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關係中,通常父親和女兒的關係好,母親和兒子的關係好」,這種感受是真實的嗎?

通常在童年的時候可能顯現的不太明顯,在兒女們逐漸長大以後,貌似這個變化會越來越明顯,不知道這是為什麼呢,求高手能夠分析或者解答一下這種現象


為了給之後尋找並習慣異性相處做準備!(潛意識)


誰說的,不一定吧,我就跟我媽關係非常好


小時候爸媽誰揍你揍的最狠?

90%以上的情況是:誰揍我狠我就怕誰,從而我就和袒護我的那位關係好。

反正我是這麼想的。╮(╯_╰)╭


聽說在多子女的家庭會有這種現象,當然只是聽說。

中國的獨生子女家庭,哪有什麼選擇,生了什麼就愛什麼。

反正我媽是把我寵上了天。


佛洛依德認為在性器期(Phallic stage,大約3-6歲)

兒童在行為上已有男女性別之分,並以父母中的異性為性愛對象。男童會模仿家中的成熟男性對象(爸爸),以母親為愛戀對象,以致產生戀母情結(Oedipus Complex),女童則產生戀父情結(Electra Complex)。

例如,此時男孩子會對家中的成熟女性對象(媽媽)產生愛慕感,
而同時對爸爸衍生出一種敵視的態度,意圖與他對抗及爭寵。但當年紀漸長,而孩子亦明白到打敗父母是不可能發生,因此他們便會開始學會認同與順從雙親,戀父或戀母的情意亦會逐漸消減 。

--------------------------------------------------------------上面是理論,下面是分析--------------------------------

一個是在這之後,雖然戀父戀母情節消退,但是父母中異性的形象在潛意識裡對個人影響較大,依然對異性存有依戀。舉例就是男人的審美很大程度上和母親的長相有關。

另一個是,社會對性別角色分配的需要決定的。

在現代社會中

成熟女性更傾向於「溫柔」「體貼」「感性」這樣的詞語,也更容易在家中作為一個傾訴者,被決斷者存在。

成熟男性更傾向於「穩重」「果斷」「可靠少言」這樣的形象,也容易在家中作為一個獨立獨行的被傾訴者,決斷者。

就算長大了,因為社會分配角色而產生的吸引力也是極大的。

舉例就像兒子長大了,在家庭做決策的時候通常由母親徵求父親意見之後再尋求兒子意見。而不會由父親徵求兒子意見。

另外,如果說溝通多少,普遍存在題主所說,如果說關係好壞,恐怕就沒法比較了。


我認為是因為爸爸會把男人的一些責任強加給兒子,認為並督促他們應該怎麼去做,給他們添加一些條條框框,讓兒子感覺壓力很大,束縛很大,而媽媽對這方面要求少一點,所以對媽媽親密點。反之,女兒對媽媽亦如此。


自我有記憶以來,從來沒感受到父親跟女兒「上輩子情人」那樣的關係。從小我就黏我媽媽,然而我媽媽說,等我長大了就會黏我爸爸。可惜,雖然我媽媽是一個有遠見的人,能把家裡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條,這一點卻是預見錯了。我從小怕我爸媽怕得要死,成績不拿90+或者前十根本不敢拿給他們看。學校里有活動,除非春遊秋遊這種硬性參加的活動,其它的,一般我爸不讓我去,所以我也會很自覺的跟老師說不去。這種現象到高中才有所改善,因為前十拿不到了,再怎麼打我罵我只能讓我越來越皮厚跟抵觸,估計也就放棄了,曰:身體好就好。

雖然大體上爸媽都打都罵,我還是願意黏著媽媽。可能是後來媽媽發現這樣子的教育雖然能把我訓得「服服帖帖」,但是久而久之,我就把心門關上了,不願意和他們交流。高二時候,我被送出國了,(哈哈拿不到年級前50就送出國好任性呢),我媽那段時間正好在家養病,腰有點不好,看了不少心理書、教育方面的書籍,也是稍微有點反思,所以來看我的時候,跟我聊了很多這方面的事情。類似於「我知道以前xx做法不對」、「你的情感教育方面有所欠缺」。。。說真的我也懷疑自己有自閉症憂鬱症什麼的2333。。但是說歸說,很多人格性格方面的性質,已經沒法改變了。慶幸的是,在國外獨自生活的時候,並沒有讓我再繼續沾染我爸的暴脾氣,所以,可能我的脾氣還沒那麼那麼差?不過我知道自己脾氣不好,很多時候都是克制著,也沒把可怕的那面統統露出來過hhh否則就沒有朋友了呢~

根據我媽的描述,我爸脾氣不好由來已久,年輕的時候,應該就是暴戾到不行的人。幸好我爸爸聰明,「五官不差」。從工廠出來一直做到國企的主任級別,也是很厲害的人了,更何況還能供得起我出國留學。在職場打拚總有不順心的時候,所以脾氣會暴躁。而我真的一直認為是自己不好。我還依舊記得第一次挨打的時候,幼兒園作業沒有做,我爸就抄起拖鞋,嗯對,拖鞋,來打我。後來,只要我學習稍有不好,胳膊上會被擰得青一塊紫一塊,屁股上留個掌印啊,筷子打斷掉啊......只能說習慣就好。哦對,他還不讓我哭。所以,每次,有預感要不妙的時候,他的訓斥可能整樓都聽得見吧,然後我,只能坐在椅子上,獃獃地看著他,聽他訓完,等他打完,然後等他走了,默默地哭。感性的缺失和對男性的恐懼大概就是從這開始的吧。我也記不清在日記本上到底寫過多少詛咒的話語。不過好幸運,那些詛咒都沒成真。

