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淼關於分析攜程財報的文章裡面有哪些錯誤?
@李淼 大神分析攜程財報那個事已經告一段落了,我想說的是 2015股市暴跌,原因可能糟糕得多這篇專欄,槽點可能不少於攜程財報這個事。
我們先順著捋一下大神的思路。大神首先用圖表表示出油價歷史走勢,同時標出金融危機的時間,然後「想說明一個事實:股價是一個非常脆弱的指標,它可能隨時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之後,發散性的科普了股票指數,創意的採用了菜市場買菜來代表股票指數。再之後,終於到正題了,「2015年股票暴跌的原因」。可實際並沒有,而是先說了原油價格暴跌的原因。之後通過兩張價格圖,加上一段話,就把股市暴漲的原因歸於「源自能源價格的大幅下降」。再之後,又把股市暴跌的原因歸結於「過低的能源價格導導致資本投資開始偏向保守」。
似乎我們能看出,大神認為中國股市暴漲因為原油價格下降導致的企業經營成本下降,中國股市暴跌因為原油價格繼續下降引發的原油出口國不安進而導致的資本投資趨向保守甚至崩潰。這是多麼有趣的邏輯和結論,我們逐條來看。
首先,油價到底由什麼決定的。供需當然是決定價格的一部分,供需增加固然會導致價格發生變化,但只抓著供需,是不是思維還停留在100多年前的古典經濟學思路里。油價受國際宏觀經濟形式、地緣政治、產量、科技等一百種因素影響的,在下跌途中產量或許是什麼都決定不了的因素。大神不知道的是,在當前油價低位運行的環境中,除沙特以外的主要產油國都開始謀求減產了,並不是大神所說的「原油價格越低,為了達到貿易目標,就越要增加產量」,因為開採原油有成本啊,還有產能限制。沙特的已探明原油儲量只是世界第二,少於委內瑞拉,之所以對油價影響力最大,因為他的開採成本最低,產能也最大,至今也未全負荷生產。
真的像大神使用供需決定論中腦補的那樣「集體減產就能提高油價」么?恐怕並不是。大神前面羅列的石油危機史估計自己也沒有仔細看。80年代的石油危機里,最大的產油國沙特減產幅度接近四分之三,油價仍然沒有任何起色,其他產油國包括OPEC戰友哪怕少減點產量,就意味著市場佔有率的提升。怕是源於之前的不愉快經歷,沙特至今堅持不減產,也不是沒有道理。至於其他不減產的理由,如果能說出爭奪市場佔有率、打擊伊朗俄羅斯什葉派什麼的,還都說得過去,但大神你真知道美國頁岩油么,沙特就算起初不減產的目的有削弱美國頁岩油的市場佔有率的目的,時至今日,不減產策略里這種目的還有多少?到16年,美國頁岩油的產量已經下降非常多了,剩下仍然開工的都是開採成本很低、甚至低於沙特原油開採成本的油企,其中不乏20美元/桶左右開採成本,沙特要如何把這些比你開採成本還低的頁岩油繼續打死?
