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答、得到、知乎live、豆瓣時間、一直播都在搞不同形式的內容付費?內容付費真的是一個風口嗎?

歡迎對內容付費了解、有看法的分享一下,謝謝~~


看來經過淘寶電商時代和微博、微信自媒體時代的教訓,大家都知道風口的重要性了。。。

我們先來梳理分析一下分答、得到、知乎live、豆瓣時間、一直播這幾個已有的內容付費平台,都是什麼樣的運營模式吧,看他們的模式有什麼優勢和弊端,再做討論

一、分答類內容付費模式

分答的後台是果殼網,2016年5月因為王思聰等大V入駐平台而迅速爆紅網路,可以說是接4月在朋友圈刷屏的值乎的棒,一起掀起了內容付費的潮流。此後,不僅專欄類、線上沙龍類等其他內容付費模式相繼出現,就問答類的跟著就有微博問答、好大夫在線、簡單心理等出現,包括育兒平台寶寶樹也上線了付費問答功能。

分答的商業模式,主要是知識大牛入駐平台,自行設置回答問題的費用,然後,用戶可以通過支付相應的費用向喜歡或者想諮詢的大牛發起提問(文字形式),大牛收到提問後,以語音的形式回答。其他用戶可以選擇支付1元偷偷聽大牛對某個問題的語音回答,這1元提問者可以獲得0.5元的分成。

「1元偷偷聽」功能,分答平台的這一創新非常好,它不僅讓大牛的回答重複利用,產生了更多價值,同時,提問者也可以獲得收入,這極大地提高了提問者的提問積極性;而對於偷偷聽的用戶來說,自己不用支付太高的提問費用,也可以得到大牛對某個問題的看法,所以,可謂一箭三雕,尤其來自偷偷聽的用戶的收入,看似每人1元很少,其實,整體收入非常大,而且源源不斷,遠比提問者的提問費用收入高得多。

分答的模式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知識大牛不用特別設計、準備內容,成本低,只需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回答就好。

不過,小編個人覺得,這種提問或者諮詢方式,對提問者來說很不值,幾分鐘的語音,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尤其像戀愛問題、職業規劃、人生規劃等問題,是幾分鐘的語音能解決得嗎?何況很多牛人提問一次的費用是幾十、幾百甚至上千元。

但是,你到分答app上看一下,恰恰提問戀愛婚姻、求職加薪等問題的用戶非常多,所以,現實中,我們大部分人習慣把牛人神化,習慣把自己碰到的問題推給別人來解決,習慣想著通過得到一個神奇的招式立馬獲得成功。這些理性看,很幼稚很好笑,但恰恰是人性所在,是各行各業市場所在。

另外,分答平台除了邀請情感、職場等專家、達人入駐,滿足用戶的諮詢需求,還力邀新火起來的明星、大咖入駐,比如《最強大腦》上火起來的選手王昱珩,不僅吸引了他的一大批粉絲註冊分答平台,同時,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畢業、《最強大腦》節目選手、逆天的觀察力、獨特的生活方式和理念等等神秘標籤,也讓他在分答平台上吸引了將近有17萬個用戶收聽他的回答。獵奇,這也是人的一大本性,尤其對明星、對牛人,我們更是喜歡其神秘的光環是怎麼修鍊的,甚至願意付費一探究竟。

二、得到類專欄付費訂閱模式

得到,這個很多人都知道,是邏輯思維的羅胖推出的,它可以說率先開啟了付費專欄模式,它的成功是,聯合李翔、李笑來等垂直行業知識大牛策劃、製作了《李翔商業內參》、《通往財富之路》等精品音頻專欄,199元/年,全面52周不間斷更新。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企業、機構和自媒體人自行上傳和售賣的其他付費音頻,定價幾元、十幾元、二十幾元不等。

