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2017 年 IMO 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韓國隊再次擊敗中國,並獲得團體總分第一名?

韓國隊在2012年IMO上曾獲得過團體總分第一名,去年也獲得團體總分第二名,總分在中國之上。今年的團體總分更是高出第二名中國11分。從這樣的成績來看,韓國的教育模式是否有值得借鑒的地方?韓國近年來取得突飛猛進的成績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韓國基礎教育質量一直不錯,但「在 IMO 上擊敗中國」,至少在我上小學的 90 年代後期,幾乎是痴心妄想。沒想到 2017 年真的實現了。

韓國 1988 年首次參加 IMO,1995 年躋身前十,此後一直穩居前列。2016 年第 57 屆 IMO 前三名依次是美國、韓國、中國。

下圖截自 IMO 官網。

韓國一直重視培養理工科人才,目前全國有 6 所「科學高中」作為「英才教育機關」。這次參賽的 6 位同學全部來自首爾科學高中(????????),該校仿效大學進行學分制培養,但據說課程內容跟競賽內容也不完全重合,不少學生周末還去江南區的大峙洞參加奧數補習班。畢業生多數被保送到首爾大學、浦項工大(POSTECH)、韓國科技院(KAIST)等一流高校的理工科專業學習。

在文科相對受寵的韓國,參加理科競賽的女生很少,據說首爾科高的女生比例只有 5%。此次金多仁(答主音譯)代表韓國參賽並得到金牌,在參賽的 62 個女生里排名第一,可喜可賀。

恰好,在剛剛結束的物理奧賽(IPhO)上,韓國的 5 名學生也全都摘得金牌,與中國、新加坡、俄羅斯並列第一。

不過韓國學術界倒是普遍通陳沒人願意來基礎學科,「好學生都去學醫了」。韓國醫院多為私立,醫生賺錢多嘛。

似乎朝鮮在 IMO 上的成績也很好,2016 年第 6 名,2015 年第 4 名。


這幾年國內反奧數取得了實質進展。


【先說結論】沒有必要因為中國代表隊在IMO上沒拿到第一而感到擔憂,也絕對不能指望推動奧賽就能發展咱們較為貧弱的基礎學科領域。

幾年前(當我還是高中時)中國代表隊在IMO上的表現是吊打其它國家的。

但當時奧賽培訓時陳老(陳計老師)和我們說,你們別看現在中國奧賽搞得多牛,但那些得金獎的小孩沒有多少能夠未來數學的道路上走很遠的,因為他們都學其它專業去了。

其實從我身邊同學對專業的選擇來看也能看到一些,當年我們班有三位同學進入了CMO,並且都拿到了大學的保送資格(要求高考成績發到一本線),分別是清華,上交和復旦。但等到這三位同學去到這些學校以後,他們都沒有選擇數學專業,而是選擇了前景較好的機械工程等專業。

