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動畫與日本動畫的動畫有何不同?

主要有:日本、美國

次要:韓國、法國、英國等。也可說。



官方對比,最為致命


看到有人貼圖了,我也想貼幾張。

小時候大家都看過一部動畫片《飛天小女警》吧?裡面的三位女主畫風是這個樣子:

但是《飛天小女警》這部動畫還有日本版,日版的女主長這個樣子:

畫風差別一目了然。


雖然都叫動畫,其實大家做動畫的目的是不一樣的。

動畫業是兩撥目的完全不同的人在合作。一部分是追求動畫技術的動畫家,強調的是動畫畫面獨有的魅力,一部分單純就是電影導演,只不過選擇了動畫這種形式而已。

迪士尼、弗萊舍這些動畫公司,老一代日本動畫導演,還有搞藝術動畫的導演,他們關注的是動畫本身。

而現代日本動畫,以及部分美國TV動畫,關注的是故事以及思想性,採用動畫這個媒體僅僅是因為動畫比較省錢或者比較符合二次元審美。

押井守這樣的,你要給他好萊塢的資源,他就拍電影去了,才不做動畫呢,畢竟做科幻或者奇幻情節,真人劇成本遠高於動畫,而且拍出來還不一定好看。

類似的事情不只發生在動畫上,1990年代日本社會批判動畫,導致大量動畫人失業,電腦遊戲門檻最低,所以他們就去做遊戲了。FATE系列就很典型,電子小說只不過是一堆靜止畫片,蘑菇要有錢早就做動畫去了。

對觀眾來說,動畫的魅力也分成兩部分:畫面和故事。很多時候,這兩者是可以完全拆開的。

火影的劇情崩了,腦殘了,灌水了,但是火影中的動作場面仍然是所有動畫迷的必修課。白雪公主的劇情,任何成人看了都會睡著,但是不妨礙它因為優秀的作畫成為動畫代表作。

反之,南方公園可以說是現代動畫業的下限,很多動畫從業者根本就不承認它是動畫片,但是你不能否認它是思想最深刻的動畫之一。動物朋友的畫面是3D動畫的恥辱,但是它的劇本和那些耗資上億的3D動畫電影是同一水平的。

說來好笑,過去日本人對世界電影的影響是通過黑澤明、小津安二郎這些電影大師。現在則是通過木城雪戶、押井守這些漫畫、動畫大師。簡直是塞翁失馬式的文化強國路線。

既不能拍電影,也不會畫畫的人,就只好去做遊戲了。小島秀夫如果去當電影導演,撐死就是一個二流的日本導演。但是當了遊戲導演後,一下子就成了教父級別的藝術大師,跟好萊塢一線導演和演員稱兄道弟,真正的日本電影大師比如岩井俊二、是枝裕和影響力反而沒有做遊戲的大。


美國:拉了這麼大一坨屎,卧槽 太tm屌了

日本:拉了這麼大一坨屎,我怎麼還不死呢

日本人那股子碾碎了都能溢出來的絕望勁,總能在各種媒體中體現出來

美國反之

打個比方,同樣是超能英雄劇本

雷神托兒兄弟相殘,好友死絕,家破人亡,人民流離失所,拍的和喜劇片似的

到了日本,jump系夠積極了吧,所有燃點之前必來一段家破人亡,好友相傷的黑框回憶,而且描寫的賊細膩

用一句話來形容

美國動畫就是抽著葉子的神經病,high著呢

日本動畫就是燦爛微笑著的抑鬱症


如果主角突然之間獲得了超能力

日本:不!!為什麼要這樣!我不想這樣!我只想簡簡單單平凡的生活!!!不要找我你們都不是凡人我只想當個凡人阿啊阿啊阿啊阿太痛苦了!!

美國:哈哈哈哈哈哈哈勞資最屌!!!tm敢惹我弄死你哈哈哈哈哈哈哈好炫酷阿誰還有我炫酷我要去拯救世界!!!!

如果主角遇上了女主角

日本:天阿這如此細膩如此溫柔如此美麗的小姐姐到底是誰????我怎麼值得擁有她??!!現在的我還這麼垃圾根本不配但即使我這麼垃圾也要堅定的守護她我要努力變強!!!!!

美國: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吵吵吵吵吵吵啪啪啪啪啪


補充 臉型

並沒有看過多少日漫,所以不談劇情,單說人物:

你們說的美國動畫,大多局限在超級英雄上了!!!

多圖:這些都是美國(瓢蟲是歐洲的)動畫!!!!!!

日式角色寫實,美式角色誇張(或者我換個詞,美式角色偏卡通,偏抽象)。包括現在的萌系也是臉和頭髮不寫實,其他地方都是按照真人比例造型去畫的(頂多就是手小一些)。美式角色那邊基本上除了髮型之外哪哪都不寫實。。誇大特徵(典型的就是腰,小腿,腳踝特別特別細),利用幾何圖形造型(軀體三角圓比較多,細節比如關節處,手腳會用方形)

本段引用內容感謝 @三斜 指正~

在特別時刻,尤其是想突出表現的時刻,會變成星星眼或者變大。。。

真人的軀體有時候會不符合常理的延長或扭曲(暫時沒圖)

從整體劇情來看,美國動畫(青少年)傾向於發現自我和實現夢想,

成人動畫(辛普森南方公園)傾向於反映社會和人性,附帶高級黑。

美國動畫從人物形象設計和劇情上(面向兒童或青少年的)會避免出現性暗示。

先說這些,歡迎指正!

ps 喜歡卡通的沒有壞銀~


看看冒險時光和加帕里這倆非輕改非漫改廢土番

一個是「人類亡啦!嗨起來!」

一個是「塔鬧西!人類亡了。」


你這個問題太大了,如果要用學術態度和方法來做,可以寫好多篇論文。

既然是知乎答題,就知乎一點好了:

美國動畫:英雄不問出處,白人男性為主。

日本動畫:英雄必有來頭,祖傳師傳最多。

美國動畫:飛檐走壁靠特異功能,肌肉線條打架拳拳到肉。

日本動畫:上天入地靠神奇魔法,大眼睛七彩頭髮經常肉肉。

美國動畫:勇敢善良堅強熱情有本領,獨立新女性。

日本動畫:傲嬌病嬌萌妹酷女天然呆,女裝大佬賽高。

美國動畫:迪士尼皮克斯加上21世紀,全世界的童話故事為我所用。

日本動畫:這個館那個社加上宮崎駿,這雜誌那雜誌,漫畫輕小說。

美國動畫:自從有了3D,從此2D是路人。

日本動畫:手繪最高級,2D是王道,3D少一點。

美國動畫:一言不合就唱歌,完美繼承歌舞片氣質,一片歡樂。

日本動畫:一言不合就嘴炮,完美繼承儒家說教體質,十分感動。

美國動畫:成熟工業線,內銷外銷,院線為主,能拍電影不做連續劇。

日本動畫:成熟產業鏈,專註內銷,附帶外銷,OVA、藍光碟最看重,能做1000集,絕對不做999.

