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歷史文獻?

08/23

一、分析歷史文獻,需要不同的資料一同分析,不能只靠單一種資料分析。從教材上分析美國革命,並不是很全面,從全球通史,我了解到在美利堅殖民者中,並非所有人,甚至也不是大部分人,贊成暴力。事實上,他們分裂兩個敵對的陣營。保守主義者僅僅希望恢復1763年以前普遍存在於母國與殖民地之間的那種鬆散關係,但是,激進主義者則要求在他們與帝國的關係中能夠發生殖民地完全控制自己事務的變化。但對於這一點,保守主義者強烈反對。他們不想引進民主政體。最後由於大不列顛無能官員屢犯大錯,激進主義者獨行其是。但從教材分析,就不能獲知這個信息。

二、歷史文獻不一定完全正確。如教材給出毛澤東會見尼克松的圖是動過手腳的,把一個女人從圖片中P掉了,但這也並不是說這張圖毫無價值,從圖被修改,從這的背後我們可以發掘出更多的歷史背景。


8/38

歷史文獻的分析首先需要你的智商。如果你沒有較好的史料解讀能力,那麼再好的史料到你手上都是廢物。解讀史料的這種能力是需要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得到的。

其次,你需要較好地去從文獻中挖掘出對你有用的信息。當然,這些東西不一定是真確的,需要通過文獻與文物或文獻與文獻間的互相證明正確性。


2016/08/13

所謂史實,其實都是從前來下來的一些古書資料。古書資料也是有古人編寫,並非第一手資料就絕對正確。

首先,古書資料一定都是有價值的,不論正確與否都有它存在的原因和理由。若是虛偽的史實,探明緣由對我們或許會有更大的幫助。所以我們獲取歷史文獻一定要先好好閱讀研究它。

其次,在尋找其他相關或類似的資料文獻,可以了解其背景與真實性,從而更全面細緻的認識當時的情況與我們分析所得的史實,從文獻背後看到更深刻而有用的信息。

再次,我們都說要一分為二的看待一個史實,比如說秦始皇和毛澤東,二人都是中國歷史上做出極大貢獻的偉人,二人卻都有功有過。我們卻不能說他們是功大於過或是過大於功,這樣都不能符合事實的客觀性與真實性。

所以,文獻是需要我們長時間的仔細研究才能有所收穫的,單看浮於表面的現象固然能懂得皮毛,但唯有挖深了,從各個不同角度思考它,看待它,才能體現出真正的價值。


關公真的好色嗎?

根據&<&<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關公自到許昌,操待之甚厚 :小宴三日,大宴 五日;又送美女十人,使侍關公。關公盡送入內 門,令服侍二嫂。」 只是歷來被認為是其不近女色的證明.面對送來的美女不為所動,還命其去服侍甘糜兩位夫人.其為人之忠義,信念之堅定讓人佩服.

可三國演義是一部七分寫實三分虛構的歷史小說,本質上還是文學作品,不能完全當作史詩對待.

根據陳壽<<三國志>>的<<蜀書>>和<<魏書>>記載,建安三年,劉備曹操圍攻呂布,呂一部下叫秦宜祿,其妻杜氏天生美貌,實乃人間尤物.關羽便向曹操請求"妻無子,下城,乞納宜祿妻"而後因曹操愛上杜氏美貌故把她留下,並沒給關羽.此事之後,"羽心自不安",兩人間生了間隙.

故分析歷史文獻需選擇可信度高的來分析,加上些許推斷,以辯證的態度對待歷史,要對已開棺定論的歷史人物保持客觀清醒認識.


2016/08/24(1)確定選題。進行文獻分析時需要快速瀏覽文獻,從大量的文檔中尋找有效信息點。

(2)收集文獻。針對文獻中信息不完整和缺乏連貫性的情況,應一一做好標記,在編製工作分析提綱時,作為重點問題加以明示;

