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魏救趙 如何破解?

謝絕吐槽


不知道題主問題的真正含義是要破解這一計策還是挽回龐涓的失利,如果是破解這一計策只能說才疏學淺,無計可施;如果是挽回龐涓的失敗,甚至反敗為勝那是有可能的;

首先,我們看圍魏救趙中魏國輸在哪。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圍魏救趙是解了趙國的邯鄲之圍,所以是成功的;但其實不然,至少不完全對,圍魏救趙雖然是上上之策,但其目的僅為解救邯鄲之圍就顯得太膚淺了;這次能解邯鄲之圍,以當時魏國的軍力而言,要不了丟就又能再次圍困邯鄲,而此時又用圍魏救趙之計就顯得黔驢技窮了(但現實是殘酷的,在韓魏之戰中,龐涓並沒有吸取之前失敗的教訓,孫臏用了一個幾乎一樣的方式讓魏國走向衰弱);所以真正解掉邯鄲之圍的是桂陵之戰,這一仗削弱了魏國,同時也打擊了趙國,還做了個爛好人。

之前有的答主說守好「魏」,等打下「趙」再回援「魏」,內外夾擊,就能取勝;看起來這是個不錯的主張,但實際是完全沒有可行之處,而且正中孫臏的下懷。首先,趙國雖然不濟,被魏一直打到都城邯鄲,此時可以說已經精疲力盡了,但之前的血戰必然是派趙國的主力部隊完成的,魏國再強也不可能用雜牌軍擊潰趙國的主戰部隊,所以,此時魏國國內空虛,前線軍士睏乏是必然的;其次,國內空虛就造成了齊國軍隊強勢入侵,如入無人之境,想要保住大梁也已經是困難重重了,齊國派出了八萬精兵;再次,圍魏救趙中,孫臏和田忌從來沒有想過要攻下大梁,而魏國確是拿下邯鄲以後火速班師勤王,反觀齊國,假意圍攻大梁,實則屯兵桂陵,最終以逸待勞,在桂陵大敗魏軍,一舉破了邯鄲之圍。

「圍魏救趙」明面上看是齊國解了趙國之圍,實際上是齊國試圖一舉削弱趙國和魏國,讓魏國在破壞了趙魏之間的關係後無法完全吞併趙國,魏國強敵在側,減少對齊國的威脅;同時,齊國在與魏國的競爭中在戰略上佔據了主動(以前齊國和魏國干過,沒打過)

說到這裡,大家已經清楚的知道了齊國的戰爭目標了,不是要解救趙國,也不是要攻打大梁,而是要削弱趙國和魏國。而這個戰術出發點就是取勝之匙,要打破「圍魏救趙」之計,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出色的將領,還需要一個戰略家、政治家,知道敵人「圍魏」的真正目的。

現在說破解方法無疑是馬後炮了,但馬後炮有時也要放一放啊,哈哈......

魏國打趙國要的是什麼?土地、人口、糧食等等,最終稱霸諸侯,甚至統一華夏。

此時魏國已經兵臨邯鄲,趙國派使者向齊國求救。齊國答應來援,但沒有立即出兵,而是坐山觀虎鬥,在雙方死的差不多的時候大張旗鼓的前來補刀搶人頭。

破解「圍魏救趙」之計,魏國要做的首先是訂立遠大的戰略目標,不計較一時成敗,一城一池的得失。

第一,在齊國攻入魏國的第一時間放棄攻打邯鄲,與邯鄲展開停戰談判,要求割讓土地城池,否則魏國將不顧一切殺入邯鄲,城破之時便是屠城之日,壓迫趙國儘快投降議和。此時趙國雖然得到齊國發兵來援的口頭承諾,但畢竟齊國此時並沒有出兵來解邯鄲之圍,內心是極度不安的,有可能會簽訂割地賠款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或者也有可能對齊國存在妄想,堅守待援。這裡我們按歷史實情來說,趙國投降,接受和談。

十月,邯鄲降魏。魏師還,與齊戰於桂陵,魏師大敗。——《資治通鑒》

第二,和談取得成效,戰爭目的已經達到一半,雖然因為齊國干預未能完全實現,但領土擴張的任務基本完成,撤兵;此時要龐涓要將所有的將軍幕僚召集起來開個會,好好研究下齊國攻魏的目的。首先,救趙?現在魏趙戰事已了,為何還不退兵,排除;其次,攻魏?魏國雖然精銳部隊在外作戰,且久戰力乏,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齊國又是手下敗將,沒有這個膽量,也沒有這個實力一舉拿下魏國,排除;再次,乘人之危,消滅魏軍精銳,削弱魏國?bingo,這個可能性是最大的,可以準備策略了。

如此一來,孫臏的算盤打得再響也沒用,當意圖被龐涓識破之後,以龐涓的能力以及在魏國本土作戰的優勢,齊國焉能不敗?

