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運營商?
虛擬運營商的牌照發放有什麼要求嗎?為什麼像京東這樣的電商公司也能拿到牌照。
一、定義
指本身沒有基礎電信運營商所具備的無線接入網路和分配許可的無線頻率,通過租用基礎電信運營商網路及系統供應商的網路資源,可以獨立開展包括發行SIM卡、銷售、客服、計費等電信業務流程,且對電信業務進行深度加工,以自己的品牌向最終用戶提供電信業務的新型電信運營商。
移動通信轉售企業不自建無線網、核心網、傳輸網等移動通信網路基礎設施,必須建立客服系統,可依據需要建立業務管理平台以及計費、營賬等業務支撐系統。
二、目的
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一步進入電信業,充分發揮民間資本靈活、創新的優勢,鼓勵業務和服務創新,滿足移動用戶個性化、差異化的應用需求,探索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與移動通信轉售企業之間合作競爭的模式和監管政策,提升移動通信市場競爭層次和服務水平,保護用戶合法權益,為正式商用奠定基礎。
三、發展節奏
2013年5月17日,工信部公布了《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方案》;
2013年5月31日,三大運營商稱正式啟動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工作;
2013年10月,首批虛擬運營商名單浮出,蘇寧、國美、迪信通、樂語、愛施德、天音、阿里巴巴、京東八家企業已經就「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與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簽署合作協議;
2013年10月24日,工信部通信發展司副司長祝軍對媒體表示,目前尚未收到基礎電信運營商和業務轉售企業的申請;
2013年11月,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已經上報了移動轉售合作企業的名單,即虛擬運營商的牌照決定權轉移到工信部手裡;
2013年11月18日,工信部發布新規,要求轉售企業在試點期間從事移動通信轉售業務時,資費「實行市場調節價格」;
2013年11月28日,在三大運營商都確定了合作夥伴並得到工信部批准之後,虛擬運營企業將有可能在2014年年初開始陸續運營。
2013年12月26日,第一批牌照發放:巴士在線、北緯通信、京東、迪信通、樂語通訊、萬網誌城(阿里)、連連科技、天音通信、華翔聯信、話機世界、分享在線;
2014年1月29日,第二批牌照發放:愛施德、長江時代、遠特通信、中期集團、蘇寧互聯、國美、蝸牛、三五互聯;
2014年8月25日,第三批牌照發放:貴陽朗瑪、中興視通、用友移動、中郵世紀、世紀互聯、銀盛電子支付;
2014年11月20日,第四批牌照發放:紅豆集團、星美影院、合一信息技術(優酷)、日日順網路科技(海爾)、北京青牛科技、小米科技、訊捷貿易(富士康)、二六三網路通信;
2014年12月18日,第五批牌照發放:海南海航、聯想調頻、廣東恆大和通信、青島豐信通信、鳳凰資產、深圳平安通信、民生電子商務、鵬博士。
隨著第五批牌照的發放,虛擬運營商牌照的發放終於塵埃落定,共計42家(41+廣東通信管理局頒發的廣州博元))企業獲牌。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牌照為試運營牌照,有效期將於2015年12月31日結束,是否繼續要看具體發展情況。
獲牌企業類型:渠道型(如迪信通、樂語、愛施德)、互聯網型(小米、阿里、優酷)、電商型(阿里、京東、蘇寧)、終端型(小米、富士康、海爾)、金融型(平安、民生)等。
當然,劃分標準不同,歸類結果自然不同。
四、號段,虛擬運營商專屬號段170
1700開頭手機號碼網路屬於中國電信;
1709開頭手機號碼網路屬於中國聯通;
1705開頭手機號碼網路屬於中國移動。
五、實際發展,先熱後冷
企業蜂擁而上申請牌照;
專門成立事業部或公司;
高薪挖基礎運營商的角;
陸續推出專有品牌、優惠資費(低價策略)以及特色業務(流量不清零、套餐UGC、數據可轉贈、圍繞母體開展業務);
事實上,吸引眼球的優惠,相對於基礎運營商的套餐並無本質的區別,並不優惠;
