. Morgan,摩根大通

Royal Bank of Scotland, 蘇格蘭皇家銀行

State Street, 道富銀行

UBS,瑞銀

就算是對金融不感興趣的朋友們,也應該聽說過其中幾家大名。

其實R3背後的公司R3 CEV 2014年就已經成立。

創始人、首席執行官David Rutter有30年華爾街從業經驗,曾經是電子經紀商ICAP的老大,旗下的固定收入交易平台和EBS外匯交易平台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電子化OTC交易平台。聯合創始人、首席財務官Jesse Edwards曾是一個投資銀行家,在投行生涯中,服務了多家大型國際金融機構和金融技術公司。聯合創始人、首席運營官 Todd McDonald在渣打銀行有14年工作經驗。

看三位創始人的背景,都是在傳統金融信息化行業折騰的老資歷。R3能拉來那麼多大銀行加入聯盟,創始人的背景和人脈是重要原因之一。

2015年9月29日,R3新增13家成員,一共22家。

Bank of America, 美國銀行

BNY Mellon, 紐約梅隆銀行

Citi,花旗銀行

Commerzbank,德國商業銀行

Deutsche Bank, 德意志銀行

HSBC,滙豐銀行

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 三菱UFJ金融集團

Morgan Stanley, 摩根士丹利

National Australia Bank, 澳大利亞國民銀行

Royal Bank of Canada, 加拿大皇家銀行

Skandinaviska Enskilda Banken, 瑞典北歐斯安銀行

Société Générale, 法國興業銀行

Toronto-Dominion Bank,多倫多道明銀行。

2015年10月28日,又增加3家,一共25家。

Mizuho Bank, 日本瑞穗實業銀行

Nordea,瑞典北歐聯合銀行

UniCredit 義大利聯合信貸銀行

2015年11月19日,新增5家,一共30家。

BNP Paribas, 法國巴黎銀行

Wells Fargo, 富國銀行

ING,荷蘭國際集團

Macquarie Group , 麥格理銀行

Canadian Imperial Bank of Commerce. 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

2015年12月17日,新增12家,共42家。

BMO Financial Group, BMO金融集團

Danske Bank, 丹麥丹斯克銀行

Intesa Sanpaolo, 義大利聖保羅銀行

Natixis,法國外貿銀行

Nomura,野村證券

Northern Trust, 北方信託

OP Financial Group, OP金融集團

Banco Santander, 西班牙國際銀行有限公司

Scotiabank,加拿大豐業銀行

Sumitomo Mitsui Banking Corporation, 三井住友銀行

U.S. Bancorp美國合眾銀行

Westpac Banking Corporation. 西太平洋銀行

數據零散,個人做了不完全統計,上面42家銀行的市值加起來接近25000億美元,大約十個工商銀行。

當時R3的42家銀行中,有23家屬於全球系統重要銀行(G- SIB),也就是俗稱的大到不能倒的銀行。如果對比2015年的G- SIB列表可以發現,除了中國的幾家宇宙大行,剩下的世界頂級銀行幾乎都加入了R3聯盟。

http://www.fsb.org/wp-content/uploads/2015-update-of-list-of-global-systemically-important-banks-G-SIBs.pdf

R3 在 2015年的合作銀行大概就是42家,到了2016年,R3進一步開放,吸納非銀行金融機構。4月19日日本SBI控股,韓亞金融集團加入。5月24日,中國平安保險集團宣布建立合作夥伴關係,隨後還有豐田金融服務部門等各類性質豐富的金融企業加入其中。除了金融機構,R3的合作夥伴還包括微軟這樣的IT巨頭。

到16年9月份,已經有60多家金融機構加入R3聯盟。R3公司的員工已從8人發展到80人,在舊金山、倫敦、日本、蘇黎世、新加坡、首爾和悉尼都設立了辦事處。

技術力量部分,R3吸引到了比特幣開發者之一,邁克·赫恩(Mike Hearn)加盟,雖然邁克·赫恩對於比特幣的看法與許多主流比特幣開發者有差異,但這不影響他的為新的區塊鏈技術獻計獻策。

