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日本乒乓球水平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參考新聞:日本少女觸發東京奧運警報 年輕化國乒已慢一步
體育這塊就是沒有硝煙的戰爭,只要國家肯投入,就會有產出。而且乒乓還是投入產出比比較高的一個項目。日本乒乓本來就有根基,泡沫經濟的低谷也已經過去,有點成績還不是很正常的嗎?
發展乒乓主要就是靠搞全民體育,做國家名片,這條路中國,瑞典,日本,韓國,朝鮮,匈牙利,南斯拉夫,蘇聯,法國,德國都是這麼過來的。如果國家不持續投入資源,造成青訓脫節,慢慢的水平也就下去了。80-90年代的日本,匈牙利,南斯拉夫,蘇聯,20年代初的瑞典,也都是這樣的。日本現在,只是回歸原有的地位而已。
【更新】我這篇回答其實主要是寫了個人對平野的打法以及亞錦賽奪單打冠軍的分析。至於日本乒乓球如何發展起來,其實沒涉及。總體來說,乒乓球在日本是國民喜歡,群眾基礎好。但他們教練一直不行(訓練體系差),隊員普遍力量差,所以再也沒恢復當年稱霸世界乒壇的輝煌。
但這次平野的橫空出世,似乎改變了一點格局,日本開始有打翻身仗的跡象。不僅平野,就連他們的三單早田希娜 ,也給朱雨玲製造了不小的麻煩,那個孩子的未來也不可限量。以後有機會分析她的打法,李隼也提到要注意這個小孩,非常棒!平野和早田與那個伊藤完全不同,這倆的成就都會超過石川福原愛。日本女乒,正在崛起!
--------------------------------------
日本對乒乓球的喜愛以及乒乓球的普及程度,完全不亞於中國。日本人在乒乓球這項運動上的貢獻也可以說完全超過中國人,原因很簡單:是日本人發明了弧圈球,正是弧圈球的出現,才決定了乒乓球的這項運動今天的面貌。
當然我們中國人的貢獻也不小,是中國人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把乒乓球變成一種職業運動,也就是說和業餘乒乓球完全劃分了界限。如果看過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早期的國際比賽,你會發現場面完全是業餘比賽的感覺。可以說是中國人把乒乓球變成了一項真正的運動,而不是一個遊戲。流暢的技術,精妙的戰術。尤其是二王一馬以來,隨著老瓦的退役,中國隊進入了在技戰術兩個層面都絕對領先的時代,中國人解決了「怎樣打乒乓球才算合理」的根本問題,以及如何訓練職業乒乓球手的體系問題。女子乒乓球更是如此,這二十年來,基本沒有出現過在技戰術兩個層面都能與中國隊抗衡的女選手,包括2010年的馮天薇。
是不是無解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平野在亞錦賽橫空出世了。在此之前,沒有人會料到她會成為那個捅破天花板的人。就在去年,剛拿了世界盃冠軍的平野,在乒超聯賽上遭遇國乒主力一律都是0:3敗北的,輸劉詩雯,輸陳夢,輸朱雨玲等等。今年卡達公開賽,她1:4輸給顧玉婷,基本就是攻也打不上,防也防不住。為什麼短短几個月就脫胎換骨了?
