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銅、李笑來、萬維鋼、劉未鵬、霧滿攔江等人的各種方法論和認知論是不是一種新的成功學?

以上作者給的常常都是一種顛覆式正能量,科學實用,但感覺和曾經的成功學有某些相似,雖然更為科學實用,不知大家作何感想,期待交流討論!


曾經讀過上述作者的一些作品:

  • 讀過采銅的《深度學習的藝術》和《精進》,以及他的一些熱門知乎回答
  • 讀過李笑來的《和時間作朋友》和《新生:七年就是一輩子》,和付費訂閱專欄里的一部分文章,聽過他的知乎live
  • 讀過萬維鋼的《萬萬沒想到》、《智識分子》,和付費訂閱專欄里的大部分文章
  • 讀過劉未鵬的《暗時間》

所以覺得在這個問題上可以貢獻一些想法。

傳統的成功學,類似《億萬富翁的秘密》這類書籍,往往將名人的成功歸咎於一些習慣、性格或特質,從而讓人有一種掌握了這些秘密,就可以發家致富(傳統意義上的「成功」)的錯覺。

「成功學」的背後是一種猜疑,因為我們普遍認為傳統的成功學沒有多大用處。沿著這種定義,我不認為采銅、李笑來、萬維鋼、劉未鵬等人的作品,是一種新的「成功學」。

這個問題更關鍵的是要回答:到底這些人的作品,能給到我們什麼樣的幫助?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先看看這些作者作品的共性。如果你也讀過這些人的大部分作品,就會發現他們在觀點上有很多相似之處:

  • 他們一般都對非虛構類(non-fiction)書籍感興趣,而對於虛構類的作品涉獵較少
  • 他們往往強調大量主動閱讀,或終生不斷學習的重要性
  • 他們都推崇理性,倡導基於實驗、事實和數據的科學研究方法
  • 他們都對於探索元認知有比較大的熱情

我們可以從這些共性中看出什麼呢?

很簡單,他們都是比較資深的「自我教育者」。

一生著述近500本書,科幻小說三巨頭之一,前波士頓大學生物化學教授,艾薩克·阿西莫夫在Science Past, Science Future (1975)里寫道:

I also read voluminously and omnivorously in science and history, which not only made subsequent classwork easier but also early developed in me the habit of self-education.

And self-education is, I firmly believe, the only kind of education there is.

The only function of a school is to make self-education easier; failing that, it does nothing. What』s more, formal education stops; self-education never does.

It was through self-education, for instance, that I was enabled to write a three-volume book on physics, although my total formal education in the subject was one year in high school; to say nothing of several books on astronomy, though my formal education in that subject was exactly nil.

我廣泛地閱讀科學和歷史領域的作品,這讓我不僅在學校里更容易完成功課,還讓我養成了自我教育的習慣。

我堅信:自我教育是這個世界上僅有的一種教育形式。

學校的唯一職能是讓自我教育更簡單。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學校毫無用處。

更重要的是,學校里的正規教育總有停止的時候,但自我教育永無停歇。

比如,我在物理學上接受的正規教育只有在高中的一年,但正是通過自我教育,我能夠寫出3卷物理學的書籍。更不用說我寫過的幾本關於天文學的書籍了,我在天文學上幾乎沒有接受過任何正規教育。

自我教育不是什麼高深的概念,但必須要說的是,大部分人的教育,在他們從學校里畢業的那一刻已經停止了。我們的資深自學教育者,更是遠少於美國社會。

這其實解釋了上面提到的他們的四點相似之處。

比如,為什麼采銅、李笑來、萬維鋼、劉未鵬等人對於非虛構類作品感興趣,但對於小說等虛構類作品涉獵少呢?

一個自我教育者的閱讀是為了提高自己對某一個領域的理解,或者說提高自己的智慧。非虛構類作品,對於智慧的提升效率,往往遠大於像小說這類虛構類作品。比如一般情況下,我們讀一本《21世紀資本論》學到的東西,要遠大於讀一本言情小說。

(當然,這只是相對而言,不排除個例。比如很多人從《三體》里悟出的道理可能會比讀《從0到1》更多。)

一個人自我教育的最好方法其實就是大量閱讀、不斷學習。一個自我教育者需要有很強的獨立思考和批判能力,所以他們往往強調理性,重視事實、數據。

而對於元認知的探索,是一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行為。人類社會只有發明了「發明的方法」之後才能快速發展,我們只有學習了「學習的方法」之後才能快速進步。

所以,題主提到的采銅、李笑來、萬維鋼和劉未鵬等人的「科學的學習上進方法論和認知論」,其實是他們在分享:1)他們是如何進行自我教育的;2)他們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總結出了哪些知識和道理。

更深一步,他們對我們有什麼樣的幫助呢?為什麼很多人讀過他們的作品以後感覺「沒有什麼用」?這可能是題主和很多人覺得他們和「成功學」、「雞湯」很像的原因。

針對他們分享的第1點,很明顯,如果你不行動,不進行大量的閱讀,自然覺得沒有什麼用處。畢竟只是教你如何打漁,你不能期待魚自己跑到飯桌上。

而針對他們分享的第2點,他們的幫助其實在於提高了我們對於某一些領域的理解。這處提高,其實和閱讀一本書沒有什麼差別,都是對智慧的提升。

很多人覺得沒有用處,是因為他們一直很難把「智慧」和「成功」這兩個概念區分開。他們還常問:讀了很多書,但是都忘掉了,讀書的意義在哪裡? 這其實是類似的問題。

我們經常有一個常見的思維模式,就是把一個人的成功歸功於他自己的一些特質,一個企業和國家的成功歸功於他的領導人。但事實上大多數情況下人能做到的是有限的,吳軍老師就在《浪潮之巔》說過:

我們的社會猶如處在一波波的巨大浪潮上,沒有人能夠逆浪潮而上,每個浪潮上都有一個偉大的勝利者,他是此時代的弄潮兒。

但這是否這意味著自我教育、提升智慧沒有用處呢?