美國動畫:動畫電影就是迪士尼。

日本動畫:動畫電影就是宮崎駿。

美國動畫:我要做長篇,搞連載,很長壽。

日本動畫:我要做長篇,搞連載,寫不下去也得寫,寫到所有人都死完。

美國動畫:中國動畫電影,《大鬧天宮》,很厲害。

日本動畫:中國動畫電影,《白蛇傳》和宮崎駿,《大鬧天宮》很厲害。

我希望,有一天,我們做出比《大鬧天宮》還厲害的作品,讓全世界看到;

我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動畫史,在我們清爽的90後青年人手裡「斷史重綿」;

我希望,有一天,院線能上映我的動畫電影劇本,我的孫悟空,和以往都不同;

我相信會有那麼一天。


我記得我以前寫過動漫和真人影視的區別,其實當時寫的主要是日漫與美式電影的區別。我當時說的大意是主流上動漫的複雜外殼嵌套複雜內核並不流行,最主流的日漫都是複雜外殼嵌套簡單內核 ,美漫則是簡單外殼嵌套複雜內核。 (內核:作品主旨,外殼:外在劇情。具體可以看我以前寫的那篇答案)

其實日本動畫和美國動畫同樣適用這一點,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日本動畫和美國動畫有著本質上的不同:日本動畫重形,美國動畫重神;日本動畫追求美,美國動畫追求真。

我們為什麼會覺得日本動畫里的人物美型?那是因為主流日漫畫風只保留了美的輪廓,很少見到法令紋單顆牙齒等不美的細節,那些不美的細節是被日本動畫拋棄了的。人的想像力是很豐富的,過多的細節只會壓縮對美的想像。

動畫說到底,就是輪廓式的扁平化符號化了的設計,美國動畫也不例外。為什麼說美國動畫追求真呢?看起來也不真啊?我以前說過的日漫的表達就是簡化到失真的設計中提取純粹點,將其誇張地輻射延伸出去,美國動畫同樣如此。美國動畫提取的不是美的輪廓,而是真的輪廓。美國動畫比起美,更注重將所表達事物的最具代表性的顯著特徵集中表現出來。一個合格的美國動畫師,都可以輕易做到把現實中的人物畫出來後,讓觀眾輕易辨識出該人物的最初原型是誰,雖然一點也不像,但總能傳神地把人物基本特徵都誇張地表現出來。

在追求形(美)和追求神(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發展到今天,就形成了今天這種樣子,區別大到大部分普通觀眾早已無法知曉他們最初的追求。

不光是表層形象設計上,這種形與神的不同追求也體現在其他方面。

比如我們都知道,日式動畫的作畫動作都是有套路的,

表現女孩靜好的叼麵包,提鞋的動作是不是很經典。

後邊妹子的過場動作是不是覺得很常見。

這個也算是經典落地姿勢了。

【AMV】Fragrance【閃現流最高傑作】_MAD·AMV_動畫_bilibili_嗶哩嗶哩

【閃現流MAD】デジャブ?ザ?ファイヤー_MAD·AMV_動畫_bilibili_嗶哩嗶哩

推薦倆閃現流mad,相似動作提純類的mad,可以明顯看到套路動作。此類mad現在真的很少見了,以前還是挺多的。現在的新人mader都在做綜漫燃,有追求的mader被這些dssq弄得很不屑,走入另一個炫技的極端,很少看得上純剪。記得13年後吧,國內各mad組常做剪輯的似乎就剩下A組了,現在啥情況我也不知道了。

這種套路動作,表面上看,是由於日本動畫多是有限動畫造成的。這種限制性動畫最早起源自美國,本意是縮減電視動畫的成本,卻對日本動畫產生了很大影響。美國動畫求真的本質其實並不適合有限動畫,即使是以前的經典動畫《貓和老鼠》,也採用的是八格動畫(介於有限和全動畫之間)。這實在很無奈,全動畫弄不起,有限動畫又不適合。像貓和老鼠這種時常出現橡皮管形變等這種有趣動作的動畫,有限動畫會顯得很死板,趣味完全喪失。日本動畫就沒這問題,不如說「美」的套路動作更適合日本動畫,不美的動作加進日本動畫,反而是毀滅性的,日本動畫的任務是把故事套路進這些套路。

至於美國動畫這方面的獨特魅力,大家可以去B站搜馬小褂,到他的B站空間去看他發的作畫mad吧,只能說溜的一筆。(馬小褂大神在知乎上也是乾貨很多的動畫話題的大V。)不得不說,美國動畫比日本動畫有生氣的多。

美國動畫大師作畫MAD合集_綜合_動畫_bilibili_嗶哩嗶哩

當然,這是起源的早期了,美國現在一順兒全動畫,早不搞窮酸的有限動畫了。日本動畫里純粹的有限動畫現在數量也很少,一般有必要的動作戲等是全動畫,比如

【作畫集錦】中村豐--炸裂動作作畫締造者(2007-2017)_綜合_動畫_bilibili_嗶哩嗶哩,

而無關緊要的部分則是有限動畫。

美國動畫更追求動作的寫實其實就是源自他那看起來絲毫不寫實的「寫實」設計,恐怕是很多人沒想到的。追求「美」的日本動畫並不考慮這些,比如在日本動畫中,某個人物墜樓時,頭髮衣服的朝向明顯是不符合實際的,但我們卻覺得很自然。如果畫的符合實際,反而會讓畫面很不自然,很崎嶇醜陋,觀眾反而會生出抵制心理,這不得不說很奇妙。

美國動畫的寫實體現在方方面面,比如美國動畫里是有層級關係的,或者說遠近關係的。

上圖是AK大神第六集AE教程中的一張截圖,我實在找不出更容易說明的圖片了,就拿它來充數。這張圖明顯是有層級關係的,前邊的牆,中間的金字塔,後邊的土地,最後邊的背景是星空。美國動畫就是這樣,即使最早期的動畫,也存在分層。

日本動畫只單純在一個平面上,並不是日本動畫做不到,而是並沒有必要,甚至可能毀了日漫的美感。感興趣的可以用PS把一張日本動畫圖人物花草都摳出來,用各種工具補全分層,看看效果,明顯一股靜止畫mad的氣息,日本動畫要是這麼做,會帶來致命的違和感。

以上說的都是二維的情況,三維通過某些方式,可以完美地再現美式和日式動畫。現在迪士尼用的基本都是3D技術了,通過三渲二,同樣可以完成日式作畫。日本動畫現在三渲二最大的難題也僅在於電腦無法繪出「彈性」的線條了。我覺得這也不算太大的難題,隨著3D越來越便宜,等這項難題解決了,繼傳統賽璐璐動畫沒落轉型成數字動畫之後,日本動畫很可能再經歷一次大的轉型,雖然我並不想看到(跑題了)。


這個問題很複雜的的,因為光是美漫和日漫本身的風格就千差萬別,不好同一而論,只拿一種畫風相比較有點片面,我先談一下美漫自身的一些特點。。

1,超級英雄類的。

先說我最愛的老爺,整部動畫全是哥譚市的陰暗背景,悲壯,陰鬱的氣質撲面而來,一種孤膽英雄的感覺,畫面簡約,樸素,比較濃重,黑暗。

大超則反過來,整部動畫多是藍天白雲,色彩明麗的大都會,大超分分鐘教做人,給人感覺更有生機,充滿希望。超級英雄(早期的漫威,dc)這類的動畫人物塑造畫法,人物很紮實,上圖你能清晰的看到大超的每一個肌肉塊,指關節,人物比例很接近真實的人體比例。顏色較為單純,對比度高,明度低。環境處理概括。

另一類美國動畫多是給成人看的,多帶有政治隱喻,現實諷刺,這類的畫風都比較清奇。。比如

南方公園

馬男波傑克

紐約屁民

辛普森一家人

這類動畫甚至有點街頭塗鴉的感覺,誇張,搞怪,色彩純度高,馬楠和辛普森還好,屁民和公園簡直就像ppt,這類動畫重思想,但是因為情節過於諷刺,政治敏感,才選用動畫的講述形式(紐約屁民簡直就是成人版的伊索寓言,馬楠要是真人拍攝的話看完估計我得抑鬱)

另一類,以迪士尼早期為主,(後期多是瘋狂動物城那種3d動畫暫且不提)

獅子王

畫面最為講究,人物(或動物)都比較美型,色彩濃烈,小鹿斑比,白雪公主,獅子王等等民族風格濃重(獅子王的非洲風,小鹿的中國水彩風格等等),裡面的處理相當藝術,音樂美到爆炸,場景切換炫麗(獅子王里有一段阿祖追小獅子的場景,bgm配合場景切換令人印象深刻)

就美漫而言我大致就說這三種,還有成龍歷險記,下課後,神偷卡門等等這些還能再說好多好多,每個片子都有獨到的風格,整體而言都比較簡約,純度較高,人物更忠實於現實(身材,關節比例而言)風格更為多樣化。

下面說日漫

神級的eva

火影大佬

日漫的畫風更為討大多數人喜歡,畫面精緻乾淨,人物可愛,人物美化較多(人物比例跟真人相比纖細了不少,頭和眼睛的比例擴大,比美式人物」漂亮」,細節多了很多)日漫的亮度高了不少,顏色多為高級灰,很少像美漫的顏色那麼濃烈,人物線條柔和,弱化了體塊關係。人物主角多為高中生,青年,環境多為校園,城市,戰鬥場面燃(中二)比如,網球王子,黑子的籃球,冰上的尤里等等運動番(霧)

炎陽計劃中的場景

日漫中有不少場景設計感相當強,物語系列等,炎陽project,等等印象深刻。

以上只是片面的談一下我個人的感受,就2d的動畫來說(3d的不用比較,美國的世界獨霸,其他國家毫無競爭力)日漫的風格普遍更讓人接受,我看蝙蝠俠的時候我室友老說,這是啥畫風呀,好醜,太過時了吧,我只能說,我比較喜歡這種懷舊的感覺吧,就我而言美漫更有繪畫感,日漫更有設計感,就像高考時的南北方色彩

北方色彩

南方色彩

北方色彩更具塑造,南方色彩更偏色調,目的不同,傾向不同,各有千秋,不分優劣,只是審美傾向不同,說這莫多,其實挺遺憾,這麼久了自從大鬧天宮,三個和尚之後就幾乎沒見過中國的民族特色的動畫風格,充滿禪意,水墨,的風格也很棒。


反對所有用畫風對比貼圖來粗暴的區分美漫和日漫的回答!