首先說技術,這孩子的打法在這次亞錦賽可以說正式成型了,簡單說,她是個李曉霞化的劉詩雯。這可不得了,可以說完全超越中國女乒的訓練體系,這不單純是女子技術男性化這麼簡單,因為男子選手也沒有這麼打球的。
我解釋一下:在女子進攻打法裡面,一種強調速度,一種強調旋轉。強調速度的就要站在近台快拉快帶快撕,強調旋轉的就要退半步抽出手來加旋轉。前面這種打法的代表人物就是劉詩雯,後面這種打法的代表人物就是李曉霞。而平野現在的打法是要在近台加旋轉,這個難度太大了,以前中國人認為這種打法就是胡打、胡搏。因為這種打法風險太大,上台率沒有保證,那必然是胡打胡搏。但這次比賽,平野一鳴驚人,上台率到了可以擊敗三名國乒主力的程度,這簡直就像虛竹得到了天山老姥的功力之後展現出來的綿綿不絕的內力一樣令人吃驚,以致於李隼在CCTV的直播中連連呼出喔喔喔的驚嘆,並且承認平野的實力已經上升到相當驚人的程度。
現在看來,平野現在在近台的擊球點選取非常合理,已經完全不亞於劉詩雯,同時有比劉詩雯更主動的摩擦。如果隨著年齡成熟,力量再增大的話,未來不可限量。平野除了近台的技術優勢外,其在退到中台時竟能連續用正手拉住對手的兩面大角,保持攻勢,雖然力量不足以一板拉死對手,但也很少丟分。這在近台快攻的選手裡面是非常難得的,連劉詩雯都做不到,在與頂尖選手(排名世界前五)的較量中,劉詩雯只要退到中台,得分率就不高於50%了(但近年來在逐漸改善)。
再說戰術,平野的出現,完全顛覆了中國人的前三板理論。以往,乒乓球髮長球是很忌諱的,只是作為一種牽制手段,偷襲對手,破壞對手的接發和戰術安排。平野在這次比賽中把長球變成了主要發球,而且普遍佔到便宜,甚至在對朱雨玲的比賽中,一局球靠發同一個球得了6分。對丁寧、對陳夢,甚至包括團體賽對劉詩雯,這個發球也都佔了很大的便宜,一局球得三分非常普遍。為什麼呢?除了這個球在發球動作上有一定的欺騙性,更主要的還是她背後的邏輯:我就發上旋長球,我們愉快的相持吧,相持我就贏了。女選手的戰術體系不會側身用正手接這種追身球(半決賽中,朱雨玲側身正手攻了一次,還被平野反手快撕到直線,那個球簡直神了),基本上都是反手貼一板,後果就可想而知了,平野已經等著你了。實戰中竟然完全有效,一方面戰術上不敢相信對方敢這麼發(李隼多次解說時提到),一方面技術上平野把這個套路演練得極其純熟,回球質量稍差一點,直接開啟連續反撕模式,打到對手崩潰為止。
平野的打法依賴手風和手感,能不能保持,也未可知。讓我們拭目以待。
總而言之,平野的出現改變了女乒技戰術體系的成規,她綜合了李曉霞(大鎚)和劉詩雯(快刀)的特點,自成一家。希望她不要曇花一現,同時也希望中國女乒知恥後勇,世乒賽見!
詳細的話可以寫很長,簡單寫兩句我還記得住的。不一定準確,拋磚引玉各位補充。
日本在90年代後期和2000年代初期一度基本上依靠中國入籍的選手代表日本打比賽(偉關晴光,更早的小山智麗,後來的吉田海偉)。日本本國的選手很長一段時間除了兩大削球(松下浩二澀谷浩)之外在國際算不上活躍(鬼頭明他們基本上很少出來打比賽)。日本國內的乒乓球比賽一度是靠獎金高的建勝苑吸引國際好手來參加的。
所以後來日本乒協從大概2000年後半段開始重點培養本土的選手。
方式基本上是:男子送到德國培養,十幾歲去德國打球的一波包括後來的松平健太水谷隼岸川聖也。
女孩送到中國練,著名的當然包括福原愛。
後來的選手在培養上有些變化:在2007,8這幾年培養的日本選手開始露頭之後,日本逐漸開始傾向於在本土培養選手。像現在的00後這批,平野美宇伊藤美誠們,並沒有太多在海外集中長期訓練的經歷。
這之外,日本乒協在培養年輕選手之後非常下本:基本上日本參加的比賽都是大大小小團隊幾十人,前方後勤支持非常到位。而且比賽參加的非常頻繁,無論比賽大小隻要認為機會合適成本完全不考慮。