恰恰相反,雖然我們個人在成功里可能只扮演有限的角色,但自我教育,變得更加有智慧可能是我們打好手裡牌的最佳策略。

一個簡單的例子,自我教育往往可以幫助我們用更多的角度看待同一個問題,提高我們的思維層次。以很多人關心的財富自由為例。

傳統的觀念是從現在線性的去思考未來。我現在一年掙15萬,那麼10年就是150萬。減掉所有的花費,就是我的資產。所以為了提高我的資產,除了努力工作爭取加薪外,就是節約節約再節約。

第二種思維方式是從這種「存量思維」,升級為「增量思維」:把收入的各種資源(不僅僅是錢)在保證基本生活需要之後,拿去做投資,大量投入「再生產」。這種做法,如果可以保持較高的收益率,增長是指數式的,在人生的後1/3起碼能保證很快的資產凈額成長。

但還有第三種思維方式。無論是存薪水,還是投資,資產的增長都受限於時間。工作時間有限,投資要在1年或數年後才能有受益,沒有任何槓桿。如果是成立一家公司,創造出一個很多人喜愛的產品呢?當這個產品的使用者從一萬人到一千萬人,是不是你的資產也實現了千倍的增長呢?

我們是先富有之後才具備「富人思維」,還是先具備「富人思維」,才成為富人?我認為是後者。

同樣一個目標,不同的思維模型,決定了我們採取不同的行動。如果沒有通過自我教育,獲得更多的思維模型,提升自己的思維層次,連想都想不到,又如何能夠更好的實現呢?

讀采銅、李笑來、萬維鋼和劉未鵬等人的作品,就像是讀一本正常的書一樣。如果你得到了思維的啟迪,這很好。如果沒有,那就去讀下一本。說實話,我不覺得他們有非常特殊的地方,他們的大部分觀點,也是來源於對其他書籍的總結。

但是,如果你因為讀了他們的作品,或者其他的原因,走上了不斷自我教育的道路,我會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收穫。成為一個學習機器,是我們人生中一個重要的改變。

我不斷的看到新的人有所成就,不是因為他們是最聰明的,有時候他們也不是最勤奮的,他們只是學習機器。他們每天睡覺時都比起床時更聰明一點,一點一點的積累。這真的非常有用,尤其是當你要走一條很長很長的路時。

——查理·芒格, 2007 USC Law School Commencement

最後,用比亞迪大股東李路在《窮查理寶典》序言里的一段話結束這個回答:

查理是一個完全憑藉智慧取得成功的人,這對於中國的讀書人來講無疑是一個令人振奮的例子。

他的成功完全靠投資,而投資的成功又完全靠自我修養和學習,這與我們在當今社會上所看到的權錢交易、潛規則毫無關係。

作為一個正直善良的人,他用最乾淨的方法,充分運用自己的智慧,取得了這個商業社會中的巨大成功。在市場經濟下的今天,滿懷士大夫情懷的中國讀書人是否也可以通過學習與自身修養的提升來取得世俗社會的成功並實現自身的價值理想呢?

我堅信最後這個問題有一個肯定的答案。


題主的感覺沒有錯,這就是一種新的「成功學」。

這些人所提到的思維方式、學習戰略、科學規劃等等,不能說錯,然而是沒有什麼卵用的。如果你覺得有用,那有兩種可能。

一種可能是你本來就是這樣一個人,不需要他們的指點,他們只是剛好說出了你也想說的話。可是如果你真是這樣一個人,那你根本不會在他們身上浪費時間,而是早就有了自己的思考和戰略,走在自己規劃好的路上。

另一種更大的可能是:你自以為這些東西是對你有用的。說白了就是你本是一個或平庸或懶惰的人,但你既不接受自己平庸,也不承認自己懶惰。而你又渴望和幻想成功,所以需要一些理論來告訴自己:我不是平庸,我也不是懶惰,我只是沒找到正確的方法!

這種思想會讓人產生自己還有救的錯覺,讓人產生掌握了方法就真能幹成什麼大事的錯覺。它激勵人們一次又一次制定各種天衣無縫的計劃,下定一個又一個咬牙切齒的決心,又親手毀掉它們。

之所以說這些東西沒什麼卵用,是因為他們的理論有一個重要的隱含前提:人是足夠理性的,甚至是絕對理性的。因為只有足夠理性的人才能欣然接受所有的道理,果斷排除紛繁的干擾,堅決執行科學的計劃。

事與願違的是,99.9%以上的人都是不理性的。他們的思考、判斷、決策和執行都受到大量的干擾,無論是源於外界還是自身。你的計劃會受到工作和生活瑣事的衝擊,信息缺失和信息過剩會影響你的判斷,你的老婆孩子和七大姑八大姨都會影響你的決策,或者你壓根就沒時間去思考,以及更常見的情況:你根本就是懶癌晚期,根本不可能執行任何有效的計劃。

跟之前的所有成功學一樣,這些理論沒有用是因為其可執行性是極差的。只不過以前走感性路線,喜歡舉例子,現在走理性路線,喜歡講道理。無論過去的成功學還是現在這些人的方法論,都會提到的一條就是「馬上去行動」僅僅這一條就足以篩掉99%的人。我們都知道種一棵樹最好的時機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但直到死也沒挖出一鍬土。要知道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絕不是看一兩本書和聽一兩次講座能夠改變的。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好像懂得了所有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而另一個很殘酷的真相是,采銅李笑來這些人講的道理都是很淺顯的道理,這才是你之所以能理解,能接受,能被打動的原因。采銅據說是一個心理學博士,而你不是,所以他只能選擇那些你能理解的淺顯道理告訴你。這些道理很難幫你過好一生。也許在你的打賞下可以幫他過好這一生。

那些嘲笑「曾經的成功學」的人大概是沒怎麼看過卡耐基系列的。卡耐基系列你看了也會覺得很有道理,甚至其可執行性比采銅李笑來還要友好。同樣沒什麼卵用,我覺得這一輪成功學比上一輪更水,起碼上一輪的作者看起來比題主列出的這些人更像成功人士。

如果說世上真有什麼書是看了離成功更近的,那一定是你不願意觸及的那些專業書籍。《策略思維》、《博弈論》、《管理學》、《經濟學原理》、《C++ Primer》、《數學分析》、《幾何與拓撲》、《營銷管理》、《演算法導論》、《量子化學》、《吉米多維奇習題集》乃至《牛津高階英語詞典》都比這幾位的書和講座靠譜。

我覺得大多數人還是承認和接受自己平庸的好,這會讓你在崗位上踏實上班,在教室里踏實做題。雖然看起來沒那麼振奮人心,但實實在在每一刻都能收穫進步。如果你就是庸才,這就是你最好的成功學;而如果你是天才,你又何必求助於這幾個平庸的人?