不能用畫風來分美漫和日漫啊

美漫看的不多,就大部分從我看到的日漫來說(可能裡面有很多錯誤,如果被指出的話非常感謝0 0):

這是雨宮哲

你看這個

這是今石洋之

我記不大清楚這個是今石洋之還是錦織敦史了

還有這個

這個應該算吉成曜吧

還有湯淺政明那畫風。

松本大洋

岩井俊二的花與愛麗絲殺人事件

輝夜姬物語

還有獣娘動物園

與精緻和細膩以及美型搭不上邊的畫風,安利好多次我的friends們也只願意看同人不願意看番,以及少女終末旅行

思維定式就會很容易只看畫風大眾的番啊,比如京都臉。。。。(這裡說的有點極端)

而且你說RWBY是日漫我也不會懷疑

骨頭的靈能百分百

NHK的成年女性的動畫時間也不能按找你們的畫風來區分。。。

一旦認定了單一固定的畫風的話眼界會變窄,會很難接受個人風格強烈的番的

再更新一個國漫(降世神通)誤

這個就比較極端了雖然。。。。但是你能看出是哪國番嗎,它也是日漫,這張圖還截的比較友好我覺得憑畫風分美漫還是日漫不就和憑丸子頭+旗袍區分是不是中國人一樣嘛。。。。片面,古板,我覺得還是從人物刻畫方面來比較比較合適,畢竟文化不同,性格和心理都不同


畫風差距很大的。我最喜歡日本動畫片。

各國動畫片風格特點

日本:角色非常柔,非常細膩,甚至男性角色也稍微有些娘氣

美國:角色非常壯,非常肌肉,下巴粗大,典型的四肢發達型

法國:角色很像玩具,顏色純,萌萌噠

風格大不一樣


美國是科學的不科學

日本是徹底的不科學


日本王道漫注重血統論,無論多草根的主角,最後總會找到一個牛逼的血統來解釋為何主角時不時開掛。

美國英雄漫則不講這些,主要還是看個人機遇,無論多平凡的家庭,都有可能生出超厲害的主角。

日漫類別非常多,現代電影類型片有什麼類別,日漫就有什麼類別。而美漫據我所知,方向還是比較固定的。

日漫里無論哪個國家的人,表示尊重都會鞠躬,或者用日式的客套話。

美漫里無論哪個國家的人,說話時都會給人一種信口開河、侃侃而談的感覺。

日漫畫風頗多,基本一個漫畫家一種風格,一個年代一種風格,同一個漫畫家不同時期不同風格,同一個漫畫家同一部漫畫處於不同時期也可能出現不同風格……而美漫,風格比較固定,大概就是那幾種風格,但不同年代風格也會出現變化。在畫風上,有一些日漫作者的漫畫會相當偏美系,反之的情況則較少。

日漫的對話框很少將兩人對話連在一起表達,而美漫則很喜歡弄一堆對話串,我懶,不找圖了。大概就是,美漫在兩人面對面交流時,會在兩人頭上各出現一個"糖葫蘆串",依靠糖葫蘆串的高低來依次表達出對話順序。日漫偶爾也會用這種表達方式,但並不常見。美漫的電話交流用的對話框是多邊形並圍上一圈像柵欄一樣的垂直線表示,而日漫則根據漫畫家的不同會有區別。

暫時就想到這麼多。


這個問題包含的有點大。美國動畫與日本動畫都包含著相當多的表現形式,現大致舉出幾種市場常見的種類,並通過不同的角度來分析一下。

1、人物畫風上

美國動畫大體注重人物誇張。而因為不同的風格以及動畫需求,誇張方向又不盡相同。

如迪士尼等喜歡將人物造型簡化,人物五官設計充分考慮表演的方便性,因此迪士尼的角色情緒表演非常細膩。在3D動畫還未大行其道之前,迪士尼的動畫人物服飾盡量以剪影有張力為主,簡化細節。

在3D動畫成為西方動畫主流後,迪士尼的人物面部及身材造型和2D時期相比,幾乎變化不大,但在服飾材質上開始做細,兼顧人物表演與材質真實感。

而超級英雄系列的動畫,如《蝙蝠俠》、《超人》等,人物身材會向健美方向誇張,注重整體人物構成感,面部往往偏硬漢式誇張,整體強調人物的力度感。

而以辛普森一家、飛天小女警等眾多動畫為例,則更將角色進行了獨具特色的誇張,藝術感塗鴉感會更強一些。

日本動畫則更注重人物的美型感,身體比例會更具有東方審美感,面部刻畫更加細膩,且喜歡在頭髮眼睛上大做文章。雖然每部動畫方向都有一定區別,但大體審美方向趨於一致。

當然也包括硬漢向的《北斗神拳》、《城市獵人》,以及其他風格。

2.場景上

在大部分的二維美國動畫中,場景都只是配合角色表演的舞台,因動畫風格的不同而各不相同,且略有簡化或誇張。

迪士尼的場景繪畫感很強,因題材原因大部分偏向風景畫,經過畫家歸納處理,色彩飽滿。當然迪士尼3D動畫中,場景目前已經做到淋漓盡致,不再討論。

而在日本二維動畫中,場景經常不單單只作為角色動畫表演的背景舞台,而是作為獨立表演的一部分。場景更符合透視原則,建築比較嚴謹,色調多變且強調光感。甚至有新海誠這種壁紙狂人。

3. 動畫表演上。

美國動畫中,以迪士尼為主的動畫公司強調動畫運動規律,遵循十二黃金法則,將人物的表演合理的誇張化。因此單拋去劇情,角色的表演便是看點。美漫動畫等則稍遜一籌(當然個別美國超級英雄動畫電影也很棒)。

而因大部分的日本動畫都是由漫畫改編而來,且工業流水製作的番劇較多,因此大部分偏向人物擺拍,注重眼神、關鍵pose、招式動作設計等方面,日常表演張力偏弱,如憤怒、搞笑橋段則多借用替換人物造型(如切換一個比較搞笑的表情)、或外加青筋等方式。但其強調人物反應和關鍵pose,大透視廣變焦等誇張的鏡頭運用,帶來了美式動畫無法給予的爽快感。


美漫角色的行動理由要比日漫宏達的很多,拯救世界拯救人類,改變歷史之類的,日漫角色的行動理由往往是為了「老婆」「妹妹」「夥伴」甚至是想上條當麻這樣「為了守護日常而戰鬥」的渺小理由——「我不管你這使徒十字多屌,能創造bulabula新世界,我只問問你我們一幫人忙活好幾個月的運動會怎麼辦?」,還有岡部倫太郎的「我對未來人類的死活不感興趣」,「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種話對他們來說毫無說服力,我再怎麼屌也只想跟自家妹子幸福就好,你們人類死活跟我有一毛錢關係。我能想起來志向最遠大的大概是衛宮巨俠。

