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專業的電影人來說,什麼樣的電影算是佳片?他們跟影迷的評判方式有哪些不同?

看到有人說如果跟專業的學習製片或者導演的人討論肖申克的救贖有多麼深刻,蝙蝠俠黑暗騎士有多麼棒,那你就活該遭到鄙視,為什麼會這樣?專業的電影人難道和我們普通影迷對於電影的審美是截然不同的嗎?他們所認為的有討論價值的佳片又是有哪些呢?


藝術這東西,雖然是主觀的,但是是有道理在裡面的。大部分的藝術現象,並不是某些人裝逼或者玩弄不懂的人。比如黑板系列的抽象畫作,為什麼能賣出天價?毫無意義的神曲忐忑,為什麼能得獎?有一些現代戲劇,連邏輯都沒有,又是為什麼?其實這裡面都有現代主義的影響在其中。這裡不展開談了,用極不負責任的片面的語言簡而言之,就是「脫意義化」。專業和非專業,在於是否理解藝術的表達,而不在於是否欣賞。欣賞是個人層面的事,表達是交流層面的事。

電影也是一樣。

為什麼有些人對《肖申克》《蝙蝠俠》追捧,而有些人看不上呢?拋去個人喜好因素,有沒有其他方面的因素影響呢?肯定是有的。

先談《肖申克》。這部電影我很小就看了,當時念念不忘,感動異常,推薦給了大量的朋友。當我看多了一些片子的時候,再回來看它的時候,我對這部片子的欣賞還沒有變,它還是一部精彩的電影,但是他的精彩對我而言從五星變成了四星。因為它只是一部歌頌自由精神的俗世之作。裡面的感情雖然洶湧澎湃,但是激情褪去,你從側面觀察這個故事的內核,它明顯不是十全十美的。人物臉譜化,尤其反面人物;故事層次並不豐富,用大量的感情渲染來彌補;邏輯也只是尚可,比如十幾年不被發現的牆,工具。這部片子最大的長處就是感情和故事出色的結合,和出彩的配角設計。

如果你看過並對比了其他的越獄電影,你會得到更多的收穫。《洞》裡面暗藏人性的兇險,餘音繞梁,讓人無法忘懷。個人一直認為,此片中那個敲擊水泥地面的長鏡頭是我看過最有力量感的靜止鏡頭,永遠無法超越。《巴比龍》讓人知道什麼是介於真正的絕望之中,而永不退縮。《肖申克》與之相比,所受的苦難和主人公的堅持真是算不上什麼。《死囚越獄》的隱忍。《勝利大逃亡》的激情。《戰地軍魂》的幽默和智慧。《戰俘列車》的自我犧牲。等等等等。這僅僅是從故事、意義的角度來談的,每個電影都有它獨特的精彩。其他的構圖,鏡頭,色彩,甚至服裝等等,電影作為複雜藝術,觀察的角度不可謂不多樣。

好比同樣是吃飯,有的人就是簡簡單單的吃了,問他這頓飯如何,他會回答什麼好吃,什麼不好吃,他有一個主觀的感受。而讓一個營養學家吃了飯,他會計算卡路里,會考慮這頓飯的平衡,營養物質是否豐富,什麼缺了,什麼多了,什麼地方廚師沒做好,什麼地方廚師做的完美。這就是目無全牛的道理。

最普通的觀眾進了電影院看完了電影,他會說這片好看,這片不好看。當他對電影的觀察逐漸多樣而深入之後,他會漸漸感受不到電影帶來的普通快感,因為在他眼裡電影已支離破碎。但是他會看懂一些隱喻和深刻的東西,因和製作者心靈相通而得到滿足。再之後呢?

佛家所謂,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漸漸領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徹悟之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就是這個意思。