其商業模式是,自己找人、找資源策劃製作高質量專欄售賣,然後,收入分成。這個模式的好處是,不需要太依賴大V、大咖等資源,尤其不需要一直維護他們,讓他們在平台上保持活躍,只要完成專欄策劃,建立好團隊,制定好工作流程,專欄持續更新就ok了。而且,內容一旦完成,還可以重複售賣。

難點在於,你要有能力、有資源製作出高質量的內容,尤其其價格相對較高,用戶付費了之後,對其用處和價值是有期待的。好在199元是一年的費用,日平攤下來,還不算多,對於得到app上的高知識、高追求的精英用戶來說,是完全划算的。因此,李笑來的《通往財富之路》,有超過12W人訂閱。

除了得到,推出專欄付費的,還有喜馬拉雅FM,16年12月,它聯合馬東和《奇葩說》選手策劃製作了《好好說話》專欄,非常暢銷。然後,跟著36氪推出了「開氪」收費專欄,鈦媒體、虎嗅也相繼推出了Pro專業版、會員專享,也都是通過提供優質內容收費。

不過,雖然內容付費模式同為專欄形式,且平台上除了付費內容,也都有免費內容,但是,得到與後面幾個還是有區別,得到從一開始就是定位收費的,按羅胖的話說,得到app上的免費內容,不是為了引流,而是為了給付費用戶更好的服務體驗,就像五星級酒店的免費早餐、健身房等。而對喜馬拉雅FM、36氪幾個平台來說,其付費內容是從之前的免費內容中衍生出來的,未來其免費內容仍然是主要的維繫用戶粘性的手段。

三、知乎live線上沙龍內容付費模式

知乎雖然已有「值乎」這個分答平台,但是,「值乎」自16年4月1日愚人節以「內容刮刮樂」的活動形式火爆朋友圈之後,沒多久就變得相對沉寂了。之後,知乎團隊又以線上語音沙龍的形式推出了知乎live這一新的內容付費形式。

知乎live的主要商業模式是,各行業達人入駐平台後,可以自主就某一話題發起一場live,然後設置簡介和內容大綱,以及開始時間、參與票價,用戶看到後,如果感興趣可以支付報名。Live開始後,是通過語音直播的形式進行,主講人可以發布語音、文字、圖片等內容,並與用戶實時互動。

這種形式與分答相比,溝通更有深度,更有價值,用戶的體驗會也更好,同時,與線下沙龍相比,它又讓知識分享和學習的成本大大降低。所以,它的適用對象更廣泛,各行各業的人,只要有乾貨,就可以拿來分享,而因為溝通、互動充分,付費用戶更容易有所收穫,所以,慢慢會形成粘性,這樣平台就不需要依賴明星、大V等資源,運營成本更低。

大家去知乎live也可以發現,上面的熱門內容,並不是像分答一樣由褚明宇、王昱珩、塗磊、李銀河等國民大咖發起,而是由各垂直領域,甚至有時連垂直和細分領域都談不上,只能說是某個小方面的達人發起。而話題也多種多樣,並非集中在情感、職場、理財等幾個方面,它可以有寶萊塢電影與印度教的信仰邏輯、政治史的寫法、如何成為一名體育編輯等非常小眾的話題,所以,與得到等專門策劃製作精品專欄相比,它不但內容生產成本低,而且可以更好地滿足各種個性化需求,而這更能迎合知識盈餘、知識共享等長遠的發展趨勢。

四、豆瓣時間垂直內容付費模式

不知道是被內容付費浪潮裹挾,還是繼續需求突破和變革,今年3月7日,豆瓣上線了其付費產品「豆瓣時間」的第一期專欄《醒來——北島和朋友們的詩歌課》,邀請北島、西川、歐陽江河等當代著名詩人朗讀、講解詩歌,總共102期、定價128元,內容形式是錄製音頻。

所以,實質上看,豆瓣時間的內容付費模式,和得到、喜馬拉雅FM是一樣的,都是自己介入、策劃製作精品專欄。只不過,豆瓣時間是基於自己平台的目標用戶特徵,內容更加垂直,更加文藝、小眾。