(3)整理文獻。對於文獻中隱含的工作內容以及績效標準,應深入挖掘,在以後的分析中得以求證。

比如在歷史教材中毛澤東和尼克松的會晤照片p過很多信息可以從中挖掘。還有我們這次期初考試分析史料的問題。剛做這道題時看的一臉懵逼,然後經過多次仔細閱讀才有所領悟。所以首先應該讀懂材料。然後應判斷史料文獻的可靠性與真實性,應該客觀分析,並且要善才於抓住其中關鍵詞,獲得有效信息,然後憑著自己的現所有的知識對文獻提出看法和結論,但不能完全只憑學過的教材內容而武斷下結論,忽視了文獻的本質與歷史的細節。

如果像遇到考試試題材料那樣的兩則渡江之初,到底是全國歲入不滿千萬還是僅僅東南歲入不滿千萬,這是要憑藉當時的社會背景分析的,所以在判斷史料文獻的真偽時,應該要具有一定能力。

例如在十二銅表法中的第四表的 家長權

一、對畸形怪狀的嬰兒,應即殺之。

二、家屬終身在家長權的支配下。家長得監察之、毆打之、使作苦役,甚至出賣之或殺死之;縱使子孫擔任了國家高級公職的亦同。

三、家長如三次出賣其子的,該子即脫離家長權而獲得解放。

四、夫得向妻索回鑰匙,令其隨帶自身物件,將其逐出。

五、嬰兒自父死後十個月內出生,推定其為婚生子女。這些內容在今天看來或許不合理,但是分析時要按照當時的社會環境結合當時的社會特點來得出相應結論,不能帶有個人明顯極端的情感色彩,要客觀分析。

當然史料史書都是人編寫的,大多會帶有個人情感色彩,所以我們一定要保持自己客觀的心態。好,回答完畢


對於歷史文獻的分析,應當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

1.看文獻的時候要用質疑的眼光去看待。文獻是否具有一定的權威,是否可以成為作證事實的依據,這一點沒有任何人可以做出絕對的保證。因此,讀史學要去質疑,而且要大膽的質疑。當然咯!質疑也是要基於一定的依據,不能胡說八道。

2.要比較著分析文獻,盡量選擇正規官方資料進行比較分析?古代民間的流傳下來的文獻資料雖然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其可信度相較於正史還是有待商榷的。為何要比較著分析呢?舉一個例子,對於諸葛亮是否有空城計一事,野史與正史差距較大。據《三國志·蜀·諸葛亮傳》記載:「(後主建興)六年春,(亮)揚聲由斜穀道取郿,使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魏大將軍曹真舉眾拒之。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陣整齊,賞罰嚴而號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魏明帝西鎮長安,命張郃拒亮。亮使馬謖督諸軍在前,與郃戰於街亭,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為郃所破。亮拔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街亭之役,魏方主帥是張郃,而非司馬懿,而此時司馬懿正在洛陽。孔明根本無法以「空城計」嚇退遠在數千里之外的司馬懿。因此文獻資料需要比較,保留相同點,深究不同點,多比較,才能多發現。

3,歷史文獻有時候會帶上編寫者個人喜惡、立場的影響,歷史上雖不乏有公正的史官,但像司馬遷那樣的人畢竟只是少數,因此,史書並不能做到完全客觀。但是,追求相對客觀,是分析文獻的又一大初衷。像解放戰爭史,國內相關資料具有一定的意識形態色彩對立的成分,而國外的一些資料也欠缺一定的公正,但是兩者結合起來研究,反而可以保證客觀與公正的要求,不至於盲目的被意識形態左右公正的歷史觀念。


2016/08/10關於歷史文獻的分析,無非是客觀、一分為二、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一個問題。面對一個歷史文獻,我們首先應該將文獻通讀一次。如果是古文,那麼先將古文翻譯成現代文,正確立理解文意,所以閱讀歷史文獻與我們的語文水平也息息相關。

例:

材料 軍機處撰擬的諭旨詔令,不經過內閣,而直接由軍機處密封,經驛馬遞送給各地方督 撫,稱為「延寄」,直接交給中央各部院的稱為「交片」,各地方的奏摺也不經內閣而直接交軍機處。

