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歷史文獻?
2016/9/8
從初中接觸歷史開始,老師就和我們念叨,分析歷史文獻要要全面,要一分為二……(巴拉巴拉一大堆 ,都聽出老繭了),到了高中殷鵬又說讀一分材料說一分話,說我們得出的結論都是建立在材料的基礎上的。 但是,材料真的可信嗎?在我們眼中史書算是最可信的歷史文獻資了。可史書是否真的全部可信。史書是人寫的,是人都有自己的情感,那麼他寫出來的史料在字裡行間無不都透露出他們自己的情感,同一件事在不同人眼中好壞是不同的,所以我覺得我們在讀歷史文獻是我們不能帶自己的情感,沒有自己的情感讀出的歷史結論才真正的歷史結論。 同時,史書都是宮裡的史官寫的,史官要在朝廷中生存下去,有很多史官要迎合皇上,這就讓史書的可信性降低。在歷史上又有幾個司馬遷呢?但就算司馬遷為了真實記載下皇帝的言行進來牢房,但仍有一部分,關於當時漢皇室里皇帝認為不應傳揚的地方,命人作了改動。原稿每篇的結尾,都有「太史公曰:……」這樣一段文字,但有些不是,那就不是司馬遷的原稿。所以我們想要得到真正的歷史結論就不能只居於史書要從多處得出。 像《世界上下五千年》中編者對伊凡雷帝的一生做介紹時著重在於講述伊凡雷帝的多疑和殘暴,介紹1581年,他晚年在一次與他兒子爭執時,用手中的笏杖猛擲過去,不幸擊中兒子的頭部,致使兒子死亡的事。但是忽略了伊凡雷帝的歷史功績:他終止了羅斯公國,卻開啟了一個大帝國俄羅斯帝國的新紀元,他曾率領15萬大軍攻打俄羅斯東邊的喀山汗國,雖然戰爭導致喀山汗國人民流離失所但喀山汗國的被吞併,使俄羅斯的版圖擴大;他也創立了第一個俄羅斯會議-縉紳會議並宣布了一個關於和其他國家進行工業和貿易發展往來的法典。所以單純從一本歷史文獻上了解一個歷史人物是不完全的,而且還會收到編者的個人主觀判斷的左右。2016/7/27
要結合當時人們的習俗和傳統,例如 《十二銅表法》 第四表 第五條 嬰兒自父死後十個月內出生的,推定其為婚生子女。以現在的眼光看來很奇怪,但在當時卻是家長權實現的重要條件。
要看到其進步性, 第八表 第九條 在夜間竊取耕地的莊稼或放牧的,如為適婚人,則處死以祭穀神;如為未適婚人,則由長官酌情鞭打,並處以賠償雙倍於損害的罰金。 這大致就是未成年人保護的最早的法律依據,對未適婚人的保護值得學習。
當然不好的地方也應該看到,比如古羅馬時期,家長的權利極大, 第四表 第三條 家長如三次出賣其子的,該子即脫離家長權而獲得解放 。這便是家長權的體現。
也正是如此,分析歷史文獻應看其兩面性。
9/25我認為分析歷史文獻,首先分析它的真實度。真文獻可以研究,而假的偽造的文獻更可以追究。是如何使它不得不假,是怎樣的意識形態與怎樣的立場,這些都會造成文獻的真實度的差異。其次,分析它的中心與本質,文獻中可能存在很多的表面的複雜的東西,也可能很直接,可貴的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再者,分析文獻要史論結合,一分為二。
如何分析歷史文獻?看到這便會想到一分為二,客觀等詞。那麼應該如何做呢?就以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清朝的辛丑條約說吧!八國聯軍侵華清政府失敗簽訂該條約,使中國完全倫為兩半社會。那麼為什麼會發生這個戰爭呢?有人說是慈禧太后狂妄,但你是否知道這是慈禧聽信毓賢的話:「團民能刀槍不入,槍炮不傷。」慈禧何不痛恨列強。這場戰爭的爆發是不可避免的。列強的野心,清政府的無能,大臣的愚昧等等。條約簽訂後慈禧太后知道列強沒有把他當作禍首喜出望外,相信又有很多人厭惡他。但你是否知道在這之後他領導了憲政改革,其步伐之大,遠非幾年前被他鎮壓的「百日維新」可比。想像當時也許妥協比反抗更好。畢竟清政府沒有能力對抗列強。我們損失慘重是不可避免的事實,慈禧也認識到變革的重要。戰爭讓我們真正從天朝的大夢中醒來,早一步發展豈不更好。也許是我個人還比較喜歡慈禧,所以觀點偏向於慈禧的好。總之,一件事有好有壞,請了解後再全面作出判斷。
