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應該如何讀詩?


現在的幾個答案,都太草草,機靈抖的也不是很漂亮。

題主問如何讀詩,大抵問題出在讀不懂,進入不了詩的語境,無法鑽得更深。很多新手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所以我認為這是個反映了普遍情況的好問題,很值得分享個人的一點心得。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之所以不知道怎麼讀,讀不懂,讀不明白,問題是出在了哪裡。找到了病灶,才能開藥方。就我的理解,一般在讀詩上出現問題,大抵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 字不認識,繁體字不認識。
  • 典故不理解。
  • 疏通不了句子,不理解句意。
  • 全詩抓不住點。

以上這幾個原因,其實都是缺乏基礎的問題。所導致的結果,是進入不了文本。

原因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從讀白話到讀文言,是有個關卡的。從簡體橫排到繁體豎排這一步,邁得出邁不出,是靠量來說話的。另一個原因就很簡單,你不認識字,不了解典故,就懂不了。和學英語一樣的,四級的辭彙量去做GRE,肯定要被羞辱死。所以要做的很簡單,積累。有字典就是讓你認字的,有箋注就是讓你懂典故的。打基礎的一步,沒有捷徑。

然後是另一些原因:

  • 也能理解文本的意思,但是僅僅是理解了文意。
  • 看不出好不好,反正王國維什麼的說好,我就說好,王國維他們說不好,我也跟著說不好。
  • 論詩動輒意境不意境、走不走心、通不通俗的。

這裡的問題就稍微大一點,說白了就是過早的從別人那裡移植過來了一個審美的架子。移植器官有排異性,移植來的審美也是一樣,說不定就叫排異反應弄死了。不是自己的東西,拿來臧否是非高低,其實自己也說不明白,長此以往,自己就給困死在這個copy來的小水坑裡了。撲騰不出去,游著也總是打轉轉。

要知道,審美須從自身來。不要輕信任何詩論家的話,這些東西可以暫時用,但是也要看血型合適不,移植來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才能說有了心得。王國維覺得好的,你可以覺得不好,他覺得很差的,你可以覺得好,只要你自己的體系足夠支撐。這個體系的建立,需要廣泛的閱讀、以及建立在閱讀量上的大量思考。

然後來看一些由淺入深的障礙:

  • 格律美我就看不出怎麼辦。
  • 詩的建築美我就看不出怎麼辦。
  • 詩人玩的花招我就看不出怎麼辦。
  • 詩的……我就看不出怎麼辦。

這些就是由淺而入深的一些必走之路了。新手疏通了文意,看起來也是,床前明月光,嗯,疑是地上霜,嗯,舉頭望明月,嗯,低頭思故鄉,嗯,完。更難一點的,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額,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額,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額,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看不大懂,不好看,算了下一首。再難一點的,錦襜褕,綉襠襦。強飲啄,哺爾雛。隴東卧穟滿風雨,莫信籠媒隴西去……%*)UP*^I……不明覺厲……

看同一首詩,不同水準的人,看出的東西絕不一樣。就拿剛提到的老杜明妃一詩,僅僅疏通文意,也就是個說昭君的詩嘛,看過了就看過了。而高几個段位的人,能看得出其中結構的用心,構造的精細,格局的廣闊。我們來看一個鑒賞:

杜甫寫王昭君的名作《詠懷古迹》: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珮空歸夜月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首聯兩句相對,上句很富動勢,山壑的走向大概朝著明妃村方向,給杜甫寫得像山壑都往明妃村奔「赴」過去似的;下句頓為「明妃村」那個點。次聯把這個節奏再奏一遍,然而聲音更大、強度再高,對比得也愈加尖銳。明妃從「村」里「一去」往宮中、再去往遙遠的匈奴,時間空間跨度都特別寬廣,句意的動勢在更闊大深遠的背景里展開,「連」字尤其叫人感到昭君在茫茫無際的「朔漠」里走也走不完的情形;可是,猛然頓為一個更小於「村」的「冢」,浩渺的空間陡然收縮為孤零的一點,綿渺的時間也凝滯在「冢」上「黃昏」里,似乎時間也成為化石,從此千古不變。三聯上句是個點、實點,下句又是個行程、虛影的行程,它把一二聯反覆的節奏倒過來用了一遍,本身還包含「圖尚實存」和「魂只空歸」的對照——杜甫大概在明妃村裡見過明妃的畫像,從詩意看,「畫圖省識春風面」不像僅僅用毛延壽替明妃畫相的故典。

