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上的左和右該怎麼理解?

我知道普遍意義上的政治左和政治右,可是看不懂龍應台的這句話的意思。求解!


以佔中為例,我們覺得他們是「右」的,但是其實在世界其他地方看來,他們屬於左派

轉發一篇把這個問題說的很清楚的文章,作者署名為寒竹 寒竹:「左」、「右」概念難以切合今天的中國現實

在中國學界、政界、輿論界,一談到中國的各種社會思潮,幾乎都會提到「左右之爭」。轉型時期的中國社會,各種思潮紛繁複雜,「左」和「右」也被視為最主要的兩大陣營。因此中國思想界最大的分歧和對立,也通常被看成「左右之爭」。

但是,從政治學理論看,用「左」和「右」的概念來解讀中國社會的思想分歧,事實上背離了「左」和「右」這兩個政治概念的原初意義。國際上公認的右翼主張,到了中國卻常常被說成是左翼;反之亦然。外國人聽到中國學者談「左右之爭」,常常如墮迷霧,不知所指究竟為何。

從中國歷史的進程看,用「左」和「右」的概念來解讀中國社會的思想分歧,其實是上世紀中國特殊政治階段的餘音,早已落後於時代。今天中國社會紛繁複雜的現實,以及反映當下現實的各種社會思潮,已遠遠超出了「左」和「右」的表述能力。

從政治學理論看,用「左」和「右」的概念來解讀中國社會的思想分歧,事實上背離了「左」和「右」這兩個政治概念的原初意義。

追根溯源看「左」、「右」

從世界近代以來,「左」、「右」作為政治概念運用得非常廣泛,也非常含混。人們常常在不同意義上使用這兩個概念來描述某種政治立場、政治主張或意識形態。但無論如何,對於「左」、「右」的基本概念,學界和政界的基本共識還是有的,否則人們無法進行交流。

眾所周知,「左」、「右」的概念起源於法國大革命。1791年的法國制憲議會上,激進的革命黨人都坐在議會的左邊,而溫和派的保王黨人都坐在議會的右邊,從此「左」、「右」就具有了政治指標的意義。從其原初意義看,「左」主張激進變革和革命、主張剝奪世襲特權;「右」主張溫和的漸變,主張保持舊的傳統與權力。

經過法國大革命、拿破崙戰爭的洗禮,這種政治上的「左」、「右」概念,風行整個歐洲,各自形成了深厚的政治、思想傳統。比如以對法國大革命的評價劃界,支持者通常被稱之為「左」,反對者被稱之為「右」。《對法國大革命的反思》的作者埃德蒙?伯克,一般就被視為保守主義或現代右翼思想的奠基人,儘管這種對伯克的理解比較片面。

在這一原初意義上,「左」在世界各地被廣泛引申為革命派,俄國、中國的革命黨人都曾自稱是「左」派;而舊政權和舊秩序的維護者則被視為革命的對象,是政治上的「右」派。歐洲在拿破崙戰敗後成立的「神聖同盟」通常被認為是右翼政治勢力的復辟和結盟。

從法國大革命到今天,已有兩百多年的時間,「左」和「右」這兩個概念也不斷演變和發展。儘管期間人們使用這兩個概念時會有不同的側重和強調,但還是有以下基本共識:

第一,根據「左」的原初意義,「左」就是激進變革者或革命者,在政治上主張徹底改變或推翻舊政權和舊秩序,在世界各國的歷史中,「左」派通常都是激進改革者或革命者;而「右」派則主張儘可能保留舊政權和舊秩序,即使承認變革,也只是承認循序漸進的溫和變革,而堅決反對徹底推翻舊政權的革命。從法國大革命以降,「左」、「右」各自代表激進和保守,這一點一直沒有改變,也能在兩百多年來的世界歷史中得到印證。

第二,「左」通常代表國際主義、普世主義。「左」派主張人權、公平、正義等意識形態概念比國家主權和國家利益更重要。從法國大革命到布爾什維克革命,再到上世紀中葉的中國,「左」派都相信世界上存在著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和原則,世界各國民眾的共同價值理念比狹隘的國家利益和主權更重要;都相信階級鬥爭比民族鬥爭更重要,都相信「工人階級沒有祖國」,相信「民族內部的階級對立一消失,民族之間的敵對關係就會隨之消失」。所以,追求世界大同,把國際主義、普世主義置於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之上幾乎是所有「左」派的共同主張。

