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全球經濟環境是否進入通脹周期?對投資有哪些影響?

大家都在談通脹,全球是否都進入一個通脹周期?

本題亦收錄知乎圓桌 ? 基金投資二三事,更多「基金理財」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本題已經收錄知乎圓桌 ? 海外投資初探,更多「境外投資」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2017年全球整體而言可以說進入再通脹(reflation)環境。

從債務長周期看,發達國家政府債務負擔居高不下,但私人部門經過去槓桿,債務已經出現回升。如美國。(世界銀行各國私人部門債務GDP比例

http://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FS.AST.PRVT.GD.ZS)

從中期經濟環境看,美國經濟向好(2016年四季度GDP 1.9%)、就業改善(2017年1月失業率4.8%)、通脹已經接近目標(2016年四季度核心PCE 1.2%,2017年1月核心CPI 2.3%)。

從政策看,特朗普政府提出的財政刺激政策,如減稅、增加基建投資等,會帶來進一步的通脹壓力。

需要指出的是,再通脹是指從通縮走出、通脹逐步上行的期間。在程度上,物價壓力僅初步顯現。在範圍上,有些國家通脹壓力大一些,有些國家則還徘徊在通縮邊緣。例如德國2017年2月 CPI 2.2%,通脹壓力明顯上升,而義大利2月cpi為1.6%,日本2017年1月核心cpi為0.1%,遠離通脹目標。

再通脹環境對投資有兩方面含義

一是有必要配置抗通脹資產。

· 在資產類別中,商品、黃金、房地產、通脹保護債券等都具有抗通脹的屬性。這些資產應當根據估值擇時進入,並充分考慮好流動性風險。

· 此外,根據巴菲特理論,優質公司股票能夠提供通脹風險保護。他認為,在股票資產內部,具有抗通脹能力的是有品牌效應、輕資產的公司。

· 通脹環境下最差的資產是利息和本金固定的名義債券。

二是經濟走向和宏觀政策相互作用下,不確定性上升。

通脹上升經常迫使央行加息。美國歷史上,多次發生由於美聯儲快速加息而使得經濟周期都結束擴張轉入衰退的情況。不加息或者加息不及時,則可能使得通脹高企經濟過熱。因此,通脹環境下,經濟過熱和經濟衰退的兩種風險都有所上升。對於投資而言,應當更好地做好組合資產配置。


通脹我們都知道是什麼意思,就是錢(貨幣)比實際需要的多,通脹有兩個最直觀的表現:

1、錢會變得「不值錢」(貨幣貶值),

2、買東西也需要花更多錢(物價上漲)。

「再通脹」就相對複雜一些,是一種在通貨緊縮時期卻存在著隱性通脹的複雜經濟狀態。此時的物價普遍呈抗跌性,且貨幣運行與物價運行完全呈背離狀態。「再通脹」介於通脹與通縮之間。只要經濟形勢稍有回暖,隱性通脹立馬就會轉化為顯性通脹。

曾記得,在以往CPI高位運行的時候,我們發出過「跑不過劉翔,但一定要跑過CPI」的感嘆。可以判斷的是:我們可能正處於一個曲折的再通脹通道中,目前來看CPI漲幅已經持續低位運行很久了,在這個「低位」提示「通脹上行風險」,不是空穴來風的說「狼來了」。主要基於三方面原因。

1、食品CPI未來預期上行。

CPI雖然是簡單的3個字母,但是CPI是由8大類構成,其中食品類佔據大頭,基本佔據著三分天下了。食品CPI的走勢將顯著影響整體物價水平。從2月份整體物價水平來看,食品CPI對整體物價水平產生極大的平抑作用,食品價格、尤其是鮮菜價同比超預期下跌是拖累2月份CPI的核心因素。「拖累」到什麼程度呢? ? 食品煙酒價格同比下降2.4%,影響CPI下降約0.74個百分點。 ?

鮮菜價格下降26.0%,影響CPI下降約0.94個百分點; ?

