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平時不聽課只打遊戲,只憑考前翻翻書,結果成績能近滿分,真有這種聰明人嗎?

我不是懷著惡意去猜測,只是感覺這有些不可思議

首先,我想確認,真的是「只憑考前翻翻書」,與整日認真學習的學霸相比,考試成績不相上下?換句話,沒有聽課的基礎,只憑翻書的幾個小時(十幾個小時?),對知識的掌握,便達到學霸苦學的程度,並且這種情況不是一次兩次,而是經常出現?

這是何等的自學能力、學習效率!既然他這麼牛,還來上什麼學?弄幾本教材回家自學算了,也許一年就能達到博士的同等學力水平

你身邊真有這樣的人么?你是否研究過他的學習效率?


上學,尤其上大學和吃自助餐很相似。進去交了錢以後能吃多少全看自己。

用餐出來以後,你對同伴說:「你知道嗎?剛才在餐廳里我其實什麼也沒吃,只是做了做樣子,讓別人都以為我吃得很好很飽,然後就出來了,我是不是很厲害?」

一般人吃自助餐會這樣嗎?為什麼上大學就會呢?


會有這種人...在求學旅途上見過幾個...他們有一個同樣的地方是知識面很廣,大腦里的知識如同網狀,很發散又很清晰....當他們學習一本書時,會快速把他和自己熟悉的模型(甚至是他們早就在平時隱隱約約感覺到過,但是不知道具體名字的東西)聯繫在一起,很快理解把握知識結構....當然這種能力不是每個人都有的,普通人不斷學習可以掌握一些基本思維模型,他們可以自己創作...


沒什麼不可思議的。

我想你一定認為:一個人的牛逼和他付出的努力成正比。不然不會有這個問題。

但是,請你用初中數學知識告訴我:這句真理裡面是不是少了點什麼?

沒錯,y=kx, k呢?係數呢?

你有研究過係數是什麼嗎?

說起來令人絕望,係數就是天賦和運氣啊。

其他答案大都在說這些人以後不行,他們是小聰明,抱佛腳神功,他們這種學習不紮實,沒用,都是書獃子,等等。那麼問題來了,連最簡單的做書獃子你們都做不過人家,那麼到底是什麼東西讓你們有信心說:這些人其他方面不行?

我勸題主千萬不要麻痹自己了。人啊,最要緊的是找到自己的定位。

就跟打鬥地主一樣,上帝發給別人一手大炸彈,你偏要不識像去叫地主,不是找抽是什麼?

手上既然是爛牌,就老老實實好好當農民,說不定靠隊友還是有贏的機會的。

而不是去質疑人家手裡一把炸彈是怎麼來的,我就明白這告訴你,人家這牌是上帝發的。


有的。他們不是聰明,而是「會考試」。

原因很簡單:這群人具備一個至高無上的信仰:為分數而生。

外人看上去覺得,哇,這些人好牛逼啊,平時打遊戲泡妹子什麼都做,就是不學習,可人final績點、學分名列前茅,問他們怎麼做到的,他們很隨便地來一句,哎呀,沒什麼啦,考前看看書,分分鐘過嘛。

你是不是有種想要扁他的衝動?但是很多人,見問不出來什麼,就索性放棄,順口說幾句牛逼,也就把這件事甩腦後了。很少有人鍥而不捨地再三追問,也很少有人耐心講解。這讓我想到一次在高鐵上,旁邊兩個人對話。一個是俗大款,一個是某帝都名牌大學畢業的博士,大款知道博士是國際政治專業後,興緻勃勃地談起中日關係。但言語間離不開「日本人都是豬」、「給我三千城管軍,三個月打下日本」這種話。博士點了點頭,笑了笑。這時我同時注意到,兩個人的表情,都帶著輕蔑。

而這種輕蔑讀起來很清楚,博士是輕視土大款不但沒有政治常識,連思想都是狹隘片面的,所以懶得與他浪費口舌;而大款則認為,什麼狗屁博士,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而大款不知道博士沉默的意義,所以他不經人提醒,永遠不知道。

就像這群考試很厲害的人,如果他們不說方法,你永遠只是覺得他們考試厲害是因為聰明。

註:長文。

答主不久前靠自己很長時間摸索才得到一些啟發,幾經小試,效果很好。我也發現,單以聰明來概括,未免太裝。但有一點,學霸就別看了。本篇寫給學渣看的,學霸看了會引起局部身體不適。對他們來說,在歷經磨練,題海浮沉這麼多年,這些技巧早已駕輕就熟,早就成為自身能力的一部分。所以他們說自己能力強,也不是沒有道理啊。這就像小白剛獲得屠龍寶刀,砍起來有感覺,卻不知頂級玩家早就拎著刀出去砍人玩了小半輩子。

自詡為智商高,卻什麼也不做的人也別看了。頂著顆聰明的腦袋,光智商高,你不用,你不是傻逼是什麼。所以人是鹹魚不可怕,可怕的是這條鹹魚成天自我感覺良好。

我是文科出身,所以談論涉及文科性質的內容。我說了是文科的,那些沒長眼睛的噴子在評論區見一條刪一條,老子辛辛苦苦地寫了這麼長時間,都沒搞娛樂節目你直到嗎?不是寫給噴子看的知道嗎?

除去專業知識有文理科差別外,一些應試技巧是相通的。

以下是文科答題分析。

首先我們來思考兩個問題:

····

1.考試的目的是什麼?

2.在不作弊,不打點老師,不藉助任何外在幫助,獨立完成試卷的前提下,怎樣拿到較高的分數(90+)?

在這裡,我們要明確一個目的,作為學渣狀態的你,考試的目的就是為了拿高分。不要說什麼考試為了讓自己對於知識的全面掌握,在中國這個教育背景下,考試機制僵化成這樣,高分都拿不到,拿著掛科的成績你去告訴別人你掌握了知識?開玩笑。

所以有一點必須清楚,分數代表不了學問不假,但是能拿高分,這也得有很高的水平。

你要問了,要想拿高分,不作弊,不買通老師,那怎麼拿高分?

這才是那些看上去渣渣,一考試就成神的人的厲害所在。

·我們完全剝掉考試那層層聖潔、高尚的外衣,抽空所有聯想,只分析一個問題:

考試為了什麼?

拿高分。

怎麼拿?

寫一份很厲害的試卷。

這份試卷給誰看?

老師。

刪掉打碎中間這些繁雜至極的東西,最終結果浮出水面,考高分→由老師決定。而老師決定你拿高分與否,只有一個很簡單的原因:你是否讓他爽。

很多人不願意承認,但這個道理再簡單不過,你的卷子取悅了老師,老師大喝爽快,具體表現為,理科卷子比如一道題你以三種解答方程式導出最終結果,斬獲題目正確答案;文科卷子剖析本質,針針見血,沒半句廢話。

·所以我們的目的再進一步:怎樣寫一張取悅老師的試卷?

1.突出重點。

我的姑姑是一位曾參加過高考試卷批閱工作的人民教師,以她多年批閱各種試卷的經驗,有4個字我至今受用:按點給分。高考閱卷量每天都有規定完成任務,所以首先要讓老師一眼看到可以給你分的點。就像一個主觀論述題,你扯了大半天,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甚至人生哲學,老師看了半天發現你說的根本不在點子上,這時候老師就會很煩躁,所以你即使把觀點隱藏在每個字中,分數都不會高到哪去。

你浪費老師時間,讓老師不爽,老師就會要你好看。

突出重點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給老師省時間。記住,讓老師很省時省力地找到了給分點,老師給分會很爽快。

2.以理服人。

這是我個人最受用的經驗,答主不是那種藏著掖著靠堵死其他人的路取勝的人,我認為交換情報更容易使自己進步。所以倘若對你有用,我會很開心。

而這個經驗,可以很好地解答前面那個問題:

如何寫一份讓老師爽的試卷?

我的答案是,用你自己的邏輯征服老師。我舉個很通俗易懂的例子。幾年前,我曾去過毛概老師辦公室,老師給我看我的毛概試題,問我寫卷子時的想法。主觀題里有個論述題,題目是這樣的:

試述共產黨成立的偉大意義。我把自己的卷子看了好幾遍,「老師,我這都是按要點答的啊,你看,這個這個……」老師沒說話,又給了我一份班裡高分同學的卷子,我看完後第一個感受是,「卧槽,這題還能這麼答!」高分大神是怎麼寫的呢?他把每條要點羅列在小標題的開頭,然後每一個小段落,都只為這一個要點服務,只論述這一個小知識點,然後所有小知識點串聯起來,又成為整個題目的要點。

而這還只是應試技巧的一部分,更牛逼的是,他這個題的整個答案,真正做到了以理服人。時事政治緊扣觀點,邏輯嚴密,令人敬佩。

答主觀察多年,學生每年都是新生代,都緊跟時代潮流,而老師,並不完全是新生代的老師。但有一點千萬不要忘記,只要觀點新穎,以合理的方式訴說出來,那麼絕對能征服老師。

舉個例子,我記得修過一門課,名字叫「出版法規」,老師最後一個題是對於某某案例分析當事人是否觸犯法律。我是怎麼回答的呢?老師是一位上了年紀的出版人,但平時也喜愛南方系刊物。我的論證方法是

1).擺明觀點,是否觸犯法律,引用相關法律內容為證。

2).引用與其相關的互聯網某侵權事件做案例。

3).用上述案例共同點作為現實論據,收尾時總結。

結果這道題老師當眾表揚了我這頭學渣。其實很多學生都喜歡以想當然的思維分析老師,認為老師年紀大了,一定不通世故,保守得很。可老師也喜歡新穎的觀點,生動鮮明的案例,正因為很多學生抱著同樣的思想,這種論證方式才萬里挑一。而出現一個,老師就會眼前一亮。

書本上的案例,說句不好聽的,嚴重與時代落伍。就連大學試卷的題目案例分析,都會摘自最新的相關新聞。所以,真不需要你去把整本書背得昏天黑地,多了解幾件出名的事件(最好老師也能知道的那種新聞),比如王自如與老羅打嘴架啊,日本首相得癌症背後所引人思考的中日關係啊(真比上面大款切題的做法好太多)這種,只要你做了,你一定會跟老師一樣爽。

合理的方式不但包括以上的論證方法,還包括對於老師本身的分析。比如老師不喜歡浮誇的文風,那你就以沉穩漸進式的姿態去論述觀點,如果老師年輕,那就可以文風親切些,但注意不要贅述,不要通篇廢話,觀點要精簡,每個字都要有存在的意義。

而光有這些武器還不夠,你需要可以拿起武器打仗的士兵。

而士兵就是書里的知識點。要知道,知識點有,分才會有。

3.對於重點內容,需要針對性記憶。

在中國這個偉大的國度,一百年前日本鬼子就叫咱們是「老大帝國」,就像現在,一篇外交部發言稿,幾個詞就可以概括全篇的話,非要義正詞嚴地扯上一大堆。逆向思維一下,其實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也是幾個分支知識點貫穿全文。

就比如大學政治,跟小學中學的思想品德一個德性,說白了,都是讓我們玩縮寫,玩擴寫。

縮成知識點,擴成大段論據,就是這個道理。

4.把知識歸為己用,先學著用自己的話說。

想要讓自己的觀點新穎,光列舉出觀點還不夠,你還需要精彩的論述。而論述的過程,就是用你自己的方式去複述書中論點的過程。把那些枯燥乏味的話抄下來,先口述,再筆述。我還有一個方法,比如嚴整的觀點羅列,我會打亂觀點,再用自己的話把每一個觀點與下一個看上去不搭的觀點串起來,這特別特別鍛煉你的表達能力。然後再把觀點複位,再用自己的話說,就簡單很多了。

好了,重(gao)點(chao)來了。

極高的正確率由什麼保證?