細勘第二聯,它是個對立句,上句動勢的行程,下句凝滯的固點;又是個流水句,下句順著上句講的,是上句的結果,明妃去了朔漠,因而留下青冢。對立句把內容與格律打成一片,共同造成相反相成的效果;流水句把內容與格律分開來,自由的流動感與格律的僵固性又形成矛盾;而且,整個兩句的流動寫法——流水句——與兩句之間的對立格局——對立句——還較著勁,詩意在流走,而流走的前部與後部竟然性質相反,流走與對立兩個特質既相對而又交融。這一聯的內涵顯得特別深厚、複雜,遠非用散文講一聲「昭君去了北方死後葬在那裡」所可比擬的。它的張力使藝術富於彈性、強度,幾乎窮盡了對聯這個形式的限止,用光了它的潛力。

實際上,從整首詩,我們可以看得到更多的辯證情況。一聯像二聯一樣是個矛盾體,二聯所以那樣打眼,也有一聯的功勞,二聯是一聯節奏的一次反覆、擴印,佔了它的便宜。但是,一聯的行程指向明妃村,二聯的流向倒過來,從明妃村指向塞外;一聯既是二聯的同盟,也是二聯的敵手。三聯把一、二聯重複的節奏「行程、點」扭轉頭,成為「點、行程」,同時,流向又從塞外返回明妃村,並且二聯是明妃生前那個人在流去,三聯是明妃身後那個魂在流回。我們不由想到辯證論家那些套話:「否定之否定」、「正、反、合」——身後魂歸的明妃比起生前在這裡土生土長的明妃,一面今人猶昔人,另一面已經今我非昔我了,她既回到了故地,又帶著離開故地的後果,帶來了死亡、帶來了客死異鄉的哀怨、同時也帶來了所有被時間摧毀之物那永古無法躲避的悲傷——換句話講,她帶來了一切時間中事物的共同命運。杜詩的結句拆下來看,其實平庸,可是,經過前邊那些正反頓折、迴環往複的鋪墊,最末兩句已成為情感上必然的結論,我們不覺得它平庸,只感到心裡盤郁糾纏、無路可走的強烈情緒給它極自然地引接出來,到了某個早該去的歸宿地。

不比李白,杜甫是個老實人,他自詡「晚節漸於詩律細」,並非空口講白話,他這首詩的確網路著多重的、細緻的辯證因素,可以作為他七律詩的典範。

這種東西,需要你花時間和精力去鑽研。詩是一種成熟的藝術,審美手段,藝術技巧都十分完備。抓住幾個點,看一首詩試著從多個角度去看去讀去想。不怕看的少,就怕看了一萬首,還是停留在移植器官的層面。

以上先簡單說。


上面 @夜小紫@賀金縷等人的耐心解說,不能說不對,不能說不好。

但是,我一向的觀點是:如果自己不親自創作,親自練習詩詞曲賦等等中的一種,並且有相當的練習量,是永遠不可能真的懂詩的。光有閱讀量,認得字,知道典故,頂多做一個翻譯官,不足以做一個解人。反之,過分強調「心」啊,「道」啊,「情感」啊,「領悟」啊之類的人,又往往只能成為腦補帝。到底什麼是影射,什麼是合理的聯想,什麼是腦補過度,這裡面的分辨很細微,不自己寫寫,是很難真正體會的。

讀書多而感情也細膩的人,做賞析文字是很容易的,你很難挑出什麼大的毛病——他們解讀準確,延伸恰當,感情也豐富。但賞析是賞析,一旦涉及評點,涉及得失優劣,往往就露陷了。