首先,分析歷史文獻,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種現存的有關文獻資料,從中選取信息,以達到某種調查研究目的的方法。分析歷史文獻,應該史論結合,我通過紀實片《國軍抗戰全紀實》解說詞真實記錄 ,了解了西安事變的真相。
1936年的蔣介石,可以說是春風得意。得知陝西的紅軍主力兩萬人,被國軍圍困在一個縣城裡,隨即可以將十幾年的「剿匪」畢其功於一役。興奮的蔣介石決定,親自前往前線(陝西西安),督戰最後的戰鬥。張學良說:「剿共都是中國人,咱們打什麼呢?共產黨,我們可以談嘛。所以,後來談,這是我的主張。並且,我和蔣先生說,蔣先生為這件事對我很不高興。」
事變一爆發,當時許多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兒,人們無論如何都不能理解張學良的行為。因而對張學良們發出了非議、譴責、聲討。在事變次日的日記中,朱自清寫道:「得知張學良在西安扣蔣消息,惟詳細情形仍不知。此其一大不幸!」不僅僅是知識份子希望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廣大民眾也惟恐事態惡化。著名國學家葉曼先生,在2011年的一次講課中,回憶當年西安事變後所有老百姓都很擔心回到軍閥割據的狀態。她記得她媽媽那段時期每天磕頭燒香,求菩薩保佑領袖順利回來。
原來指望西安事變獲得抗日心切的國人支持喝彩的楊虎誠和張學良,沒有想到遭到全國人民的抗議,他們忽然發現自己騎虎難下,已成火爐上的人。張學良在扣押蔣介石後,查閱蔣先生的日記,發現蔣先生在日記中,表達了與日本勢不兩立的決心。並有一個長期計劃,德國當時急需我國的鎢礦,作為交換,德國將為中國裝備八十個機械師,一旦時機成熟,發兵收復東北。而東北,正是張學良的老家。根據蔣介石和張學良的朋友美國人端納回憶,蔣介石在被拘期間,置生死於度外,不失威嚴風度,居然動輒當眾斥責張學良。張學良卻表現得象個做錯事的小孩,任憑蔣先生斥罵。常面露愧色無語而退。
蔣介石在當時一直是在拖延時間,從他的角度是想避免與日本正面作戰。因為,在當時中國的國力和軍事實力與日本相比較來說,確實處於劣勢。1933年6月3日,蔣介石在日記中表明心跡:我屈則國伸,我伸則國屈。忍辱負重,自強不息,但求於中國有益,於心無愧而已。不過,客觀而言,這個協議確實將日本全面侵華的計劃延緩,推遲了四年,給中國一定的準備時間。在當時背景下,包括胡適在內的許多有影響的知識份子,也是贊成委曲求全,爭取時間的。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對國民黨元老張鈁說:「安內,才能攘外,他們不明白我的意思,而出此下策。我的日記里有計劃,風聲透露出去,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就要升級了。你看目下這個爛攤子,怎麼對外?張、楊掀起這樣的風波,真是壞了我的大事。」在蔣介石日記裡面,他希望六年時間訓練60個師。他覺得60個師就可以跟日本人打仗。同時修訂陸軍法典,把武器標準化,然後設立兵工廠,擴充飛機,公布兵役法,開始徵兵。修造鐵路、公路等等。同時,派人到各國去爭取外交支持。那時,正處中國歷史上一個著名黃金10年,國民政府那段時期的經濟增長速度居於世界前列。所以,後來很多歷史學家紛紛惋惜,西安事變,可能打壞了一盤好棋。如果再推遲兩年抗戰,此消彼長,中國很有可能戰而勝之。不至於陷於八年的大半個國家的淪喪。史學家許倬雲曾對此評論說:「當時中國在選擇抗日的時機上,還是太急了點。是因為1941年珍珠港事件,美國對日宣戰之前,中國的抗日戰爭基本上沒有得到國際社會的支援。實在是孤軍血戰,犧牲太大。
