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小時定律」真的適合所有的領域嗎?
那豈不是說只要夠專註,人人都可以至少在3到4個領域發展到世界頂級的水平?意志力堅定的人不少,為什麼真正成功的確是鳳毛麟角呢?除了堅持以外還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萬小時定律: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指出: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超凡的必要條件。他將此稱為「一萬小時定律」。要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需要10000小時,按比例計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個小時,一周工作五天,那麼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至少需要五年。
「一萬小時定律」並非適合所有領域,即使有很強意志力,也很難在3到4個領域成為世界頂級。
問題回答完畢,以下是解釋。
「一萬小時定律」怎麼回事: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這個10000不是確數,不是說你得不多不少正好10000小時。大約可以理解成平均需要10000小時。比如說有研究顯示,要達到國際象棋大師級水平,刻意訓練的時間從3000小時到25000小時不等,差不多平均6700小時。正如很多知友所言,這個說法來自K. Anders Ericsson的論文《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所以要了解這個說法到底怎麼回事兒,應該看看原始論文。這篇論文的題目就明確指出Deliberate Practice,也就是刻意的訓練。其實,在19世紀的時候,就有說法,認為你只要是花足夠時間,就能在你花時間的那個領域做得很棒,但是忽略了花時間練習的內容。到了19世紀末,就有人發現,其實如果僅僅是簡單的重複,你很可能只是達到一個平台的水平,而不是達到最棒。所以,Ericsson提到了刻意訓練這個概念。為了能把刻意訓練說清楚,Ericsson把刻意訓練和另外兩種活動做了對比,玩兒(play)和工作(work)。- 玩兒(play)這種活動的特點,是沒有一個明確的要實現的目標,你做這件事的目的就是為了內心的歡愉感。所以你每天去打籃球,玩兒的時候也是想要進球想要贏的,但是如果僅僅就是圖在場上打籃球時的那份快樂而沒有去「刻意訓練」的話,僅僅是玩兒10000個小時,你是達不到頂級水平的。同理可得,你上了10000小時的網也成不了網路工程師,看了10000小時的電影也成不了優秀導演或者演員。你說你就靠玩兒著,就把自己玩兒成頂級專家了,那可能性很小。
- 工作(work)這種活動的特點,存在一定的重複性的勞動,而且往往還存在競爭,所以你在工作的時候可能也有一定壓力,這樣看上去比玩兒更「刻意」的訓練了,那麼能不能達到頂級水平呢?你算一下如果一個月工作20天,每天8小時,大約一年2000小時,於是工作5年的人是不是就成為你那個領域的頂尖級專家了呢?也不是。因為工作的一個重要特點,還在於它的驅動力在於外部獎賞,也就是你的薪水。你為了你的薪水去工作,當你對目前薪水滿意的時候,可能也就失去了進一步突破瓶頸達到更高一個水平的動力。所以,世界上有很多職業運動員,但是他們中的頂尖級專家還在少數。工作10000小時,也不能讓你成為頂級專家。
接下來就要看刻意訓練了。
首先,刻意訓練的目標,就是要讓自己成為頂尖級的專家,要有為此而努力的精神動力。如果你僅僅是喜歡這種活動,僅僅靠愛好的支撐,而不是以頂尖級專家作為目標,在一些反覆的訓練之後,你的愛好可能會被耗盡。而刻意訓練的過程是常常是痛苦的,枯燥的,可以說是磨練。如果沒有足夠的精神動力,可能很難堅持下去。刻意訓練一個折磨人的原因在於,它迫使你一直處於認知階段,在這個階段,你得不停的關注並且努力提高自己的訓練效果,而無法進入無意識階段。那麼頂尖級的專家有什麼特點呢?他們的一個重要特點在於超強的決策和執行能力。比如頂尖級足球運動員可以很快而且精準的閱讀比賽,使自己出現在最該出現的位置,做出最適合的動作實現自己的想法,為球隊獲勝做出貢獻。頂尖級的醫生可以很快從各種信息中找出有用的,從而得出正確的判斷,然後給出恰當的處理。
有心理學家認為,人們在做決策的時候,有兩個判斷系統,一個是經驗系統,一個是分析系統。經驗系統可以自主運作,輕鬆舒適,佔用精力少,當然,可能也經常會出現問題;而分析系統需要你對複雜的信息作出處理,並且進行理性的分析,所以需要花費更多精力。經驗系統不斷的為分析系統提供建議:印象、直覺、意願以及態度。如果這些建議被分析系統採納,那麼印象和直覺就會轉化為信仰,靈感也會相應的轉變為自主行為。而我們大家都是「認知吝嗇者」,就是說我們都傾向於省事兒,傾向於靠經驗和個人直覺做出判斷,我們喜歡利用經驗系統,從而可以避開費神費腦的分析系統,減輕認知負擔。所以刻意訓練就是訓練你的經驗系統。通過訓練,你可以在無意識狀態下行動,並且在相應領域內不用集中精神就能進行更高水平的思考。就好像頂級足球運動員在場上時,機會稍縱即逝,他們的很多判斷是直覺判斷,但是也非常准,就是通過刻意訓練使得自己在這方面的直覺判斷的準確性提高。再比如一個年輕醫生面對複雜患者或者複雜手術時,會覺得千頭萬緒,從而出現緊張和壓力;而專家級別的醫生,就可以憑藉自己已經內化到經驗系統的臨床思維方式,很快的對信息做出分析和判斷。這些專家,在經歷過刻意訓練之後,可以輕鬆的感知自己所面臨的形勢,然後找到解決方法。除了認知方面的訓練,當然還有大家熟悉的實際行動上的訓練。
其實,很多人通過簡單的重複訓練,都可以達到一定的水平。但是,這個水平其實還達不到頂級專家的水平,這只是你通往專家級別道路上的一個瓶頸,大部分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比如缺乏足夠的精神動力,從而不會進一步的刻意訓練磨練自己,也就只能停留在這個水平了。比如說你是個業餘乒乓球愛好者,在學校里經常可以獲勝。這是一個不錯的水平,但是,如果沒有刻意訓練的話,也就只是停留在這個水平了,還算不上乒乓球的專家級水平。
所以,刻意訓練當然包括一些重複性的訓練,但又遠不止於此。它需要你以更加嚴格刻苦的訓練來突破水平的瓶頸。如果從我們所接受的傳統教育來看,刻意訓練里的認知和行動上的重複訓練,倒是可以對應成理論和實踐的學習和練習了。
下圖是你進入某個領域後,不斷提升自己時所經歷的階段,可以非常直觀的表現出前面講的內容。圖片來源: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刻意訓練和普通的重複性訓練一個很重要的不同在於反饋。
通俗的講就是刻意訓練需要有人的指點。試想一下,如果你重複性的訓練過程其實都是錯誤的,那麼你只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很多專家和普通從業者之間的差別,可能僅僅是某些細節上的,但是很多細節的積累,就表現出水平的差異。阿圖·葛文德是2010年「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人」中唯一的一名醫生。他曾經描述,自己工作多年之後,雖然已經達到一定水平,但是總感覺還不夠滿意,感覺總是突破不了上升的瓶頸。於是,他自己出錢雇了一位資深退休的外科醫生,請他在自己手術時在旁邊看,然後給出批評意見。結果發現,其實很多細節上自己是有上升空間的。所以他說,很多世界頂尖級的網球運動員尚且有自己的陪練教練,一個醫生為什麼不能有自己的教練呢?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反饋的重要性。因為訓練的結果,就是把理性判斷內化到你的直覺之中,而你自己的直覺很難發現自己的問題,所以就需要專業的老師來給你指出。這個反饋不是表揚,而是非常明確的指出你的問題所在。只有不斷發現自己的問題,然後加以改正,你才可以獲得提高。既然刻意訓練的要求這麼高,那麼,要成為頂級專家水平,就要面臨很多的限制。
比如前面提到的精神動力的限制。另外,還有努力程度的限制。比如有研究顯示,要達到訓練的強度,在不同的領域,可能需要堅持每天至少1-8小時不等的訓練。當然,訓練的設計也要科學,還有研究說,某些領域可能每天超過4小時的訓練,效果可能不見得會更好;但是如果少於2小時,那麼效果就肯定不是最佳了。除此之外,還有資源上的限制。最簡單的例子,像阿圖醫生那樣的情況,前提是他能雇得到高水平的資深退休外科醫生來給他反饋。另外,人們在不同領域取得成就的年齡也各不相同,這和人類的體格發展、智力水平發展有關。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不同的運動,運動員的黃金年齡也各不相同。因此,要在最適合的年齡,達到相應領域的最佳狀態,已經很不容易,就更不要說3到4個領域了。
所以,意志力其實僅僅是一個方面。如果你是平時下班回家業餘時間從事訓練,或者僅僅是做這份工作,即使搭上再多時間,也很難達到頂級專家水平。
那麼「一萬小時定律」是不是適合所有領域呢?