蛋價格下降14.9%,影響CPI下降約0.09個百分點; ?

畜肉類價格下降0.1%(豬肉價格下降0.9%,影響CPI下降約0.03個百分點)。

透過數據表象看本質,食品價格為何在2月份走低呢?這裡面有一定的「季節性原因」,冬儲菜庫存較高的影響時間有限,隨著「暖冬」、「豬菜錯峰」等季節性因素消退,進入二季度後食品價格,尤其是鮮菜價格同比跌幅會有縮窄。同時,農業供給側、全球天氣變化、油價的上漲等因素,以及食品以外的CPI籃子其他成分可能維持從2016年初以來的溫和回升。

2、輸入性通脹壓力。

雖然特朗普似乎不想搞「全球化」了,但全球化影響著每一個經濟體,特別是中美這兩大經濟體。從「輸入」來理解,可以理解成海外因素對國內CPI的輸入性影響,放眼國際,美國進入特朗普總統時代,特朗普勝出後,美國長債收益率在短短10個交易日內就陡升48BP,股市、商品走高。如果特朗普的政策都能夠執行,會對短期通脹起到提升作用。從美國槓桿率看,居民、企業等私人部門槓桿率逐步爬出「低谷」,經濟顯現「溫和擴張」跡象,經濟潛在產出隨之回升,未來美國經濟復甦可能超預期,從而帶動全球通脹預期上行。

3、國內房地產領域上升動能較強,增加我國內生通脹壓力。

房價就像限不死的小強,雖然一而再再而三的調控(包括近期的限購再限購),房價依然擁有爆發力。房價的漲幅同樣決定了通脹回升的速度,我國的過去幾年的主要通脹壓力沒有表現為商品價格的上漲,而是通過房價持續上漲形成了另類的演繹。這點有房的沒房的都有非常直觀的感受,現在看前幾年的房價那簡直就是「白菜價」。

從長周期來看,產出缺口的低點對應著通脹的低點,我們使用「製造業投資」代表「潛在產出」。目前的情況是,製造業投資仍徘徊在低位,潛在產出沒有明顯改善,經濟超預期主要是短期需求超預期所致(地產、基建),供給跟不上需求的改善,正向產出缺口在擴大,未來通脹會更快的回升。

目前看,中國居民槓桿率絕對水平還處於合理區間(中國45%VS歐洲60%左右/日本60%+/美國70%-80%),未來在適當控制居民槓桿增速的同時,引導三四線城市去庫存、地方政府去槓桿。調控思路由「控槓桿」到「去庫存」的轉變,意味著地產投資增速可能比市場一致預期更為樂觀。用【地產投資-製造業投資】表示「產出缺口」,該指標與非食品通脹走勢高度吻合,基於「產能周期未啟動、地產投資超預期」的判斷,未來非食品通脹將進一步快速回升。看一張直觀的圖:

簡言之,對未來一個階段的判斷是:【1】地產投資超預期,對地產鏈悲觀的預期差將得到修正;【2】CPI快速回升,3-4月「通脹」預期上升。需要說明,如果製造業投資依舊低迷,則在5-6月可能演變為「滯漲」預期,資金面趨緊抑制風險偏好和風險資產。

總之,通脹前面加個「再」情況就變得複雜了許多。經濟分析師紛紛表示看不懂,決策者也頭疼不已,普通人該如何應對?要一邊要小心地讓資產保值增值,對抗物價上漲;同時又要謹慎地消費,以防真的進入通縮,物價一路下滑,把自己的投資套在山腰。

上述背景對應資產配置和行業配置兩個層次的投資啟示:

1、對債市的表現相對看淡。在資產配置層面,我們首先要比對不同資產在通脹上行周期中的表現。一般通脹上行,利率逐步抬升較為確定,權益市場表現會好於債市。我們通過比較債市收益率和股市預期收益率,可以看出,自2016年末起,股市相對於債市的吸引力已經較為明顯。