不過,在這裡想分享的是,據當前幾期用戶的反饋,豆瓣時間的詩歌課是失敗的,它雖然成功地通過北島等IP勾引起了大家的期待,讓大家付費了,結果沒有考慮好用戶體驗,講師們因為缺失對課堂現場感的營造,無情緒調動和互動,讓用戶體驗很差,大呼不值。所以,他們後續付費的可能性,就非常低了。

這給大家提了一個醒,讓用戶為內容付費,用戶是會對內容產生期待和有要求的,你製作的內容必須能保證質量和體驗,否則,難以維持下去。這與之前的打賞不同,打賞是先閱讀後付費,是一種自願行為,不是交易行為。所以,做專欄形式的內容付費,是有很高門檻的。

五、一直播類直播內容付費模式

說起付費直播,一直播並不是最早試水內容付費的直播平台,早在去年7月,花椒直播就已推出私密直播功能,達到11級的主播可以對直播收取門票。8月,易直播也推出了付費直播和付費錄播功能,不同的是,用戶可以免費觀看5分鐘的直播先進行體驗,然後決定是否付費。不過,兩者在推出付費功能之後,到目前為止都沒有再繼續跟進過,且用戶進入平台app後,也找不到付費直播的專門入口。所以,我們可以推測,應該是嘗試不理想,沒有繼續投入。

而具體什麼原因?有媒體對資深直播app用戶進行了採訪,用戶反饋對於收門票的私密直播,他們的第一反應是「要裸聊?」、「色情直播合法了?」所以,這應該主要跟秀場直播的內容定位和用戶特徵有關,在他們用戶的心中,直播尤其是秀場直播,這就是一個看美女唱歌跳舞的地方,而不是學習的,更不用說付費學習了。

現在一直播比他們多準備了半年,於今年3月20日才正式推出付費直播功能,希望藉助其已有的知識頻道,切入付費直播。雖然一直播不像花椒、易直播,為了保證內容質量,只篩選優質用戶開設付費直播白名單,比如微博或者一直播的粉絲50W+的用戶才有資格申請,但能否成功,還需要我們拭目以待。

這裡它為大家提的醒是,讓用戶付費是也需要場景的,像得到、知乎live、豆瓣,包括喜馬拉雅FM等,其原本的定位就是用戶獲取知識、分享知識的平台,所以,他們推出付費內容,只是提供一種增值服務,原有的平台定位沒有變,因而更容易被用戶接受。

六、歸納與總結

①內容付費是一種大趨勢,為什麼?

不管內容付費是不是風口,蘊藏多大的市場潛力,未來內容付費都是一種趨勢。一方面,信息大爆炸時代,各種信息鋪天蓋地,我們越來越需要優質內容來降低篩選成本,哪怕是付費,尤其對於時間珍貴、又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高知識、高追求精英;同時,付費訂閱精品專欄、和大咖直接溝通獲取知識,這些當前相對搜索、瀏覽免費信息來說,又是一種高逼格的事,我和優秀的人同台,我將是更優秀的自己,所以,伴隨著消費升級,將有越來越多的中產階層願意為精品內容付費。

另外一方面,時間越來越碎片化,高追求的人可能想著通過付費音頻的方式利用碎片時間來學習、提升自我,而很多普通人則可能需要新的方式來打發碎片時間,獲得新的刺激,比如付費問明星、達人一些問題,滿足一下獵奇心理。

再者,隨著上網溝通越來越方便,普通人也可以與大咖、專業大牛實現零距離,健康諮詢、法律諮詢等專業性內容需求也會越來越強。所以,未來內容付費,還是有很大市場空間的。而且未來隨著技術、法律的完善,使得更多原創內容收費成為可能。

但是,為了吸引流量也好,或者如得到的羅胖,為給用戶提供酒店免費自助餐式的增值體驗也好,平台在提供付費內容的時候,還必須有免費內容支撐,不然很難有粘性,很難運作起來,因為大家習慣了免費,所以,得到有免費的知識新聞,喜馬拉雅FM有免費的音樂、聽書等,而知乎live的入口也是直接放在知乎app上。

②圖文、音頻、語音、視頻、直播,付費內容以哪種形式呈現好?