與「左」派相反,「右」派基本上都是民族主義者、愛國主義者、地方主義者。「右」派認為國家主權高於國際法則,民族國家不能為了國際原則而犧牲本國利益。在上世紀初,美國總統威爾遜四處奔波推動成立了國際聯盟,但當時的「右」翼共和黨人控制的參議院認為國聯這樣的國際組織會削弱美國的主權,因此拒絕加入。在當今的歐洲,「左」派通常支持擴大歐盟的權力,而「右」派則主張國家利益至上,反對把國家主權轉讓給歐盟。

第三,「左」通常主張和平主義,反對擴軍備戰,反對戰爭。從北美到歐洲,幾乎所有的「左」派政黨都反對政府增加國防開支,反對擴軍備戰。從越南戰爭到伊拉克戰爭,歐美的反戰團體基本都屬於「左」派;而鷹派或強硬派基本都是「右」派,美國的里根總統和英國的撒切爾首相是右翼鷹派的典型代表。為了國家利益,為了消滅國際邪惡勢力而不惜發動對外戰爭通常是右翼政治家的選擇。

第四,「左」強調平等與正義,反對無限制的自由市場。在「左」派看來,不受限制的自由經濟最終會導致社會生活的叢林化,社會將會在自由競爭中撕裂為富人和窮人兩個世界。因此「左」派主張政府對自由市場進行干預,對社會財富進行調節。基於這一點,「左」派通常都主張強力有為的大政府。

與「左」相反,「右」主張儘可能地保證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反對政府以任何理由對市場進行干預。在「右」派政治家看來,政府不能解決任何經濟問題,因為政府的存在本身就是問題。所以,「右」派主張政府越小越好,政府最好只是作為「守夜人」存在。在歐洲大陸,左翼的社會黨和右翼的保守政黨在選擇福利國家或自由市場上的分歧和對立,清楚地印證了這一點。英國的工黨和保守黨、美國的民主黨和共和黨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這兩種對立的主張。

簡而言之,儘管「左」和「右」的概念遠較兩百多年前有很大發展,儘管概念還是比較含混、歧義很多。但「左」和「右」這兩個概念的起源決定了二者還是有著各自的邊界,即如上文所述的四個基本特徵。因此,在各國的政治和輿論中,至今還能看到人們頻繁使用這一對概念。

「左」、「右」在中國的誤用

隨著上世紀初革命理論從西方的輸入,「左」和「右」也成了中國社會重要的政治術語。在20世紀上半葉,中國社會的「左」、「右」概念,以及其各自的特徵基本跟西方國家一致,「左」通常是指激進變革者或革命黨人,「右」是指保皇黨或保守派。

一開始,革命黨人,包括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都自稱為「左」派。1925年11月,反對「聯俄」的國民黨保守派在北京西山舉行會議,提出了反蘇、反共的主張,國民黨的「右」派基本形成。1927年4月,蔣介石在上海發動清黨運動,開始鎮壓共產黨,9月寧漢合流,國民黨集體向右轉。至此,共產黨自稱保持了「左」的進步傳統和革命精神,而把國民黨稱之為「右」派和「反革命派」。此後,中共發動武裝革命以推翻國民黨政權;而國民黨則繼續向「右」滑行,開始引進納粹德國的政治理念。1949年以前,與「右」的國民黨、青年黨相對立,中共、各民主黨派、知識分子等都自稱「左」派,這和全世界的「左」、「右」劃分基本一致。

但是,1949年以後,「左」和「右」的概念在中國開始發生變化,無論是對歷史的解讀還是對現實的描述,都逐漸和原初意義上的「左」、「右」概念相背離

首先,很多人把中共歷史上的「左」傾、「右」傾等同「左」派、「右」派,這種誤用對日後「左」、「右」概念發生變化有很大影響。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中共把黨內不同的路線鬥爭界定為「左」傾和「右」傾的鬥爭。「左」傾是指政治思想上超越客觀,脫離社會現實條件,陷入空想、盲動和冒險的傾向,所以也叫「左」傾冒險主義;「右」傾在中共黨內是指認識落後於實際,不能隨變化了的客觀情況變化,所以,又叫「右」傾保守主義。

顯然,作為中共黨內兩種不同的思想或政治路線,「左」傾、「右」傾跟原初意義上的「左」、「右」已有很大區別。「左」和「右」的幾個特徵在「左」傾和「右」傾上已不太明顯,唯有「左」代表激進,「右」代表保守這一特徵還有保留。