其次,原油價格走勢和股市、特別是中國股市的關係又如何,大神通過兩張圖(原油價格走勢圖和股市走勢圖)、兩個邏輯分析(低油價拉低企業成本、更低的油價讓投資趨於保守甚至崩潰)得出了原油價格降低先讓股市漲,後讓股市跌。
雖然對資本市場的研究比較少,但知道類似的某種變數對股市波動的影響有大量經典的計量方面的論文,但一般都關注貨幣政策、GDP、CPI之類的宏觀指標。我看了十幾篇關於油價和股市之間關係的論文,大概比較統一的結論如下:油價對股市波動沒有顯著影響,油價對除能源行業外的其他行業股票波動沒有顯著影響,油價對石油企業股價波動有顯著影響。不應該也不能只通過兩張圖加上兩個邏輯、完全沒用計量方法,就得出了一個本該是計量計算出來的結論的。
由於油價受宏觀經濟、地緣政治等多種因素影響,油價變動往往和經濟周期變動疊加在一起,如果想做出哪個影響了哪個的判斷實在很難,油價領先於/引領了經濟周期的波動,還是反過來,這個命題很難證明,也各自有不同文獻支持兩個判斷。油價的變化是複雜的,說單純是油價變動影響了股市,就是更複雜的事了,不是通過兩張圖目測一下、再腦補一下就可以的。而那個邏輯「低油價拉低企業成本是利好推動股市上漲,更低的油價讓產油國經濟困難引起世界資本趨於保守甚至引起危機」就更是站不住腳了,低油價對經濟有100種好處,當然可能有101種壞處,單單拿出其中並不太重要的一點,當做主要原因,有一種沒學好初級經濟學和金融學的感覺(前提是學過)。
上一輪牛市可以說出一百個理由來,槓桿牛啦資產荒啦貨幣政策傳導路徑阻塞啦什麼的,都比油價牛聽起來靠譜多了,但那些別人都知道,說出來一點都不高深。而這一輪熊市當然也能說出一百個理由來,槓桿破了資產扯了制度壞了什麼的,也比油價熊聽起來靠譜多了,但別人都知道,說出來更不莫測。這些話題跟農村的親戚聊聊或許會被當成神膜拜,懂行的人聽了,或許嗤嗤一笑就是最紳士的反應了。
我能想到的,一個前對沖基金從業者發出這樣一篇文章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把粉絲里稍微懂那麼一點兒經濟學和金融學的篩掉,留下不懂的(為啥這樣?我不懂。)。如果這位大神代表了早期知乎經濟金融領域的高水平,那我只能說早期知乎真是……。說明:以下黑色均來自於三水哥的原文,括弧內為伊利丹沈的批註和點評。
注意季報的數字是僅計算本季度之內的銷售額,而不是累加全年其他月份的銷售額。
從2014年第三季度到2015年第三季度,旅行客票預訂 ( Transportation Ticketing ) 的上漲幅度為 (1,373,210,943 / 950,299,334 ) - 1 = 44.5%
(伊利丹沈:這裡誤將Accommodation reservation revenue酒店預訂收入的數字在分析機票的情況...)
所以我們做出簡單預測,2015年攜程的旅行客票預訂數字也從2014年全年數字上浮44.5%, 就是 2,950,072,484 X 1.445 = 4,262,854,739,接近43億人民幣。
(伊利丹沈:做過財務分析的都知道,對於互聯網或者季節性很強的公司,拿一個季度的增長來推算全年增長,這真是非常非常「簡單」甚至及其粗糙的推算了,專業的分析人士都知道要多看幾個季度再來推測全年增長。此外,攜程在季報中明確寫出來:Transportation ticketing revenues mainly represent revenues from reservations of air tickets, railway tickets and other transportation related services。翻譯過來就是交通票務收入代表的是來自於機票,火車票以及其他交通類服務的收入。所以三水哥,財報的交通票務收入裡面還包含著不少的火車票和其他票務收入啊)
然後這數字中的「萬分之二」: 852,571 元。
這部分數字是我們可知的,每天交了錢卻拿不到機票的全年總金額。
