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人終有一死?
因為有死亡,所以生命才顯的珍貴。
如果愛情不能分手,如果結婚不能離婚,如果生命不會死亡,如果太陽永不落下,我覺得這個世界對我基本就是人間地獄了。人是需要休息,反省,自我修正和改變的,否則一切都會很無聊。打小我就怕黑怕鬼,怕未知的概念,怕有威脅感的東西,怕不能猜測其思維的動物,怕東怕西當然尤其怕死。但後來看了一本莊子內篇,很晦澀完全靠翻譯在挪進度。即便如此,等看進去的時候發現這莊子真的不可多得,他能平靜心緒,能鎮定恐懼,他講了一個夫人,誰我不記得了,情節貌似是說她被俘虜或者別的原因遠離娘家去嫁人,路過黃河這一頓痛哭流涕,但後來跟著丈夫每天享受魚肉和歌舞或者別樣的美好生活時候,想起黃河邊的那一頓哭,覺得自己當時很傻,莊子說我們的心就像是抗拒夢醒那樣在抗拒死亡,有一句話是翻譯過來大概是這麼說的,「「我怎麼知道喜歡活著就不是一種迷惑呢?我怎麼知道討厭死亡就不是像自幼流落他鄉而不知道回家那樣呢?」可能有人會跑偏的理解成厭生,但真的克服很多恐懼。起碼對我來說,對人終有一死這個問題,是極好的回答。
我們來到世上誰也沒想活著回去。
若能在有限的時光里,完成許多個小小的夢想,踏上許多個小小的腳印。在時光荏苒的每一個階段,都有所努力的付出和雀躍的收穫。
人生回首,你將感恩所有遇見過的人,經歷過的事。正是它們的存在,完滿了你獨一無二的生命。
最後,你無憾於這一生。
(我始終以為,一個人能無太多後悔,即便終點來臨,也能從容不迫)人生充滿無常,無常即苦。生命的無常是無法迴避的。生住壞滅是萬物運行的規律,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如此而已。每個人都要經歷生老病死,如同春夏秋冬的輪轉一樣,是一種自然現象。明白了生命的無常,珍惜生命的有限,才能放下無謂的執著,才可以坦然地面對人生的苦難和死亡。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有限的生命中盡全力去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追求自己想要的,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放下永遠不會來的未來,珍惜每一個今天。
千古艱難唯一死,救仙訪道問長生。——掙扎有生有死,無非自然。——認命有這功夫,還不如干點有意義的事。——看透,或自以為看透;你在說什麼啊。——兒童,或智力接近兒童主觀向的問題,向來沒有確定答案,以上只是從幾個典型的角度簡單分析了一下。
從哲學、生理學、心理學去解答這個問題,專業性太強,等高人展開。
死亡就像黑洞一樣難以捉摸
獻上歐瑪 海亞姆的一首小詩:
奇哉 寧不奇乎
先我而死者萬千無數曾無一人歸來告訴我們當走的道路死亡是每個人都得完成的行為藝術死亡的正面作用
心理導讀:越來越多的社會心理學證據顯示:永生的文明,令人憧憬,但沒有死亡,根本就不會有多少文明。如果你還對死亡感到恐懼,請看看這篇文章吧,也許你會有新的視角。 —— 改變從這裡開始
恭喜!因為您是人,知道自己難逃大限。為此,您才學會了某些可觀的文化和心理應對手段。 (來源:壹心理網改變從這裡開始)
死神聲名狼藉。他終將來臨,卻總是不期而至,令人恐懼、厭惡。《聖經》稱他為「最後的敵人」。
然而,在整個歷史中都有詩人、哲學家認為:假如沒有死亡,我們會不知所措。是死神來臨的前景,讓我們每天起床、驅動我們實現偉大的事業。現在,越來越多的社會心理學證據顯示:這些哲人是對的。永生的文明,令人憧憬,但沒有死亡,根本就不會有多少文明。