內容付費成為可能,還有一個原因是音頻的便捷、高效,它不像紙質內容,需要策劃、出版、印刷、實體店出售等漫長的製作和分發流程,它製作更快,成本更低,傳播也更高效,上線後一下子就可以覆蓋到成千上萬、上億人。尤其現在時間碎片化,通過音頻形式,我們可以隨時隨地學習、充電。但是,由於不直觀、易忘等特性,音頻特別適合於音樂、小說、歷史人文、企業管理、理財規劃、職業規劃、說話技巧、行為禮儀等,因為這些內容,大家要麼是用來消遣的,要麼只需要知道、了解、理解其理念、核心意思即可,主要是思想的啟發、引導。

對於需要識記的,則可能要有圖文配合,比如教學、醫藥健康類,哪些是必考點,什麼病吃什麼葯,都需要圖文輔助,才能真正對用戶起作用。

對互動要求高的內容,則語音、語音直播更好,諮詢、問答類的可以語音,溝通更簡單、高效;而教學、專業的培訓等需要用戶能當場準確理解的,可以是語音直播,能實時互動。

視頻、視頻直播,對於瑜伽、服裝搭配等需要直觀演示的,最好採取視頻形式;既要求生動直觀、又要實時互動的,可以視頻直播,當然,其成本可能更高。但是,由於對付費內容,用戶往往是有預期的,如果沒用,效果不好,就很難讓其繼續付費,所以,大家還是以用戶體驗為核心,根據自己的內容特徵,採取合理的內容呈現方式。

③分答、得到、知乎live、豆瓣時間、一直播,誰最有可能成功?

個人覺得,得到、知乎live最有可能成功,因為他們的運營模式已經較成熟,並且已實現了平台化,就是說不再依賴大V、大咖等昂貴資源運行,已經有垂直領域或細分領域的達人可以入駐提供內容,且效果不錯,尤其知乎live,依託知乎已有的資源,內容不僅質量高,而且更加多種多樣,能滿足個性化需求,同時語音直播的形式,又兼顧了成本、效率、互動等用戶體驗,非常好。

這個角度評判,豆瓣可以說雖敗猶榮,雖然付費嘗試多次失敗,但是,豆瓣在用戶的心目中,依然是文藝者實現精神追求的最好家園,其地位不可動搖,所以,儘管失敗、做得不好,但是,用戶不會因此大量流失,它已經平台化到用戶自己提供的內容,就足夠優質、豐富的地步,不用平台做過多干預就可以運行,你製作的內容好不好,沒太大關係。所以,豆瓣做收費,應該學習知乎live,找到適合自己的收費模式,規則制定好之後,讓用戶自行在上面分享內容、購買內容即可。

④內容付費,其他人還有機會入局嗎?

知識無處不在,學習無處不在,做內容付費,誰都有機會,但是,想像知乎live、得到一樣做綜合性平台,機會不大。不過,大家可以選擇垂直領域,尤其已經在垂直領域紮根的,機會更大,比如寶寶樹等母嬰垂直行業,就可以以其原有平台為基礎,衍生出音頻、語音問答、語音直播、視頻直播等多種內容付費服務,像懷孕時該注意什麼、怎麼做胎教等,可以提供音頻的付費內容,做一些原則類的指導;而為了提供個性化服務,比如小地方醫療水平低,有用戶想諮詢北京三甲醫院的醫師,就可以提供收費的語言問答服務;嬰幼兒餵養問題,由於每個月齡、季節的孩子,碰到的問題都很相似,可以通過語言直播的形式來提供服務,既可以一下解決很多寶媽的疑問,又能實時互動,保證大家理解準確;而如何給嬰兒洗澡、拍嗝等操作性指導,最好是視頻的形式。