教練方面,日本隊的教練團隊中有相當數量的中國教練:福原愛的教練湯媛媛帶過她很長時間,劉潔帶平野美宇,後來王銳帶;水谷隼的教練後期是邱建新(他兩個兒子邱黨和邱梁代表德國青年隊);張本智和的父母都是中國出身的運動員,現在帶他;總而言之,在教練團隊方面有著相當充足的中國背景。
充足的中國教練的背景讓日本教練團隊的想法比較先進:日本女隊這次亞錦賽之後算是中國隊之外的第一支在技術打法上摸索出新東西的女子團體球隊,而且現在這批技戰術很先進的選手也一驚培養出了很長時間;其他女子協會(比如香港),也做了不少嘗試,但是遠談不上日本這麼成功。
日本隊選材方面沒有中國那麼富裕,所以選材和發展選手方面也比較有自己的考慮:在可能的範圍內選擇了手感比較好的,然後在發展方面針對特點進行培養,不太一味的追求暴力先進或者兇狠。
技戰術思路上說日本隊選手的球一般比較合理配套:他們有比較完整的組合配套特點讓他們技術比較自洽,然後配合自己的特點處理球,相對比較合理。這方面說要走在大部分歐洲協會前邊。
除了充足的比賽機會,和相當充足的後勤支持(簡單說錢多)之外,日本隊的選材也相對有一定特點:他們一段決定選擇某個年輕選手並給予獎金支持,一般還會有不同程度的教練支持(最好的會有專人負責帶),然後在幾年時間內基本上不計結果的給予支持,而不是類似中國的機會有限過期不候。
總而言之,日本隊現在的位置是過去十多年不惜工本的付出,仔細耐心培養的結果,從運動員教練員乒協到各個周期的時間點安排,都是仔細計劃的結果。
他們十幾年前放出計劃要培養自己的選手走到世界前列,十幾年後在大量的付出和心血之後,人家真的做到了。
有這樣雄心的協會不多。
這個角度說,日本是很值得尊重的對手。
按道理說,我並不太了解日本乒乓球的發展史,但是對於平野美宇這名運動員,我還是有一定了解的,可以試著分析一二。
平野美宇2000年4月14日生於乒乓世家,其父母都是原來的筑波大學的乒乓球隊隊長,她從3歲零5個月便開始練乒乓球,每天的練習時間2~3個小時(因為年齡小的原因,這麼長時間的練習已經算是具備很高的基礎了)
平野美宇前期的戰績並不傲人,甚至可以說是並不起眼,只在日本國內的某些年齡組的比賽中拿到過名次。2013年被選入日本少年隊,同年中國教練劉潔成為她的主管教練。
2014年開始參加國際比賽,先後多次輸於中國隊選手。9月30日,第十七屆亞洲運動會女團項目中0:3敗給朱雨玲。12月3日,世界青少年乒乓球錦標賽的女團決賽中1:3敗王曼昱。2015年的8月7日在國際乒聯職業巡迴賽中大比分0:4的敗給了木子。從戰績看,無疑被揍的是「劈頭蓋臉」的兩眼摸黑。而她真正引起大家關注的是在2016年的女子世界盃中奪得冠軍。雖說由於中國隊的缺席,好似讓她撿了個大便宜。但她能在單淘汰賽中接連淘汰伊藤美誠和馮天薇,並在對中國台北選手鄭怡靜的決賽中以4:0的絕對優勢輕鬆拿下,已經算是初露頭角了。
這時,大家對她的評價仍是較為平淡,多是與幸運及此類詞語聯繫在一起。我認為她除了是日本人,在日本降生以外。其餘任何一切關於乒乓球的理論、知識,採取的都是中國式思維,其中起到決定性因素的有以下幾點:
1.首先,她的教練是中國人,擁有中國式乒乓球教育的專業理念。
先不急著教會她打球,而是先教會她思考,所謂意在球先,便是這個道理。
2.原先日本隊的訓練方式和體系與中國隊大相逕庭。因為我們是舉國體制,所以訓練、學習、吃飯,睡覺都是集中化管理,在時間的安排上、調動上明顯更為方便、合理。再來,我們的走的路線其實是重體育而輕文化的。基本上都需要把文化學習的時間空出來加緊訓練,可以說從小學到大學的意義就只是個文憑。另外,我們的後備人才的選拔是一條龍服務的,基層有縣隊、市隊、省體校,這之前都可算是半專業的運動員。直到進入省隊才可確定為是專業隊。省隊之上還有國家隊。國家隊中有分二隊(青年隊)和一隊。