2、行業配置 。主要就是要選出來通脹上行受益顯著的板塊,兩條投資脈絡——後地產鏈(三、四線去庫存和消費升級)和「投資通脹」(16年是投資PPI對應的品種、17年是投資CPI相關品種)。投資通脹方面(尤其是非食品通脹),我們發現有三個子行業在四次非食品CPI上升階段全部跑贏大盤:除了白色家電(屬於家用電器)、飲料製造(屬於食品飲料)之外,還有化學製品板塊。對於飲料製造來說,「喝酒吃藥」始終都是A股的強勢板塊。通脹回升及高位過程中,食品板塊的抗通脹屬性更值得一提,我們通過市值、過去一年漲幅、日均成交、估值等指標,可以篩選出優質個股,主要以白酒為主。而化學製品來講,由於其細分子版塊較多,子版塊的產業鏈供需結構也較為複雜,建議選擇子行業供需結構改善的細分龍頭進行配置。


可以觀察到,目前債務率、槓桿率高位、貨幣政策帶來的資產價格泡沫,正在孕育劇烈的產能出清、供需匹配的可能。經過2015上半年的動蕩,通過觀察固定資產形成在GDP中的佔比,可以發現全球中周期高點已過,當前處於下行階段。2016年以來的經濟復甦可以定義為中周期下行過程中的短周期反彈。起始於2016年的庫存周期對真實需求的帶動比較弱,對企業盈利的名義拉動要好於實際,也就是價格修復佔主導,這也必然會帶來市場對通脹的擔憂,以及緊縮效應的加強,這是本輪經濟復甦的伴生現象。而2016年第三季度後全球經濟還出現了一個延展到當前的共振修復的格局。

中國經濟周期基本是全球周期運行的縮影,但它可能領先全球周期見底,又率先進入分化階段。放眼未來3-6個月,PPI和CPI的剪刀差會收窄:PPI反映的補庫需求回落,CPI反映的通脹因素上升,這就導致了一個類滯脹的需求抑制和貨幣緊縮效應。

當前各大類資產處於糾纏階段,未來走向分化是必然的。相對來說:股市的調整壓力日益加大;債市槓桿率過高,仍需等待;商品處於高位震蕩,但品種間在分化,黑色系比較強勢;房地產以加槓桿的方式來去庫存正走向瘋狂……

總體更看好黃金的戰略配置價值。短期內,黃金仍受美聯儲加息緊縮效應的影響,但考慮到實際利率下行、下半年可能出現的結構問題惡化、以及黃金的盈虧平衡點,它向上的收益空間要顯著大於向下的下跌空間。

A股市場過去一年重回基本面主導的投資邏輯,後續需要警惕基本面趨勢出現逆轉,「特朗普交易」尚未帶來實際貢獻,卻導致了情緒的超調,市場向下均值回歸的調整壓力日益加大。A股處於一個震蕩結構,向上頂部跡象增多。


先回看一下2016年的發展邏輯:年初雖然通仍是通縮預期,但是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負利率政策使得全球債券收益率曲線結構性下移到了0以下,黃金的零息「債券」價值就凸顯出來,黃金在16年上半年的全球「負利率」實驗中獲取了配置的需求,大量資金湧入相關領域,ETF也獲得了大規模的資金流入,隨著負利率實驗的結束,全球央行的聲明,一切又重新的回到了正常的邏輯體系。

而2017年以來的邏輯是有很大區別的,2016年中國供給側改革的一個結果可以理解為:全球CPI走高,中國PPI居功至偉。供給側改革和產成品的輸出似乎可以做到把全球從通縮預期里拖出來。同時,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中國PPI以同比6%以上的增速對應的全球平均通脹水平基本上都在3.8%以上,現在看美國、歐洲的CPI上行趨勢明顯。而油價、各國財政政策等因素也都有望從需求端推動通脹。