宣揚的 「流量不清零」短期內也難以實現(如電信批發價格低,但套餐不允許拆包);
170號碼無法與固話互通;
170號碼不被識別,銀行及網站系統無法識別,導致無法接收驗證碼信息;
有些APP會攔截170電話;
客服無法接通;
批零倒掛(批發價比零售價還要高);
挖角出走;
樂語通訊關閉移動轉售品牌「妙more」北京旗艦店,同一天,連連科技也被曝料已經解散線下運營團隊;
用戶認知低,用戶發展緩慢。截止2015年3月底,目前已有20家轉售企業正式放號,累計發展用戶超過410萬戶;
目前,拿到牌照的42家已經發布業務的只有20家,還有22家至今按兵不動。在已經行動起來的20家中,除了蝸牛移動一家的用戶已經超過百萬外,其他發展相對較快的蘇寧、國美、阿里、京東等也只能說是略具規模。
六、發展受阻原因
1.社會認知。虛擬運營商是新的170號段,社會相關機構尚未實現完全對接。銀行、保險機構、航空等會出現註冊或認證簡訊無法接收的問題。另外,用戶在出國之後也會遇到無法使用的問題。同時,用戶對170號碼的心理認知。
2.牌照發放時間。牌照是陸續發放的,有近20家企業是在2014年8月到年底獲得牌照。獲得牌照的企業要和基礎運營商對接、測試,企業本身也要進行專業人員的組建、IT系統的開發、業務模式的探索、呼叫中心的建立。同時,這是一個高門檻的行業,需要專業的人才來運營。因此,有一半多的企業沒有推出相關業務是牌照發放的時間相關的。
3.批零倒掛等困難。拿到的價格沒有優勢,這意味著企業發展用戶需要大量公司補貼。而且,虛商普遍通過低價營銷策略打開市場,長遠來看,資金無法承受。此外,根據歷史經驗,一般要運營三至五年後實現盈利。
4.盈利模式。目前虛商業務內容沒特色,尚未形成差異化優勢。打造差異化的通信服務畢竟有一個過程,既需要對市場的深入了解,也需要考慮如何結合好自身主營業務。
從虛擬運營商公布的套餐內容來看,所有的套餐結構都是圍繞數據業務做文章,而基礎運營商為了彌補語音和簡訊收入大幅下滑,也在調整業務發展重點,主打數據業務。另外,虛擬運營商之間的業務差異化也需要進一步探索。
5.監管政策。工信部對手機號碼實名制的要求,也制約了虛商用戶的發展。
6.當初市場預期過高。據了解,企業在申請牌照時都向工信部保障2015年底至少可以發展50萬用戶。目前來看,大部分企業難以完成。
7.受阻於轉售業務。前期轉售業務主要圍繞語音、3G、簡訊等,而面臨4G來襲,自然會進一步受到衝擊。目前,只有中國移動開放了4G業務轉售。由於FDD牌照發放較晚,聯通、電信尚未對合作的虛商開展4G業務轉售。
8.42家虛商之間VS基礎運營商VS同業務企業狹路相逢(如蝸牛移動與現有遊戲企業)
9.人口紅利不再。目前,我國移動通信用戶高達13億,基本實現了100%覆蓋,市場飽和了。虛商這個新進入者發展用戶是很難的。
10.用戶換號成本較大。各種綁定的銀行卡、親戚朋友聯繫方式。
七、170用戶,小眾人群
學生、打工者、保險從業者、推銷從業者等對價格敏感的中低端人群;
還有一群極客,主要是滿足其對特色業務的需求,如遊戲玩家(蝸牛移動)、分享通信(出差人群)、京東阿里蘇寧(網購人群)等;
是用戶手中的第二張卡;
(這些是我個人的認知)
八、市場份額
未來虛擬運營商可能會佔據3%左右的市場,大概5000萬的用戶。從全球虛擬運營商的發展規律來看,70%的虛擬運營商將在5年內退出移動虛擬運營市場,差異化成為能否實現更好發展的關鍵。
九、如何實現長足發展
借母體強關係走差異化之路;
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如跨界合作、流量銀行等創新);
與基礎運營商是競合的關係,但更多的是合作(電信業改革新政不斷,基商日子不好過);
要保證經營的合法性
(這些是我個人的認知)
十、牌照收回
工信部表示:對虛擬運營商來說,要立足長遠,沒有必要糾結在2015年是否收回牌照。只要不違規,踏實發展業務,是可以拿到正式牌照的,政府是鼓勵的態度。
推薦閱讀:
※虛擬運營商哪家好?
※虛擬電話號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引入鐵塔公司後,傳統三大運營商與虛擬運營商有什麼區別?
※虛擬運營商牌照的發放對傳統三大運營商的影響有哪些?
※如何評價小米科技發布的「小米移動」手機卡,進軍虛擬運營商?
TAG:虛擬運營商MVN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