故事從我們意識到難免一死講起。像所有生物,我們掙扎求生。但與其他動物不同的是(無論如何,據我們所知)我們知道這一掙扎註定是要失敗的。人類善於推理的強大頭腦告訴我們:這再壞不過的事,終將到來。我們必須生活在自己末日的陰影中。
這很不容易。它確實令人恐懼、也可能令人癱瘓。因此,我們努力工作,以推遲死亡;我們竭力抗爭、甚至拒絕死亡。所有這些努力,帶來了某些最輝煌的成就。
這一點以人類在物質方面的進步最為顯著:例如農業的發明是為了給我們生存所需的食物;衣服、建築使我們溫暖、居有其所;武器讓我們得以狩獵、防衛;藥品用來治療等等。組成文明的物質發明中的絕大部分,實質上都是我們受地府幽靈驅使而創造的生命延長術。
在所有成就中,科學為最。科學也一直是被恐懼死亡所推動的。經驗主義之父弗朗西斯·培根把生命的無限延展稱為「最高尚的目標」。他為了這個事業犧牲了生命,在用雞和雪從事低溫保存實驗中感染肺炎而去世。科學是有自我意識的凡人才做的,神明可用不著生物化學。
儘管有科技的超絕努力、確實延長了預期壽命,死亡的可怖前景仍縈繞不去。這是人類除了物質文明還發明了文化的原因。 從格奧爾格·黑格爾到馬丁·海德格爾等許多思想家,都認為文化的目的是為了安慰我們:雖然肉體必毀,我們仍將永生。承繼此傳統的一位學者是人類學家Ernest Becker,其1973年著作《拒絕死亡》(The Denial of Death)曾獲普利策獎。正是這一作品,激勵了一群社會心理學家尋求經驗證據來支持哲學家的上述猜測。
堅持不懈
亞利桑那大學的Jeff Greenberg、紐約斯基德莫爾學院的Sheldon Solomon、 科羅拉多大學的Tom Pyszczynski等研究者提出了其所謂的「恐怖管理論」,該觀點認為:我們大部分所作所為和信仰,都是由恐懼死亡來激勵的。他們推斷:假如世界觀的存在是為了幫助我們應對死亡,那麼,一想到最終難逃一死,我們就會更狂熱地堅持那些信仰。
他們的起點之一是宗教;作為信仰體系的集合,宗教可以說是我們舒解死亡恐懼的集大成者。據上述三位學者的理論,如果宗教確實給予人類存在的慰籍,那麼,當死亡臨近時,應該可以測量出虔誠度的增加。
這剛好是他們所發現的。在一項研究中,他們要求一組基督徒學生評估兩人的性格。兩人的情形很類似,唯一不同是其一是基督徒、另一位是猶太人。對照組學生給二人的評價同樣好。然而,另外一組學生在評價前曾被要求完成性格測驗,測驗題包括對死亡的態度,即含蓄地提醒了他們最終難免一死,結果該組給基督徒的評價比給猶太人的要高出很多。
此作用不局限於宗教:在逾四百項研究中,心理學家表明,我們世界觀的各個方面,差不多都是由我們對死亡的對策來激勵的。例如民族主義,使我們堅信我們能夠作為較大整體的一部分來生存。確實,Greenberg及其同事發現,美國學生在受到死亡提醒後對一反美作家的非議大大增加。亞利桑那大學Holly McGregor進一步的研究顯示,受到死亡提示的學生,不僅對挑戰其世界觀的人表示不滿,還有對其使用暴力的意向,表現形式為給挑戰者超量的辣醬(出處: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74, p 590)。
這些初步研究支持Becker的絕望觀點,即認為拒絕死亡是通往一切罪惡的橋樑。它造成群體隔閡、培養偏見和進攻性、助長支持戰爭和恐怖主義。例如,看到飛機撞向紐約摩天樓電視畫面的人更有可能支持入侵伊拉克。恐怖管理論者最初聚焦於陰暗面。然而,最近他們開始認識到我們與死亡做鬥爭也有積極的一面。