公眾號:lixiangdemogu


我記得以前看暗時間的時候,有篇書評很有意思,叫《洗腦三部曲》。

轉ZT:

貌似我記得有位計算機科學家說過類似的話:「計算機科學領域的所有問題,都能通過把問題分解為多個層解決。」

受此句話洗腦的影響,自己看事物自然而然習慣用分層思想(有時候捏造出來的目的能夠讓行為更加堅定)。

要給人洗腦,大抵離不開改變人最基本的3個層:認知層、行為層、習慣層。

(按自己的定義:認知層是個體的事實依據,行為層是刻意的,習慣層是無意的)

(文章挺長,如果希望邊享受音樂邊閱讀,請進寒舍:QQ空間)

下面我介紹下三位方法論的專家級人物。

第一位是我09年知道的,他喜歡只改變人的行為層,通過行為層讓人主動認為應該改變自身某些認知層,從而產生對行為習慣的永久性改變(好比你是因為手上划過一道口子,才比沒被划過的人更在意是否受到被利刃所傷的威脅;再好比你偶然用某種方法高效的解決了某問題,於是產生對這種方法的某些認識,進而產生持續的行為,最終變成思維習慣)。-&>行為層-&>認知層-&>持久的行為

第二位是我從2010年知道的,他偏向於改變人的認知層,再通過認知層引導人按他約定的方法改變行為層(好比你是因為從小被灌輸守禮儀和法律規範意識,才不去做出違背某些道德的行為)。-&>認知層-&>行為層-&>持久的行為

第三位是我從07年就知道,但是09年才開始進一步知道的,這位則習慣只改變人的認知層,通常不給出改變行為層的具體操作方法。-&>認知層

第一位叫管衛東,第二位叫李笑來,第三位叫劉未鵬。

先說管衛東這位大牛,曾在短短本科4年同時修完英語、物理、計算機、數學、化學等超過6門不同領域的專業(注意,是專業不是課程),並且是較早期通過SA(資料匱乏)的為數不多的那幫人。也是新東方的元老之一,後來自立門戶。

管衛東給人洗腦的方式和大多數人有所不同,如果接觸過他的演講或者教學,應該知道,他是先給你一套原則性方法,直接讓你在短短几小時內在某些行為上得到極大的優化。

因為老管的思維體系是樹狀,根部是邏輯,且很純粹,幾乎不融入任何主觀因素,所以要給感性的人類腦,他必須先從行為上讓人獲益,再反過來改變人的看法。

(這是一位能夠瞬間讓我生平有機會學會如何在NMT測試卷中的英語閱讀理解輕鬆穩定在滿分階段徘徊的大牛)

第二位叫李笑來,原新東方教師之一,現某教育諮詢公司合伙人,擅長一步步讓人改變認知並以「養成型」的方式改變人的認知與行為。

(讓我對時間管理學與很多因果觀和行為有所改變的大牛)

第三位叫劉未鵬,據了解現在微軟,擅長海量旁征博總結引並提供一種「閱讀管道」,讓讀者能僅僅通過讀他的BLOG便獲取諸多經典書籍的重要本質化理解,同時也是方法論、技術和心理學理論的高手。

(讓我對方法論、心理學、因果觀和諸多抽象知識的再抽象有了全新的理解的大牛)

不得不說的是,我認為前一二位都對讀者有一定的不信任,因為他們都手把手的把讀者的大腦從認知層、行為層、習慣層來回洗了一遍,似乎怕讀者的邏輯和客觀性不夠強,會從正確的認知層走向錯誤的行為層。

第三位則似乎只洗認知層,幾乎不洗其它層,給讀者較大的自我調整空間,另一方面,第三位和第二位和第一位仍有不同的是,對計算機方面的知識做了一個非常強的「閱讀管道」,讓人能通過這些管道極大的促進自身對抽象知識的再理解。

那我先從第三頭牛劉未鵬說起了:

幾年前,偶然的機會進了劉未鵬的「C++的羅浮宮」個人博客,裡面有劉各種見解非常獨到而又非常務實、本質化的觀點,記得當時從深夜讀到天亮,感覺思維一片清晰完全沒有睡意,似乎能夠把自己以往的經歷和困惑、潛移默化的認知進一步顯式的提煉並融合。

儘管我堅信,只要你隨意看劉的任意一篇文章,都立馬會被其文章所表現出來高效的思維方式和獨到觀點所吸引,但是這裡仍然想回憶並略微總結一小部分自己讀了劉這麼多年的博客,所撈到的不菲收穫,當然,劉未鵬的經典之作太多,我只能涉及到其中一小部分(作為長期關注如此給力的系列博文的讀者之一,我應有個中途小總結了):

幾年前我對快排的本質還並不十分透徹,只是知道它是諸多排序演算法中較快的,也知道是因為二元論的緣故,但是由於缺少相應的「同類」對比,自己對這方面的掌握並不滿意。

那時正是劉未鵬的一篇文章讓自己在此方面的思維徹底發散:

《數學之美番外篇:快排為什麼那樣快》,整個不僅引申磅礴,還作了極其詳盡而又幽默的解釋,真可謂是技術與思想、教學完美結合的超級好文。

讀完《我不想與我不能》,自己驚訝的發現自己在用自身都沒察覺到的潛意識並部分出於本能的邏輯影響自己的興趣愛好與專業方向和人生道路,而這一切,本應由自己去控制,而非被現狀影響到無法控制的地步。

《學習密度與專註力》,路遙的確知馬力,冰凍三尺的確非一日之寒,但是對人腦神經網路的鍛造過程,並非一定需要經過愚公移山般漫長等待。如果在這方面有足夠的期待和準備,你完全能夠把你自己可能認為辛辛苦苦幾年甚至幾十年才能做完的事情和形成的能力,用幾個月的時間通過某些高效合理的方法去完成。

