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字在大陸為什麼讀作「yá」而不是「yái」?
01-21
以前的國語(在大陸的)和北京話都讀作「yái」,但是大陸現在把它讀成「yá」,和「牙」字變成同音字了。這究竟是人為促進的改變(即當時有意不收這個音節)還是自然發生的現象(即約定俗成的合流)?
《廣韻》「崖」五佳切(佳韻)、魚羈切(支韻)。「崖」的兩個音ia、iai都來自五佳切。唐宋以來,蟹攝二等的佳、皆二韻不少字產生了麻韻的又讀,如《廣韻》「涯」魚羈切(支韻),《集韻》又有宜佳切(佳韻)、牛加切(麻韻)。
現在普通話蟹攝二等讀如麻韻的都是佳韻字,如「罷灑佳崖涯」a/ia,而「擺曬街捱」ai/ie。照理「佳街」應變成同音字,但現在「佳」jia(來自gia),「街」jie(來自giai)。「崖」的兩個音ia、iai跟「佳街」的分化一樣,只不過「崖」的舊讀iai還沒變成ie。
清代李汝珍的《音鑒》(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14238page=1)里,列的同韻字,我整理了一下順序,再加上今音的拼音,是這樣的:
擺 拜 bɑi
埋 買 賣 mɑi
懛 歹 戴 dɑi
胎 台 ? 態 tɑi? 乃 耐 nai
來 ? 賚 lɑi該 改 概 ɡɑi
開 愷 闓 kɑi
? 孩 海 ?hɑi皆 解 戒 jie揩 楷 勓 kɑi諧 蟹 械 xie齋 廌 債 zhɑi
釵 柴 chɑi篩 曬 shɑi栽 宰 再 zɑi猜 財 采 菜 cɑi
腮 賽sɑi哀 嵦 欸 愛 ɑi崖 隘 yɑ/ai
有幾個地方值得注意,就是我標黑了的那幾個。
「皆解戒」、「諧蟹械」,當時的韻母應該是跟其他字相同,只是後來發生了變化。「揩楷勓」跟「開愷闓」分開,說明當時兩者讀音不同,只是後來合併了。再加上「皆解戒」跟「居舉踞」同聲母,「揩楷勓」跟「牽虔遣譴」同聲母,「諧蟹械」跟「香降享向」同聲母,所以很自然地可以猜測,清時李汝珍的音,這幾組應該相當於jiɑi、qiɑi、xiɑi。同樣的道理,「崖隘」相當於yɑi。-iɑi這個韻母,韻頭與韻尾相同,會在一些音系裡受排斥。要麼韻尾變,-iɑi變成-ie;要麼韻頭變,介音掉了,比如很多方言里的「鞋」跟「孩」同音,「街」跟「該」同音。而這個-iɑi的消失,跟其他音變一樣,有參差性。反映在台灣國語里,就是其他組都變了,留一個「崖」還在。因此,「崖」在大陸不讀yɑi,可以算是自然發生,也可以算是人為促進。照我說,這叫大勢所趨的情況下,扶上馬,送一程。普通話沒有yai這個音節吧。。。你自己不覺得讀起來很鬼畜嗎( ̄  ̄|||) 。。。不過的確應該是ái啊,yá不合理的感覺
在四川話里,崖和挨是一個音
推薦閱讀:
※南京「雨花台」的「雨」是否本應該讀破為「yù」?
※所謂的古音和粵語,廣東話真的關聯大么?
※為什麼很多人都把儒念做「rǔ」?
※哪些方言可以區分樂事和樂視?
※將漢字的字音改為多音節以改善漢字同音字問題可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