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經濟數據顯著好轉,該如何理解?

3月份經濟數據好轉,包括用電量,進出口,外匯等等,但同時CPI也逐漸升高。

這一切是經濟形勢發生好轉的開始,還是放水之後的假象?


3月份的經濟數據好轉,是近期股市回暖的主因,我們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

分項來看,先說出口。

3月份出口同比增長18.7%,看起來很亮眼,不過如果聯繫2月份的春節因素,實際並沒有那麼好。經過季節調整法消除了春節因素的一季度3個月出口增速分別為:-4.2%、-0.8%、0.9%。總的來說,還是在逐月回暖的。

扒開細項,一個一個分析。

1,一般貿易在進出口中的比重同比提升了0.6個百分點。

2,民企進出口增長3.6%,比外企和國企都要快,起主要拉動作用。

3,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下降1%,比機電產品出口下降4.2%的表現要好。

4,出口增長最快的地區集中在亞非拉,比如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度、俄羅斯。而對歐美日和東盟的出口下降了,尤其是東盟下降了8.5%。

這些數據結合來看,說明了一件事:民企的出口競爭力在增強,但增強的主要原因並不是產業升級了,相反卻是低端的勞動密集型商品在拉動。向東盟的產業轉移被抑制了,向其他亞非拉國家的一般貿易出口增加了。

怎麼理解這個趨勢呢?

按道理來說,過去數年,隨著工資和土地價格的上漲,中國的勞動力密集型商品的出口是一直在下降的,但一季度這個趨勢竟然出現了反轉。唯一的解釋,只能是去年年底的匯率貶值發揮了作用。

——這顯然不是一個可持續的動力。

再說投資。

發改委的一季度數據中沒有給出3月份的,只是說一二月份固投比去年加快,其中新開工項目投資增長41.1%,是2010年以來的月度最高。正是這個數據的增長帶動了工業利潤、電力、鐵路貨運量等各種數據的回暖。

投資增長的首要功臣就是房地產交易量的回升,一二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分別同比增長28.2%和43.6%,銷售額增長大幅高於面積,印證了前段時間的房價暴漲現象。再結合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0%的數據,可以想像到地方政府官員們心裡肯定樂開了花。

背後的原因其實也很清楚,就是年初政府購房政策的鬆綁——這同樣不是一個可持續的動力,隨著時間推移其效應將逐漸消減、

另一個投資動力來自基建熱潮。

此前我國的基建投資重點經歷過兩次轉變,第一次是2007年以前的高速公路熱潮,第二次是最近十年的高鐵投資熱潮。兩個十年,打造出了我國的現代化交通網路,而現在,這個方向正在發生第三輪轉變。

這個方向就是地鐵。

2015年11月,我國將地鐵項目的審批權從中央下放到省一級。這意味著,門檻下降了,投資的熱情被大大激活。

老實說,我國的高鐵網路骨架已經基本搭建起來,接下來只是完善而已,很多中西部地區的高鐵支線由於人口稀少,實際效益並不好。相反大城市的交通擁堵問題,卻是迫在眉睫。

由於地鐵投資成本高昂,比建在高架橋上的高鐵還要貴的多,所以中央之前的政策一直是比較審慎的,門檻定得很高。比如2003年制定的標準,申報地鐵建設的城市,GDP要超過一千億元,財政收入要超過100億元,主城區人口要超過300萬人以上。這個門檻如果放到歐洲,估計80%有地鐵的城市都將被拒之門外。

十三五規劃中的一個重點就是城市化,而城市化問題的重中之重,就是城市的交通擁堵,解決之道只能落在地鐵上。於是我們看到,今年的地鐵投資預算高達3500億元,在建項目總投資1.75萬億元,濟南、呼和浩特、洛陽、蕪湖等二三線城市都將陸續開建地鐵,預計5年內修建地鐵的城市將超過50個。

這個動力因素將是長期的,對提升經濟效率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但一切都取決於地方政府的財政能力。

最後說說消費。

3月份食品價格上漲7.6%,大幅超過預期。成品油消費量增長7.2%,汽車銷量同比增長8.8%,一季度電影票房增長50%,衣食住行文娛,各方面的消費都比去年的數據更出色。