所以,內容付費未來不一定是大的創業風口,但是,各行各業可以通過提供付費精品內容,來提升目標用戶的體驗,提升轉化率,同時,增加變現渠道。

~~~~~~~~~~~~~廣告分割線~~~~~~~~~~~~~~~

方維科技,十年軟體開發商,為合作夥伴提供語言問答、語音直播、視頻直播等系統軟體和一站式技術服務,有需求的可百度搜索進入官網了解或加微信fanwe01詳詢。


2016年被稱為知識付費元年,進入2017年知識付費發展勢頭只增未減。

在粉絲層面,習慣逐漸養成,人們越來越習慣為知識買單。根據各大知識付費平台的運營狀況及多項報告估算,2016年,有知識付費意願的用戶暴漲了3倍,知識付費用戶達到近5000萬人,今年4月新榜發布的《2017公眾號電商發展報告》指出:知識、課程等虛擬產品電商,頭部內容嘗鮮成功,知識付費或將成為公眾號電商發展新趨勢。而對內容生產者而言,知識付費是一種相對輕量、直接、無縫鏈接粉絲的變現方式。

知識付費風口已至,知識價值正在回歸。付費可以激勵創作者不斷產出更優質的內容,吸引更多粉絲為之付費買單,從而達成一個良性循環。

另外補充一句,除了題主說的「分答、得到、知乎live、豆瓣時間、一直播」在做內容付費,有贊昨天也上線了知識付費功能,這是相關操作頁面,如下。

相比較其他幾個平台,有贊做內容付費更多優勢是幫助本來就在有贊開店的自媒體或者教育培訓等其他有知識需求的商家進一步解放內容生產力,通過生產內容直接獲益。


在未來的30—50年,我認為內容經濟這條路是篤定向好的,毫無疑問。

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若對應歷史的話,我覺得更多是像唐代。那是一個追求「世功」(累代功績)的時代,唐三彩極其艷麗的撞色,很難說是歸於心境。

今天,我們商業擴張的目的是什麼?也是獲得資源,讓自己的民族生活得更好。

我們未來的下一個時代是什麼?也可以對應到歷史——宋代,也就是對文化最友好的時代。

北宋是一個講究心境的時代,所有的東西都歸於平淡:瓷器歸於簡約,顏色歸於含蓄,像今天的日本。為什麼很多人願意去日本旅遊,喜歡一些日本產的日用品?這是我們心靈怎樣的投射?

那將是我們的明天。我們經歷過世功和喧囂,我們終將歸於平靜,終將因富裕而變得對物質有更高品位的需求。

這,就叫做消費升級。

消費升級不僅是市場行為、經濟行為,更多是關乎人的內心需求變化造成的。

我生於1968年。我的童年依然有飢餓、貧乏的記憶。

我們的下一代,並不知道什麼是饑饉之憂。他們沒有所謂「貧乏」的概念,所以他們對錢的看法和我們是不同的。我們在整個成長過程中感受的「貧乏感」,在下一代人身上不會有了。

整個社會都在面臨著一個新的變化。

中國人,用30年的時間走完了別人200年的時間。所以,我們的上一世代,其實就是古人。你為什麼無法和父母溝通?你跟他有170年的差距,你怎麼可能從本質上理解他的焦慮?

你為什麼無法和你的孩子溝通?因為你也是古人。因為他和你相差很多代。這個代際關係不是由時間決定的,而是由經濟基礎和對經濟的感受決定的。

為什麼內容行業特別值得有志於此的創業者去更多關注?

因為我們的下一個需求就建立在這裡。我們的個性化需求,對於內容解決自己焦慮的需求是扎紮實實的市場。

內容經濟,是一個什麼樣的生意?

第一,是時代的生意。今天,我們是在一個文化繁榮的時代,甚至是從來沒有過的文化繁榮時代。我們有那麼多人在生產、交換、使用信息,去豐富我們的生命。