在多次嘗試計劃後發現計劃似乎總是沒用的?《斯托克代爾悖論與底線思考法》對此有很獨到的引述和分析。

當你不能十分明確學什麼,以及學與用的關係,可以欣賞下《鎚子和釘子》《魚是最後一個看到水的》。

他的文章深刻而又富有詼諧感,這一點讓我讚嘆不已,和李笑來的《把時間當作朋友》有異曲同工之處,我從許久以前就開始有一種奇怪的想法,認為學習的目的很大程度不是為了掌握知識。

那些所謂的知識雖然能夠通過課堂上老師的講解而更加快速並且似乎帶有技巧性的獲取,但是那不是我的目的,寧願在起初獨立地用更慢得多的速度去掌握知識,也不願意讓人直接把現成的知識放到我的面前,當時自己認為:前面的慢速是後面持續高速的前奏曲。

每個人的認知一定會影響到人們自身的行為以及對外界刺激作出某些集合以內的反應,如何調整自己的認知使其自身對各種事物的認識調整到接近適應客觀需求的置信結構,我認為是非常重要的。

必須說的是,劉絕大部分文章都是認真而又持著對讀者負責的態度去完成,他要表達和解釋的對象可能是有的人一生都仍然困惑的問題以及行為策略的分析,同樣重要的是,劉經常從涉獵的大量經典以及自身對事物的理解中提煉出有力的解決方案,既有天馬行空的回憶,又如同庖丁解牛般一針見血的抽離事物表象而把相關的不同切面展現出來。

說到天馬行空,劉未鵬的《數學之美番外篇:進化論中的概率論》把我引入達爾文世界和數學有趣的分析想像當中,真的非常惡搞又收穫頗豐。

國內計算機教學及教材方面有一個極大的缺憾,很少涉及到一些比較追本朔源和較為重要但被忽視的東西,而《康托爾、哥德爾、圖靈——永恆的金色對角線》會向你展現一下什麼叫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真實的千絲萬縷的緊密聯繫。

人不可能總是持有或者天生持有黃金般樂觀和各種非常有用的心態,不同的環境難以避免甚至可以說必定會影響到一個人的各種認知和觀念以及行為準則,然而當你讀了《負面環境》,那麼這一切看似都儘可能在自己的計算之內。

在這裡我想引述劉很多文章都涉及到的一種思維引向,同時也被李笑來明確道出的一句話,那句話我記得是:你可以用你的大腦去分析你的大腦目前在想什麼,你居然能用你的大腦知道你的大腦正在思考以及如何思考,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

那在我看來劉在多篇文章都有所涉及的這種思維引向,有什麼意義呢?我認為它是自省、自控、獨立的源泉。

劉也有很多文章是關於精彩的技術分析和觀點,以及辯證問題、交流問題,解決問題的高效方法,每一篇都值得讀者認真地閱讀,因為幾乎每次讀完他的文章都讓我有滿載而歸的感覺。

還有,《逃出你的肖申克:為什麼一定要親身經歷了之後才能明白?》的四篇文章以及《暗時間》,更是劉未鵬最近最為給力的連載文章之幾,如果之前的文章是劉給出的種種數學與計算機方面、方法論和心理學上的論述,那麼這幾篇應該是比較悉心的部分總結性質的博文。以我的拙見,最強的方法論,應該是以不變應萬變,或從不變中根據環境衍生出多種適應行為,並不斷歸約新的環境來用最少的變化適應新的變化,而這似乎也是劉未鵬要告訴讀者的其中一個道理。

最後,要說的是,幾乎每一位向我表現出略微困惑或者我覺得他們對劉未鵬文章會感興趣的人,我都把劉的博客介紹給他們,但是正是因為之前所說,劉未鵬主要注重讀者認知層的改變,而有些對洗腦不敏感或者某些後天基礎欠缺的人來說,無法完成從認知層到行為層的合理強化,這的確有點悲哀。這大概也是為什麼第一位和第二位洗腦專家都對讀者的這兩層之間的映射能力不放心的緣故吧。

(只是雜思,有想BS的各位盡情BS吧..)

ps:你覺得有用就好,ls有推薦劍橋那個學習科學的書籍,學術化口味更重。怎麼說呢,很多書會有分層的情況出現,比如說心理學那些教材真的不錯,比這些更「科學」,但是大眾接受度不夠。而有一定知識的階層,在初級狀態看看李子勛的挺適合的。還看不下去的話,再往下,新華書店一大堆這種更大眾,更通俗易懂的,更沒有營養,但是你能看懂的。量力而行,什麼情況看哪種你自己試試看就知道啦。別聽別人推薦,適合不適合你自己嘗一口再說,別輕易評價。


這個社會動蕩和痛苦的來源,就是普通的失敗人士不承認不接受自己的失敗,還一定要去學什麼成功學,給自己製造一種正能量充滿希望的虛幻。試問,這除了給成功人士滋滋滋送錢以外還有什麼任何的好處?

成功是成功者自己的修行。你不願意修行那就接受失敗,再怎麼也不能滋滋滋送錢啊你說不是?

當然了,這比你花錢買致幻劑等還是要高明一些;一個是精神幻覺,一個是化學幻覺。

摘自:《勃學導論》


大部分都有讀過。個人覺得萬維鋼和劉未鵬的東西的實用性還是很高的。前一個告訴你一個好的學習方法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性質,後一個告訴你執行一個好的學習方法的人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性質。他們都不會告訴你具體要怎麼操作,因為這種事情是因人而異的。但是你卻擁有了一個判斷自己的操作是否合理的標準,然後就可以自我教育了。

當然滿足這個要求其實是很難的,特別是隨著年紀大了以後,自我控制能力會越來越低,精力也會越來越少,高質量執行的難度越來越高,而且雜念也會越來越多。當然這都是很正常的。中小學的時候你可以愛幹嘛幹嘛,上了大學開始要考慮女朋友和獎學金的事情了,工作了還要升值買房子奶老婆小孩。年紀越大,需要做的維持生存的事情就越多,可以揮霍來學習的時間當然也就越來越少了。而且你還會越來越不願意學習,畢竟老了。就算是那些著名的學到老典型們,它們老了以後的學習效率也是遠不如當年的。這是人類的基本規律。