這個變化應該和工業的回暖,企業效益的回升有直接的關係,但是在未來能否持續呢?事實上並不確定。

總的來說,3月份的經濟數據回暖,貢獻最大的三個因素分別是:房地產政策的放鬆、匯率貶值、地鐵投資鬆綁。前兩者都是短期因素,邊際效益將會逐步遞減,而後者,則要取決於政府的財政能力。

因此,3月份的這個數據,只是反彈,還沒到反轉的時候。


首先,先要理解三司與政事堂兩者在處理本輪經濟下滑的主要應對方式。

三司在今年一季度對內放水,對外降匯,並推動PPP。實際上就是積極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

政事堂則積極加快了項目批准並降低准入門檻。實際上就是通過刺激投資來推動經濟。

根據內部統計數據,中國國內GDP中,房地產與建築行業分別佔據6.9%和6.7%,再加上與之配套的基建等各種行業,穩穩地把持著中國經濟的支柱地位。

很顯然,無論是貨幣政策、財政政策還是投資政策,歸根結底,想要大幅刺激經濟,必然又會回到房地產與建築行業中來。

所以嘛,一季度GDP增長維持在6.7的功臣是誰呢?

嘿嘿……

又是什麼讓三司和政事堂達成了一致呢?

嘿嘿……

再以房地產的上游段的鋼鐵行業舉例,中國出口其實不大,主力是以基建為用途的低端鋼材,沒有高附加值與安全利潤空間。

很顯然,在全球經濟放緩以及我國經濟衰退的大前提下,產能過剩必將摧毀我國的部分中低端鋼鐵製造行業。

但是我們國資大法吼啊!就算不玩出口退稅,難道銀行的近乎無條件貸款不算是一種國家補貼么?以及債轉股的定心丸,再配合強力的降匯,分分鐘將全球其他基礎鋼鐵業打趴下。

再配閤府院的一路一帶與走出去兩大戰略,強勢的國家海外基建投資用於消耗國內的過剩產能。反正亞投行規定了,優先成員國內採購嘛。

但至於是經濟真的轉好,還是假象,我想這個問題應該不用回答。


3月數據好看,可持續性存疑。

3月或者說一季度數據改善,是匯率環境短暫友善的情況下,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的刺激效果顯現。

第一,匯率環境改善,貨幣政策效果顯現。811匯改之後,美元走強,人民幣承壓貶值,外匯儲備下降,這就讓貨幣政策十分被動,降息降准被貶值給抵消了很大一部分效果。這也是降准在去年十月到今年三月缺席四個月的主要原因。央行在這個事情上手段很高明,一個是速貶速拉,如果問這一招好在哪?那就是讓國際投機客變得很被動,找不到趨勢,另外讓國內換匯的很鬧心,尤其是跟風換在高點的,這就抑制了投機和跟風炒作,因為不能趨勢性炒作就很難從做空中賺大錢,這個類比股市就好理解,天天震蕩市,多空力量就相對均衡。穩住匯率,貶值貶不貶貶多少央媽說了算,這就穩定了對人民幣的信心。人民幣穩住了,降準的效果才不會被抵消。

匯率總體還是貶了,貶了後我們的出口也逐漸改善了點,這是可預期的,但有些國家比我們貶的厲害多了,我沒有像君臨一樣去細扒數據,但預計對標這些貶的很猛的國家,出口應該改善不大。

最最關鍵,美聯儲決議暫不加息,而且全年加息預期大大減弱,這不光是給了中國也給全球一個喘息的窗口期,一大家都可以放心嗨了,跟迎來一個蜜月期差不多,畢竟全球都好了才能拉動彼此的進出口嘛。