也不是。很多人在關注某件事物的時候,可能更容易被他願意關注的內容所吸引,而忽略了一些先決條件。在Ericsson論文開頭,就提到了在運動、藝術和科學領域,就是說這個理論也是有限定條件的。但是,有很多關於「一萬小時定律」的通俗書籍都把重點放在了讚賞刻意訓練的好處上,而沒有明確指出刻意訓練在哪些領域不會產生什麼積極效果。2009年,諾貝爾獎獲得者Daniel Kahneman和Gary Klein合寫了一篇論文《Conditions for Intuitive Expertise:A Failure to Disagree》,討論了關於直覺判斷的一些內容。可以說給「一萬小時定律」又做了很好的條件說明。Kahneman的文章里認為,假如你所做的事情里,存在著一目了然、始終如一的因果關係,如果你反覆做這件事,並且不斷從外界獲取準確反饋,改進自己表現,那麼總有一天你會成為一名專家。所以,存在一目了然、始終如一的因果關係,也就是「一萬小時定律」的先決條件,Kahneman稱為「高效」領域。比如醫生和消防員從事的活動,就屬於這個領域。這也和Ericsson文章是一致的。
而如果結果是完全無法預知的,那麼就是「零效」領域。比如預測一個人買的股票的價值以及政府遠期政策的預計,這都屬於零效領域。在這樣的領域中,各種干擾因素極多,運氣成分很大,就算你下了很大工夫進行刻意訓練,恐怕也難成為專家。而在Michael J. Mauboussin的《實力、運氣與成功 (豆瓣)》中,則把各種活動歸結為實力與運氣共同作用的結果,只不過有些事情實力的成分更大,有些事情運氣的成分更大。比如百米短跑就是實力幾乎佔了100%的活動,而買彩票則是運氣幾乎佔了100%的活動。如果一頭是買彩票,一頭是百米短跑畫一條直線的話,那麼其他各種活動根據實力和運氣成分的不同,就出現在這條直線的不同位置。所以,刻意訓練可以改善一個人的實力,那麼越是靠近實力一端的領域中,「一萬小時定律」效果就越明顯,越是靠近運氣一端的領域,效果就越差。比如投資這項活動,其實就比較偏向運氣一端,起碼想要找個理想的反饋都很難,要說提高投資領域的直覺判斷力,似乎就有點不大靠譜了。那麼「一萬小時定律」的效果恐怕就不是那麼理想了。最後,再多嘴說一點,其實,要成為世界級的頂級水平,恐怕只有刻意訓練還不夠,還得需要一點天賦。不少和「一萬小時定律」有關的書籍和文章當中,都過分強調了努力的重要性,好像一個人的表現和他的天賦沒有什麼關係,你只要花上功夫刻意訓練就夠了。但實際上,有研究顯示,現有的證據,並不支持所謂的「個人天賦對他能否有高水平表現無關緊要」這樣的觀點;甚至根據不同人的天賦情況,可以更好的預測像國際象棋、音樂等很多領域中複雜任務的完成情況,以及預測在高水平執行者中誰最可能勝出。在那些需要實力的活動上,個人天賦也很關鍵!就是說,通過刻意訓練,在某些領域你可以達到頂級專家水平;而如果要強中更有強中手,成為世界級大師,恐怕就需要一些天賦了。看到大家都從不同的領域入手談論「一萬小時」的話題,我也從我之前所處的電競行業,來談談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吧。當我在電競領域取得了一點成績之後,很多人都把我標榜成學習和趕超的目標,我也經常會收到很多電競愛好者或者家長的提問,其中問到最多的是這麼一句:我很熱愛電子競技,我有機會成為職業選手么?如果換在幾年前回答這個問題,我肯定會給出很多專業建議甚至直言不諱其中的殘酷,但是現在,隨著電競行業整體的發展日趨成熟,電競職業選手正在逐步成為一個認可度、接洽度更高的「大眾職業」。
我想通過自己十多年的電競生涯,加上一些心得感悟,結合流行已久的「一萬小時」理論,給更多年輕朋友闡述一個道理:只要你正確地理解並運用好「一萬小時」,你就能夠在電競領域取得一定成績。
關於「一萬小時」我當時第一次看到「一萬小時」這個理論時就覺得特別有趣,翻閱一些相關資料後,我便在腦海中產生了這樣一個疑問:「一萬小時」定律在電競行業是否同樣適用呢?