所以最好的就是,你在年紀小的時候恰好就已經這麼做了。長大了才執行會帶來心理上的痛苦,這是導致大家覺得各種自我教育書籍不好用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沒人想「卧薪嘗膽」。


看書名就知道李笑來是收智商稅系列。其他人的書沒看過,因為我不是一個喜歡讀書的人。

我喜歡思考,思考只需要客觀結果,然後根據客觀結果歸納,總結,推理,得出我想要的結論。

所以,對於思考來說,讀書不是必要的,除非書里的內容是有相當的客觀真實的結果的。

所以對於我個人來說,這種書籍的價值約等於零。因為這些書里沒有客觀結果。

而我個人是個很推崇滑坡理論的人,我認為滑坡理論是人行走江湖必備的一種哲學思想:

如果這種書對我的價值約等於零,那麼它們的價值對我來說,就是零。人的時間是有限的,我為什麼不花時間讀一篇起點上的腦殘小說讓自己愉快一下,而要去讀那些對我實際上毫無幫助的心靈雞湯呢?所以我不會看他們的書,你讓我分析他們的文章,我是分析不了的。

但是我能給你們一點特徵,所謂的成功學的特徵。

也就是那些對於我來說,價值沒比零高多少的書的特徵。

1. 它們的標題一定很有誘惑力。比如《七年就是一輩子》,比如《一分鐘學會xxx》,我真的不是想黑李笑來……

這是心靈雞湯。

2. 它們闡述的內容雖然聽上去好像人人都能做,但根本上一種方法的交換方式沒有普適性。

我來舉個例子:從前有座山,山上有隻老虎。有個獵人多方調查準備,上山打死了老虎。下山以後賣老虎皮發了一筆小財。結果別人問他:唉,你是怎麼變得有錢的啊?他說:我告訴你們一個發財的秘訣:賣老虎皮。聽的人都覺得有道理,賣老虎皮誰不會啊,放一張老虎皮在跟前大聲叫賣,稀罕的東西,很快就賣完了。但是聽的時候他們卻不會想想,自己哪來的老虎皮。

這是傳統成功學。

3. 它們會闡述方法,而不是得出方法的過程。

還是剛才那個獵人,又有會思考的人問他,唉等等,賣老虎皮人人都會,但老虎皮不是人人都有啊,你告訴我上哪兒去打老虎吧。於是獵人寫了一本書《論獵人要去山上打老虎》。聽眾一聽覺得有道理,於是紛紛上山去打老虎。碰到老虎的被老虎吃了,沒碰到的還憤憤不平:這個騙子獵人,哪來的老虎。

這是新時代成功學,和傳統成功學不同的是,他會告訴你讓你覺得有用的方法,然而這個方法只不過是刻舟求劍,你既不能通過變化的環境得到新的方法,也不能通過他的方法得到什麼實際的成果,因為環境在變化。

4. 讀書的時候,你不能發現自己和書里描繪的場景不匹配的情況,總覺得自己有微微的希望。

我是能夠理解很多盧瑟內心深處想要證明自己的成功慾望的。這種心態,不管是成功人士還是屌絲,都有,不稀奇。但是,每當你的這種慾望被調動起來的時候,請記住:衝動是魔鬼,貪婪是魔鬼。世界上哪有那麼簡單的好事?有一類書里的文章,能讓人在閱讀的時候產生自己被認可和自己只要通過很簡單的某些手段就可以被認可的幻覺,從而迷失在幻覺里,忘記了現實的殘酷和真正需要思考和花時間的地方在哪裡。我記得以前在知乎上回答過一個問題:就是年輕人最不能碰的是什麼,就是這種雞湯。一定要舉例子的話,如果你在健身的時候有我努力健身就能變帥變美,如果你在讀書的時候有我努力讀書就能成功,如果你在刷知乎的時候有我刷知乎我能長知識類似的感覺的話,那麼差不多你已經中毒了。

這種書,無疑是有劇毒的心靈毒湯。

特徵說完了,想知道這些人的書是不是成功學的,自己去看吧。

說真的,如果這些書真有用,他們還賣什麼書啊:D

除非他們的文章寫的是《怎麼賣好書》,不然我是不信的。

因為啊,你見過股評家炒股發財的嗎╮(~▽~)╭

如果你羨慕發財的獵人,我建議你去看《論武松打虎需要的十八般武藝怎麼練》

然而這樣的專業書籍,我猜你是懶得去看的。

因為這種書,讀起來從來沒有「我也有希望,我不是傻子,我不是屌絲,我只是方法不好,以後有機會」這樣的感覺。這樣的專業書籍給讀者的從來就是「我不是這塊料,我還是換條路走走吧」這樣的感覺。

我來舉個例子,你問問那些賺得彭滿缽滿的成功訟棍(不要問那些落魄的屌絲律師),他們當年抱著那一坨法律背的時候,想過多少次扔了書大吼一聲老子不幹了?

最後,好言一句:警惕那些讓你覺得戰術上勤奮就可以戰勝敵人的雞湯。

你需要的是戰略上的思考,特別是你戰術上壓根就勤奮不起來的時候。


知識分為三種,

一種是感性世界的知識。

一種是理性世界的知識。

一種是從感性世界到理性世界躍遷的知識。

每一種世界的知識都是用入門水平到精通水平的,沒有辦法跳步。

感性世界的知識代表就是人際關係的種種技巧,它是各種場景和對話下情緒化的習慣反射。

理性世界的知識代表就是數學等科學。

第三種---躍遷的知識是一種奇怪的存在,它有些時候呈現出理性的一面,有些時候呈現出感性的一面,根據講述者的能力不同,它呈現出來的感性和理性比例並不一樣。

兩種世界的知識具備互相的排斥性。

比如一個理科學霸,可能並不懂得如何哄女孩子開心。

而一個政治鬥爭的高手,不懂基本的經濟學的情況也是存在的。

為了達成兩個世界的融合,在21世紀初,隨著腦科學的發展,「學習如何學習的科學」逐漸發展,從論文到科普,從學術報告到科普文章,再到雞湯文章。逐漸有一批人把感性世界能夠理性化的部分,和理性世界能夠感性化的部分打包成了一類新的知識:從感性世界到理性世界躍遷的知識。

