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評價鏈家建立走失兒童守護站?
這事扯淡主要有兩方面。
1- 社會問題概念被偷換了:走失兒童和被拐賣兒童被混淆。觸動中國人的核心問題是被拐賣,被拐的兒童從年齡到被拐賣流程,根本沒有機會求助甚至出逃。
2- 解決方案不可行:就算針對走失兒童,換個詞叫迷路,迷路的兒童又有幾個在具備尋找鏈家的能力下不會別的求助方式?6000家店對應中國600多個城市,其中還有大量真正面臨走失兒童的二三線城市幾乎沒有。迷路的孩子估計要打個車才能找到本城的鏈家吧。能有走進鏈家的迷路兒童,鏈家人估計會像總理般供起來。
相信鏈家知道以上這些,評估過後,並在營銷中有意引導。公益營銷值得讚揚,沒公益實質就是扯塊布的,早晚的事。
江寧婆婆的微博:原文鏈接:今天被刷屏的那個「鏈家6000家門店以後就是... 來自警察蜀黍
重慶網警的微博:
兒童走失,應該向身著制服的民警或撥打110求助。然而最近,一條被瘋轉的朋友圈內容告訴大家,某企業將為走失的兒童提供另一種求助選擇。
首先,網警蜀黍認為,所有向走失兒童伸出援助之手的個人和企業都是值得肯定的。每位小朋友都可能遭遇走失的困境,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周圍的個人和團體能及時提供幫助,對於迷失方向的小朋友們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其次,任何個人、企業在沒有具備相應的援助手段、完善的援助機制、合法的資質的情況下,是不適宜大規模開展相關救助工作的。試問,在失聯小孩來到「失聯兒童守護站」後,對小孩的妥善照顧能得到保證嗎?尋找父母的工作能夠及時有效開展嗎?
第三,相關企業如此宣傳,也存在誤導父母、兒童之嫌。眾所周知,小朋友走失後,第一時間應該原地不動,等待父母的尋找;藉手機撥打110向民警求助是最有效的自救辦法。因為從一線城市到鄉鎮街道,警察叔叔、派出所就在身邊;然而,該企業的6000個店面僅僅在大中城市零散分布,連手持導航的成年人都未必能馬上找到,教一個路都不認識的兒童滿大街去找「失聯兒童守護站」,豈非緣木求魚?!
最後,順便闢謠一下。財經網4月28日刊登了一則題為《父母必看:鏈家將成為中國失聯兒童的守護站!》的文章,對該企業的將要實現的「善舉」做了介紹↓↓↓
題目是關於「失聯兒童的守護站」的,然而通篇也只展示了一張地產中介店面的照片,相關設施呢?幫助失聯兒童的案例照片呢?訓練有素的人員呢?
文中首先指出一「觸目驚心」的現狀:「每年中國有20萬兒童失蹤,失蹤兒童找回率0.1%,一旦孩子失蹤,想找回ta便如同海底撈針」,並呼籲大家行動起來,對走失的兒童伸出援手。然而,早在2013年,該信息即被相關部門闢謠了。
打拐辦主任陳士渠指出:「這些數字純屬謠傳......尤其是近年嚴打之下,發案很少」,「數字嚴重失實」。在回復一名網友的微博時他還提到:「中國2011年出生人口是1600萬,按照媒體所稱的統計數據每年20萬,那就佔到每年新生人口的1.25%,隨便挑幾個小學問問,他們學校有多少人被拐了,都知道這數字嚴重失實。」
利用一條虛假的信息做宣傳文案,該企業的這項「善舉」還真該被打個大大的問號!其目的到底是什麼,到這裡想必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了。所以,請該企業不要再偽善地安利大家刷屏了,先做好你自己吧!做好再說,為時未晚。
而作為家長,應教會孩子在走失後撥打110向警方求助;同時站在原地等待父母找尋或警方救助,而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對於其他救助途徑,應待相關政府部門、權威機構長期研究論證,證明其行之有效後,再教授給小孩。千萬不能輕信那些網傳的、未經科學驗證的方式方法,以免弄巧成拙。
原文鏈接:鏈家,請停止錯誤的走失兒童自救宣傳!這不是營銷活動應該涉足的領域
這就是借人們對失蹤兒童的關心心理做的廣告,只是廣告,毫無作用,認識鏈家的能自由行動的小孩子難道還不會自己找回家去?不認識的有什麼用?還不如教孩子找警察!利用失蹤兒童做廣告,我只想說兩個字:噁心!