就算是sf宇宙系之類世界觀看著很大的作品,引導角色行動的也很少有救世情懷。

PS:我美漫看到極少,是漫威電影的死粉但是原作基本上沒看過,我這個回答也只能按照我的閱番量來進行粗略的統計,是基於「大多數」這個前提的。


我是一個動畫師,剛好可以回答這一題。

美國動畫注重動作,所以畫起來很麻煩,因為動作誇張,你得畫的好看,流暢,所以美國動漫成本要高一些,而日本動漫恰恰相反,他們是能不動就不動,這樣更節約成本,日本動漫的動作比較自然,走路,跑步跟正常人差不多,不會有特別大的起伏,但是日本動畫細節比較多,也很麻煩……哈哈哈


一個全世界說英語,一個全世界說日語。

(大部分而言)


日本動畫和美國動畫是兩個大的分類,兩個國家自己也有與眾不同的各種類型的動畫。但總體來說,兩邊主流商業動畫風格確實有明顯的不同。

物質條件不同→製作有差別→畫面觀感上的差異。

文化不同→創作表達有區別→動畫的內容不同。

這裡只說二維動畫,美國呢,比較注重動畫本身,非常重視運動規律。以迪士尼為代表的傳統美式動畫,是非常有特點的,其動畫關鍵詞是「擠壓拉伸」,角色運動有大量的變形,預備緩衝,就像有彈性的橡膠人一樣。

角色設計呢,偏向於卡通風格,角色特徵比較突出,經常會對特徵進行誇張處理,辨識度不錯(其實也就那樣,比如迪斯尼公主辨識度就不是很高,但是美式角色從設計上來說還算是比較有個性的)。

因為對動畫要求高嘛,所以角色的動作比較生動。尤其是角色表情非常豐富,製作精度高一些的動畫,角色會配非常豐富的口型,是說話時候的口型。

當然了,表情豐富也和歐美人五官更加立體有關係,他們真人做出的表情就是比我們要誇張。。

場景方面,相對而言比較簡單,甚至有很多場景是表達出相應的意思就足夠了。(別太較真,美國動畫當然有無數精緻的場景,尤其是迪士尼的二維動畫,這裡的簡單是相對而言)。

流線背景比日式多(日本動畫里有不少為了突出角色或者表達氣氛的純色背景漸變色背景,我不知道這個算不算流線背景)

鏡頭,相較於喜歡做日劇跑的日本動畫,長鏡頭跟鏡頭不如日本多,靜止鏡頭也比日本少。

比如有一部蝙蝠俠動畫,裡面有一段羅賓在樓頂跑酷的鏡頭,就是一段一段拼起來的。如果換成日式的話,很可能就是一段炫酷的長鏡頭+一段炫酷的動作+非常炫酷的作畫。。

日本呢,追求更多的是畫面本身。一拍三居多,所以原動畫和一拍一也有區別。

角色除了腦袋之外的其他部位都比較寫實。追求美型。作畫精度要求較高。

角色的固定pose比較多(耍帥用的)。

場景也精細,唯美。細節多。色彩亮麗,飽和度高。

還有天空比較藍,陽光比較黃什麼的。。

有很多漫畫的表現技法,速度線啊,顏藝表情啊。很多誇張手法也是漫畫式的,比如連續運動,連續出很多拳,畫面上就是好幾個拳頭(正面),或者虛虛實實的手臂一起出拳(側面),漫畫里經常這樣表現的嘛。

美式動畫里就不常見,美式頂多就是把一次運動的運動軌跡糊成一個面。連續拳很可能就是一拳又一拳地打。

成本原因,靜止鏡頭也是挺常見的。

可能是為了彌補靜止鏡頭吧,運動鏡頭跨度就比較大,經常從一邊到另一邊。

一個動作突然仰視,動作過去又俯視這樣的。

所以打鬥場面張力十足。


籠統說一點,就是兩個國家的文化不同。

美國動畫大部分比較歡樂。適合全家歡一起看。 而日本動畫很多主角都背負著很重的使命。要麼拯救人類,要麼改變未來。


美式:第一眼、切,好簡陋的畫面。看了一集以後zzz嗯zzz內容不錯。幾集之後,畫面、內容和情節都保持在同一水準。完整一季看完,感覺內心很滿足。

日式:第一眼,哇,好華麗的畫風。看了一集以後迷上了往往奇特的世界觀設定。幾集以後,畫面、內容和情節迅速惡化崩壞。完整一季看完,感覺莫名其妙的傷感。


好多人都是在說劇情上的區別,我來淺說一下作畫。

感覺兩邊在作畫上追求的東西不一樣。

日式:追求美型。

比如公主女僕複雜的蕾絲邊,還有歐式古典的戲劇畫風的大波浪捲髮。 眼睛裡高光、瞳孔扣的很細。

還有一個細節,就是日式的人物擺pose的時候永遠很挺,正常人要擺那姿勢沒一分鐘就覺得累了,但在動畫里是十分好看的造型。

美式:追求動作。

動畫的特點是會動,美式就是要求動作的誇張,最近3D越來越多,看一些以前的比如米老鼠、貓和老鼠,笑點大多就是在動作上,貓和老鼠就沒什麼配音,但還是讓觀眾看的很開心。

最近一些美式的flash動畫也是和手繪差不多,flash的動作節奏感更強烈

接上面一個細節,就是美式的人物很多都是骺著背的,這是很自然的一個姿態。



美國動畫:

讓畫面動起來!

我要特效!

我要漂亮的背景!

頭髮絲給我飄逸!

大場面!

群眾演員給我歡呼啊!

日本動畫:

讓畫面定格!

素材重複用!

眼睛不用眨,嘴巴兩幀輪流切換!

這個畫面不動,讓聲優撐3分鐘!

路人畫個火柴人就好!

===========================

科普一下背景:

日本動畫的發展和【有限動畫】的運用密不可分。

在當年技術能力有限的日本,為了省錢搞出來的。

閹割了畫面,使得喪失了大量低齡觀眾。

無奈日本動畫選擇了轉型,不依靠畫面而依靠劇情支撐整個作品。

在製作投入較少的前提下贏得了青年人的口碑,

也為日後日本動畫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今天動畫的劇情重視傾向、分鏡運用手法等

很大程度上是【有限動畫】廣泛採用的結果。

卻另闢蹊徑,給出了一個全新的視角。

讓日本動畫在世界博得一個位置。


美漫里人類基本是正義的一方,日漫則傾向於批判人類。


抖個機靈,在英語里美國的動畫一般稱為cartoon。日本的一般稱為anime


日漫中實力越弱的塊頭越大肌肉越發達,往往吊炸天的都是那種弱不禁風的病秧子

美國動畫中實力和肌肉普遍還是成正比的


個人討厭美國動畫,因為以迪士尼為首的迪士尼系統片,幾乎全篇都在看動作表演一樣。。。太誇張。。


喜歡日本動畫更側重人物小動作,表情,內心刻畫。


日美的劇本特徵也很不一樣!跟價值觀,文化有關。。。


歐洲相對更為試驗,耶不大了解,因為出名好多都是低幼啊


前面的答主大多從畫風和受眾群體來說,我從這裡從動畫製作角度再來分析一下。

日本動畫起步其實是比美國晚的,而且起步的時候日本並沒有那麼大的經濟條件支持當時貴的一批的動畫製作,所以聰明的日本動畫前輩們,在歐美等發達動畫出口國堅持製作品質優良的24幀動畫的時候,率先開發出了一套省錢大法。

總得說起來就是:

能不動的就不動,能省略的就省略,能降低幀數的就降低幀數。

我先講講美國動畫:

美國動畫畫面中,除了基本的24幀平均製作水平以外,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是背景不動,人物的全身都在動。小動作比較多,表情變化豐富,眨個眼睛有時候臉部都會有微小的變形。一個人物的動作一定有起始幀和結束幀(就是假設你抬起你的胳膊,美國動畫里美國動畫里一定會有一個胳膊先向反方向做一個微小的運動,然後再向運動方向快速抬起,最後到達運動高度以後,再有一個減速的環節,最後相對緩速的停下)。美國這樣製作會讓動畫中的人物動作看起來流暢而且柔軟,加上動畫的誇張性,還可以讓角色的動作更具有動畫的特徵。而且以前的美國動畫公司有一個規矩,就是在靜止畫面里,人物不能真正靜止。這就產生了一種這樣的動畫鏡頭:明明這個鏡頭裡什麼都沒有發生,但是所有的人物還是在不停的上下起伏,或者做一些類似帕金森的抖動動作。這些在早期的迪士尼,華納動畫中非常常見。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日本動畫:

剛才也說了,日本動畫是能省就省,日本的前輩們當時先是把24幀的製作定律,砍成了8-15幀,也就是縮小了一半的作畫量,然後又在起始幀和結束幀上做了文章,日本動畫把應對起始幀和結束幀一般都是用一幀模糊效果的變形圖來替代起始幀,最後用同樣的方法也替代掉結束幀,這就相應節省了一個動作里的作畫量。然後在人物說話的時候,日本動畫採取了一個更極端的製作方式,除了嘴巴,所有的地方都不再動,也就是說,這樣完全可以畫一個固定的面容,然後只畫嘴巴的變形就可以了。講真,為了省錢他們真是什麼都做得出來,現在在大多數的日本tv,web動畫中,如果兩個人在說話,那麼大多數情況下,說話的一方一般都是嘴巴在動,或者在加上一部分的肢體動作,而沒有說話的一方,是真正意義上的完全不動。對的,完全不動。當然這還不夠喪病,對於聰明的日本動畫人來說,動畫製作真的可以省到極致,就比如這樣的鏡頭:為了凸顯某一個角色,日本動畫經常會使用這樣一個畫面,在屏幕的中間分割開一塊來,然後這個重要的角色會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的高速運動兩次,最後緩緩的進入畫面正中間。而這樣的鏡頭一般都是2-3秒,按照動畫24幀的製作的話,最少都需要繪製48次,而我們聰明可愛的日本前輩們,只用了一張畫的上下高速平移就做到了!你說省不省。。我自己想想都怕。。而且這種用一幀畫面的表達方式真的是比比皆是。。兩車相撞,一張畫。兩個人開始或者結束互毆,一張畫。一劍劈開一架高達,一張畫。一拳重擊了敵人要害,一張畫。一句話重傷了對方心態,對方很失落,一張畫。總之真的是能省就省。我都不敢舉例某物語,畫都沒了,直接是字。。這麼三省兩省的,日本動畫的製作成本相比較美國來說,就特別的低了,更不用提日本相對廉價的動畫製作人員工資水平。這就導致日本的動畫公司,有更多的錢去完善那些被我們稱為神劇動畫的劇本,日本動畫向來在製作環節上相對簡陋,但是他們卻勝在了劇本優秀上,而且這幾年,單幀的作畫質量也越來越高(畢竟這種漂亮的單幀不用畫特別多)。

單看內容題材和受眾來看,其實並不能區分兩個地區最大差別,畢竟市場需求什麼,大家才會做什麼,日本也有兒童向動畫,美國也有青年成人向動畫。所以這種製作環節的差異,才是他們兩國動畫在製作上的最本質的區別。


日本也有一些作品的畫風是偏歐美系的。

就拿著名的民工漫之一的《海賊王》來說。

裡面的大多數人物,也都如同歐美系動漫人物的身材一般呈現出上寬下窄的身體構造。

這毫無疑問就是歐美大力士那種常見的畫風。

至於歐美動漫,同樣也有偏日系動漫的畫風,這一點,其他的答主已經說的很全了,我就不舉例了。


技術上,美國近幾年流行電腦3D建模

怪物大學全Laser的方法,連上課都會教

另一方面,日本的電視版動漫主流還是2D,3D主要是在遊戲里

各有利弊。美國的電腦建模方法的好處是不容易崩壞(日本的一趕工就開始畫面崩壞,最典型的就是神奇寶貝TV版和網球王子早期,崩的像兩個人)缺點就是很慢很耗錢,還很挑人

就連美國人也看日本動漫,但是日本人不喜歡看美漫,說明了地位

這樣也導致畫風很不一樣,不多說各位看過的都懂

而且,以角色分類作品的話,美國基本流行兩種:寫實風格和動物系列

動物系列,從迪士尼經典的小熊維尼和蟲蟲特工,到尼莫之類,再到近年的動物城都算。特點是絕大多數角色都是人類和類人種族(如機娘、獸人之類)以外的各種動物(雖然不屬於動物,但原理上,汽車總動員也和動物風格類似)

這些動物角色在思維方式和行動方式上都經過擬人化,更接近美國一般人類的想法

另一方面,日本動漫里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人類角色居多,動物角色除了人類角色的輔助,還可以擔當魔法師的搭檔之類的角色,但鮮有人類數量不如動物數量多(萌菌、衰退也算了)的作品

而相對於美國的寫實風格,不是大叔就是大媽的全民老齡化社會,日本就遍地是合法蘿莉甚至童顏老太婆,男生的肌肉量也很不一樣

主角人設和劇情也很有區別。一般日本作品的設定和劇情描述手法會按照年代、作者、作品類型不同。死神就屬於那個年代很典型的熱血作品:主角一來二去得到超能力然後開外掛的故事。按照年代不同,灌籃高手和黑子的籃球,雖然都是籃球漫畫但是風格迥異,一部分是因為近來讀者比起寫實的體育比賽更喜歡超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繼續走寫實路線容易被拿來和灌籃高手對比。其他還有EVA之類各種時代分界線

而美漫……雖然也會多少有點差距,但是整體都比較重視角色塑造。不是說日本的就不重視角色了,但是對日漫而言,很多時候(後宮向的男主角之類,俺TUEEEEEEE系的配角之類,美少女戰士里的反派嘍羅之類)角色塑造並不重要。只有在少數情況下才有必要去深度刻畫一個角色的信念,就算如此也很可能像銀魂一樣,只是用嘴說出來而已

相對而言,美漫的角色整體更傲嬌。有可能嘴上完全不肯說自己怎麼想什麼信念,但是做得到『用背影說話』。在一個長篇里,每個角色都能得到比較完整的角色描寫,不分主次

世界觀塑造也是一樣。可能是受了奇幻小說的影響,美國漫畫整體比較重視這個世界觀問題。且不說那些超級英雄,一個個平行世界一個個造,以前看過一個美漫是關於玩具們和被綁架的小孩的故事,也是很完善的異世界設定

另一方面,日本漫畫的世界觀完成度浮動很大。完善者,比方說除了麻枝以外愛發便當的那些人(蘑菇、富野、虛淵)都可以做出很好的世界觀,而麻枝也不是不做了,完成度一樣很高只是不常做而已。不過不完善者比比皆是,或許是因為發生在日常中的事情也可以普通的拿來漫畫化的原因吧(而美國似乎沒有非日常的劇情就畫不出來)就算要世界觀,很多時候也只是『總之因為不明原因,我就這樣了』而已

其他還有,日本聲優主要是專業聲優,被允許找專業聲優以外的人只有吉卜力工作室。要是突然讓一個明星或演員來當知名角色的聲優,很多人很可能還沒看會罵會差評,這是非常需要注意的部分。受專業聲優的地位影響,聲優見面會或聲優演唱的角色歌也可以給官方賺不少錢

而美國………………嗯,找演員來配音不是很正常的嗎?雖然也有專業聲優啦,但是不多。不過就算找演員也沒人罵,反正都這麼做的


還是不明白題主的問題。

簡單的說因為觀念的問題,劇場動畫美國完爆日本,電視動畫日本壓住美國。

展開了說,那題目就大了。


單論動畫而言美國的迪斯尼在二維方面一家獨大,不管你承不承認,它是曾經第一個能憑藉動畫片吸引觀眾不會大喊退票的製作公司。曾經皮克斯代表的三維動畫強勢崛起給其造成了相當大的衝擊。其後迪士尼收購皮克斯,強強聯合。(另皮克斯真的是一家,個人非常喜歡的公司。)美國動畫非常多遠,其典型的代表便是動作,其用動作來凸顯人物的性格、情緒等等。造型多數較為誇張,能明顯區分人物主次。其電影動畫造型多以簡單的圖形取捨做出,如飛屋環遊記的老爺爺,臉是方行,不僅突出老爺子的古怪性格,也能突出剪影效果。其次迪士尼的動畫為代表的動畫多數是以圓滿結束的,與其理念相同,結尾都是「王子與公主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而其追求的是過程,這與其講故事的能力與其電影推出的受眾有關。