想要探究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弄清楚一個概念:所謂的一萬小時並不是確數,這只是一個平均值,或者更加模糊一點來說,一萬小時只是一個衡量標準,僅此而已。
再來談談「天賦」說到電競行業,和其他成熟領域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電競行業目前在中國仍算是新興產業,這中間存在著巨大的未知和機遇,這些都可以看作電競行業的不確定性。正是由於這種特性的存在,讓「天才」這個詞在電競圈時常被提起。
我的職業生涯里也遇到過很多天才選手,像大家公認也比較熟悉的CQ2000、xiaoT等等:CQ2000是中國電競最早的領航者之一,xiaoT可以說是一戰成名的代表……這些人都有著高於常人的天賦、靈性,而另一方面,這些電競圈裡的「天才」們可能並沒有太強的持續性、延續性。這可能與他們所處的環境、心態都有很大關聯,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在時間上的付出並不算突出,某些時刻他們甚至處於「懶惰」的狀態。我們也可以轉換到傳統的籃球領域來看,比如大家熟知的科比和麥蒂。這兩位都是公認的天才型選手,但他們在事業上獲得的成就卻大相徑庭:科比獲得過5次NBA總冠軍,而麥蒂則始終無法走到最後。這其中的因素有很多,我們就不一一深究,但我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那個故事——「凌晨四點洛杉磯」。天賦可以決定你進入一個行業的起點,但可能沒辦法直接決定你會達到的高度。
回過頭來說說「時間」
說回「一萬小時」的概念,我在前面也提到了一萬小時更偏向於一個衡量標準,它在我的理解中是一個立體的表現,具體可以拆分成很多部分。
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就是時間本身:想要在電競行業取得過人的成就,必須要有一定量的時間積累,這些時間是你在遊戲細節方面取得突破的重要保障。就拿War3來說,一個選手在一局比賽中需要關注的點非常多,戰術轉換、建築布局、騷擾時機、MF路線……這還不包括操作本身,每一個環節都需要不斷的推敲、改進,這些都需要時間上的累積。就拿我自己來說吧,我在打職業的時候,每天的訓練量都是十分固定且驚人的,少則12、3個小時,多到18、9個小時,這些持續的時間投入,會對我自己形成長效、穩定的刺激,對於一些習慣性記憶的養成是很必要的。要知道,在高強度的對抗中,很多機會和抉擇都在一念之間,我們做出怎樣的判斷,更多的可能是出於一種本能,這種本能就是積累的成果。
「質量」很重要然後,是不是只要投入足夠多的時間,我們的遊戲水平就一定可以提高?也不一定。這裡就要引申出「質量」這個問題。這是十分好理解的一句話:你整天和一群低水平的人對抗,效果肯定不如和一群高水平的人對抗。
還是拿我自己來說吧,我從下定決心想要成為職業選手開始,就一直渴望和比自己更強的選手交手,即使我很難從他們身上取得勝利,但這樣一個痛苦甚至是自虐的過程,卻可以讓自己獲得更強的動力和更明確的目標。這就是所謂的「質量」。就好比如今的職業選手,他們在平時訓練中要麼約戰其他職業選手,要麼和高水平的路人玩家對壘,絕不會把時間都消耗在「虐菜」上面,因為這是收益甚微的。類似的例子在傳統體育裡面也是比比皆是,比如之前驚動足壇的「萊斯特城奇蹟」,他們的當家球星瓦爾迪就是真實的寫照。瓦爾迪從15歲就開始接觸業餘足球,雖然他在效力過的球隊中一直都表現出色,但由於長時間處於低水平的對抗,在加入萊斯特城的第一年,他的狀態其實相當糟糕。試想下,假如瓦爾迪從踢球之初就效力於高水平聯賽,他的成就或許會更快取得。
千萬別忘了「反饋」此外,還有一點,在於反饋。當你保證了一定量的高質量訓練後,反饋又成了很重要的一環。反饋又可以分為兩部分:他人和自己。
當你身邊聚集著一個或多個「良師益友」一樣的人,他們可以對你水平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作用。俗話說「旁觀者清」,身邊人的視角和看法,肯定和你自身有很大區別,多聽他們的反饋和建議,對自己的提高也是很有幫助。
自己的反饋,最重要的地方在於自我總結和修正,這也是我以前一直喜歡做筆記的原因——我在每次失利後都會在筆記本上記錄下錯誤和問題,這些失敗的案例會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在同樣的地方跌倒兩次。這也印證了那句老話:失敗是成功之母。說了這麼多,相信大家也明白了我所想表達的意思:當你全情投入到電子競技,並為之竭盡所能付出所有,終有一天你會取得屬於自己的成功。電子競技的今天,猶如雷雨過後陰霾消散的天空,更容易引人注目,也更需要有夢想肯付出的新鮮血液。夢想,始終是支撐電競蓬勃發展的最強動力。只要你足夠專註、善於思考、勤於總結,1w小時可以讓你在很多領域獨當一面。以柳比歇夫為例,他從1916年(26歲)到1972年(去世),56年如一日詳細記錄自己每天的時間開銷,他應該是1w小時最好的研究模板。
柳比歇夫每天的純工作時間為7、8個小時。純工作時間不包括吃飯等日常活動,也不包括工作的時候開小差的時間,就是專心於做你手頭上事情的時間。按一年365天,一天7.5小時計算,56年如一日,他專註於做事情的時間為: 365*7.5*56=152040h .柳比歇夫取得的成就部分摘錄如下:(如果感興趣,可以查看格拉寧寫的《奇特的一生》)
他生前發表了七十來部學術著作。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類學、昆蟲學方面的經典著作;這些著作在國外廣為翻譯出版。各種各樣的論文和專著,他一共寫了五百多印張。五百印張,等於一萬二千五百張打字稿。
柳比歇夫的遺產包括幾個部分:有著作,探討地蚤的分類、科學史、農業、遺傳學、植物保護、哲學、昆蟲學、動物學、進化論、無神論。此外,他還寫過回憶錄,追憶許多科學家,談到他一生的各個階段以及彼爾姆大學。他講課,當大學教研室主任兼研究所一個室的負責人,還常常到各地考察;三十年代他跑遍了俄羅斯的歐洲部分,去過許多集體農莊,實地研究果樹害蟲、玉米害蟲、黃鼠……
在所謂的業餘時間,作為「休息」,他研究地蚤的分類。單單這一項,工作量就頗為可觀:到一九五五年,柳比歇夫已搜集了三十五篇地蚤標本。共一萬三千隻。其中五千隻公地蚤做了器官切片。總計三百種。這些地蚤都要鑒定、測量、做切片、製作標本。他收集的材料比動物研究所多五倍。
不要覺得堅持1w小時很容易,你可以自己試試每天集中2個小時的純時間做一件事情!對於背單詞這樣無愛的事情,不說1w小時,每天2個小時堅持一年,絕對能把你熬吐血!2009年的時候,我知道1w小時法則,當時為了激勵自己學習英語,在筆記本寫了下面的列表。(注意:下表沒有經過仔細考證,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只是個人的主觀推算。)
- 海倫凱勒,又聾又瞎,用手感覺老師舌頭和嘴唇的動作,學會說話。 三年時間,估算每天8小時,3*365*8=8760h,參考書籍《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 鍾道隆,逆向英語,自學一年成翻譯。一年時間,估算每天5小時,1*365*5=1825h,參考書籍《英語學習逆向法》;
- 李陽,瘋狂英語,高中時,曾一度是我的偶像。當時他在蘭州大學讀書,四個月,在1988年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中獲得全校第二名。四個月不可信,估算6個月,每天8小時,6*8*30=1440,好像任意一本瘋狂英語的書都有這個故事;
- 俞敏洪,用了兩個半月的時間,把第二冊到第四冊的200多篇課文學完了。估算75天,每天15小時,75*15=1125 ,參考某大學勵志視頻。當時記得視頻裡面還有一句話,如果誰能做到把新概念英語4冊背到滾瓜爛熟,xdf直接錄取你為老師。如果你能堅持1w小時,我相信你在新概念這套教材絕對可以稱得上權威;