鏈家前員工必須要來怒答一下。鏈家現在的公關真是差到無法再差了。
如何評價:能如何評價,叻唔切啊~還不是為了改善自己的形象,熟知公益形象進一步下跌!然後還要不停用公益來美化和包裝自己。
利益相關:sz鏈家某職能部門前員工,呆了一個月,果斷走人。(必須匿了,因為我要講八卦)
1.關於兒童守護站:
這件事,用個形象的比喻——我去您家做客,人還沒走到樓下,你在家都聽到我的聲音了!當然並沒有規定說不允許企業做公益的時候為自己做宣傳,其實很合理!但是做公益又自我宣傳的企業這麼多,為什麼就反感你了呢?
本來CCSER想建立的失聯兒童預警平台這個機制在中國就是未成熟的(我國正在努力建立這一機制),整體環境都還沒完善,然後都這麼高調宣稱自己與CCSER合作加入兒童守護站然後可以怎樣怎樣做,別逗了。靠你們這些企業幾千家門店就可以,那全國各大銀行的分行聯起手來布控個全國的網路不就更容易?銀行就不做公益么?
這是最新消息報道:此項合作正在洽淡操作中,鏈家員工將本應保密的項目捅出來,引起信息誤解!我還是比較相信CCSER的!因為建立起全國的預警機制真的非常好!但是感覺鏈家這動作,用廣東話來講這叫:叻唔切!——在我看來,其實公司決策是有點失誤的,包括發布這種信息的好幾個企業(好像其他都 出來闢謠了),mdzz!我最初看到朋友圈還覺得挺牛x的,咦,說了這麼多年的CCSER終於建立起來啦!md結果一看,這些個個企業所打出來的標語和做法無非就是——讓家長告訴孩子:你哪天走失迷路了找不到爸爸媽媽,就找這些店,裡邊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會帶你回家。尼瑪逗我呢,這就是和CCSER建立起來的平台啊?……那麼換成:你哪天走失迷路了找不到爸爸媽媽,就打110和警察蜀黍,他們會保護你帶你回家。你是家長你會怎麼教孩子?或者難道教孩子:走失了你要記得找那些公司和找警察都可以?
不得不說鏈家的公關差到……做這樣的事情,首先要與『有關部門』徹底溝通商量好!機制完善時機成熟才有底氣做你的公益,就憑『認準門店』以可以做好守護站?幾句說辭,沒有完善的機制,沒有正確的應急指引,把公益形象給員工上高尚的標籤,卻沒有給到員工應急操作手冊!結果高調公布出來後,被警方說與警察所提倡的做法是違背的!然後被啪啪打臉!!鏈家在大城市才有幾百家門店。本來這些企業的門店就是開在居民區、商業區,樓盤附近!這些地方兒童走失了,要教導孩子找警察或者找保安!家長更應第一時間聯繫警察,警方可以馬上調控CCTV!內地城市甚至邊遠地區就更別提了,教導孩子找這些企業的門店?exm?找到過年都找不到一家。【2010年法律已明確有兒童走失的案件警察必須馬上立案,而不是像有些人說警察不作為要過48小時才會出警!】
CCSER真的建立好,對中國的每位家長都是一顆定心丸!但是說了這麼多年,完成好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考慮的因素太多了,如圖:
值得借鑒的是amber預警平台和網友所言這些企業的門店利用櫥窗!這個可操作性更強!希望這些企業想做事就真心做事!而不是借公益來對企業進行公關!2.關於鏈家:【這個企業沒有虧待我,領導和同事的氛圍也都挺好,我就事論此事。我不造謠,也不對聽回來的八卦負責】