(伊利丹沈:學過會計準則的都知道,收入確認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銷售風險完全轉移,如果有可能發生銷售退回的,對於退回部分需要做估計並抵減收入的。先不提這萬分之二的比例是否正確,即使是正確的,這部分可能要賠出去的錢,也不會做為收入確認。攜程是上市公司,所有的財務報表數字都是由國際知名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通過的。也就是說,攜程想把這部分作收入,會計師也不會同意他這麼做的,更何況會計師後面還有一個美國證監會天天盯著呢。)
然後還有大約40%「沒有正規電子票號」的機票款:17.2億人民幣。我們不算那麼多,就算一半,20%,8.6億人民幣好了
(伊利丹沈仔細通篇讀了三水哥的文章,這個40%的比例居然是來自於三水哥自己的預訂記錄中沒有電子票號的機票的比例。由於伊利丹沈不是機票業專業人士,所以不提有沒有票號和能否出行的關係,三水哥自己這40%的行程有沒有出行成功也只有他自己知道,個人相信應該是成功的,否則早就出來噴啦。拋開機票專業問題以外,不管學沒學過統計學的都知道,拿一個樣本來推測總體的分布情況,這個是一點邏輯都沒有的,相信攜程應該有千萬級的用戶,拿一個樣本就來推測千萬級的總體分布情況,這不符合邏輯)如果攜程「嚴格履約」,按照付款當時出具正確的電子客票的流程,這部分的銷售額和利潤,都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恭喜攜程。然而攜程在這件事上,似乎做得沒有那麼乾淨。一旦東窗事發,無論是那萬分之二,還是這裡10億人民幣中的一部分,都是要退掉的。然而在財務上,這部分金額已經成為了銷售額 revenue;所有的退款,都會歸入Account Payable 應付賬款中進行處理。而攜程獲得了什麼?首先,高價出售機票,攜程在這部分「非正常機票」中,獲得了超額的銷售額。假如我們還是用我的例子,12326元的機票,實際只有10924元,那麼攜程在這筆單子中獲得的超額銷售額就是: ( 12326 / 10924 ) - 1 = 12.8%
(伊利丹沈:攜程年報中,對於交通票務收入有著明確的定義,攜程的收入都是傭金收入。那傭金是什麼呢?作為一個平台供應商,攜程的收入都是來自於票務售賣後的提成,所以一張票不管是賣貴了,還是賣便宜了,大部分的收入都是由平台供應商賺去了,攜程只是按一個很小的比例留一個過路費而已,所以即使發生超額收入,相信大部分的收入也都是平台供應商賺去了,攜程自己又能多賺多少)
(伊利丹沈:攜程是上市公司,負責研究攜程的專業投資機構和分析師非常多,他們天天都在研究攜程的財報,如果真有問題的話,早就被各個做空機構盯上了。)
李淼兄,請您放開緊握「財務分析」的手
為了吸引眼球,我先用心險惡的爆個猛料:
你們碰到的延誤,很多時候都是假的。不妨問問航空公司通過這個小把戲獲利多少吧。
關鍵字:
提直降代
問題就在航空公司,以前沒有互聯網時候,發展代理商幫忙賣票。代理商乾乾淨淨就可以賺點錢。現在有了互聯網,航司們覺得自己也能賺錢,不用代理商了,看著代理商發展的好、眼紅,想要利潤100%掌握在自己手上,於是開始壓榨代理商。代理商沒活路了,沒有利潤,只能靠違規操作賺點蠅頭小利,說什麼「搞兩單就可以過半年」,這說的是倒賣別墅收中間差價嘛……
如果說,這是商業競爭,其實無可厚非。人人都想自己獲利,談不上「壓榨」。但是在國內不是這樣啊!國內航空公司不是隨便開的,有關部門在後面撐腰呢。我們頭頂這片天空是國家的,即使是你自己開發的小飛行器也別想在頭上飛,最近還出了一個政策限制代理商不能市場佔有率高呢。
從16年剛開年,幾大航空公司封殺去哪兒。CCTV在15年底剛在新聞聯播中表揚過攜程、但是現在突然就在電視上批評攜程……一系列的舉動,無非就是在拙劣的進行一件顯而易見的事:
機票業壟斷
因此,消費者即使脫離了代理商、代理平台,也並不能享受到像國外一樣,靠商業競爭帶來的低價和優質服務。多少人覺得國內航空公司的霸王條款多?服務態度差?現在你們完全是關注點錯了,不如再挖的深一點,好好指責一下這些航司和機票行業,真正從源頭上去督促國內的機票行業轉型。還在一味的鼓勵從航空公司訂票。多少人遇到飛機延誤、取消等問題,連機場的電話都打不通?