一個人一生想在3到4個領域發展到世界頂級水平,這不太現實,這幾個領域應該可以排一下優先順序。選定一個領域花費做1w小時之前,麻煩你想清楚一個問題,你是不是對這件事情感興趣?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對什麼事情感興趣,只知道自己對什麼事情不感興趣。其實你可以這樣問自己,「如果有花不完的錢,我會做什麼?如果我一無所有,你會做什麼?」這樣大概就可以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了,然後再考慮1w小時的事情。
成功學會告訴你地球是圓的,從你站的地方往一個方向走,一定會繞地球一圈最後回到起點。在實際執行的時候,前方可能有火山、有懸崖、有海洋,你要學會用正確的方法、有堅定的信心、有足夠的耐心,才能繞地球一圈回到起點。成功學大多數時候只能告訴你往前走,卻忽略往前走過程中的太多細節,你如果不會自己思考、總結、執行,最後有1w小時的積累也是白搭。退一萬步說,就算你用了1w小時沒有做成什麼,你把自己這1w小時的失敗經歷寫成書出版,肯定也能成為暢銷書,書名我給你想好了,《1萬小時不能做什麼!》。我想作為失敗學的開山之作,我肯定會去購買這本書的,我會好奇什麼事情每天做5個小時,5年半不間斷,卻做不成功。
在Malcolm Gladwell《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的中文版《異類:不一樣的成功啟示錄》中,「10,000-Hour Rule」應為「一萬小時法則」,而不是「一萬小時定律」。以我的理解,「法則」是方法、是原則、沒普適性、不一定正確,「定律」是結論、是事實、有普適性、是比較正確的。
我覺得1w小時法則的意義,是給普通人一種可能成為某個領域專家,觸手可及、可執行的方向,它能給普通的你我向上走的希望。至於你最後有沒有到達終點,怎麼達到終點,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給你前進的方法和動力。當人生充滿不確定性,1w小時這個可量化的標準,會讓你不至於迷茫墮落,而是有方法有希望的前進。
update:
發現很多人都不知道1萬小時的概念:必須是經過刻意練習的1萬小時。 文章尾部加上一些鏈接。刻意練習:最簡單的解釋是在你技能熟練度的邊界進行練習,每一次練習都要突破舒適區,對原有的技能有所變化並改進。對於初學者是變得連續而自動化,形成條件反射,而對於頂級好手,需要把已經形成條件反射的步驟從新變成刻意而可以自由掌握。當你每一次練習沒有任何變化那只是在浪費時間,並不是刻意練習,也無法算到1萬小時的時間之內。所以一些人所做的日常行為,比如吃飯、睡覺、日常工作、學外語、寫作等的時間就是達到1萬小時也不會有任何收穫。
1萬小時只是Malcolm Gladwell 在Outliers提出的一種局部現象,沒法適用於所有領域,
原話:「一個人的技能要達到世界水平,他的練習時間就必須超過10000個小時——任何行業都不例外」。但實際上達到世界水平,跟職業、環境、運氣、時間和天賦都有關,而1萬小時刻意練習並不是一個必要的條件,它是一種相關性並不是因果性,1萬小時刻意練習對於普通人,完全做不到。當你達到中級水平之後,想再提升自己做不到,必須要有環境、教練的支撐,沒有足夠的資源和錢,刻意練習無法進行下去,因此1萬小時理論對於普通人只是一種理論而已,現實中完全不可實現。而例外的情況和行業非常多,順手列出幾個:- 世界記憶大師冠軍,很多國內、外的選手只接觸過幾個月或1、2年就能在這個比賽中取得世界冠軍,在記憶方法中達到巔峰,這不個案,而是一批一批,TED就有一個研究記憶方面的學者,花了幾個月時間成為世界記憶大賽冠軍。
- 一些頂級黑客,有不少人在1萬小時前就能在某一方面達到世界級水平。
- 奧運會裡的比賽冠軍,有不少接觸都不到10年,照樣取得冠軍。
- 國際象棋、圍棋少年成名的國際冠軍很多,按時間都達不了1萬小時。象美國的塞維安、尼古拉斯·聶,達到國際象棋大師才9歲。
- 科學研究也算在內,去除前期的打基礎,花在專門的科學研究上不到1萬小時出成績的非常多。
- 再補充一下。專業的電子遊戲競爭好手,很多都達不到1萬小時,但照樣能排到世界前50名。
雖然同樣是刻意練習,但是有天賦、教練加上合適的環境,同樣1小時刻意練習學到的東西可能要其它人幾十個小時才能學到。拿圍棋來說,兩個同樣天賦的選手,一個進入傳說中中國棋院圍棋部(經常有八、九段的職業選手講課、復盤和推演),一個沒進,一年之後這裡面的差距可能是幾十倍,更不用說一些頂尖比賽中選手的技能相差可能非常小,去看奧運會比較就能知道,很多比賽結果的差距只是0.X秒或幾秒,但有些人的運氣好或心理控制能力強,就成了冠軍,但這兩個人在技能層面區別不大的。
我的Blog分享過目前所有1萬小時相關的書籍,把刻意練習的文章分享一下:- 《哪來的天才?》讀書筆記—牛人是練出來的
- 怎樣練習一萬小時
- 《影響力2》(Influencer)閱讀心得(3)--刻意練習
看了@蕭瀟 和@wsivoky的答案 都提到了 但都感覺沒到位。
提問者是問所謂「1萬小時定律」是否具有普適性。前兩位,一位說到了這1萬小時的練習是必要但不充分條件,另一位點了一下為何是不充分。其實理論裡面已經說的很清楚了,這裡有一個deliberate practice的問題。那麼什麼是真正意義上的練習?1.不要在舒適區練習。也就是如果你俯卧撐能做100個,那麼每次做50個,都是你的舒適區,是沒有任何效果的。2.不要在恐慌區練習。初學吉他的,上來掃幾個和弦還行,直接學solo一段加州旅館肯定會掛。同樣沒有任何效果。3.要在學習區練習。學習區就是舒適區之外,恐慌區之內的部分。即你踮腳使勁伸手,是能夠到的高度,有難度,但是是可實現的。4.要有反饋。如果你沒有足夠好的教練來對你的練習進行指導和反饋,那麼也是不行的。這也是為什麼自學是那麼的難。因為你得同時扮演練習者和教練兩個角色。總而言之,這個理論的1w小時只是一個簡單的說法,具體如何練,怎麼練都是有講究的。個人觀點,按照正確的方法進行練習,這個理論在大多數場合是具有普適性的。我相信在寫作領域也有一萬小時定律,因為我就是靠著一萬小時定律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2012年,我看到了一本改變我一生的書,叫做《異類》。
這本書里說,要想成為天才,需要一萬小時精進而努力的練習。很多世界上的成功人士,在其為世人所熟知之前,都度過了這樣的階段。
在讀這本書之前,想必你和我一樣,以為天才就是天才,天才有超越旁人的地方,天才是我們這樣的普通人無法逾越的。
可是這本書告訴我們,沒有什麼遙遠的恢弘的夢想能抵得過我們天長地久的堅持。
後來,我在網上搜索一萬小時理論的時候看到了作家彭縈的一篇文章,作為這個理論的實踐者,她向我提供了一條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論:寫下你最想實現的那個夢想,然後開始一萬小時倒計時。
通過這個方法,她將閱讀與寫作的時間記入「寫作」這個夢想,後來出版了自己的書,成為了專欄作家,一步一步地靠近願望中的自己。她還將做心理研究與性格分析的時間記入「MBTI性格分析」這個夢想,為自己的職業拓展了更多的可能。
於是,在2012年的8月,我像她一樣,開始了自己的「一萬小時夢想之旅」。我只有一個夢想——出版一本書、成為一名寫作者。隨後,我在記事本的最後本該是通訊錄的那幾頁,開始記錄自己在寫作這件事兒上所花費的時間,並且開始倒計時。
那個記事本,我到現在還留著。就是這四頁紙,改變了我之後的一切。
特意拍照給大家看。(請忽略我的字寫得不太好看哈。)
第一列寫的是日期,從2012年8月25日開始,距離今天已經快4年了。第二列寫的是我進行「一萬小時訓練」的內容:寫作的文章題目,以及耗費的時間。以前我以為寫作靠的是靈感,但是從那天開始,我再也不靠靈感來支撐,而是靠著自己的「練習」。所以,連寫作這種看起來如此依賴靈感的夢想都能通過練習來逐漸達到成熟,還有什麼不能通過練習達成呢?最後一列是時間的倒計時。
2012年的12月底,我第一次在雜誌《當代青年》上發表了文章《那些與食物有關的青春》,這時我不過才練習了26個小時。為什麼最後只寫了四頁紙,因為2014年的1月3日,我接到了第一家出版公司的出書邀約。所以從頭到尾的看,在我自認為已經很努力的情況下,我在「一萬小時練習「的路上只用了78.5個小時。
和彭縈不同的是,我沒有將閱讀的時間列入這一萬小時計時,如果列入,我耗費的時間恐怕要是這個時間的四倍。但就算是四倍,也只是78.5*4=314個小時。
看起來是不是很容易?