想要破「圍魏救趙」,就必須要知道敵人的最終目的是什麼,在你猜中了敵人的戰爭目標後,就不會被敵人牽著鼻子走。

所以圍魏救趙不是簡單的軍事行為,而是對指揮官政治智慧和戰略眼光的考驗,敵人攻我必救之地時,作為指揮官首先應該冷靜的分析形勢和敵人的目的,而不是火急火燎的沖回去送死。但說是這麼說,有的時候戰場瞬息萬變,豈是我輩凡人能夠預測決斷的。魏國的失敗在於急功近利,在攻打韓國的時候犯得同樣的錯誤,而這次孫臏在戰術上再次重演了「圍魏救趙」,不同的是魏國這次被揍趴下了,龐涓也死了。


圍魏救趙有間接和直接的成分

但這四個字本身是直接戰略

間接路線體現在如何攻魏,這個歷史記載很詳細,不贅述了

破解啊,齊國攻魏,那是外交上的問題,不是靠軍事手段破解滴

怎麼破解呢?其實也有現成滴

遠交近攻

遠交近攻里的遠和近

不是距離,而是難易

要說距離,秦國和楚國還接壤呢,趙國比楚國還遠呢,為什麼交齊楚,攻三晉?不就是難和易嘛

齊魏雖然接壤,齊國為大國,對於魏國來說,當然是「遠」啊


官渡之戰打到最後,曹操火燒烏巢,袁紹本來有機會去救烏巢,但他選擇圍魏就趙去直接攻擊曹操大營。結果曹操大營沒打下來,袁紹的糧倉被燒個精光。所以關鍵還是看實力,只要把「魏」守好了,對方不能短時間打下來,再把「趙」攻下後對方就成了孤軍。


私以當初「圍魏救趙」這個案例本身來說是無解的,「圍魏救趙」成功的條件是:

1.魏與趙征伐一年,此役是收尾之戰,因此魏國精兵傾國而出目的是要攻下趙國首都,此舉導致後方都城大梁兵力空虛。

2.大梁這個城市本身立城的根基是交通四通八達,水利條件好,農商業發達,其本身無險可守,齊田忌孫臏大軍自東北一馬平川可速達,大梁沒有堅守的條件也沒有堅守的時間。

3.孫臏使齊城、高唐佯攻襄陵麻痹龐涓,情報缺失導致龐涓未能第一時間做出決策陷入被動。

因此,當龐涓驚覺老家被偷的時候,陷入數難境界:

攻不下:趙國傾國之力死守。

拖不起:大梁兵力空虛無險可守不救必亡。

不敢救:回身救援,齊軍以逸待勞、圍點打援,龐涓以疲憊之師攻之必敗。

陷入這種境地,幾番抉擇之後,龐涓選擇撤併救援,這已經不是軍事上的考量了,是數害相交取其輕,而且王有難不救是不忠,所以陷入這般境地之時已經是死棋了。

如果說面對」圍魏救趙「這種情形的時候該如何應對,歷史上有幾次成功的案例如第二次布匿戰爭中費邊選擇不救羅馬、官渡之戰中袁紹選擇輕騎救烏巢重兵攻曹營。

這兩次被」圍魏救趙「一方的勝利的前提是他們的」大梁「可堅守,而他們的目標可速攻,在這種情形下戰略性放棄回援,是對自己和對方實力的清楚估計,在此基礎上集中優勢兵力拿下當下戰略目標是第一要務,在此之後可談可打,又回歸主動。前提就是實力足夠防禦對方攻下自己心臟,當下戰略目標有著能夠改變戰局的重要性且可攻下,正確估計雙方實力使自己不至陷入被動。畢竟換家也要趕在對方拆掉自己基地之前贏得勝利嘛。


打過rts遊戲的應該都知道,換家換不起的時候只能回救,無非是看主家有堅持多長時間,夠不夠把邯鄲打下來以後再回救


首先說,魏國在沒有做好外交關係的前提下,舉全國之兵去攻打趙國本身就是一個很危險的行為,這就好比散打過程中,對方沒有出拳,而你卻雙拳出擊,對方一手擋掉你的出拳,另一手打出一個勾拳,你就是直接被KO的節奏。

現在我們打開上帝視角,看一下桂陵之戰。其實單從桂陵之戰來看,齊國並沒有大舉進攻魏國都城大梁,孫臏的主要策略還是促使龐涓回防然後誘敵深入,設伏一戰,這樣看來,其實龐涓只要在回防的過程中井而有序,穩紮穩打就行了。當然風險也是有的,主要風險來自萬一大梁守不住或者即使守住,但有個佞臣參他一本,也夠他喝一壺的。