這就和計程車公司一樣,服務差、態度更差,但是出現了專車以後,誰還鳥他們?拒載?呵呵,就好像我們真的願意買你賬一樣。目前你再承諾「檢查」、「有問題賠3倍」、「嚴懲代理商」,也是靠被動防範來執行,被動防範是不可能防得住的。一旦有問題真正落在消費者頭上,誰能開心?不如創造新的商業模式,從源頭去杜絕這類事情的發生。我也相信所有國內這些混亂的行業未來都會有新的面貌,畢竟你們不做,未來肯定也會有別的公司會做,到時候消費者選擇誰大家彼此心裡都清楚。也或許,可以像攜程自己做游輪一樣,自己能做一個航空公司,真正將完整的服務鏈掌握在自己手上,那就最好了。希望各位大佬們都爭做中國的喬布斯和馬斯克。兼聽則明,問題本身很好,也請原諒我離題了。不是我的專業領域,按理說不該插嘴的,只是被某些人質疑李淼作文動機的行為噁心到了。
李淼的財務分析確實不嚴謹,這點我也認同。但他寫這幾篇文章的原因是什麼?因為攜程賣了假票!洗地黨還是想想怎麼給攜程洗賣假票這件事吧。
如果依 @伊利丹沈 所說「作為一個平台供應商,攜程的收入都是來自於票務售賣後的提成」,那麼它"賣假票"的原因或動機是什麼?
有人說李淼這是在藉機博人眼球,為何不訴諸法律程序?你覺得不藉助輿論的力量,靠個人跟一個上市公司硬懟有多大贏面?
一個人能站出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替廣大消費者發聲,你問我姿瓷不姿瓷,那我必然姿瓷啊!三水木子的文章越看越令人反感,冷靜地想想就能明白,如果是一個是非極為分明的問題,何須啰啰嗦嗦扯一大堆,還要拉上個人情懷與大義凜然的旗幟?而我最討厭被人愚弄智商,何況是在號稱高智商平台的知乎上。
理性地說幾點(推理):
1、攜程是不是靠賣假票盈利的?很顯然不是,因為賣假票屬於一次性詐騙(宰客),不可能是一個依賴回頭客的平台所追求的盈利模式。從期望收益角度,假一賠三期望收益是負的,而客戶就算放棄旅程也會進行退票退款,假票被發現是必然的,任何理性的公司不會做這種行為。2、憑什麼認定是假票而非系統對接問題?假票是一個主觀故意的欺詐行為,而系統對接問題屬於技術故障。攜程、去哪兒、阿里旅行等平台購票都是通過官方代理或授權代理,既然是代理,自然信息錄入不在同一系統,那麼對接就可能存在問題。以目前人類的工業技術水平,根本無法做出百分之百完美運行的系統,故障在長期來看是必然發生的,就如同手機難免會死機重啟。而低於萬分之二的故障水平,在工業上高於「三西格瑪」標準,上過高中數學的人應該都能看懂。3、故意捏造情景,利用感性因素放大人對萬分之二這一概率水平的認知,實質上是散布恐懼。我最討厭的就是他文章里「萬分之二的概率落在受害者身上就是萬分之萬」云云,不知現在是否刪了。基於我對行為金融學的了解,人對小概率事件是存在認知偏差的,同時還受近因效應影響,而三水木子的作為曾經的同行必然也深諳此道。一般人也就罷了,三水作為一個明明懂得認知偏差與理性學習原理的人,卻刻意散布對小概率事件的非理性認知,這是讓我覺得最可恥的地方(揣著明白裝糊塗)。他所舉的那些例子看似生動卻又十分極端,而且沒有任何事實證明非個人捏造,本意就是散布恐懼。而散布恐懼作為最常見的奴役他人的手段,想必混過知乎的人多少有所耳聞吧?三水的所作所為和那些刻意隱瞞投資風險並誇大收益的高風險理財產品推銷人員有什麼本質區別?只不過一正一反而已,而聽信者都是被矇騙受害者。感性地說幾點(推測):
1、三水木子不接受賠償、不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而蓄意製造輿論的內在動機是什麼?其實這件事的發酵是一個過程,三水最初可能已經接受了三倍賠償,只是對此事在朋友圈進行了抱怨。然而他收到了大量的非理性反饋,因此基於他對非理性行為與炒作的專業經驗,逐漸將一個「技術故障」朝著「欺詐行為」進行言論導向。一方面利用佔據道德制高點獲取非理性網民的聲援,另一方面又深知大公司對名譽問題公關的兩難困境,三水自然如魚得水。然而如今的網路時代已經逐漸走出蒙昧,他未必逃得過明眼人的洞察,而網民的理性程度也是在逐漸提高的。2、三水木子有沒有資格打假?這一條其實只是源於傳聞,就如同三水那些疑似捏造的案例一般,而且資格一詞本就曖昧,因此僅當我個人意氣用事的一提好了。知乎上很多大V的發跡史並不幹凈,昔日存在大量在淘寶上買攢的情況,甚至還被部分知友截圖留念。三水木子的發跡很可能源於此,也就是說其自身就可能存在造假問題。當今時代是「酒香也怕巷子深」,之前鑒於三水的「酒」還不錯,很多人對此也就表示理解並保持沉默。然而最近三水打算用「泔水」冒充「酒水」,分明是把網友向「蠢豬」愚弄,那麼他的老底也不妨一揭。可惜當年那種賣攢的淘寶店早就不知道換了多少個名字,因此相關記錄目前無法直接從淘寶記錄獲取,希望當年保留證據截圖的網友能夠將「珍藏」拿出來供大家「一賞」。我最大的質疑:該事件中究竟誰才是最大的欺詐者?