這就是一萬小時的力量。
你以為的龐大堅固不可撼動的一切,其實只是假象。當你真正開始行動的時候,也許你只挖下了巨石下的一角。可轟隆轟隆,巨石因為失去支撐而轟然倒塌,你面前,竟然出現了夢寐以求的那片天空。
而一萬小時理論,最有魅力的地方,除了它給你的一種信心(持續練習就可以成為所謂的天才),還有更重要的地方,就是它印證了所謂努力的意義——通過一個小時又一個小時的練習,你扎紮實實地付出了心血、汗水,最後心血與汗水全部都化成了你的能力乃至實力。
能力乃至實力才是通向夢想的必由之路。
除此之外,一萬小時理論還是個有效的時間管理方法,就像打遊戲想要通關一樣,你在玩有趣的「時間積累遊戲」,於是每天更有動力去練習,為了儘快地靠近「一萬小時」的目標。
比起一個痛苦的時間管理的過程,它更像一個挑戰,就好像有人跟你說:你知道嗎?持續練習一萬個小時就可以實現心愿哦!你要不要試試呢?你敢不敢挑戰一下呢?你只需要付出時間,剩下的就交給未知甚至命運,但是我敢保證你不會一無所獲。所以你試不試?
這個時候,如果你真的有想實現的夢想,並且相信這個一萬小時理論,那麼我建議你一定要試試。
方法非常非常簡單:首先設定你最想實現的那個目標,然後開始倒計時。
倒計時太簡單了,一個本,一支筆就可以開始。你可以像當時的我一樣,用手錶看時間,一點點地記錄下來。
今天我和朋友聊天的時候,湧現出了對自己寫作的無限悲觀,我說,我好像已經寫了很長時間了,可總覺得自己寫的不僅不好,有時候還更差了。你看那個誰誰誰,他怎麼寫的那麼好。
結果我朋友說:你說的那個誰誰誰,他已經在寫作上練習了至少四個「一萬小時」,而你呢,按他的標準,你甚至連四分之一個「一萬小時」都不到,你還羨慕他?你沒有資格羨慕,因為你連他的四分之一都沒有做到。
聽了這段話,我特別羞愧,所以又重新開始記錄自己為閱讀和寫作付出的時間。
我決定從這一秒,重頭開始。過往的一切通通翻篇,我要重新計時。
摒棄一切干擾,去專註於自己的任務甚至使命。這是這個時代最為珍貴的「專註」。當一切都那麼紛紛擾擾時,專註已經成了一種品質。我想擁有它。
在手機上按下「計時」這個鍵,然後平心靜氣,沉浸到持續的專註的練習裡面,真是這個時代,最漂亮又莊重的儀式。
這個儀式讓我找回了五年前那個寂寂無名、坐在孤獨的自習室里寫著文章的自己。而青春,青春縱然不可追回,但我們卻可以擁有青春時的勇氣、熱血和勤拙。
所以,我堅定不移的相信一萬小時定律,並且將永遠堅持下去。每次我在寫答案前,都是要把之前大家回答的都看一遍,不禁覺得大家真的很有才。知乎實在是一個開闊思路的好方法。 關於一萬小時的定律。大家要知道,規律是總結的。總結的必然是前人的經驗。這就是說明1)這是很多別人證明對的;2)但不一定是你的對的(不一定就適合其他人)。這個定律可能是研究者研究了很多大師,驀地發現,確實很多大師真的有了一萬小時的努力。但是這些大師中,有的可能是10000小時,有的是9000小時,有的是11000小時,有的再慢一點可能是15000小時,有的天生聰明,說不定是8000小時。但是,這些都是小誤差,在科學研究中,是要尋找一個規律的東西的,這就是找共性。共性是需要忽略一些個性、忽略一些誤差,然後去找到可能的規律。 一萬小時定律告訴我們的是,大師們之所以是大師是因為他們在自己的領域花了很多時間、精力去做自己的事情。(在這裡,包含了不同的專註度、不同的熱愛度、不同的資質、不同的時間)但是這些大師相比於普通人來說,他們都是算是有個共同點了。 所以,如果你想成為某個領域的能人,不是說你一定要花多少時間(你的各種條件都不一樣)而是:你想去某個地方,前面有2條路。告訴你很多大師是走的A條的,你也想成為那樣的人,你就可以去走那條路,但是不是說,你走了,就是大師了。但是你要是走相反的了,比如天天不去花時間做事情,那麼你永遠到不了。 PS:一萬小時定律還忽略了,有些人真的就是有天分的,確實不需要那麼長時間。 工作還是找自己願意做的,願意花時間的。自願的付出,就不會患得患失,畏畏縮縮,因為做的時候也是享受的過程。或者,你可能不喜歡做神馬,但是你明白你做什麼是為了什麼。那也OK。 希望樓主追隨自己內心。
原文叫做 deliberate practice,大多數人忽視了 deliberate。很多人做了一輩子的飯 ,做到了國家特級廚師的水準嗎?那些發微博數萬條的,幾十萬字寫了吧,那麼是作家了嗎?
最早是1993年發表在一份心理學期刊上面的論文:The Role of Deliberate Practice in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
概要就說得很清楚:Individual differences, even among elite performer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assessed amounts of deliberate practice.
什麼才是dp?我以為專門針對 weakness 訓練才算,不練到鬱悶、痛苦、想吐、想死... 都不算。
對小提琴或者其他器樂學習者,這是關於dp的一篇好文:
The Most Valuable Lesson I Learned from Playing the Violinbtw, 仔細看論文才算deliberate practice,跑知乎問問題應該不算。一萬小時定律至少包含兩個方面:
1. 持續專注的意志和態度;
2. 正確的方法論。如果只學到態度,而不去研習正確的方法論等於白搭。
Malcolm Gladwell 寫「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的時候,說的是「一個人的技能要達到世界水平,他的練習時間就必須超過10000個小時——任何行業都不例外」;而不是「一個人練習時間超過10000個小時,就能達到世界水平」。
「練習10000個小時」只是必要條件,而不是充要條件!