——摘編自白壽彝《中國通史》

答:軍機處撰擬的諭旨詔令並直接密封保存,各地方的奏摺也不經內閣而直接交軍機處,說明軍機處的創設,大大削弱了內閣的權力,使內閣成為一個徒有虛銜,卻不得干預機務的經辦例行公事的機關。隨著許多機密大事、軍國要務都由軍機處辦理,「內閣宰輔,名存而已」。而軍機處成為完全置於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的機構,相當於皇帝的私人秘書處。通過材料可得它的職權是負責撰擬皇帝的諭旨詔令;將皇帝的詔令傳達給中央各部和地方政府;負責保管地方奏摺。軍機處的設立也說明了君主專制制度空前加強。


應該全面地結合實際情況的去分析吧。

現在很多小屁孩子都知道的周幽王是個壞傢伙,因為他烽火戲諸侯只是為了褒姒笑一笑,所以因為這個奇怪的故事大家對於周幽王的印象很差,都覺得他是個昏庸的沉迷女色的老君王。其實一開始我也這麼覺得的吧,但是後來才了解到,烽火台這玩意兒出現在漢朝(不過我也不知道這個靠不靠譜),還有說周幽王其實是太子姬宜臼為了保皇位,自己出賣了自己的國家,才被殺掉的。歷史文獻我覺得總是真假摻半吧,畢竟沒有誰是真正的經歷過的,也沒有辦法去還原事情的真相,我覺得也不存在什麼史料的絕對錯誤,錯與對本來就是相對的,我們又怎麼能百分之百肯定我們所認為的所謂的正確就真的是正確呢?


2016/8/2

關於歷史文獻的分析

首先,所有歷史文獻和文字資料一定是由人類來撰寫的,那麼就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偏見和誤解,相對來說歷史文物就顯得要可靠的多。了解文物相關資料,在基於歷史文物的基礎上,對歷史文獻的解讀就會比單純的閱讀有效,而有助於加深理解。

其次,不同的人對同一件事的理解不同,不同的文獻對記載的同一件事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不能強求所有人的觀點相同,那麼就需要更多的閱讀量來加強自己的理解。所謂集百家之長,通過對不同觀點的探討,可以進行歸納總結,從而得到相對客觀的觀點。

最後一點,關於自身閱歷。人在不同的年歲對事物的感官會有大不同,這取決於個人閱歷。唯有培養自身,是自己的思想更為成熟,對事物的理解才會更全面。


首先,歷史這東西本來就是人來記錄的,所以很大程度上帶有個人主觀色彩,不同的人看待同樣一件歷史事件的看法肯定會有所出入,記錄的時候就難免的加上作者的主觀看法,這就註定了我們現在所了解的歷史不是絕對的複製粘貼。

其次,每一個不同的社會時期,其統治階級為了鞏固統治固然會在歷史觀的教育中參入政治的成分,輕則隱瞞對自己統治不利的史實,重則乾脆篡改歷史。這也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我們接觸到的所謂的歷史的客觀性。以前各個朝代的史官的記錄雖說大部分都為真,可站在當時統治者的立場必然會對其做一定修改來鞏固統治 包庇皇上的過錯等等。

所以說,對於歷史文獻不能一味地相信也不能一味地貶低,最好根據其他相關資料進行客觀分析。帶有懷疑的眼光看待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讀歷史文獻最大意義所在。

2016/9/3


8/21

最後一天才來回答之個問題,可能答案會有些倉促,用老舍先生的話來說我就撿著我知道的寫,而避開我所不知道的。

解讀歷史文獻,首先自然是需要紮實的文字功底,通覽古今中外,在人類文明中誕生過的文字種類複雜多樣,甚至其中很多種的解讀方法已經失傳了,那麼解讀這一類文字記載下的歷史文獻難度就很大了。當然,歷史文獻也有可能是以圖片的形式呈現出來的,這時對圖片的分析要注意關注圖片的細節,也要關注圖片誕生的歷史背景。

此外,分析歷史文獻要注意客觀且真實,特別是在分析意識形態突出的文獻時,要通過多個陣營及立場的文獻來進行更客觀真實的分析。在分析對一段記人的歷史時,特別是記載著與被記載者生活年代相近時,不僅要分析對被記載者的描述,也要對記載者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從而來判斷該文獻的真實度。在分析時要多思考為什麼,盡量從一個細節中挖掘出更深的緣由,這樣可以大大提高該歷史文獻的價值。

