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完gaycation這檔節目有什麼感受?中國有類似的電視或網路節目嗎?
第二季已經播出!!!希望這個節目得到更多關注~知乎上關注gaycation的人這麼少么??期待Gaycation能來中國的那一天!
Gaycation真的是一檔很用心的節目啊。
第一站的日本還好,畢竟東亞這邊文化內斂,對這種事情雖然不能接受但也不至於有大部分人恐同到斥之暴力。還有就是腐文化對LGBT平權運動的推動,真的是微乎其微,特別是耽美文化里的H元素那一塊,如果說耽美是消費gay的話,H充其量也就相當於促銷了吧,這樣搭配起來就只是為了娛樂而已……總之,看那對律師夫夫就知道,耽美文化對改善他們的生活環境來說,並無卵用。第二站巴西,我看的時間隔得稍微有點久了,只剩下那個恐同的警察還有比較深刻的印象。我當時真的好怕Ellen跟Ian對那個人出櫃以後遭到迫害,後面鏡頭一黑的時候我的內心簡直……這就是我說日本還好的緣故。從國內一些消息的情況來推的話,日本那邊應該也有同性戀被迫害的情況,但是像巴西這種,大街上虐殺LGBT 的,我沒有調查過,但恐怕還是不常見……
第三站是牙買加。哎呀我又記不清了……但我記得提到過宗教問題。怎麼說呢,國內是沒有什麼強烈的宗教信仰的,所以我很難體會基督教之類的對教義的推崇。我不知道《聖經》里是不是真的有反同的內容,但是對於這種唯心的宗教信仰,正常程度應該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吧,他們這種信教程度智商跟信輪子教的有啥區別……不好意思我地圖炮了一下,但是說真的,我們還是要在科學的層面上予人尊重跟自由吧。就算按你教說法,我們都是神的孩子,神連你不傷他人的喜好都剝奪,談什麼關係,早斷了好么,又沒撫養之情。真為那些篤信某些教卻因自己的性少數而覺得痛苦的LGBT們感到不值。
最後一站是美國了,因為最近剛看的熟肉所以還有點印象。美國一直標榜著自由民主開放,其實不僅僅是開放了LGBT的自由,還開放了反同人士的言論。我感覺吧,只是感覺,說錯了也不要打我,美國的紀錄片給我的感覺,反同人士裡面,因為宗教而反同的佔大多數。當然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有別的目的只是打著宗教的幌子來反同,但是無疑,那一家只讀《聖經》不讀書的,真的是實力在打教育廣告。用《聖經》的言論來當論據闡述自己的觀點以及亂打比方的時候,簡直就是反襯讀書的重要性。
但是美國站有個很勵志的片段,就是那個青少年救助中心……好像是叫這個吧我記不太清了。那裡有一個很勇敢又自信的MtF小女孩,她坦然又大方的分享了自己的經歷那一段,跟之前的那些採訪相比,像是貧瘠的土地開出了花。她讓我意識到,相比個人難以對抗外界的壓力,先悅納自己無疑是最好的做法。我是看了第一季之後開始關注Ellen並補了她的電影路人轉粉的。不得不說Ellen出櫃的勇氣真是很讓人佩服,前途的重壓都沒能壓住她想要袒露自己心聲的念頭,出櫃後又為很多人樹立了榜樣,積極進行平權運動。她是一個非常感性的人啊,第一季我看她因為別人的事哭過好多回了。她一定有一顆柔軟的心,卻甘願去經歷世間的利刺,去磨平歧視的刀刃。反正我不管,我覺得她有兩米八。第一季的最後Ellen跟女友的鏡頭雖然猝不及防的虐了一發狗,但是看起來讓人感覺特別的幸福,燦爛的陽光也充滿了希望的味道。希望最後我們,不論男女,不論老少,不論殘疾與否,不論性向,不論性格,都能和平共存於這片大地上。不過,知乎只有這一個相關討論真是好失望……本來我也是想看看別人的看法的,既然沒什麼討論那沒辦法啦只能抒發拙見了_(:з)∠)_。今天剛看了trailer和第一季,跑來知乎上找有沒有相關話題,可惜只找到了這一個問題。感覺是製作精良的節目。看到Ellen對她的搭檔/朋友「告白」的時候略感動,妹紙真的好擅長告白啊。看到尋訪日本BL和腐文化的地方,確實感覺,很多時候,(年輕、帥氣、男)同性戀在這些小說漫畫中被消費,被客體化,真的對現實中的平權並沒有什麼幫助。日本社會中的現狀確實和國內有很多相似之處,那種並沒有什麼明確的「出櫃就會被殺掉」的威脅,但就是「不願」「不能」說出來的氛圍。