所以說在大部分人眼裡,奧林匹克數學,物理等,只不過是進入一個好大學的敲門磚,倒並不能說那些奧賽很牛的選手真的對純數學,物理領域很感興趣。

說起來有些諷刺的是,到最後真正選擇紮根在基礎學科領域並推動其發展的人,大部分都不是當年在奧賽中拔得頭籌的天之驕子,而是一群憑著一腔熱血不停在奮鬥的普通人。

以上。


你讓足球加入高考科目看看會不會拿個世界盃什麼的


中國高中階段學科競賽保送取消的惡果。

強行要求有特長的學生把時間浪費在語文(不是說漢語不重要,而是高中語文教學)這種洗腦學科上。

「我們寧可要殘次品,不要危險品。」這種傻逼理念,難怪被吊著打了。


國內競賽風氣隨著之前的義務教育群體的個人教室家長思想一起被大環境驅使著被迫惡化 很多高考成績無限風光的名校帶著特有的優越感步入競賽 破壞了該省內競賽圈原有的秩序 他們為了在高三自主招生名額分配總榜上的競賽獎項加分開始以省一國三為目的的競賽 憑藉高考的優勢在一試的發揮在難度不高的聯賽中擠掉了在冬令營更有競爭力的同學 這種不以競賽為目的的競賽使各別省隊實力降低 部分人才埋沒 惋惜的故事在各培訓機構也時常被提起 再者 網路上對競賽高手的亂膜現象迭起 影響自身及其所認為的dalao的心態 一步步延續到更高層面的選手 例如今年國家隊名單爆出伊始 國內紛紛對丁神落選感到惋惜而不管其他人落選者的感受 不過仔細想來一次cmo的頭名真的能證明比六位國手實力更強嗎 是六位國手cmo發揮問題還是丁神末輪發揮問題 另一方面 我們的這些討論與惋惜、膜拜都在給頂尖層次的選手施加壓力 而從難度看來imo試題與cmo相比更易 高手更易失誤 只是舉幾方面與幾個案例 綜合地講 歸根結底是教育的退步 家長教師群體思想的退步 是社會造成了這些退步 還是這些退步影響著社會 我們不得而知 這些話 想到的人里 無論對錯 總要有人說出來 否則 只能是深埋海底 不贊成的朋友 恐怕也都明白這種問題說不清理的道理 不必過多爭辯


挺多想走奧數的因為前景不明朗被父母說服不走這條路了,但是我覺得沒拿第一就沒拿第一吧,非要在這裡爭沒什麼意義,別人對這方面重視,拿了個第一我覺得我們還是要恭喜一下人家。


這個, 入選國家隊這一步並不是完全跟集訓隊成績相關的, 數學 物理國家隊大家都知道有貓膩,當然國家隊出去一般來說實力還是有保障的,基本上前20出去都能保障獎牌,不過這幾年屢次國際賽事有人翻船, 的確是搞的有點太過分了

另一方面,拿奧賽獲獎不學數學來說事,這是一種很無恥的做法,誰規定高中什麼科好大學就得上什麼科?照這樣,高中沒開過的機械電子計算機建築還招什麼人啊,高中沒人學過啊

一方面拿奧賽那點保送名額說事,另一方面清北降分招生名額已經佔到總招生的 75%, 我在想批判奧賽,打壓奧賽保送,是不是某些人為了給自己的子女多搞點可以走後門的保送名額而乾的醜惡行徑呢, 畢竟奧賽還是要認認真真的考出來的, 比起什麼三好生健美操還是靠譜多了


乒乓球都會輸,何況奧數!


素質教育大法堪比葵花寶典,自宮後神功初顯神威。何止奧數,全球PISA排名,2015年有媒體用慘烈來形容中國的成績了。


數理化誤國,金融CS興邦。

畢竟中國最優秀的學生都立志搞金融寫代碼,哪有空做這種雜事呢?


就十年前參加競賽的個人感受來說,中國代表隊那會之所以在國際比賽能有近乎碾壓式的表現,重要原因之一是咱是在拿職業選手和人家業餘選手PK。

中國的數學競賽,預賽,複賽一試,複賽二式,決賽,國家集訓隊,國家隊層層選拔。能拿到國際金牌的人固然都很優秀,有著強大的邏輯思維能力,不過搞競賽的人都知道,北京上海這些發達地區的競賽選手,往往都是初三就已經把高中三年的數學內容壓縮學完,世人看到的都是他們的光輝,然而背後那些汗水,才是真正決定他們能夠在人口基數如此龐大的中國,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

所以個人覺得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模式的優勢難以保持,也很正常吧。


IOI頭頂青天(誤


如果都像中韓這樣舉國體制加分降分保送上大學,那能擊敗中國隊的國家多了。


東亞國家都重視教育,都是題海戰術,沒有什麼可以值得借鑒的。要學科學,還是要學西洋人。


推薦閱讀:

知識付費是進步還是倒退?
標準答案式的教育是不是一種愚民教育的陰謀?
世界變得越來越混亂了?
去行政化?
10年級學生該不該選擇AP課程? ?

TAG:教育 | 韓國 | 數學 | 智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