而破解圍魏救趙,其實主要還是戰略上的,就是不要讓自己陷入險地。而一旦發生圍魏救趙這樣的情況,很可能最好的方法只有與時間賽跑了。


揮師攻打臨淄


用間諜才是精髓,直接刺殺齊王,圍魏救趙就破了


直搗黃龍


圍魏救趙的核心點是攻敵之所必救,但成敗卻在於實力對比。對於用此計者,實力必須強於對手,否則引火燒身,當然,實力弱於對手,也可以接著用巧計戰勝對手。對於受此計者,實力弱於對手而妄攻,實在不智,實力強於對手,完全可以決定攻防戰略。齊能圍魏救趙,完全是因為實力強,有自信。所以此計完全看之後如何。


引蛇出洞,拋磚引玉,暗渡陳倉,金蟬脫殼。

主要看對手的等級用對方最容易中的計。


圍魏救趙vs獨步天下

李半車

(2016年3月28日)

時下朝鮮半島形勢趨緊,我國內抗美援朝的舊調重彈,老夫急切成無眠,史上戰雲速過眼前,吟出了《抗美援朝不是公式》的句子。

圍魏救趙是兵法公式,這一戰法,在孫臏之前,就有很多次的成功運用,因孫臏一戰例,這一戰法便固定了名稱。《三十六計》解曰:共敵不如分敵,敵陽不如敵陰。用現代語言概括,可謂之「間接救援」。

二戰中,美國總統羅斯福眼見解盆(Japan)蹂躪亞洲,天天坐大,美國會又不批准參戰,羅斯福使《租借法案》成為法律,並適用於中國,默許中國在美國招募志願兵,並於1941年7月,聯合英國和荷蘭,對解盆宣布戰略物資禁運,以迫使解盆回到談判桌邊。解盆受不了禁運,又放不下侵略所得,喪心病狂偷襲珍珠港,美國正式參戰,世界迎來光明。

對解盆實行禁運,被認為是圍魏救趙之計的現代運用,實際上也是逼迫解盆開第一槍的計謀。當時美國民眾和國會,是不參戰的,參戰的理由,只能由解盆來給。

偉大的羅斯福在美國不缺鋼材的情況下,甚至號召美國民眾捐獻廢鐵,燃民之怒,伸民之願,慰民之心,藉民之力,他登峰造極。

羅斯福看過紀錄片《苦幹》。《苦幹》由美籍華人藝術家李靈愛策劃並出資,美國人雷伊·斯科特自1937年起,四赴中國攝製而成,講述的是中國人的艱苦抗戰。這部紀錄片對羅斯福影響很深,他是真正關心中國的大人物,開羅會議、波茨坦會議的進程和結果,就是明證。中國人是要講感恩的,羅斯福是中國人的好朋友。

我不是在煽情,沒有引導情緒利美國。以一人之情而廢一國之利,乃匹夫所不齒。關於中美關係,大實話曰:好也不極,壞也不極。沒有一個強國曾是在順境中崛起的,國際新強,必須要經受老霸權的檢驗。醉翁無酒望山水,沒有金家挑事,美國也望著中國!我們不能再去抱有「交好如一人,交惡死疙瘩」的思路了。

那場抗美援朝,我的看法是「羞錦囊」,要麼錦囊以為羞,要麼羞殺錦囊。

我再去看兵法,重讀春秋戰國,發現兵法之計,紙面上互克,抗美援朝在兵法上叫做「並肩作戰」。周滅商,只用了一年的時間,與其說姜子牙有兵法,不如說姜太公有哲學。作戰成為科學,應該是從管仲開始的,打仗不是打脾氣,不是打義氣,經孫武、吳起、孫臏、秦始皇、漢武帝、光武帝之後,中國那真是內戰內行、外戰外行呀!唐朝?唐朝運氣好呀,北方強敵處於分裂時期,民族融合政策貫徹得好,但唐朝太大意,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即是兄弟,其心也異」,乃是正常狀況,唐朝七個節度使,安祿山任三個,且三個連成一片,安祿山本不反,楊國忠天天在說,局勢危如累卵,大唐就玩完了。本應「漢人將胡兵,胡將守南疆」,唐明皇給弄反了。

本國處於治狀,別國處於戰亂,本國的策略只有四項選擇:①輿論支持。小國指名道姓地叫,大國泛泛然;②物力援助。不出人,因為本國人貴;③圍魏救趙,也就是間接救援;④並肩作戰。思想一下,二戰時,丘吉爾說,只要法國抵抗,英國願意與法國共同建國,史未見之誠意也,但丘吉爾照樣命令消滅處於搖擺之中的法國艦隊,然後英國與法國的流亡政府並肩作戰。

