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沙起義到底有無意義?
個人覺得,華沙起義並沒有多大意義,救國軍首先裝備裝備嚴重不足(尤其是反坦克武器),然後缺少支援,軍隊有時各自為戰。加上元首瘋狂的鎮壓(幾個重炮團全調去鎮壓起義)。
救國軍完全可以再等等,蘇聯正式進攻波蘭時趁機響應,很有可能起義成功,至於蘇聯的拉攏,那是後話。
華沙起義並不是一次單獨的行動,而是暴風雨行動的核心環節。暴風雨行動的規劃至少有一年,絕對不是什麼「臨時藉機起義」。在華沙起義之前,已經有了曙光之門(雖然似乎的確不能這麼翻譯,但是我還是這麼翻譯了)行動與利沃夫起義,並且都獲得了成功。但是這兩次起義嘛……我等會兒再說。
華沙起義時,德軍的行動看起來是要放棄華沙——這也是國家軍一開始所打算的,借著德國人放棄華沙的機會,迅速佔領華沙。因此,說不把人命當命的說法,根本上是無恥的造謠。最終國家軍在獲得保證戰俘待遇的前提下投降,也說明了還是把人命當命的。
然後,在波蘭人看來,蘇聯的直接軍事援助是不能夠指望的——但是他們認為,蘇聯至少會對英美開放機場(在1944年,英美和蘇聯應該還算統一戰線),並且提供一定的間接軍事援助。畢竟,蘇聯確確實實的在廣播中號召了波蘭人起義。至於開放機場,這並不需要蘇聯做什麼,而有了機場,英美在空投以及對地攻擊方面的支援,會方便太多。但是很明顯國家軍把蘇聯的節操高估了——蘇聯人並沒有開放機場,反而是從9月中旬(起義已經進行了一個多月之時)開始,自己進行空投……相當值得吐槽的是,蘇聯人並不使用降落傘,而援助武器單子里卻赫然有「45mm反坦克炮」這類的東西……我不知道蘇聯武器質量如何,但是我感覺不用降落傘扔下來還能用的武器也是蠻靈異的。因此,我認為,蘇聯從9月中旬開始的空投,根本上只是為自己臉上貼金——而並非對起義軍的真正援助。當然了,蘇聯指揮序列下的波蘭軍隊自己也發起了進攻,但是畢竟身邊的人都不動,最終也還是失敗了。哦,指揮官貝林格先生也被撤了。好了,談談「為什麼國家軍不願意等蘇聯來了配合」這麼個關鍵的問題。我在上文提到了,波蘭在華沙起義之前,已經有了兩次成功的行動——對應的,解放了維爾諾和利沃夫這兩個波蘭人多數的城市。然後蘇聯做了什麼呢?在起義剛成功的幾天,蘇聯人和國家軍還是親如兄弟。但是接下來的幾天畫風就截然不同了。國家軍的負責人接到了開會的通知,然後被蘇聯人一網打盡——隨後扣上「與德國人合作」「破壞蘇軍交通線」等帽子,接下來的事情你們自己腦補也能明白。
波蘭人在1932年,1939年和1944年不止一次選擇了相信蘇聯(1932年兩國簽署了為期10年的互不侵犯條約,然後1939年蘇聯人打了過來。1939年波蘭人和蘇聯談判獲得了人身安全的保證,隨後才投降),蘇聯三次都背棄了這份信任(1939年的士兵也是以戰俘身份進了戰俘營後才出來,有些「頑固分子」更是壓根沒能出來。軍官們嘛……請參考"卡廷慘案")。波蘭不是不相信他人,但是你得對得起這份信任。因此,國家軍已經明白了,必須只有自己的勝利,波蘭才能夠解放。其實不止在華沙有計劃,在克拉科夫也是有起義計劃的。但是德軍在華沙起義後一下子就加強了戒備,克拉科夫的國家軍武裝比華沙還差得遠,起義只能是送命。因此,克拉科夫起義最終被取消,這也打了某些人的「拿本國最忠誠那批國民的命不當命」這種可笑言論的臉。那麼我們來看看國家軍的命運吧——1945年被強行解散,領袖的命運就如之前所說的那樣被扣上各種帽子然後死刑。國家軍的士兵們不少作為「被詛咒的士兵」(Cursed soldiers)同新的侵略者進行決死但是毫無希望的戰爭,也有不少人遭到了槍決——其中包括那個做出了著名的維托爾德報告的維托爾德·皮萊茨基。看著吧,他沒有倒在納粹的槍口之下,他被「正義」的一方審判,他被「正義」的一方槍決!