押題命中率。

一張高分試卷無不對出題人考點把握熟悉度在85%以上,而令人絕望卻無比現實的是,考前押題命中考點拿了95分的學渣王二,與整個過程學習做筆記認真複習最後拿了95分的學霸張三在分數這個表現方式上,倆人分數輸出值相同。而兩個人從頭到尾在考試上都是公平競爭,也就是常人說的,「我考前背的重點句句押題,跟你平時一直複習預習考得分數一樣,有區別嗎?」

押題是中國應試教育中最諷刺的方法,就像「人民當家做主」這句話,會讓一件嚴肅的事情變得十分滑稽。但是在此我們不談論考試的利弊,我們僅僅圍繞題意,就考慮如何達到提高自己分數這一目的。

先說結論,押題看上去很難,但實際操作起來要簡單得多。你要知道,命題人也是人,他有一套自己的出題思路。比如今年把這個知識點考了,那下一年這個知識點就不能作為重點考核對象(所佔分值較大)出現,但會在下一年試題中以一個大題的小分題露個臉。

「想打敗敵人,先學著站在敵人那邊。」----亞歷山大·程歸

5.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中國學生在題海中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做題技巧,其中最經典的一條經驗是:

什麼逢年必考,什麼可考可不考。

有一些要點,每年都會出現,雖然出現的姿態不一樣,或是選擇題,或是名詞解釋,或是簡答題,但其考核的對象都是這些要點,文理科把他們稱作「母題」。所謂萬變不離其宗是也。

對於那些考前突擊,慌了手腳的學渣們來說,我的看法是,十幾套變種模擬題,都抵不上一套母題。

技巧:舉個例子,CET6,最效率的複習方式是拿出課改後的往年真題,與課改前的往年真題歸納出兩者均出現的單詞,句式考查點。再分別歸納兩者中每年必出現的要點,分別羅列,這是對於你自身來講的母題基本積累。

對於後者,什麼是可考可不考呢?這句話是對不同老師來說的。正所謂個體差異性太大,不是所有出題人都是同一個考試思路。有的老師喜歡把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意義安排到論述題里,有的老師就喜歡把它塞到選擇中,簡單粗暴。

所以對於後一點的押題方式,就是對於自己老師最大化剖析。我們院的老博士特別犟,就喜歡把XX每年變著花樣考,我們對他這一點摸得很清,所以這分是必拿。

很多時候,我們在說,我與出題人思路合拍,這是在說什麼呢?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你追了這個妹子一個月,最起碼該知道她喜歡吃什麼,不喜歡吃什麼吧?那麼同樣,老師在課堂上,完全表現出自己的喜好。

這一章他很喜歡,就會拿出很大熱情去講,課件描述也會十分詳細,而對於他不喜歡的,也就是他認為的非重點,就會相應地減少課堂時間投入。

據此分析,老師對於考查重點的評判,很大程度基於自身判斷,而這又與試卷分值息息相關。

押題是一個從小到大,由淺入深的過程。古代科舉,也需要從鄉試到會試再到殿試,而最終的殿試成績高低與否,完全由皇帝決定。這就像你去跟boss求加薪,老闆憑什麼給你加薪?還不是你做了令他爽的事情,比如業績,什麼業績是老闆在乎的,什麼是沒必要做的,這都考驗著你對老闆心理的把握。

答主認為不必贅述的,只用一段就帶過了,如有不解處請留言,會考慮是否展開。

手機碼字,答主手已斷,延時繼續更新


小學初中高中,數學(除了三角函數那一塊以外),物理,你別說考前讓我翻一次書,你就開學的時候讓我翻一次書然後直接考試,我估計最少90起…

因為這些內容都可以在腦子裡想出來啊…我看數學書的感覺是,嗯,就是這樣的,果然是這樣…從來沒有為什麼是這樣…

高中有個同學,卷子每份都做啊!可是倒數…我上課和他換座位(為了方便看小說,講話。我們座位基本上按成績排,好的在前面,差的在後面)看見他的課本,作業本厚厚的…(寫厚,懂的自然懂)我的作業本嶄新的…當時我很愧疚,為什麼他那麼勤奮我那麼懶,我的成績卻比他高那麼多?現在他在廣東開了個外貿公司,手下幾十號人,我打工仔一個-_-||

大學的話,知識比較抽象了,來自平時的感悟變少,導致頓悟可能性降低,所以看書的時候感覺變為,原來是這樣…看一兩章還要回想,停頓一下,才能繼續…總之我覺得遇到我這種智商的瓶頸了…和厲害的人還是有差距…


當然存在。

挺多人沒搞明白一個概念的,那就是「考試分數高 = 學東西學的好」這件事。

這些年來,看了那麼多天才,也有那麼多GPA3.8+的人,很直白的說一句。

考試分數的高低和你學的怎樣沒有一點關係

看我嘴型:沒 有 一 點 關 系。

(有人說我寫的太武斷了,那含蓄點說,「沒有直接聯繫」

事實上,考試會出現這11種基本情況(當然你可以畫的更細分),縱向表示對科目的理解程度,橫向表示考試分數。

想要考試考高分,一般有三個方法。

1. 扎紮實實學

每一個點都學到了,不管出什麼題目都在你複習範圍內,那麼你自然考高分了。

2. 猜題

每個老師都有出題習慣,每個學院也一樣。猜測出題習慣的方法有這麼幾個——過往試題,期中考試題目,老師平時給的小問題小測驗,課堂上畫出來的難點。

一般而言,經驗熟練的人,可以在3-4小時內獲取上面的大部分內容,只要這個老師不是第一年教書,這件事都不太難。

3. 善於發掘題庫

這是一個猜題的升級版。初中的時候曾經在競賽班中(也是全市聞名的超常班),我們有一個時期,考試的題目特別難,100分滿分平均分大約只有40分左右(不要笑,即便是這個成績也足夠讓班上一半的人在全國水平的競賽得獎了)

然後呢,有幾個同學呢,在那個階段(接近3個月的時間),十多場考試下來,都是穩穩地保持在90分以上。

直到後來有一天,有個同學說漏嘴了,大家才知道,原來老師出題,來來去去都在三本書裡面,這三本書就放在老師辦公室的桌上——於是經常去老師辦公室的人就買來當作習題做了。

事實上,老師們想要完全的,通過自己的腦子來創作題目,是非常的艱難的。適當的藉助一些題庫也非常正常,即便是大學也是如此(我大學時期曾經試過做一套卷子,把題目ctrl+c,ctrl+v,然後google一搜搜出答案出來)

很顯然,猜題,發掘題庫這兩件事,都和你學的多學的少沒有關係,考驗的純粹是你能記住多少東西而已——甚至連理解都算不上。

---------------------------------------------------------------------------------------------------------------

除了上面說的一些「技巧」,事實上,還有更加本質的東西,那就是:

知識樹的建立

生活中,其實並不存在一樣「我們從來沒有學過」的東西。舉個極端例子:你如果不會四則運算,那麼我想你所有的理科書你都看不懂。比如你如果不識字,你所有的書籍都沒法看懂。

而細化一點的例子是什麼呢?比方說,在大學時期,有一門課叫Risk Management。這門課裡面會涉及到不少的財務報表分析,數據的計算,以及資料的檢索——如果我的知識樹具備會計基礎,那麼我會學的比別人快許多,甚至可以自學;如果我擅長計算,那麼我考試會比別人更容易拿分;如果我擅長資料檢索,我在考試以外的作業,會做的比別人快多了。

這裡說的每一條,都是一個「先決條件」,每個人起點不同,走過的路子不同,即便是同樣的48小時突擊付出,出來的最後效果也是不一樣的。

很顯然,題主你把博士當做是一個「考試考得很厲害」的機器了——這是一種對博士生不了解的常態,也是對博士的一種侮辱。

我沒念過博士,但我一直對博士生有著很大的敬意,身邊不少朋友(包括我的摯友)都在念博士。這個敬意的來源,是因為每一位優秀的博士生,事實上都在進行著「創造」,「幫助全人類進步」這樣的工作。而做這些工作,需要的一個關鍵,不是考試有多高的分數,而是「對基礎知識,尤其是自身領域的知識,有著極為深刻的了解和獨到的見解。」

----------------------------------------------------------------------------------------------------------------------

在整個大學生活,乃至於學習生涯裡面,成績永遠只是極小的一部分。你還可以有戀愛,可以有工作/實習,可以有研究,可以有創業,可以有社團,多種多樣。你如果只糾結在成績或者是遊戲上面,那就未免太無趣了一點。

結尾送你一句話吧,考試想要拿高分的方法真的非常非常多,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一套拿高分的邏輯。如果以你的天賦,不足以讓你和最高分的人去競爭的話,不妨把你追求的分數降下來一點,然後用最大的努力去嘗試不同的生活。

等到一兩年後,你或許就不會再介意別人考多少分了。


那個,各位先別激動,我覺得這種問題吧,總得分學科來說吧......