巴克萊銀行前首席銀行架構師詹姆斯·卡萊爾(James Carlyle)被任命為R3的總工程師。R3的首席技術官理查德·根得爾·布朗(Richard Gendal Brown)是IBM公司銀行創新業務的前任執行架構師。其他員工中還有大量的擁有傳統金融機構和谷歌等高科技公司的從業背景。

老大們負責撐門面、拉合作,最終的成果都是要靠員工搞出來。

分散式賬本技術 又有一批人要下崗

說到技術力量,就要解釋一下分散式賬本技術。

分散式賬本和區塊鏈技術的概念常常混著用。區塊鏈是從IT層面來描述:計算機代碼邏輯上,區塊鏈是一個個「區塊」接成鏈條的形式;而分散式正本則是從財經層面來描述:這種技術能做神奇的分布記賬。

現在銀行用的傳統賬本,各家都有自己的賬。銀行的IT解決方案,也都是用了十幾年的老項目,主要依靠單獨維護的資料庫之間對賬維持穩定。銀行通過錄入原始憑證,把財務信息存在自家的伺服器里。如果兩家銀行發生了交易,那就是雙方各記錄一筆,外部就是走交換、走超級網銀、看合同、看票據;內部就是「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需要的時候,可以通過雙方「對賬」的方法確認交易,對不上了還可以查憑證——總之需要各種手段確認雙方共識。

神奇的分散式賬本並不儲存在某家銀行的伺服器里,而是分布在網路中的各家銀行手中,參與交易的銀行共同維護賬本信息,記錄下達成共識的內容。當一筆交易信息提交後,區塊鏈網路幾乎在瞬間就會驗證真偽,更新記錄,並且留下時間戳,方便後續追蹤和審計。

參考R3網站上的圖片說明差異:

在分散式賬本系統里,交易各方都保存著一致的總賬副本。大家都用同一本總賬,所以查賬、轉賬的效率和傳統金融的獨立賬本不可同日而語;對賬、軋賬的概念也從根本上發生了改變。

回到R3聯盟,因為分散式總賬是構建在多家金融機構之間,如果銀行各自為戰,閉門造車,會造成技術不兼容的後果;所以就需要有一個組織來制定銀行業區塊鏈技術開發的行業標準,並建立銀行業的區塊鏈組織。同時還要考慮知識產權保護結構,幫助聯盟內的成員加快協作,促進產出。

R3就是想做這樣的一個組織。R3最核心的職能是「內測」區塊鏈技術,針對銀行業需求,找出適合的分散式總賬系統。

大銀行的加入,說明它們都預見區塊鏈技術可能會給銀行業帶來大變革。R3等於是一個試驗場,一個觀察鏡。R3幫助銀行們更加系統地搞研究,花經費,花時間;如果最後產生了成果,聯盟成員大家都有份。

R3幹了什麼?

銀行的需求有特殊性。它的出發點是金融公司之間的交易,必須建立在現有的經濟法律框架內,既能做到一定保密性,又要滿足複雜的金融監管標準。

R3 已經進行了幾輪測試,比較了現存的區塊鏈技術公司的解決方案,具體應用場景包括電子交易、商業票據簽發和票據贖回等等。

大部分測試是在成員之間進行,對外披露細節較少。其中比較有名的是2016年1月20日,R3聯盟的首個區塊鏈實驗。

11家銀行參加了那次測試。包括巴克萊銀行、BMO金融集團、瑞士信貸銀行、澳大利亞聯邦銀行、滙豐銀行、法國外貿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道明銀行、UBS瑞銀、義大利聯合信貸銀行以及富國銀行。

實驗用一些象徵性的資產測試了一個叫「以太坊」的區塊鏈技術社區系統。以太坊也因此獲得了大量媒體曝光,同一時間,以太坊生態貨幣「以太幣」價格開始一路飆漲(見下圖),隨後的TheDAO眾籌進一步推升以太幣價格,最高漲至被黑客攻擊前的1ETH兌換125元人民幣,半年十二倍。