「左」和「右」的概念在意義上發生根本性逆轉,開始於上世紀70年代末。隨著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中共提出了工作重心的轉移並啟動改革開放。由於執政黨把「文革」的政治路線界定為極「左」,所以反「左」成了改革的一個重要政治任務。拒絕接受改革的新路線,通常被界定為極「左」和「保守」,而大膽且激進的改革者由於以反「左」為己任,實際上是在以「右」派自居。

這樣一來,「左」和「右」這兩個概念的基本含義在中國社會發生了根本性的逆轉,「左」派被界定為維護中國社會舊秩序的保守派,而「右」派則成了打破舊秩序,建立新秩序的改革派或革命派。經過這種逆轉,中國社會今天講的「左」和「右」跟1791年法國制憲會議上的格局正好顛倒。激進的改革派被推到了中國政治的「右」邊,而試圖維護舊秩序或只主張溫和改良的保守派則被推到了中國政治的「左」邊。改革的30多年來,中國政治關於「左」和「右」的政治敘事基本就是這個框架。

進一步,就「左」和「右」的四個基本特徵看,另外兩個特徵也發生了戲劇性的逆轉,唯有第四個特徵沒有發生變化。

如前所述,「左」通常是國際主義、普世主義。「左」派認為人權、公平、正義等意識形態概念比國家主權更重要。但在今天的中國,以「右」派自居的「自由派」通常都是世界主義者,普世主義者。「人權高於主權」是右翼「自由派」的基本格言。原來「左」派的國際主義已被自稱「右派」的人包裝為「普世主義」;傳統「左」派主張輸出革命的主張也被自稱是「右」派的人接過來了,只不過是把過去社會主義國家輸出「紅色革命」改變為今天西方國家輸出「顏色革命」,甚至認為中國應當被輸入「顏色革命」,更有極端者以普世主義的「帶路黨」自居。

另一方面,推崇民族國家的主權,強調民族和國家的特殊性,反對國際主義原本是西方「右」派的一大特徵,但到了今天的中國,凡是質疑普世價值、反對國際干涉、維護國家主權、堅持中國特色道路、主張中國模式的人統統被划到了「左」邊,常常被右翼稱之為「左」派「愛國賊」。

再者,在國際流行的話語中,主張和平主義,反對擴軍備戰,反對戰爭的人或團體常常被視為「左」派,而主張擴軍備戰的鷹派或強硬派基本被視為「右」派。但到了中國,這個「左」、「右」界定也發生了逆轉。在中國跟日本的釣魚島問題,跟菲律賓、越南等國在南海島嶼上的爭執上,中國自稱的「右」派幾乎都變成了和平主義者,反對中國政府在領土和領海問題上採取強硬立場,甚至認為中國建造航空母艦是荒唐的,這跟西方「左」派的政治立場幾乎完全一致。相反,倒是中國被稱為的「左」派的人士發出的聲音跟西方的右翼團體或鷹派的聲音一樣。為了領土和主權不惜一戰在中國通常被認為是「左」派的聲音。

中國社會的「左」、「右」只有一點還保留了原初意義,這就是政府跟市場的關係。中國的「右」派和西方的「右」派一樣,推崇小政府,強調自由市場不受干預。而中國的「左」派則跟西方的「左」派接近,主張政府對市場進行干預和調節,尤其主張政府對社會財富進行再分配。但是即使如此,主張「小政府」的許多中國「右」派也竭力主張在中國實行福利國家政策,常常用歐洲的福利制度來指責中國政府漠視勞工利益和民眾福利,這一點跟西方的「左」派並無二致。

正是由於上述「左」、「右」概念在中國的逆轉,今天中國人談的「左右之爭」常常會讓外部的觀察者困惑不解。中國的「自由派」真是「右」派嗎?中國的「左」派真是「左」派嗎?如果不做特定的解釋,一般不了解中國國情的人都會犯糊塗。

淡化「左」、「右」勢在必行

「左」「右」的誤用在中國已有30多年時間,這給中國思想界帶來了很大混亂,也給外部世界對中國思想界的了解造成很大困難,淡化「左」、「右」已經是勢在必行。

作為一個複雜多面的大國,僅僅用「左右之爭」來描述中國思想界的現狀是很困難的。用更多、更具體的概念來描述中國的思想界,是一種現實的需要。中國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文明的國家,語言的豐富性自不待言,完全沒有必要固守住「左」、「右」這兩個帶有比喻性的概念。

現實地看,今天中國思想界的多樣性遠非「左右之爭」能概括。用以下一些概念來概括中國思想界的分歧,可能更為準確。

第一, 唯理主義和經驗主義。中國作為一個正在急劇轉型的國家,改革應當用理性預先構造藍圖,還是應當堅持摸著石頭過河?是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還是把某種現成的意識形態作為真理的標準?理性和經驗、頂層設計與群眾路線能否結合?如何結合?