為什麼我一而再再而三地說他是在做企業的公關形象,雖然不敢100%肯定,但憑著我保持一顆探(八)究(卦)的心,還是說得出一二的……如果我沒記錯,鏈家是前一兩個星期最先把守護站的事情發出來的。以下的八卦是為了說明他之所以做公關形象。年後-4月,鏈家其實發生了挺多事情。其實上海那件事情本來已經淡忘的了,當時最大的領導也站出來表明了態度。所以最後315晚會也沒再追著報道這事,而是報道了另一家經紀公司。可以說這事頭下去了……熟知清明假期後,還是發生了不少事情的。這些也都不是機密,新聞傳媒報道過了,只不過說點故事可以聽聽。
上海要求整改中介服務市場,鏈家再次被通報。
深圳鏈家連續兩次被房協通報。第1是要求整改中介市場的,第2是關於鏈家網!(這裡要插播一下鏈家網,北京鏈家xx分公司是房產經紀服務公司,而鏈家網,是互聯網公司。雖然都是同一集團,但還是有不同,下面聊到八卦再詳談)4月深圳這兩次通報的影響還是挺大的!
然後那段時間發生了一件奇葩的事情——有個記者(不知能否稱為記者)不知怎麼地在某個店入職了。做銷售都需要做的就是打電話,那麼業主信息,電話名單會在哪裡來了呢。可能真的是這記者的意外收穫——ta做了一陣子看到同事不斷有名單能打之類的,就問經理,經理說是公司有客戶資源的。然後不知怎麼地……又遇到了總監,ta同樣問這些客戶信息是怎麼來的。總監說:怎麼來,xxx買唄,xx錢買了6GB。然後ta是有拍攝下來的……之後被蜀黍請去喝茶了。
之後,還有一件大事情,由於某總監此前的決策就是有問題的,導致後面的做法以及各種摸索都是有問題。總監一句話說什麼就什麼,突然要求部門重組,30幾個人剩下10來個,其餘被清退;清退就算了,那按能力按成績來吧,能者留;結果由於其對個別的偏愛,更優秀的夥伴卻不能留下。絕大部份我的夥伴還都是實習生,被遣散了;很多也並沒有簽下三方,僅有實習協議,沒有獲得賠償的。。。。
這幾件事其實都挺重大的。今年的戰略據說要新開1000家店,現在是估計開不成的了。而且!深圳鏈家並沒有專門的公關部門的,可以說面對危機公關是:一臉懵逼。鏈家的公關正在進行……先是一年一度地去深圳海邊沙灘撿垃圾活動,然後隔一周,就有了這個守護站的事。這些時間點連在一一起,很難不讓我想到,這個公司不是在做公益形象公關。然後公關關得如此水平,我tm還能說什麼呢。
夜深,至此。想到其他八卦再更。從別的網站看見一個評價:
(鏈家)助紂為虐推漲房價-&>家長疲於奔命掙錢或者只能買很遠的房子無力照看孩子老人-&>兒童走失-&>跳出來做好人照顧走失兒童和老人
鏈家現在越來越像收保護費的黑社會了
從這個問題引申出來的一點想法,寫出來拋磚引玉。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稍微抽象一下,即「走失兒童是否應該去找XXX公司門店,尋求幫助」。
我的答案主要有三點:- 反對號召兒童具體地去尋找某個公司的門店
- 警方觀點所謂「應教會孩子在走失後撥打110向警方求助;同時站在原地等待父母找尋或警方救助,而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並不是較好方案
- 我認為兒童一旦與父母失去聯繫或走失時,應就近走入一家門店(任意公司、任意形態的固定商業),向工作人員尋求幫助。
第一點較為簡單,大家也提出了很多看法,如果號召兒童具體地去尋找某個公司門店,主要的不靠譜在於,該公司門店覆蓋性即使在連鎖的角度上說很廣泛,但也完全無法滿足走失兒童尋找的需要;即使大中城市廣泛分布,三四線城市也無法完全覆蓋。
那麼讓兒童同時記住好幾個公司的門店是否可行呢?比如順豐、鏈家等等。我想這種思路有點高估兒童的思維能力。第二點,從理論上這種方式是可行的,但是實際生活經驗表明,兒童在遇到此種情況時,並不能很好地遵守此規則,同時孤零零的兒童如何保證在大街上不被人販子強行擄走?我認為這是正確的廢話。