當今中國社會是一個維權意識較差的社會,敢於公開維權其實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然而如果為了實現個人私慾,假借維權之名,不惜以欺詐、誤導等方式侵害他人權益,我是極力反對並深惡痛絕的。這個社會確實缺乏君子,但我更不願意看到偽君子橫行。我希望這件事通過法律途徑查個水落石出,任何施害者都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我希望中國社會的維權意識得到增強,但絕不希望回到武則天時代。PS:原問題被修改,本答針對原問題進行回答,詳情參見問題日誌。
20160219更新:
1、本答在本題提出的第二天便進行了回答,即20160114。2、本答分為理性部分與感性部分,理性部分是盡量追求客觀的分析,感性部分則攜帶主觀,更多是個人情感的發泄。原因可以直說:我認為李淼的非理性言行對「前對沖基金從業者」這一標籤造成了侮辱,算是出於職業本能的反感吧,這點我坦白。「三水木子」只是對「李淼」這一名稱的拆字寫法,無褒貶含義。原始回答我一字也不會修改,自己寫出去的回答無論對錯我都會承認並擔當。(更新前已做完整截圖,有質疑者可評論索取,真正的猛士不屑於做宵小之行。)我認為李淼的非理性,可能是一種「洗粉」行為,即故意留下foolish、irrational的粉絲,反而把理性的粉絲清洗掉。這一想法的產生是因為看了這個答案:如何評價 ayawawa 「多搞內射口交吞精可預防先兆子癇」的理論? - 陳鎧楠的回答。非理性的粉絲其實是很可悲的,他們不過是被自己崇拜的對象當成免費勞動力去利用,還傻乎乎地義憤填膺。具體案例,參考一下某些盲目反轉基因人士的粉絲狀態即可。
原答案中「三水木子有沒有資格打假?」這一說法是不客觀的(但主觀角度上並無對錯)。就事論事而言,哪怕李淼確實是刷贊出身的大V、確實以粉絲為利潤源、確實能夠藉助把攜程一事鬧大來獲取關注度等收益,但都不妨礙其保持申訴的權力。從客觀角度講,只要李淼不是訛詐,我們應該保護其維權的權力。
關於李淼是否靠刷贊發家,我日後會基於python爬蟲親自做一個分析,目前尚不能斷言。
如果有人關注這方面的知識,我給大家推薦一些參考資料:怎麼看待 Negar Kordi 被質疑事件?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665756
搞大新聞真tm開心啊——Negar Kordi女士的贊同者構成初探 - 桌游吧的一己之見 - 知乎專欄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665756/answer/77534849別傻了,數據不是這麼玩的 - 私宅 - 知乎專欄給板凳黨的一些參考數據 - 科學の禁書目錄 - 知乎專欄關於為何匿名,因為我到知乎是來講道理的,我希望大家用「腦袋」審閱答案並思考,而不是用「屁股」(私人立場)去直接點贊或反對。作為靠真才實學仍在市場中混飯吃的李淼「前同行」,我自然也有我的粉絲,我同樣不希望他們來盲目點贊。目前只有我女朋友知道這篇回答是我寫的。攜程的洗白問題
我不管攜程是否賣假票。現在看應該是。但就事論事,李淼大神撕財務報表確實有謬誤,為什麼在這一討論就變成了「洗地黨」了呢?兼聽則明。多動腦筋,少說話。
哦,都不懂你們說啥。然而你就是賣假票了啊。寫了這麼多攜程還是出了假票。我只能暗自慶幸不是自己遇到了。攜程賣假票啦!攜程賣假票啦!攜程賣假票啦!