以上只是電影愛好者的一點淺見。不敢妄稱專業。《蝙蝠俠》作為票房寵兒諾蘭的商業大作,更是一種情懷電影,並不能達到上面討論的電影的精神層次。這裡不談了。

謝謝閱讀。


真正活該被罵不是因為你說了《肖申克》和《黑暗騎士》

而是你在談電影的時候,只拿這倆說事

不管你是不是專業人士,在觀影這件事上,本身就是一個主觀化的事情,因為每個人的文化背景和他所經歷的事情不同,每一個人的標杆都不太一樣

每一個人的內心依都有一部是他自認為的不可逾越的神作

這一部神作就是他心中的完美之作。

對於電影本身來說,他是一個包含了多種元素的東西

明面上 這畫面拍的舒服不舒服 劇情嚴不嚴謹

暗裡 這燈打的合不合適 剪輯的節奏有沒有問題 場面的調度上有沒有想法

而你所說的專業人士,他們通常都能夠突破大眾看到的明面,能看到更深層的東西

看電影最高的層次,就是他不覺得哪一部片是爛到要罵人,哪一部又完美到無可挑剔,這個時候必然是他對電影的認識達到了一個空前高度的時候

所以就像是我開頭說的,對電影有一些認識的人,往往會通過鄙視別人的認知水平來凸顯自己的高處,但這其實很合理,因為本因為這世界上還有更多牛逼好看優秀的電影,你卻只抱著這倆說話,恨鐵不成鋼啊。


不知道題主有沒有看過電影《午夜巴黎》,裡邊主人公穿越時光來到海明威面前,談及自己的小說時問海明威:我的小說聽起來是不是很糟糕?

而海明威回答說:沒有題材是糟糕的,只要故事是真誠的。只要行文乾淨而率真,並且頌揚的是強壓之下的勇氣和從容。(當然後面的blah blah blah是針對於他自己的行文風格而言。)

我覺得前面那句「沒有題材是糟糕的,只要故事是真誠的」很有道理。

換言之,我覺得沒有什麼電影的題材會束縛有才華的導演去表達,無論什麼專業學習製片或者導演的人都不會膚淺到從你看的所謂什麼階層的電影而去直接鄙視或者嘲諷你,你說的這種現象應該不會存在。

《肖申克的救贖》《黑暗騎士》等等電影從某種角度而言,都是真誠的作品,所以它們也有有著基數很大的粉絲群體,沒有誰可以否定它們和它們的影迷的存在的價值。

但是,題主所說的專業從業人員和普通影迷的審美是截然不同的,這就比較荒謬了。審美這種東西本身就是比較感性的,任何人都無法定性。題主把所有普通的影迷全都設定成為喜歡《肖申克》《黑暗騎士》,然後把所有電影專業從業人員全部設定為不食人間煙火的「裝逼犯」,這就有價值觀捆綁的嫌疑了。

電影專業從業人員與所謂的普通觀眾並不存在什麼不可逾越的鴻溝,題主喜歡《肖申克》《黑暗騎士》,僅代表你自己,而不能代表所有普通觀眾的審美。所以從來都不存在「他們」和「影迷」之間評判方式上的不同,即便是有不同之處,也體現在個人與個人之間,而非兩個群體之間。

普通觀眾之中,有喜歡《小時代》的,也有喜歡《黑暗騎士》的,也有喜歡《教父》的,也有喜歡《公民凱恩》的。奧森·威爾斯拍了一部不符合《教父》粉絲的審美的電影,難道說奧森·威爾斯就與人民為敵了嗎?諾蘭拍了一部不符合《小時代》粉絲的審美的電影,難道諾蘭就與人民為敵了嗎?都不是。

各個所謂的階層之中也都有著各個生存的土壤,只是碰巧你沒能理解和寬容對方,同時對方也沒能理解和寬容你。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答主作為一個普通觀眾如果只是想看看電影自己抒發下情感,吐槽也好誇讚也好,那就和普通朋友啊在豆瓣一些地方發發就好啦。專業人士看到的和你看到的是不太一樣的。

你跟一個搞原子彈的聊原子彈,你說好厲害咋那個東西然後專家給你解釋解釋,你聽得懂么你不覺得聽的枯燥么?

沒有花那個時間就沒有那樣的知識。

任何一個領域的專業人士都花了很長很長的時間去研究,去深入,給你幾本影史你作為一屆普通觀眾你看的下去?想成為專業人士不僅僅只是不停的看電影,還要從其他地方,書籍,媒體,文章,別人的評價等等獲得大量的知識。

拿昨天土耳其打俄羅斯飛機說事,說不定你只認為該打還是不該打,而在普京等人眼裡就是土耳其這樣做為什麼,誰指示,打了有什麼影響,會不會有人跳出來等等。

蘋果在你眼裡只是一部好的手機,在一些手機研發人員眼中就是哪裡能抄了該如何抄了。


專業影視人看的是影片的盈利率,普通影迷看的是影片的特技效果;

專業影視人看的是導演的整體把控,普通影迷看的是劇情是否清晰;