下面引出第三點
第三點其實是受鏈家廣告思路的啟發,如果兒童面對陌生環境,失去與父母聯繫,站在大街上既感到慌亂,又面臨不確定的風險,同時指定前往某家公司的門店在覆蓋性上又不可行,那麼教育兒童在走失情況下直接前往最近的固定商業門店,向工作人員求助怎樣?我們做一個簡單的分析,首先我們假定一個人是人販子,或者具有潛在人口犯罪傾向的概率是x,兒童被擄走的概率則是y,y=f(x)。
在實際社會中,顯然這是個串列的可靠性系統,只要兒童接觸的陌生人中有一個人是潛在人販子,那麼小孩就有可能被擄走。
因此f(x)=1-(1-x)^n,不難看出,當n值越大,小孩被人販子盯上並帶走的可能性越大。A場景,小孩站在大街上,固定等待尋找,那麼顯然n值是較大的,可能達到數百甚至上千。
B場景,小孩直接進入最近一家固定商業門店,向工作人員求助,並等待尋找。此時n值可能只有數十,甚至個位數。
由此不難看出,至少從模型的角度看,B場景,即兒童在走失或與父母失去聯繫後,直接進入最近一家固定商業門店,向工作人員求助的方式是相對風險較低的。
進一步,在具體操作上,應該教育兒童注意兩點:- 進入門店後,應該直接向具體的一個工作人員求助,這樣可以最大地提高被求助者的責任感,有力提高求助成功概率。
- 一旦進入門店後,除非父母來接,否則絕對不走出門店範圍。這樣從父母的角度,可以提高兒童的位置確定性。
鏈接:手撕鏈家、順豐 || 兒童守護站你們真心做不來 - 必耐撕 - 知乎專欄來源:微信公眾號- 必耐撕 帳號:benicej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5天前,關於「失聯兒童守護站」的軟廣告開始刷爆姐姐的朋友圈。第一個水軍廣告來自朋友圈,文案是:這個廣告我願意做。。。(你們真的沒看到這裡面廣告兩個字么?)
朋友圈中的愛心媽媽們果斷踴躍成為了自來水,開始了轉發接力。
讓我們來看看鏈家為什麼膽敢宣稱這麼做? 在一篇來自於某網站的「營銷軟文」中,鏈家宣稱自己與名叫「中國兒童失蹤預警平台」的機構合作,而這個「平台」又是什麼來歷,無從考證。
鏈家則宣稱,他們與這個平台進行合作後,孩子在走失後,便可以主動去附近的鏈家門店求救,安全地等候警方和家長找到他們。鏈家宣稱,他們的門店在全國覆蓋率很大,所以孩子找到他們的門店會很方便,「只要走進任何一個小區,就有很大概率看到鏈家的門店」。 然而,這仍然改變不了網上很多警方帳號對這一活動的抵觸。畢竟,鏈家的說法從現實角度出發漏洞太多。
一.鏈家所謂覆蓋率很大的門店這一條件,只在部分房地產交易發達的地區,所謂6000家門店的數量也都集中在這些少量大城市。現實中,全國派出所數量超過4萬,而且在城、鎮、鄉全部覆蓋。哪個能解決問題,不證自明。
二.根據警方的建議,孩子在走失的地方等候父母,只要拒絕跟陌生人走,被找到的幾率可能還大一點,可如果孩子跑去找這些零售門店,與陌生人接觸的幾率大大增加,反而大大提高了孩子的危險。
三.當零售商家提供的建議和警方提供的建議相抵觸時,應該信任誰?」有困難找警察「應該是孩子最容易記住的定律,有困難找門店?就靠門店中介員工的有限精力和自我約束力?別搞笑了。
一個營銷熱點新鮮出爐,只要能開連鎖小門店的有微博的企業,紛紛跟上了這個「代表」警方工作的趨勢。又有網友爆出,除了賣房中介,各種美容美髮、連鎖便利店也加入大軍。而且蹊蹺的是,他們的文案都和鏈家的「一模一樣」!