像埃及的金字塔,一層接著一層,越往上走越難,採取的是末位淘汰制。而日本的國情是,後備人才的培養都是學校制的,比賽的代表隊都是以某某學校為單位,只有通過在比賽擁有極不俗的表現者才會被選調國家隊。他們多數即便是專業運動員的同時也必須兼顧著學習,對分數有著一定的要求。如此,難免精力會有所分散。但是,自從知曉日本將在2020年舉辦東京奧運會後,他們做出了極大的改動。一,從整個模式化的管理,一應俱全的模仿中國隊,二,把原先用在學校及球館的路途時間縮短,將二者化為一體,合併在同一個區域,精力上相對應的側重訓練這塊。三,對於重點運動員傾盡全力的栽培,不留餘力,無論是金錢或是人力。4.高薪聘請中國教練來日本執教,給很好的待遇,加入日本國籍。以上的舉措,不異於是大力改革、另闢蹊徑,事實上也證明了略有成效。3.我個人認為這一點可算是平野美宇崛起的極重要因素。2016年,平野美宇參加了中國的乒超聯賽,從中得到了極為珍貴的鍛煉意義。
這是什麼概念,不知道大家是否有了解過。曾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說的是一位世界冠軍,問他將來的打算是什麼,他說:想拿一次全國冠軍。聽上去可能讓人覺得啼笑皆非,甚至是不可思議吧。但事實就是如此,國乒就是如此的強大,毋庸置疑的牛逼。可以說當時「全世界」(或者說接近)最頂尖的選手齊聚一堂,各種打法、各種類型、各種風格的一應俱全。且整個賽程的形式是循環制的,也意味著和每一個人或許都有可能交手,經驗值「蹭蹭蹭」的上漲。平野美宇之所以能得到這次難得的機會,我想或許是國乒大意了,竟放鬆了警惕。因為他們怎麼也想不到,僅僅一年不到的時間,這個小女孩的成長速度超乎了所有人的預計。本被中國隊吊著打的選手,怎麼到了亞錦賽的單打環節就成了一股席捲而來的「龍捲風」。當然,在另一個答案里,我也提到過因為球質的改變,使她原先的打法佔盡了先機,另外無負擔的心理和種種關鍵時刻的運氣球等等都是她最後勝利的原因之一。
但其最主要的還是她的球的確已經有了一定的威脅性,使中國隊與之交戰時存在著種揮之不去的緊迫感。我估計2017後半年的她,可能就沒這麼幸運了,會遭到中國隊的全面封殺。4.平野美宇作為新秀,資源多到羨煞旁人,一次比賽可同時帶六個工作人員。一個負責錄對手技術錄像,一個負責場外指導,一個負責醫療保健,一個負責制定作戰計劃等等。
就算強盛如中國隊,也未必能做到。重視程度,管中窺豹。日本隊現在做的所有努力,都是為了在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上能有不俗的表現,即便是輸,也要輸了的有血有肉。(況且,他們並不覺得自己會輸呢,據說有許多的秘密王牌沒有使出,我就先呵呵了)
我相信,無論日本隊蹦的有多高,中國隊也一樣可以用五指山給它拍回地上去。
讓他們知道,謙遜做人才是美德。日本押寶2020年東京奧運會,老將都不行,自然會花大力氣培養新人。
日本是一個非常善於學習的國家。日本的特點就是跟老大學,學成老二,再找機會突破老大。而且學習時間之長,堅定不移,超乎想像。看看日本的足球就是這個搞法。其實從福原愛那時,日本就已經布局這件事了,中國球員在日本當教練的不少吧,新培養的那些,水平高點的基本上都跟中國教練有關係。和歐洲不同,日本學習可是「全方位」的,來中國打比賽的平野連文化教練都有。看福原愛一口正宗的大碴子口音。早田的膠皮是中國膠皮,教練也是中國的,這妹子才16歲,發展前途我感覺比平野要大。
還有一點就是雖然乒乓球是我們的國球,不過很遺憾,規則的制定權並不在中國手裡,日本人控制了不少。換球,底板,11分制,中國總是在既定的規則下玩到最好,但別的國家可不這麼想,這樣打不過你,就改改規則啊,實力打不過,那就玩玩隨機性啊。要是1球定勝負,中國隊估計得丟至少50%的冠軍...