由此可見,西安事變並不完全照課本所說,是 中國抗日戰爭史上的「分水嶺」,對當時抗日有很大的幫助,也提前了全面抗戰的時間,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使大半個中國淪陷。
2016/8/7從初中開始學歷史開始,老師就特彆強調一點就是要用客觀公正且多面地去分析某個歷史人物或事件,且要把他放入某個環境中去分析,所以我覺得這個真的非常考驗我們的羅輯思維能力。舉一個例子,對於秦始皇的評價,他是一個比較複雜的歷史人物,他雖然非常殘暴,但是他順應歷史潮流,滅六國,統一了中國,開創了統一的新局面,所以,好好壞壞,並不能憑著自己的主觀感受去判斷。再比如說,清初時期的閉關鎖國政策,我們都知道,它是導致近代中國落後挨打的重要原因。但大家有時候往往關注的更多是結果。當初之所以實行這項政策,有兩大原因:①清初自給自足的經濟結構在全國範圍內仍佔主導地位,這就意味著中國不需要從國外進口商品。②為了防範和抵禦侵略者在中國沿海地區的種種不法行為和侵略行為。雖然閉關鎖國的政策帶來了很大的消極作用,但從當時的歷史背景來看我們不難看出閉關鎖國政策在當時在一定程度上抵禦了侵略者的侵略活動,起到了一定的保衛作用。所以在某一程度上來說也是可以肯定的。當然,單單靠書本上的內容也是不夠的,課外積累也是很重要滴。好了 就這樣
分析歷史文件,除了要保持客觀的態度,不帶有個人情感之外,我覺得還要不盲目信從,有時候我們一直以為正確的東西,也許只是代代相傳的錯誤.我們一直都知道堯舜禹時期是禪讓制,但也許真相併非如此.《竹書紀年》里就有提到,舜是篡位的.堯有長子朱,本欲傳位給他,但朱劣氣重,於是背送於其叔父教養。舜乘堯年老,架空其實力,最後借口讓堯南巡,將其流放,堯病死途中。所謂的禪讓,也許只是孔老夫子為宣揚美德而披上的華美外衣(當然這也是一種假設,真相還有待考究。所以分析歷史文件時,不能受到固有認知的影響.2016/6/21
歷史文獻,既然是文獻就是人寫的,人有主觀,會受影響,各個方面的影響,比如外界的壓力,自身的所學限制等等,即便是司馬遷也一樣。沒有一本文獻是絕對真實的,當然我們也無法確認是否真實,但也提醒我們,在分析歷史文獻時,要客觀,並且儘可能的集各個方面的觀點,要「百家爭鳴」而不是只聽信「一家之言」,結合時代背景,有自己的理解。鄙人陋見……
7/25首先分析歷史文獻要結合當時的社會環境分析當時社會背景以及站在統治者或執政黨的立場考慮例如尼克松訪華與毛澤東握手時的畫面之後在我們的教科書上作了修改我們應考慮我國的社會情況而去分析此類歷史文獻其次大部分的歷史文獻都不會是全面的我們不僅要了解課本上已羅列的文獻還應課外查閱全面的文獻從而達到一定程度上真實了解歷史發展情況最後我們看待歷史事件不能夠有主觀臆斷的思想比如你很不喜歡秦始皇你就單單注意到他兇狠的一面而忽略他為中華文明發展作出的貢獻我們應客觀的看待歷史文獻以及歷史人物
眾所周知,歷史是過去的人或事,而歷史文獻則是過去的人或事的載體,也就是我們可以看到的實體。但是限於我們知識儲備的不足,所看書籍並不多,所以對於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歷史文獻中的事件或人物並不能就此下定結論。我們應該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歷史文獻,不管人物或者是事件都應該結合其時代背景,一分為二地去評價。 特別需要我們關注的是文獻的內容到底是從歷史角度還是文學角度描寫的,這往往會有很大的差距。 就拿我們最熟悉的人物之一曹操來說吧,作為歷史人物的他,確實是中國封建社會中在政治軍事和文學上都頗有建樹的人物。但是在羅貫中的筆下,我們看到的卻是一個陰險狡詐,殘忍的人。文學中的曹操就是「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形象。 所以眼見不一定為實,歷史文獻也一樣,需要我們從不同角度,文學或歷史,去分析,有可能會更加全面。