姐也就只能呵呵,這些企業還不如鏈家,鏈家還好歹有篇軟文和一個網站合作為自己背書下,這些企業只要p張圖片就好了,So easy.
法不責眾,所以群體性的空口白話就可以包裝出愛心光環?
還好朋友圈裡的轉發熱潮已經下降,大概有愛的新手爸媽們已經認清了這些民間」 失聯兒童守護站「的應景與倉促。當姐以為又可以和朋友們愉快的聊天的時候。直到。。。看到順豐也加入了p圖大軍。。。。
順豐其實是我心目中不錯的品牌,一是速度快損耗低,二是來我家送快遞的小哥又帥又有禮整潔(其實主要是帥),三是覺得其員工自律性比較強,日常體現出了企業的管治力度和理念追求,可堪快遞屆的品牌標杆。這樣隨意倉促的的加入一個神秘組織,起碼標配一個長微博吧?
講真,連鎖零售業確實是布點極多深入社區的業態,看似承擔社會責任的領域裡大有可為,那麼,如何參與才能才算不任性、有作為?
有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
讓我們來算筆帳,在目前人工成本緊縮的環境下,多配備了一名專職安保人員就每年多幾萬塊人工成本支出。承擔失聯兒童的管理,保安、攝像頭、警報器,這些剛性投入,哪個品牌在落地?
硬體只是前提,我們從這些小廣告中,又能看出哪家開展了內部工作?已經確保有效運行了哪些管理機制?能夠達到什麼樣的效果?有自知,才敢承諾。
尊重人性與行業現實
員工約束力:門店數眾多的加盟或者便利店模式的零售業,本身三教九流魚龍混雜。門店調動員工去福利院包包餃子尚不能集齊所有員工。當義務與業績矛盾,甚至貪慾與良知衝突,企業闖下大禍為之已晚,何處去哭?
完善的法制授權
責任、義務、道德、良知約束力遞減,社會的秩序問題必須有法制和強制來解決。個體有愛可以倡導,但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公序良俗之上,這個社會必然亂套。看看警察叔叔對這個鬧劇的官方回應,我們就應該明白,專業的事情就要請專業的人來做,好公民應當做的是,遇到這種事情,沒什麼其它的網站和電話,直撥110,只撥110,謝謝。
講道理的話鏈家提供的應該是類似電話亭的服務…幫小孩報警或者聯繫家人…並且提供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等待家人或者警察的到來…強行理解成必須找鏈家之類的是不是稍微有點蠢…
我就說一句。現在基本都已經形成了定理,那就是:凡是這種在朋友圈瘋傳的超低像素圖片與聊天截圖,一律為謠言。所以,請看好您的智商。
110跟鏈家,小朋友哪個更容易記住?