日漫以吉卜力工作室為代表,人物造型精緻,背景精美,故事張馳有度,動作流暢,但與美國動畫相比其製作水準也是頂級。但可明顯看出兩者的商業路線與價值觀念的不同,與美國的誇張豪放相比,日本動畫更為內斂貼合實際,動作不做過多誇張,更加註重細節刻畫。另大家廣為熟知的火影等,其嚴格意義上是漫畫的動畫化,既現有漫畫再有動畫,這也是日本的一個普遍現象,所謂動漫的名詞便是在這了,其實單論動畫而言,一個好的動畫也是需要好的劇本,導演,人物等等。

以動畫電影級別來說,兩國的製作能力不相上下,不要與電影CG混為一談。講故事方面日本更注重的是人性的剖析,及戰爭反抗題材這與其二戰史有直接聯繫。美國更注重的是好的觀影體驗,既消費爆米花級,這是其追求的方向不同。不要被標籤化了,美國動畫師也可以做日本的風格,日本依然,這對動畫師來說無非是動作的幅度大小,隨動的強弱而已。好的動畫師是互通的,但其不能逾越故事本身。這才是兩國動畫的根本不同之處,追求的價值。

最後作為動畫師而言最大的樂趣其實便是賦予生命。


現在日本動畫只剩下賣萌和賣慘,劇情不存在的。相比美漫各種天馬行空遜色不少,記得獨立遊戲紀錄片後續採訪某遊戲製作人當著日本粉絲的面嘲諷日本遊戲開發商缺乏進取精神,日本那幫做動畫何嘗不是這樣,當然更可悲的事中國不學美漫,學日本各種賣萌人設,色情擦邊,唯獨不在劇情上打磨。


王道動畫上,美國的是超級英雄動畫,日本與之對應的是熱血少年動畫,超人、鋼鐵俠和悟空、路飛。

動畫電影上,美國有迪士尼、皮克斯對應日本有宮崎駿、吉卜力。

科幻劇上,美國有星際迷航(美劇)對應日本有高達、Macross。

美國有一類諷刺喜劇動畫Simpsons、南方公園這種,日本幾乎沒有。

而日本的萌系深夜動畫全世界獨此一家,就是俺妹、春物之流,美國沒有。

不同題材動畫的表現方式很不一樣,超級英雄動畫和後宮漫其實沒法對比。

所以最值得拿來對比的就是超級英雄動畫和熱血少年動畫了。

美國超級英雄動畫的世界觀大多基於現實世界再加以幻想成分,價值觀多為正義、責任、人性、善惡,畫風多為寫實,主角以中青年為主。

日本熱血少年動畫的世界觀大多完全架空,基本物理規則都與現實不同,價值觀多為夢想、友情、勵志、恩仇,畫風誇張,特效豐富,主角以17、18歲少年為主。


美漫是除了臉寫實啥都不寫實。

日漫是除了臉不寫實啥都寫實。

大致如此。


塑造人物方面,美漫讓人記住角色的辦法是突出人物性格。敘述人物經歷誇張人物動作。可以說是想進了辦法。但是唯獨一點。從來沒有利用觀眾的荷爾蒙。

看到日漫有些角色塑造的形象。在屏幕里搔首弄姿。真的想衝進屏幕里把她上了。

畫面方面。日漫唯美的畫面效果比較多很會渲染環境情緒。美國二維動畫不這樣。


美國人性格和文化問題決定了美國動漫相對積極向上(這種積極有點像那種滿不在乎的氣質,也就是樂天派)美式幽默差不多就是這種苦中作樂的做派。

日本人算是個多災多難的國家,各種自然災害和文化,奠定了日本人偏向悲觀卻又不會過多悲觀的感受。日本人認為生命如同櫻花一般「無常」,這也是日本很重要的一個文化組成,衍生出了武士道。


美國動畫:卧槽這編劇太厲害了這也能想的出來。

日本動畫:卧槽這原作太厲害了這也能畫得出來。

總體來說,同樣追求「精緻」,美國動畫很容易給觀眾一種工業化的美感,有人負責人物造型,有人負責動作設計,有人負責劇情走向。與此對應的是,相同檔次的日本動畫,「個人風格」更加強烈,雖然日本動畫也是一整天流水線設計,但總體而言更加「個人化」。

舉個例子就是,美式動畫的海綿寶寶,日式動畫的機器貓,二者都有腦洞大開結果把自己玩進去的橋段,但前者明顯更為多樣化,而後者的思路就比較統一。


主角人種不同。


一個對口型很重要,一個無所謂。


美漫畫風偏現實主義色彩,這也是為什麼容易真人化。

日漫畫風則偏卡通色彩,能看到鼻子的都是少數,真人化程度太難,和原作違和感高。


隨便舉幾個栗子:

經典迪士尼手繪:《幻想曲》、《美女與野獸》、《獅子王》;

CG動畫:《玩具總動員》、《怪物史萊克》、《瓦力》;

剪紙動畫:《南方公園》;

定格動畫:《鬼媽媽》、《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失常》。

這還只是動畫電影。這些的特點竟然可以全都總結為「美國動畫」?

隨便再說TV部分,什麼人會覺得降世神通、少年泰坦出擊、星戰克隆戰爭是同一個類型?

日本動畫電影,也有最終幻想這樣的CG類,哪怕是手繪,風格差距也極大,宮崎駿、今敏、新海誠、細田守你會分不清?

日本動漫TV我不熟悉,就不敢多言了。

放眼全世界,那就更是五花八門了。《我在伊朗長大》、《畫之國》、《王子與公主》、《男孩與世界》還有最近上映的《至愛梵高》。

哪怕是中國呢?大鬧天宮和水墨動畫,你能說是一樣的么?

試圖用一種刻板印象去歸納總結它們,是對藝術家們的不尊重。

當然,從創作規律來講,可以有一些區分。

比如有些動畫,是更關注故事本身的,對他們來說,動畫只是一種表現形式,也許是重要的,但未必是絕對的必要,不去拍真人電影,也許是技術和成本的限制;

也有一部分,更注重動畫本身的獨特表現力,也會更追求技巧的精進——注意這個不一定是燒錢的科技上的技巧,也包括創意特點等等(比如水墨、定格的一些形式)。

但是,儘管大體上,日本動畫里前者多、美國動畫里後者多,但這樣的區分依然不是以國家為界的,甚至其區分也十分模糊。比如我十分推崇的今敏,他的敘事、分鏡乃至「鏡頭」角度,完全是真人電影式的,然而動畫的一些手法同樣對他影響甚深,你很難說今敏的作品成功是劇本還是手法。

《男孩與世界》的畫面可謂簡陋、劇情也不複雜,但其對畫面的運用天馬行空,換成真人電影可能反倒無法表達(至少無法以影片的角度和形式來表達)其特有的魔幻現實主義。在這裡,用簡單的手繪動畫,就並不僅僅是技術、成本限制下的折中手段,而是創作者的主動選擇。而其藝術價值,則是超然於單純的「畫面優質」「故事好」「有內涵深度」「技巧精湛」這些標籤之上的。這些特點都可以用來形容它,但藝術價值卻不是形容詞的堆砌。

說半天,沒有什麼結論,但有一個建議:多欣賞,少貼標籤。


日本:我爸爸很屌,我爺爺很屌,女人都喜歡我

美國:我很屌,我基友很慫


美國動畫:要麼不是人,要麼不像人,要麼太像人。

日本動畫:再怎麼精美長的也不像真人。


以美國為代表的那個叫Cartoon ;

以日本為代表的那個叫Anime,並在ACGN產業中處於較高的層面。

這兩者在畫風、表達主題、畫面側重點等方面完全不同,因為Cartoon 與Anime 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產物,我覺得沒有可比性。

一個只看美漫的人評判JUMP作品如何如何是有失公允的,反之亦然。


經評論指正已對用詞做出修改


個人感覺美國動畫個人英雄主義比較明顯,為了彰顯美國的特色;日本動畫敘事成分比較多一點,為了講述一個故事,獲得更多的共鳴這樣


這兩個東西根本沒有可比性,因為都太多樣化了!!!!!