綜合運用各個學科的知識在我看來也是很重要的,首先是開篇提到的語文文字功底,有時也需要形如c-14來幫助確定文獻的大致年份,可以提高分析的準確度,這就是化學知識了,地理知識可以幫助判斷地貌環境的變遷和氣候變化,這與歷史中的人口遷移,饑荒,戰爭都會有一定的聯繫。

歷史文獻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一定的不真實,或者與現知的科學結論相悖,但這些不準確的東西也有一定的思考價值,集中表現在對當時社會環境的分析,主流意識的分析以及人們知識發展程度上。

以上是對歷史文獻分析的一些拙見,我認為分析是一個需要邏輯能力以及廣泛知識的技術活,其中的學問,還需要進一步探索與思考。


如何分析歷史文獻?

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學會了如何分析歷史文獻會對歷史材料的了解更加透徹。

首先我們應該學會歷史文獻的辨偽,所謂辨偽,在廣義上來講,涵蓋面很寬,舉凡有真偽問題,並具有考察鑒別價值的事物。狹義則是專指考察、鑒別典籍文獻的真偽。

辨偽的根本目的並非是要從古文獻中剔除偽書,而是要弄清楚這些文獻的真實著作者、書名和著作內容、年代等,使人們更準確地了解其價值並加以利用。

辨偽的目的就是辨別價值,我們如何分析應用一則材料就應當明白其中的價值。


2016/07/20

說明赤壁之戰

先上文獻

《後漢書》漢獻帝本紀中,漢獻帝十三年的記載如下:

十三年春正月,司徒趙溫免。

夏六月,罷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

癸巳,曹操自為丞相。秋七月,曹操南征劉表。

八月丁未,光祿勛郗慮為御史大夫。

壬子,曹操殺太中大夫孔融,夷其族。

是月,劉表卒,少子琮立,琮以荊州降操。

冬十月癸未朔,日有食之。

曹操以舟師伐孫權,權將周瑜敗之於烏林、赤壁。

評述:《後漢書》記載的很清楚,曹操是被周瑜打敗的。《後漢書》的撰寫年代在西晉,距離事件發生的時間,不是很久遠。這樣的記載,應該是比較可信的。而且,當時,還沒有「演義」這種藝術形式出現呢。所以教之,《三國演義》可信度更高。

《三國志-周瑜傳》記載:

其年九月,曹公入荊州,劉琮舉眾降,曹公得其水軍,船步兵數十萬,將士聞之皆恐。權延見群下......
時劉備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與魯肅遇於當陽,遂共圖計,因進住夏口,遣諸葛亮詣權,權遂遣瑜及程普等與備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時曹公軍眾已有疾病,初一交戰,公軍敗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將黃蓋曰:「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乃取蒙沖鬥艦數十艘,實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書報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備走舸,各系大船後,因引次俱前。曹公軍吏士皆延頸觀望,指言蓋降。蓋放諸船,同時發火。時風盛猛,悉延燒岸上營落。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軍遂敗退,還保南郡。備與瑜等復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徑自北歸。

評述:

很明了了,周瑜才是赤壁之戰的指揮者。

《資治通鑒》的記載:

進,與操遇於赤壁。
時操軍眾已有疾疫,初一交戰,操軍不利,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將黃蓋曰:「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操軍方連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乃取蒙沖鬥艦十艘,載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豫備走舸,繫於其尾。先以書遺操,詐雲欲降。時東南風急,蓋以十艦最著前,中江舉帆,余船以次俱進。操軍吏士皆出營立觀,指言蓋降。去北軍二里余,同時發火,火烈風猛,船往如箭,燒盡北船,延及岸上營落。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瑜等率輕銳繼其後,雷鼓大震,北軍大壞。操引軍從華容道步走,遇泥濘,道不通,天又大風,悉使羸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羸兵為人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眾。劉備、周瑜水陸並進,追操至南郡。時操軍兼以飢疫,死者太半。操乃留征南將軍曹仁、橫野將軍徐晃守江陵,折衝將軍樂進守襄陽,引軍北還。

評語

已經說完了。

總結

赤壁之戰諸葛亮只是在打醬油,主要功勞在周瑜。


2016/7/11

首先,我們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對於同一歷史事件往往存在不同的看法。BUT WHY?