到了2016年3月,R3已經讓40多家銀行成員測試了五種不同的區塊鏈基礎構架,包括以太坊、Chain、 Eris Industries、 IBM 和Intel的產品。硬體環境方面則有Microsoft Azure, IBM Cloud 和 Amazon AWS 提供雲平台。

實驗中用到的各項技術,都有階段式的反饋和評價,方便參與的銀行評估這些技術的不同點。

測試的評分沒有完全公開,但從結果來看,似乎是沒有一個既有的技術能滿足銀行們的需求。

後來R3就開始推出自己的產品:

例如產品Corda(項目代號Concord)。Corda的白皮書在這裡

https://static1.squarespace.com/static/55f73743e4b051cfcc0b02cf/t/57bda2fdebbd1acc9c0309b2/1472045822585/corda-introductory-whitepaper-final.pdf

這個版本是非技術白皮書,從定性的角度描述Corda的一些特徵。

Corda同樣是一套分散式賬本系統,可以記錄、管理、同步金融機構間的合約。它們吸取了區塊鏈設計中的幾個思路,同時排除了傳統區塊鏈技術不適合銀行的特點。比如Corda並不完全公開數據,只有參與的主體可以看到其中數據細節;Corda預留了監管節點,方便監管層介入;Corda的設計可靠性高,是工業化產品而非小作坊;Corda的系統還明確了自身計算機代碼規律和人間法律的關係。

《計算機代碼與人間法律的衝突》這幾乎是個科幻命題,但在今年的The Dao硬分叉事件後,R3一定也受到了啟發。

R3首席運營官認為,2017年他們能做出商業級的應用產品。

回答R3是什麼?

再回頭看R3的全名R3 CEV 。

其中的

C 代表加密技術2.0(CRYPTO 2.0)。它要推動全球金融市場中加密技術和分散式總賬智能協議的應用。

E 代表交易所和交易平台。它要用創新的解決方案,來重新定義資產交易。

V 代表風險投資。它關注區塊鏈早期創業投資機會,創造下一代金融服務。

以此來看,行業協會、交易所、投資,都是它要做的事情。R3最終目標是幫助區塊鏈技術的落地應用,商業化。

有了分散式賬本,市場中的一部分不完全信息博弈將變成完全信息博弈。監管機構將可以根據總賬進行審計。離櫃市場和場內交易的邊界將變得模糊。運營數據分析將會更加高效可靠。會計結算人員將會升級成新的職業。銀行里的回單箱將會消失……

據2016年9月的報道,R3 CEV公司正磋商A輪融資。安永給R3預估值約2億美元。

要我說,R3聯盟的江湖地位就和1792年華爾街68號樓的那棵梧桐樹差不多。

第一次聽說「阿三聯盟」,還以為它只是個印度菜餐廳。

《》《》《》《》《》《》《》分割線《》《》《》《》《》《》《》《》

最近高盛宣布退出R3聯盟,大家對它又有了一波新的關注。

對文章重新排版,另外上文的信息已經比較老,後來世界發生了很多變化,聯盟鏈的前景也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2016年,平安集團成為R3 CEV區塊鏈聯盟的首個國內成員機構、設立面向金融科技的基金,開發自己的區塊鏈技術平台……平安對區塊鏈技術的重視顯而易見。

2016年底,平安集團首席創新執行官屠德言在接受《陸家嘴》雜誌記者採訪時介紹了平安集團區塊鏈戰略,並分享了對於區塊鏈應用前景、監管等問題的看法。

平安集團首席創新執行官屠德言的直接反饋,也許能給這個問題提供一個角度獨特地回答。

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技術因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溯源等核心特點正在獲得全球越來越多的關注,包括金融、健康、醫療、保險等多個行業都在探索其應用前景。雖然目前區塊鏈技術仍處在起步探索階段,金融機構、新興科技和傳統行業巨頭都紛紛投身其中,希望能夠在行業中獲得先發優勢,平安集團便是其中之一。

===以下是採訪內容摘錄===

《陸家嘴》:為什麼平安把區塊鏈技術作為未來探索的重點?

