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歷史文獻?
歷史文獻的解讀有非常多的方法和路徑,能否分享您在解讀歷史文獻中的一些心得和體會,用實例來佐證最好~
09/18 轉眼啊一個寒假又浪過去了。當然出來浪總是要還的。開始著手寫作業。
從史記中得到靈感。
司馬遷對搜集的材料做了認真的分析和選擇,淘汰了一些無稽之談,如不列沒有實據的三皇,以五帝作為本紀開篇,對一些不能弄清楚的問題,或者採用闕疑的態度,或者記載各種不同的說法。由於取材廣泛,修史態度嚴肅認真,所以,《史記》記事翔實,內容豐富。
對於歷史文獻的分析,我覺得還是應該建立在可靠的歷史文獻上。然後對材料有一個解讀的過程,篩選出自己有用的信息,還需要抱有一種懷疑的心態。畢竟史料都是人寫的吧,歷代史書中哪個不有點修改。肯定會有作者的主觀色彩或是立場在裡面。這就需要 以客觀的態度來分析,不要只看到人家想給你看的內容,其掩藏的才是歷史本身的價值。而客觀從何而來?來自多渠道的史料。橫看成嶺側成峰嘛。
2016/9/4我覺得分析歷史文獻首先要讀懂歷史文獻,然後要根據作者當時所處的環境,對文獻所反映的內容進行判斷是否屬實,並提取其中有用的信息,然後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分析,為什麼會有材料中出現的現象,這種現象對誰有利對誰有弊,反映出當時時代的什麼特點,對當時或是現在有沒有什麼意義或影響,同時對時代的發展又有什麼作用。同時,從其中不可靠的信息中,思考,為什麼作者要這樣寫,是為了什麼,也能間接的了解當時的社會狀況。比如說歷代的史官寫的東西在很多人看來是比野史可靠的多的,但是也很難說清楚到底是不是絕對的可靠,,在當時的時代史官很有可能因為一些利益關係或者其他原因而歪曲一段歷史,我們要懂得分辨
2016/9/11
分析歷史文獻也是門大學問。以下是我的一些拙見。我們所獲得的歷史文獻不一定是真實的。比如我們歷史書上毛主席會見尼克松的那張圖片。一開始我也不知道這張圖片是修過的,還是上課的時候老師提出來我才知道。我驚訝於修改者高超的技術同時,也細細地思考,為什麼要給我們展示修改過的圖片,而不給我們第一手資料?後來知道,原來原圖中毛主席的身旁站著一位女子,毛主席的臉色也沒有那麼精神,與對面的尼克松相比要矮一些。為什麼要修改原圖?我覺得,這是在給我們千萬學生的心中樹立一個偉大光輝的毛主席的形象。去掉毛主席身旁的女子,也許是為了避免我們去探尋那個女子的身份,以及她為什麼可以站在毛主席身邊。這不是圖片所要像我們傳達的關鍵信息,所以就被刪去了。再比如那些史官記載的史料,上面記載皇帝出生時祥光萬丈什麼的,肯定不是真的,皇帝通過這種帶有傳奇色彩的描述,想要告訴那些愚昧無知的子民:皇帝是真龍天子。所以說,我們所接觸到的歷史文獻不一定是真實的,不能輕易相信文獻中的內容,要有自己的主見。
我們所獲得的歷史文獻不一定是完整的。歷史書上所告訴我們的《辛丑條約》並不是完整的。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原來《辛丑條約》的第一條竟然是關於清政府處理大德國欽差男爵克大臣被戕害一事。清政府派專使大臣赴德國代表皇帝暨國家惋惜之意並且在其遇害處建立一座牌坊列敘皇帝惋惜凶事之旨。這一項條款是如此令國人丟臉,足以見得當時的清政府是多麼的腐敗無能。在分析歷史文獻時我們應該找到完整的資料全面地分析,這樣就不會遺漏,分析就會更加到位。
站在不同的立場角度,歷史文獻所要傳達的觀念也是不同的。比如英國宣傳馬歇爾計劃的海報:以為英國婦女腳踩著高蹺,兩隻高蹺上分別寫著「MARSHALL」(馬歇爾)和「AID」(援助),她前面的英文是「BETTER STANDARD OF LIFE」(更美好的生活)。而同時期蘇聯某雜誌刊登的則是「美國最新戰車」。圖片上美國人做在車上,手舉著一根木棍,木棍前端吊著一大袋錢,一群西歐人盯著那袋錢,拉著車拚命追趕。同樣是馬歇爾計劃,英國和蘇聯對它的認識卻大相徑庭。當時蘇美兩極對峙,美國的馬歇爾計劃對於西歐和美國都有利,所以英國對其肯定是褒揚的,而對於蘇聯來說十分不利,所以肯定是痛斥諷刺的。站在不同的立場,觀念不同很正常。所以我們在分析歷史文獻時,要站在多個角度進行分析,這樣的分析更能令人贊同。