你看這次改球還是有成效的,馬龍許昕早早出局,女單更是悲慘無比。展望一下,不知道以後會不會無恥的改成9局5勝制,每局7分,球再變重點...咦,乒乓球網球化了?嗯,要是有網球那麼大,中國肯定打不過歐洲。
不過日本有一個很致命的缺點,就是當老二還行,但當老大么,也就是曇花一現,他們培養人才一定會開啟作死模式的,除非一直從中國挖教練,那種中國教練移民後的二代教練都不行。
日本是乒乓的「傳統強國」,五十年代期間,日本人率先使用海綿球拍,開創了遠台攻球和弧圈球技術,打倒了歐洲霸主匈牙利,成就一代霸主地位。 把乒乓球由對削防守時代推動到了遠台進攻時代。
到了五十年代末,乒乓球才由中國的容國團、庄則棟、李富榮等一代天才接管過去。
所以說,日本乒乓也輝煌過,而且多年來一直沒有缺席世界主要隊伍的行列。
從技戰術考慮,日本隊雖然升級為我們的主要對手,但是不足為懼,他們的技術風格相對單一,心理建設也遠不如我們。 但是結合英國搞出來的「奧運周期」,個人認為必須非常重視對日本的研究。
須知,英國承辦倫敦奧運後,也模仿中國,大力實行了「舉國體制」,在大量投入之下,湧現出了「黃金一代」,2012年奧運英國獎牌榜第三,里約奧運英國居然排到了獎牌榜第二。
所以說,老牌運動大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搞起舉國體制,也是非常可怕的。
日本承辦了2020奧運,必然吸取了英國的經驗:
1、大量投入
2、目標性很強地大量投入。
日本其實特長項目極少,大量資源必然集中在柔道、體操、摔跤、游泳、以及羽毛球、乒乓、耐力跑、甚至棒球、足球、排球等。 日本單個運動員其實不可怕,但是日本必然會湧現出一批比較好的運動員,這是特別值得重視的。
(當然,日本在賽場上恐怕不會像韓國那麼無恥,重視只需考慮場內因素即可。)
日本的崛起來源技術的創新1952年,首次參加世乒賽的日本隊率先成功使用了海綿球拍,使用中遠台長抽弧圈打法,打破了前18屆世乒賽歐洲人一統天下的局面。隨後的第21屆至25屆世乒賽,日本隊蟬聯男團冠軍,開創了20世紀50年代的日本乒乓王朝。荻村伊智朗是當時日本最優秀的乒乓球運動員,他獨特的發球和掄扣技術成為當時的標誌性打法。打破日本隊乒壇霸主地位的是迅速崛起的中國隊:1961年,第26屆世乒賽落戶北京,男團決賽意外被中國幹掉。然而,日本當時的領軍人物三木、木村雖然打法兇猛,反手位始終是軟肋,被張燮林的長膠削球壓制,日本隊三次敗在中國隊拍下,均獲得獲得亞軍。
然而在中國隊缺席的第29、30屆世乒賽上,日本隊重登世界第一寶座,橫拍弧圈結合快攻打法的長谷川信彥和河野滿的直拍生膠兩面攻打法擊敗眾多好手奪得冠亞軍。
之後中國重返世界乒壇,瑞典在橫拍直握的老瓦帶領下崛起,日本雖然偶爾有亮點,但是基本上沒他們什麼事了。如果單論這次亞錦賽來說沒看出日本對中國有多大的技術碾壓,更多是高強度壓力下的精神對決導致技術發揮失常,不然他們應該拿走全部七塊金牌。當然,中國隊的高要求是好事,這就得另說了。說說近二十年的日本乒乓球吧,不一定正確,也有個人觀點。九十年代的日本乒壇在世界比賽最大的存在感是靠兩個削球手支撐的,松下浩二、澀谷皓。隨著這兩個人的年紀增大,日本本土的運動員並沒有出現太出色的,很長一段時間靠著中國人撐場子,比如:韋睛光、李雋等。日本乒協培養本土選手喜歡押寶,往往重點培養一兩個優秀選手,給予最大的經濟、比賽方面的支持,這點在女線尤其明顯。從九十年代後期開始,日本女線幾乎都是走的反手顆粒路線,比如梅村禮、小西杏、福原愛、福岡春菜等等,個人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受鄧亞萍的影響。但事實證明這條路走的並不成功,重點押寶少數運動員,如果這幾個人打不出來將會影響好幾年,而顆粒打法在面對中國隊的兩面弧圈的時候,幾乎沒有還手之力。我知道的日本女線第一個兩面反膠的運動員是石川佳純,或許以前也有過,但我沒聽說過。