比如采銅,將關於學習的學習知識進行了很好的文獻綜述和升級,通過他的再加工,使得內容更便於接受。

比如劉未鵬,以其獨特的計算機從業背景,將自我成長的文章寫的生動同時又保持了高信息濃度。

比如李笑來,將時間管理的知識進行了有效的整合,後續升級到了投資等領域。

比如霧滿攔江,將歷史故事中能夠抽象化的內容抽象成原則,後續升級到了職場成功等領域。

比如李叫獸,將「文案」這一傳統意義上需要「靈感」的東西,進行了科學化的闡釋。

因此躍遷的知識一方面很有傳播的價值,一方面佔據了兩個世界知識特長的便宜,在目前網路傳播有極大紅利的情況下,使得做這項工作的人可以快速逆襲,獲得巨大的收益。其中大部分人都是做了極其有社會價值的工作。

但是這碗飯一點都不好吃,你至少得滿足以下四個條件:

1.在某一個世界達到專家。

2.在另一個世界達到理解無障礙。

3.擅長文字表達。

4.渴望追求影響力。

一般人滿足上面四點是很難的。更何況兩種世界的知識都需要達到一定標準,背後離不開天賦、雄心,艱苦努力的學習和刻意練習。

對於很多人來說,他們在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都沒有勇氣進行深入學習和實踐,始終處在一種混著的狀態。

所以,如果你是一個兩個世界的知識都是很水的狀態(一般來說,就是生活中沒什麼存在感),你看到了躍遷的知識就不會有什麼感覺。說實在的花錢了也沒什麼用。

只要你任何一個世界的知識達到了入門以上的水平,你才會對躍遷的知識如獲至寶。

所以,這些躍遷知識的吸收是有門檻的,如果你感受不到其中的價值就說明你仍需要在兩個世界裡面勤加磨練。

這就是我的建議。


自己不上進不努力,指望看一本書就成功的人。看什麼都是成功學。


看過其他回答,非常贊同 @劉十九的回答,只因身在其中,也發表下自己的認知和感受。

先說下我的現狀:

* 羅輯思維早期視頻訂閱用戶,在羅胖的影響下購買了《魔鬼經濟學》《光榮與夢想》等系列書籍,並持續關注該節目

* 李笑來《得到》付費訂閱用戶,專欄里的大部分文章都讀過,還有其《新生-七年就是一輩子》,關注了其微信號《學習學習再學習》

* 參加了李笑來深圳地區讀者線下交流聚會,並結識了一群熱愛學習,優秀上進的好友,後續還會持續參加深圳地區的線下交流學習

從我自身的感受來說,我並不認為李笑來、萬維鋼等的知識服務屬於成功學範疇,我也讀過一些市面上的成功學,二者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所謂的成功學我最討厭的是陳安之的,只會不斷告訴你要定目標,向成功的人學習,要堅持,不斷堅持,即使做不到也要堅持去做,打雞血似的鼓勵,沒有任何邏輯上行之有效的系統性的落地實踐方法。

而李笑來、羅胖等人則是會分析一件事物的底層邏輯,將複雜的認知簡單化呈現在讀者面前,告訴你已經做到了的人是怎麼做的,他自己是怎麼做的,你也可以這麼去做試試。而且他們也不斷鼓勵我們大量閱讀,提高自己知識的積累,這樣才有能力合理判斷事物的發展規律,他們只是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卻獲得了某一類人的強烈認同。注意,這裡是指某一類人,並不是所有人。

而這類人有很多共同的特質:

1、具有很強的上進心,不甘於平凡;

2、對現狀不滿,嘗試尋求改變但方向不明晰,或者認知不夠清晰和具有系統性;

3、熱愛學習,有較強的踐行能力;

由此可見,在目標人群眼中,采銅、李笑來、萬維鋼、劉未鵬、霧滿攔江等指導各種科學的學習上進方法論和認知論 就是方法論,就是指導這類人如何去學習升級,如何打造自己的學習認知體系,並如何運用到實踐中的。

就像 「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的邏輯一樣,在非目標人群眼中,他們的這套方法論和認知論可能就成為了「成功學」

非目標人群很可能一部分是已經獲得巨大成就的人,比如各個領域的馬總,他們已經自己建立了學習系統和認知體系,不需要在學這類知識;

另一部分是本身就對現狀比較滿意,尋求改變的心不強烈,或者想改變,但就是太懶,沒有踐行能力。

我於前幾周參加了李笑來深圳地區讀者線下交流聚會,我發現 李笑來的用戶很多都是擁有這類人特質的,而且時間觀念強、在自己的行業領域做的還算比較優秀,整體年齡比例也主要集中在20歲到40歲之間。

我們約定每周周末都會組織一場這樣的聚會,談談學習到的概念大家是怎麼踐行的,期間遇到了什麼問題,有什麼感悟,以及後續打算如何去做。再聊聊各自的行業的特點,有哪些可以合作的機會。對我個人而言,我很喜歡這類聚會,輕鬆愉悅的同時,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而這些也是李笑來不斷鼓勵我們去做的,他也開了專門的學習小組,讓我們自己建立線下社群。

再說說自己的改變

第一個改變是我堅持健身了,李笑來的一些概念我轉化成了我自己的方法,讓自己堅持並愛上了健身,已堅持2個月有餘,原來的一塊腹肌已進化到4塊,以後還會繼續保持下去,希望走在好身材的路上一去不回頭,哈哈 O(∩_∩)O

第二個改變是我更重視我的注意力,不會把它浪費在不能使我成長的事情上,為此節約了不少時間和精力,更多的用於學習。比如前段時間林丹出軌事件,一大早睡眼惺忪的就看到朋友圈刷了不少他的照片,各種指責和謾罵,而我清晰的知道很多人掉進了一個坑-----操碎了別人的心 。事實上林丹的出軌也是個體事件,只不過明星效應被放大了,媒體也喜歡這類新聞,但那跟我們有什麼關係呢,為何要浪費自己寶貴的注意力?