最後,也是我自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分析歷史文獻時儘可能地避免自己的主觀色彩融入,應該客觀公正地分析,這樣的分析才會被廣大人民所接受。2016/9/31
我認為首先應該分析文獻的真實度。歷史文獻不一定是真的,其實假的歷史文獻也有很大的研究價值。比如說,1972年,毛與尼克松的合影,便是一份假的歷史文獻——p掉了中間的一個人,也把毛p得更加健康。從中也不難看出當時中國想要展示自己的實力,說明中國站起來了,自己的領導人也很健康。
然後要從文獻的歷史背景分析。比如說美國的聯邦憲法,正是因為當時年輕的美國施行的是邦聯制度,是國家變得十分的鬆散,同時當時美國面臨著許多無法解決的問題。當時的美國急需強化中央的權力,制定一部完備的憲法。就這樣,美國通過了聯邦憲法。
還要對文獻的來源進行區分。比如說由W.I托馬斯和F.W茲那尼合著的「身處歐美的波蘭農民」屬於個人文獻,其中的一些記載有可能含有一些個人感情色彩的加入。因此在分析該類文件時就因該仔細斟酌。
2016/9/36我覺得分析歷史文獻要先分析它的價值,再分析它的真實性,因為就算歷史文獻是假的,是偽造的,我們也可以分析它為什麼會造假,分析它的歷史背景。比如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儘管書中有些內容是假的,但是仍然不妨礙我們對當時歷史的研究。再比如淵田美津雄(二戰日本飛行員,著名的「虎!虎!虎!」信號就是他發出的)在其回憶錄《中途島海戰》中寫道:「10點20分,南雲海軍中將下令,一旦準備完成,飛機立即起飛。在赤城號飛行甲板上,全部飛機都已經發動了。龐大的航空母艦開始逆風航行。五分鐘之內,全部飛機都可起飛。五分鐘!誰能料到在這短暫的瞬息之間,戰局會發生徹底改變呢!」很明顯,這段話是假的。反倒是日本《戰史叢書》中的一句話寫出了事實:「敵機攻擊時,所有4艘航母的攻擊機依然在機庫內。」儘管當事人的回憶錄的敘述是假的,但並不影響我們對這場海戰結果的判斷。沒錯,美國人打贏了這場海戰。現在我們來分析一下淵田美津雄為什麼會造假。其實還是自信過了頭和著急的原因,一方面當時的日本海軍十分強大,已經把整個西太平洋變成自家內湖了。另一方面,在經歷了魚雷換炸彈,炸彈換魚雷的折騰後,終於能出去攻擊美國人,但是美國人的SBD和TBD已經飛到自家頭頂了,所以很著急啊,才會有「命運五分鐘」的描述。通過以上的分析,我認為分析歷史文獻要先分析價值,再分析真實性。(僅僅是個人觀點,詭辯之士,恕不奉陪)
1/9/1。
a.分析歷史文獻時,要透過現象看本質,避免「二元化」看歷史。
比如:丹麥是二戰中唯一一個沒有留下污點的國家,它保護了本國的猶太公民不被納粹迫害。不能說這都是由於丹麥人正義重感情,因為有三個外因:1.德國對丹麥的政策放鬆。2.丹麥旁邊有一個瑞典(中立國)3. 1943年德國已經表現出戰敗的跡象。當看到文獻中描述的大公無私、高貴的「英雄人物」,應當抱有懷疑態度。b.《如何閱讀一本書》有一個例子:
閱讀歷史文獻時,應當用更多的歷史文獻來佐證它。(所以必須要有一個很大的閱讀量)但修昔底德的 《伯尼奔尼撒戰爭史》,是當時唯一的文獻。這樣的史書缺少真實性,它的價值存在於:後代的領導人會讀修昔底德的書。他們會自比雅典和斯巴達。因此閱讀這類文獻,不是因為它多麼精準地描述出歷史事件,而是因為它對後世產生了影響。c.日光之下,並無新事。最後應當以史為鑒。2016/6/19
分析歷史文獻,應該史論結合、論從史出。史料也要豐富,不能只局限於所提供的,可以多本史書對比。平時我們做題或者考試時,都需要有一個作為引導的材料而推出結論,例如《辛丑條約》提及的克林徳碑,講的就是社會變遷對於一個碑的影響,繼而思考之中隱藏的深刻的社會之變。由材料得出觀點也使得之更有說服力。