專業影視人看的是演員的技巧體現,普通影迷看的是笑容是否好看;

專業影視人看的是攝影的機位選擇,普通影迷看的是畫面感美不美;

專業影視人看的是化妝的角色性格,普通影迷看的是顏值是否到位;

專業影視人看的是服裝的主題襯托,普通影迷看的是時尚或者奢華;

專業影視人看的是編劇的脈絡特點,普通影迷看的是到底刺不刺激……

以上論點稍有誇張且僅代表部分人群的情況,但明確的結論是:專業影視人與普通影迷在觀看一部影視作品時從視角等方面確實存在著一定的區別。這也是為什麼「專業影視人」前綴是「專業」,而「普通影迷」前綴是「普通」。


專業電影人與普通大眾的審美還是不同居多吧。

有些電影在我看來是商品,商品用來消費,有些電影在我看來是藝術品,藝術用來表達情感。

不可否認的是相當一部分大眾喜歡的就是能夠逗我開心逗我笑的,演員顏值讓我賞心悅目的,故事起伏跌宕吸引我的,特效各種華麗炫酷叼炸天的……

似乎不注重講故事的電影在普通觀眾眼中就一文不值,似乎普通觀眾特別注重故事好看不好看。

而在專業電影人看來,它的故事性強不強其實只是一方面的屬性而已,它的鏡頭它的剪輯它的音效等等方面才是關注的重點啊。

評判標準不同,看待電影所站的立場也就不同。

有些片子票房成績是不錯可它在藝術上沒有價值,只不過是快餐,笑過就忘了。

當然也有相同的審美,前提是這個電影故事吸引人視聽語言又運用得好之類的。

比如獲得了某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沉默的羔羊》,同時也是一部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就票房破億的電影。

(待補充)


原來我這麼不專業呀,果然是大學不行呀。深深的自卑感,猶豫還要不要答題。


專業電影人對電影的審美和普通影迷相比,不能說截然不同,但是肯定更加深入。因為他們在觀影的時候,除了普通影迷感受到的美,自身的專業知識還提供了審美的另一個角度,比如電影的拍攝手法、敘事結構、鏡頭的運用等……這一點在專業電影人和普通影迷寫的影評上體現得很明顯。

以《公民凱恩》為例,這是影評人周黎明寫的影評,

http://ent.163.com/edit/020819/020819_130586(2).html

需要說明,非線性敘事技巧並非《公民凱恩》首創,之前有幾部好萊塢電影已經嘗試過,但《公民凱恩》把這種「疊床架屋」的形式發揮到極致,每一段的時間跳躍和重疊都很大,有些情節寫得很虛,有些又很細緻,很多視覺、對白及主題在不同段落中遙相呼應。就我個人而言,我沒有見過哪部電影比《公民凱恩》具有更複雜和高超的故事框架--唯一的例外是《穆赫蘭道》,可以說更複雜,但是否更高超就很難說了。《羅生門》的結構也有《公民凱恩》的影子,尤其是每個人的敘述帶有更強烈的個人色彩;這一方面,《羅生門》取得了革命性的飛躍。

……

這是另一位豆瓣上署名老蔡在小公園的作者寫的影評

玫瑰花蕾 (公民凱恩 影評)

公民凱恩。那是一部黑白片。在這個充斥著燈紅酒綠色情男女的浮華世界。在這個我們忙著到外弄錢發財在每個夜晚喝的亂醉如泥第二天臉色

蒼白行色匆匆趕去上班醉生夢死然後急著趕著談一場速食戀愛的年代。我卻那個冬天的夜晚。她說送你一盤公民凱恩吧。我最喜歡的電影。她說我想你一定會喜歡這部電影的。它會讓你有一種時光倒流的感覺。

……

前者更多地從理論角度分析電影,而後者偏向抒情。

對於專業電影人和普通影迷對電影的評價有偏差,我認為很正常。因為普通觀眾大多只會關注故事好不好看,而專業電影人還會考慮講故事的技巧,評價體系不一樣。

更進一步,對於普通影迷有沒有資格評論電影這個問題,毛姆有一段話深得我心:

「我對某些畫家的意見不敢苟同,他們傲慢地認為外行根本不懂得繪畫,門外漢要表示對藝術的鑒賞,最好的方法就是免開尊口,大大方方地掏出支票簿。老實講,把藝術看作只有名工巧匠才能完全理解的藝術技巧,其實是一種荒謬的誤解。藝術是什麼?藝術是感情的表露、藝術使用的是一種人人都能理解的語言。但是我也承認,藝術評論家如果對技巧沒有實際知識,是很少能作出真正有價值的評論的。」