第二,激進主義還是漸進主義?中國三十多年的巨大成就是否是因為堅持了循序漸進的改革,而沒有實行像俄羅斯那樣的「休克療法」?抑或,像批評者講的那樣,中國的改革已經陷入停滯,現在亟需一個一攬子計划進行徹底變革?循序漸進的改革會不會把問題越拖越大,最後無法解決?中國的改革是過於激進還是過於緩慢?

第三,普世主義還是愛國主義?在全球競爭中,國家和民族究竟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是否中國實行了跟西方國家一樣的社會制度,就能化解跟西方的所有矛盾並解決周邊的領土爭端?世界公民在今天是否已經成為西方發達國家的現實?當前世界各國的利益衝突是如何解決的?是通過公民個人或企業自身的能力去解決,還是以國家的力量為後盾來解決?

第四,消費主義還是發展主義?中國經濟今天存在的問題究竟是消費不足,還是投資和發展不平衡?究竟消費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還是積累和投資是發展的動力?抑或是二者的結合?

第五,公平與發展的關係?中國的轉型與發展應當怎樣平衡好公平與發展的關係?公平與發展是不是非此即彼的對立?二者能否統一和兼顧?

本文在此只是略舉了幾個相關概念來描述中國的思想界,這些概念也許沒有「左」和「右」的概念那樣簡明,但卻更加真實和具體地描述了現實。「左」、「右」儘管簡明,但卻過於簡單化,常常會引起誤解。作為一個十三億多人的大國,作為一個有著幾千年深厚傳統的國家,在社會轉型中需要更多、更具體的概念來解讀人們的不同思考和主張,「左」和「右」這兩個概念太過簡單化,實在難以切合今天中國的實際。

尤其需要強調指出的是,在今天的中國淡化「左」、「右」概念還有更為重要的現實意義。由於中國特殊的政治傳統,「左」、「右」兩個概念已經被賦予強烈的價值色彩。對於轉型中的中國來說,激化「左右之爭」極易撕裂社會。

由於歷史傳統的影響,中國的「左」派和「右」派,常常會自我賦予政治正確性和歷史正義性。「左」派認為,「左」代表了上個世紀的正確傳統,也代表了中國未來發展的正確方向,代表著正義和進步,「右」派走的是邪路;而「右」派認為中國向右轉才走出了歷史的誤區,只有「右」才代表中國未來發展的正確方向,才代表了了正義和進步,而「左」派是走老路。其實,對中國現實的不同看法,跟政治正確和道德感並沒有多大關係,「左」和「右」跟政治正確與正義進步更沒有絕對的必然聯繫。如果跳出「左」和「右」的框框,實事求是地來討論中國的現實發展,人們可能會更加理性平和。從這個意義上說,放棄「左右之爭」的框架,從更加多元的視角來看中國社會的各種主張,大家取長補短、相互綜合,這才是中國改革和發展的福祉。


@李四正 的回答很詳細。

其實,從政府的角色和經濟運行方式來看,國內外對「左」、「右」的劃分是一致的「左」主張大政府(福利國家)、社會平等、國家調控(計劃經濟);「右」主張小政府(低稅收 低福利)、社會效率、市場運作(自由經濟)。

從是否遵循歷史傳統來看,現今國內外對於「保守」和「激進」的定義是相反的(因為中外繼承的歷史傳統不同),在此基礎上「左」、「右」的劃分也是相反的。根據最初始的定義,「保守」(conservative)是指遵循和維護過去的傳統,在國外被稱為「」;「激進」則是反對和改革「不合理」的傳統社會、爭取新的未來,在國外被稱為「」。因此法國大革命時期的保皇派「右」革命派「左」,美國維護奴隸制度的被稱為「右」、為少數群體(如黑人和同性戀等)爭取平等權利的被稱為「左」

中國在市場化改革之前,「保守」和「激進」的定義與國外相同(維護小政府、自由貿易和資本主義傳統被稱為「保守」或「右」,反之被稱為「激進」或「」)。但在改革開放後,「保守」和「激進」的定義與國外相反:「保守」表示維護大政府和計劃經濟的傳統,在中國就是「左」;「激進」表示支持小政府和市場化改革,就是「右」