有一個客觀辯證的態度。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也沒有一件事是絕對的。尤其當我們面對有關古代帝王的文獻時,由於時代原因,許多時候呈現的是偉大的功績,但當我們秉著客觀公正的態度去發現,就會找到一些不同。如對秦始皇的分析時,既應該看到他千古一帝,開疆擴土安穩社稷的大功,也不可遺忘嚴刑峻法、嚴苛的賦稅、焚書坑儒的殘酷。
可以嘗試從不同角度揣測,並結合當代的背景。我記得課上老師也曾讓我們從「奴隸、貴族、其他人」等多方去評析一部法律的合理性。
更重要一點是歷史具有階段性。故應分析其在當代的影響以及對後世的作用,多方考慮最終得出答案。
試析《十二銅表法》。
《十二銅表法》是羅馬第一部成文法,明文規定維護私有制度和奴隸主貴族的權益,又限制了貴族的特權,打破其對法律壟斷,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平民的利益,是平民不斷鬥爭的勝利。
【第一表 傳喚 一、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應提供交通工具,但除自願外,不必用有篷蓋的車輛。】
現在看來,這部法律似乎頗具人情味,規定細緻,而且注重多個層次。表中對富人和窮人都有提及,上述此條,對細節上的出庭方式都有涉及,較充分地維護貧民利益。
【第三表 執行 四、債務人在拘禁期間,得自備伙食,如無力自備,則債權人應每日供給穀物粉一磅,願多給者聽便。】
又是極富人情味的一條,儘管存在糾紛,但一方還是應該處於人道主義保障另一方的身體安全、自由行為活動,是值得當今社會借鑒的。亦體現了對於貧民百姓利益的維護,對基本人權的保障。
【第四表 家長權 一、對畸形怪狀的嬰兒,應即殺之。
二、家屬終身在家長權的支配下。家長得監察之、毆打之、使作苦役,甚至出賣之或殺死之;縱使子孫擔任了國家高級公職的亦同。】
這一條法案在如今看來是極其錯誤的。每個人都有基本的人權,生命健康權、人格尊嚴權在其一誕生就已具備,是任何人都不可剝奪的,哪怕是生養的父母,也不是此項權利的擁有者。故兒女沒有義務終身生活在父母的管束陰影之下,每個人都是獨立的。由此看出這一法律對家長所規定的權力存在不足,容易造成權力濫用,傷害他人。
此外,禁止平民和貴族通婚。夜間行竊,如當場被殺,應視將其殺死為合法。等等幾條法案也表明《十二銅表法》仍存在諸多不足之處。當時社會雖有一定民主,但人與人之間的地位仍有較大差異,這也是封建落後社會的通病。同時,過分強調同態復仇——以命償命,以傷抵傷,古巴比倫《漢漠拉比法典》中也有所反映,此項看似公平,實際卻造成更大更難以彌補的損失。反映製法者考慮的不周全,亦或更多是對貴族利益的過分維護。
然而,作為羅馬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銅表法》已充分體現時代在不斷更替進步,其對後代法學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歷史總是充滿矛盾,有時甚至會出現驚人的相似,但也因為這種矛盾與未知才引人更深入地思考歷史背後的奧秘。
以史為鑒,分析史獻,銘記歷史。
記得初中時,老師經常對我們說:「評價一個歷史人物,要辯證的評價,既要說好的一面,也要談不好的一面。」那麼融匯貫通,我想,分析歷史文獻,需要從多個方面客觀的進行分析:比如先站在作者的角度,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進行分析,然後再把背景設置為當今的社會,對文獻進行再度分析,從而由比較中得出可取及應引以為戒之處。這樣或許就可以比較完整地分析理解歷史文獻。 這也只是我個人不成熟想法,試著先分析一下。比如我們熟知的1787年憲法,找了具體內容如下:由序言和七條正文組成,序言部分闡明了聯邦憲法的目的和宗旨。序言我們,美利堅合眾國的人民,為了組織一個更完善的聯邦、樹立正義、保障國內的安寧、建立共同的國防、增進全民福利及確保我們自己及我們後代能安享自由帶來的幸福,乃為美利堅合眾國制定和確立這一部憲法。