屠德言:平安是一個綜合金融集團,擁有銀行、保險、投資、醫療健康等領域的28家專業子公司,區塊鏈應用的潛在場景要多於一般的金融機構。如果區塊鏈技術逐步成熟且監管確立相關標準,區塊鏈技術可能降低運營成本,對資產交易進行及時清算和結算,增加平安的業務點。這樣的話我們願意對區塊鏈進行大力投入並將其作為未來系統的中心支柱。

因此我們願意打造自己的底層技術平台,然後業務單位和技術配合來看具體的應用場景,根據是否符合當下需求和能否獲得監管的認同等標準來確定其優先順序。

《陸家嘴》:對平安來說具體場景的優先順序是怎樣的呢?

屠德言:首先是資產交易和清算結算,解決交易的速度、監管透明、支付等問題,這是我們的核心應用需求;第二的領域就是徵信,因為對於金融產業來說,KYC(Know Your Customer,了解你的客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其他應用場景還包括跨境支付、虛擬貨幣等,但前面兩個應用場景是我們目前最優先、最核心的探索領域。因為只有解決了資產交易和清算結算的問題才會讓我們有信心把交易對象、加盟平台的合作夥伴引入其中正式運作;而徵信問題的解決則會讓我們更快更好地獲客。

《陸家嘴》:目前平安正在規劃一個專註於金融科技的美元海外基金,幫助國外的金融科技公司進入國內市場,這個你能否詳細介紹一下呢?

屠德言:我們已經看到科技對金融業務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而金融又是高度監管的領域,如果我們能夠找到正確的海外金融科技公司進行投資,將它們納入平安的體系之中,這將給我們更多競爭優勢去展業和獲客,同時也能夠減少中後台成本。

我們認為值得考慮成立一個以美元為主的基金,面向海外優質金融科技企業,利用我們全牌照金融集團的優勢將它們引入中國市場,一方面獲得財務投資回報,另一方面對平安具體業務也有實際的幫助。

《陸家嘴》:除了區塊鏈技術外,平安還在關注哪些其他的金融科技?

屠德言:除了區塊鏈之外,我們還在關注包括人工智慧、人臉識別、互聯網信息安全、大數據分析以及移動平台獲客技術等金融科技。以上技術我們一直在研究,並且和國外的研究院、高校等也有很多試點項目的合作。對於平安而言,除了自然增長外,還必須靠技術創新來推動業務增長。

《陸家嘴》:在區塊鏈技術的金融監管方面英國和新加坡政府推出了「沙盒機制」,對於這種監管方式你是怎樣看的?國內的金融監管部門應該採取怎樣的監管態度?

屠德言:「沙盒機制」並非一個新的概念,在海外,這種監管理念已經被廣泛應用於金融科技領域。現在國際上可以陸續聽到支持通過「沙盒機制」對包括區塊鏈技術在內的金融科技實施監管的聲音,而國內的監管機構也在討論如何落實「沙盒機制」。

我認為這個機制具備幾大好處:首先,它可以把風險降到最低;第二,它可以解開初創企業的束縛,讓創始人能夠充分發揮,做他們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第三,在「沙盒機制」里,主事者知道要投入多少資源和費用來做事,而若是在公司層面或者公司部門內進行,這些資源和費用往往會被模糊化;最後,「沙盒機制」若成功的話能夠實現快速複製,失敗了也可以及時將其停止。

所以,平安以及我個人都是十分支持監管層採用「沙盒機制」的,這方面其實可以向新加坡學習。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近期成立了亞洲最大的金融科技中心Lattice80,為符合條件的金融科技初創公司提供辦公空間、會議室、通信器材以及研究所需要的資源等,希望吸引相關方面的人才進入新加坡,打造金融科技生態。

《陸家嘴》:2016年9月IBM全球區塊鏈產品主管約翰·沃爾波特(John Wolpert)曾大膽預言健康、保險和供應鏈三者相結合的領域將會是未來區塊鏈最先得到大規模應用的領域。你認為區塊鏈將會最先在哪個領域得到應用呢?

