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覺知身體動作?
個人體悟,既不是有意識動,也不是注意動時的感覺,注意動時的感覺是迷失在感覺里,有意識動時心是做為者,不是觀察者。可以算單純輕鬆動,卻又和純粹動有點不同。好像只差了是否知道。純粹動是不知道的動。知道加動才是覺知動作。知道自己在動。知道自己在看,而不是迷失在感知對象里。收回過度的感知,回到本身。
謝謝 @程昱森 賢友的邀請。仔細看過問題描述,題主您的思考非常棒,這也是我和同修們曾經糾結過的問題。
「心是觀察者」並不是一個需要刻意去營造的體驗,而是一個客觀事實,我們要做的只是通過善用佛陀教導的四念處去實踐認知這個事實。的確在此後的觀察中,「 既不是有意識動,也不是注意動時的感覺 」,前者有些偏向於心的一邊,後者有些偏向於現象的一邊,而我們需要的是單純的「知道」當下的狀態,是靜、是動、是提起、是放下、是在緊盯專註、還是因為其他的什麼東西轉移了你的注意力,用不施加於超過一根稻草的力量去自然地覺知它們。而正像你所說的,就像平時生活中的節奏一樣自如行動,與平時的行動差得只是「知道」而已,包括一開始的「有意識的動」,心也並不是「作為者」,心一直都是觀者,與每一個可認知的當下同生同滅。只是在那個時候,因為沒有「知道」的存在,我們還執取「心」是一個可以作為主宰的對象,認為是心在思考、在指揮身體行動,當持續「知道」一段時間的時候,會發現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上的現象,只是隨順緣起出現又滅去並被察覺到罷了。
個人的立場,其實動中禪包括建立在林居禪法心念處的出入息念等形式上,一禪一行里可以大致的分成引導覺知和被動覺知兩個階段。在並非密集禪修的日常情況下,當從迷失於各種念頭中,到提醒自己要開始醒來的那一下,你必然會從某個念頭開始主動的提醒自己接下來要注意覺知了,起先是引導覺知,甚至可以帶著正思維來引領和揀擇,動作、呼吸等等目標可以作為非常好的基礎參照物,而在「知道」逐漸清晰和穩固以後,引導這個工具便會一步步地放下,甚至連參照物都可以放下,因為你接下來的任何一個行為、念頭,乃至於心這個「觀察者」本身,都處於被「知道」之中,而單單是覺知這些名色法還不夠,基於隨順的觀察,可以站在四聖諦的角度去覺知,哪裡有苦升起,就在哪裡知道,就在哪裡滅苦,如此去探索苦的集滅。就比如如果您在修行中,還在為現在這個問題糾結,「我現在這樣的觀察對不對」,這樣的念頭也在知道的範圍以內,去覺知它是不是苦。
而上面這個從引導到逐漸放下引導去被動「知道」的過程,和同修討論的時候曾經打過一個比方:像黑夜裡的海面上有一座燈塔,開始的時候哪裡有明顯的動靜發生,探照燈的光束便打向哪裡,另一處有明顯的動靜發生了,又把探頭轉向照射那裡,而隨著不斷地引導和調查,發現整個海面都是波濤洶湧的,便逐漸放下了刻意和引導,燈塔的燈光在海面上四處自然地掃射、隨順觀照,我們要「知道」的不在於向燈光之外作意、也不在於緊盯某一處的海面高亮度觀察,而在於隨順地掃射中去如實的「知道」所照射的範圍之內而已,這就是被動地隨觀。不知道這種比方能不能達意。
因為不清楚題主修行里的具體情形,這些也僅是作為同修間一點體會的分享,如果能有一點幫助那自然會非常高興。如果還是解決不了困惑的話,建議還是去學習禪師們的開示乃至於再去相關的禪修營面對面地詢問業處導師。另外最近根據不知是否靠譜的傳言,泰、緬禪師們以後來華的簽證獲得會比較困難了,這種情形下最好是多參考一些文字和音頻的資料,從各個方面找到與自己實際情況類似的指導。
@狗進炮,謝兄邀請。題主的個人體悟大體是正確的。很多禪法都強調覺知,但對覺知的定義卻各有不同。對於動中禪來說,覺知是一種純然覺照了知的狀態,不稍加一絲注意力。
岩松老師經常強調,對於身體的動作,能知道多少算多少,寧願不知道,也不要用注意力去知道。因為注意力也是一種妄念,也是大老鼠,用老鼠去抓老鼠,老鼠何時能抓完?所以練習動中禪,掌握原理和方法很重要。
我也是以往返徑行為主要禪修方法,走路時,只是輕鬆自然的去走,剛開始走的時候妄念紛飛,也不用管,更不要通過刻意留意走路的動作來壓制妄念。只管輕鬆地走,慢慢地,妄念自然逐漸減少,內心的清明狀態逐漸增長。
所謂「觀察者」,也只是一個比喻而已。其實沒有另一個「人」在觀察,只是覺性在做著覺知的工作而已,覺無覺者。覺性達到一定境界後會發現,這世間,只有覺照了知,和被覺照了知的對象,除此之外,別無他物。哎呦,好問題。幫你邀請幾個南傳禪修者回答
從語言邏輯上看,有「覺知」這個詞,自然能夠構造出「不覺知」這個詞。然而「不覺知」這個詞的存在,並不代表能夠找到對應的事實狀態;另外,如果把「覺知」看作動詞,那麼勢必默認了一個主語——「我」。而這個所謂的覺知的發起者,本質上也是無從把抓的。
每個當下都是覺知的,並不存在一個不覺知的狀態。你掐一下自己,疼,就是覺知;如果你產生了「我知道我疼」的想法,也是覺知。覺知就是當下,比如你正在看這個答案,就是覺知。
不過雖然覺知是一直存在的,但覺知的對象卻是變化的。比如你看這個答案的前一分鐘,你知道你在呼吸么?也許你會說,廢話,不呼吸不就死了么,當然在呼吸啊!不過這並不是在當下覺知呼吸,這是一種推理而已。什麼是當下覺知呼吸?你告訴我你現在有沒有在呼吸?