例如,造成人類文化改變最強的作用力之一,是想留下遺產的慾望。某些最輝煌的文明成就, 從古埃及的金字塔到密爾頓的《失樂園》,均可被歸功於這一渴望。現在,恐怖管理論者已經展示出:至少是在美國本科生里,想到死亡會驅使我們力圖不被遺忘。
兩千年前,蘇格拉底就看到了這一點,他認為男人的大部分行為,都可以被理解為企圖不朽的絕望之舉;女人他則認為可用生育子女來作為捷徑。有若干研究認為蘇格拉底把成家當作恐怖管理策略是對的:一項研究顯示,聽到死亡提醒時,德國志願者表達了更強烈的養育子女的願望;在另一項研究中,華人參與者被提示死亡不可避免時,更加反對其本國的一胎化政策。
密蘇里大學的Kenneth Vail及其同事的近期一篇綜述論文,記錄了思考必死可能對我們有益的多種方式。例如,它會引導我們通過多運動或少吸煙來更健康地生活(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http://doi.org/jfg)。
該團隊還提出了有意識與無意識提醒死亡的重要分別。後者(即含蓄、潛意識的提醒)傾向於使我們不假思索地堅守群體的價值觀。這可能是正面的,假如這些價值是正面的;但當這些價值誘使我們咄咄逼人地墨守時,就可能是負面的。
另一方面,有意識的死亡提醒則激發更深思熟慮的反應,引導大家重新評價重要問題。我們思考必死越活躍,對社會強加的目標如財富、名望就越排斥,而會把注意力集中到個人成長或培養正面關係方面。
這意味著我們思考死亡還不夠。
Stephen Cave 是以柏林為基地的作家,著有《不朽:對永生的追求及其如何推動文明》
譯者:passerby98 文/Stephen Cave
任何一個人的死亡,都可以視為一個世界的終結
死是生命的另一種重啟。我盼望。
你要是玩一個無限原地滿血復活的遊戲,你覺得有意思么?
對於我們腫瘤科醫生看待死亡是這樣子的:今天我值班一個病人在打電話我過去的時候他掛了
人何其幼稚,面對選擇活法大大咧咧,只有意識到選擇死法的時候才會冷靜。
有的人呢,選擇進入體制內與人拼殺大半輩子而留給後代足夠的金錢,最後自己可以在衣食無憂的條件下死去;
有的人呢,選擇進入體制內抱個金飯碗,平時和朋友們遊歷世界,給予了後代從小就有的中產階級的成長環境,最後自己在和睦美滿的家庭環境下死去;
有的人呢,選擇自由職業市場,一邊工作一邊學習成長,和自己的家庭成員一起努力一輩子,最後能夠在一個中產階級的環境下完美地死去;
有的人呢,選擇自由自在,不想家庭、理想、責任束縛住他,雖然沒有人前風光,自己卻過得十分精彩,只嘆息人已老去不能再瀟洒100年,最後能以自己的方式快樂地死去;
有的人呢,選擇無知,選擇放縱,時時圖一時痛快,最後社會對他的虛榮心的沉重打擊使得他終於成長起來卻已物是人非,留給下一代平庸的成長環境與難以啟齒的生活壓力,最後自己在良心的譴責下強顏歡笑地死去。
我們雖然人生軌跡不同,但是我們都要死去,任何人都會死,任何人都會死,任何人都會死。死不可怕,可怕的是愚蠢的死法。
我選好了自己的死法,我便會愛上我的死法,我便會愛上死亡,我便會愛上生活。人生短短几十年,經歷各種悲歡離合,感受各中喜怒哀樂 ,終了坦然面對,死亡就是最好歸宿。
依我覺得,一直活著,好累啊。
人通常懼怕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死亡前後的痛苦與不甘。但仔細想想,如果世界上真的有神,那死亡也許是他給人類最好的禮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