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歡被稱呼為「小」後面加姓氏,是這種以年齡劃分的稱呼方法有問題還是我太矯情?

沒錯一個小再加對方的姓氏是常用的稱呼對方的方式。可我覺得並不禮貌,首先會在前面加「小」,那肯定在年齡上對方小於或等於你的年齡,可是這種以年齡的劃分基本全是以貌劃分,何況當對方為客戶時僅僅因為覺得對方年齡小難道也可以這麼叫嗎?其次不說年齡,舉個例子一個辦公室內同姓者兩名以上,這種「小」加姓氏是不是就太隨便了?所有姓王的都是小王所有姓張的都是小張,請問叫哪位? 再有「小」加姓氏除了在輩分上有種後輩晚輩的感覺,此外還有一種更不舒服的感覺就是從屬關係,這麼叫法總好像領導上級boss似的,說來說去還是讓人覺得很不禮貌還不如直呼其名來得禮貌些。 不是我崇洋迷外但我覺得英文名真的是比較方便,念書的時候因為在國外所以不管你是老師還是學生大家都直接叫名,而回國上班後碰到第一任boss是去姓叫我的名字也算是昵稱,而因為職位還算較高有人會叫我某總,但實在太浮誇所以當時我都是請大家去姓叫我名字,包括下屬。之後的公司老闆是500強亞太總裁出身,奉行外企的一些制度,所以大家清一色英文名,不管什麼職位,對老闆也是直接喊英文名,所以完全避免了稱謂上的尷尬,並且完全沒有那種不知道該用何種稱謂稱呼對方的麻煩。 在最容易遇到被稱為「小」加姓氏的職場中我倒是幾乎沒有被那麼稱呼過,倒是在生活中有,其中有次還是我作為客人時,去健身房諮詢課程後來當時接待我的銷售給我發信息說活動優惠什麼的,而他對我的稱呼恰恰就是「小」加姓氏,呵呵,首先決不是我作為客人客戶或者甲方就自高一等,純粹的覺得這麼稱呼不禮貌,所以那個簡訊看的讓我覺得不舒服,自然也不會有下文了。還有次是和男友的一個朋友吃方,那位朋友年齡也比我和男友大,當時介紹我的名字後,那位「大」朋友居然直接叫我「小」加姓氏…我當時就說叫我名字吧,而內心os則是一萬個羊駝… 是我矯情嗎?


不矯情,我最近對這個問題也有思考。

按照中國的禮儀,不管是當面還是背後直呼其名對人都是極大的侮辱,指名道姓更是野蠻無禮,放在過去,這類人是要被視為沒有教養的化外蠻夷的。小加姓氏的稱呼方式在我們這些所謂「敏感」的人看來自然更是難以接受,這很正常。

我以為,恢復「以字行」的傳統可能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方法,名有名用的場合,字有字用的場合,舍此,只能去搞個不倫不類的英文名了。如時人稱曹操為孟德,而不是小曹、阿瞞,稱周瑜為公瑾,而不是小周,稱毛澤東為潤之,而不是小毛,稱蔣中正為介石,而不是小蔣,我覺得這樣就挺好。


老闆叫我小* 也就算了,問題是其他兩個比我小兩三歲的同事也叫我小*,真心不知道他們什麼心態,說他們沒家教嗎,感覺平時也挺有禮貌啊,很鬱悶,所以在辦公室不太講話。我一直嘗試無視他們這種做法,但每次被比自己還小的人稱呼為小* 就很不爽,早就已經有數不清的羊駝一代接一代前赴後繼在我沒心奔騰。所以,心裡自然而然也就豎起一道牆了,不可能和他們走的太近了。


經常看到多名同姓同事稱呼很奇怪,比如姓劉,有小劉,小小劉。我到覺得「小什麼」這樣的稱呼才是相當的不敬加歧視。為什麼稱呼領導都要什麼經理什麼總,稱呼客戶也要什麼主任什麼局?古人說直呼其名大不敬,這個已經過時了,我們應該改變觀念,記住別人的名字才是真的禮貌,西方就做得比較好。還有一個比較大的案例:被納粹屠殺的猶太人紀念碑上幾乎記全了名字,再看看我們南京大屠殺紀念碑有幾個名字?之前沒有搜集是一方面,但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我們從未好好記得一個人的名字,都是老王老張,小郭小楊這麼叫著。

名字就是一個代號,便於別人記住,別人都不能叫那你取毛名字啊。


。。


可以引進日語詞彙くん,じゃん,さん。音譯造字。くん,不用説,就是君;じゃん,我選用姜字音譯(和薑是不同的兩個字),姜從羊從女,羊在上古是吉祥的象徵,又,羊性溫順,善字從羊是因為這,美字亦從羊,而姜上古和美通用,意為溫順的女子,現在我把它由對女子的讚美引申為對人的敬稱。至於さん,我用桒字音譯,桒是桑不常用的異體字,在江淮地區方言中有厲害的意思,大概是對人的誇讚(?)。現在我把它引申為對人的敬稱。而且,對於多取單名不取表字的現代人而言,用這幾個詞綴,可以補足兩個音節,以避免連名帶姓的不禮貌稱呼。另,じゃん,ちゃん同義,前者是方言,現今日本人多發作此音。不用就不用桑,醬了,因為兩個詞都是專有名詞,容易引起混淆,姜桒兩字,較少使用,姜字除了姓氏已經沒有別的意思。至於,姜桒的普通解釋,可以參見百度和漢典。 一點淺見。


推薦閱讀:

英國女王戴手套握手是否是一種失禮的行為?
大家聚餐有人沒到菜已經上桌等人齊了一起吃飯對嗎?
怎樣優雅地處理被他人開就身體屬性玩笑之後嘲諷玻璃心的情況?
如何體面得體地提醒別人拉上褲子拉鏈?
如何說才能在不傷害男孩自尊的情況下 吃完飯由我來掏錢請客?

TAG:稱呼 | 禮儀 | 社交禮儀 | 稱謂 | 禮貌用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