MAYBE--

第一,觀察事件的角度不同。這取決於評價者的立場。對於馬歇爾計劃,英國人所用的辭彙是「AID」和「BETTER STANDARD OF LIFE」,而蘇聯人認為馬歇爾計劃是「美國最新戰車」。何謂此?英國人認為馬歇爾計劃是促進西歐國家經濟復甦,肯定其對西歐積極作用(他們是同一陣營的);而與美國處於敵對陣營的蘇聯人認為馬歇爾計劃使美國得以利用經濟手段控制西歐。

第二,評價者所處的歷史時期不同。現在的我們去看過去老祖宗身上發生的事,會覺得很傻很天真。這是源於先人的告知,在你我之前,有人已經在主觀上為我們灌輸了某種思想或看法。例如去看文革,我們不否認毛在政治領域的偉大成就,但當時的「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思想在今天的人的眼裡確實是……

其實,造成對歷史事件評價不同的原因有很多。

所以,在分析歷史文獻時,我們要客觀,一分為二。理清評價者的立場,所處歷史階段,做出理性的判斷。


歷史是記釋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進程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分析歷史文獻的目的就是透過這些文獻賴了解人類進程。我認為歷史的目的一是以史為鑒,二是對過去的好奇。由於文獻是有時人記錄的也就一定會有一些疏漏或者是刻意的「疏漏」。既然研究歷史是為了以史為鑒,那麼我們在研究歷史文獻時就要以自己的想法為主,不能以作者的觀點以偏概全。在研究文獻有疏漏時,不能忽略。這種疏漏是有研究價值的。首先,為什麼有疏漏?如果在其他文獻上也找不到記載那有可能是故意的疏漏。順著思路,為什麼要忽略這段歷史?我們可以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進行大膽的猜測,雖然這只是猜測但只要有依據就很有可能成為真相。就像明朝建文帝朱允文的生死問題。當時朱棣對外一口咬定朱允文已死,但他為什麼又派人出去尋找他的下落呢?而且,十年後,使者突然進京求見但史料上卻沒有對兩人的談話做出詳細記載,這不就是刻意的疏漏嗎?這就需要我們去推測一些可能的結果了。

所以我認為研究歷史資料要從客觀角度出發,認真對待有疏漏的地方。也許這些疏漏之處可以讓我們更好的看清歷史的真相。


首先,我們應該明白歷史文獻的含義。

歷史文獻,分「歷史」和「文獻」。歷史指過去發生的、存在過的事實;而文獻,則是有歷史意義或研究價值的知識,知識所存在於的載體便是「文獻」。

所謂的歷史文獻,不一定都還原了當時的事實和所發生的全部過程,其真實性都有待考究,但存在即合理,除了那一部分的事實,值得深究的更是其中的原因。

以《史記》中的《高祖本紀》為例,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 「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姓劉氏,字季。 父曰太公,母曰劉媼。」強調了劉邦僅僅只是一位出生平凡的普通人。「及壯,試為吏,為泗水亭長,廷中吏無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在司馬遷眼中,劉邦不過是與三教九流為伍的混混。且在十二本紀中,記載的只有項羽一人不是皇帝,但他卻天生神力、志向高遠,且十分講信義。一經對比之下,司馬遷對二人不同的態度足夠明顯。

那麼為什麼司馬遷對二人的態度如此不同?在我看來,也許是因為司馬遷自身清正、守禮,對劉邦的此種行為感到非常厭惡;又或許是對出色的江東少年空有一腔熱血而敗於更加懂得權衡利弊、懂得用人的老年劉邦而感到痛恨或是惋惜。

所以,在分析歷史文獻時,不應該只僅僅局限於事件的本身,或是作者、史官的看法,通過全面的發展角度,客觀的看待。:)


2016/6/38

歷史文獻是要用理性的眼光看待的,並且關於歷史時間只讀一本文獻是遠遠不足的。

就像對於三國時代如果你僅僅只讀《三國志》,那麼這還是不夠的,對於三國時期事件繁多,還是會有漏網之魚的,所以要想讀懂三國,必須將關於三國的記載以及傳說完整地讀過,不一定真實,但是如果你認真並且讀了足夠多的資料自然會有解釋的,這也會提高分析能力的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