我甚至認為,這樣的創作練習甚至要精確到小文體。會讀詩的不一定會讀詞,會讀近體的不一定會讀古體。不同的體裁,無論創作還是欣賞,都是大不一樣的。其間的差別,不創作一番,也是體會不到的。當然,詩為文學之源,以詩為宗,入其他總是容易。


第一,清掃文字障礙(對古典詩歌尤其重要)。第二,你要對節奏和音樂有感覺:回憶一下小時候完全不懂文言文,但在誦讀古典詩時天然的快感,它多半來源於格律詩嚴格的音樂性。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人們通常會在不斷的學習中將注意力集中在所謂「讀懂」也就是理解含義上,忽略了對音樂性的賞玩;從另一個角度說,人在幼年各種感覺比較平均,而隨著後天教育視覺體驗會壓迫其他感覺,使之鈍化。(許多人讀詩,包括許多人講詩或其他文學作品總習慣說「想像一下這畫面」,以致於離開視覺根本體會不到一段文字美感,而對重視描形狀貌的文字總下意識認為就是好文字)這樣審美體驗是不完整的。第三,你需要有一定想像力(對於外國詩歌,現代詩歌尤為重要,其中布滿象徵和超現實場景,沒有想像力基本困在詩行寸步難行)第四,需要捕捉情緒的能力,詩歌語言的組織往往並非邏輯性的,僅僅沉迷於一字一句讀通不夠,詩行的推進,行間的意聯都需要以此把握。第五,對於技巧極強的詩歌,要具備系統分析,細讀的能力。一首詩是會選讀者的,要求似乎有點多,但詩歌的理想讀者,就需要具備這些東西。個人感覺最難的是二,在視覺文化時代,要有一雙敏感的耳朵簡直像走蜀道,因為大家都沉迷於圖像並習慣用圖像思考。五和一是技術性的東西,花時間系統訓練就可以。至於想像力和情緒,您說沒有那是不大可能的,那樣基本就和文學絕緣了。。。 一個讀者不至於完全不能被任何詩歌打動,你慢慢讀總會遇到自己喜歡的。有了自己的趣味後要參見朱光潛先生的經驗,慢慢將趣味涉及的範圍擴大,將趣味變得純正而不是偏狹,做到這個的方法是謹守《禮記》的訓:愛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趣味之外的東西通過比較,要對它的優點有所了解。有的詩不要強去讀懂,說不定今後某一時豁然開解,都是很常見的。


詩是人間事 去經歷 自然懂

登高眺遠 不墜青雲之志 沒有,怎能讀懂

一片痴心 今日相思苦 沒經歷,自然不懂何為明日休

君王事 將軍志 讀起來是豪情

粉碎虛空寂 狂心當下息 修的是佛性

詩言志 詞言情 有了才讀的懂


高中語文老師有這樣一句話,每當你讀到一樣東西,看得渾身起雞皮疙瘩的時候,就是你和此物起共鳴的東西。

既然有了共鳴,就去查作者查背景查明義隱喻查各種與詩(文)相關與興趣相關與共鳴相關的東西。


我們於日用必需的東西以外,必須還有一點無用的遊戲與享樂,生活才覺得有意思。我們看夕陽,看秋河,看花,聽雨,聞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飽的點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雖然是無用的裝點,而且是愈精鍊愈好。

詩歌對於我,就像不求解渴的酒,不求飽餐的點心,不必要的精緻。但它裝飾了你的窗子,你卻裝飾了它的夢。書宜雜讀,業宜精專,又不是潛心修習詩文的人,沒必要太過於精細,不求甚解就好。有那麼一點點氛圍,有那麼一點點的情境就已經足夠。

如杜甫的《贈衛八處士》中的幾句:

問答乃未已,驅兒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

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不需要懂什麼詩詞格律,你只需要在讀的時候醞釀出一個氛圍——故友重逢,寒暄未竟,黃酒小菜幾碟,喝它個天昏地暗,大醉不已,想到離別,又繼續大口悶著酒,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屋中,不知東方之既白,誰都不把離別講白。