因此,現今中國的「保守」就是向傳統的「左」看齊,例如當局明確規定:「不能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這可能部分違背了當年《決議》的精神)、「必須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還要求社會各界必須更重視馬克思主義 (對比近年來學術雜誌、政府資助社科類科研項目的變化).....可能是在更加保守的轉向了,回歸到大政府、計劃經濟的傳統。


左和右的起源 比較麻煩 要從法國大革命說起 而且談起保守 激進 很容易搞暈

法國大革命提出「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但是自由和平等在某些場合會出現衝突,因此人們對於追求自由還是追求平等產生分歧:左更看重平等,右更看重自由。在一些具體的方面有一些表現:

個人價值上:

重視集體為左,重視個體為右;

倡導個人為集體(國家、民族、領袖)奉獻為左,倡導集體為個人服務為右

認為國家主權高於公民人權為左,認為公民人權高於國家主權為右;

保護公權為左,保護私權為右

政治上:

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為左,資本主義為右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當年中國第一次工農革命時期的左右劃分,共產黨這邊,願意跟國民黨合作就是右,過分妥協的話就成右傾,如陳獨秀,而在國共鬧掰了之後,願意迂迴作戰相對的偏右一些,而跟國民黨不共戴天,主張不要慫、正面硬剛的就成了左傾,如王明;而國民黨里也分左右,相對靠近共產黨,願意與共產黨合作的就成了左派,而要把共產黨趕盡殺絕的就成了右派);

平均主義為左,自由主義為右;

經濟上:

保護公有財產為左,保護私有財產為右

計劃經濟為左,市場經濟為右;

看重國家宏觀調控為左,看重市場自由運行為右;

強調保護弱者、福利社會為左,重視自由競爭、弱肉強食為右;

代表工人階層、大眾階層的利益為左,代表大資本家、精英階層的的利益為右;

至於從保守還是激進方式來判斷左還是右是不唯一的 你得看改革的方向是從左向右改還是從右向左改;是民主還是專制也不一定,左和右的社會都有可能出現專制,也都有各自民主的運行方式。

另外,左和右是相對的,一個極左的人,看誰都像是極右。

事實上,極左和極右都是不好的,極左會導致大家都願意享受集體的分配,忽略個人價值和奮鬥的動力,導致整個社會失去活力;極右會導致弱者的站在一個永無翻身之日的底層地位,貧富差距加大,矛盾加劇,社會各個階層脫節;

因此一個國家是否發展的良好,要在左和右中間取一個平衡點,首先尊重每個人的自由,但每個人行使自己自由權利的同時,不能侵犯他人的自由;要保證一定平等,至少在人格上、在法律面前,所有人是平等的,但不能極端到平均主義;要適當的保護弱者,給予他們希望,有朝一日可以變為強者,但又不能打壓強者,強行奪取強者的利益分給弱者。


這個問題我看@石晗回答過

具體的解釋你可以去他主頁里找最高贊數的那個回答。『手機不方便超鏈接,也不想直接複製,題主自己去看吧


上世紀70年代末,左與右的劃分在中國發生了完全逆轉,表面看上去,保守的,堅持維護前30年體制的,成了左,而激進的,要求打破舊體制束縛進行改革的,反倒成了右。

看似逆轉了,其實,左與右的劃分標準,在中國從未變過。

四九年以前,代表革命的中共,自稱為左派。就連國民黨內的親共派也被稱為國民黨的左派。抗戰期間,以陳紹禹為代表,認為中共不應與國民黨當局爭奪抗日武裝力量的領導權,認為中共應當無條件接受國民黨當局的領導。因此被斥為右傾投向主義。

可見,當時的左右劃分,基本標準就是對待中共的態度。支持中共,即為左。反對中共,或者矮化中共、削弱中共,即為右。

四九年後,五七年反右,劃分右派的標準亦如是。凡是被認為對中共執政抱有敵意的、凡是被認為反對中共當年執政路線的,都被劃作右派。

而到了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掀起了一場所謂「真理標準大討論」,實質上,就是對中共傳統執政路線和意識形態的支持者與反對者之間的爭論。當然,最終,新的改革者獲得了這場辯論的勝利。然而,延續之前對左右的劃分標準,毛澤東模式的支持者認為,改革開放對中共的傳統意識形態是一種挑戰,並可能危及中共的執政地位,因此,堅持維持前30年毛體制的,就被認為是維護中共的意識形態和執政地位,被定義為「左」。而與之相對,要求變革,支持改開的,就被認為是破壞了中共傳統的意識形態,被定義為右。