歷史,不能只是去看書本上的記載。書本上的記載其實有些並不真實。古代帝皇會去檢查史官的記錄,誰會允許自己輝煌的人生留下污點呢?所以有些正史所記載的事件可能還沒有野史的可信度高。 想想當年的馬歇爾計劃提出資助西歐國家,雖然說著是美國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但是它真的沒有可取之處嗎?它成功地幫助西歐恢復了經濟,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中國雖然說著站在社會主義的一邊,但是還是接受了美國的幫助。不能肯定地說美國的十惡不赦,也不能只看見社會主義的優點。站在客觀的角度上去看待歷史,才是我們應該去做的。8/16
分析歷史文獻首先要讀懂歷史文獻,明白它講的是什麼事件,文獻的觀點是什麼。這就能說明學習語文的重要性。其次,分析文獻的角度,是從什麼方面的看待問題,這個角度是片面的還是全面的,是主觀還是客觀,有沒有找出問題的本質意義。最後,根據自己所學的知識,對歷史事件產生一個判斷,得出結論。文獻的作用只是提供一個角度,讀者要做的就是多讀文獻,認識歷史文獻的不同方面,給自己啟發。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下面的例題僅供參考。七班七號
2016/06/12首先,我們不能確定歷史文獻的真實性,所以我們應該利自己用有限的知識去判斷,但也不能亂來,要有理有據。其次客觀的分析。如《史記》中說黃帝生下來就神異,幾個月大就能說話,這誰都不知道,但也許是因為黃帝的功德被人稱讚,他的種種便被誇大。不過也不能證明黃帝不是這樣,所以這便是歷史的迷人之處了。最後我想說的是,學習歷史一定要理性分析,不能聽從自身的情感。比如說,之前我聽到李鴻章就覺得他不好是個賣國賊,但是後來到高中後聽老師講他為國家爭取少一點賠款,差點連命都丟了, 就忽然覺得他不是那麼壞了。所以歷史值得我們去好好學習。
個人認為在分析歷史材料時應本著客觀的原則去剖析,流傳至今的史料,並不存在著是正確或是錯誤一說,中國古代的史書等都是由史官編寫的,而史官也是普通人,他們在看待一件事是,或多或少的會帶有自己的主觀看法,所以就會導致現如今史料雖眾多,但記載的同一事件或同一人物,均有差異,所以在讀史料時,我們應本著客觀的原則,結合一些其他的文獻資料,再來分析史料。(僅代表個人觀點)
分析歷史文獻,我認為還是應該先分析歷史文獻的真實性,再看其價值,否則很難判斷事件的真實性,也很容易得出錯誤的結論。分析歷史文獻時,也不應帶這著一些主觀色彩,應該客觀地判斷,並了解該書創作背景,洞悉作者內心世界,從而進行分析。未完待續。。。2016/9/37
2016/06/26
寒假最後一天才完成作業 有點慚愧 不過看到還有這麼多人沒有完成 也是挺欣慰的之前看到過一篇文章 講的是南京條約里最重要卻一直都被忽視第一條以及其原因(以下是部分摘錄的內容)
