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微單都選擇aps-c畫幅的情況下,為什麼奧林巴斯和松下依然堅持4/3畫幅?

作為一個想開始學習攝影的大學狗,索尼a6000和奧林巴斯em10哪個比較好?


一下純屬個人猜測

放棄已經成熟的M43系統,進入APS-C甚至全畫幅市場,可能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畢竟貿然進入一個未知的領域,失敗的可能性非常大。

這麼多年,花了那麼多精力在M43系統上,包括鏡頭,機身,防抖等等,不是說放棄就能放棄的。

M43系統的優勢在於小巧,便攜,輕便。鏡頭素質也不錯,畫質其實也很好了。防抖做得也好。

不過我還是建議A6000

少俠,何不考慮下D5300?


其實客觀的說,M4/3 畫幅(2× 焦距係數)是介於全幅(36 × 24mm)和更小畫幅之間的一個很好的平衡點。

APS-C 畫幅(1.5× 焦距係數)雖然底大一點,但相應的鏡頭也更大,導致便攜的優勢不夠明顯,更不用說很多 APS-C 機還以支持轉接全幅鏡頭為賣點。從這個角度來說,APS-C 是名副其實的「殘幅」,是上不了全幅的時候一個退而求其次的選擇。(Sony 自從出了 A7,NEX/AX000 系列就被迅速邊緣化了,以便給全幅系統讓路。)相比之下,M4/3 的鏡頭更加自成體系,雖然你也可以玩轉接,不過很多 M4/3 鏡頭本身素質就不錯,價格也比較合適,還不用犧牲便攜性。另外,如果以後考慮上全幅,M4/3 的投資也相對少一些,反之到時候都要全部出掉的??

對於題主的第二個問題,個人建議是:入門相機首先考慮操控性好的,這樣方便嘗試各種設定、能更快的學習進步。這方面一向是 Sony 的短板,以前的 NEX 機 OS 以反人類著稱,按鈕和撥輪的設計也是不得要領,而現在的 A 系列已經好很多了。而 OM-D 系列一直是以攝影愛好者為目標群體,因此很注重操控性,尤其是 E-M5/E-M1,可以找部二手來體驗一下。其次是鏡頭係。考慮到初學者,又是大學生,專業級的大光圈定焦鏡就算了,還是便宜好用、可玩性高的鏡頭比較實際。原廠鏡頭來說,Panasonic/Olympus 鏡頭素質普遍高於 Sony;副廠中 Sigma 的三隻 f/2.8 也是不錯的選擇,景深控制的話在 60mm 上還行,30mm 上勉強夠用,19mm 就索性收到 f/5.6 當超焦距用吧;真想要大光圈淺景深的話,建議考慮轉接手動頭。再次才是畫質,尤其是像素數量,因為一來現在的傳感器素質都不錯了,隨便一個 CMOS 的高感都可以輕鬆秒掉幾年前的 CCD;二來在初學階段像素越高等於越浪費存儲空間(什麼,你只拍 JPG?那先別買相機了,用手機好了)。相信我,你拍的前 10,000 張照片 5 年之後你看都懶得看??

說了這麼多,其實最重要的還是你自己上手去試試,對比一下各相機之間的不同,然後——買你買的起的那個。器材是無底洞,少年回頭是岸啊。


換成APS你可以告訴我對奧林巴斯有什麼好處嗎?


畫幅重要麼?便攜性才是第一,你看奧巴剛發的7-14 2.8了么?整整比尼康14-24輕了一半兒


便攜性,鏡頭群。


因為以大部分人的攝影技術還輪不到拼畫幅。


贊同樓上的回答:長期以來的投入和積累,讓放棄變的困難了。

從另一個角度說,民用相機發展到現在,考量的標準已經很多元了。在畫質和技術沒有特別明顯短板的情況下,M43的小型化是很大的一個優勢(當然APS-C在小型化上也做得不錯了)。

我這兩年聽到的關於器材最有道理的話是:能讓你帶出去的相機,才是好相機。


其實我覺得畫質啊技術啊 還是在於鏡頭吧

機身好改,以前的鏡頭怎麼辦啊


時過境遷,全幅要便攜可以選SONY,要有完善的鏡頭群還是要選尼康和佳能。


索尼a6000,富士xt10和OMDem10以及奧林巴斯OM-D E-M5 MARK II這幾款怎麼選


推薦閱讀:

請問佳能35 1.4L和適馬35 1.4應該選擇哪個?
旁軸黃斑對焦的詳細操作?
GF670W和Makina67各自的優缺點是什麼?如何選擇
對於剛接觸攝影的人來說,單反和卡片機有區別嗎?
如何拍出酷炫耀眼萬丈光芒的太陽光?

TAG:攝影器材 | 攝影入門 |