最後題主說的專業電影人眼中的佳片,

你知道選出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每一個會員都是電影界最傑出的人士嗎?說《肖申克的救贖》也不怎麼樣的,你就微笑著看他裝逼好了。


我以前和搞電影的同志們小小合作過一些時間,主要是寫東西聊天,沒去過片場。

在我印象當中,導演編劇製片聊概念和投資多過聊本子和其它電影,頂多念兩句人家某某片子的本子誰誰給弄的,投資特到位,技術類的東西極少聊。反倒是見過一位燈光,和我說了不少乾貨。

好片子因人而異,貌似目前的影人們更加重視投資回報率,更勝於重視好電影。也許是我狹隘了,求輕拍。


你喜歡的有誠意的片子算作佳片

肖申克和黑暗騎士,不是說他們不好,相反,無論是專業非專業,實在是人人都知道太好了,已經說爛了,儘管也有不少人從專業分析上指出諾蘭的種種不足,但從我的理解來看,他的所謂不足是他的風格帶來的,就像你硬要說昆汀的不足就是廢話太多,那跟你也就無話可說了。

所以無論別人喜不喜歡這兩個片子,都不能說他質量差。 那為什麼專業人士討厭別人拿這兩個片子跟他說呢,因為感知到這兩個片子的牛逼之處,真的是入門級的,因為這倆片子的試聽確實出色,出色到並不需要你懂多少專業知識依然能清晰的做出一番分析,一般這種片子藝考特別喜歡用,而這幾年,連藝考都用爛不考了。 就像你剛看足球張口就是c羅梅西,這根本不能讓人了解你到底懂多少,反而讓人懷疑你的閱片量到底有多少。(順便一說,今晚巴薩4:0皇馬哈哈)

所以你說你跟專業人士談這個,你說煩不煩。

而回到正題,什麼樣的算作佳片,之前就說到了個人喜歡和質量的關係。一個電影,你不喜歡,不代表他質量差。從專業角度來分析,燈光,道具,構圖,表演,調度,這些東西在一部院線電影里,基本上不會出差子的,這是基礎,而大師和三流導演的區別在於對這些東西的有機整合程度,三流導演的片子所有元素都是為了使畫面好看而已,試聽的運用僅僅是緊扣著場而已,這場是悲傷的,那就按悲傷的來,而有些導演,運用所有的元素是為了去表達主題和故事的。是從整個片子來做考量的,並且不會一味討好觀眾,是導演真的想把他的理解展現給你看。後者就叫做有誠意。

但有誠意有深度不一定就招人喜歡,喜不喜歡這就是個很主觀的東西了,所以一部電影的好壞從來就沒有一個標準,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什麼是佳片這個概念也是主觀的,但起碼佳片所具有的素質是經得起推敲和檢驗,在這個基礎上,再加上你喜歡和認同這部片子,這才是佳片,你心目中的佳片。

比如我就是喪屍電影的腦殘粉,拍的再爛我也要看,我就是喜歡。我看的時候會自覺把試聽分析這個技能靈敏度調低點,他爛也不影響我喜歡他。而我再喜歡,我也不會硬要說他就是多好的一個片子。


這個遭到鄙視其實也正常,打個比方,你如果跟一個專業搞音樂的人士討論兩首已經被大眾誇爛了的歌曲,比如張學友的吻別,又比如王菲的我願意,我想那個人士也會失去和你聊天的興趣。電影亦如是,這兩部電影已經是大眾公認的好電影,已經被捧上神壇的電影,你再去和電影專業人士聊這個,那就顯得你略顯水平不足了。那如果你跟他們聊聊法國新浪潮,或者是一些知名導演的前期作品,比如科恩兄弟的血迷宮,或者是伍迪艾倫的安妮霍爾。。這樣應該會有更多的話題。


作為電影專業畢業的我來說,我不會鄙視啊,甚至你聊公認的爛片小時代我都不會鄙視你,因為我還看過比這爛的多的。

但是我不太喜歡和別人聊電影,我和我朋友說分手大師多垃圾多無聊,他說很好笑啊,我說狩獵多深刻多好看,他說這有什麼好看的。那聊個屁啊。

豆瓣top250幾乎刷完,肖申克的救贖是我藝考以來看的第一部電影,絕對是好片,諾蘭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導演,黑暗騎士絕對也是好片。

我們審美應該沒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對於我和別人聊爛的電影和導演我是絕對不想再聊第108次。


看到有人說如果跟大學教授討論3+3=6,5-2=3那你就活該遭到鄙視,為什麼會這樣?大學教授跟我們普通人的加減法是截然不同的嗎?他們所認為的有討論價值的加減法又是哪些呢?