第一條
第一款 本憲法所規定的立法權,全屬合眾國的國會,國會由一個參議院和一個眾議院組成。第二款 眾議院應由各州人民每兩年選舉一次之議員組成,各州選舉人應具有該州州議會中人數最多之一院的選舉人所需之資格.......應在全體自由人民--包括訂有契約的短期僕役,但不包括末被課稅的印第安人--數目之外,再加上所有其他人口之五分之三......在舉行人囗調查以前,各州得按照下列數目選舉眾議員.......眾議院應選舉該除議長及其他官員;只有眾議院具有提出彈劾案的權力。 由於原文過長,故省略了一部分。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美國正處於內憂外患的情況,外部有虎視眈眈的英國,內部卻也是兵荒馬亂。所以,這時候需要一個硬性的東西將內部人民緊緊捆綁在一起,於是1787年憲法就出現了。這一點,不難從序言中「......為了組織一個更完善的聯邦、樹立正義、保障國內的安寧、建立共同的國防、增進全民福利及確保我們自己及我們後代能安享自由帶來的幸福......."看出,這一部憲法就是為了團結美國內部人民而制定的。 接著,這部憲法又為了確保公平而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我們都知道大概,這裡就不細談,大體上都是有利於美國進步的。然用當代的目光來看,這一部憲法也並非完美之作。比如第一條第二款中「......但不包括末被課稅的印第安人--數目之外,再加上所有其他人口之五分之三......」在倡導人人平等,無種族歧視的今天,這條規定就顯得狹隘了。或許這符合當時侵略,佔領的思想,是為了促進美國經濟的發展,但是換一個角度看,結果截然不同。 由此可見,1787年憲法有利於當時美國的發展,但並不是一直適用。隨著時代的發展,其必定也要做出相應的修改才能順應世界大潮。 以上只是一個不成熟.不詳盡的分析,以此粗略說明分析歷史文獻要站在不同角度客觀的分析,然後根據不同的分析結果進行比較得出結論。當然,這需要以廣博的學識為基礎,否則分析也就不具有說服力,沒有「殺傷力」。如何分析歷史文獻,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6/16We should tell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because they may be FALSE .Like the picture in final exam paper. It is said that " The truth is rarely pure and never simple . " We cannot
get conclusion with only one evidence , we
need more so that our conclusion can be more powerful and harder .What"s more , wewould better put documents into the long river of histor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mmore and screen out some useful informa-tion .Besides, We aren"t supposed to believe"coincidences" , the universe is rarely so lazy.When we find a strange point , don"t miss it.Maybe we can get something