另外,我身為一個lesbian,確實常常覺得自己比彎男朋友們更invisible。
比起被消費,被議論,被冠以「艾滋病源」的名聲,還要更invisible,面對更加完完全全的沉默。不過這是題外話了。我好喜歡trailer用的結尾,那個最老日本gay bar 的老闆俏皮的說 「what didn"t kill you, only makes you gayer"具體的節目內容就不闡述了,還是說說自己的一些感觸吧。實際上除了gaycation第一期在日本的節目以外,看巴西,牙買加和美國的節目我都看哭了。這檔節目關注的內容給我帶來了很多啟發和深思,同時Ellen和Ian在節目中的很多表現也讓我想到很多,以下簡單講講一點吧。
我並不是作為性少數群體中的一員自誇,但是就自己平時的觀察和體驗而言,許多LGBTQ群體會更具有「同理心」和「共感」的能力。就我個人而言,可能是因為自己在成長中意識到了自我性別身份或者性取向的特殊,以及作為LGBTQ群體在社會上往往屬於弱勢群體,所以更多的會想「如果我是這些人,我會怎麼做,會有什麼樣的生活,身邊的人會怎麼看我」這一類從別人的角度出發去考慮問題吧。
因為能夠深刻地認識到,其實有一天,」我「也可能會成為對方的時候,其實我和他的距離並沒有自己想像的那樣遙遠的時候,才會真正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比如說,看到牙買加的跨性別者們因為做真實的自己反倒從小就被自己的家人和社區趕出家門,到處流浪,甚至走在大街上都可能被辱罵甚至暴力傷害的時候,你會想如果一個普通的異性戀孩子在十幾歲的時候被父母趕出家門,在社會中被辱罵和傷害,會引來多少高喊」不人道「的聲音。但是跨性別者和我們每個人一樣,都需要得到別人的關心,認可和愛啊,因為歸根到底,每個人都只是人而已。
這種同理心,其實是我特別自豪的東西。我覺得講白了,它可以讓一個人的心胸更寬廣,更包容,活得可以像海洋,廣納百川。因為你可能一開始是因為自己是gay的身份而關注性少數群體的文化和利益,但是後來你可能去關注更多社會上和自己沒那麼多聯繫的東西,可能是女權,種族歧視或者是更多社會上的問題。同時,自己看問題的角度也逐漸不僅僅局限於一點,而是明白世界上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難處。
而Ellen和Ian在節目中的表現真的很令人驚艷。他們正是擁有這種強烈「同理心」和「共感」的人們之一。我相信他們做這個節目,也是希望達到這種可以讓每個人都去觀察和反思自己的效果吧。其實在他們和受採訪的人群交流的時候,你往往可以看到他們是在努力去與他們溝通,與他們交流,試圖理解他們作為個人,作為同性戀的一員生活在這個社會所面臨的困惑和煩惱,而不僅僅是把每個國家,每個個人「臉譜化」,典型化「。村上春樹寫過一本《地下》的書,厚厚的一本其實不過是在描述日本地鐵毒氣事件時那些往往被媒體所不關注,面部模糊的受害者們每個人平凡的日常生活。從這個著眼於個人的角度來說,我覺得gaycation這個節目還是蠻有深度的。先講點玩笑話,那麼可愛騷氣的Ian哪能找到更多的信息!然後已經被Ellen收粉了。
是在陳十四的公眾號裡面看到的推送,然後之後朋友圈看到一次推薦,然後一個碼論文的下午無意之間在B站上看到了生肉資源,看了一會,被逗笑,但是隱約感覺馬上畫風要變了,停,論文要緊。找了有熟肉的先下著。之後兩天看完了三集熟肉和最後一集生肉,因為要趕論文,不然絕對一口氣。———————————————這叫分割線?————————————————————日本那集邊看邊笑邊哭,出櫃那段實在,媽媽回來以後說的話太暖,還握著Ian的手祝好。之前一直蠻好奇為什麼那邊能出這麼多 G V,然後從漫畫店那裡大概了解了點。看到那倆妹子聽錄音帶的原因那裡也是無語到不行。。。WTF
巴西那集,看完以後,走你吧。對不起,好感被那個前條子和一本正經的議員帶走了,當然也很佩服其他在平權路上鬥爭的人。總之看到前條子那段實在是,F U。Trans的日子真的很無奈很辛苦。
牙買加那集,萬幸我不在那裡。真心覺得很可怕,真的是倖存者模式的生活!山上幾個流離失所的人看著城市的夜景講述自己的遭遇那一幕,很揪心。I am really sorry.