我一直以為大家都是早上起來有時間就看新聞或者專業知識的呢,哈哈。

第三個改變是我對一些事物的認知體系得到了一個小小的升級,更會運用邏輯思維和事實依據去做判斷了。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要接觸大量的信息,而只有具備系統的認知體系才能判斷哪些文章說的只是作者個人的觀點,並沒有事實依據,哪些文章是依據合理的事實依據和邏輯得出的結論,很顯然,我更喜歡後者。

就說到這裡,期待自己更多的改變~~~~~


除了霧滿攔江的,其他人的作品都讀過。我覺得這些作品都是「智力色情錄影帶」——色情錄影帶讓你看的時候很high,同時產生性能力提升的錯覺。之後「有可能」提升你的性能力。而這些書也讓讀的時候豁然開朗,產生智力提升的錯覺,事後「有可能」讓你能力成長。但不成長也沒關係——看色情錄影帶不是主要為了看的時候high嗎?


用一句話概括他們的書的共同點就是——幫助下決心學會中高難度系統性知識或技能的人制定恰當的學習戰略、戰術,使之更接近自己學習能力的上限,使之在中長期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

第一、有很多人的一生是不靠系統性知識或硬技能混飯吃的(而且也沒興趣學),這種人看采銅等幾位老師的書意義就較小(不是沒有意義,只是意義小很多) 。比如說,我見過學渣依靠「政治手腕」混官場混起來了,該學渣無任何過硬的系統性知識(也不打算學),采銅等幾位老師對這種人的意義就要小很多。

第二、如果一個人學習能力的上限不高,硬是要進入(對於他自身來講)難度太高的領域、設定不切實際的目標,完不成任務是理所當然的。勤奮與方法對天賦不足的彌補作用不是無限的,而是有限的。

——————————————————————————————

所以,在應用這幾位老師的方法之前,首先問自己兩個問題:

一、問問自己是否下決心學會一門或若干門系統性知識或者技能。

二、問問自己是否選擇了對自己來說難度合適的領域並設定了合適的目標。

如果上述兩個問題的回答都是yes,那這幾位老師的書值得仔細閱讀。


人們在網上碎片化地消費信息,本質為了找到同類,和自己一樣的觀點,給自己安全感,強化自我認同。聽自己想聽的,這不能叫學習,只能叫學習的感覺。

看書備考兩小時,有收穫但是沒任何「我就要牛逼了」的感覺。但是看一篇成功學只要兩分鐘,感覺就很強烈。

但感覺也是有價值的,enable自己本身就很難。如果能藉助外力讓改變發生得稍微容易一點,哪怕只有一點,也有價值吧。


除了萬老師、劉老師,還值得推薦一位 陽志平 老師。而笑來、采銅兩位老師的目標受眾,認知負荷更低一階、市場規模相應更上層樓。這不是說後兩位老師本人 low,只是說題主未必是他們的目標受眾。

以知乎 Live 為例,最近我才發現大多數聽眾的習慣是邊走邊聽甚至邊開車邊聽,沒幾個人能安下心對著大屏幕掏出小本子認真學、寫筆記。太講乾貨會害買家親們交通事故,這是害人害己,雖然可以照顧到題主為代表的小眾高認知負荷學習者。

轉入正題,結論很簡單——習得≠聽懂,正所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任何體驗層面的成功方法內核,都必須經歷相應小時數的「事上磨練」才能在聯結習得 (Associative Learning) 的層面知行合一。知識層面的傳授,只可以指出明路,不能幫你減少必要的路途,更不能背負你代替完成路途。所有不帶習題課的數學課程都是假數學課;所有不帶實訓環節的方法課都接近傳銷。

利益相關:萬維剛老師與劉未鵬老師的忠實讀者、希望有機會成為他們的同行;心理統計方向 PhD;摻入過多實驗、統計乾貨的某高校雞湯課《幸福心理學》任課教師。


呵呵,想知道?去看這個唄


有些人說羅輯思維、李笑來、萬維鋼這些人是收智商稅,這種說法我是不同意的。

我的觀點是:如果說李笑來這些人用這樣的知識致富了,我也認為他們是正當的,甚至是有功德的,是提供了人們需要的養分的,而不是提供了某種精神毒品或垃圾。

知乎上的人不知道是水平太高還是太低,看別人都覺得 LOW的不行。

如果您水平太高,看別人講述些基本的方法和見解覺得小兒科,但這個工作您不做,有人做了您卻拿出一份高慢的口氣來說這是雞湯,是騙傻子,我覺得您是有點過份了。打個比方,就算您是一個大科學家,經天緯地高深莫測,看別人認真的寫科普讀物大受歡迎,也不能說別人寫的這些太簡單、太小兒科,是收智商稅。如果說你水平太低,那你的話就更是妄言不值一評了。

依我看,這些人講的這些東西和雞湯類的迎合價值觀的文章是截然不同的。他們更多的是起到一些講解常識、介紹知識、幫助讀者拓寬思想的作用。雞湯和這類文章有什麼區別呢?雞湯是針對人的情緒系統的,讀者看這些文章是為了找和自己一樣的三觀和情緒性宣洩,雞湯並不告訴人們世界的真相,而是鼓勵你繼續幻想,誇你是對的,你是最棒的,你是正當的,你是應該被優待的,是一種精神上的按摩和意淫。但知識類文章,是要告訴你世界的真相是什麼,你的不足是什麼,並不承擔情感疏解的功能。

如果說知識類文章營銷用到一些情緒上的手法,比如告訴你不學習就會退步,就會被時代淘汰,製造一些本領恐慌,我認為這種恐慌是必要的。怕自己沒知識,怕自己落後,怕自己被淘汰,不應該是人應有的品質嗎?

有些讀者可能以為參加了一些 LIVE,聽了一些知識小方塊就有一種恐慌緩解的感覺,但實際上沒有得到深入的認知。假如這種情況很多,我也認為即使表面上的學習,也好過不學習。

大多數人根本沒有學習的概念和習慣,即使這些初步的表面學習者,也是人群中的少數,也是人群中的優秀者。而且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你怎麼知道他們就不會探索到真知,走上正確的軌道呢?