屠德言:IBM打造的Hyperledger項目並非僅僅針對金融行業,是一個比較泛的架構。而我個人也同意他們的設計理念,因為可以看到區塊鏈技術在金融(特別是銀行)領域之外如保險、醫療健康、供應鏈融資等方面的應用潛力。

區塊鏈技術為這些領域帶來了新的增長可能。例如保險領域結合區塊鏈技術未來可以看到再保險的增長機會;醫療健康領域,醫療數據的整合以及檔案管理也可以通過分散式賬本技術實現;而供應鏈和區塊鏈技術相結合會創造更多融資機會。

以上都是區塊鏈技術的潛在應用領域,但是若說區塊鏈最先大規模應用的領域,我認為會在保險和醫療健康領域。因為這兩個領域目前的數據非常分散和混亂,通過區塊鏈技術可以系統地將其整合。未來對這些數據做具體分析研究後可以發掘出很多商業機會。

《陸家嘴》: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區塊鏈技術應用最具前景的領域是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你覺得呢?

屠德言:最近我和福特公司有過交流。對於福特公司來說,區塊鏈技術最具潛力的地方是IOV(Internet of Vehicles,車聯網)。但無論是IOT還是IOV,區塊鏈技術都有很多的商業機會。首先是在供應鏈方面的應用;第二,通過區塊鏈無論是新車還是二手車交易都更容易進行貸款、融資;第三,相關信息放在區塊鏈上也讓企業能更有效地對信息進行管理並獲得業務增長的機會。以此為例,可以看到很多不同領域的企業都在研究區塊鏈技術對它們核心業務的潛在應用機會。

陸家嘴》:你此前提到區塊鏈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需要注意「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可以解釋一下嗎?

屠德言:協同領域之間對接、領域與非協同領域的對接、底層技術平台之間的對接都存在互操作性的機會。但需要注意的是,若底層技術或平台的交易量或生態不夠,那麼對潛在交易和合作方的吸引力就不夠大。所以現在大家都希望能夠在這個生態中佔據一席之地,這樣才能吸引潛在合作方來和自己交流、交易,這就是「互操作性」的魅力所在。

目前大家還都在關注底層核心技術,而關注底層核心技術的時候不能只看自己,因為「互操作性」會涉及到其他系統,所以像IBM和R3等一些有前瞻性的企業都在朝這個方向努力。

《陸家嘴》:就你觀察,和國外金融科技生態相比,國內還有哪些地方存在差距?

屠德言:在互聯網金融這一塊,一開始的時候監管態度謹慎,之後影子銀行、P2P跑路、倒閉潮等事件發生後,監管開始逐步對金融科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容易接受包括區塊鏈技術在內的金融科技。監管逐步開放後,中國很可能在某些金融科技領域成為世界的領頭羊,因為畢竟中國十幾億人口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無法享受到傳統金融 「最後一公里」的服務的,必須通過線上的平台進行。

所以企業和監管都要同步對科技進行了解,這也是為什麼平安一直主張企業要主動和監管進行溝通互動。


比特幣先漲200壓壓驚……比特幣價格暴漲升至2016年新高,或有五大原因


呃…今天從我們部長那裡得到消息,R3的第一波實驗全滅?聽得不是太清楚因為不是正式報告…

誰也不知道R3到底能幹出什麼,但是大家都加了我也沒有損失對不對?萬一有成果了就分一杯羹~畢竟我的競爭對手也加了啊~

所以我選擇不評論~

注,答主利益相關,某家外國銀行的fintech部門小職員一名…


2016年5月24日(上海)——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平安」)宣布與國際頂尖金融創新公司R3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正式加入R3分散式分類賬聯盟,為全球金融市場設計和應用分散式共享分類賬技術。