new through it.Finally , we should be objective instead of being subjective . Everything has its advan- tages and disadvantages, such as Wang Jinwie , everyone used to think he was a bad man,he didn"t love China.But now,more and more people think he is a poor man more than a bad man.He loved China. Only did he
made some mistakes. The history characters are like the animalsand plants in the zoo.They are circled so we can"t be close to them . we can only judge them by the sign suspended by the "workers".Now our task is to be closer to the truth.梁啟超先生曾說: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譜而已。從小到大,在許多書上看到過關於所謂「康乾盛世」的記載。一直天真地以為,清朝「康乾盛世」是極為美好的一段時期。然而看了其他的一些文獻之後,這種想法轉變了。經濟未必強盛
例如:
唐甄在康熙四十年記載:「清興五十餘年矣。四海之內,日益貧困,農空、工空、市空、仕空。谷賤而艱於食,布帛賤而艱於衣,舟轉市集而貨折資,居官者去官而無以為家,是四空也。金錢,所以通有無也。中產之家,嘗旬月不觀一金,不見緡錢,無以通之。故農民凍餒,百貨皆死,豐年如凶,良賈無籌。行於都市,列肆琨耀,冠服華腆,入其家室,朝則熄無煙,寒則蜷體不申。吳中之民,多鬻男女於遠方,男之美為優,惡者為奴;女之美為妾,惡者為婢,遍滿海內矣。」英國特使馬戛尼在乾隆後期的出使日記中指出: 「自從北方或滿洲韃靼征服以來,至少在過去150年里,沒有改善,沒有前進,或者更確切地說反而倒退了;當我們每天都在藝術和科學領域前進時,他們實際上正在變成半野蠻人」。(許滌新、吳承明《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第四章第一節所引) 在馬戛尼眼中的康乾盛世真相如此:「遍地都是驚人的貧困」,「人們衣善襤褸甚至裸體」,「象叫花子一樣破破爛爛的軍隊。」「我們扔掉的垃圾都被人搶著吃!」英使馬戛尼當時就敏銳地察覺到了清朝的衰落,把滿清政權看作「一艘破爛不堪的巨大船艦」,預言它將「不再有紀律和安全」。他形容滿清不過是一個泥足巨人,「中國人」退化到了「半野蠻人」時代。 文字獄極為嚴重。龔自珍:「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只為稻梁謀。」1753年,乾隆屢次到江南遊歷,民不聊生。江西撫州、千總盧魯生假借工部尚書孫嘉淦名義撰寫勸止乾隆再下江南的奏章,辭意悲切,全國廣為傳頌。案發後盧魯生千刀萬剮,兩個兒子處斬,受牽連定罪下獄的有一千多人。
1755年,內閣大學士胡中藻所著《堅磨室詩抄》中有詩句「一把心腸論濁清」,乾隆認為他故意把「濁」字加在「清」字上,居心叵測,處斬。廣西巡撫滿族人鄂昌跟胡中藻作詩唱和,在《塞上吟》一詩中稱蒙古人為「胡兒」,乾隆認為鄂昌自己就是胡兒,詆毀同類,喪心病狂,下令自殺。
1764年,秦州知州賴宏典向北京官員請託謀求升遷,信里說「點將交兵,不失軍機」,乾隆認為他明目張胆謀反,砍頭。
1778年,江蘇東台詩人、原翰林院庶吉士徐駿早已去世,遺著《一柱樓詩》中有「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舉杯忽見明天子,且把壺兒拋半邊」。乾隆認為「壺兒」就是「胡兒」,顯然誹謗政府,嘲諷滿清沒文化。徐某剖棺戮屍,兒孫和地方官員全部斬首。