文科我不清楚,就不說了。不過我看話題標籤里寫了「數學」「物理」,我就說說理科方面吧。

平時不聽課打遊戲,經常只憑考前翻翻書,成績便90+,真有這種聰明人?

有的,不過這類人一般都學過競賽或者提前學過/自學過該類課程。

能保證翻書前對這門課基本一無所知?

不能保證。

理科的東西,沒有一定程度的積累和訓練,沒有足夠時間的知識理解,是沒辦法做到「臨陣磨槍戳死男槍」的地步的。

比如數理方程...比如量子力學...比如...算了不比如了,反正目前學過的數理專業課大都這個尿性。

如果有例外,可能是試卷出的簡單,比如重點細分到哪道題必考哪道題會變形的地步...這種嘛,跟開掛也沒啥區別嘛~

————————————————————

另外,說一說博士的問題。

據我了解,如果真有這種「考前突擊突擊就能拿到好成績,哪怕平時不學習」的人,他也真不一定能幹好phd的活兒。

首先呢,「突擊能力強」不等於「學習能力強」。

其次呢,「考試成績高」不等於「知識水平高」。

最後呢,讀博士,真不一定需要你多聰明。

————————————————————

其實這個問題本身沒什麼可細說的,只是一個認知方面的偏差而已。

我想強調的是,知乎上的諸位,把「天才」的含義無限拔高了。

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

厚積才能薄發。

如果說在科大這幾年見過這麼多厲害的人後有什麼想法的話,大概就是這個吧。

————————————————————

當然,如果是 @冰橙 的話,上述說法全部不成立。

這是一個自帶BGM的男人,這是一個自帶外掛光環的男人,這是一個神一樣的男人。

膜。


話說當時計算機網路課,全英文講課,基本都沒聽。期末考試前花了一天看完教科書,又花了一天複習。晚上發現課後題目基本都會做,就安心了,後來考了90分。

當時想,要是一直這種學習效率,該能到達什麼高度。

轉眼畢業十幾年,仍一事無成。。。。


是這樣的,考試的分數往往不能代表你對這門課的掌握程度。大學裡有很多課都非常水,考題每年都是一個模子出來的(至少我們學校是),看看重點刷刷往年題就能搞定大部分。用我自己的經驗來說(不是什麼光榮的事情),我上學期有幾門課基本上完全沒聽過,考前平均複習時間每天5小時左x3天左右,最多20小時,考出來差不多85左右,沒有達到題主說的90+,但是感覺這個時間投入的「性價比」相對平時認真聽課的同學挺高了吧?反正我是有平常認真聽課的同學到最後分數跟我差不多或者比我高几分的。但是,就算分數是這樣,臨時看的和平時認真聽的,知識的掌握程度根本就不一樣。真正想要獲得知識和能力,還是得腳踏實地來~


正視現實吧,不要說什麼考試和獲得知識不一樣。我只能說真的有這樣的人。你不要不承認,人和人的智商有時候真的差很多。

舉兩個栗子。

1.高中同桌。高三之前啥樣我沒見過據說挺瘋的,高三開始跟他同班同桌,這孩子天天拿著兩部手機玩兒三國殺OL,上課自習都是這樣。卷子想寫了拿出來寫兩筆,翻翻書。高考後拿著獎學金去了港科大,分數是可以去清北港大的。在我們學校這樣一個競賽弱成渣的學校(很少有專門輔導老師都不上心),他的數學競賽差一點點拿到了省一,甚至超過了一個全天刷數學題的學霸(這個學霸最著名的故事叫做連刷十五套高考題到吐都在140++)。

據我觀察,這個傢伙雖然看起來不學,但是想得多。有時候會看到他輕微發愣其實是在琢磨問題。 我也聽說過很多類似的,題主說他們在打遊戲其實一部分人同時也在考慮問題。他很會抓核心重點,一個問題考點在哪很清楚,同時快速舉一反三找出解決方法。他曾經損過我說看到題不不想想究竟是考啥。腦內知識體系分類清晰,他不寫知識總結或者大綱,都在腦子裡完成了。

總之認識了他我深刻體會到,學習方法這東西也是一種天賦技能。

2.大學同學。沒有從來不聽課那麼誇張,我們的專業工科理科混雜,課程難度。。反正掛科率百分之三十的課都進不了四大名捕。這個少年一般就是夾著本書去上課,困了就睡,或者刷知乎和空間。不想聽了就走。我找他問問題一般他都在睡覺和打遊戲,從來不上自習(我們專業全天待在教室學習的人大有人在因為不學真的分分鐘掛科而且一掛不可收拾)。唯一一次晚上在看書是因為玩遊戲玩膩了。

就是這樣一個人。

大家都聽不懂的課他也不去聽,就翻翻書,能比老師講的更清楚有條理。我有一門要掛的課他看了一遍書,給我講了講,帶我上了90+。

問他題,他可以給出3種不同的解題

方法,並分析出利弊和使用的知識點。

有時候突然問他一個他也不會的問題,一般答覆是:等下我看看書。10min之內一般能給出合理解答。

實驗永遠是第一個做完離開。

絕不誇張。

題主說話的語氣有點來尋找心理安慰的感覺。。。但是我不得不打擊題主。。人和人就是不一樣。上面回答的人說的情況也存在但我覺得從他們那種人身上找安慰沒有任何意義。

從小到大說我聰明的人也不在少數。我一直在這樣的大神身邊,比他們努力很多但還是不如他們。不過我已經淡定了。

否認這種人存在是沒有意義的。我承認這種差距有時候也會跪舔一下,但他們怎麼學是他們的事,我只知道如果我不聽課不做題不上自習期末光憑翻書一定會掛。所以我自己努力就好了。

就是這麼簡單。


很多,我在大學裡老是看到。但是這不代表學習能力強- -怎麼說呢,我們大二學習了本科生科研方法,大家平時不停蹺課,到了期末都劃重點,看書,過過過,沒有人掛科。

但是後來有各種課需要做科研了,比如實習調研,做的非常爛,訪談沒有一個人記得要原話記錄。本科學歷和本科水準我始終覺得是兩回事,學歷就是一張紙,二水準是掌握了需要知道的知識技能後基本素養。


我親眼見過,真是親眼。

高中的時候,我們都住宿,不可能偷著看。

我同學跟所有人都一樣,下課就玩兒啊,回宿舍也是一樣。

他上課真的從來都不聽,就是抱著胳膊趴著睡覺。

那天考物理,然後他第一節課,花時間看了看,第二節課考試。

然後考了九十多。

當時我都覺得,人跟人差距怎麼可以大到這種地步。。

2015年1月22日12:33:27更新

如果你學習很好,特別好,來秀優越了,我覺得挺無聊的。

簡單不簡單,都要放在當時那個環境下去看。

下面留言,有奧賽班,有一年學完三年數學的。

你要知道,不管什麼科目,考到九十分的永遠都是少數人。

2015年1月23日13:48:46

我說真的,聰明就說自己聰明,這真的沒什麼。

有幾個人長郡什麼奧賽班高一學完高中物理?有幾個?

有幾個人高一就學完了大學微積分?

這是一個客觀的事實,差距肯定存在,而且非常明顯。


完全可以,高中之前,所有的理科我都是這麼乾的。不過我不是考前,而是學期開始。只需要第一個月就可以把數理化學到年級前幾,地理生物學到八十分以上。而且上課從來是睡覺或者自己看書。

不是聰明。而是真的熱愛啊。特別是幾何物理化學地理生物。對於一般人來說是應付考試,對我來說是打開一個豐富的世界啊。

我那時候是懷著滿滿的熱情去理解,去思考。

早在學電學之前就對開關和燈泡的關係好奇的要死,所有的電器都拆開看過,雖然看不懂,但琢磨過很久,電學一學,一下子豁然開朗。

自己小時候用多面鏡子各種反射,對放大鏡各種研究,對用水盆和鏡子反射彩虹百思不得其解,光學部分,只是解釋了我觀察過很多年的東西罷了。

為什麼熱脹冷縮,為什麼有的東西熱的快有的熱的慢,為什麼棉被蓋在冰糕上可以讓冰糕不化,棉被不是保溫的么?熱學一學,終於不再頭疼了。

為什麼騎車的時候,前齒輪越大,後齒輪越小,就越費力?為什麼滾一個東西比拖一個東西要省力?為什麼用滑輪可以吊起很重的東西。力學提供了答案。

人怎麼來的?和其他動物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有的動物在水裡有的在地上,為什麼魚淹不死,為什麼鳥可以飛?生物給我解答。

大山是怎麼形成的?河流是怎麼出現的,地下的水從哪裡來?太陽怎麼升起的?月亮上的陰影是怎麼回事,天上的星空都是什麼?地理極大開闊了我的視野。

相對於強烈的好奇心被知識滿足的愉悅。

你們就上課學哪幾下哪裡夠?


別說了,我在兩天的時間裡,給我天天逃課的男朋友講完了一學期的知識點,最後final,他135/150,我136/150

....

都要哭了……


來很認真仔細地回答一下,本人物理專業。

  • 首先,我想確認,真的是「只憑考前翻翻書」,與整日認真學習的學霸相比,考試成績不相上下?

是的,如果老師沒有刻意為難學生,那麼他出的大多數考試都只是套路。應付這種考試只需要把公式背下來,知道哪個字母對應哪個物理量,看幾個典型例題知道怎麼應用的,考試的時候照樣套到題里就行了。關鍵是理解力和記憶力要好,如果記憶力好手到擒來的事。

  • 換句話,沒有聽課的基礎,只憑翻書的幾個小時(十幾個小時?),對知識的掌握,便達到學霸苦學的程度,並且這種情況不是一次兩次,而是經常出現?

不是,理解程度絕對不會等同。在學期間我們會有一些小測驗,那時候我剛接觸知識點,理解完全沒有透徹,但是一樣能考出高分。而期末再測試,同樣是高分,我對知識的理解絕對已經上了一個層次。為什麼兩次分數差不多?因為卷子就這麼難。考霸和學霸有一樣的成績,只能說,在此試卷考察知識的寬泛度和深度下,背公式的人和理解透徹的人表現出來的程度相差不大。把試卷深度提升個三五倍估計考霸就只能呵呵了。

對知識深度掌握,下功夫是其必要條件,可能一部分人悟性高用的時間會少一些,但絕不會少到只看兩三天書的程度。

  • 這是何等的自學能力、學習效率!既然他這麼牛,還來上什麼學?