洗地黨哇,終於看到活的了
提示:此答案與問題無關,與某個回答有關。
看看匿名用戶說了什麼: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作者:匿名用戶鏈接:李淼關於分析攜程財報的文章裡面有哪些錯誤? - 匿名用戶的回答來源:知乎三水木子的文章越看越令人反感,冷靜地想想就能明白,如果是一個是非極為分明的問題,何須啰啰嗦嗦扯一大堆,還要拉上個人情懷與大義凜然的旗幟?而我最討厭被人愚弄智商,何況是在號稱高智商平台的知乎上。理性地說幾點(推理):1、攜程是不是靠賣假票盈利的?很顯然不是,因為賣假票屬於一次性詐騙(宰客),不可能是一個依賴回頭客的平台所追求的盈利模式。從期望收益角度,假一賠三期望收益是負的,而客戶就算放棄旅程也會進行退票退款,假票被發現是必然的,任何理性的公司不會做這種行為。2、憑什麼認定是假票而非系統對接問題?假票是一個主觀故意的欺詐行為,而系統對接問題屬於技術故障。攜程、去哪兒、阿里旅行等平台購票都是通過官方代理或授權代理,既然是代理,自然信息錄入不在同一系統,那麼對接就可能存在問題。以目前人類的工業技術水平,根本無法做出百分之百完美運行的系統,故障在長期來看是必然發生的,就如同手機難免會死機重啟。而低於萬分之二的故障水平,在工業上高於「三西格瑪」標準,上過高中數學的人應該都能看懂。
3、故意捏造情景,利用感性因素放大人對萬分之二這一概率水平的認知,實質上是散布恐懼。我最討厭的就是他文章里「萬分之二的概率落在受害者身上就是萬分之萬」云云,不知現在是否刪了。基於我對行為金融學的了解,人對小概率事件是存在認知偏差的,同時還受近因效應影響,而三水木子的作為曾經的同行必然也深諳此道。一般人也就罷了,三水作為一個明明懂得認知偏差與理性學習原理的人,卻刻意散布對小概率事件的非理性認知,這是讓我覺得最可恥的地方(揣著明白裝糊塗)。他所舉的那些例子看似生動卻又十分極端,而且沒有任何事實證明非個人捏造,本意就是散布恐懼。而散布恐懼作為最常見的奴役他人的手段,想必混過知乎的人多少有所耳聞吧?三水的所作所為和那些刻意隱瞞投資風險並誇大收益的高風險理財產品推銷人員有什麼本質區別?只不過一正一反而已,而聽信者都是被矇騙受害者。感性地說幾點(推測):1、三水木子不接受賠償、不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而蓄意製造輿論的內在動機是什麼?其實這件事的發酵是一個過程,三水最初可能已經接受了三倍賠償,只是對此事在朋友圈進行了抱怨。然而他收到了大量的非理性反饋,因此基於他對非理性行為與炒作的專業經驗,逐漸將一個「技術故障」朝著「欺詐行為」進行言論導向。一方面利用佔據道德制高點獲取非理性網民的聲援,另一方面又深知大公司對名譽問題公關的兩難困境,三水自然如魚得水。然而如今的網路時代已經逐漸走出蒙昧,他未必逃得過明眼人的洞察,而網民的理性程度也是在逐漸提高的。2、三水木子有沒有資格打假?這一條其實只是源於傳聞,就如同三水那些疑似捏造的案例一般,而且資格一詞本就曖昧,因此僅當我個人意氣用事的一提好了。知乎上很多大V的發跡史並不幹凈,昔日存在大量在淘寶上買攢的情況,甚至還被部分知友截圖留念。三水木子的發跡很可能源於此,也就是說其自身就可能存在造假問題。當今時代是「酒香也怕巷子深」,之前鑒於三水的「酒」還不錯,很多人對此也就表示理解並保持沉默。然而最近三水打算用「泔水」冒充「酒水」,分明是把網友向「蠢豬」愚弄,那麼他的老底也不妨一揭。