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埃及人不修建長城這樣的大型防禦工事?
01-21
比如在狹窄的西奈地區修建?
這樣,不管是赫梯人的軍隊,還是波斯人的軍隊,都不容易攻過來。除開分海這樣的神跡,摩西能不能逃出埃及還是個問題呢。而且埃及的建造工藝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吧?西奈多山,當地取材也方便啊。
啊?埃及的邊界不在西奈半島啊,上個圖吧。感覺上面的答案都沒說到點子上。
地形根本沒有需要阿,埃及是沙漠包河流,幾乎沒有任何防禦價值,其他文明必須跨越沙漠 才能襲擊埃及,要不然通過海軍,這樣長城是多餘的
目前非洲人口密度圖。
人口決定科學發展程度。
按照秦朝的歷史來說(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相對應的歷史應該是埃及處於馬其頓希臘人和羅馬人的統治時期。此時的埃及處於人口巔峰大約1500萬人。而同一時期的秦帝國雖然人口不可考,但是通過最早的一項全國性的人口統計西漢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人口普查為6000萬。中間雖然差了二百多年,並且經歷過多年戰亂,按照學者估計公元前221年秦朝統一時人口約為3000萬或者更多。所以秦朝有足夠的人力來修建並聯通長城。按照題主所說的西奈多山。
西奈的山主要以沙漠地形為主,連水都供應不上如何來建造大型防禦建築呢?埃及地形圖。在馬其頓希臘人和羅馬人統治之前,埃及一直是被波斯帝國所控制。此時的波斯帝國兵種主要以輕甲步兵為主(奴隸兵)輔以輕甲騎兵。(溫泉關一戰就是重裝步兵對戰輕甲步兵的典範。)在大平原地勢中非常容易發揮輕裝單位的機動優勢。並且類似長城的防禦物如果不憑依地勢修建的話就和普通城牆沒有區別。而此時的埃及人主要也是輕甲步兵和戰車,就是下圖這玩意。據說圖坦卡蒙的骨折就可能是從戰車上摔落下來造成的。玩過羅馬二全面戰爭的人都知道,戰車對戰輕裝步兵的時候很奏效,但是對陣重裝陣列步兵的時候卻很無解。同樣來說,一輛戰車要配備兩匹戰馬或者更多;而騎兵卻只需要一人一馬,機動性更為出色。埃及人雖然造出了金屬的鱗片甲,但是占絕大多數的低級士兵卻只能裝備牛皮甲,而牛皮甲對於弓箭的防禦力幾乎是沒有。相對此時的秦帝國卻已經做出了全軍適用的重裝甲,雖然對陣游牧民族的騎射時候很吃虧,但是裝甲可穿又可脫,我還可以脫了衣服和你光著膀子干。同時秦已經發展了非常完善的長槍兵方陣和弓弩兵方陣,對陣其他諸侯國的戰車時已經完全可以做到了碾壓。另說,騎兵那麼吊,為什麼重裝步兵不去騎馬砍人?因為此時還沒有馬鐙。如果大家注意過電影《亞歷山大大帝》的一個鏡頭,亞歷山大大帝帶領馬其頓衝鋒的時候,騎兵只是將腳夾在馬肚子上。在無馬鐙的情況下,騎兵騎馬的時候是沒有借力點,所以不能像後期的重戰騎兵一樣沖陣,於是早期騎兵主要以騎射為主肉搏為輔。鴨梨山大大帝(誤)畫像,注意腳步沒有馬鐙。而此時的馬鞍也沒有出現,只是一張類似毛氈一樣的東西。而在埃及和秦朝的同一時期,埃及要麼就是被動挨打,要麼就是成為人家的附屬國。國家國力都不如往期,直到後來淪落成為羅馬人的行省。由於遠離羅馬本土,同時羅馬也佔領了周邊地區,這樣埃及人就更沒有理由去修建類似長城的防禦建築了。長城起到的是隔絕游牧民族馬匹的功能,而在埃及其實並沒有多大效果,因為他們本來也不是很依靠馬匹作戰,而城牆在人力攻城面前作用並不是很大,還費時費力,不如不修。
戰略工事的修築一般都要考慮到所屬地區的實際情況和具體用途。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古埃及符號像大腦內部?
※戰場調色板的定義是指什麼 ?除了古埃及的「納爾邁調色板」 在其他歷史中也出現過這個名詞嘛?
※埃及神的名字,原始發音是怎樣的?
※埃及豔后為古埃及的政治做出了什麼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