我這裡免費為羅輯思維的得到打個廣告,我覺得每天在得到上聽聽別人的不凡見解,開闊一下思路,是非常好的。

羅輯思維現在做的,像羅胖說的,是一個替你讀書的書童,是一個伴你終身學習的陪伴者,我認為是一個你生活工作實踐的好軍師。養成學習的習慣,即使從得到上只能得到一些碎片化、快餐式的知識,對於大多數人來講,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羅輯思維部分滿足了這個時代人們對知識的渴求,所以才能成為網路學習時代的弄潮兒,我讚美他們。

李笑來的專欄,我也訂閱了。他說的當然不是聖經,不是終級真理,甚至可能有些是片面的錯誤的,但他的根本性的思維方式,是值得我們借鑒的,也是能給人以啟發的。萬維鋼的專欄,主要是介紹一些西方的思想,是能給人以思考的。采銅的文章,我看不進去,他的三觀也過正的我不喜歡,但我仍然不會否認他對某些人可能是有價值的。霧滿攔江的文章,有些看的時候覺得很不錯,看完了腦子裡卻沒什麼印象,我也不予置評。

有些人自己不學無術,頭腦里一團漿糊,還覺得自己不含糊,總是指指點點。

這些年來,我想的多,看的少,東看西看東想西想,漸漸建立了自己的系統化觀點。但隨著思考的不斷深入,我發現自己越來越需要讀書,而且從碎片化的學習越來越轉向經典著作的研讀。讀書、寫作越來越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生活的主要內容,一種生活的方式,一種生活的目標意義本身。

而且我有一個觀點,不管你怎麼想怎麼說怎麼寫,只要樹立用實踐來檢驗的觀點,將你的學習思考工作的成果用結果來檢驗下,你就知道你想的說的做的是不是正確了。

我的觀點,就是要以成敗來論英雄。如果你說的想的做的在現實當中行不通,你就是錯的。你再談理想主義、再談道德,也是不實事求是的,也是在幻想和自我陶醉。

我的學習、認知、實踐的目標,就是要套在現實當中,就是要求得世界的真,就是要找到現實可行的觀點和方法。除此這外的一切認知和行為,都是必要的彎路,我不抹煞它們的意義,但決不堅持它們。


歪下樓,針對 @劉十九 的回答,對非虛構類作品的崇拜,對虛構類作品的貶低,所謂的「崇智」,即知乎當下的主流思潮,延展下。

劉十九是這麼說的:

如果你也讀過這些人的大部分作品,就會發現他們在觀點上有很多相似之處:

  • 他們一般都對非虛構類(non-fiction)書籍感興趣,而對於虛構類的作品涉獵較少

  • 他們往往強調大量主動閱讀,或終生不斷學習的重要性

  • 他們都推崇理性,倡導基於實驗、事實和數據的科學研究方法

  • 他們都對於探索元認知有比較大的熱情

……

一個自我教育者的閱讀是為了提高自己對某一個領域的理解,或者說提高自己的智慧。非虛構類作品,對於智慧的提升效率,往往遠大於像小說這類虛構類作品。比如一般情況下,我們讀一本《21世紀資本論》學到的東西,要遠大於讀一本言情小說。

單獨拎出來說,是因為,如劉十九這樣的想法,認為虛構類作品,可簡單理解為小說,認為讀小說無用的,在知乎上真的太普遍了。

我理解,大家來知乎都是求知的。且在這個程序員、理科生濃度很高的社區里,大家更崇尚理性,希望世界可以如數學公式一樣,優雅地解決非黑即白的問題。

可世界,真的不是這樣的。

讀書這件事,經史子集,依次排下來,首先是經,《春秋》、《論語》,教你做人,好吧你要理解為當下的成功學也可;然後是史,正衣冠之用,硬通貨;再是子,諸子百家,兵道儒法,小說也在此類;最後是集,駢散詩文,即純文學。現在,我們回過頭看,受到大多數讀者喜愛的,最好讀的,閃爍著人性最永恆光輝的,其順序,恰恰是反過來的。

對於當代人而言,且不說「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經)等已經缺乏與時俱進的土壤,讓我獲得文化認同感的,始終是「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子)。

至於現當代文學裡,我詫異當下的社交網路、日常交際,已經沒有人再討論《八月之光》、《包法利夫人》、《先知》、《套中人》、《罪與罰》、《城堡》、《海邊的卡夫卡》、《金閣寺》……是啊,讀這些有什麼用呢?對智慧的提升效率,沒用嘛!我要讀《貨幣戰爭》,我要讀《偉大的博弈》,這些才會讓我升職加薪、創業風投嘛!

呵呵噠。

前陣子和 @張佳瑋 閑扯(我僅代表自己觀點),提及當下純文學的創作,我很悲觀地認為,現在已經沒有純文學生存的土壤了。大家都把讀書都當做一種投資,希望每一次閱讀都要增加技能點,我為什麼要把時間浪費在無用的純文學上?我不刷微信不刷微博已經很了不起了!竟然跟我說讀虛構類作品!

公子此前有一篇文,是這麼寫的:

如果放棄純粹的實用主義角度,不把讀書當成個需要完成的任務,不抱著讀書以致用的態度,而將讀書當做賞心樂事的時候,人大概就會願意承認:世上有許多事、許多知識和許多人,都有有其自己道理和卓越之處。只要這個人沒有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的野心,那麼,承認書是讀不完的,反而會有種「發現了一個無限量供應的自助餐廳呀」的樂趣。

當然,我也可能有偏見,因為我認為,小說才是本格派的文學——而文學是通用於任何人的,知識性的書籍卻不是。我會推薦任何一個知識背景的人去讀《1984》(哪怕是小學生),但我不會去給人推薦李笑來,以及邏輯思維裡面推薦的任何書。

當然,像劉十九這樣的(無人身攻擊之意),已經把虛構類文學,大略等同於言情小說的,然後用《三體》作為上限的……我只能……嗯。

而現在所謂的「終身學習者」,都是這樣的呢(攤手)。


分頁阅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