南京條約 第一條長期被忽視 有兩個原因 一是翻譯上有漏洞 更重要的是中西方在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上截然不同 英文本翻譯為 自今往後大不列顛和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與中國皇帝陛下以及他們尊敬的臣民之間和平敦睦 雙方臣民在各自的領土內得享人身 財產之完全的安全與保護 這是一條責任對等的限制性平等規定 這條傳達的核心內涵是西方的個人權利意識 英國人想以條約的形式 將這一全新的觀念灌輸給中國人 該條被列為 南京條約 的第一條 可見英國人的高度重視和用心良苦 英國人之所以如此重視這一條 是因為他們在戰前的中英交往中 英國人的人身及財產長期無法得到保護 可惜的是天朝方面從皇帝到談判大臣根本就不明白 也不可能理解英國人的真實動機和這一條所包含的重大歷史文化內涵 條約簽訂後 這一條基本上也沒有被人所關注 提起。「很少有人能夠想到,國運興衰 民族榮辱的規律 其實就隱藏在《南京條約》的第一條之中」 南京條約 中最重要的第一條 完全變成了最典型的雞同鴨講 說者慷慨激昂 聽者諾諾而應 根本不知道對方到底想說些什麼 自條約簽訂的那一刻起 第一條款就被歷史的濃濃黑幕所遮蔽 長期被人遺忘了
以上的例子 便是對這個問題的回答 因為當時的國人不懂思考 他們沒有意識到南京條約這最重要的第一條其中所包含的意義 在他們看來 這一條例沒有具體要求 基本並無實義 可是不然 他們沒有聯繫英國提出這一條例的背景 不知道關於人身權和財產權對於英國人來說就是現代文明的基石 更不知道這是英國從大憲章運動時代開始以來就最引以為豪的文化傳統 也是西方現代化產生和發展的思想基礎 所以 即使從現在來看 我們仍沒有做到 不是嗎
換一個角度 以當今社會的目光來看待 歷史文獻必須要了解其背景 這是最基本的 還要知道為什麼會存在這一文獻的原因 更要知道 這一文獻是由誰產生的 其內容存在的理由 種種因素 都是分析歷史文獻必不可少的嗯 我要說的就這麼多 深夜碼的文字 希望是有用的吧首先,我認為歷史文獻應該放在當時的歷史背景去分析。應該結合時代背景,從當時的人與事出發,評價分析歷史文獻。其次,歷史文獻中的分析要從歷史中的主人公中出發,先是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然後從側面分析歷史文獻。最後,分析歷史文獻一定要站在第三方的角度,不能攜帶個人的感情色彩,做到公平公正的評價歷史文獻。都說世界上找不到兩片相同的樹葉,每個人分析歷史文獻的觀點也都各不相同,這取決於個人的人生經歷與心態的不同。怎樣分析歷史文獻,都取決於你是否適應這種方式。2016/6/2
8/8 歷史文獻在一定程度上都不能夠說是完完全全真實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通過分析歷史文獻去了解我們想要了解的對象,就是一種分析的活動。歷史文獻的撰寫者在文獻中會不可避免的添加進一些傾向性的因素,往往會受到時代的政治文化背景,撰寫的的個人立場等等各種因素。大家應該都知道,《四庫全書》對一些歷史是進行了篡改的,期末試卷上的兩張圖我們也都熟知了。所以在分析歷史文獻時,歷史文獻的真實性的確重要,我們可以結合多份史料來分析,客觀地看待歷史文獻,不能盲目的信服歷史文獻,也要能夠去用懷疑的眼光來看。還有就是要辯證地分析。要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歷史文獻,比如古代君王,往往都是名垂千古,但是他們往往也有不好的一面,所以一定要去辯證分析歷史文獻。
2016/6/14些許拙見,不過淺談,不喜請忽略。分析歷史文獻首先自然是老生常談的理論,置於歷史背景之下,一分為二,具有時代性,全面性等。再細者,則要考慮著書之人的主旨。司馬遷著史記,參考了眾多典籍,如《左傳》、《國語》、《世本》、《戰國策》、《楚漢春秋》和諸子百家等,同時參考檔案、民間古文書等,宗旨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究天人之際」:是探究天道和人事的關係,作者批判了原來的「神意天命論」,提出了「帝王中心論」.「通古今之變」:即探究歷史的發展實況及其規律.因而參考內容,不符合此主旨者,皆會經修改亦或刪除,閱讀時應在考慮著書者宗旨的基礎上回歸原本的事實,從其客觀而體會文獻想要隱藏的內容。同時,他人對於歷史文獻的分析亦是值得借鑒。對於這些內容,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應從作者,讀者等諸多人的觀點中,作出自己的考慮,從而對文獻產生理解。