成為任何一個領域的專家都有大前提:老天有沒有賞給你吃這門飯的本事。宋朝有個小夥子叫張友正,他內心裡很早就有個書法夢,為了實現夢想成為書法家,當時還是普通青年的小張找了間閣樓住下,潛心練習寫字。這一宅,就是整整三十年,最終風雨之後見彩虹,宅成了一代書法家,揚名立萬。連宋神宗看了他的字都讚不絕口,稱其草書堪稱本朝第一。
看到這,您該說了,躲進小樓成一統,我也行。只是,咱宅得越深路變得越窄,人要吃喝拉撒,要柴米油鹽,光苦心孤詣地宅著,別說三十年,三個月肚子就得餓癟。 此言甚善。張友正家境非同一般。老爸是當朝大權在握的宰相,名下有市值百萬的首都豪華別墅。即便如此,張友正耗費三十年揮毫潑墨從小張變成老張,時間並非唯一的代價,吃飯穿衣尚可勤儉節約,每天寫那麼多字到哪弄錢買草稿紙呢?只有把豪宅掛到中介,賣出三百萬錢,用房款供著他寫了三十年。 對於張友正來說,不必為生計奔波,實現理想的路上所差的就是膽識——狠心賣掉房產做盤纏勇往直前,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已離天三尺三,夢想觸手可及。歐陽修在《避暑錄話》里感慨張友正賣掉別墅換草稿紙,正是欽佩其勇敢決絕。天下有別墅的人多的是,有書法夢的人也不少,難的是敢於舍墅求書,貴在膽識。 如此看來,對於手頭沒房卻心中有夢的人,豈不是機會渺茫?也不盡然。咱們來看看懷素。 唐朝的書法家懷素,和張友正一樣少年時代胸懷書法夢。《懷素別傳》稱他家裡生活貧困,只能在牆上、瓦上練字。懷素想明白了自身條件:家境不寬裕,沒錢沒房,如果說一定要有的話,那就是一腔熱情。條件貧瘠至此,勝算無幾。老懷仍舊曲徑通幽一般找到了辦法。他投身佛門,和躲進小樓差不多,既找到了一個與世隔絕的環境,又解決了基本的飲食起居等生活問題,然後一門心思地苦練書法。練起字來同樣有缺紙的問題,為此,他專門找荒地種上芭蕉樹,摘取樹葉鋪在桌子上當紙。後來又做了一塊漆盤和一塊漆板,寫了擦擦了寫,日復一日竟將盤板寫穿。憑著鍥而不捨的精神,終於成為一代傑出的書法家。 這兩個故事告訴我們,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即便外在條件相差懸殊,也能取得同樣的成功。美國作家格拉德威爾說過,普通人眼中的天才看起來卓越非凡,並非天資過人,往往是付出了超乎常人的持續不斷的努力。只要經過1萬小時的錘鍊,任何人都能超越平凡步入超凡。這句話被濃縮為「1萬小時定律」,意即想成為某領域的行家,需要1萬小時的持續訓練。換算一下,假使每周訓練5天,每天投入4個小時,則大概需要十年的不懈練習才能使夢想成真。假使從訓練伊始便設定1萬小時的鬧鐘,那麼鬧鈴響起之時,就是夢想實現的時刻。 可惜的是,夢想很折磨人,你跟或不跟,它就在那裡,你跟進一步,它並不近,跟進一百步,還是那般遠。即便痴心不悔地追逐了1萬個小時,鬧鐘也不一定如你所願地準時響起。從張、懷二人的經歷可以發現,張友正用了整整三十年,懷素也投入了十幾年,足見實現夢想之路,並不是1萬小時定律那麼板上釘釘。誰也不知道勝利的最後一秒是否能恰到好處地在那個當口出現。甚至,悲觀地看,夢想還總是在常人所擁有的時間之外一秒的地方等待。所以,若是真切地想和它擁抱,就需要更多的勇氣和毅力,需要跑得更快一點,堅持得更久一些。 在這個夢想泛濫的年代裡,各種夢想秀充斥熒屏、報刊,更要叮囑自己避免流連在他人光怪陸離的夢想故事中。常看別人的勵志故事,不妨立長志干出屬於自己的故事。與其做他人夢想的看客,不如把細細碎碎的時光攢起來,投入到實現自己夢想的儲蓄罐里,心無旁騖地換取屬於自己的夢想,那也許是1萬小時,也許是2萬小時。 如果早早地確定夢想,明確目標,持續努力,你的鬧鐘一定會不負期望地在某一天,也許那就是一個平常的日子,早晨或是午後,伴著微風或是小雪,自顧自地響了起來。 那的確來之不易,看起來卻又自然而然。
有了一萬小時積累, 你才有機會和別人拼天賦。在此之前都是拼努力。
我的觀點是:贊同頂尖水平需要時間的積累,但是還有一條定律不要忘了,「一個人的成功取決於他如何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然後我又總結了另外一條定律,「事物的成熟具有周期性」,並非你馬不停蹄地加速這1萬小時就會成功。
關注這個定律有一段時間了。為什麼這麼關注呢,著實是因為生活中有太多好玩的事情。比如除了自己的專業和工作,戶外運動,遊戲,App開發,吉他,記憶法都是很感興趣的東西。但是很多東西自己又想做到專業水平,不然體會不到其中的快樂和痛苦(很多時候當你體會到一件事情的痛苦方能在之後真正愛上它)。但是如果這條定律是如此正確的話豈不是說我每個領域都要花去很久的時間嗎?