還有一大堆在談漫畫和電影的,麻煩你們認真審題好嗎!!!!!

在此說下我理解中的美國動畫(因為不了解日本的情況):

我認為美國動畫從播放方式上可主要分為兩種:

1、電影動畫

2、電視動畫

電影動畫下又可分為原創動畫電影和改編動畫電影。原創動畫電影的典型代表就是迪士尼、皮克斯等工作室的作品,這些作品多走合家歡路線,以3D畫面,擬人化的人物和富有想像力的劇情為主要特徵。改編動畫電影的風格則主要與其改編的作品有關,因此無法概括。

電視動畫下又可分為大致三類:漫改動畫,低齡向原創動畫,成人向原創動畫。低齡向原創動畫自不必說,劇情比較幼稚,畫面色彩豐富,以教育兒童為主要目的。成人向原創動畫在內涵上比一般動畫深了不少,口味也大部分比較重,畫風十分多元,腦洞匪夷所思(典型:南方公園)。

重點說下漫改動畫,個人認為這是美國和日本動畫最不同的一個方面(也是路人誤解最多的)。

美國的很多漫改動畫是改編自DC和漫威兩家公司的超級英雄主題漫畫。日本的漫改動畫也是以已有的漫畫為基礎進行創作。所以兩者在內容上的區別是由漫畫決定的,跟動畫本身沒啥關係。兩國動畫的最大區別在於,動畫的內容是否與漫畫相同。

個人印象中,日本動畫的內容一般不會偏離漫畫太遠,在設定和劇情上一般還是與原作保持一致。而美國的漫改動畫,只是拿原作當參考,設定和劇情完全自由發揮。舉個例子:柯南在漫畫里是因為喝了一種神奇的葯才變成了小學生,動畫里就沿用這個設定,而不會說是因為被小學生咬了發生了變異。然而在少年正義聯盟里,Superboy的設定從漫畫(少年泰坦v3)里的「盧瑟和超人的基因結合產物」變成了動畫里的「邪惡組織的超人克隆體」,而且羅賓也從漫畫里的三代Tim變成了一代Dick。更別說TTgo這個魔性的漫改了。

另外,在目標人群方面,日本的漫改動畫和漫畫不會相差太大,但美國的漫改動畫通常比漫畫要低齡向,而且這種低齡向的情況是不分DC漫威的(DC和漫威的差別遠沒有很多人想像的大,別說DC就是黑暗深沉,漫威就是合家歡)。動畫的目標人群大約6~12歲,而漫畫的目標人群基本上是14+。

畫面方面,私以為美國漫改動畫普遍比日本粗糙簡單,製作上沒有日本那麼精良。


知乎首個認真的回答,害怕各種無腦黑,所以可恥的匿了

有錯誤的話歡迎指正


日本動畫里,畫面經常不動,只有人說話。一直像是看配音的ppt。人物畫風一模一樣。全都一個類型。日本的人物動作還誇張,一驚一乍。還充滿了回憶,沒完沒了的回憶……

美國動畫片畫風風格更多樣,不固定。人物動作流暢。看著自然,像是正常人。我喜歡沒過動畫。近幾年的3d更厲害。


不管怎麼說,動畫是在美國先出現的,所謂的大眼也是米老鼠系列先出現的。

畫面上不同的是,日本這邊的畫風更新的非常快,而且比較符合大多數人的口味,而美國在畫風這方面並沒做太多文章,更加註重誇張的動作。

劇情上美國更多的是科幻、英雄題材,日本更多的是青春、愛情題材。


在畫面和內容上,兩者的作品都有區別。美國的動畫...除了超人等英雄以外,人物設計從來不走美型路線,故事基本走無腦歡樂路線。日本動畫作品從畫面、音樂、配音等各方面都很注重觀眾的審美品位,而作品的世界觀也是無所不包,求思考人生、求催淚、求治癒、求刺激,你都能找到合適的動畫品。此外,日本作品在電腦技術上與美國其實不分伯仲,看看攻殼機動隊、最終幻想就知道了,日本動畫作品之所以沒美國的動畫深入人心,更多的還是市場問題


美漫表情和背景人物處理的很好


語言不同


日本的動畫呢大部分是動漫,事實上我們國內的那種動畫片並不多(我自認為)

而美國的動畫是動畫片居多,大部分是和國內低齡向的那種相同

各有所需吧 ,日本的大部分會比較成人向,會有點不適合或者說是在家長眼中很不適合給十幾歲的人看,很多文化能看得懂(對國人來說),美國的大部分比較是Q版的畫風(超級英雄那些先不談)會適合低齡兒童一點,但是事實上南方公園這種還是有點成人向。

大概就是說,日本動畫是明白了的告訴你,我很成人向,美國動畫就是,我長得很適合孩子但是我就是很成人向


首先最大區別,美國動畫大部分是全幀動畫,日本動畫是有限幀。

美國動畫就普通二維來說,比起日本少了當下意義上的「攝影」這一步,整體不會去調色加效果加光照之類的。

日本漫畫市場巨大,比起美國產業鏈更成熟普及,導致畫風和故事種類更多分類更豐富,這一點也影響到了動畫上面。

日本作畫更誇張,更符號化;動畫製作中個人風格更突出,美國動畫更加工業化標準統一。

由上也可導出,大部分來說,美國看一部動畫如何要看其公司,日本要知其製作者(主要是監督原畫聲優之類的),當然現在日本這個現象在逐漸向美國生產方式轉變,大公司模式逐漸穩定了必然如此……

PS: 很多都在討論故事性方面的… 這個日本主流其實和美國主流也差不多啊,看看日間番啊~ 不要將深夜番和美國主流比啊;這個應該是中國接觸日本動畫方式的不同導致的。

當然,這也是在變化的,如今日本最老宅男已經年過六旬,市場結構變了內容大體也會變,而且實際上日本的深夜檔數量的確在16年超過了日間。但是否真的會變成主流。。


說個題外的,美國動畫裡面人物往往離真人面貌有一定差距(但是身體比例符合真人面貌),確切來說是不如真人面貌。而且角色中成年人佔比較多。所以如果有人想去把美國動畫改拍成電影,那麼一般拍出來人物都會更帥氣,因為現實中(演員)人物長相絕大多數比動畫裡面角色長得好看,而且演員是成年人,演技高所以說拍出來效果是變好的

但是日本動畫……嗯……裡面人物往往是美型的,絕絕絕絕大多數比真人演員好看的不是一點半點,你在現實中找不到長得這麼漂亮的人來演真人版。而且另一個好死不活主要角色基本上基本上都是未成年人,這就造成了一個場面:演技好的那伙人基本都是成年人,想叫他們飾演那些中學生少年少女,形象上相差甚遠,對某TMA我就是在罵你,你看看你的clannad真人版還能看?然而找那些中學生未成年人來演,一個是確實找不到那麼好看的,另一個是這個年齡段的人演技普遍不咋地。所以拍出來效果是變差的

人們心理中更傾向於「往好的方向發展」


我覺得…就單純從開放的角度說

美國的動畫開放的很自然,說小黃話不打草稿,多暴力血腥,有種很落落大方的感覺,我是獨一無二的那種率真。劇情的發展就是一條主線,團結起來解決困難,打敗壞人。例如…《腌黃瓜先生》《瑞克和莫蒂》等等。

而反觀日本,就比較內斂,有些含蓄內斂,劇情的展開就像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覺,動畫也比較細膩,會展現心裡的想法比較多,對於血腥的畫面有是有,但不會過多的展現。劇情比較豐富多彩,最後可能會有一個大轉折, 我比較喜歡看日本動畫去猜結局, 但是不是很好猜…比如《叛逆的魯魯修》、《fate》。


看過日版的x人么


第一個想到的是美漫的妹子欣賞不能。。看了看其他人的回答在腦子裡溫習了下南方公園。。可能我的認識有偏差。。


我感覺這個問題太大了,簡單的來說就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當然這是句廢話,我舉個例子,比如同樣是誇張,東方的寫意,西方的抽象,就這種區別吧,只能是宏觀大概的方向,因為不管是日本還是美國的動畫都是多種類型多種風格發展的,雖然開始基於各個地方的風格看的出來各方面的文化差異,但隨著全球化終歸是要越走越近的,這是基於受眾的。你比如中國的動畫,最開始的時候是水墨皮影木偶等風格動畫,但是由於出現了斷層,現在重新發展的動畫明顯都受到了日本與美國動畫的影響,但你依然覺得這是中國動畫的原因最終還是因為文化的問題,所以我覺得答主倒是可以具體到各個動畫公司的特色及其代表作的差異!