(不在作品,而在深度。。你在大學教授面前說3+3=6被鄙視了。。這跟算對算錯有什麼關係。。)


其實每個人看片都是跟自己的學識、世界觀、心態以及環境有關的。對於專業人士來講,也是如此了。他們看電影,有著方方面面的考量。一部電影,可能某個方面有缺陷,但可能另一個方面就比較優秀。比如最新的007,我個人覺得故事是差點,但攝影方面還是眼前一亮的。導演想把這部片子向文藝片靠攏一點,想讓視覺效果上更加精緻一些,高雅一些,只是故事這個絆腳石狠狠地絆了他一下。我其實看的時候一直能感覺得到導演的良苦用心。可惜這個世界上以故事為中心的觀眾太多,所以還是需要專業人士來給予糾正的。就像攝影,一個簡簡單單的鏡頭,外行看著覺得很普通,但內行就能感覺到作者的心態和要表達的意境。所謂佳片,就是各方面都能引起自己欣賞的片子。比如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修女艾達》,個人感覺是一部非常精彩的電影,可以用驚嘆來形容,但很多人認為枯燥無趣。評判方式在於電影的方方面面,攝影,色調,調度,演員表演,故事,剪輯,配樂,生效,等等等等。其實不管怎麼樣,只要自己享受到美好,享受到快樂就行了。


1.專業的電影人和影迷不是兩種動物:

有些專業的電影人也是影迷,而有些專業的電影人不是影迷。

有些影迷不是專業的電影人,而有些影迷本身也是專業的電影人。

2.專業的電影人和影迷不能反映水平差距:

專業的電影人的審美和水平未必就比影迷高級。

影迷的審美和水平未必就比專業的電影人低級。

3.不是越深奧越嚴肅就越牛逼:

不是大部分人看不懂的片子就牛逼,隨隨便便一個人就能看懂的電影就垃圾。

高雅、深刻的片子不一定都很牛逼,低俗、膚淺的電影也不一定都很垃圾。

4.小明的最愛,並非是小張的最愛:

電影有時侯是很個人化的東西,同樣一部電影,每個人的感受和理解都不一樣。

什麼是好的電影?不是張三說好的電影就是好電影,不是影評人說好的電影就是好電影,也不是所謂的經典電影就是好電影,更不是從來沒發行過的那些地下電影小眾電影就是好電影。不要被那些東西干擾。

記得有個人問,哪部電影是宮崎駿的巔峰之作?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部巔峰之作。

5.不能一概而論:

南方人都常喝湯,北方人不常喝湯。(南方不喝湯的人不少,北方天天喝湯的家庭有的是。)

本科生肯定比專科生水平高。(初中畢業比研究生畢業的文化修養高的人多的去了)

年輕人絕對沒有老一輩能吃苦(每代人里都有三教九流)。


所謂的專業電影人,不過是以某種標準和喜好來評判電影的一類人群。個人覺得看影評是有益的,但我們看到的應該只是別人對電影的不同感覺和體會,從中得到不一樣的人生體驗,而不是只看到電影的好與壞,因為這是無意義的。

電影就好像是美食,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和不喜歡吃的食物,美國大片像肯德基快餐、國內的文藝片像苦澀的普洱、青春搞笑像清爽的冰淇淋、動作懸疑像辛辣的火鍋,有一些被絕大多數人喜歡而經久不衰的所謂經典電影就像是一道傳承百年的佳肴,讓人百吃不厭。每個人的喜好也都不同,由此可見對於電影,我們首先要了解自己的飢餓,到底想吃哪一道菜。

在我們情感失意憂傷苦悶的時候,電影帶給我們歡樂,在我們身心俱疲垂頭喪氣的時候,電影帶給我們力量……這才是電影本身的價值,一味的追求商業和藝術價值讓電影產業變得不純粹,讓許多電影喪失了本來的人文情懷。所以我覺得對於電影的評價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我喜歡,這就夠了。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