閉關鎖國、八股取士之類不必贅言。
所謂文獻,未必真實,應參考其他文獻,謹慎分析。6/6首先歷史文獻並非孤立存在,應當結合其他的文獻舉一反三進行分析。比如可以通過比對文獻之間的異同點來增加結論的可靠性與全面性。同時當時的時代背景、意識形態、創作者立場也會影響文獻的可信度。這些都應列入考慮範圍。比如說一個學風嚴謹的作者的著作就較為可信。然後要根據客觀規律來看待歷史文獻。比如說史記中記載劉邦「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姓劉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劉媼。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就顯然夾雜神話色彩,是為神化開國皇帝而服務的。這種違背客觀現實的記載應加以懷疑。但是錯誤的記載也有其價值: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君主專制在思想上的點滴滲透。以上。2016/6/3
2016/8/29
1) 判斷歷史文獻真實性。歷史文獻畢竟不是既定的事實,其真實性並非一定高,很多時候文獻作者出於自己看待事件的主觀想法,導致文獻上記載的並非原來的史實。盲目相信歷史文獻會造成研究者的研究進入歧途。因此,應該先分析文獻的真實性,也就是文獻價值。一般來說是官方文件真實性高於民間流傳的,實物優於口頭。但也不一定如此,例如,中國歷史文獻的積累,有三個方面,一是官府檔案文書的積存,二是歷史撰述的日增,三是史書以外的各種撰述的發展。拿記載官府檔案的史官來說,歷代帝王對於史官們載言記事,都是字斟句酌,斤斤計較,有了功績,做了好事,當然要大書特書。就是沒有功績,沒幹好事,也要虛構一些載入史冊;或者「假人之美,藉為私惠」;或者顛倒黑白,把壞事說成好事。「自稱我長,相謂彼短」,「略外別內,掩惡揚善」(劉知幾《史通》),所謂"君舉必書",不過是一句假話。但史官們對於「君舉必書」的態度頗為認真。中國古代的史官有「秉筆直書」好傳統,尤其是司馬遷這樣一個特殊的史官,成為後世史官競相繼承的品操和史德,"史之為務,申以勸誡,樹之風聲","夫所謂直筆者,不掩惡,不虛美,書之有益於褒貶,不書無損於勸誡"(劉知幾:《史通》)。皇帝與史官對於記載事件的意見不同,形成兩種力量的尖銳矛盾和較量。較量的結果,常常是權力壓倒亢直者,屠刀強過筆杆子。在封建君主專制下,帝王閱著並非罕見之事,甚至以史官性命相逼,要求更改,這使得歷史逐漸朝著扭曲的方向發展,導致正史出於虛假文獻,但卻無門更正。2) 對多種渠道得到的文獻進行全面系統分析,相互彌補。由於部分官方記載的不可信,研究者不得不以其他方式獲取歷史信息,但也存在真假之分。這就需要研究者自己甄別,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選取每份文獻中相對可信的部分,就像找到拼圖其中一片,拼到一起,從而還原歷史原貌。這就需要一定的積累,若是一位史學大家,對於某個時間段的歷史十分了解,在做研究時,便能輕鬆取捨,初學者可以向老學者請教,或多個學者聚集一起討論。對於不同文獻中統一的進行選取,這大致是可信的,對於不同點,要進行深入研究全面論證,推翻不可信的,再尋找其他文獻來論證剩下觀點的真實性。但並非所有史實都可以還原,例如明朝的建文帝下落,始終有多個觀點,《明史》關於建文帝的下落是這麼記載的:「谷王及李景隆叛,納燕兵。都城陷,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燕王遣中使出,帝後屍於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說這個燕王,派宦官在火裡頭,把皇帝、皇后的屍體找出來,過了8天以後安葬了;民間有流傳建文帝回來了的說法,在明英宗正統五年,公元1440年有一個和尚90歲,從雲南來到廣西,到了思恩府,到了大堂上,說:「我就是建文帝,我就是建文君。」