第二,一月份央行大放水是源頭,有奶才是娘,沒錢啥都白扯。一月新增信貸2.51萬億,與歷史同期比,多出一萬多億,不管央行如何自圓其說,這就是放水,而且是悄無聲息的放水,放完了數據才披露,這比09年的4萬億要高明,快刀斬亂麻,省得市場討論來討論去。信貸放水,M2暴增,後果就是通脹預期的到來,通脹和通縮的預期比現實可怕,於是,短短三個月,我們由通縮迅速變成了通脹。溫和通脹有利於經濟增長這是學界共識,但這種通過放水快速拉起的通脹,就很難說,一方面是會讓各種產品價格回暖,不管是CPI還是PPI的數據,都也如約改善,但另一方面,會湧現大量熱錢,炒房、炒稀有商品、炒小眾的生活必需品,所以我們看到了一輪似曾相識的一線房價大漲、蒜你狠、姜你軍,後面估計豆你玩啥的都會捲土重來。

第三,財政刺激,房地產炒作,地方基建擴圍,這是三月數據變好的抓手,城投的信貸一季度十分搶手,就是這個原因。但是這類投資又回到了原點,全國修路到全國蓋房,再到全國修地鐵搞PPP,這中間有理性的也有非理性的,城市經濟增長的依靠,或者說財政收入的來源太同質化,這就是風險,也是困局。施政理念、經濟建設的因地制宜和精耕細作,是供給側改革的希望所在,否則就是變個戲法的粗放式發展。

第四,看到數據變好,也別忘了信用違約這顆雷。債轉股這一萬億就是把違約的債,畫個餅賣給餓的沒辦法的人,反正都是死了,好看點死總比難看的死好。東北特鋼、渤海鋼鐵加起來兩千億了,後續還會有多少,只有各家銀行知道。另外,光上市銀行年報中的不良已達近萬億,還有幾百家城商行和信用社呢,一共會有多少呢?


3月有31天,很難理解嗎?


國內鋼材需求大漲,去年停了一些高爐,今年河北因各種重要會議限產,鋼價最近一路飆升。

我們鋼廠加足馬力生產,供不應求。


辛苦統計局的各位了,統計出這個結果不容易啊


「總的來說,3月份的經濟數據回暖,貢獻最大的三個因素分別是:房地產政策的放鬆、匯率貶值、地鐵投資鬆綁。」

1~房地產政策的放鬆,此條無異議。

2~匯率貶值,一季度匯率貶值了多少?實際上匯率現在越來越呈現雙向波動態勢,1月貶值,春節期間升值,3月總體來看走強。要提匯率貢獻沒問題,請拿數據出來。

3~地鐵投資鬆綁,那麼一季度地鐵投資的數據在哪裡?貢獻度是多少?

竊以為,不應拘泥於「地鐵投資」,去看看國開和農發行 兩家產業基金的一季度數據吧。


螺紋鋼漲到2800以上了,去年11月份時,價格探底到1600的。到底是否會像去年股市一樣,咱們拭目以待。


又開始放水稀釋民間財富了唄,表面上是經濟增長,實際上是通貨膨脹。

天朝走過一次大搞房產基建提升內需的路,這幾年想要轉型發現全部失敗,只好再來一次,把問題再往後拖。如此一來,泡沫只會越滾越大,現在北京房價都比東京紐約最繁華的地段貴了,再翻個幾倍會是什麼結果?當年日本人的不動產能買下整個美國,結果現在呢?


年末即已開始放水,農業開發銀行給每個縣3、5億至10來億修農村公路,不需每年還款付息,20年後一次還清。

通脹已經在路上了,大家還是想想怎麼應對吧。


說實話,君臨寫的很專業,分析很到位,一點也看不懂……

有點小疑惑:

3月份出口同比增長18.7%,分析這個的時候,為什麼還要剔除春節因素?