U CAN U UP,
最近百姓網也開展了類似的營銷活動。
廣告提議:看到疑似走失兒童,呼籲拍照並上傳百姓網,以引起大眾關注。這種活動策劃真的非常欠考慮,暫不說小孩是不是真走失了就被隨意在網上暴照,這樣豈不是更容易引來人販子么……
類似此類不該涉足的商業營銷行為應該向哪裡舉報呢?作為國網員工,群里也曾轉達過這樣的消息。之前瘋轉國網營業廳成立失聯兒童守護站,我一開始也轉發了後來覺得有蹊蹺秒刪;後來去查了官微官博多個渠道都沒有絲毫相關信息,確信是個人行為的無組織轉發。後來要求闢謠更是收到了這樣的回復:「我相信我們的營業廳可以做失聯兒童的守護站,我們的員工也願意做兒童的守護人!國家有沒有授予這個稱號不重要吧?幹嘛要闢謠?」面對這樣的回答,我去反向搜索了一下,相關度最高的新聞是#借守護失聯兒童炒作#,最近已經有公司惹上風波。作為國網的一員站在員工角度來說,國網這麼大的組織本來就招風,若因單純的好心而引起社會反感,後果相當惡劣 。這個世界本來就是複雜多變的,社會事件會輕易因為微小的外界介入引起劇烈變化而使事態急轉直下。希望世界更美好是健康心理的正常願望,但社會進步並非依靠好心就足夠,好心辦壞事這樣的俗語正是多數情況;希望自己的團隊越來越好也要正確認識,好心的個人意願和規範化的企業行為從來就是兩回事,所以說有沒有官方說法有的時候很重要。現在國內很多人還處於想當然的狀態,面對法律時法盲依然理直氣壯,只怕遇到突發事件自己吃虧也只能怨自己不接受教育。而失蹤兒童這個嚴肅的社會問題讓人揪心又容易束手無策,美國的安柏警報和醫院內的Pink Code等都是值得我們借鑒的方法;此外,請告訴您的孩子,走失請去派出所,企業的絕大多數人也是會熱心幫助的,但一旦被不法分子有機可乘,萬一就會被放大成一萬。總之,我們期待的美好社會要每個人努力真的不是一句空話,現在兒童失蹤信息系統上線,希望大家都盡自己的微薄之力咯。
個人覺得這次鏈家的公益營銷事件,在未來幾周會持續發酵並引發熱議。一個前不久還背負不少負面新聞的地產中介老大--鏈家地產;一個動輒就觸動大眾和社會敏感神經的話題--兒童失蹤。兩者觸碰在一起,想不掀起波瀾都難。客觀來講,鏈接在此次事件中短期的營銷獲利肯定是遠大於實際所能承擔的作用和價值的。但是話說回來,商業和公益的融合在當代中國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為何鏈家這事在網上負面指責和質疑占多數呢,這要從公益營銷對公益本身起到的推動效力來分析。兒童失蹤在中國有非常複雜的社會背景和原因,我們來看看鏈家所謂的失蹤兒童守護站在其中到底能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蓄意被拐賣是造成兒童失蹤最直接最有危害性的一種原因,對於這種事件,加大國家打擊力度和法制改革無疑是最直接有效的,鏈家顯然無法應對這種事件,既不能配合公安部門全力偵破,也不可能代替政府執法。別跟我抬杠說鏈家地產的攝像頭或許可以配合警方來破案,這就跟一個人說我有個特點是我會吃飯一樣可笑,是個人都能幹的事,就不要拿出來講了。而對於意外跟父母走散的孩子來說,一般都是在公園、景區、商場或者車站等公共場所,這些地方基本上看不到鏈家,孩子萬一找不到父母了,最直接有效的途徑肯定是找場所的保安或服務人員,如果稍微有點自我保護意識和自主能力,可以就近求助或直接聯繫警方,我是不是說了「如果」,這是在孩子有自我判斷和自救意識的前提下,那麼對於這樣的孩子,即便不是在公共場所走失,就算是在大街上,肯定可以就近求助或者直接聯繫警方,完全用不著到處去找鏈家的綠牌子。而相反的,如果孩子完全沒有自救意識,遇到這種事情除了嚇傻蒙圈就是哭,那麼你讓他找主動去找誰都沒用,只能依靠周圍群眾主動提供幫助,還是用不著鏈家。