還有穹隆山為僧說,相關記載,記載在《明史·姚廣孝傳》中,說姚廣孝到永樂十六的時候,已經84歲了。最早朱棣打天下,是姚廣孝給他出的主意,姚廣孝在84歲的時候,已經老了,他在見到朱棣的時候說:「我有一件心事,你要幫助我。」「有什麼心事?」朱棣問。姚廣孝說:「當年都懷疑建文帝逃跑是宗泐和尚幫的忙,這個宗泐和尚被關起來一直關到現在,希望你把他放了。」那麼,這件事確實嗎?是不是宗泐幫忙,然後建文帝最後藏到江蘇吳縣,就是現在蘇州市的穹隆山呢。據說穹隆山上有佛塔,是建文皇帝的墓。這個確切嗎?所以,史實有時是不能給出具體說法的,只能尋找更多的史料來證明。2016/6/4 我認為,分析歷史文獻一定要參考當時的時代背景,用辯證的眼光來看待。一件事情可以是對的,也可以是錯誤的,可以是成功的,也可以是失敗的。比如辛亥革命的結局,既可以說是成功的,因為它的完成推翻了中國清王朝的封建統治,建立了亞洲歷史上第一個共和國。但是也可以說是失敗的,因為辛亥革命並沒有真正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任務。在抵抗西方侵略期間,義和團運動鬧的沸沸揚揚。眾人對之褒貶不一 ,義和團的人見到洋人就殺,如果以我們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這是野蠻而且暴力的行為,但是,當我們把這件事放在當時的背景下來看,毫無疑問這是一種愛國的行為。即使手段不合適,但是這種行為不能說沒有提現愛國精神。所以說,把一件事聯繫他當時的時代背景來看也是相當重要的。
2016/6/5
剛拿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是一籌莫展的,然後花了一個寒假的時間沉澱了一下自己,還是沒有沉澱出什麼來,但是可以略微說上一些吧。
翻閱了一下前面同學的回答,我也覺得歷史文獻應該從 辯證,當下 兩個角度去分析。
說起來很簡單,也就是兩個角度罷了。但是因為很多的歷史並非由當代人編寫,就算由當代人編寫也有著編寫之人的主觀色彩。古有史官,但史官也畢竟是一屆官僚。
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這是唐太宗李世民說出的名言,可也恰恰是這個說著就算皇帝也要熟讀史書的帝王,開啟了干預當朝史官的先例。玄武門之變前的真正局勢,玄武門下又真正是如何的戰場,很難說。
因為成王敗寇。
修正前朝史書,一直是每位新帝登基後必做的一件大事。而在李世民開創先河之後,歷史變得越來越模糊了。
不是說史書不能信,大概是不能盡信。
現在我們讀著歷史書,也不過是在諸多史官筆下描繪出的一個被官方認可,被大眾熟知的一段歷史。
所以說關於歷史文獻定是從辯證的角度去看待,拿起一段歷史的時候,要用你的知識儲備,用你的思想去看待他們,不能被前人的主觀色彩所影響。
大概一個人看歷史有一個人的想法,之所以會有不同的想法,因為所處的角度不同。你看的東西就會不同。
所以史書的讀法,定是會多方位的,但是無法逃離一個中心。那就是多。必然有不同的點。
另一個角度,當下,其實很難做到,你就算閱讀了大量甚至全部的文獻,從中總結出也只是大概的歷史背景,但你若是真的看過大量的書籍,想必那就不同了吧。你可以在讀史的時候聯想出更多,然後為你自己的總結得出更多。
其實關於當下這個角度我沒辦法給自己太多史料去總結,就說到這吧。
一己之見。