可惜當年那種賣攢的淘寶店早就不知道換了多少個名字,因此相關記錄目前無法直接從淘寶記錄獲取,希望當年保留證據截圖的網友能夠將「珍藏」拿出來供大家「一賞」。我最大的質疑:該事件中究竟誰才是最大的欺詐者?當今中國社會是一個維權意識較差的社會,敢於公開維權其實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然而如果為了實現個人私慾,假借維權之名,不惜以欺詐、誤導等方式侵害他人權益,我是極力反對並深惡痛絕的。這個社會確實缺乏君子,但我更不願意看到偽君子橫行。我希望這件事通過法律途徑查個水落石出,任何施害者都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我希望中國社會的維權意識得到增強,但絕不希望回到武則天時代。PS:原問題被修改,本答針對原問題進行回答,詳情參見問題日誌。
作者觀點已經代表了立場和態度,
我認為最驚世駭俗的應該是這句「三水木子有沒有資格打假?」這種不過腦子的觀點,反應出此文作者實在是被搞急了眼,已經無法隱藏自己的戾氣,估計是被動了利益。被商家坑了,打假還要被質疑資格?質疑者是誰?普通消費者大多看熱鬧或者與我無關,誰會這麼問?思考下,三水是真正被攜程坑過,所以向攜程維權應該是理所應當吧。三水向網友寫出被坑過程,獲得各路網友正反饋「我也遇到過」,那麼才會有輿論發酵吧,何來「言論導向」一說?三水維權,以弱對強,以理服人,礙著哪位網友了,誰會閑著沒事揣測三水動機?三水敲詐攜程了?不管匿名用戶哪冒出來的,打著理性分析的旗號激動的說著三水的動機,讓人反胃。這個問題是不是攜程公關提的。。。
不知道有多少bug,因為這種反覆刷我timeline的行為,讓我根本不想去看他第一篇之後的任何後續文章。
上一次這種惡意刷timeline的還是孔鯉和君陌faust團隊,再上一次是曾鎧(Hannibal Lecture)。財報分析弄得太倉促夾在對撕攜程的文章里有些礙眼,直接對撕攜程出假票,引起大家共鳴就好。事後也刪除了財報那部分了。
PR開始反撲了?加油!
前兩天深夜,也仔細研讀了 李淼的文章,不少數據採樣,不具備統計樣本,都是集中在自己的行程單上。從局部看整體,只能定性,不能定量啦。
對於平常人而言,我們不需要關注很細節的東西。
如果出行,只需要關注,機票是否出單,只需要關注 電子客票號 是否為真,下載個航旅縱橫 或者在信天游網站驗證即可。
對於窮游的我而言,一般都會選擇在官網購買,現在有各大航空公司的會員日,官方渠道的價格已經很透明。對於吊絲的我,一般在春秋,亞航,香港航空,香港快運,國航(累計里程)官網購買就可以啦。
一般在官方渠道,幾乎實時出票,【航旅縱橫app】第一時間會同步行程信息。
如果出行,再搭上 部分信用卡贈送的【龍騰卡】+【機場接機】,兩個字完美。
如果在酒店這一塊,搭上IHG聯名信用卡,配合上先行者活動,美美的,錦江之星的價格住假日酒店。嗯,住二送一刷大溪地:)推薦閱讀:
※越南芽庄好玩嗎?在攜程跟團游去玩靠譜還是自己去靠譜?沒有去過的朋友給介紹一下~~?
※攜程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如何看待攜程收購藝龍 37.6%股份成為最大股東,未來的國內OTA會怎樣發展?
※攜程數據是否真的被物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