以上

感覺和沒說一樣

╮(╯_╰)╭


(美)一個畫風簡單但不簡陋

主要給人傳遞:

思想和思維的力量和抽象的情感。

(日)另一個畫風細膩但不礙眼

主要給人傳遞:

精神的力量和具體而又細膩的情感。

而且(美)大部分有時候主角不一定是正派,可能是反派也可能是中立。

例如Rick.

耶耶耶耶耶耶耶耶!!!!!!!


日漫

美漫

日漫

美漫


我總覺得日漫中有很多中二台詞(我要拯救世界/為了大家/為了朋友)類似這種還有很多萌來萌去的以及個別畫風看起來特別幼稚。



我個人觀點。

美國動畫,不是全部,但是大部分受到一些主流價值觀的影響,更強調人物塑造(相對來說)。且結局大多數一些happy end,屬於全家可以看的。(再次重申,大部分動畫,不是全部)

日本動畫,由於商業化運作和一些原因,有2個極端,一個是死宅,一個是黑暗。但是總的來說,不太注意人物塑造而是關注於故事。或者是故事好笑,或者是黑暗。

當然以上2條對於頂尖的動畫人都是屁話,有一方面做的菜,那還叫頂尖嘛。


我說幾個最大的不同

美國動畫大部分題材都出現了親情,友情,愛情。在英雄題材和日常題材里,這三者的程度幾乎是平均的。

日本動畫大部分題材都不會出現親情,並且都是愛情最重要,往往與多個配角有曖昧鏡頭。

美國動畫很少會有食物的鏡頭。

日本動畫都會出現食物,常見還會把食物的鏡頭給拍個特寫。

美國動畫層次分明,羈絆主角的事情之後解決了很少被提起和回憶。然後往另外一件事情上面認真去做。

日本動畫,無論是何時的羈絆,無論有沒有解決。出現的事件越多,主角回憶的事情就越多導致現在發生的事反而被主角忽視。

美國動畫看完了整部讓人感覺豁然開朗,然後遺忘……治癒啊!

日本動畫看完了整部讓人笑又哭空落落,日夜思考……致郁啊!

我個人感覺美國動畫就像一個嬰兒,你看了第一感覺就是很歡脫,很搞怪。封面和內容就像你所看到的那樣直接。

日本動畫就是一個很美麗的女生。你看了第一感覺是美,你還會覺得很陽光,然後你會感覺有深意成功被吸引!封面永遠不能看出來這裡面的內容,甚至與你想的完全相反。


美國動畫經常用誇張的五官/身體比例,並且有誇張的動作和表情(總之就是很誇張),表現力極強。

日本動畫比較細膩,人物比較精緻。


美漫畫風太簡單粗暴了,而且主題多是諷刺社會現象、揭露社會和人性的黑暗面,偉光正和小清新題材貌似不多


美漫的畫風只有一個字:爽

日漫的話就像是可愛的小姐姐一樣,軟軟的,美美的~

我愛它們!


美國動畫好像從沒見過宅文化……例如專門賣萌日常向。


之前看了一部成人動畫劇 發現美國的一些動畫只是依靠這個載體 其製作流程和電影電視劇是一樣的 也要講究運鏡轉場 劇本構思 還要植入廣告 人物刻畫重點也不在於形象

日本動畫不太了解 感覺是比較具有匠心吧 很注重場面的精雕細刻 反映人物心理活動的細節處理

腦洞方面日本的大一點吧 美國再敢拍也不是無邊無際的放任 有些內容也得受到管制 比如不能有兒童色情 不能正面表現死小孩

日本的動畫有些內容我很厭惡 我指的就是《黑執事:馬戲團篇》殺小孩太他媽變態了 別說什麼有錢有勢了只會比這更過分 我就算真有一天有錢有勢再人渣再心理變態也不會靠虐殺小孩來取樂


日本動畫是不是走下坡路了?

反正都不太喜歡看了。就畫面說,感覺二三十年沒進步,尤其人物表情方面。

米國動畫,技術上一直在發展,所以只要運氣好有個好故事,比如《COCO》。

其他國家我的看法是動畫電影規模不大,有可能是成本收益問題,不過偶然會有會有畫面特奇葩而內容更奇葩(深刻)的佳作。

畢竟藝術水平上,美國人基本是負的。

動畫片太特么貴了,雖然很喜歡看。


一個是美國的,一個是日本的,最大的不同。


「日本的動畫在開打之前總要說好多話,外國的動畫上來就開幹了。」

這是很久之前聽到的一種說法了,當時先聯想到了日本的火影 龍珠,外國的變形金剛,印象中好像的確是這樣的吧......


美國動畫僅僅是美國文化的衍生品,日本動畫還有服務於死宅的類型,當然如果說宅文化也是日本文化的話,那兩者也沒多少區別。


歐美國家,動畫片的受眾群體不止是青少年兒童,因為歐美動畫的成人性與社會性,很多中青年甚至老年人都非常熱衷於觀看動畫片。很多歐美動畫片在國際市場上都是名利雙收,既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又獲得了極高的聲譽。

基本上奧斯卡電影節每年都會留出極大一部分獎項給動畫片。例如由迪斯尼公司製作的動畫片《汽車總動員》,到現在為止已經獲得三十多種各類獎項。美國著名的動畫公司有迪斯尼、夢工廠、華納等等,每個公司都會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動畫片的製作上,一部動畫片的耗資往往比實拍電影要高得多,但是每部動畫片的票房收益,及其附加產品的收益也是相當可觀的。

美國的動畫產業鏈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了。日本的動浸產業與美國不同,但是也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動漫產業在日本可以說是國家的支柱產業之一。在日本有各類動畫期刊雜誌將近三千多種,日本的漫畫已經融入日本國民的生活之中,街道上到處可見平面動畫廣告,或者公益宣傳廣告,漫畫也不只是小孩子的專利,很多迎合成人口味的漫畫電影書籍也佔據了日本動浸市場相當大的份額。 日本是一個非常講究集體合作的一個國家,比較反對個人主義或者小團體主義。但是奇怪的是在日本,很多在國際上享有聲譽的動畫片卻是小團隊製作的結果,如在日本非常著名的吉朴力工作室,基本每一部影片都堪稱經典。

畫面風格。美國的動畫片連環畫往往造型簡單質樸線條剛勁有力,人物個性突出,動作變化尺度大,喜歡用一些誇張的造型與動作來表現人物個性。日系的動畫,一般則是線條柔和,有東方含蓄委婉的美,畫面唯美。顏色。美國動畫片喜歡用鮮明歡快的大塊顏色。非常簡約,決絕繁瑣;日本的動畫片用色講究融入了很多水彩或者國畫的用色方法。角色塑造上。

美國動畫很喜歡擬人化的動物,將人類的個性特徵融入到動物身上,誇張的人物動物造型,使人第一眼看到的時候就能對人物個性略知一二。這個跟歐美人的個性有關,直率,熱情。

日本是一個非常善於學習的民族,這使得日本的動畫片中的人物造型在早期往往表現出很多歐美動畫片的特徵,但是又比歐美國家處理的要細膩得多。


美國動畫有很多類型的呀,迪士尼之類的的動畫,DC漫威等的動畫,還有像南方公園等等,各有各的特點。畫風,劇情和深度上都有巨大的差異。沒法籠統地用美國動畫概括。


推薦閱讀:

皮克斯開源 Universal Scene Description 對動畫製作公司來說有哪些好處?
日本動畫演出和分鏡(絵コンテ)職位的區別是什麼?
為什麼日本動畫經常會顯得「幀數不足」?
樓主想把自己專業知識用動畫表達出來,僱傭別人做動畫能成功么?
《小魔女學園》是如何創作的?

TAG:動畫 | 動畫片 | 動畫製作 | 動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