小學的事情記不太清,但是初中的時候,班主任真的來找我談過這個問題,要我和我爸好好談談。當時我,應該就是,顧左右而言他。根本不敢談啊,想都不敢想啊,到現在還一想起來就要流眼淚啊。

出國之後,也有遇到過跟我一樣的女孩子,共同點就是都很優秀,in academic reports. 而我,很少會跟別人說起自己的父母,特別是爸爸。看到別的同學很開心的視頻的時候,我就知道了跟別的家庭最大的不同在哪。

所以,如果還有一次機會的話,在他第一次舉起拖鞋的時候,我應該哭得越狠越好。之後每一次,都不應該就那麼屈服了。

不過可能,抵抗了會成為像爸爸一模一樣的人?那我也不要。

我不想成為自己討厭的人。


孟子也說過,食色,性也。吃飯和性慾是人活動的最原始的驅動力和核心內容,所有的生物也都是如此。人類的活動已經極大的豐富,但追本溯源,都可以歸結到這兩大類去。

與父母的感情之間,也可以從這兩方面來歸納。父母養育我們,提供食物。父母是我們最親近的,有明顯性別色彩的個體,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特別是童年時代,我們關於吃和性的意識或者潛意識,大多自於他們。

另外,弗洛伊德所說的這種性,成為泛性主義,或者力比多,和我們一般認為的性不一樣。所謂的戀父戀母 ,也不是真的搞男女關係,而是一種擴大化的個體之間親昵關係的具象化。


較低階層的人大多如此,較高的階層或知識分子家庭無論男女大多跟父親關係較好。

這是跟父母的天然職責相關的,除了吃吃喝喝,孩子天然都有更高的精神需要,這個需要大多需要父親來滿足,但是較低階層的大多數父親在這方面是失位的。

中國大多家庭的家庭教育是很失敗的,大多父母在上崗前根本沒有過任何培訓,甚至一生都是不合格的,在中國的底層家庭尤其如此,這裡的底層不僅僅指經濟上,一些暴發戶也一樣。


爸媽如果有一個符合常年不在你身邊,比較難以溝通,不溫柔,不講理等缺點,或者一個符合懂的多,會玩,開明,做飯好吃等,你會遠離前者一點,親近後者一點吧。對我來說,哪個更有親近感,就容易更和誰關係好。和老爸更聊得來,但是老爸在我小時候常年不在家又比較嚴肅,所以我和我媽關係更好吧。


至少我不是,我只怕我爸一個人,和我媽的關係卻最好。


是真實的,有些時候因為父親太疼女兒,母親會吃醋,對女兒自然不好;反之亦然。有一種產後抑鬱症就是有些孕婦在生完孩子後,因為孩子爸爸一直抱著孩子而不關心詢問她,她就抑鬱了。


好吧,給題主提供一個案例以供參考。

個人對於題主所提的這個感受覺得不談變數的定性都是扯淡。

我本人女,二十齣頭。頗為頑劣且不學無術。小的時候(大概到十三四歲吧)常常挨打。一般我爸打我,經歷過腳踹打耳光等等。我媽極少打,但下手非常重,用竹板抽。這個事真是黑歷史,屁股後背都是紫的,去洗澡碰到認識的阿姨,人家問我怎麼了我只能說是摔的……

但我跟我媽關係好,我跟家裡的交流基本只存在於和我媽之間。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一點越來越明顯。

當然不能忽略我爸是個混蛋這個原因。

我想我不記恨我媽是因為我媽打我都告訴我我這個事做得不對。我自己覺得應該挨這個打。

就我身邊朋友的情況來看,只要家庭關係正常(父慈母愛哈),孩子不處於叛逆期,題主提到的這個現象還是有一定普遍存在的。

從我個人理解看,在家庭關係正常的前提下,父親由於「一家之主」的形象,思維方式和行事隨年齡增長是在逐漸成熟的,而母親更多的關注我們所謂的「雞毛蒜皮」的小事,變得很「小家子氣」。這也是為什麼文學作品中,父親是沉默寡言溫柔得深沉而睿智的形象,母親則嘮嘮叨叨好像有些煩。而孩子長大離家接觸社會,理性是逐漸向父親靠攏的,自然會和父親多一些共鳴,而感性傾向於向母親尋求包容和理解。所以我們選擇和父親談論人生理想,和母親閑話家常。

唉,不得不說,不是我男權主義,而是我們從經驗上把一些較為理性客觀大局的思考方式稱為男性思維。我愛死理性派!

當然了,我既不學心理也沒經歷正常的家庭環境,我不和家人討論任何會造成觀點分歧的問題。大家可以跳出來說我扯淡,歡迎閑嘮嗑。

另外,我寫到這突然想父母為什麼要打孩子呢。像我,說道理就能讓我明白自己不對,跟打得怎麼樣是沒關係的。因為生氣打?我個人覺得生氣是一種很不愉快的生理體驗,氣短頭暈胸悶,我一般不選擇生氣發火解決問題。


我和我爸沒話講


並沒有,我爸和我關係並不好


女兒對男性的理解來自於父親,而兒子對女性的認識來自於母親,這就是原因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