所以,這是一個美好的內容經濟時代。

第二,是時間的生意。我們常會用KPI、時間節點、項目的周期、投入產出比等等這些生產要素去測量我們手中的內容項目。沒辦法,這是應該的。

但內容經濟可能對時間的要求會更長和寬鬆。如果迪士尼做一個動畫片能用四年的時間,能投入那麼多的財力、人力、物力,我們相信那就是我們的明天。

第三,是時機的生意。也許錯過了,再好也未必有那個爆炸點。

《奇葩說》成功了。很多人給我們歸因,說《奇葩說》提倡了一個什麼什麼樣的價值觀。

其實,我並不敢說,在最開始,我們就有這樣明確的概念。

但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製作過程中,我們通過與觀眾的互動,通過現場所有內容創造者本身的內容輸出,再加上內容生產者殫精竭慮、夜以繼日的付出和製作,才把它真正變成了一個娛樂產品。

這個娛樂產品跟觀眾見面之後,在與觀眾的互動中,走向了自己獨特的方向。這個方向不是我們事先設定的。

所以,做節目的人一定要明白:節目是一個生物。你可以生下它,但它怎麼長大,不一定是由節目生產者自己決定的。它是一個多種力量結合的產物,不可能完全在你的控制當中。

「在我們這個行業,只有經典,沒有權威」。這句話,我很篤定。

你在此時、此刻、此種環境遇到了合適的生產素材,產生了一個經典,那麼,你命很好,運氣很好。時過境遷,同樣是這撥人,未必幹得出來。

一個人因為這件事做好了,你就覺得他下一件事也可以做好,這是誤區。他做好了的概率可能比別人大,但他做折了的概率,也一點都不比別人少。這才是核心。

內容是一個一個產生的,不要迷信權威。只有撅著屁股干,才有可能成功。而且,這只是有可能性。能不能真正干出來,是命,是運氣。

如果你沒有那個命別抱怨,只是時機未到。

馬東:經營《奇葩說》,我對內容經濟本質的3個判斷 大課完整筆記

——以上由馬東在混沌大學的課程《內容經濟:&<奇葩說&>的經營心得》整理而成。私信混沌君可以獲取馬東課程免費聽課券哦~


2016是內容付費元年。

在2016年中-2017年底的過程中,從得到、分答、喜馬拉雅這樣的平台級知識付費產品開始,到短書、小鵝通等工具類產品的流行,雖然熱度有所消減,但是毫無疑問配得上「風口」兩個字。

我們觀察到,由於時代的碎片化特徵、業餘講師的知識分享能力有限等原因,知識付費的風口有所衰弱,也引起了「知識付費是不是智商稅"這樣的質疑,但實際上,無論知識付費類產品和課程,是某些人的」學習提升之道「還是僅僅是某些人的」娛樂消費「,知識付費已經越來越多的融入我們的精神生活。

我們認為知識付費是非常有價值的存在,也會繼續不斷的發展下去。人們需要越來越豐富的精神生活。

短書平台有非常多小眾的、有見解的老師,從賺錢炒股的小門道,到生活旅遊的攻略,再到職場提升的秘訣,甚至包括」通悟功夫「這樣小眾、優質又難以再其他地方再現的內容,毫無疑問,這些內容的存在,為用戶提供了獨到的價值。


短書:專註於知識變現與內容付費的SaaS型工具www.duanshu.com


從14年開始做社群,之後開始自己搞付費社群,對內容付費說下自己的觀點。

看到上面的朋友說了每個產品的特點。我就稍微說一下自媒體變現的需求。

自媒體或者網紅變現我個人總結分為四個需求:1、流量 2、變現 3、粉絲管理 4數據分析