同樣,你剛才覺知呼吸的時候,是否知道你在眨眼睛呢?你現在在眨眼睛么?
我在實踐禪宗時的用的理論對於覺知只有一句話,那就是任何時候都在覺知。除此以外,並沒有諸如「如何培養覺知」之類的描述,也沒有定義過什麼是覺知什麼不是覺知。因為這些都是戲論,是語言邏輯不完美而造成的陷阱。
在實踐中,你要學會引導自己去覺知觀察的目標。比如我剛才就在引導你覺知呼吸,覺知眨眼睛。當你成功的引導自己觀察呼吸、走路、吃飯等等行為後,沒必要時刻抓著引導的念頭不放,否則這念頭就成了雜念。
關於生活中的舉手投足的動作,有兩條路和建議,這兩種觀察方法是有所側重,不一樣的。另外最重要的就是加強靜坐修行。
一個是觀察慢動作,我們觀水滴的滴落,或者我們拿著筷子去夾菜,夾菜吃飯、吃菜,這樣一個運動的過程,我們只能觀察到這個運動變化過程中比較明顯的部分,而那些變化不明顯的部分,我們無法觀察得到。反過來,如果我們能夠觀察得到那些微觀的變化現象,那麼我們將處於高度專註的狀態,而這種專註,是一種普遍性專註,也就是普遍性留意發展而來的普遍性專註。為什麼?
因為只有普遍性專註這種思維功能,才能夠觀察些微小變化。
所以,為什麼我們要練習四念處?練習四念處就是要安住於那個微小的變化過程,因為我們安住於微小的變化過程的時候,我們只能使用「普遍性留意」這種思維功能,而無法使用「選擇性注意」,無法使用選擇性思維,這樣就把選擇性思維慢慢排除了,這樣就逐漸形成了「普遍性專註」,也就是「潛意識專註」。
所以,我們在這個地方,最關鍵的是要了解原理,一定要了解我們為什麼練四念處,它的最基本的原理是什麼。
它的原理:就是通過改變觀察對象,從而改變思維功能。
一定要明白這一點,我們之所以要專註於這個慢動作,它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改變觀察對象,也就是說,對觀察對象的作用點、作用面發生變化,讓選擇性思維作用於觀察對象的整體和極其微小的變化過程,這樣將迫使選擇性思維喪失功能,從而使我們能夠安住於「普遍性留意」,也就是安住於這種潛意識功能,使這種潛意識功能逐漸深化為「潛意識專註」。所以我們在練習四念處的時候,一定要從根本上了解這個原理,了解這個原理之後,我們就能知道實證的流程是什麼樣的。
因為我們使用的是「普遍性留意」,那麼使用這種思維功能的時候,它的流程就是:通過不斷的排出「選擇性思維」的活動,使「選擇性思維」慢慢地喪失功能,隨著時間的推移就形成了「潛意識專註」。 第二個就是生活中的觀心,覺知自己的行為。我們用手電筒來作比喻。手電筒只能照別人,卻不能照手電筒自己。這就是不自知,不自照。我們心的任何一個狀態(每一個識),都具備這個特點。比如意識,它現在正在津津有味地品嘗一頓美餐,完全樂在其中,根本不會知道這是我在享受,也就是說,此時只有作用,而顯現不了作用的主體,這就是「不自知」。我們的每一個識不是都具有「不自知」這個特點嗎?那麼為了解放它,為了一層一層向裡面進,那就用其他識來照他。比如意識,現在正沉浸在美好的沉思中,正在做白日夢,那就用第七識的分別我執來照他,這樣就能把它從沉思中解救出來。
所以,你要經常暗示自己,吃飯的時候你要知道我正在吃飯,貪圖美味的時候你要知道我正在貪圖美味;賞花的時候你要知道我正在賞花;說話的時候你要知道我正在說話;沉思的時候你要知道我正在沉思;走路的時候你要知道自己在走路;昏沉打瞌睡的時候你要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正在打瞌睡等等,如此這般,無論何時何地,你都要牢牢地抓住和應用我執,千萬不要須臾舍離,這就是讓心定於一個識(定),並用這個識去破另一個識(慧)。只要能這樣,你就絕對不會跟著感覺(意)走。在座上,也是如此,住(定)於我執觀(慧)念頭(意的相續性),念頭來了你要清清楚楚知道念頭來了,昏沉來了你要清清楚楚知道昏沉來了,腿痛了你要清清楚楚知道腿痛了,你所要做的就是知道和監督意根此時的一舉一動,你的角色就是一個監察員,就是一個偵察兵,就是一個執行特別任務的特務。只要你能忠於職守,你將很快突破意識這一層燈籠紙,你會發現念頭再也不會出現了,意識終於老老實實地伏下了,這時候就是住於我執(能思維的那個我)。
