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金剛經為何重複說道「福德勝彼」?

比較布施的福德時,先是說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後面又提到像恆河沙一樣多的三千大千世界七寶,這兩者不是重複了嗎,有其他的深意在裡面嗎?


先把金剛經中這樣的原文搜出來,發現重複了不知一遍而是n遍。

====================================================================

金剛經第十一品無為福勝分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金剛經第十三品如法受持分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金剛經第十五品持經功德分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

金剛經第二十八品不受不貪分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金剛經第十九品法界通化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金剛經第二十四品福智無比分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金剛經第三十品一合理相分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即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

這些段落都在反覆說同一個意思, 如來反覆強調,用再多的寶貝財富去布施,還不如好好參透佛理,奉行受持。另外一點就是「福德」是虛幻無自性的,所謂「得福甚多」只是一個鼓勵性的說法。一個施主問和尚我去布施行善好不好啊?肯定要給他說好啊。但是如果你為了福報去行善,執著去惦記計算,就失去本心了。要看透表面的各種禍福厲害,去掉分別心,理會佛說的諸法無我,諸行無常,涅槃寂靜的道理。


如果我們並置第8、11、14.8、16.2、19、24、28、32.1品,可以看到:

8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善男子、善女人以諸七寶奉諸如來,量滿三千大千世界,以此因緣,得福多不?」

「甚多,世尊。所以者何?福聚無聚,故名福聚。」

「須菩提,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以此因緣,其福勝彼,無量無數。何以故?一切諸佛,及與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實無佛法,故名佛法。」

11 「須菩提,於意云何,恆河沙數所有恆河,此諸河沙,寧為多不?」

「甚多,世尊。河尚無數,況復其沙。」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善男子、善女人以諸七寶奉諸如來,量滿所有恆沙世界,以此因緣,得福多不?」

「甚多,世尊。無量無數。」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以此因緣,其福勝彼,無量無數。」

14.8 「復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為人解說,佛以佛慧,悉知是人,佛以佛眼,悉見是人,當生當得無量福聚。」

16.2 「須菩提,我以神通,憶念過去然燈佛前阿僧祇劫,供養承事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佛,皆無違離。須菩提,若復有人於後五百歲,正法滅時,受持讀誦此經,廣為人說,其福勝我,百倍千百,千萬億倍,乃至不能算數譬喻。

19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善男子、善女人以諸七寶奉諸如來,量滿三千大千世界,以此因緣,得福多不?」

「甚多,世尊。」

「如是,須菩提。彼善男子、善女人,以此因緣,得福甚多,無量無數。若福聚實有,如來則不說福聚。」

24 「須菩提,若人以諸七寶持用布施,量等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須彌山王;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百倍千倍,百千萬倍,乃至不能算數譬喻。」

28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諸七寶奉諸如來,量滿恆河沙數世界;若菩薩於無我、無生法中得成於忍,以此因緣,其福勝彼,無量無數。」

「世尊,菩薩應取福聚不?」

佛告須菩提:「取而不著,故說應取。」

32.1 「須菩提,若有菩薩以諸七寶奉諸如來,量滿無量無數世界。若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以此因緣,其福勝彼,無量無數。云何演說?無說而說,故名演說。」

……………………

一、《金剛經》的篇章結構並不嚴密,很可能是在口耳相傳很多年後,不同材料(包括大致相同的材料)彙編而成。同時,《金剛經》梵本在流傳過程中曾經遭人篡改,所以有「異本並存」的現象。

二、《金剛經》三十二分(大約是好事者在五代時加進來的,昭明太子說不可信),並無道理,更不高明。有必要對《金剛經》文本做細分。西方學者於品中分節,至少方向上是對的。

三、聖嚴法師在《印度佛教史》中談及早期聖典的結集時說,「結集有等誦或會誦之義,即是於眾中推出精於法及律者,循著上座比丘迦葉的發問,而誦出各自曾經聞佛說過的經律,再由大眾審定。文句既定,次第編輯,便成為最早的定本的聖典。」《金剛經》文本符合早期佛典的特徵,其中諸多大同小異處,正反映了不同人對同一對話的回憶和表述上的差異。如梁啓超說四《阿含》:「四含中有彼此互相重復者,有一部之中前後重復者,大約釋尊同一段話,在四含中平均總是三見或四見,文句皆有小小同異。」

更多內容,請見【《金剛經》九種對勘析評稿】最新版。以及《金剛經》文本類析稿(見微盤)

(二稿)《金剛經》九種對勘析評稿(艾習角著).pdf


鼓勵我們修行,因為這樣比給別人捐錢來的福德還要多。


金剛經認為了解明白真正的道理,要比盲目去追求各種福報來得更有意義。了解了道理以後自然而然會去行善。


推薦閱讀:

佛說中有「懺悔」這一說嗎?如果有,懺悔指的是什麼?我們應該分清楚什麼情況下要懺悔?
修綠度母心經需要迴向嗎?
有哪些佛本比較入門?
什麼是方便法門,究竟法門?
《陰律無情》是一本偽善書嗎?該如何看待?

TAG:佛經 | 金剛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