如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舞劍,號角,的盧馬,點兵,塞外聲,長弓,一個粗獷漢子的浪漫,全給你整齊活了。你拔著煙絲,眼睛出了神,過往的一切全浮現在眼前——濁酒一杯家萬里,塞外,終軍弱冠之年,鯊皮刀鞘,響鈴口馬,四面角聲,長驅殺敵,即使戰死沙場,又何懼馬革裹屍。什麼天下事,身後名,待到兩鬢斑白時,都笑作兒孫膝下談。

杜牧的《過華清宮》: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說這是諷刺,但我就不這樣理解,就像趙敏說的那樣,我偏要勉強!我就要理解這是一個「曾因醉酒鞭名馬,生怕多情累美人」的故事。

什麼叫意象,就是讓你不斷想像的東西,怎麼做夢的,就怎麼讀詩。


你不可能在牛津聽到這樣的話。你不能這麼簡單地說:我不喜歡哈姆雷特,因為我覺得他這人很糟糕。所有說的話都應當機靈點兒;你得認識到,哈姆雷特是個文本中的角色,你得按順序解剖這個人物,一層一層的,不僅是劇本它本身,還要考慮到那些人就這個劇本寫過的所有東西。你得要考慮所有評論家說的話,他們那些淵博的知識以及他們的胡說八道都屁股重重地坐在了劇本上。你得要考慮這個劇本和當今的潮流,當今社會的事件如何聯繫。這個過程當然不無那麼一點價值,然而對許多讀者來說,到精美洗鍊的正文開始前,連一個喘口氣的休息時間都沒有。在學生時,這是我一直期望的——一個短暫時刻,讓一個簡單而真實的想法閃過腦際我不喜歡這個角色。這是個好故事。這首詩里的女人很美,我猜她的手指像綠蔥般細長。

--《江城》(PETER HESSLER)


  1. 以心映心
  2. 莫入狂禪
  3. 捻斷數根須
  4. 君子之道

-------------

以心映心,是詩歌的內化。

詩有別於其它體裁,有別於其它學問。註定了它的形式和學習方法與眾不同。

舉個日常生活中我常觀察到的例子:許多周圍的朋友喜歡KTV,但其實他們喜歡的也僅僅是歌而已,他們往往不甚留意歌詞之美,這往往表明了他還沒有詩心。一個真正有詩心的人,拿到一個好的詩詞,會愛不釋手的。

從起始的第一印象,到更深的體會,都需要心靈的體會,並要撥動心靈的音弦。你要反覆的調音,和別人比較的去調音,調一下其它詩歌的音,聽聽大家的調音,直到你練就了一幅調音的本領。

因此,對於愛好者,調通一首,比讀了萬首卻沒有一個調通的要重要的多。

當心靈的音弦撥動的時候,會產生出內心深處的韻律美。而這種美是和其它美有共性的,以致萬物都可以為詩。唐詩宋詞,古文今文都可為詩,不會為體裁所限。醬油足球,流水美人都可以為詩,不會為內容所限。

莫入狂禪,是讀詩當有的嚴謹理智和基本功。

將自己意思附加於詩歌本身的,雖然並不總是錯的,但絕大多數確是不可取的,也不是正道。

讀詩需要不狹隘的基本功,以免入痴入狂。

捻斷數根須,是創作的美以及領會上的勤奮。

就像學習英文一樣,要真正學好英文,就要聽說讀寫齊頭並進。

單單只想讀的飛升,是不長久的。

君子之道,是詩者畢生當尋的路。

比詩和一切學問更重要的是道,明道的態度需是:體會,學習,執著追求,敢於改正。

莫要羨慕才情,莫要羨慕華藻。

但為一道,寧背小兒百句謠,不讀太白半句詩。

這也是為何杜甫稱為詩聖的真實原因吧


要了解作者寫下這首詩當下的情況(時間、地點、人物、事情),跟賞畫一樣。


讀詩最怕看注釋。

一來注釋會毀掉詩的美感,美感沒有了,詩也就不存在了;

二來看注釋會先入為主,認為這一句話就只有一個意思,但詩反應的是心境,意義不是頂重要的。

學生時代學背得最熟練的詩,往往就是被毀得最徹底的詩,如今已經完全不能讀了。誰說「何意百鍊剛,化為繞指柔」就只是形容技藝高超?我偏要說它是在歌頌愛情!