老夫認為,實行並肩作戰,要考慮值不值,

在以上的兵法中,圍魏救趙的境界最高。以戰例來說,趙救助於齊,是老著臉,魏國兼并趙,於齊國不利,齊國不能不動心,但齊國不急於行,在雙方耗得差不多的時候,以二等軍隊突襲魏都,以一等軍隊扼殺回援的魏軍,不爭於地而爭於人,才完成了戰略目標。

在他國的戰爭中,在輿論支持、物力援助無效的情況下,孫臏沒有選擇「並肩作戰」,何其高也!

三晉韓趙魏,本來是有紙面上的同盟關係,趙與齊則沒有,但孫臏會拘泥於紙面上的條款嗎?

在二戰和抗戰勝利70周年的2015年,中國高調宣布遵從和維護二戰後的秩序,因為這個秩序是中國親手參與訂立的,對中國有利,對朝鮮「統一祖國」的行動,中國現在不會與朝鮮去「並肩作戰」,連輿論支持、物力救援也不會有。

真理在大炮的射程內,與圍魏救趙之計對抗的,就是不斷推進炮彈的發射線,遠交近攻,開創獨步天下的霸業。龐涓不是這塊料,魏惠公也不是這塊料。以劉邦集團為例,可以看出差別。

與腹黑同學龐涓不同,蕭何、張良、韓信、陳平不會互相殘殺,蕭何月下追韓信啊!與魏惠公不同,劉邦可以堅守滎陽,以身家性命作為「釣餌」,吸引項羽的主力,讓韓信分兵,帶領主力伐齊,然後包抄項羽。對劉邦來說,圍魏救趙之計就失效了,劉邦是不需要救援的。美國101空降師給士兵樹立的理念是,空降兵天生被包圍,劉邦不害怕被包圍,魏惠公怕。

評論家說,韓信在能反的時候沒有反,在不能反的時候卻反了,其實不然,韓信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成功地反了,因為劉邦的死黨將軍,大多都在韓信的軍隊里。樊噲是劉邦的發小和連襟,就在韓信的軍隊里,他稱韓信為「胯夫」,韓信稱他為「屠狗之徒」。樊噲取人性命,確如屠狗一般!後世多有妄人蔑視劉邦,韓信則不然,乃誠服劉邦。韓信坐實參與彭越謀反,劉邦開恩,降楚王韓信為淮陰侯,劉邦親自去問,他自己何以可勝韓信,韓信答曰:臣善將兵,君善將將。

漢武帝時,月氏沒有與漢朝並肩作戰,匈奴是漢朝一家打下來的,光武帝劉秀攻打匈奴,聯合的力量就多了,打的比劉徹要好,匈奴從此再沒有形成統一的政權,但後來鮮卑、金遼、蒙古、滿清、俄羅斯人進入了,北方的問題沒有解決。

匈奴企圖獨步天下,用的是「一等殘忍」,不能維持久長的,金國每三年去草原減一次丁,促成了蒙古族的團結。獨步天下,須用「二等殘忍」,「三等殘忍」?那是在長蛋白質!

孫臏的本名叫孫伯靈,他自己堅持叫孫臏,不是後人叫的,不然,我們會叫太史公為司馬宮!


讓張儀出任魏相


其實圍魏救趙,個人認為可以算是陽謀的一種

陽謀就是,不管你怎麼應對,我都有後手。

比如兩個劍客過招,一方因為招架不住另一方的攻擊,選擇攻敵之不得不救。這時候另一方就有兩種選擇,第一種,不管,和你同歸於盡。第二種,我選擇防守,但同時這一次的攻勢也湮滅了。

所以對於圍魏救趙這樣的陽謀,如果想破解,最好就是大膽氣,不理會對方的圍,直接加大攻勢完成既定戰略目標。

因為這樣,原本讓你糾結的選擇被拋給了對方。對方要麼繼續進行,雙方各自進攻,看哪一方先撐不住。要麼就放棄圍城,回來圍剿你,你方就有可能實施圍點打援的戰略。

說是這樣說

真的在戰爭中發生這樣的事,圍魏救趙還是很難破解的,因為不理會就是一場豪賭。。


別逗


推薦閱讀:

怎麼看北朝鮮的特種部隊人數世界第一?
如果朝鮮任性,投射核彈,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F86與米格15在朝鮮戰爭中交換比到底是多少?
朝鮮是否已有對日本本土進行核打擊的能力?

TAG:歷史 | 軍事 | 春秋戰國東周 | 三十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