2016/6/22
從文學角度總觀,無論詩、文還是詞,王安石都有傑出的成就。北宋中期開展的詩文革新運動,在他手中得到了有力推動,對掃除宋初風靡一時的浮華餘風作出了貢獻。而且他的詩詞語言精鍊而圓熟、意境清麗而含蓄。至今還有很多被我們所傳頌。
但是從政治方面看,王安石實行的變法,也褒貶不一。首先,王安石變法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幫助了北宋的發展,而且是在較短時間內就有成效。但是,王安石變法的失敗也是由此造成。王安石急於求成,以至於變法觸及了大地主,大財閥的利益。青苗法,規定凡州縣各等民在戶,在每年夏秋兩收前,可到當地官府借貸現錢 (青苗錢)或糧谷,以補助耕作(類似現代的農民貸款)。募役法,又稱免役法,由司農寺擬定,開封府界試行,同年十月頒布全國實施。免役法廢除原來按戶等輪流充州縣差役的辦法,改由州縣官府自行出錢僱人應役。僱員所需經費,由民戶按戶分攤。原來不服役的地主、官僚也要交錢。方田均稅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照土地的好壞、多少規定納稅的數目,官僚、地主不得例外。
不僅如此,王安石變法也未得到廣大百姓的理解和支持。民間就流傳這樣的段子,村婦餵雞時,嘴裡念叨的就是,安石,進食!
這就體現了王安石在窮苦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也是不高的,就等同於牲畜。保甲法,此制度用以防農民的反抗,並節省軍費,相當於現代的民兵制度。這就更不招百姓待見,有開封府平民為避保甲而自斷手指手腕的,知府韓維報告朝廷。宋神宗意有不忍,王安石卻說:「即使確有此事,也是由於愚蠢而受到別人蠱惑煽動的人所為,怎能因為這種人而不敢有所作為呢?」
所以說,王安石是一個好的文學家,卻不是一個好的政治家。我們要從多個方面分析歷史人物。
第一,要把歷史人物放到當時所處的「時代」這個大背景中去,不能以今天的標準苛求古人。時代背景能讓人更全面地了解歷史事件。第二, 運用辯證法觀點一分為二認識歷史人物。 我們必須堅持「一分為二」的原則,做到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由於受到時代和階級的局限,每個歷史人物都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所以,我們需要一分為二地來看待其功過。最後, 要史論結合,不能空下結論。先要敘述史實依據。然後得出結論,做到有理有據。 總之,一句話,萬事不能盲目,眼見都不一定為實。
2016/6/8如何分析歷史文獻1°歷史文獻的分析要全面。一方面,一段文字,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得到的結果可能會大相徑庭,是角度要全面;另一方面,對於大到一個時代,一個國家,小到一位人物,一件歷史事件,不同的歷史文獻中會得到不同的結果,是材料要全面。在歷史教科書中,曾國潘只是晚清歷史上一個冷冰冰的名字,說得通俗就是「仙氣」。《曾國潘的正面與反面》為其注入了靈魂與體溫,他的猶豫與堅定,固執與圓通,笨拙與精明,他的天理與人慾,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作為人的曾國潘。