所以,對我們自己的實證,一定要從理論上、從原理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要不然的話,你不知道這個實證流程是什麼樣的,它達到什麼樣的目的,什麼樣的結果,你也不清楚,這樣你的實證將是很很盲目的,有時候會出現南轅北轍的現象。
最後介紹一下四念處。四念處其實根本上沒有四念處這回事,沒有一個人教當時確實有一個四念處,特別的四念處,而是四念處是一種比較,是通過我們這種意的相續性狀態和定中的人進行比較, 然後才發現四念處這回事。一個經常入定的人他知道心該怎樣做,心怎樣關注自己的心,那麼在生活中他表現的和一般人都不一樣。一般人是隨著這種境界跑的, 而他隨時能管理好自己的心的,他隨時知道該怎麼做的,所以他就能夠,人們就把他的這種狀態呢,起了個名字叫四念處,四念處得來,就是那個經常入定的人他的行為,所作所為, 這就是四念處他的由來。並不是說某一個人釋迦摩尼憑空的發明了一個四念處,不是這樣的,那麼咱們說這句話的根本目的是什麼呢?就是你想真正的練好四念處,你就必須打坐,經常打坐,而且能達到一定的狀態,尤其你能夠接近入靜或者入定,那麼這時候你才能真正的做好四念處,要不然你的四念處一定是照貓畫虎的,似像非像,似是非是的。所以就是我們學習四念處的時候,一邊要做到,首先做到形似,然後做到神似,你想真正做到神似,那就是一定要經常的打坐,讓自己能夠達到一定的狀態,這樣才能夠真正的達到四念處。所以就是我們在,我們很多人聽說過四念處,而且也確實按四念處去做過,然後有時候做的不好,不好就是僅僅做了四念處, 沒有真正的進行過打坐,這個也是無法真正的學好四念處的,無法真正學好四念處也就不可能為實證打下基礎。(以上均來自清涼月老師的各種答疑和文章)-----------------------------------------------------------------------
歡迎對修行充滿興趣的師兄們加入思維本體學禪修原理析要群341628566,以後會進行系統的學習和解疑。
把你跟著環境走的內心收回來,收到自己心裡,再慢慢調伏內心就會好很多了。
呵呵。喜歡鑽研本是好事,但是容易落入另一個圈套。首先你要明白,有意無意都是覺知,否則你怎能區分有意和無意?意來時,知道就好,其實也不用刻意的提醒要知道,自性是自知的。關鍵就是在這個知上,會不會安差個「我」知呢?如果發現自知是不能自主的,根本無我之主宰,那麼是誰在自知呢?自性。其實,這個問題說的再多也是陳嗆濫調,關鍵要看個人能不能實證啊!
可以看看高科的MTM軀體心理體系,講的就是身體的覺知。
推薦閱讀:
※查閱道教理論和靈修理論時,發現佛陀有隱瞞輪迴系統細節的可能,不知是否真的如此?
※沒有傳承念誦文殊菩薩心咒會是盜法罪嗎?
※厭世的人是不是在學習禪定這類宗教獨有技巧時更有效率?
※佛教為什麼講求布施?布施背後的支持法則是什麼?
※按照大乘佛法,一切有為法,非法非非法,那在回答大乘佛法問題的時候,會不會因為說錯話而變成謗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