是的,國家軍失敗了——如果他們配合蘇聯,結果也會如同曙光之門和利沃夫一樣,沒有什麼不同。雅爾塔會議許諾的自由選舉,根本上只不過是鬧劇。數千農民黨(波蘭戰後選舉中唯一一個保持獨立性的中左政黨)積極分子與一百多農民黨候選人遭到逮捕,投票站數量急劇減少,超過五分之一的選民因為所謂的同情右翼傾向而被剝奪選舉權,宣傳活動把農民黨說成西方傀儡——結果是顯而易見的,工人黨為首的集團獲得了80%的選票,而農民黨只獲得了10%。然而這個結果還是捏造的。根據近期調查,即使在如此嚴重的脅迫之下,農民黨實質上也獲得了60%~70%的選票。(引自《波蘭史》P.271)但是這一切終將過去,讓我們看看今天的波蘭吧。Which recovered, in 1989, the possibility of a sovereign and democratic determination of its fate——《波蘭共和國憲法,1997年版》recovered,在此譯作光復。
雕像不會說話,烈士早已倒下。但是華沙上空,白紅雙色旗飄揚。是的,華沙失敗了。但是波蘭人在1956,在1970,在1971,在1980,在1988,又何嘗不是發出了自己心底的憤怒,和吶喊呢?波蘭在被侵略50年後,再次光復了,這就夠了。
客觀而言,出於政治因素展開的華沙起義不符合「風暴行動」的行動總目標,因為之前「國內軍」取得成功的關鍵在於充分發揮「打了就跑」的游擊戰特點,可這一回卻要與德軍重兵爭奪大城市,且得手後不能放棄,完全忽視了「國內軍」尚不是正規武裝的現實。可是面對倫敦方面的嚴令,博爾將軍選擇了服從。—————————————————————華沙起義的組織者是波蘭地下抵抗武裝「救國軍」,它從屬於1939年9月18日晚撤往倫敦的波蘭流亡政府。波蘭起義軍之所以選擇在那時發起武裝暴動,其中一個目的是想用本國武裝來解放波蘭,不想讓蘇聯紅軍染指,以避免波蘭被蘇聯赤化。起義的組織者們初衷是,波蘭流亡政府趕在紅軍前頭返回華沙,否則「波蘭民族解放委員會」就會搶先一步(該委員會是1944年7月底由斯大林倡議成立的),在波蘭就會出現一個親蘇政權。在蘇聯聯手德國瓜分波蘭後,加上的蘇波多年恩怨,波蘭人已經很難再相信斯大林了。當時,蘇軍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已逼近波蘭維斯瓦河,德軍被迫向西潰退。到1944年夏季來臨前,華沙城已為蘇軍的囊中之物。1944年夏,救國軍司令塔德烏什·科莫羅夫斯基向倫敦彙報說:「救國軍如果無所作為,波蘭人就會一齊倒向共產黨一邊。」波蘭救國軍希望獲取速勝,以「華沙的自我解放」來阻止蘇聯的染指。
有意義。讓德國實戰運用了卡爾,從而得出結論:巷戰不必寸屋必爭,能拆房就拆房,能掃街就不拆房。於是被CCCP發揚光大了。
讓波蘭人徹底認清了蘇聯的面目
很有意義,說明了靠山山倒,靠人人倒。做什麼事情,都要立足於依靠自己,要不然,華沙就是榜樣。
但是華沙一帶德軍力量的強大超出了蘇軍的預料,在這半個多月(7.20~8.8)的時間裡,攻擊該方向的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已經陣亡近7000人,算上負傷的兩萬人已經差不多報銷了3個師,損失的坦克火炮也夠編一個坦克師了,儘管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家大業大也架不住這種消耗速度,更糟糕的是,他們的後勤問題十分嚴重。之前蘇德雙方在爭奪維斯瓦河東岸時毫不憐惜的打爛了這裡的交通系統,以圖阻止對方的機動,有記載表明白俄羅斯戰役發起前的6月19日夜間,游擊隊炸毀了4萬條鐵軌,那麼現在問題來了,這一個多月炸爛了多少鐵軌?要修多久?顯然這不是個容易解決的問題。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前線部隊有些已經窘迫到一個連不到30個人,後方的補充兵員還在滿是彈坑的路上艱難行進,至於坦克火炮等需要用鐵路運輸的重武器,那就更加指望不上了。直到45年1月份,蘇軍的彈藥汽油柴油儲備才到位,44年11月至12月,蘇軍在恢復維斯瓦河以東地區的交通運輸後運輸了接近100萬噸的軍事物資,這一切在44年的8月都是不可能做到的。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儘管已是強弩之末,但還是主動發起了多次進攻,8.1~8.10每天陣亡約500人,負傷1500人左右,整個8月份,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共損失11萬人以上,也即後8月的後20天每天損失(陣亡+負傷)4500人左右。毛子這麼實誠還真是不多見,我只是個搬運工。就欺負蘇聯說不了話咯
本來就是波蘭流亡政府那幫人自己嘬死,拿本國最忠誠那批國民的命不當命……嘬死這種事擱誰也救不了……
只能說弱國無外交,打鐵還需自身硬才行,靠山啥的在一個好的價錢面前也會把你賣了。 最重要的是!!!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 可亡也。
如果華沙起義成功,戰後東歐政治版圖會不一樣。華沙起義的本質是英國不想讓蘇聯染指戰後東歐,偏偏波蘭人還容易被忽悠。
華沙起義前,英法忽悠波蘭流亡政府在條件根本不具備的情況下起義,想逼迫蘇聯認帳;結果蘇聯就是不買帳,一方面確實部隊需要休整,另一方面這蒼蠅絕對不想吃下去,於是坐觀戰事,空投了點彈藥武器也大部分無法使用;英國人這時候因鞭長莫及壓根就沒辦法提供足夠支援,於是資本主義的波蘭被華沙起義徹底葬送,蘇聯重組波蘭政府時曾經在倫敦血灑長空的波蘭飛行員們已經沒了祖國。當然,全世界知道了蘇聯的臉皮能厚到什麼程度
流血的華沙
推薦閱讀:
※德國和波蘭有合併的可能性嗎?
※君士坦丁十一世為什麼不和波蘭聯盟求存?
※波蘭人、捷克人和戰後的波蘭、捷克斯洛伐克怎樣看待奧斯卡.辛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