真正有心要做學術的大學生絕不會滿足上課學的那點知識的,都會在下面自學,上大學除了聽課也是為了用這裡的圖書館,有個對你有負責義務,隨時隨地可以提問的教授,還有實驗室和在別人手底下做實驗的機會,認識師兄師姐好同學……

  • 你身邊真有這樣的人么?你是否研究過他的學習效率?

我開始上大學到現在一直有個一起做作業的男生,對他的學習方面的了解程度可以說僅次於他自己。在不了解他的人看來,他就是那種上課玩手機,天天打遊戲,結果還都學會了的人。

但是我知道,他上課不聽是因為他認為公式推導過程麻煩,老師講得太慢又沒重點,喜歡自己回家專挑重要的看,不重要的就不看。所以回家之後他會很快地把重點看一遍記住。然後再開始打遊戲……

我覺得這個人除了有點理解力天賦之外還有以下幾個優點,而且這些優點對理科學習是至關重要的:

  1. 他雖然只做分內的的作業,多的題一道也不做,但他也不會抄作業,必然是自己仔細想了寫出來的。

  2. 他用在學習上的時間很少,但是保證只要在學習的時候,每分分秒都是在學習、理解新東西,而且記住了。這就是所謂的學習效率高,不像一些看似努力的學生,其實很多時間沒有用在刀刃上。
  3. 他很嚴謹,只要知識里有一個小點他不太確定,就認為自己不懂。不懂的東西一定要弄到懂了為止,如果實在不懂,也不會像一些人糊弄地覺得「哎呀差不多了反正大部分是對的」。

這樣下來足夠他應付考試了。

結尾想再次重申,對於真心想做基礎科學研究的人,一定要想明白努力是為了高分數還是學知識。

對知識理解不夠透徹的人只能做常規題,做做簡單的應用。等到真正做難題和深度研究的時候問題就會暴露出來,因為物理的每個公式都有成立條件和使用範圍。只有真正地理解了它的推導的人才能在各種情況都正確應用,或者在其基礎上提出新見解。

舉幾個非常簡單的例子:我見到過很多考試分數不錯的人在實際應用時試圖用積分來計算離散,不滿足可積條件的統計圖像;或者在氣體不可忽略作用力的情況下依然用理想氣體模型;電磁模型一律只會套最基礎的麥克斯韋方程;在有外界補充的時候對液體用伯努利方程。因為對他們來說,積分只是把公式背下來加上幾個計算技巧,熱力學就是三個定律。在大多數人大一學微積分考試的時候,不會有人給你出個長得亂七八糟的函數;也不會有人讓你算一層套一層又拐彎的帶電體,最常見到的就是正經的圓和圓柱。(要是有名詞中文用錯了請包涵)但以後呢?

所以我不認為前人幾百年的思想和智慧總結出來的東西,是兩三個晚上能理解透徹的。

不知道樓主是出於什麼原因提出這個問題,所以樓主如果是因為看到別人輕鬆就得高分數,怕自己的智商勝任不了學業的話,大可不必擔心,勤奮和天賦都是取得成功的方法。而且別人的模式未必就適合你。


我也不懂,為什麼你們花了那麼多時間才能打個8,90分,明明兩天就夠了。


存在兩種可能,一種是這個人本身已經掌握了98的知識,這門課對他來說只是從98學到100。

比方說一個人數學分析、高等代數、實分析、複分析都學得很好,那麼臨時突擊概率論這種東西真的很容易。

一種是會考前突擊,不過考前突擊這種事還要看人品,遇到換出題老師之類的事情容易撲街。


考試拿高分和真正掌握一門課的知識是不一樣的。畢竟你要是真的出過考試卷子就知道,第一兩個小時的考試題目要覆蓋整個學期的內容,大部分東西都只能點到為止;第二作為老師不能讓學生考到一半哭出來,所以題目不可能搞得太深太難,頂多弄一道刁鑽一點的題目做附加題;第三我們批卷子的時候為了讓那些滿紙狗屁不通的學生不得零分,手都是很軟的。所以有些學生如果腦子聰明,平時功底不錯,突擊兩天腦子裡又大概有個概念,真的是可以拿高分的。

不過呢,這麼吃老本總有吃完的一天,建築在沙子上的樓房是不牢靠的。比如說數學系的學生,大一數分可以靠小聰明突擊過,靠著突擊考過的那點數分再去考個實變、泛函恐怕效果就沒那麼好了,等到讀PhD的時候考qualify,再這麼搞十有八九就要跪了。

當然以上說得只針對普通人,bug級人物總是有的。講個聽來的故事不保證真實性,據說Terence Tao剛開始讀PhD的時候(17歲)痴迷遊戲,qualify考試都是裸考的,最多考前突擊一晚上。所以他老闆剛開始對他的評價是「好像也不比普通的普林斯頓學生強太多」。。。。。。


只能說題主見得世面太少了。。。


高中遇到過:

上化學課睡覺(前一天包夜),化學老師東北人,用一口喜感的東北話極力挖苦:你不要以為你考了班上第7名就以為自己了不起,你這樣下去下次月考估計考不了17名。然後就是讓他站在教室後面聽課。快下課的時候老師讓他坐回座位聽課,然後在全班人的回頭注視下,盡然發現他站著拿書擋著臉睡著了...睡著了...然後下一次月考化學考了我們班唯一一個滿分,全班第二名。化學老師臉已經腫了。期間他並沒有努力的跡象,晚上依舊經常和我們去通宵,經常在宿舍熄燈後敦廁所看小說,晚上翻出宿舍被抓過。晚上在網吧通宵被抓過。因為上網的事情被處分了好幾次,最後是留校察看。他看的小說都是那種極厚極厚的,看過《搜神記》、《蠻荒記》的人都應該懂。玩遊戲寫了一本書的攻略心得...高三保送的東南大學.


應付考試和真正研究一門課的知識是不一樣的。

一般4學分的課需要學時48小時,如果考前找到學霸劃劃重點,再通宵一兩天,其實都是可以做到至少及格的,然後對於智商高領悟力強的人考到90也完全不奇怪。並不是說他一定掌握了所有重難點,只能說把易考點掌握了(因為還有往年考題這種東西的),會考試罷了。但能肯定的是,這種速記應付型的大多考完就忘了。

本人北京某「985或XXX」的211大學,考前全是這種氛圍,我個人對待不感興趣的課全是最後一晚刷夜預習,雖然沒有90,平均一下也有80,但也有掛的因為實在看不下去,不提。。

再舉個例子,像概率論這種課,把書掃一遍,記下公式(也不用管公式的正確性什麼的),只要你之前高數沒掛能做微積分,拿90真心不難的。

但是,為了每年5000的學費不白交以及真正學到知識而不僅僅為了考過,還是爭取「下學期好好聽課寫作業吧」。


確實有這樣的人,我班的團支書就這樣。

她平時基本不學習,上課就是玩手機,玩ipad,我經常坐她後面,一直有個疑惑,她整天玩,究竟是憑什麼考那麼好的呢?

我要說下她的成績。班級里她學習成績一直都是第一,我一直都是第二(有點不服啊,不過人家考出的分數就是高),三年來,她的專業排名是第二(共241人),我是第四。她三年都是國家獎學金,我只能拿勵志獎學金。 以前我一直納悶,她上課從來不聽,為何期末考那麼好。關鍵是她學習那麼好,還總找我問題。跟她接觸多了才發現其中的緣由。

她考的分數高,並不是她真的懂。她問我問題,並不能問出什麼有水平的問題,有時甚至是特別低級的問題。但是,她非常認真,什麼小問題,不管簡單還是難,都得弄懂。

她複習需要靠重點,考前經常讓我給她劃,她把重點在筆記本上寫的工工整整的,把答案從書本上找到,也寫的工工整整的。老師的每一道例題及解法都寫的完整詳細,真佩服她的耐心。

她記憶力超好。印象深刻的是《數控技術》考題有道簡答題,老師說必考,那道題需要答12條,我只背了6條。考後我問她,她竟然一字不差的都能背的出來,頓時讓我瞠目結舌。 考前很用功。平時不學習,想考好成績,期末必然要下苦功。記得考《機械製造工藝學》的前天晚上,都12點了,她竟然還在背書。我怎麼知道的呢?因為我都躺床上了,她竟然拿微信發圖片問我有道題怎麼做?不過作為學委幫助班級同學也是義務,我只能下床拿起檯燈寫好了,用手機拍張照片發過去。折騰半天她從弄懂。我問她還要學習到多晚,她說還有好多沒背,至少得背到兩點。我心想,你這是為了考試不要命呀。還有次是一個課程設計,第二天要答辯,前天晚上都快12點了,她打電話來讓我幫她改圖cad圖,一直改到凌晨兩點才改完。然後她說了句晚安就去畫圖了。第二天答辯見到她,已經畫完了。我問畫到了幾點,她說4點半。兩個半點畫一張A1圖紙,也是沒誰了。

我發現了,想要考高分,其實並不是很難。我曾經嘗試過一些科目一點不聽(其實是聽不懂),期末突擊幾天,也能考90+。但是這些科目,我並不是真的弄懂了。考完立刻就忘完了,一點都沒留下,跟沒學一樣。

想說幾條雞湯:

1.考試不是學習的目的。考試只是對平時學習的一種測驗,而在大學,甚至測驗都不算,只能算一種監督。如果只想單純的拿一個高分,只需要機靈一點,考前突擊幾天,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方法,90+不是沒可能。但是,憑藉那麼短時間學習,你得到的只能是一個還算漂亮的成績單,外加一點獎學金。當然這種情況適用於渴望取的高分,又願意在考前幾天付出,又有自己一套方法的人。對於某些好吃懶做的人,你就把及格當目標得了。這種考前突擊得高分的結果便是,當需要用到以前的知識時,你忘了。當同學請教你題時,你不會。因為你從來沒有真正懂過。

2.不要去崇拜不勞而獲。學習這樣,人生更是這樣。天上掉下的餡餅,你不會珍惜,也不會用心去體味其中的美味。只有那些你真正為之付出的東西,握在手裡,才會覺得那是沉甸甸的壓在心頭的份量與滿足。而不勞而獲的思想是最可怕的,它使人懶惰,好逸惡勞,不願付出。

3.有些事,腳踏實地比技巧方法更重要。知識本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你想一蹴而就,得到的還是知識本身嗎?只不過是一個虛無的分數。誠然,如果這就是你的目的,倒無可厚非。但是,希望你能把省下的時間用到真正有意義的地方。


理工科當然這樣啦~前提是已經掌握了基礎學科~基礎學科就是「語言」,也就是無論什麼課,都隨時會用到的意思。比如英語、高數、計算機組成原理、數據結構~

有的人連拉氏變換和複變函數都鬧不清(或者學完了也沒有印象),卻整天埋頭苦學信號系統通信原理……這不是傻嗎???