歷史文獻是信息的載體,在解讀歷史文獻時需要通過社會背景來理解歷史文獻,又要通過歷史文獻來勾畫社會背景,由此來利用歷史文獻的信息。 在課本的學習中我們已經知道《十二銅表法》是羅馬習慣法的彙編,其實質是維護奴隸主利益,比如五表的第八條規定:獲釋奴未立遺囑而死亡時,如無當然繼承人,其遺產歸恩主所有。因為我們知道那時的羅馬還是個奴隸制社會,所以對這一條法律就覺得理所當然了。 在《十二銅表法》的第三表第四條中規定:債務人在拘禁期間,得自備伙食,如無力自備,則債權人應每日供給穀物粉一磅,願多給者聽便。從中可以看出當時的人權得到一定得保障,不至於像我們想像的那麼混亂隨意。「施魔法或以毒藥殺人的,處死刑」「不得以蠱術損害他人的莊稼」 從此看出當時的巫術好像還真是那麼一回事。 接著閱讀歷史文獻還得從縱向和橫向進行比較。 縱向即將歷史文獻上的信息與前後代的情況相比較。由此得出它的進步性,或是它的局限性。「不得為任何個人的利益,制定特別的法律」。 「 任何人非經審判,不得處死刑」 等條款已初具現代法律的模樣,體現出了公平正義的理念。「毀傷他人肢體而不能和解的,他人亦得依同態復仇而"毀傷其形體" 」 這種以牙還牙的方式在現在看來很野蠻,不理智。 橫向即將歷史文獻上的信息與同時的其他地方的文明進行比較。家庭法給予家長對其家庭成員的絕對權力,可把子女出賣為奴;外國人不得佔有財產。與雅典的社會情況相類似,因為二者同是奴隸制國家。但在羅馬已經出現了保護個人財產的明文法令 ,與同時期的文明相比在法治方面遙遙領先。6/7
2017/6/18讀史要客觀,不能因為自己主觀的好惡而輕易的評價一個歷史人物或事件,在講述自己的觀點時要引出論據,史論結合,不能片面。同時不能過於的輕信電視劇或小說中的描述。作為一個中國人,打小被四大名著熏陶,在我的印象里,甚至在我小侄子的腦海也一直根深蒂固的留存著一個概念:曹操是奸臣,劉備是好漢。究其原因不過是熟讀了享譽古今中外的三國演義。曹操,是羅貫中所著的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一個重要人物,被稱為「奸絕」。此人在《三國演義》中第一次出現,作者就通過許邵的口吻評論他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三國演義》通過一系列事實,既從處世、政治、用人以及軍事鬥爭等多個層面出色地塑造了曹操的奸雄形象和本質。作者羅貫中是個儒家學派的支持者,也一直嚮往著仁君,因此他的小說中觀點鮮明的體現了「擁劉反曹」的思想,至此,整部書對於曹操的塑造,一直是個驕傲自大,殘忍暴戾,冷酷無情的奸雄形象,於是戲劇里有了白面奸臣曹操,當讀到課本上曹操寫出的優秀的詩句是總不免半不屑半讚歎。但是我們跳出羅貫中的思維,從當時的背景來分析,為什麼劉備就不是奸臣了呢,難道只是因為他信劉嗎?其實書中為了讓劉備跟漢獻帝扯上親緣關係,曾寫過一份劉家族譜,但認真去排輩分的人會發現,其實漢獻帝的輩分比劉備大五輩,若真是這樣,其實也輪不到劉備什麼事,而且,劉備也可以說是「謀反」了 ,但是小說中總會有一個正義的英雄,而且相比與曹操劉備也確實是個仁君,這很符合羅貫中信仰的儒家文化,於是故事繼續。但是大家都知道,小說中難免會有一些虛構的情節,而羅貫中是個人才,將一些史書上確實發生得一些事,再輔以適當的想像,一個一個活靈活現的人物被他塑造出來,而怪就怪在他太有才了,曹操奸臣的形象深入人心,導致大家只看到了他的「奸」卻忽視了他作為一個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的卓越才能,而且在那樣一個戰火紛飛的亂世之中,曹操的做法也並不是不可以理解。這其實不怪羅貫中,只是我們在評論一個人的時候,過多的摻雜了一些個人情感,從而導致對這個人的評價過於片面化,甚至盲目到看不到他的優點,而且人普遍有一個缺點,就是過於迷信權威,我們在讀三國演義時,尤其是在真情實感的認真閱讀的時候,總會跟著劇情走,跟著人物走,因他們的悲而悲,因他們的歡而歡,就不會想到這是一部小說,而且尤其當這部小說擁有極高的讚譽時,我們的觀點通常會與作者不謀而合,甚至被作者帶跑,當合上書時,我們其實已經相當於被「洗腦」了。所以,不僅僅是再分析歷史文獻時要做到客觀不片面,而在做人處世時也要做到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