並且,從市場反應來看,大家已經開始行動起來了——全球的美林配置開始轉向通脹預期配置的邏輯、一些EM的債券明顯成為了香餑餑、超配流入帶動了匯率的走高(例如巴西,南非等)。

————交易桌前看天下,付鵬說來看財經————

更多音頻內容歡迎登錄華爾街見聞APP,點擊Premum訂閱收聽

http://t.cn/RiKT8qJ ← 或點擊傳送任意門


謝邀,大家都回答的很好啊。補充一個數據,這是從世界銀行檢索的世界消費者價格指數的數據。2016年數據還未發布,從目前趨勢看世界通脹還處於低位徘徊。從圖中可以看出,2000-2008通脹水平逐步攀升,08年達到頂點,金融危機後直線下跌。由於各國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以應對危機,通脹水平有所回升。2011年後又逐步下降,至15年達到最低。

但從主要經濟體近期的數據來看,通脹水平確實出現了上升的趨勢。


就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來看,2月份PPI增速為7.8%,CPI僅為0.8%。

PPI在政策扶持下依然保持回暖態勢,不過受春節過後影響,旅遊等消費下滑,CPI回落也屬正常。

從《政府工作報告》3%的全年通脹目標來看,再通脹是必然。不過普通生活觀感不會很明顯


目前來說通脹是很明顯的,樓上說的每年都在通脹,這個是不假,因為溫和的通脹是有利於經濟的,但是今年的情況是各個行業都在漲價,而且漲幅是高於前兩年的。

對投資的影響就是:固定收益類會有影響啊;買資產,股票就是能漲價的行業的龍頭公司或者負債。

不過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真的沒啥變化,頂多是少消費點產品。


謝邀,我個人同意@路易襲的回答。

一直在通脹,從未被打敗。

只要保持通脹在一個合理區間就可以了,畢竟社會就是在做一個通貨膨脹和失業率之間的權衡取捨???

從個人生活中感覺通貨膨脹率不大。


瀉藥。

一直在通脹從未被打敗,國內這個應該算是在可控範圍內inflation和gdp同步穩固增長的階段吧。

暫時想不到通脹對投資的影響,政府和中心銀行調控通脹的政策可能會對投資有影響吧,不清楚。


感謝邀請,被禁言一天,現在才回答。作為市井小民,我覺得通脹是趨勢,但不會在居民消費上體現很多,更多是以工業產品大面積漲價為特徵。也就是說,你如果上班,不用擔心(小老百姓本來就身負房貸,縮衣減食,無力消費),奶茶還是10塊一杯,城中村大保健還是100元一次,沙縣小吃雞腿飯最多長一塊錢;但是你如果買鋼材、買電線、買原材料,會發現漲價很厲害。所以呢,通脹主要表現在政府層面,為了保經濟,估計還會大興土木。至於投資,我一直沒發展收益讓自己滿意且風險低的項目,這個主要看個人,受大環境影響不大。非要說怎麼樣,我覺得股市可能會紅火一陣子。


謝邀。全球不清楚,這個涉及到很多方面,不好說,國內的方面,通脹已久了。未來,就像你騎自行車,總不能一下子剎住吧。


可能通脹有一定回升,還需進一步確認


可能性極小

只有原油價格飆升才能成就全球範圍性的通脹。

原油價格的飆升只取決於國際政治。

展望2017國際政治,打原油價格飆升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都很小。

以上,謝邀。


推薦閱讀:

宏觀的一個問題求助大神!!人們為什麼不願意相信政府會降低通貨膨脹?
中國目前的通脹嚴重嗎,我們常說跑贏通脹率,但是近幾年的通脹率又是多少呢?
請問如何才能在增發貨幣的同時促進消費而非促進投資?
如何理解米爾頓·弗里德曼的「通貨膨脹歸根結底是個貨幣現象」?
論EVE國服通貨膨脹 和平抑通貨膨脹的可行性措施 是外在因素還是遊戲本身調控的缺陷?

TAG:投資 | 通貨膨脹 | 境外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