讀不懂沒有關係啊,先記住,等待時間閱歷的積累賦予你的智慧和理解力,然後在某個時刻,豁然開朗,那一瞬間,咦~天都亮了哎。


喜歡就讀。不喜歡就丟下。

讀了就開心便好。沒怎麼開心也能感覺一下詩的情緒。

不去看任何解讀資料。不去聽任何背景信息。

詩。只要能讀就夠了。


能在腦中想像出詩中的場景

重要的是身邊的環境要有一定的安靜

這樣讀古詩就回感覺很美的


除非是考試需要

平時

盡量

詩歌吟誦而不是朗誦

會對了解詩歌音律有一定作用。


要看你想從中得到什麼

我是理科生,讀詩完全是野路子出身,前段時間我覺得自己的文字太平淡無味,念起曾經古典詩歌繽彩紛呈的語言美,想從中學一些這方面的東西,由於時間有限,不可能拿首詩來直接理解,然後再翻找各種背景資料,詞語意思,未免太坑,想起高中的一本賞析教程

背景知識,生詞難字和一些專家賞析的理解,基本靠它解決,個人感覺有些篇章解讀過度,但也是一家之言,有理有據

然後從四個維度去看這本書,第一,將詞句化用改作成自己中意的鏤金錯彩的樣子,情感什麼無出其右華麗麗地忽視;第二,整理奇譎瑰麗的意象;第三,整理與現代語彙相近卻猶有古典意味的古典語彙;第四,整理評講里所涉及到各種華麗麗的形容詞

還有一些零零散散的體會,每個詩家的風格樣子,什麼是詩心,怎麼更好地讀詩,為什麼詩歌如此絢爛的原因等等

暫時是這些來著,才讀了一百來首,總共近一千多首來著,前路漫漫∪?ω?∪


詩,現在是很個人的情調調,嗚啦著聽不懂的話。但古詩不是。千萬不要帶著純個人的情緒體驗,像讀現代詩那樣讀古詩。


古詩是真正的大浪淘沙,洗鍊出來的都是精品,錢穆先生建議只讀杜工部、李太白、陶淵明、王摩詰,而且是讀全詩,大有道理。


詩言志。言的是誰的志?是士,是文人,是一個階層的文化精英。這個詩人,他代表的是一個階層的志,是人格,是情感和審美。 孟子說: 誦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孟子·萬章下》) 為什麼要知人論世?先要搞清楚這個人,品格怎麼樣,是不是正能量,也就是詩教的意義,別被人帶溝里嘍。


人品過了關,再談情趣意境。詩歌,是頂講究意境的,不作他論,古人說爛了。現在說情趣。因為現在還讀詩的,都過了溫飽線,有閑時閑情才讀詩,不靠它吃飯,要的是個情趣感覺,是有審美的欣賞。關於情趣一說,參考錢穆先生。


再,是要找回感動。興觀群怨,太深的沒人去究,就感受詩人的情感生髮,找到共鳴,足矣。有人說,沒感覺,不贊同,那還是讀言情去吧。


最後,才是讀字句。有人講,先要過了古文字關。其實沒那麼麻煩,現在有度娘,方便地狠。


讀詩,首先要理解它的意向。例如,柳條代表離別,大象代表力量,老虎代表弱肉強食,糞便代表勞動結晶。

讀詩,神情事嚴肅而莊重的,要凈手焚香,謝絕一切雜念。當然,坐在馬桶上讀詩事最高形式的侮辱,大眾的唾液會淹死你。

讀詩,是一定要給這首詩一個評價的,否則,別人會認為你的欣賞水平不夠,還未達到一定層次,如果讚美則說好,妙,妙不可言;若批評,則說,差,俗,俗不可耐!


推薦閱讀:

怎樣看待伍子胥的一生,應該如何全面評價他?
申請國外的Phd,還是繼續留在國內學術大牛這讀博?
如何描寫一條街?
2018會變成下一個2008么?

TAG:生活 | 文學 | 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