美國那集生肉看完了,總覺得有時候宗教是將可敬又可怕的東西。養老院那段蠻溫馨的,然後居然開始思考自己以後老了會怎麼樣哈哈哈,if I survived all the years. 和Ted Cruz 的辯論那段很贊啊,有影響力的人需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不能只是一味的博得關注,反正我看來那位議員就是拉一部分人的選票,玩得開心哦呵呵嗒。
記得有兩段是家屬採訪,因為親人戀人被謀殺,只因為是性少數,想起來英劇黃瓜裡面慘死的那位朋友和QAF裡面在垃圾桶里發現的少年。全場淚眼朦朧。天堂安好。
淚點太多,感動的也很多。關注點的確覆蓋著LGBTQ,了解了很多不一樣的世界。
劇裡面coliver很美好,當然現實里也有methan,但是不是所有人都這麼幸運。坐等第二季吧,指不定能來天朝呢……喂喂喂!醒醒醒醒!你怎麼不說找我孔雀來客串呢!
最後來句段子手王爾德和我卡的歌詞
If 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it doesn"t change who we are, cause some of us in the gutter are looking up at the stars.並沒有看完 只看了第一集日本和最後一集美國 儘管有很多歧視不公平待遇發生在美國各個地方 但起碼他們已經是被認可的 最高法院是支持他們的 而我們和日本很相似 腐女很多很多 同性文化也好像很流行 但其實又有哪些是被真正認可的 一線城市裡年輕一代反同的還要少一點 但在二三線城市仍然有很多 不得不選擇深櫃 身邊只有一兩個關係好到不能再好的人知道 但他們也僅僅是因為和你關係好來認可你或者只是能夠勉強做到不去攻擊你 和他們聊到與伴侶的感情問題時 他們的回答往往是 其實我希望你們還是分開好 我還是希望你變正常一點 為什麼要用正常這個詞 還是他們內心裡的不認可不接受 只是因為是好朋友 所以他們可以做到不傷害你 但並不認可你 在一起快三年 我們在大多數人前 一直是以一種好朋友的關係在相處 怕被看見牽手 怕被看見擁抱 最開始的日子很難熬 還好後來擁有了自己的小圈子 有那麼五六個人 他們和我們的選擇是一樣的 在他們面前 或者在我們面前 這樣一群人可以撕下面具 可以牽手擁抱接吻 可以談論一些平時不會也不敢的話題 但也真的也只是五六個人 一個很小很小的圈子 不得不感嘆社會的發展很快 以前父母那一代人是不可能知道同性文化 後來他們也慢慢知道 他們也慢慢了解 哪個哪個阿姨的兒子是個gay 他們會回來當作飯後雜談給你說 告訴你家人操碎了心 告訴你gay多麼讓人煩惱 告誡你千萬不要千萬不要 於是你不得不在柜子里繼續藏著 不敢傷害父母 也不敢承受代價 但存在即合理 這麼多這麼多的存在 總有一天會合理 最開始他們不能接受 到後來還是會抱著對你的無條件的愛去接受吧 深櫃和出櫃都只是選擇 但只要自己開心就好ps:如果有一天我真心實意地選擇了異性戀 仍然希望 有一天 可以被認可 可以被接受 我可以無所謂地談及自己的前任 不羞恥不害怕
第一集,其實日本的狀況和國內差不多
推薦閱讀:
※同性戀婚姻合法化的利弊?
※為什麼沒怎麼聽說過國內it男和理工男中有gay?
※同性情侶的情侶裝長什麼樣?
※為什麼國內大多數 T(較男性化的女同性戀者)不喜歡對方碰自己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