其實話又說回來,能把抽象到一定程度的基礎學科掌握清楚的人,也確實算天賦異稟了(至少記憶力不次於一般人),因為基礎學科嘛,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指向性,你永遠不知道學這些會有什麼用,也永遠不知道會在哪個鳥不拉屎的犄角旮旯突然用到哪個幾百年都沒人搭理一下的鬼定理~

然後,就是處理邏輯的能力,要想短時間內掌握一門課(應付考試的程度),那麼至少要有比一般人更高的內存(工作記憶),以及處理速度~比如32位2G內存,一次只能處理32位二進位數,運行的最大程序不能超過2G——這種性能就遠遠比不過64位4G內存。

回想一下,在你熟知的領域,腦子一次最多可以處理(識別出它的定義區間以及和上一個概念定義區間是包含、被包含、有交集、無交集等關係)多少概念,以及多少概念構建的邏輯能讓你一次性回憶起來或讀一遍就能理清的?那你對自己的硬碟規格就應該有一個把握了。

(其實這也牽涉到壓縮記憶的能力問題,比如數學符號的發明,就是人類集體層面在壓縮記憶上的自發行為;還有佛經里的真言陀羅尼;以及初高中地理化學low到爆的各種知識點兒歌;以及大九九小九九……有的人無意識地給自己造就了同理的壓縮模式,不需要語言轉換就可以儲存信息;還有的人大腦處理能力強,全都翻譯成圖像,沒錯,俗稱萬惡的照相記憶;再比如邏輯連詞迅速轉換成數學符號,若A則B就是A包含B,AB相關就是有很大交集,若A非B就是無交集,非A即B就是AB共建總集……人類語言的表述何其繁雜,但是邏輯模型總共就那麼幾個……總之不一而足,萬類霜天競自由)

天賦異稟雖然讓人(普通人)不舒服,但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我知道很多人極力主張「普通人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這個論點,但是要知道,這個「差不多」,可是30到40的智商差異區間啊!僅僅5的智商差異就足夠造就複雜的現世現象了,比如你早晨九點的智商只是比你中午十二點的智商高了那麼一丟丟,可那就是質的區別啊!!!直接決定了你是工作還是休息,是能處理文件還是只能處理電視劇的現世差異啊!!!

(其實在計算機領域,五天學一門課的能力是必備技能,工作以後,你隨時會面對學習一門新編程語言、掌握一塊兒新單片機、理解一種新編程思維、開發一款新客戶需求的app的任務,任何一項任務都是一兩本兒書的信息量。)

總結: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包括投胎的運氣!

我佛慈悲。


樓主還是太年輕。

==================================================

有啊,當然有,沒實地見過,不過見過幾個自稱如此的。

為什麼他可以:

1 老師懶

卷子上的題目和前幾年的差不多,一模一樣,或者就換個形式,於是考前看看前幾年的卷子,把卷子上的題目怎麼做都記住就好了

2 老師怕

這是一個憂傷的問題。有一年,我們一個新來的老師,不了解行情,卷子出的稍微難了點,批分數批的稍微准了點,結果掛的多了點,分數不符合正太分布了點。於是年級主任找他談「這樣不好看啊」。同學們表示你不懂規矩啊,草,評教見,於是教務又找他談。所以出點和諧題,你好我好大家號好,才是真的好。

3 避重就輕

聽說小夥子很聰明啊,XX考前看看就能考個90啊,真牛逼啊!XX這個詞可以替換成很多名詞,但是你妹的,你敢說自己隨機過程考前看個半個月就可以考到90?

從來不否認有天才的存在,但是這個名詞的淺台詞就是少,非常少。

你能在身邊見到XX,XX就已經用前面的十幾年證明了他學習效率不會比你高太多。


可以呀。考試又不困難。

我自己一天可以把一整本課本(不劃重點,類似政治課課本的大小)背下來考90分,考完就忘。

上大學的時候1.3G的課件(沒視頻)我也就複習了4個小時。也是90分。考完倒是記住了。

但那沒有任何意義。我這輩子靠自學,也拿不到博士的同等學力。

如果說有意義,就是我在大量快速閱讀中早就知道了什麼是重點,能怎麼出考題。在認識思維導圖這東西三年前,我就會做了。

加上記憶力好,考試約等於在腦子裡翻書。

怎麼樓上樓下那麼多糾結記憶力的……

曾幾何時我軍訓的時候,都是在腦子裡翻書玩兒的。不提綱挈領,就是裸背,死記硬背,比總結東總結西來得快。

但有些我覺得不重要的東西,我第二天就忘光了。

我覺得重要的東西,我一定會最開始就認真學。其實也不用太費勁,看一遍就記住了。

你學沒學到東西,難道自己還不知道嗎。


我就是啊,嚴肅點,我說的是真的

俗話說,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又雲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一樣道理

話說,我高二的時候,上午沒上課的,下午偶爾在班裡面出現一下

班上很多人都知道有我這個人,就是沒見過

以至於後來,老師都點名都習慣性地說,哦,居然來上課了,少有啊。。。

哈哈

學習成績一直很好,讓班主任非常頭疼,屬於管不了,不管又不行的

(我會說,高中的知識,我初中就學了不少么?)


高二那年,每天和幾個基友一起看看籃球先鋒報,去操場玩兒上一節課,自習課時間就偷偷的看小說,生活很是愜意。

那時候成績特別是語數外門門90+

技巧什麼的一點也不重要,絕對不存在晚上挑燈夜讀的行為。

……

……

……

真要說什麼技巧的話,我覺得可能是滿分150吧


有這種人,而且並不是少數。他們快速記憶能力很強,大腦有很強的圖像記憶功能。

但是大多數時候「圖像記憶」並不長久,有些專業只需要考前進行「圖像記憶」就能拿到高分,但是考完了要不了一天就忘的一乾二淨,對一些記憶能力非常強的人來說,考前48小時突擊進行圖像記憶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情,但是要進行「編碼記憶」就不太容易,說簡單點就是記憶力很強,擁有快速記憶能力的一部分的人只是記住了題目和重點難點,考試的時候根據眼睛捕捉的畫面進行答題;而另一部分人則是依靠大腦對眼睛捕捉的信息進行處理,找到裡面的規律充分理解之後進行答題。準確率後者比前者大,但是記憶難度前者比後者小,我想大多數那種平時不學,考前突擊還能拿高分的,很有一部分是屬於前者。你在考試結束後再問他某個題目怎麼解,他還真不一定記得。


很正常啊。

1.試卷出的根本不難。

學校里讓一個班掛太多老師也要被找的,很多老師為了省麻煩不會出太難的。

2.老師懶啊!

基本帶同專業的老師每屆都基本相似。部分老師就出和前幾年類似題型的題,我們做歷年卷就夠了。

3.這不還有學霸嗎?

學霸期末基本不怎麼看書,找個關係不錯的一塊學習。當然不要一有問題就問,自己先看,然後感覺不搞明白就學不下去了就問。總比一個人在那琢磨一天還不懂強吧。

4.自我的求生意識啊!

重修費不是錢啊!掛科輔導員還要找爹媽啊!掛科自己心情不好啊!我就熬個一兩個晚上就能賺4-500多好。

最後,突擊和紮實學的考試差不多,但時間長了就差很多了,大家還是好好學:D

ps:大部分人提前好久就去圖書館看書自習,但是整天發獃有個屁用…


大部分考滿分的人學的時間都比平常人長。

不過實際確實有看一晚拿滿分的人,尤其是非常難的數學類課程。


1. 天賦本就存在差異,悟性不同,不需要「不耽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別人」;

2. 說這些考得高不代表學習好的人也許沒體驗過學習一旦慢了就佔用了玩的時間的痛苦。

自己在學生時代(大學前)算是那種人,整個高中時代都是年級前5(1200人),常年穩居第一,算是有一點發言權。

從小學開始,因為每天下午回到家要看動畫片、電視劇,要寫作業,還得留出來時間練鋼琴,二胡或者別的樂器,同時我練琴之前就有成群的小朋友來家裡叫我出去玩了。練琴和看電視的時間都沒法節省,如果還想出去玩,就只能節約學習的時間了,所以慢慢逼自己養成了課上詳細講過的內容回家完全不需要複習,而且從不預習,強迫自己上課一次性聽懂的習慣。

初三時候每天晚上看朋友打2小時籃球,

高三每天晚飯開始看2小時電視劇,然後學1個半小時再吃水果、泡腳1小時,再學不到1小時睡覺。

作業之外不買習題做,做一道題就必須會舉一反三。逼自己久了,就自然學東西比別人快。所以這麼多年來,我玩的時間一直都很充裕,很沒有追求,哈哈。

我有自己的天賦論,認為每個人擅長什麼,甚至努力的程度,都是天賦決定的,我們要做的,是找到自己的天賦在哪裡。比如我對物理課的內容有抵觸,初中時代怎麼都學不會簡化電路,只好隨緣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不羨慕,不嫉妒,也挺好玩的。你說是吧~