麻煩哪位大神解答一下……


事情是這樣的,

國家是有預謀的,

先是匯率下調,加強進出口貿易,企業減稅,加強網代,加強金融支持工業的力度,然後是購房限購政策逐漸取消,然後是降低購二手車信貸,之後是5月份的養老保險入市,

簡化可理解成銀行出錢給外貿,工業,房產

流向是,

匯率下調->進出口->工業企業投資(主要是鋼材)

工業企業->股票吸金->房地產吸金->工業企業投資(鋼材)

二手車->工業企業投資(鋼材)

估計5月以後的養老金也會落入鋼材的手上

所以是國家用貸款的方式推動了鋼材,來消耗產能過剩…

用鋼材堆起了泡沫而已,最好的結果是把泡沫帶到國外去消化…

呵呵


但凡是顯著好或者顯著壞都是出問題的現象,你的心臟會突然上一小時跳200這個小時跳90你怕不怕。


你們這群刁民,竟然敢妄議中央!開個玩笑哈,可別查我水表。

對經濟不專業。我注意到,去年這個時候匯率是6.2,今年3月是6.5。假設國外需求是一樣的都是1000美元,去年只換回6200,今年換回6500。那是不是今年的出口就比去年增長了4.8%??


我朝如果發現改變不了溫度,就開始改變溫度計


幾個高票答案已經分析的很清楚了,這輪經濟數據好轉,是貨幣放水、地產鬆綁和加大基建的功勞。

不過,貌似大家都對貨幣放水、地產鬆綁和加大基建持負面態度,這點我不能同意。

人沒事打強心劑好不好?肯定不好。問題是都快死了,還堅持著不打強心劑,這就不是生理健康問題了,是智商問題。都知道要調結構促升級,但結構調整和創新升級都需要經濟保持適當的活力。就像大家都知道要減肥保持體型,但是全世界在鬧饑荒,自己也營養不良,這個時候還傻傻的堅持只吃蔬菜怕增加體重,不是作死么?

引用我在其他問題下的一段回答。中國今年經濟發展好嗎? 為什麼? - 傅強的回答

世界經濟是有周期性的,大約10年一個小周期,30年一個大周期,10年的小周期與貨幣、金融有關,個人的解釋是與美聯儲主席任期內執行的貨幣政策有關,30年的大周期與製造業有關,是製造業平均投資,收益,落後,淘汰的時間。

目前是小周期和大周期的重合低谷。剛剛經歷了重大金融危機的世界,又趕上了製造業萎縮的下行曲線。金融和貨幣危機使消費低迷,製造業下滑又導致再生產投資不足,這導致整個世界經濟規模的相對萎縮。

世界經濟規模萎縮,對於世界上主要生產物質財富的國家來說是十分不利的,一方面消費能力的下降打擊生產意願,另一方面投資的萎縮打擊新產能的生成。既削弱現在的生產力又削弱未來的生產力發展可能。

相反,主要物質財富消費國如果同時擁有國際貨幣鑄幣權,可以通過升值貨幣,更廉價的從迫切希望出售產品的財富生產國獲取物質財富,同時投資自身未來產能,以期在將來周期上升段到來時對老生產國形成競爭。

其他財富生產國和消費為了維持就業,會爭相貶值自己的貨幣,並降低自己產品的成本,擠壓主要財富生產國的出口市場,引導資金進行投資。

今年,美元升值,日歐貶值,那麼整個外部世界經濟就是壓在中國頭上的大山。

根據對外因的分析,主要物質財富生產國應對經濟規模相對萎縮的方法,應該是刺激消費意願,同時加大投資維持當前產能並重點投資未來產能。也就是說一面維持現有經濟規模,另一方面為未來經濟規模的反彈做準備。

我們看現在的應對措施:

1.貨幣放水是維持產能加刺激消費加投資未來產能。

2.加大基建是投資未來產能和刺激消費。

3.地產鬆綁是維持產能加刺激消費。

可以說方向上是正確的,經濟有好轉就是證明。只是有下面的副作用。

1.貨幣放水進入投資未來產能的效率偏低,引起通脹。

2.加大基建帶來很多政府債務。

3.地產鬆綁會引發新一輪房價上漲,其中一線城市房價已經有泡沫化趨勢。

但副作用不應誇大。

1.貨幣放水引起的通脹在可接受範圍內。

2.只要經濟能長期穩定增長,政府債務就不是問題。

3.除一線城市外,二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依然穩定。

因此,我們隊3月份經濟數據的好轉,應抱著謹慎樂觀的態度,希望全國今年能延續這個態勢。

大潮之下,所有人都在裸泳,只有游得更遠,才能在潮落的時候,不因沒有底褲而尷尬。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