2°歷史文獻的價值。從理論角度來說當然是越真實越好,但經過修改的,甚至是不實的歷史文獻,也有其可取之處。畢竟有種欲蓋彌彰,反而被了解其真實意圖。期末考試的題也就不想再舉例了(不由自主哼出了「敬愛的毛主席,各族人民心中的紅太陽」的旋律呢)。3°歷史文獻的分析要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或者說,一個時代不僅是統治者,統治階級的時代,更是廣大勞苦百姓的時代。乾隆盛世是一片繁榮,但《叫魂》中的這樣一段話卻值得我們思考。「我們最難以判斷的,是『盛世』在普通人的眼裡究竟意味著什麼。人們對於生活正向何種方向發生變化,是變好還是變壞,是變得更安全還是更不安全等同題的態度,同我們期待在經濟發展時會發生的情況?可能大相徑庭。從一個十八世紀中國普通老百姓的角度來看,商業的發展大概並不意味著他可以致富或他的生活會變得更加安全,反而意味著在一個充滿競爭並十分擁擠的社會中,他的生存空間更小了。商業與製造業的發展使得處於巨大壓力下的農村家庭能夠生存下去,但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最大限度地投入每個人的勞力。從歷史的眼光來看,當時經濟的生氣勃勃給我們以深刻印象;但對生活於那個時代的大多數人來說,活生生的現實則是這種在難以預料的環境中為生存所作的掙扎奮鬥。」
2016/8/4歷史文獻是研究歷史必不可少的一個好幫手。在研究歷史文獻時,要做到客觀公正,同時也需要有一定全局觀,有機結合各類文獻資料,這樣提出的結論會更加具有說服力。作為研究者,我們不是經歷者,歷史長河中到底發生過些什麼,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虛假的,我們無法清晰知道,我們所了解的,是從各種文獻等中得來。所以我們無法因為某一歷史文獻而立馬去判定或否認些什麼,這些都不是絕對的。在分析時,不可主觀臆斷,這一點很多時候容易誤導人。猶如在我們心中,毛主席十分非常偉大,蔣介石那群人就是敗類,萬惡之徒。看了越來越多的文獻資料什麼的之後,其實國民黨在中國歷史上也發揮了重大的作用,不必為了捧一人而踩一人。歷史是複雜的,猶如人心,很多東西沒有絕對的是非對錯之分,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東西就會有所不同。所以,分析歷史文獻便應該不帶入太多個人的感情色彩。當然,仍要依據盡量多的資料,資料多了,看問題的角度自然而然也會有所拓寬。並且,很多歷史文獻中的資料和當時所處的環境密不可分,聯繫當時的社會環境,人們生活狀況,或許能更好理解資料中的內容。(以上僅個人觀點,歡迎討論)
6/9歷史文獻所表現出來的真實性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時代背景,利益糾紛和作者立場等等也會影響文獻的真正性。在讀歷史文獻的時候要考慮這些因素,多角度審慎地看待。
首先,要將文獻分類,舉一個文字的例子好了。分析文字文獻時,我覺得先要將文字讀懂,然後站在作者的主觀立場上想為什麼會這樣寫,最後分析當時的歷史背景,然後得出結論(僅為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推薦閱讀:
※做科研的人自己覺得幸福嗎?
※做不下去科研怎麼辦?該怎麼調整自己?
※科研單位騙經費的是普遍現象嗎?
※科研領域靠不斷加班靠反覆實驗就一定能找到解決方法嗎?
※在大學發表論文重要還是參加競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