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是由孔子編訂,後被奉為儒家經典,為何詩經里的女子跟後世儒學影響下的女子行為相差甚遠?

如題


嗯。。。題主所謂的受儒學影響的女性(三從四德,列女傳典型人物)其實出現的時間不是很長,程朱理學以前,對女性並沒有特別嚴格的道德規範,但是北宋末年靖康之難,貴室女眷被擄到金國受辱,後來被贖回來後宋人(主要是皇帝本人,自己家的女人搶去好多)也覺得面上無光,"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程朱理學就在這個時候興起,很大程度上是收到特定時期當權者的個人好惡影響而造成的結果


紅朝離共產黨宣言也有點遠

我去,這答案還在


個人覺得這是一個歷史問題 眾所周知 儒家分三個階段

先秦儒家 漢董仲舒發展的儒家 宋明理學

孔子的思想實際上屬於先秦儒家(大部分) 後面儒家的兩個階段都是儒學家借孔子的名義在孔子的理論思想基礎上 發揚出來的屬於當時的儒學家自己的思想 (出於當時的歷史背景並適合當時的歷史背景下的儒學發展的 ) 所以說孔子的思想其實並不能代指儒家思想 孔子的思想只能說是儒家的基礎 法理來源 孔子也只是儒家的一面旗幟 一個代表 這是說明孔子的思想不代表儒家思想

這是第一

現在是第二 儒學到後面(董子之後)已經成為了正統思想 執政思想

那麼它就一定代表社會上層(主導)階級的思想(或者說一定會受到其影響) 社會主導階級是什麼人 男人 社會上層階級是什麼 男人中的士大夫貴族等 要保證男人的利益 那麼女人只要做一個賢妻良母 乖乖在家裡嚴守三從四德 不要出去惹事 這就保證了男人的利益 而詩經中的女子處於先秦時期 社會不穩定 大家腦子裡整天想著的是打打殺殺 你騙我我騙你 爭奪霸權 沒那麼閑去規範女人的一言一行 並且在先秦時期 女子也屬於勞動力 而後世就不一樣 社會穩定 人口充足 上層穩定 管子曰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大家有時間了

第三 還是第一的重複 先秦儒學不等於後世儒學 再說孔子只是詩經的編定者 沒有權利去刪改 再說 二程還罵過詩經哩 手動滑稽

呃 一家之言 不值一提


孔子說,詩經一言以蔽之,思無邪。

我不知道你說的後世女子行為不符合詩經的內容,是說女子們太奔放還是太保守。

我個人理解是後世女子的德行太好,行為太保守。

那是因為後世儒學已經不是原生態的儒學了

國人一項喜歡穿鑿附會,你懂的。


.

刪《詩》、《書》;作《春秋》,是對孔子的誹謗。

¨¨¨¨¨¨¨¨¨¨¨¨¨¨¨¨¨¨¨¨¨¨¨¨¨¨¨¨¨¨¨¨¨¨¨¨¨¨¨¨¨¨¨¨¨¨¨¨¨¨¨¨¨¨¨¨¨¨¨¨¨¨¨¨¨¨¨¨¨¨¨¨¨¨¨¨

《詩》、《書》在孔子之前已定型,而且,孔子連《魏風》也未讀過。

《魯春秋》是魯隠公至魯哀公宮廷十二任左史,按年月日實記而成的。

.


過程拖沓,不想多啰嗦。

只想罵董仲舒二程朱熹這些屌癌。還有寫《女誡》的班昭。

孔夫子說過一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董仲舒獨尊儒術時把陰陽五行融入新儒學,「順便」提了個三綱五常,呵呵。

程朱理學更是為了「糾正唐朝遺留的不良風氣」開始存天理滅人慾。纏足開始大範圍興起,影響國人幾百年的審美……而此時的儒學已經基本丟棄了先秦開化的遺風,對人性束縛,尤其對女性的要求格外嚴苛變態,已經被妖魔化。以至於後世衍生出二十四孝,貞節牌坊,這種文化糟粕……

越說越生氣…

-----------------------------------分割線

有人說春秋女子地位拔高?說明孔子尊敬女性?

不好意思我讀書不多。我就貼一下楊絳先生的考察。

書籍不屑於記錄女子,哪怕生卒年都沒有,我想女子地位十分明顯了。如果僅僅因為不用纏足不用蒙面出門,社會貞節意識不像宋明一樣強烈,就說女子地位拔高,那就太搞笑了。

孔子對衣食住行的講究可以用挑剔形容,讓我想起我外公和我爹。在家什麼家務都不做,不懂得體貼妻子家人,視家人如草芥,視自己如公舉寶寶。

不能因為他的教育成就高,就對他輕視女性視而不見吧?

儒家有個地方其實蠻好笑的。「君子遠庖廚」因不忍殺生,於是殺生下廚的除了女子,其他的就成了小人。卻又十分講究吃,「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也沒見不忍吃動物屍體啊。

這真的是十分好笑的偽高貴。

和印度貴族稱為他們服務的人群為賤民一樣,天大的偽高貴。

所以題主的問題並不難答。

儒家從孔子開始,而孔子崇拜周公,克己復禮,這本身就是維護奴隸主的等級制度。

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本質上都是男權社會,或父權社會,這樣制度下的大多數女子,都不是奴隸主,也不是地主,而是身為奴隸主或地主的男人的附屬品。

奴隸社會時,奴隸是會說話的工具。封建社會,女人是資源,是男人的財富和地位的象徵,是政治的犧牲品,是歷史的背鍋奴,從來不被社會認為是獨立的有思想的個體。

所以女人的地位不是降低了,而是從來就沒有什麼社會地位,只是宋明壓迫得更明顯更表面。

儒家學說,產生於奴隸社會,服務於奴隸主,順便調節一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大家和平相處啊都做君子吧方便管理啊。

西漢經地主階級改為新儒學,服務於地主,順便調節人際關係。

說到底,都是男權父權牢牢抓住自己利益的手段啊。這個社會性別不平等的狀態維持的時間,遠比儒學的歷史要長。儒學發展需要統治者的支持,統治者又恰好需要這樣的保證思想專制的武器。當男權要攫取更多利益時,就利用儒學,「創新」儒學,以此達到目的。

可惡的並不是儒學,它只是一桿槍。


儒學的演變伴隨著華夏的起落,經學家解讀的儒學未必是真儒學


推薦閱讀:

為什麼唐宋的一些男詩人要用女性口吻寫詩寫詞?
如何解析海平面與陸地面積的函數圖像?為什麼現在的海平面停留在變化率最大的高度?
為什麼有些大陸人覺得香港人很奴性 ?

TAG:歷史 | 文學 | 詩經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