直到今天,凡是支持大政府,支持毛,歌頌1921年以來中共革命史的,都被劃為左派。而支持小政府,親西方,傾向自由主義的??由於被認為是對中共執政地位的危害,所以,被劃為右派。

所以,親共為左,反共為右。這一標準,在中國近代以來,從未改變。


不梳理源流了,反正本人也沒讀過什麼洋書。但劃分中國當下的左右,倒是有一條很有操作性也很準確的線,那就是對毛澤東、對1921年以後中國革命、對社會主義的態度:總體同情的是左,總體反對的是右。


左和右自始至終都是中性的詞。

如其他答案所說,左派主張改革,右派主張改良。

中共當時屬於左派。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左是政治正確

反圍剿批判王明時,左傾的左是加引號的,正確的寫法是「左」傾,同極左一樣,意指脫離現實,過於激進,所以是錯誤的。

右傾就是右傾,寫法也是右傾,因為同左不一致,所以是錯誤的。

而後來總結經驗教訓的時候,用左傾右傾來形容激進主義或者投機主義這兩種極端的錯誤行為,但大多數人誤認為這就是左右的概念,從此便有了概念的混淆。

我還是不太明白為什麼中國同國際的左右概念是相反的,個人覺得是一致的。

以上僅是個人理解,如果有不對的地方,請指正。


偷日換月,婊子立牌坊夜夜尋歡。笑貪不笑娼的普世價值觀……壯士斷〈右〉腕——獨留〈左〉手……哈哈哈…獨臂匪皇姐呀。誰敢撬皇襠姐的偷漢錢呢……哈哈哈…腿一衩……淫民有聲有色呀。


因為是「帶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啊」。

( ˙?˙ )/


根據自己知道的一點強答一下。

國際上一般左代表激進派,主張用革命推動政治演進。

右派一般是保守派,主張通過改良維持現有情況。

我國的政治光譜和國外正好相反,比如我國的左派一般主張溫和改良,我就是屬於偏左的。

我國的右派是主張激進的推翻現有政治生態,好像比較多是希望革命改變政治演進的。

共產黨是革命的政黨,馬克思主義和毛澤東思想是矛盾鬥爭理論和革命思想。其實我覺得那些想通過革命推動政治演進的國內「右派」,「公知」,是最該好好學習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毛浙東思想是現在最牛的革命行動指南了。可是這些東西一直都只是我們這些主張改良的左派在看。

資產階級本身具有軟弱性。

馬克思主義政黨是最具有革命性的政黨,無產階級是最具革命性的階級。馬克思主義政黨代表的是無產階級,最終極的理想是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解放全人類,解放生產力,實現共產主義,實現共同富裕。

其實我覺得這個理想是所有政黨政治理想中最偉大的,無產階級也是最龐大的階級。一個有著崇高理想,雖然一樣在作惡,但是還一直教導大家要不忘共產主義理想的政黨,總比忽悠你說有錢人家的錢都是應該的,你生來就賤命一條的政黨好吧。


政治上的左和右的根本分歧在於同資產階級和資本主義的關係,「左」要求限制資產階級經濟人理性的逐利行為,反對資本依靠剝削剩餘價值獲取利潤的持續擴張,「右」則為資產階級的逐利行為辯護認可其合理性,為資本的持續擴張保駕護航……


中國的左右和西方的左右定義不同,推薦玩下鋼鐵雄心,看下意識形態你會知道很多的


左派認為人足夠聰明,或者總有人足夠聰明,會出個偉大導師,紫微聖人,會為我們制定出完美的制度。

右派認為還是不要那麼自信比較好,儘可能保持原有的制度,該改的要改,也要儘可能小幅度地改。

我承認,我是個右派。

但是我又極嚮往無政府主義,在我看來,就沒有什麼好的政府,一切政府都應該被推翻

就不該有護照和國境線等等這些東西

然而如果激進地話,難免是一場災難

所以,我認為應該以無政府主義為目標,但跨出去的步幅要儘可能小一些。

也就是說在戰略上要盡量左一點,在戰術上要盡量右一點


請問樓主看的是什麼書?


推薦閱讀:

研究社會學和人類學的時候,怎樣才能行之有效地進行田野調查?
倉鼠和龍貓的智商是不是差不多?
究竟應該如何讀詩?
怎樣看待伍子胥的一生,應該如何全面評價他?
申請國外的Phd,還是繼續留在國內學術大牛這讀博?

TAG:生活 | 政治 | 卡爾·馬克思KarlMar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