那麼有的人說,如果孩子有自救意識,如果不是在公共場所,如果恰好是在一個街道上,如果恰好旁邊一抬頭或者走幾步就是鏈家,那還是能起到作用的。好吧,四個如果,「且」的關係,全國6000家店分散到各地的密度大小就不需要說了,這就是鏈家大張旗鼓宣傳的公益職責的全部價值所在。當然有的人會說,那如果順豐、美宜佳、麥當勞還有很多其他的線下場所都加入呢,豈不是分布和遇到的密度就大多了,這種假設還是要建立在我剛才說的那四個「且」關係的假設上,依然是極低概率的非有效主流方式,所以在絕大多數家長還沒有對孩子做足安全教育之前,佔99.9%的主流應急自救和求助的方式都還沒有完全熟悉,反倒讓孩子去記住一大堆商家的門店樣子,這確實是存在理性方面的誤導。其實在我看來,任何線下實體店在幫助失蹤兒童方面能夠起到的作用只能是非組織性的輔助,機構的工作人員可以在看到失蹤孩子後幫忙撥打110,可以在看到流浪乞討兒童後拍照或聯繫救助站,甚至可以在附近有孩子走失後幫忙四處主動尋找,這些其實都是大眾化的參與方式,跟所謂的守護站和救助站沒有任何關係。但是如果客觀上去引導大家把實體店當成一個幫助的機構,那麼這個機構本身就應該承擔起機構應該有的救助服務和規範,不能僅僅是個空殼子,儘管鏈家背後的所謂的失蹤兒童平台負責人聲稱鏈家只是守護站而不是救助站,但是對於大多數民眾而言,這依然存在偷梁換柱的概念,因為大眾無法有效區分兩者的概念,會誤以為這些線下場所承擔了政府機構的某些職能,當然,如果鏈家願意投入巨大精力培訓員工,甚至抽調員工專門去進行專業救助服務,為到門店的孩子提供一整套完全符合社會和大眾需求的救助服務,那麼自然是無可厚非,可是如果只是豎個牌子然後讓大家都認準鏈家,等待失蹤孩子到店然後打一個110電話,那麼這個價值是任何一個熱心人士都能做的事情,完全不必去誤導大家去記住什麼鏈家的牌子了。所以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如果鏈家能做的不是一個救助站的事情,而跟普通熱心大眾的做法沒有任何區別,就完全沒必要如此誤導。當然我本人倒是希望看到鏈家把自己門店員工抽調出來,把自己的房屋交易用的電子顯示屏利用起來,把放在十字路口的商鋪樓盤的廣告牌利用起來,放上失蹤兒童的信息,如果鏈家能夠做到這樣的誠意,我覺得大眾對其質疑的聲音會少很多。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講,鏈家此次營銷和實際作用之間的落差,不應該成為判斷事件價值的唯一標準,試想一下,如果因為鏈家,全國很多機構和場所都積極願意配合響應,那麼政府在聽取民意之後對這些機構進行統一的有組織的監管和審核,然後出台相應的規範進行引導,構建系統化的多資源的應對失蹤兒童的局面,也不是不無可能。鏈家這次表面看起來是一個攪局者,引用敏感數據、誤導大眾主流安全常識的行為讓很多傳統公益組織和機構有點憤憤難平,但是卻催生了應對兒童失蹤問題的「跨界」合作的熱議,這本質上來說不是壞事。如果我沒有猜錯,在這個月的25號,鏈家應該會對當前負面評論給出一個讓很多人覺得有點樂意接受的理由或者計劃,或許整個事件,媒體和大眾的反應,對於鏈家來說早就已經心知肚明。不過無論如何,兒童失蹤問題能夠引發的熱議和討論不應該局限在單純的某個商家的動機和行為上,而要看未來持續發酵的事件對應對兒童失蹤問題起到的真正的推動作用。
鏈家全國只有6000家門店,且都在商業區,還不如去找找路口的警察崗亭呢。 不過倒是提供了一個思路,可以教教小孩,走失了可以去一些連鎖店尋求幫助(如全家之類的),讓店員報警。 因為,連鎖店周邊一般都有攝像頭,且員工大都有統一的服裝,好區分且預防了不懷好意的人。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