不想講有沒有,講我自己的經歷。大學前勉強算個學霸吧。上大學之後,變學渣了。從大一下學期開始逃課。基本沒有怎麼上過課,去了也是看小說或者睡覺。宿舍里的學霸(真.學霸。博士一年級發了三篇EI,11篇SCI,並且差不多準備完了畢業答辯論文。博二在各研究所幫老師拉項目兼做項目一年,博二完了後畢業。)大學期間從未拿過一等及以上獎學金,因為考試老是拿不到最高分。考試前的半天,此學霸必然屬於我。考試前的兩個星期他屬於其他人。我大學能拿到學位證全靠此君,半天時間我把歷年的試卷看一遍,他負責幫我解答一些我實在理解不了的東西(作為一個大學學渣我已經很久不上課了,所以非常多的基礎知識點我都不知道),然後,晚上他走,我一個人留那自習,其實就是背題目。到晚上十點左右回宿舍,再問他一遍一些我實在背的稀里糊塗的題目。第二天考試。整個大學期間都是這麼過的,只有兩門課不及格,那兩門在同一學期,因為自己實在是太自信,沒有在最後半天認真背題,考試時給忘了。最後平均績點也夠拿到學位證了(比及格高一個檔次),沒過的兩門後來重修,一個拿了七十多,一個拿了九十多。


就考試成績來說,完全可行的。大一學高等數學的時候,我只用了3天時間就拿了滿分。

但掌握一門知識,這種突擊是完全不行的。經濟學我一共學了7年,也只能說是入門水平。


真的有 像我這種渣 平常不聽課逃課在宿舍睡覺 直到考試前一晚我都一無所知 經過一晚上的強行記憶 第二天考試難得話80容易的話90 人家都是所謂複習周複習月 我就一晚上 如果第二天考兩門 可能需要複習一天 但是效率依舊是晚上高

我是屬於那種死豬不怕開水燙 不見棺材不落淚的 越接近考試記住的越多

但是這種強記對於你對知識的理解沒有任何作用 純粹應付考試的 而且考完就忘 昨晚還會做的題考完就不會了

所以如果是聰明的學霸 那90+是輕輕鬆鬆的事情 主要是大部分老師還是按照課本來教 不會往裡面鑽多深 題目也不會太難就看你對這門課有沒有興趣了 所以看懂書 找到往年的題目練練手就能應對


大學班上考過滿分的有幾種人,一種是踏實認真節節課不落答疑必去的,這種人科科滿分你無話可說,這大概就是學霸;另一種是早上睡到十點,班裡局局dota不落考前突擊一晚最終也拿個滿分的,這大概是學神;還有一種人大概和我類似,遊戲也打,打的不多;翹課也翹,但翹的不徹底;考前突擊一下,偶爾也有滿分。我想題主說的大概就是後兩種,我以親身經歷擔保,這兩種人都存在。

至於差別嘛,我覺得大概真的是,學神考滿分,是因為卷子只有那麼多分;我考滿分,是因為運氣好,實力+運氣到達了滿分。但是,你也看出來了,因為運氣這東西的混入,考前突擊,勉強及格的事情也不是沒幹過。

說句實話,畢業幾年後,能感覺出來,上課認真聽、按部就班學的,幾年過了用的時候至少還能想起;純粹考前突擊的,學的多快,忘得就有多快,考滿分的課也如此。因此我覺得如果不是學神,記憶力超強,為了紮實的掌握知識,還是儘可能的多去課堂,多去完成教學環節的任務。這樣即使拿不到滿分,學到的知識也會能為你所用的。畢竟, what comes easy won"t last.這一點我非常贊同目前第一的回答,分數高低和你學的怎樣沒有半毛關係,或者說和你對這知識的(熟練因而長久地)掌握關係不是那麼密切。

最後我想吐槽,大學裡也有些課,實在是無聊/老師渣/課程時間逆天,早上八點。。。。遇到這些情況大概衡量一下難度和自學能力,翹了也就翹了。學會用勇氣去取捨,用智慧去分辨,大概也是大學的必修課吧。


嗯,處女答。我的回答是:無捷徑,多學不如多思考。

成績不能說明多大問題,別把應試能力強的當成天才膜拜。看到很多人仍在講智商,講天才論,誠心奉勸一句:不如花時間好好學習。 感覺現在大多數都有種「唯爭分數之高低,不問學術之有無」的感覺,在大學裡分數上90不難,稍微打打突擊,大多數人都能做到,然後就成了所謂的天才。之所以能打90,一,是為保證及格率,題目本身不是太難,

二,有一定基礎,學的輕鬆。

三,你認為他不在學習的時候,他在思考,在想清楚這一系列問題。

你認為別人牛逼、天才,其實也只是你沒看到別人努力的時候。

當然不排除一類故意在人前玩,人後學的裝逼貨。

ps:自認為自己雖不至於清北,門檻也還算高,也是屬於考試打突擊類型,也能拿到氣死學霸的分數,但若論真才實學,自己就是個渣!


如果這個社會開始就告訴你,你學一輩子也比不上別人學一年,你積累一輩子的財富也比不上別人一天掙的錢。你做什麼都一事無成,最終還得死。那你還學什麼,你不學怎麼為社會做貢獻,你不學怎麼給別人賺更多的錢?


每次考試都考高分,高考考了一個好大學,最後工資不如農民工的一大堆好吧,有什麼好羨慕的?

他們到底是在用心學習,還是在用心考試?

人生是什麼?是考試嗎?

不用心學習每一件事情,只懂得投機取巧的人,是無法贏得人生的。

人生偏愛勤懇者。


如果你是學醫的這麼干大概只能達到70。


沒上過概率課。。主要老師講的我無法理解。應該沒加技能點。。考前兩天把學霸作業做抄了一遍。。80分到手。。。考試和學習完全兩碼事好伐。。。用同樣的辦法過了電磁學。光纖。高頻。


題:

我不是懷著惡意去猜測,只是感覺這有些不可思議

首先,我想確認,真的是「只憑考前翻翻書」,與整日認真學習的學霸相比,考試成績不相上下?換句話,沒有聽課的基礎,只憑翻書的幾個小時(十幾個小時?),對知識的掌握,便達到學霸苦學的程度,並且這種情況不是一次兩次,而是經常出現?

這是何等的自學能力、學習效率!既然他這麼牛,還來上什麼學?弄幾本教材回家自學算了,也許一年就能達到博士的同等學力水平

你身邊真有這樣的人么?你是否研究過他的學習效率?

答:

你要透過現象看本質。

先說下吧,其實我就是那種沖的人,只不過每次沖的不高,40%的水平。我身邊真有人能衝到10-20%的。

——————我是分割線——————

首先要明白一點:看書的多少以及花的時間與最後的成績是畫不上等號的。很多人就是自己心裡安慰自己:啊,我這門課花了這麼久的時間,肯定能考個高分。結果往往事與願違。不是每個學霸都能成為考霸。

第二點要明白的就是:分數高成績好,不一定對這門課的理解就深,考試成績跟理解吸收了多少也是畫不上等號的。很多人考前突擊一門課,突擊完了,考的也挺好,最後其他地方要用的時候,早就忘的一乾二淨,最多有個隱隱約約的映像,好像學過。

第三個要明白的就是:你別看人說的,你要看人做的。他自己說沒看書沒看書,你怎麼確定他真的就沒看書?你倆也不是24小時在一起吧?人家有的是機會看書。現在有多少的學生啊,都是說,哎呀要掛了,考得不好,沒複習云云。最後不夠考的還不錯。反而是那些考前感覺良好的,覺得能考高分的,多半是沒複習到位,覺得自己牛逼哄哄的,最後考了個及格。

明白了這幾點問題,接下來就是擺正心態。每每想到自己辛辛苦苦讀書,人家不怎麼讀,最後沖一下居然考的比我還好,心裡肯定不平衡。

人家複習了不會屁顛屁顛告訴你的,大家都是大學生了,大學靠自學啊!不是說上課不用聽了。大學的老師只是起一個引導作用,主要的學習過程在自己。每個人學習方式不一樣,指不定人家的學習方式就比較科學,還能考高分呢。

說說自己的例子吧,我在大三大四基本上不聽課,不像大一剛進來,聽課聽得認真。大三大四的課自己學基本上也能成,不懂的再問老師就行。我一般都是考試周前一兩星期開始複習,看看重點啥的就去考了。反正考不過那些聰明的,認真學的,考過一些普通的還是沒問題。

還記得最後那年,多個學霸失利啊,不提也罷。

這種心理不平衡多體現在學霸身上,考霸那屬於「死豬不怕開水燙」,考好了是祖墳冒青煙,考砸了那就對了,反正也沒複習,也不虧。

——————我是分割線——————

接下來說說發文憑的事情。

在家學肯定不如學校學來的好,師資力量擺在那啊。

為什麼這麼多人都想去重點高中?就是指著這個啊。我們高中當時好多這種的,學校特地成立了兩個花錢班,交錢就給上,學習生活跟我們高中一起,只是學校名字不是一個。家長都指著互相帶一帶,帶上去,萬一能帶上個本科也是祖墳冒青煙了。

一般的課程,自學也是可以,但總會遇到不懂的地方,你在家問誰去啊,問老爹,老爹也不懂啊。還得問老師。

題主說的這種考霸,多數是圈子比較廣的,能搞到一些複習資料,周圍也能找到人學(zuo)習(bi),有人答疑解惑你說能考得不好嘛。

多數人讀大學還是想混個文憑,你讓人擱家裡讀大學,畢業了你給他發個」家裡蹲大學「的文憑?

不合適吧?

另外,本科畢業到到研究生階段,就重點不看考試了,所以……

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


不好意思!事實是,必然不可能!如果,複習的是一本書,那麼這個答案是:必然更不可能。如果是,一本幾十頁的內容,那麼有可能。大學裡的書籍,什麼概念!絕對是不可能存在的。就像題主說的,如果有可能,那麼還在大學幹什麼。

為什麼這麼說呢?看看就知道了

因為,你想想,有讀過大學的朋友想想,自己要掌握一本課程得花多長時間,想想你們學院的學霸,他們一天花多長時間,才能做到幾乎滿分的情況?

單憑,十幾小時就滿分?不可能的事,如果你發現「有這種人」。那麼,真實情況是這樣的,

他肯定不只花十幾小時,他平時肯定有看書,或者做作業,或者他早就開始複習,做題了!

在你看的十幾小時,只是你知道他在複習的十幾小時,你還有沒看到他的情況呢?你又不是天天跟著他!

所以,別想了,我們按照事實情況去想想就知道了。沒有根據的想像,誰都可能是一個神話!