看了評論大家都基本認同,「想做到世界水平確實需要很久時間的磨練,但是你花了時間未必就是大師」。我也同意這個觀點,但是這個觀點就和「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一樣普適而沒有太多建設意義。
那麼我的觀點則是首先非常贊同時間的積累,而且越是高端的領域越是如此,尤其是我所從事的科研領域。本科四年加上博士五年九年的時間都未必敢稱頂尖,否則你讓那些大牛老闆(比如Peidong Yang)的一年發幾十篇paper的人情何以堪。科研不光積累的是書本知識,還有如何做出標題醒目內容充實的PPT,如何在做presentation時能自然地回答各色人種尤其是印度人的令人髮指的英文提問,如何寫proposal申請更大的funding,如何總結實驗的失敗找到根源,還有會Photoshop的話你的paper被接受的概率會增加的哦……一個有經驗的科學家可以在一星期內完成一個關鍵實驗,交給一個一年級的研究生菜鳥,別說原創光是重複給兩個月都未必能完成。為啥,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有經驗的人知道哪些環節會出問題因此會格外小心,即便失敗也會用科學的辦法靜下心來好好分析,而菜鳥則走馬觀花地做完了事,中間環節各種不靠譜失敗了都找不到在哪失敗了。任何行業經驗多絕對是個好事情。但是仔細想來我這麼多年難道真的是每天在搞科研?本科四年幹嘛了,上基礎課,參加社團活動,放假時休息旅遊,準備出國。即便現在研究生也是每天要抽出時間學習新語言,整理LinkedIn,facebook,豆瓣等各大社交網路,每周要看電影,刷Quora和知乎,並開始學習金融知識。所以說看上去在這個領域花了很多的時間但其實並沒有花去那麼多的時間。那麼假設我這些業餘時間全部花在我所處的領域會不會讓我現在有種屌絲逆襲的情況發生呢?這個問題早想過,如果真能如此我早就不會做這些無意義的事了。為什麼?因為做科研就有周期性。老闆通常交給博士生一個項目,做的好的可以同時開展兩到三個,但無論你做的有多好項目是別人給的,一年的東西就是一年做出來,做快了無非是多發半篇paper沒有多大意義。而實驗本身更是如此,一個兩天的實驗著急也沒用它就要花這麼久。那麼這期間我可以多讀文獻啊觀察前沿進展啊,總之花在一個領域上集中火力干大事好處多多啊。非也!文獻當然是要讀的,這本身也是一個積累,很多idea都是從別人那來的。但是不要走極端恰到好處就可以了,很多paper過後都不會用上,倘若換一個新項目去做那麼你還是要重新讀新領域的文獻和工作。其它領域也是類似,除非是類似遊戲公司要上線新遊戲了所有人都加班趕項目,大部分人都處於正常工作節奏中,處於一個組織或是團隊中。你就算每天都在本領域鑽研這種多出工作內容以外的東西未必會出成果會得到leader的賞識。所以這引發了我的一個總結,「事物的成熟具有周期性」。那麼對於我來說,這中間預留下來的時間就成了我充電了解其它領域的最好利器。於是這個過程也響應了另外一條算是雞湯的東西吧,就是「一個人成功與否取決於他如何領用業餘時間」。我覺得這句話並非鼓勵大家都不務正業,它更多是說給處於奮鬥中的,不喜歡現在工作想轉行或是有雄心壯志做大事的人聽的。那麼我這些業餘時間都幹嘛了呢,實在是太多了哦,前面也提到了一些。兩年前還在準備托福考試,有一天心血來潮學起了日語,覺得語言具有相通性,可以英語日語一起搞。然後第一天就把50音圖搞定了,當然我用了適合自己的記憶法。後來一直沒碰過,然後一年前開始學基本的語法,又過了幾個月到現在保證每天背幾個單詞,現在辭彙量有一千了。每天用軟體背詞效率還是很高的,而且必發生在等公交或是吃完飯發獃中,絲毫不影響干正事的時間。什麼?你日語學了兩年了才這麼點辭彙量啊,仔細一看哪裡有兩年啊,加一起不到幾百小時吧。況且這中間發生了多少故事,搞高端科學研究,英語從不敢開口到應付老印不成問題,開車終於敢上美國的高速了~~我又不需要考N1也不打算留學日本我才不著急呢,因為我正是利用周期性原理充沛我的業餘學習計劃。把第二條和第三條定律結合起來就是1+1大於2效應。所以說啊,我不知道原作者的一萬小時是指真的一萬還是看上去的一萬,如果只是看上去的話那確實要挺久的,不過我在這期間還幹了好多其它的事情,這些都會為我的生活加分的,誰在乎我在其中一個領域是不是一萬呢。最後總結回答提問者的問題,「那豈不是說只要夠專註,人人都可以至少在3到4個領域發展到世界頂級的水平?意志力堅定的人不少,為什麼真正成功的確是鳳毛麟角呢?除了堅持以外還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 只要好好利用業餘時間,利用1+1大於2效應,你可以在一萬小時之內同時在3到4個領域發展到專家水平。世界水平我不敢說,畢竟很難的事,貌似你也沒這個必要。
- 學會總結,經常發現並改正錯誤,比如發現他人的談話有你想知道的東西那就及時求教。保持創新,比如用百度雲收藏投資界網站的文章,不用複製粘貼。持之以恆,用專業水平要求不只是玩玩,就可以成為鳳毛麟角了。
不錯,這個世界上意志力堅定的人確實不少!但是題主別忘了一萬小時定律中有個很強的前提就是你一定要保持在熟悉體系和完全不熟悉體系的「中間地帶」進行學習。假設你在學一門樂器,花一萬小時每天重複彈同一首「小星星」能夠稱為世界大師么?如果每天都在已掌握的曲目上去進階更高難度的曲目的話,一萬小時足以成為一名出色的演奏家了。一萬小時定律追尋的是自身能力的創造與發掘,而非單純的體力勞動。
剛看完@采銅老師8月上架的自選集《開放的智力》,其中的一篇長文《學習中的信號與雜訊,兼談反脆弱、愚蠢術和一萬小時理論》對「一萬小時理論」做了透徹的闡述和分析,直接引用如下:
顯而易見,在我們大多數人所處的行業或領域,是不具備上述三點特徵的,接著 @采銅老師給出了這樣的反問:你很容易發現,有關「一萬小時理論」的研究和事實證據,主要來源於棋類、音樂和體育這幾個領域。這些領域有幾個相似點:
1. 都是邊界清晰的領域,在學習和訓練的過程中,你很容易判斷哪些活動是與自己的訓練目標相關的,哪些是無關的,例如籃球訓練中不會出現用腳帶球的練習;2. 都有成熟的訓練體系,或者高水平導師的長期指導,導師和教練的一大作用就是幫助學員更好地區分信號和雜訊,並且監督他們保持對無義事物的遠離;3. 都是變化較為緩慢的封閉系統,極少出現變革性的改變,例如國際象棋選手所學習的棋譜,都是幾十年間長期積累下來的,而古典音樂的學習,也是依循傳統遠重於求新逐異。越是具有這些特點的專業領域,「一萬小時理論」成立的可能性就越大,因為這些領域都極易構造出一個極高信噪比的學習環境,學員只要進入到這個環境中,在專業培養體系的指導下,堅持訓練,達到一定的時間,就可以成才。在這個過程中,時間就成了唯一的變數,這就是為什麼「一萬小時理論」在這些領域獲得了最多的證據。並且,與本文開始部分所描述的信噪比極低的自由互聯網環境相比,這些領域所營造的學習環境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采銅 老師介紹了兩個對於過度專註不利的證據,一個是管理學大師詹姆斯?馬奇提出的名為「愚蠢術」的策略。在這些領域,一味追求盡極致的信噪比,把一切干擾因素排除在外,在一個既定的目標下心無旁騖地修行,真的是最好的選擇嗎?