近幾天大火的平野美宇也是兩面反膠,我想日本女乒應該快要走出鄧亞萍的陰影了吧,畢竟現在的年輕人很多已經不知道她是何許人也了。目前看來,日本的女運動員普遍身高還是稍微矮一點點,不知道以後會不會出現類似於李曉霞這樣的力量型。男線方面,從松下浩二那一代到水谷隼之間,日本靠著中國人支撐了很長時間,直到水谷隼之後才徹底改變了這個局面。日本有打日式直拍單面拉的傳統,畢竟弧圈球就是日本人發明的。但從九十年代後期開始,日本人自認為打日直再努力也打不過韓國人(怎麼感覺這麼彆扭),所以果斷的放棄了直板打法,開始重點培養橫板運動員。他們認為,橫板弧圈球是在歐洲起源的,所以,就把水谷隼這一批年輕人送去了歐洲打球。這一點我感覺很奇怪,難道2000年之後最強大的橫板不是在中國嗎?現在看來,這個做法還是有效果的,日本男隊現在也就是對中國隊有明顯劣勢。雖然說這次亞錦賽日本隊火了,但如果說全面超越中國隊,我覺得太早。中國男隊對日本還是有優勢的,女隊即使這次輸掉了女單,我認為也是有優勢的。平野美宇冒出來,不代表不可戰勝,如果今年杜塞爾多夫她拿了女單冠軍,那就能說明日本女隊和中國基本拉平,如果拿不了,還是劣勢。
謝鐵男老師邀,我覺得日本乒乓球發展跟足球發展套路相同,從最開始像霸主學習,說白了就是抄,乒乓球抄中國,足球抄巴西,然後一代一代的年輕人培養出來,就有了自己的風格,這點真讓人敬佩
謝邀!慚愧的是 我對日本女乒的關注更多一些 因為有萌妹(捂臉)所以這裡只粗略地談一下日本女乒吧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日本乒協對小選手的培養 像亞錦賽奪冠的小平野就是最大的成果 近些年來日本小選手們紛紛擠進世界前三十 像小平野小伊藤都已經擠進前十了 小選手們從十二三歲開始就出國打公開賽 大賽經驗積累了許多 一開始結果不盡人意 可越到後期 比賽經驗豐富的優勢便逐漸顯露 小選手們甚至有著一顆超出許多成年選手的大賽型心臟 這就是他們的優勢 也是我們所不及的所以啊 咱們是不是也得把小選手們拉出去練練呢 我們的國二隊 甚至是各省隊都有著極其龐大的後備人才隊伍 可話說回來 我們缺的 就是大賽經驗 而大賽經驗與重點培養年輕人才就是日本乒乓球發展的關鍵之處 這也是日本乒協比較具有前瞻性的一個大計劃 付出 終究會得到回報這是我的看法
謝邀,樓上各位都說了很多了。確實,日本是個很擅長學習的民族。這次亞錦賽上平野美宇奪冠我絲毫不覺得奇怪,只是覺得中國隊輸的太過輕鬆,除了丁寧,朱玉玲和陳夢基本被平野美宇全場壓制。我從14年的仁川亞運會上就開始關注平野美宇(小妮子實在張的可愛),看著她一路走來從世界盃奪冠再到全日本錦標賽奪冠再到亞錦賽奪冠。其實今年的全日本錦標賽上擊敗石川佳純奪冠的時候我就覺得她將來必將危險國乒,因為她實在是太年輕。奇怪的是亞錦賽之後孔令輝評價平野美宇技術領先中國,並對此感到驚訝。只能說明國乒太驕傲,根本沒去研究對手。人家年初在日本錦標賽上奪冠就是這個打法。
回到問題上,日本乒乓球水平是如何發展起來的。首先是投入,跟任何產業都一樣,投入資金加大才會有回報。國乒也一樣,舉國體制發展乒乓球如果還沒成績那就真的有問題了,當然國足除外。其次,「海外乒團」的貢獻,也就是中國乒協所謂的「養狼計劃」。近年來日本乒協從中國引進了許多乒乓球人才,教練、配練。我們所熟悉的福原愛、石川佳純、平野美宇都師承中國教練。福原愛和平野美宇更是來到乒超聯賽上跟各大國乒高手過招,雖然都是被虐,但也確實出成績了。再就是歷史沉澱,也就是基礎。其實日本乒乓球一直都不弱,只是國乒太過強大,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來,王楠、張怡寧、郭躍、李曉霞基本都是另一個次元的人物。說技術領先中國,我不認同,女子男性化打法就是中國開創的,就目前來說應該是最領先的技術了,只不過集大成著李曉霞剛剛退役還未出現繼承者。