除了這種實在的做法,如果不是的話,那麼這種人只有是抄襲作弊的情況下會出現。


這樣的人才是學霸好么

一本非我領域的教科書 給我兩天時間 基本可以掌握 至少考試應付下可以 深入理解不敢說


有啊...

不是學習效率高,是應試能力強...

哦對智商也是決定性因素之一吧...


有,我朋友就是,然後我需要認真學才可以考的不是很難看。可是沒關係呀,我不介意,我是我,她是她


看專業和科目。文科可以,我從高中到大學就是這麼過來的。

「既然他這麼牛,還來上什麼學?弄幾本教材回家自學算了,也許一年就能達到博士的同等學力水平。」真正值得學的東西都是靠自學的,要不是為了文憑誰要上學啊。

另外我不打遊戲。老師講課的時候我在忙著自學我想學的東西。


題主知道編程吧?編程有不同的演算法,同樣一個問題,你用這種演算法,寫了一堆代碼實現了,覺得不錯,其實人家可以換種演算法用幾行代碼就實現。


首先說結論,這種人,的確有。

因為過去的我以非嚴格意義上講就勉強可以算,而比我強的人還是有的是的。

這種人兩個特點:一是智商高,二是應試能力強。(當然也有可能是厚積薄髮型,此處不討論)

智商高能夠保證他們在最短時間內學會最多的東西。

應試能力強能確保他們考試之前學到的東西都能被用上。

這兩點太重要了。

以我自己為例,高中前兩年半完全符合問題的前兩句,基本上沒學過習。

我自己的智商只能算是一般高,應試能力也只能說是一般強,因此成績上離接近滿分也差得不少,不過如果說良好還是算得上的。

我敢說的是:如果考試之前能抽幾個小時翻書,絕對可以提升很多分數。我一般考試之前是一個周末抽出6-8個小時翻6科的書,成績是校100名上下,後來提升到了兩周30個小時左右(翻書加做題)成績就有了巨大的提高。

我這方面最成功的一次是靠蒙進了複賽之後用了7個小時跳著看了半本之前完全不懂的大學生物書,然後搞定了生物聯賽的三等獎(差1分二等),而很多人花幾千元學了兩周的課,最後也是三等獎甚至無功而返。

而如果是智商比我高,答卷比我細心的學霸,完全可以在平時不學習的情況下做到「接近滿分」,至少高考670,680是不在話下的。

至於說有的回答說應試能力強就是綜合素質低,我不敢苟同。的確有很多學霸最後褪去了光芒,但是那畢竟不是全部。應試能力和綜合能力兼具的人還是有的,這和你能真正從應試教育里學多少東西是兩回事。我們高中學的知識有80%將來到社會上用不上,而決定一個人成功與否的素質與能力里從教科書上能學到的也至多有20%,高考只是我們走向社會的第一道門檻。

學霸的未來發展,不是取決於他們之間差的十分八分,甚至三十分五十分,而是他們用學習之外的時間做了些什麼。學霸A刻苦學習,另拿出1個小時打遊戲,學霸B考前突擊,另拿出3個小時提升自己。學霸C刻苦學習,另拿出1個小時提升自己,學霸D極為刻苦學習,沒有其他追求。

將來能走向人生巔峰的會是誰呢?

而應試能力,只是一種我們這些應試教育食物鏈底層的生物為了適者生存而演化出來的生存策略。面對學霸,不必羨慕嫉妒,也不必憐憫嘆息。

做好你自己就好。


有些情況下,分數並不代表對一門課掌握的程度。特別在大學ㄟ( ▔, ▔ )ㄏ


容易忘。這麼幹才是真的沒效率


這是我回答的令一個問題:關於神與凡人的區別~~o(&>_

神與學霸的共同點是gpa(grade point average考試平均分)都令人髮指得高,這也是他們的主要特徵,或者說是基本特徵。但是他們的區別也是很大的。

平時打電話給普通人:喂在幹嘛?

玩什麼?

逛街/唱k/打遊戲/看電影/睡覺/。。。

打電話給學霸: 喂在幹嘛?

學習

學什麼?

數學

打電話給神: 喂在幹嘛?

玩什麼?

數學

學霸複習的時候前面會有一座山一樣的書和notes,泡上杯咖啡,塞上耳機,拿個抱枕,然後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

神複習的時候前面只攤著一本書,少許供打草稿的白紙,一支筆,無它。

考試前,普通人複習到兩點困了受不了就睡了

學霸複習到兩點困了但還繼續看書

神一般12點左右就洗洗睡了

普通人聊天,我們在一邊總能參合進去一起聊

學霸聊天我們查不進嘴,在一旁自卑

神。。。由於身邊神數量有限,很少見到兩個神在一起,即使在一起了也不見他們講話。我想神之間可能是用腦電波交流的吧

學霸常會和人講自己還有多少notes沒看,很崩潰,要完了之類的話

神一般不和非神討論學習問題

甲:去吃燒烤?

乙:好啊好啊!!

學霸:不行,還有**沒看,還有**沒交。。。

神:(凝視天邊三秒,回頭)燒烤?

甲:(開始冒汗了)恩。。。

神:(再次凝視天邊三秒,回頭)還是。。。算了吧。。。

學霸考得好的時候意氣風發,考砸了也會情緒低落,眾人不敢惹之。

神沒有喜怒哀樂

普通人喜歡走堂

學霸堅持上堂

神旁聽

學霸很強,gpa不低於神,但有了問題也會不太自信,總覺得自己可能有錯,就跑去請教神

神一看也不會做,就把題扔一邊了。因為他知道這隻有兩種可能:一是題目錯了,二————也是題目錯了。

考試周結束了,學霸意氣風發,和大夥出去大吃大喝玩通宵。

神回到宿舍看看土豆或者youtube,12點左右洗洗睡了

普通人努力了就可以成為學霸

學霸努力就可以成為學霸中的戰鬥機

神沒有努力於不努力之分

想成為學霸的普通人可以成為學霸

想成為神的普通人最終也成為學霸

當我們當面揭穿神與學霸的本質時,學霸會極力否認自己是學霸

神一般不鳥我們

――――――

PS:題主說的那種神一般的存在,你要相信的確是存在的。鄙人也碰到不少,我有一個高中同學上數學課永遠是睡覺,什麼作業、筆記……和他無關。更不用說看書了。

有次年級部主任在後面聽課,看見他如此這般,就提醒他聽課,那恐怕是他惟一一次醒著下數學課。後來有一次,我去年級部有事偶然聽到了幾位大佬在談論他。年級部主任說起這件事:他後來被叫醒後,的確認真聽了。只不過,老師出的每個題,他都在3分鐘內直接把答案寫在數學書上了!(他不用草稿紙)

在大江蘇,數學你懂的(說多是淚);但次次185+,你不懂(說多也是淚)。

不要再騙自己了,智商碾壓這種事的確是有的!唉……


我只想說幾點:

天才論是錯的。

應試能力不等於真正掌握了知識和方法。

高中,甚至絕大多數本科,都是可以靠小聰明的。但小聰明無論如何只能是小聰明,變不成大智慧。積累不足就天然地不能對一個知識體系有足夠的了解,進而不能讓你更進一步。比如,你讓這些人再往上走試試?比比發Nature或者比比發Annals怎麼樣?


確實是有。有人辛辛苦苦考上清華,看到周圍同學的學習狀態之後說過一句話,「智商上的差距是不可能通過後天努力來彌補的」,大概就這意思吧,你感受一下。


微分幾何,課沒去上過作業沒寫過,考前幾小時虐國獎學霸,嗯,說的就是我這種學渣。

考前同學說要背的好多,曲線曲面各種定義定理方程,我自己把定義背下來定理完全可以自己推出來。

和理解方式有關吧,老師劃重點的時候說某公式證明太繁瑣不要求了,看不懂問學霸只得到「背下來不就得了又不考」(並非他不想講),有一些深刻的定理其證明過程蘊含的思想(並非技巧)會給我柳暗花明的感覺,哦,原來Gauss當初是這麼想學科是這樣發展的。

但是一些需要技巧和經驗的科目就弄不過學霸了,比如抽象代數、拓撲里的各種構造,哎。。


生平未見,估計和鬼故事一樣,限於聽說範疇。

修改一下,看了這麼多答案,無一例外,都是我有一個同學,ta...........


這種事我干過。

全部沒去聽課,考前看課件,對照考綱掌握考點,少量做題。但不是翻翻書這麼簡單,是往死里學。

傳染病學,連續花36小時(不睡覺),95分。

流行病學(研究生課程),花5天*12小時=60小時,86分,算是高分了。

有機化學,連續24小時,腦內無數次回憶教學大綱的對應考點,98分。

統計學(研究生課程)5天*10 小時=50小時,85分,也算高分

系統解剖學3天*12小時,90分。

有些課程不去上課,考前突擊失敗

局部解剖4天*12小時,70分

影像學5天*12小時,76分

內科學7天*10小時,70分


真的有這種人!!我舍長!!!她是神一樣的女人啊!!

平時上課從來不聽有木有!!從來都是只玩手機有木有!!

考試前兩三個星期我們都要開始複習了她還在那邊淡定的看武大頭看韋小寶有木有!!!直到最後幾天才看有木有!!!

可是這只是單純的一張期末試卷啊!基本知識點出到題目里並不會特別深入啊!!而且並不是每一個知識點都到位啊!!

學霸們跟我舍長這種神人的區別在哪裡!就是試卷再加大難度再深入剖析學霸們仍然可以90+!!而幾天的預習+複習能掌握書上的例題跟知識點已經很好了!!題目再難就不行了!!不信你叫老師出一道題讓學霸霸跟神人一起做!!高下立判!

不過也不否認 真的有看一遍就秒殺學霸們的人,反正我是沒碰到。但身邊確實是存在平時從來不學連每章的標題都不知道的人看兩三天書就能秒了那張期末試卷的!!

最後!!好好學習掌握每一個知識點是絕對不會錯的!!