下面我就一來分析一下這些需求。

1、流量:對於所有的企業來說都是缺乏,沒有一個企業說自己流量不夠用的。這也是很多自媒體或者內容產生者考慮的主要問題。(流量是指有效流量)得到乾的事情就是這樣的,他們找到合適的老師,做版權和流量生意。

2、變現:對於自媒體或者網紅來說,變現是最重要的事情,現在很多工具都是圍繞著變現做事情,不是內容做沉澱,形式是多樣性的,就像我們看到的問答、圈子、音頻、視頻、直播等形式,每個形式對能解決不同屬性用戶的需求。

3、粉絲管理:現在大家做的變現基本上是圍繞著微信來做,原因也是微信流量很大,還有微信活躍最高,能夠很便捷的接觸到用戶,但是微信也有很多限制性的功能。而做自媒體或者網紅的主要變現來源於還是那20%的忠實粉絲,而用戶管理和分成管理是 自媒體或者網紅需求的。

4、數據分析:如果是三年前我們都不會重視數據這塊,原因很簡單我們不知道數據能給我們提供什麼指引,而現在對於自媒體或者網紅來說,數據能夠直接反饋出來用戶的愛好、用戶的需求,根據數據來布局內容或者轉化方式是很重要的事情。

如果你仔細研究一下每個內容付費的軟體來看,他們都有自己擅長領域。而自媒體變現真的需要什麼,很多做的都沒有搞明白。

有兩個點我沒有說:內容沉澱和品牌。自媒體或者網紅做了這麼久,都有自己的品牌屬性和ip,如果利用平台是不能實現的,最好是服務他們的工具。

我們做歡拓開講,也是走了半年的彎路之後才研究明白的,還有就是內容付費發展形勢來是在線教育,更多還原線下場景。輕知識對於用戶來說有很多,深入的內容是最缺乏的,怎麼做好內容也是行業裡面應該去思考的


據目前來看。得到發展的最好。


目前還是看好知乎live、得到!

特點及優勢:

1.優質:都有過多次付費體驗,聽完都會心中竊喜:這價格值!

2.垂直:細分了各個領悟,平台大用戶群都不一般(得到的大批用戶都是從《羅輯思維》搬過來的且有終身學習的潛質,而知乎你我都了解、都是來自大江南北的有志人士)逃)

PS.優質實惠才會有未來>>>


軍觀察 | 我怎麼看內容付費風潮?

1、首先,技術紅利降低了人們生產與傳播資訊、信息、知識內容的門檻,賦能個人,帶來了更多成長可能性;

2、其次,姿態降維,專門知識生產可以不完全由各領域頂尖精英壟斷,更多寬領域、平民化、個性化、私人視角的觀點和洞察將會收到歡迎;

3、雖然專門知識生產的門檻在降低,但並不代表沒有門檻。內容知識一旦由免費走向付費,真正的商業關係由此建立,即形成了從個性化興趣走向職業化路徑,建立起約束與服務關係;

4、內容付費不是「風口」,所以,不要想像飛翔的姿勢有多美,而要努力向下紮根,向上成長。

聲明:以上由[劉成軍,造奇智能產業新媒體創始人兼主編]原創


雲泊網http://cloudrove.com是一個知識付費網站,優秀的創作者可以在上面創建一個付費才能閱讀的圈子,讀者付費才能看到文章,讓優秀的創作者得到豐厚的回報,讓讀者享受到一流的知識服務。


推薦閱讀:

知乎和豆瓣哪個用戶數多一點?
為何馮小剛的《1942》在豆瓣評分低?
如何看待豆瓣上面《大聖歸來》一星的評價?
豆瓣盛傳的紫藥水染髮那麼多人試過,但真的科學嗎?不傷身體嗎?
國內有哪些優秀的編劇?

TAG:豆瓣 | 知乎Live | 分答 | 得到App | 內容付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