日本乒乓球崛起是好事,這樣以後的乒乓球比賽才更好看了,不過想想平野美宇也挺不幸的,這麼年輕就被國乒盯上了,當年的波爾也是連斬數員中國大將奪冠,之後被中國乒團研究透了就再也沒有起來。
日本乒乓球的發展歷程如伊薩卡所說,由於本答案也沒啥乾貨,隨便扯兩句,還是匿了。
日本曾經是乒壇霸主,但八九十年代時候已經沒落了。本世紀初,日本乒協下定決心培養本土選手。於是一面倚重歸化選手如韓陽、吉田海偉為其征戰奧運會、世錦賽,一面捨棄適齡的選手,拚命發掘有天賦的苗子,希望這批選手能在倫敦奧運會上奪得金牌。
這個時期發掘的選手都有著相當的天賦和手感,代表人物男乒之中有水谷隼、岸川聖也、松平健太、丹羽孝希,女乒主要是福原愛、石川佳純。這些選手都是年少成名,很早就拿到了世錦賽或奧運會的參賽資格。丹羽孝希14歲時就已經參加了橫濱世乒賽男單,這在中國是很難想像的。但是這一批選手都是靈巧型的,是為賽璐珞球培養的苗子,換球了之後成績不如以前突出。但東京奧運會近在眼前,這批選手卻始終打不出來,於是日本又一狠心,再來了一個斷代培養,對現在這批主力的培養力度下降,轉移到了00後一代。這一代的代表人物中,男乒是張本智和,女乒代表人物為平野美宇、早田希娜、伊藤美誠。
看這次日本世乒賽男單五人名單,日本的一二號水谷隼(88年)、丹羽孝希(94年)毫不意外,松平健太(91年)是「直通」出來的,另外的兩個名額給了新一代的削球手村松雄斗(96年)和14歲的張本智和(03年);適齡的奧運三號吉村真晴(93年)、奧運p卡大島祐哉(94年)慘遭拋棄。
世乒賽女乒名額為石川佳純(93年)、伊藤美誠(00年)、平野美宇(00年)、加藤美優(99年)、佐藤瞳(97年),與石川一批的其他運動員全部被捨棄,著力培養的選手出生多在00年左右,可以說斷代更徹底。
日本乒協這種壯士斷腕的戰略不得不讓人感到警惕,在這方面中國做的就保守了許多。也來看看17年世乒賽單打名單:
男子:馬龍(88年),張繼科(88年),許昕(89年),樊振東(97年),林高遠(95年)。女子:丁寧(90年),劉詩雯(91年),木子(89年),陳夢(94年),朱雨玲(95年)。而且日本乒協其志不在小,世乒賽一律不接受與其他協會跨國配對雙打(這讓想看龍純配的人非常難過!T^T)
東京奧運會奪冠只是最近的目標,重新稱霸乒壇才是他們的最終目的。此外,日本人對乒乓球的關注不比中國差,每年全日本卓球選手權(相當於日本國內的全錦賽)、十二強賽都是座無虛席,關注乒乓球、玩球的人也很多,群眾基礎相當不錯。所以日本乒協砸錢下血本也是受到國內支持。
劉國梁說,日本人不會善罷甘休。中日爭霸會是世界乒壇的主旋律。競技這種事情很難說清的,就跟考試一樣,學霸有可能會考砸,學渣也可能稀里糊塗考一次高分。而且這一次只不過是改了規則的學期考,還沒到高考(奧運)的時候,學霸一次考的稍差(竟然只拿了六個冠軍),底子還在,中國乒乓的群眾基礎和技術積累不是日本能比的,我倒是挺高興一個00後日本妹子拿個冠軍,滿足了某大叔的yy心裡,只求中國隊奧運會時輕虐,她還是個孩子。。。。——年少成名未必是件好事,如果真有天賦才具,必是傳奇,如果稍有欠缺,很可能一蹶不振,於其個人而言也是慘事。
簡單點說,從錯誤地學歐式退台(水谷),回到了正確的近台加速再加速(水谷自己里約半決也遲來地開竅了)。似男線王勵勤張繼科樊振東女線李曉霞般以單板殺傷力見長的亞洲選手畢竟異類,正途就是加速加速再加速
日本比中國乒乓球發展的早。
現在的乒乓迷們基本已經不記得什麼荻村伊智朗,田中利明,河野滿,小野誠治等等了。。。
日本乒乓球的力量真的不能小視,平野美宇,伊藤美誠都是2000年生人,還未滿十八歲。我們與之對應的一代人,朱雨玲,陳夢,陳幸同年齡上要比對方至少大六歲到七歲,相當於錯位在打對方,等到東京奧運會的時候鹿死誰手真的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