他認為,一個理性的人或者組織,固然可以在一個理性的目標下理性地選擇信息,採取明智的行動,並保持前後的邏輯一致性,但是對這種理性的刻板強調,會不可避免地帶來路徑依賴、證實偏見,以及對環境變化的遲鈍感,從而抑制創新和活力;因此,人們不妨在一定的場合下,故意拋開理性和邏輯的束縛,讓自己「愚蠢」一點,做一點「蠢事」,或者像一個孩子一樣去玩耍,反倒可能收穫意想不到的效果。
另一個關於「刺蝟型專家」和「狐狸型專家」的比較。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一萬小時理論」存在什麼樣的問題呢?用「狐狸」和「刺蝟」來類比知識分子是英國思想史家以賽亞?柏林的一個著名的觀點。他認為,有兩種類型的知識分子,狐狸型的知識分子,喜好涉獵不同的領域,追求某一個內在的思想體系,並希望用此來解釋萬物(在心理學家裡面,馬斯洛就是一隻「狐狸」,而弗洛伊德就是一隻典型的「刺蝟」)。政治心理學家菲利普?泰特洛克在《狐狸與刺蝟:專家的政治判斷》一書中,比較了狐狸型專家和刺蝟型專家在進行政治預測時的準確度,結果發現,狐狸型專家的表現要明顯好於刺蝟型專家。他分析這是因為,狐狸型專家由於能匯聚不同學科的思想,因此並沒有太多的初始偏見,且即便預測出錯時也更敢於及時承認並作出糾正,在預測方法的選擇上,他們也更有靈活性和主動性。顯然,要成為這樣的狐狸型專家,一味遵循「一萬小時理論」,在一個狹窄的領域長期專註是不可能實現的。
在這樣一個充滿著不確定的動態世界裡,一方面要擁有辨別和過濾雜訊的智慧,另一方面又不能過於專註於某個單一領域,完全屏蔽雜訊。既然「一萬小時理論」不適合,那麼我們到底如何去識別各種風險並作出選擇呢? @采銅老師賣了個關子,提到了塔勒布的最新著作《反脆弱》,而該書所研究的正是這種矛盾。塔勒布給出的答案是「杠鈴策略」。「一萬小時理論」存在兩個隱蔽的缺陷。一是它假定了一個靜態的環境,在這種理想設定下,一個學習者在該環境中艱苦錘鍊約十年之後,功力終於登峰造極,而環境卻基本保持不變,這在大多數現實領域中,是不大可能發生的。二是它避開了「選擇」的問題,從一個完美的既定結果往前推,進行事後的解釋,我們確實可以總結出一套因果解釋, 但是在一個學習者的起步階段,他又是如何選定了一個最合適他的專業道路呢?要知道,每一個專業成功者的背後,可能有著更多由於錯誤地選擇了這個專業而中途放棄的人,無人知曉,因為選擇必然伴隨著風險。
所謂杠鈴策略,就是同時採取兩種極端行動,一方面,也就是在大多數投入中,採用能夠抗拒負面「黑天鵝」風險的強韌結構,也就是專註在一個既定的領域進行學習,另一反面,拿出較小的一部分時間,進行積極地、大膽地探索和嘗試,以博取迎接正面「黑天鵝」事件的機會。
概念神馬的最不好理解了,舉個例子吧。
不過@采銅 老師對「杠鈴策略」的解決方法也是持保留看法的。具體來說,假如你每天有八小時的固定學習時間的話,那麼你可以選擇「二八開」的方式,把其中的6.5個小時用在專業學習上(不管你是哪個專業的),在這些時間裡,你必須時刻提醒自己避免各種網路雜訊的干擾,不要讓各種社交媒體或者其他媒介分散你的注意力;而在餘下的1.5小時中,你可以進行完全自由的學習,這其中,一方面你自然可以去看你訂閱的那些信息源,當然正如我前面指出的,這仍舊是一種被動的信息獲取,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你可以主動地去探險,去搜索和訪問各種沒有訪問過的網站,或者踏足去從未到過的地點並且觀察那裡的人和物,或者去和千奇百怪的人交談。
書的末尾,終於給出了解答此種問題的總策略:杠鈴策略倡導保守和冒險、有序和無需、計劃和隨機的結合,它很可能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對於年輕的學習者來說,他還是會面臨選擇的困惑。例如,一個經常會被問及的問題是,是應該更多地去學習那些傳統和久經考驗的東西?
以上純手敲,紕漏處望各位見諒。強烈推薦《開放的智力》,滿滿的乾貨。具有主動識別和過濾雜訊的意識,尤其對訂閱和推薦的內容保持審慎;
通過長時間尺度、明確目標和主動獲取的方法來提升信噪比;對所鑽研的領域保持專註,但也要避免完全地沉浸其中,可以採用杠鈴策略,在專註的同時保持對新事物的敏感;對基礎課程和經典作品的重視應超過時髦的課程,在主題閱讀的同時也可以結合隨機性的閱讀,這兩種情境下都可以採用杠鈴策略。
我心臟跳動的有一W小時了,依然成不了水泵... ...
作為樂手,這個理論肯定是可以行得通的。前提也是必須是有質量,有反饋的刻意練習。
大致算了一下,今年的七月一號是我25歲生日。我16歲開始接觸吉他,到22歲之前平均每天一兩個小時練習量,大概是六年乘以365天乘以每天2小時等於四千多小時,這三年作為樂器老師每天練琴,教琴,學琴,花在琴上的時間至少每天8小時,3*364*8等於八千多個小時。加起來已經超過一萬小時了。我感覺大概就是在七八千小時的時候,我已經成為一名職業的樂器老師和酒吧駐場樂手。來上海兩年多,現在自己開了個音樂工作室,主要從事樂器教學,演出和銷售工作。我的感覺是作為樂器演奏者,10000小時的有效練習量,肯定是可以成為一名職業的演奏者或者琴師。所謂有效練習,是指有老師指導方向,有反饋,科學合理的練習。自己瞎練那就完全不一定了,浪費太多時間,走很多彎路,長時間原地踏步的瓶頸期,看不到方向。還有養成一些壞習慣以後,往往都會讓一個人長時間的停滯不前,最後在達到一定的程度以後就提前結束音樂生涯,也就放棄吉他了。系統練習10000小時以後的心態和學習情況,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自身天賦,才最後決定你能達到的高度。我有很多同事朋友,特別是很多女生鋼琴老師,也有吉他老師,都是小時候從小學習這門樂器,到了大學畢業以後,就已經有幾千甚至過萬小時的練習量,然後靠著這門手藝,教琴生活,養活自己。但是他們已經不在熱愛音樂,有些根本從來就沒有熱愛過,只是小時候恰好學了這門手藝,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合格的樂器老師還是可以拿一個體面的工資,過一份體面的生活的。但音樂對於她們說不上喜歡,但肯定也不討厭,她們沒有什麼感覺,只是一種生存技能,謀生工具,和做菜一樣。他們沒有真正意義上思考過音樂,所以當音樂變成工作以後,也就從來不練琴,更不要說學習進修,提高自己。只是靠著上課時候的教學和小時候練過的童子功,維持著基本的熟悉程度。可能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人生,我的理想是用自己的音樂給人帶來快樂,給人以希望和夢想,就像我的偶像tommy 給我的一樣,就像tommy 的偶像Chet Atkin 給他的一樣。我最近在跟很喜歡的一位指彈演奏家朱家明老師學琴,去年跟老顧學琴也是,我每次學琴,都有學生問我,老師你都已經這麼厲害了,為什麼還學啊?你都學些什麼啊?每當這時候,我都微微一笑,不想說什麼,可想想他們也是確實不明白才來問的,也沒有惡意。然後我就會說,學無止境,我和我的老師們的差距,就和你們離我的距離一樣大,甚至更大,所以當然要學啊,活到老學到老嘛。家明老師說過一句話,我覺得很對。他說「絕大多數人都沒有到拼天賦的時候。」所以剛開始學習任何一門樂器,或者藝術的人,不要老問自己有沒有天賦啊,我適不適合啊,我怎麼還是這麼差啊,我怎麼進步這麼慢啊這樣的問題。很多時候我覺得往往興趣既是天賦,你如果對這門藝術確實有興趣,那代表你很有可能在這方面有天賦。如果你真的有興趣,那就找個老師好好學習,多加練習就好。沒到10000個小時,你還沒到講天賦的時候。所以,努力練習吧騷年。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