沒有人覺得實際上是老師在放水,為了保證大多數人通過。


你還別不信。大學裡我有個同學就是這種人。他教會我,人不能太較真,不能人比人。

PS:985首批+211,某西北老牌全國重點。

具體事迹舉例如下:(該生與我是很好的朋友,上課基本都坐在一起,他永遠是用手機看小說,起點上的書他一部接著一部的看。基本排除上課聽課甚至劃重點的可能。)

1,《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門課,晚上8點考。平時從來不看,當天下午3點開始看。最後90+。

2,《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這門課,第二天上午9點考。平時作業全是抄的,上課繼續看小說。考前從晚10點開始通宵一夜,90+。

3,《物理化學》,全班掛掉1/3的人,其他都是60+ 70+的多。只看了一個下午一個晚上,90+。

…………不勝枚舉

人和人差距是很大的。

參考清華學神韓衍雋。

承認差距,繼續努力前行吧。


這很常見吧,我不是學霸,周圍的學霸也是平時一點一點學習積累才成為霸主的,但臨時抱佛腳考高分的人也是很多的。

印象中有個例子,大學時我的男閨蜜農村來的,家境一般,所以基本不上課,天天打工,晚上打麻將賭博泡吧約炮(用的從來都是自己賺的錢= =b)…神奇的是整個大學就掛了一門數學,還是在數學全班掛了一半的情況下…有一次考婦產科學,他是考前幾天把課本從頭到尾讀了兩遍,就考了85分(比我背了兩遍花了兩周的人還高,摔!)

這種情況發生在別人身上聽起來總是很牛掰,直到有人也說過我「又能學又能玩」才發現在自己身上也沒什麼了不起…但我始終不是學霸,只能說是適合我的突擊考試法,寫出來提供一下可能是短期制勝的原因,而且我是醫學生,知識點多,背的多算的少,理工科應該不適合——

1.考前時間充足的情況下只看課本,什麼習題集寶典不要碰,佔用時間,第一遍通讀課本,不要求記憶,只要能理解每一章的機制原理就好,讀完後可以過一兩份習題或真題,對這一科目的重點有所了解後再有針對性地記憶知識點,這一遍最慢,不著急,這一遍過下來七八十有了,如果還有時間,看一遍目錄,把這一科目的內容歸類融匯,知道哪些知識點是屬於哪一類哪些知識點是相通的,剩下一點時間裡把一直背不熟的在重點死記一番(這時候可以採取跟同學一問一答的形式,加深印象,也能注意到自己忽略的考試重點),這樣下來九十分沒問題,而且考完不會忘。

2.時間極度不夠的情況怎麼辦,比如兩三天,那有題庫就快背題庫吧,不用猶豫了。

3.其實沒有題庫的情況就很多,有個辦法很簡單,做歷年真題,尤其是近十年的,比如有一次答主只有兩天時間考有機化學,平時連有機的教室門往哪兒開都不知道啊哭,只好橫下心丟了課本只做題,一開始三小時都做不完一套,而且只能靠瞎蒙的選擇題拿30多分,但不能急,做題的關鍵是找規律…題型是什麼?哪些必考?哪些知識點只用來考填空哪些總是考大題?多做幾套就知道了,時間不夠的情況下答主只好把答案全都抄到卷子上,然後用表列出:A和B反應總是變成C,題干里有XX時答案必選XX……類似這樣的不求甚解的考點,然後考了94(大部分人是七八十),然而我現在依然不會有機化學…

————————

舉這些例子是要說明

1.考高分不等於智商高,只能說用的方法適合自己,適合考試

2.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是真理,但耕耘的努力程度與所花的時間不是完全的正比關係

3.要想臨時抱佛腳需要有捕捉考試重點篩除次要信息的敏銳洞察力,這需要大量的考試或做題經驗,騷年加油吧,快去創造奇蹟!


恩,我是(嚴肅臉)。不過我屬於嚴重偏科。

偏的科目不是物理和數學,而是歷史、語文、英語、IT、音樂、攝影、藝術(因為中途換過學校所以科目偏多),其他沒興趣所以都是臨急抱佛腳及格線飄過。後來就是專題研習+專題研習+專題研習了。揣測上意、獨特角度、秀領域知識、用邏輯思維、把報告弄的漂漂亮亮,基本上就是專題研習成功的不二法門了吧。

有興趣的東西,看過一遍就能記住。

把歷史當小說看。覺得有趣,首課下課後問老師有啥好的讀物,老師推薦了國史大綱和資治通鑒。

小學語文莫名其妙的只要在開考前看一本金庸小說就能滿分(獨門秘方首次曝光)。

自己本身對語文和中國歷史很有興趣,買了一些比如三國志、山海經等的書,為了看明白抱了一本說文解字回家,後來補充了一套爾雅(附各種注釋版)。中學的語文就在「學霸」的分數里度過。

英語好也是完全看語感罷。為了使老媽同意玩遊戲所以下英文版的(模擬人生系列是英語老師最大的敵人),喜歡看discovery和net geo和science和youtube/ted的科普。然後發現考卷上的不就是來自這些地方的知識與文章嗎!

IT則是因為小學時貪玩被老媽鎖電腦後自學的破解xp開機密碼(咳,其實打開鎖上的xp電腦只需要一張光碟,不涉及密碼學),發現了IT世界的神奇。在小學的時候已經接觸了不少IT相關知識(包括一些簡單的語言像HTML),後來中學選IT後發現書里教的全涉及過。

而至於像音樂、攝影、藝術等科目,就應該和耳濡目染與天生的審美觀/技巧有關了吧(不要打臉!)。

教科書是要翻的,考前將所有扼要抄到一張A4紙上,自己腦補內容,看看有哪些忘掉的名詞再背。語文要背課文麻煩點,但其他基本上4個小時內可以搞定。

另外大學的考試有中學的考試一半難?!大概因為我在英國吧。

(匿名怕被拖出去打→ →,雖然我是小透明你永遠不會知道我是誰)


不是這樣。

這種事情,其實是學校歷年考題題型模式單一的必然結果。

以我們學校為例,近幾年的大部分科目的考題都沒有變化,而且歷年考題在學校書店都能買到。即使平時沒聽課,考前不翻書,只要認真刷幾套歷年考題,上60都不成問題。效率高的,花個一兩天把書過一兩遍,重點內容多看兩眼,再好好把考題刷一下,上85基本無壓力(我身邊大部分上85上90的學生都是這樣的)。這種情況,你說對於知識的掌握情況和真正的學霸能比么?這樣的學生,學到的只是應付考試的解題方法,根本就沒有掌握課程的核心思想。

以我們學院為例。今年新副院長上任,決心教改。教改的其中一項,就是改革考試。題目難度加大,靈活性加大,題型全部翻新,完全沒有了歷年考題的影子。結果呢,每考一門都是鬼哭神嚎,哀鴻遍野。一旦遊戲規則改變了,靠著鑽空子生存的那批人,下場往往是最慘的。

用我們副院長的原話說,「進了大學很多人還是持續著高中時的學習習慣,考前劃重點,刷考題。我們學院培養的不是考試機器,我們要培養的是基礎知識紮實的行業精英。」

考試達人和學科精英,我覺得這就是二者的差別吧。


法學院當然!我們學校一學期14個周加兩個考試周。以這個學期為例,我前三個周一般是正常學習加上準備一些考試或者志願活動,還有為了裝逼帶著班裡僅有的幾個男生練足球,虐我們直系班級。國慶節和異地戀女朋友見面,然後開始接地氣,和同學們在新區玩LOL開黑。一不小心上了癮,課也不上了,干到12月。LOL就30級了。大家有經驗的應該就估算出來,我是滿打兩個月才能打到30級的。和一些裝逼學表不一樣,我是真學渣。然後興趣再次轉移,看了B站上李狗嗨特別篇,轉戰白色巨塔。

這個時候期中考試來了,但是比較水。本來剛想好好學習,因為雅思還沒過一直都在玩,雖然基礎好但是要練習。結果!他嗎的火影完結了!

你知道這對我打擊多大嗎?我沒番追了我本來就看這個民工漫別的都不看的!

然後就學渣到底了。超電磁炮看了兩季,約會大作戰,斬赤紅之瞳反正B首頁都看了一遍,順便還看了日在校園。你們算算我還有時間學習嗎←_←。

然後雅思,辭彙量太多閱讀輕鬆滿分,半年沒聽聽力,我們6月下旬暑假開始,聽力就殘了。結果比下有餘。

最後那幾天,渣習慣了習慣都改不過來好嗎。每次上課坐在最前面,同學說,這學期就最後幾節課看到你了←_←。

主要是混個臉熟,課聽不聽真的無所謂。

最後一個周大家複習就是整理重點和背。

我的智商可以知道哪個是真重點哪個老師是好人不用太用力複習等等等等。背書我不在行,勤勞方面作為山東考生應該會勤勞一些。也就僅此而已了。

最後績點出來三分之二了,3.9+依舊。

我很煩那些GPA都那麼低的同學。GPA這個東西,確實體現不出能力,不過體現的是你對學習的態度。

我的夢想是成為外國人。一串關係里,GPA對我很重要的。我沒必要把每一天都利用的特別出色。學法律非要搞得心懷天下斤斤計較高達上我覺得挺噁心的。我也不知道你們上課記筆記,爭先恐後考PPT是否那麼有用,至少結果來看,成績是不如我或者更確切說是源不如我。當你習慣讓你自己decent的時候,你會不由自主去達成目的。我的智商在文科方面起得作用遠低於其他,比計算比數學我分分鐘虐你們10條街。比考試只能1.5條街。只是一個體面的績點我實在太想要了。一個體面的東西生活也是。

另外考前翻翻書想拿高分是不可能的!

因為老師講課不講書啊親。我上課都不帶書,帶著pad玩或者看PPT。考試周時間特別寶貴!

你不覺得從小到大,課本真的很沒用嗎?

背提綱啊看重點啊做習題啊。這才是王道!

教科書每一萬字都和老師科研加分有關,所以才又臭又長。

就比如我們債法考試考不當得利的要件,我分分鐘背出來。你讓我告訴你按德國法有哪兩種類型給付非給付怎麼回事,是,老師是有講過,我還真不知道。

知道了能考嗎?不能。

知道的人很牛逼嗎?不。

既知道考試內容又深諳課堂知識的人很牛逼嗎?也就那麼回事。

比我牛逼嗎?揮手,怎麼可能呢。


推薦閱讀:

大學的假期該怎麼過才有意義?
大學裡面降級了怎麼辦 ?
大數據和專業舞者之間的選擇?
在大學裡開一家VR體驗館 有沒有前景?
大學裡的廣播台,究竟有什麼意義。?

TAG:教育 | 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