平安首席創新官Daniel Tu在今年年初致電R3CEV全球執行董事Clive Cooke,表示希望加入R3。Daniel Tu表示,平安從2013年開始就領頭探索比特幣和區塊鏈技術,上司還命令他測試分散式賬本技術與平安子公司業務的契合點。「我認為重要的是,一定可以從所有這些業務線中找到應用點。R3是一個互相協作的組織,不可以單打獨鬥,就是要大家在一起合作交流思想」。

而Cooke說平安的電話讓他看到了擴大R3技術實施領域的契機。「平安不僅是希望整合新技術的金融機構,還是個獨立的生態環境。平安在中國有自己的網路,R3同樣也有自己的網路」。

5月24日正式合作之後,Daniel Tu和平安區塊鏈倡議的主管Jessica Tang成立了包含平安技術部和金融部的15個員工小組,還有集糰子公司的首席技術官。儘管Daniel Tu沒有詳細介紹平安內部區塊鏈小組的工作內容,但是指出目前在開發兩個概念證明機制,公司內部在努力地學習區塊鏈技術。

Daniel Tu同時指出,中國人民銀行和政府監管機構也在密切關注區塊鏈在國內和國際上的發展動態。上海的萬向區塊鏈實驗室(Wanxiang Blockchain Labs)宣布了搭建區塊鏈協議的ChinaLedger項目。

以上答案很虛,我們知道的是,雖然對未來的影響我們目前還沒有清楚的看到,但區塊鏈目前各國都很重視,並且這是一個開放型需要密切合作的一種技術。區塊鏈應用最早出現的可能是替代目前全球支付的所依賴的SWIFT系統。

平安的加入對於中國融入最新技術聯盟來說只是開始,這不,前幾天,R3又宣布香港友邦保險也加入了嗎,成為第二家中國加入R3的企業,以後還會有。

如果想清楚知道區塊鏈到底是什麼,推薦一篇文章:據說「區塊鏈」將重新定義人類生活,你會看懂么?反正我沒看懂,應該會幫助理解,謝謝


區塊鏈和比特幣的歷史從2009年才正式開始書寫,到今年也不過第七個年頭。一門技術的誕生,發展,繁榮以及到被社會廣泛應用所需要的時間和人力是巨大的。

平安一直被認為是國內的金融機構中最具創新意識的企業之一,特別是在很多戰略的布局上。但即使加入了r3,也難以改變目前全球的區塊鏈發展處於萌芽期的事實。人才是關鍵,區塊鏈的人才在全球範圍內都十分缺乏,國內更加如此。

目前來看短時間內,區塊鏈可能依然停留在不斷的試錯階段。記得這個話題里有另外一個回答提到可能項目和技術的成熟還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

個人來說,我也很看好區塊鏈的未來發展,但時間上來看短期內實現商業價值的應用還難以出現。目前很多已經投入資金進行研發的企業和國家不斷增加,他們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共同促進研發的進行。

仔細了解過區塊鏈的人大部分都可以認識到區塊鏈技術所能帶來的價值。希望更多的人才可以投身區塊鏈的事業當中,共同促進產業發展!


我覺得大家積极參与對區塊鏈的發展是正向的。更多的參與,加速區塊鏈技術的落地

不僅是區塊鏈領域,我個人這幾年很明顯的感覺到在技術領域國內的反映速度非常快,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雖然我們也存在各種問題比如技術不深入,存在各種投機方面的事情,從整體來看是好事


推薦閱讀:

國內外銀行有開始使用Spark計算或做機器學習的嗎,現在都做到什麼程度了?
如何看待國內小額現金貸(發薪日貸)的發展?
信用卡餘額代償(balance transfer)為什麼在國內做不起來?
國內的信用環境有哪些具體的不足?
互聯網金融給傳統金融行業帶來了哪些衝擊和改變?

TAG:互聯網金融 | 金融科技 | 區塊鏈Blockcha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